解剖学运动系统骨与骨连结PPT课件.ppt_第1页
解剖学运动系统骨与骨连结PPT课件.ppt_第2页
解剖学运动系统骨与骨连结PPT课件.ppt_第3页
解剖学运动系统骨与骨连结PPT课件.ppt_第4页
解剖学运动系统骨与骨连结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系统,组成,第四章运动系统,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骨连结: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肌肉:运动中赋予动力,储存钙、磷造血,第一节骨和骨连结,一、概述(一)骨全身共有206块骨,按其位置骨的分类:颅骨(23)脑颅面颅躯干骨(51)胸骨肋骨椎骨四肢骨(126)-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运动系统,1.骨的形态按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按骨的形态分为四类:,(一)长骨:(二)短骨(三)扁骨(四)不规则骨籽骨,运动系统,长骨,特点:呈中空管状,中间称骨干或体,两端膨大称骺,在骨干与骺的交接处有骺软骨。,长骨体,骺,骺,骨髓腔,运动系统,短骨,运动系统,腕骨,跗骨,扁骨,运动系统,不规则骨,运动系统,2.骨的构造,骨质,运动系统,运动系统,骨密质,骨松质,短骨和不规则骨,运动系统,(2)骨膜:,运动系统,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及衬于骨髓腔内面。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对骨的营养、生长和新生有重要意义。,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有机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赋予骨弹性、韧性。无机质:碱性磷酸钙等,赋予骨硬度和脆性。,煅烧骨,脱钙骨,(二)骨连结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1)纤维连结,缝、韧带连结,1.直接连接,分类:,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直接连接,间接连接,滑膜关节(关节),运动系统,(2)软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软骨相连,形成软骨连结。,透明软骨结合:第一肋与胸骨之间的结合,纤维软骨结合:椎间盘、耻骨联合,运动系统,(3)骨性结合:骶椎之间的结合髂、耻、坐骨之间,2.间接连接滑膜关节(关节):,(1)基本结构,1)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2)关节囊,纤维膜滑膜,3)关节腔,关节软骨,运动系统,(2)关节的辅助结构,1)韧带,囊内韧带囊外韧带,运动系统,髂股韧带,2)关节盘,3)关节唇,关节唇,(3)关节的运动形式,1)屈和伸,在足部屈称为跖屈,伸称为背屈。,绕冠状轴运动屈:两骨之间的角度变小伸:两骨之间的角度变大,运动系统,2)内收和外展,绕矢状轴运动收:骨正向中矢状切面靠拢展:骨离开正中矢状面,运动系统,3)旋内和旋外,在前臂旋内称为旋前,旋外称为旋后。,绕冠垂直轴运动旋内(旋前):骨的前面转向内侧旋外(旋后):骨的前面转向外侧,运动系统,4)环转运动,骨近端原位转动,远端圆周(即屈、伸、收、展依次连续运动),运动系统,二、躯干骨及连结,躯干骨借骨连结构成脊柱和胸廓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运动系统,(共51块),(一)脊柱1.椎骨,成年人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5块骶椎融合幼年)1块尾骨(34块尾椎融合),运动系统,(一)椎骨的一般形态:,运动系统,椎骨的基本形态(1体1弓7突起),运动系统,(2)各部椎骨的特征,1)颈椎:,(绝对特征),A.有横突孔(椎动脉通过),B.棘突末端分叉(26),前结节,横突孔,上关节凹,后弓,前弓,后结节,椎孔,第1颈椎呈环状寰椎,椎动脉沟,前弓后弓侧块齿关节凹(齿突凹)椎动脉沟,齿突凹,32,齿突,上关节面,横突孔,椎弓,椎孔,棘突,第2颈椎有齿突枢椎,33,是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体表易扪及,第7颈椎:隆椎,2)胸椎:,A.有肋凹,B.棘突长,斜向后下方,运动系统,上关节突,椎体,横突,椎弓根,椎弓板,棘突,椎孔,椎体,棘突,下关节突,上关节突,横突,3)腰椎,椎体大,椎骨中最大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方向后伸棘突间隙较宽,可作腰椎穿刺术。,36,4)骶骨、尾骨:,尾骨,骶前孔,耳状面,骶后孔,骶管裂孔,骶角,岬,运动系统,骶管裂孔两侧各有一个向下的突起称骶角,是进行骶管麻醉的标志,2.椎骨间的连结:借椎间盘、韧带、关节相连,(1)椎间盘,作用:缓冲震荡、各部厚薄不同、胸段最薄、前厚后薄,运动系统,(2)韧带,运动系统,3)棘上韧带:,作用: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屈,4)棘间韧带:,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5)黄韧带:,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运动系统,腰穿,椎间盘突出:运动不当或负重过大,会导致纤维环断裂,使髓核膨出,多发生于颈、腰部,由于后纵韧带窄,不能完全覆盖椎体的后部,所以,易向后外侧突出。,(3)关节:椎骨之间的关节主要有关节突关节:可轻微滑动,寰枕关节作用:使头前俯、后仰和侧屈运动寰枢关节作用:使头做环转运动,运动系统,3.脊柱的整体观(成年男性70CM,女性60cm),(1)前面观:椎体由上而下逐渐增大,(2)后面观:棘突排成一线,4.脊柱的功能:,支持体重、传递重力;保护脊髓;参与胸腔、腹腔和盆腔组成,保护器官;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3)侧面观:,运动系统,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运动系统,在胚胎时,脊柱只有一个凸向后的背曲,当婴儿开始抬头时出现颈曲,幼儿开始坐和站立时出现腰曲,保留的背曲即为胸曲和骶曲。,1.胸骨,组成,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稍向前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连第2肋软骨,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临床计数肋的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体,胸骨柄,剑突,胸骨角,(二)胸廓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连结而成,运动系统,2.肋,由肋骨与肋软骨构成,共12对。,肋骨,肋头,肋颈,肋结节,肋体,肋沟,运动系统,运动系统,肋椎关节胸肋关节,肋椎关节,肋骨与脊柱的连结包括肋头和椎体的上下肋凹连结即肋头关节,及肋结节和横突肋凹的连结即肋横突关节。这两个关节在功能上是联合关节,运动时肋骨沿肋头至肋结节的轴线旋转,使肋上升或下降,以增加或缩小胸廓的前后径和横径,从而改变胸腔的容积有助于呼吸。,48,4.胸廓的整体观,近似圆锥形,上窄下宽,前后径小于横径,胸廓上口:,胸骨柄上缘、第1肋、第1胸椎体,胸廓下口:,第12胸椎、第11、12肋前端、肋弓、剑突,胸骨下角,肋间隙,运动系统,:两侧肋弓在中线处构成向下开放的角,: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5.胸廓的运动:支持、保护胸腹腔器官,参与呼吸运动;胸廓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抢救心跳和呼吸骤停的病人时,可进行体外心脏按摩或人工呼吸。),运动系统,(一)颅的组成颅骨23块,除下颌骨和舌骨外,颅的各骨都借结缔组织牢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彼此间没有活动。,三、颅及其连接,脑颅:后上部,容纳脑面颅:前下部,两者分界:经过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筛骨1,1.脑颅8块,额骨1,蝶骨1,枕骨1,颞骨2,顶骨2,脑颅骨8块,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颞骨,顶骨,额骨,蝶骨,枕骨,筛骨,蝶骨,颅盖:由额骨、枕骨和顶骨构成,运动系统,筛骨:位于鼻腔上方,两眶之间。,分部,筛板,垂直板:构成骨性鼻中隔上部,筛骨迷路,筛骨,运动系统,2.蝶骨:位于颅底中央,体,小翼,大翼,翼突,运动系统,3.颞骨参与颅底和侧壁构成,鳞部,鼓部,岩部,运动系统,4.额骨,运动系统,5.枕骨,面颅骨,成对:,不成对:,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犁骨、下颌骨、舌骨,(15块),运动系统,运动系统,1.下颌骨:一体二支,下颌体,下颌支,下颌底,牙槽弓,颏孔,冠突,髁(k)突,下颌头,下颌颈,下颌角,下颌孔,运动系统,上颌骨,颚骨,颚骨位于鼻腔后部、上颌骨与蝶骨翼突之间,参与构成鼻腔底和侧壁、腭、眶底、翼腭窝和眶下裂。,舌骨,舌骨与吞咽和发音有关,(二)颅骨的连结,1.颅骨的直接连结:缝、软骨链接、骨性结合,2.颞下颌关节:(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节,关节盘,运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侧方运动,特点:,运动系统,关节囊的前份较薄弱,下颌关节易向前脱位,颞下颌关节脱位,(二)颅的整体观,1.颅上面观(颅盖),冠状缝,人字缝,矢状缝,额骨,顶骨,顶骨,枕骨,运动系统,颅后面观,枕外隆凸,人字缝,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鸡冠,筛板,筛孔,垂体窝,视神经管,鞍背,眶上裂,破裂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圆孔,上矢状窦沟,2.颅底内面观,3.颅底外面观,牙槽弓,骨腭,犁骨,枕骨大孔,枕髁,茎突,乳突,外耳门,下颌窝,运动系统,4.颅侧面观,外耳门,颧弓,乳突,颞窝。,(重点)翼点:为额、顶、颞、蝶四骨相交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下颌骨,运动系统,5.颅前面观,(1)眶(容纳视器)尖向后内、底朝前外的锥形腔隙。,眶上孔或切迹,眶下孔,视神经管,泪腺窝,泪囊窝,眶下裂,眶上裂,眶下沟,运动系统,2、骨性鼻腔,骨性鼻中隔,顶:,底:,外侧壁:,:犁骨、筛骨垂直板,筛板,骨腭(上颌骨腭突、腭骨水平板),有上、中、下鼻甲和上、中、下鼻道及蝶筛隐窝,犁骨,筛骨垂直板,筛板,骨腭,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垂体窝,蝶窦,鼻中隔软骨,蝶筛隐窝,额窦,鼻骨,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位于面颅的中央,前口称梨状孔,后口称鼻后孔,运动系统,上颌窦最不易引流,如果炎症波及上颌窦,由于上颌窦容积大,开口位置高而小,自然引流不通畅,易成慢性炎症,迁延不愈。,(四)新生儿颅骨,特征:,1.脑颅远大于面颅,2.颅囟,前囟,后囟,运动系统,颅囟,前囟后囟蝶囟乳突囟,顶骨,颧骨,颞骨,上颌骨,下颌骨,蝶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额骨,识别,枕骨,顶骨,额骨,颞骨,蝶骨,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四、四肢骨及连结,运动系统,运动系统,上肢骨: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骨,(1)肩胛骨:,贴于胸廓背面的外上部,三角形,3个角,3个缘,2个面,运动系统,(一)上肢骨及连结,上角平对第2肋,下角平对第7肋,(2)锁骨:横架于胸廓前上方形态:上面平坦,下面粗糙,有肌和韧带附着,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运动系统,外侧端扁平称:肩峰端(与肩峰相连)内侧端钝圆称:胸骨端(胸骨柄相连),锁骨骨折易发生在外、中1/3交界。,(3)肱骨,1、肱骨外科颈是肱骨头松质骨和肱骨干皮质骨交界的部位,很易发生骨折,易损伤臂丛神经,腋血管。2、肱骨中部骨折易损伤桡神经3、内上髁骨折易损伤尺神经,(4)桡骨:位于前臂外侧桡骨头,桡骨茎突,运动系统,(5)尺骨:位于前臂内侧滑车切迹,鹰嘴,冠突,桡切迹尺骨头,尺骨茎突,桡骨骨折多发生于远端23cm范围内,极为常见。多见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桡骨骨折,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枪刺样”畸形,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88,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89,三角骨,腕骨(8块)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6)手骨,指骨(14块),掌骨(5块),90,1.运动系统由骨、和组成?2.成人一共有块骨?3.骨按形态可分为、和扁骨?4.骨由、和骨髓构成?5.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和关节腔?6.脑颅骨中成对是和颞骨?,复习题,91,7、什么叫翼点?8、鼻旁窦包括哪4对?9、什么是胸骨角,有什么意义?10、脊柱的生理弯曲有哪些?,92,灵活性(1)头大、窝浅,盂唇加深关节窝(2)关节囊薄而松弛稳固性(3)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4)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增强(5)关节囊前、后、上都有肌、肌腱加强,下壁较薄弱。,1)、肩关节肱骨头肩胛骨的关节盂,2、上肢骨连结,特点:,易向前下方脱位,93,运动:,(1)典型球窝关节(2)冠状轴屈和伸矢状轴展和收垂直轴旋内、旋外以及环转,94,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95,韧带:,2).肘关节,(1)肱尺关节肱骨滑车尺骨滑车切迹(2)肱桡关节肱骨小头桡骨头的关节凹(3)桡尺近侧关节桡骨环状关节面尺骨桡切迹,包括三个关节:,(1)桡侧副韧带(2)尺侧副韧带(3)桡骨环状韧带,96,97,桡骨头半脱位,幼儿4岁以前,桡骨头尙在发育之中,环状韧带松弛。,98,肘关节后脱位,是肘关节最常见的一种脱位类型,原因是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以青少年为主要发生对象。当跌倒时手掌着地,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旋后位,由于人体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引起肘关节过伸,造成尺骨鹰嘴向后移位,而肱骨下端向前移位的肘关节后脱位。,99,运动:与桡尺近侧关节联合使前臂旋前、旋后。,(3)前臂骨的连结,1)桡尺近侧关节2)桡尺远侧关节3)前臂骨间膜,运动系统,100,(4)手关节,1)桡腕关节:(腕关节),组成,关节窝桡骨下端的远侧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关节头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2)腕骨间关节,3)腕掌关节,4)掌指关节,5)指骨间关节,桡腕关节,运动系统,运动: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101,下肢骨,下肢带骨:髋骨,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二)下肢骨及连结,1.下肢骨:,运动系统,102,(1)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融合而成。,坐骨大切迹,坐骨棘,坐骨小切迹,耳状面,髂嵴,髋臼,坐骨结节,髂前上棘,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闭孔,耻骨联合面,髂窝,髂结节,运动系统,两侧连线平对第四腰椎,骨髓穿刺最常选部位,坐骨最低部位,103,(2)股骨:,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内侧髁,外侧髁,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小转子,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大转子,运动系统,股骨体,股骨粗线,前面,后面,内上髁,外上髁,104,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且不易愈合,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5,(2)髌骨,运动系统,是人体最大的籽骨,106,髌骨骨折,107,(4)胫骨:位于小腿内侧。内侧髁,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5)腓骨: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外踝。,腓骨头,外踝,外侧髁,内侧髁,胫骨粗隆,内踝,运动系统,股四头肌附着,比目鱼肌线,腓骨颈,腓骨颈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108,109,耻骨联合:由两侧的耻骨联合面藉纤维软骨连接而成的结构。牢固结实。女性在妊娠后期,耻骨联合可出现轻度的分离,使骨盆的径线暂时性的增大,以利于分娩。,(二)下肢带骨连结,110,坐骨大孔,坐骨小孔,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坐骨小切迹,2.骶髂关节3.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1)髂腰韧带(2)骶结节韧带(3)骶棘韧带,骶棘韧带坐骨大切迹,111,骨盆,大骨盆(假骨盆)位于界线上方,小骨盆(真骨盆)位于界线下方,髂嵴,界线: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小骨盆上口界线小骨盆下口耻骨下角骨盆腔,髂骨,耻骨梳,耻骨联合,髋臼窝,髂前上棘,岬,骶髂关节,弓状线,坐骨结节,耻骨结节,界线,由骶、尾、髋骨组成。,112,男性、女性骨盆,运动系统,113,男、女性骨盆区别,运动系统,114,男女骨盆外形窄而长宽而短骨盆上口较小,近似心形较大,近似圆形骨盆腔漏斗形圆桶形耻骨弓角度7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