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耕作学作业题耕作学作业题(一)一、解释名词1、耕作学 :以研究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为其技术体系的学科2、种植制度: 由作物布局种植方式数值轮作倒茬等技术措施相互结合组成3、单作 :在一块土地上只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4、间作 :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二、简述题1、简述农业生产的严格地域性。 答:农业生产,是通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环境资源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 中实现的。因此,环境是向植物提供所需生活因素的质和量是形成产量的客观 条件。环境的异质性,不仅存在于大自然区域之间,甚至在小范围内,由于小 气候和土壤变化的相互作用常常引起环境生产潜力的巨大差异,要求完全不同 的管理技术和利用途径。因而农业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2、简述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四阶段。 答:1949-1958 年为第一阶段,粮食产量达 2 亿吨; 1959-1978 年为第二阶段,粮食产量跃上了 3 亿吨; 1979-1984 年为第三阶段,粮食产量达 4 亿吨; 1985-1996 年为第四阶段,粮食产量跃上 5 亿吨。 3、简述农业生产应用连作的原因。 答:第一,在某些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比较适宜某种作物的种植。第二,专 业化程度高,生产者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累积了丰富的高产稳定经验。第三, 在一些生产单位,适合于某一作物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种植作物种类少, 相应的机械设备投资就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商品生产较 高的地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不可避免地出现商品性作物的连作。第四, 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和某些新技术的应用,克服了连作中产生的问题。第五, 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不同,这是连作大量存在的原因。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垄作耕法中扣种的作业方法,以及垄作耕法的优缺点。 答: (1)扣种是一种垄耕作业,其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用于大粒种子作物,如 玉米、大豆等。典型的扣种作业的第一步是破茬,将根茬和原垄台上部的表土 翻入垄沟,在上年垄沟的松土上播种,然后在破茬处在趟一犁,将松土覆于种 子之上,最后用磙子镇压。 (2)优点: 1、垄作耕法适应东北地区的降雨形式。 2、垄作耕法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生长。 3、防风蚀水蚀4、具有先发治草的杂草防除体系 5、耕种结合、更管结合 6、肥沃土集中 7、垄作耕法一机多用,配套机械组件少,机械投资小。 缺点 1、固有垄作耕法受农具限制,耕作层浅。 2、固有垄作耕法用原始的木制大犁作业效率低,在人少地多条件下不便于精耕 细作。 3、垄作耕法的耕层构造适宜作物苗期生长,但由于耕层浅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的 后作。耕作学作业题(二)一、名词解释 1、套种:也称套作,串种。在前作物生育后期或收获之前,于其行间播种或栽 植另一种作物,在田间两种作物既有构成复合群体共同生长的时期,又有两种作物分别单独生长的时期,充分利用空间,是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的一种措施。 2、轮作:在同一块地上,在一定的期限内有顺序地轮种不同作物则称为轮作。 3、连作:同一作物在年内间连续重复种植于同一块田地上,称为连作或重茬。 4、土壤耕作:就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 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 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 供适宜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耕地质量不高的原因。 答: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力或农作物产量的基础。受水资源、地形和土壤 条件的限制,我国耕地总体上质量不高。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导致我 国耕地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山地、 丘陵面积大, 平原仅占国土面积的 17%, 是我国耕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高的原因之二。土壤瘠薄、盐碱等障碍因素多是 我国耕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高的原因之三。 2、简述通过耕作保持水土的基本方法。 答: (一)等高耕作法 (二)横坡垄做法 (三)垄向区田 (四)残茬覆盖耕作法 (五)免耕法(六)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 3、简述农业生产的强烈的季节性。 答:由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运行,地球上光热水的供应呈现季节性变化。随之 而来的是土壤肥力因素也出现了周期性变化。自然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巧妙地随着环境的节律变化,发展出不同的季相,反映出生命过程在时间上与 环境变化顺序的一致性。人工培育的作物种,受其遗传的、生理和生命周期等 等特性的制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直到完成全部生命过程对环境有一系列的要 求。一个环节失利,将危及全部生命过程,因此,进行农业生产,必须顺天时, 量地利,瞻前顾后,从各方面发挥人们利用农时的主动性。 4、简述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决定因素。答:土壤胶体或有机无机复合体都包括有机部分,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理化性质的调 节也离不开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更是土壤微生物及部分土壤动物生活的能 源,还含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重要 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土壤粘结性和粘着性,并通过对于此表面积和分 散度的作用而影响可塑性。因此,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良好结构和耕性的重 要因素。土壤有机胶体及有机无机复合体具有强大的吸收性能,吸收保持着大量养分元 素,尤其是其代换吸收的养分元素可以随时迅速供给植物利用。因此,土壤有 机质是维持土壤保肥供肥性能的物质基础。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深松耕法的由来以及作业方法。 答:深松耕法是黑龙江省为了进一步稳产、高产和加速田间作业机械化进 程的要求而研究产生的一种新耕法。它是以深松铲间隔深松,局部打破犁底层, 形成纵向虚实并存耕层结构的耕作方法。 作业方法:在垄作条件下,垄沟、垄台、垄帮均可以垄沟深松。平坐作条 件下采取耙茬间隔深松,消灭部分犁底层。为适应不同作物、气候和土壤的要 求与特点,有多种更做法,形成各种纵向虚实比例的耕层结构。 耕作深松 (1)在秋收后、播种同时,或作物幼苗期均可垄沟深松。 (2)在倒垄时,现在原垄沟深松而后倒垄,也可配合新垄的垄沟在进行深松。 (3)在第一次深松时,结合垄沟深松的同时 2 厘米宽的深松铲在垄帮上深松, 深松深度 14-16 厘米,消灭部分深格子。 平作深松 (1)在平坐地一般以 70 厘米间隔深松,可形成 1:0.8 虚实比的耕层结构。 (2)在较粘重土壤的平作地上,先深松一个行距内的某个部位,后耙表土,最 后深松另一个部位,一次作业完成。耕作学作业题(三)一、名词解释 1、耕作制度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农田持续高效生产所采用的全部农业技术措施体系。 2、种植制度 :指一个地区或某个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结构及其在空间(地域或地块)对间作 (季节年代)上的安排 。3、复种: 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4、休闲 :复种的对义词,是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的方式。二、简答题 1、简述种植结构调整的步骤与内容。 答:一、明确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的种类与数量 二、调查和收集资源环境与生产条件状况 三、确定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划分生态经济适宜区 四、确定作物组成 五、综合划分作物种植区域田间配置 六、可行性鉴定 2、简述合理轮作显著增产的原因。 答:一、改善土壤理化,生物学性状,提高地力和肥效 二、改善农田生物种群结构,清除土壤有毒物质,减少病虫危害 三、改变农田生态条件,减少田间杂草 3、简述植被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答: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中很是重要的一个原因,植被的好坏直接影响 土壤侵袭,良好的植被覆盖地面,截持降雨、分散径流,减缓流速,能减少或 防止土壤侵蚀。植被一旦遭破坏,土壤侵蚀就会加剧。在地面植被良好的情况 下,大部分地区自然侵蚀是十分缓慢的,当参与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地面植被 遭到严重破环后,侵蚀的强度显著增加。 4、简述农业生产的连续性。 答:人类对农业产品的需要时持续不断的,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将原有自身节 律的自然资源纳入农业生产秩序。为了下一个生产周期做好准备,也为了稳定 自然资源的秩序,有需要进行认为的管理。科学的耕作制度,就是实现农作物 稳产和持续生产的这种管理体系。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免耕法的由来、技术环节以及优缺点。 答:1933 年 5 月 12 日,长期运用平耕耕法的美国南部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黑风 暴” ,带走三亿吨肥沃的农田表土,严重的威胁农业生产。美国农业部研究部门 和农民一起研究员风蚀的原因。经过几个阶段的研究至 20 世纪 60 年代终于使 免耕在美国得以推广应用。(一)优点:地面有秸秆、残茬或牧草覆盖,水土流失和风蚀现象明显减轻, 同时可缓和雨强,减少雨滴直接打击表土和土粒移动,也减少团粒结构的破坏。 覆盖的作物秸秆和作物根系腐系后增加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免耕法免去耕作 作业,可节省能源和资金、投入少,成本低。在生育期一季有余而两季不足时, 采用免耕法作物收获当天就可直接播种后茬作物。扩大复种面积,争取更多积 温。 (二)缺点:免耕条件下多年生杂草发生严重,需要有高效而杀草谱广的除草 剂,病虫危害,防虫防病用药量大。加上农药成本不低于常规耕作法的成本, 同时加重环境污染。秸秆覆盖是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在作物生长季 节内, 厘米土层的温度, 10 常规耕作地段比免耕地段高出 1-3 度 (而夜间相反) , 导致高纬度地区春播作物的播种于出苗推迟,又是延长十天左右,对安全成熟 是一个大问题。地面覆盖和地表增湿降温的条件,促使土壤呈酸性,而且在秸 秆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带苯环的有毒物质。耕作学作业题(四)一、名词解释 1、土壤培肥 :就是运用农业技术措施培育土壤耕层,不断恢复、提高土壤肥力。 2、轮作 :在同一块地上,在一定的期限内有顺序地轮作不同作物则称轮作。 3、连作::同一作物在年内间连续重复种植于同一块田地上,称为连作或重茬。 4、耕法::是由一组土壤耕作措施组成,其所建立的耕层结构具有明显特点的土 壤耕作类型。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特点。 答:(1)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阶段,解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从总体上来呈现波浪形 上升态势,大约经过了 2 亿吨 3 亿吨 4 亿吨 5 亿吨等 4 个台阶。 (2)增长方式变化 (3)作物结构变化2、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则。 答:一、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 二、生态适应性原则 三、效益原则 四、发挥区域优势,适当集中发展原则 五随生产条件改善与经济发展不断调整的原则 3、简述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答:1、调整耕层三相比,创造适宜的耕层构造;2、创造深厚的耕层与适宜的播床;3、翻埋残茬、肥料和杂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建立土壤耕作制的原则。 答:1、建立土壤耕作只要善于发挥当地气候优势与突出地缓冲期后的劣势。 2、适应当地的地势与土壤类型。 3、土壤耕作制应适合个茬作物高产的播种方式。 4、土壤耕作至应有利于系统控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 5、土壤耕作制与生产条件相适应。 6、尽量降低土壤耕作制的作业成本。耕作学作业题(五)一、名词解释 1、混种 :在同一块地上分行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 2、作物布局 :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的空间配置。 3、重茬: 重茬也叫连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 4、种植结构是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指种植业内部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及饲料作物的比例关系。 5、单作 :在一块地上一年或一季只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清种,华北 称平作。 6、耕层构造 ;耕作层内各个层次土壤中矿物质、有机质和总孔隙度级孔隙中 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之间的比例关系。 7、耕法 :是由一组土壤耕作措施组成,其所建立的耕层结构具有明显特点的 土壤耕作类型。 二、简答题 1、简述间作、混作和套作与农田保护的关系。 答:间混套作可以增加地面覆盖度,延长覆盖时间,减轻水土流失,是山区丘 陵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建立起林草农符合层片生物结构,增加植被覆盖,利 用植物防风固沙,改善田间小气候,稳定近地面大气层水热动态,是风沙区农 田保护的根本措施。平原风沙区种植绿肥牧草,实行粮肥间作,也是稳产增收 的有效措施。 2、简述地形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答: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面坡度、坡长、坡型和坡向等都对土 壤侵蚀有很大影响。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 二,还有大面积的丘陵区。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发育最典型的 国家,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是丘陵起伏、沟谷横纵,地面坡度大于 25 度的面积 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就为发生强烈的土壤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 3、简述合理轮作显著增产的原因。 答:一、改善土壤合理化、生物学性状,提高地力和肥效 二、改善农田生物种群结构,清除土壤有毒物质,减少病虫危害 三、改变农田生态条件,较少田间杂草。 4、简述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决定因素。 土壤胶体或有机无机复合体都包括有机部分,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理化性质的调 节也离不开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更是土壤微生物及部分土壤动物生活的能 源,还含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重要 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土壤粘结性和粘着性,并通过对于此表面积和分 散度的作用而影响可塑性。因此,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良好结构和耕性的重要因素。 土壤有机胶体及有机无机复合体具有强大的吸收性能,吸收保持着大量养分元 素,尤其是其代换吸收的养分元素可以随时迅速供给植物利用。因此,土壤有 机质是维持土壤保肥供肥性能的物质基础。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平翻耕法的作业环节,以及平翻耕法的优缺点。 答:主要有三个土壤耕作环节,即基本耕作-耕翻,表土作业-耙、耢、压、中耕。 优点:以全需耕层结构接纳大量降雨,增加蓄水;表面有干土覆盖,缓冲气候 对耕层的不利影响;以耕层翻转消灭杂草、病菌袍子和害虫、掩埋有机肥料、 绿肥和作物残茬作用强;便于机械耕作,以速度争农时;可根据作物的高产要 求决定行距,不受前茬行距的限制;后效期可达二年以上;作物后期生长良好, 产量高。 缺点:全需耕层结构,春季提墒能力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养殖业创富方案
- 四六级考试听力强化训练报告
- 手持电动工具维修预案
-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模预案
- 职业技能培训成效评估规范
- 农学中的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实践案例探讨
- 传统农民节日期庆祝规划
- 家庭康复医学专业规划
- 团队情绪管理沟通规定
-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解析与练习
- 医学装备质量管理分析报告
- 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Road to Success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项目需求分析文档(模板)
- 国际机场飞机维修机库施工组织设计
- 液压泵站使用说明书
- E190飞机舱门开关
- 儿科学腹泻病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 17840-1999防弹玻璃
- 文学鉴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