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P5 6 将 NH3H2O 溶液稀释,溶液 1 倍 pH 为(D) A.变为原溶液的 1/2B.降低 lg2 C.升高 lg2D.降低 1/2lg2 例 6.3 向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溶液 pH 将 (B) A.变为原溶液 pH 的 1/2B.升高 2 C.降低 2D.升高 lg2 溶液稀释一倍 pH 变化 酸碱 强升Lg2降Lg2 弱升1/2Lg2降 1/2Lg2 P5 2.C(KCl)=0.0050molL -1的 KCl 水溶液与 C(AgNO 3)=0.0040molL -1的 AgNO 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 AgCl 溶胶的胶团结构为? 解:(AgCl)mnCl -(n-x)K+x-xK+ P6 3.土壤胶粒带负电荷,对它凝结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B) A.Na2SO4B.AlCl3C.MgSO4D.K3Fe(CN)6 解:与胶粒电性相反的电解质离子对溶胶起聚沉作用,且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 如对于带负电的 As2S3胶粒,各粒子的据称能力为 Al 3+Mg2+Na+;带正电的 Fe(OH) 3胶粒,据称能力 为:PO4 3-SO 4 2-Cl- 注意:带相等电荷的离子半径越大,其水化半径越小,对胶粒的据称嫩那个里越大。 如:对于 As2S3负电溶胶,离子聚沉能力为:Rb +K+Na+Li+ P4 5.对于氢氧化铁溶胶,K2SO4的凝结值与 KCl 的凝结值相比,哪个较小? 解析:凝结值/聚沉值:是指单位体积的胶粒发生聚沉的电解质的最小值(mmolL -1) 因为在胶体中加入的电解质离子价数越高,使胶体越容易聚沉, 所以 K2SO4易使 Fe(OH)3胶体凝结,故 K2SO4的凝结值较小 注意: 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溶胶按适当比例相互混合, 也可使溶胶发生聚沉, 该现象称为溶胶的互聚。 必须按等量原则:两种溶胶的总电荷数相等,才能聚沉安全。 P6 9.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会使其发生聚沉,影响溶胶聚沉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解:(1)离子的电荷数加入的电解质离子电荷数越大,聚沉值越大 (2)离子的水化半径 水化半径越小,聚沉值越大 随着离子半径的减小电荷密度增大,对水分子的吸引力也增大,其水化半径也随之增大,故 聚沉能力也就下降 第 2 页 共 15 页 P10 1.将 5molN2(g)和 5molH2混合生成 1molNH3(g)时,反应 N2(g)+3H2(g)=2NH3(g)的反应进度等于( C ) A.1molB.2molC.0.5mol D.4mol 3.298K 时,OsO4(s)的fHm=-391KJmol -1,OsO 4(s)的标准摩尔升化焓为 256KJmol -1,则反应 OsO4(g)=Os(s)+2O2(g)的rHm(298)等于 解析:由题意知:Os(s)+2O2=OsO4fHm=-391KJmol-1 故:OsO4(s)=Os(s)+2O2(g)rHm(1)=391KJmol-1 又因 OsO4(s)=OsO4(g)rHm(2)=56KJmol-1 故反应 OsO4(g)=OS(s)+2O2(g)的rH(298)m 为 rHm=rHm(1)-rHm(2)=335KJmol-1 P11 4.298K 时,生物合成天冬酰胺的rGm=-19.25KJmol -1,反应式为天冬氨酸+NH 4 +ATP=天冬酰胺 +AMP+PPi 已知该反应分四步进行 天冬酰胺+NH4 +ATP=-天冬酰胺腺苷酸+PPi -天冬酰胺腺苷酸+NH4 +=天冬酰胺+AMP -天冬酰胺腺苷酸+H2O=天冬酰胺+AMP ATP+H2O=AMP+PPi 反应,的rGm 分别为-41.84KJmol -1和-33.47KJmol-1.计算反应的 rGm 解:-+ 5.对于封闭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时(D )联考化学 P10 知识点 A.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Qv 与途径无关,故 Qv 是状态函数 B.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Qp 与途径无关,故 Qp 是状态函数 C.系统发生不确定变化,不同途径中,热肯定不相等 D.系统发生不确定变化,Q+W 与途径无关 解:热(Q)是系统与环境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形式 Q 不是状态函数,A、B 错 在不作非体积功条件下,Qv 与 Qp 均与途径无关 C 错 U=W+QU 是状态函数W+Q 与途径无关。 第 3 页 共 15 页 P11 6.298K 时,下列反应的rGm 等于反应生成的fGm 的为(D) A.H2(g)+Cl(g)=2HCl(g) B.HCl(g)+NH3(g)=NH4Cl(s) C.P(红磷)+ 2 3 Cl2(g)=PCl3(s) D.2C(石墨)+H2(g)=C2H2(g) 解: fGm 定义是: A 中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不是 1 B 中 HCl 不是单质,也不是最稳定的状态 C 中红磷虽然是磷元素最稳定的单质,但不是参考态单质(磷的参考态单质是白磷) P12 7.下列放热反应中,其中在标准状态下,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的是(C) A.2H2(g)+O(g)=2H2O(g) B.2CO(g)+O2(g)=2CO2(g) C.2C4H10(g)+13O2=8CO2(g)+10H2O(g) D.N2(g)+3H2(g)=2NH3(g) 普通化学 P76 例 7.6 将等体积、等浓度的 Na2C2O4与 NaHCO3水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为 ( B ) A. 422 1a OCHpKB. 422 2a OCHpK C. 2a 1a pKpK 2 1 D. 2a 1a pKpK - 解析: 二者混合后组成 HC2O4 -C 2O4 2-缓冲体系,则 2- 2 - 2 422a2 4 4 OCc OHCc lg-OCHpKpH 二者浓度相等,故 pH= 422 2a OCHpK 高温低温 第 4 页 共 15 页 普化 P76 例 7.7 例 6.7 在磷酸缓冲对的控制下,正常尿液 pH=6.30。尿液中磷酸缓冲对为( )。 (已知:7122712 321 .pK.pK.pK aaa ,) A.H3PO4-PO43-B.H3PO4-H2PO4- C.H2PO-HPO43-D.HPO42- PO43- 解析: H3PO4 和 PO43-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答案 A 不正确 221 36 2 1 aaa pK.pKpK故答案 C 正确 P15 1.已知fHm (NO, g)=90.25KJ mol -1, 在 2273K 时.反应 N 2(g)+O2(g)=2NO(g)的 K=0.100.在 2273K 时,若 P(N2)=P(O2)=10KPa,P(NO)=20KPa,反应墒 Q=4 ,方向向逆向自发;在 2000K 时,若 P(NO)=P(N2)=10KPa,P(O2)=100KPa,反应墒 Q= 0.1,反应向 逆向自发 解析: 4 1010 20 /POP/PNP /PNOP Q 2 2 2 . . QK,反应逆向自发 因为fHm=90.25KJmol-1,为吸热反应; 当 T=2000K 时,K0.1 10 /POP/PNP /PNOP Q 2 2 . ,故 KQ反应逆向自发。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对于rHm0 的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故rGm 越大 B.对于rGm0 的反应,温度越高,rGm 越小,故 K越大 C.一定温度下,1,2 两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之间的关系为rGm(1)=2rGm(2),则两 反应标准平衡常数间关系为:K(2)=K(1) 2 D.对标准平衡常数 K1 的反应,标准状态下必可正向自发 解析: A 中前面的条件不能得出rGm 越大,只能得出反应逆向进行 B 选项中条件不知道rHm 大小,故不能确定 K的大小 C 选项 RT r -lnK m G RT rG - m eK 由rGm(1)=2rGm(2)故 1Ke2K RT rG - m D 选项,若 K1,则 lnK00 RT rG - m ,故rGm0 第 5 页 共 15 页 P17普化 P33 例 3.4 4.相同变化的温度,使得下列 4 个反应rGm,K变化均最大的时( A ) A.rSm=-30JK -1mol-1,rHm=-100KJmol-1 B.rSm=3JK -1mol-1 rHm=50KJmol -1 C.rSm=-30JK -1mol-1 rHm=50KJmol -1 D.rSm=3JK -1mol-1 rHm=-100KJmol-1 解析: 根据吉布斯方程:rGm=rHm-TrGm 可知,温度对rSm 的绝对值较大的反应rGm 影 响较大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 R rS RT rH -lnK m m 可知, 相同温度变化对rHm 绝对值较大的反应影响较大。 可知 A 正确 P19 普化 P43 例 4.4 1.已知 2NO(g)+Br2(g)=2NOBr 的反应历程是( C ) (1)NO(g)+Br2(g)=NOBr2(g)(快) (2)NOBr2(g)+NO(g)=2NOBr(g) (慢) 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能是: A.V=kc(NO)B.V=kc(NO) C.V=kc(NO)c(Br2)D.V=kc(NOBr2)c(NO) 解析: 此反应速率由慢反应(2)来决定 即 V=V(2) V2=k2c(NO)c(NOBr2) 根据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 2 2 1 BrcNOc NOBrc k V=V2=k2c(NOBr2)c(NO)=k2c(NO)k1c(Br2)c(NO) V=kc(NO)c(Br2) P20 2.根据反应速率碰撞理论,反应物浓度和压力不变时, 若加入正催化剂,则反应活化能 Ea 降低能量因子 f 升高速率常数 k 升高; 若反应温度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则反应活化能 Ea 不变 ,能量因子 f 不变,速率常数 k 不变 解: 由阿仑斯方程及其变形: RT Ea eAk 12 12 1 2 TT TT R Ea k k ln RT Ea ef 加入正催化剂,反应活化能 Ea 降低 f 升高,k 升高 温度不变,反应物浓度升高 Ea 不变,f 不变,k 不变 式中 e 为常数 压力浓度不变T 不变 ?A 受什么影响? 第 6 页 共 15 页 P28 1.用 4 个量子数描述基态 N 原子外层 2S2P各电子。 解:2s:(2,0,0,+1/2)(2,0,0,-1/2) 2p(2,1,0,+1/2)(2,1,1,+1/2)(2,1,-1,+1/2) 或(2,1,0,-1/2)(2,1,1,-1/2)(2,1,-1,-1/2) He +中轨道能量高低顺序正确的为 ( B ) A.1s=2s=2p B.1s2s=2p3s=3d C.1s2s2p3s3p4s3d D.1s2s2p3s3p3d4s 2.在 He +中,3s,3p,3d,4s 轨道能量自低向高排列顺序为 3s=3p=3d4s, 在 K 原子中,顺序为3s3p4s3d; 在 Mn 原子中,顺序为3s3p3d4s。 解:He +为单电子离子,同一能级的电子能量相等;能级越高,能量越高。 K 原子发生能级交错,电子不进入 3d 轨道而进入 4s,导致 3d 高于 4s 的轨道能级 Ca 原子电子排布同 K 一样,Mn 是 25 号原子,而元素周期表中,21 号元素 Sc 开始 4s 轨道能量 不变得高于 3d P29 3.活泼金属主要集中于周期表中 第一、二、三主族元素,第三副族元素及镧系,惰性金属大都 集中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镧后元素 5.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C ) A.硼B.碳C.氮D.氧 12.B,C,N,O 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N ;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 O;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P 。 17.下列关于 Si 和 P 两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第一电子亲和能:PSi B.原子半径:SiP C.第一电离能:PSi D.作用于最外层的有效核电荷数:PSi 第 7 页 共 15 页 10.下列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B) A.钠B.镁C.铝D.钾 解: H He Li Be BCNOFNe Na Mg Al Si PSCl Ar KCa 7.一多电子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D) A.3,1,1,-1/2B.3,1,0,-1/2 C.4,1,1,-1/2D.4,2,-2,-1/2 解:能量轨道判断:n+0.7L。值越大,轨道能量越高 A 的能级轨道 3p 2,B 的为 3p1,C 的为 4p2,D 的为 4d5 由于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小 8.电子钻穿效应越大,则( D) A.原子的能量越高B.原子能量越低 C.轨道能量越高D.轨道能量越低 ns 2 全满 ns 2np3 半满 原子半径减小 作用于最外层电子有效核电荷 数增大 元素电离能变大 元素电子亲和能变大 原子电负性变大 半满 全满 N:1、2,3个数 L:0(s)、1(p)、2(d)、3(f)(n-1) M:0、1、2(2l+1) Ms: 2 1 、 2 1 - M=01 M=12 M=-13 M=24 M=-25 D 选项: M=-2 5 即: 4d5 第 8 页 共 15 页 P30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表示电子的概率密度 B.在空间分布的形象化图像称为电子云 C.基态氢原子中,=53pm 的薄球壳内,最大 D.表示电子在空间某点附近单位微体积内出现的几率 解:在基态氢原子中,r=53pm 的薄球壳内, 2出现的几率最大 表示电子的几率密度 11.由于澜系收缩作用,性质相似的一对元素为(C ) A.Mn 和 ScB.Ru 和 RhC.Mo 和 WD.Y 和 La 解:澜系收缩导致“澜系收缩效应”即澜系元素后的几个第六周期的元素半径与其相应的第五周期元 素同族元素原子半径十分接近,其他性质也极为相似 13.周期表中, 一个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数为能级组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 故可预测, 第七周期(未 完成的周期)最多含32个元素 14.元素周期表可分为 s、p 、d、ds、f五个区,各区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分别 为、。 第 9 页 共 15 页 P31 15.电子等微观粒子有别于宏观物体的特性:物理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分别可由 电子发射光谱和 电子衍射 实验证明 16.1927 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 提出来 测不准原理,揭示了 微观粒子的空间坐标与其动量不 能同时测准 1.判断下列简单分子的子或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等性或不等性)和分子空间构型,说明分 子是否有极性? OF2: NF3: BH3: SiCl4: NH3: HCN: PCl3: PCl5: CS2: SnCl2: 第 10 页 共 15 页 2 判断下列有机物中,每个 C 原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 C2H6 C2H4 CH3CCH H-CHO Cl-COCl 3.Na 元素第一电离能 I1=494KJ mol -1, Cl 元素第一电子亲和能 Y1=366KJ mol-1, E=I1-Y1=128KJ mol-1 0,试解释为何气态 Na 原子和 Cl 原子在 E0 时仍能化合为稳定的 NaCl 晶体 解析:虽然 E0,但 Na+(g)与 Cl-(g)在静电力作用下,相互吸引,紧密堆积,在形成 NaCl 晶体 过程中,放出大量晶格能,V(NaCl)=-786.5KJmol-1,故整个过程是方能过程,因此可以形成稳定 的 NaCl 晶体。 P41 4.C 和 Si 为同族元素,但其氧化物 CO2和 SO2,性质却差异很大,为什么 解:C 和 O 均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小,形成化合物时,两原子能充分接近,2p 轨道之间可以形 成较稳定的 P-P 键,故 C 与 O 原子可以 1 条 sp-p 键和一条 sp-p 键稳定结合,形成 CO2 有限 分子,其晶体形式为分子晶体。 Si 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大,3p 轨道离核较远,原子间形成的 5.下列分子,偶极矩等于 0 的为(D) A.NF3B.HCNC.SnCl2D.PCl5 解:偶极矩为 0,即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四个选项中 BF3 分子型为三角锥,是极性分子。 HCN 构型是直线形,但 C-H 和 C-N 均为极性键,且键长不同也是极性分子 SnCl2中 Sn 是 sp3 不等性杂化,分子构型为 V 型,也是极性分子 PCl5杂化轨道类型为 sp3d,分子构型为三角双锥,呈中心对称,因此 PCl5是非极性分子 6.下列物质 CaO,MgO,NH3,PH3中,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B ) A.CaOMgONH3PH3B.MgOCaONH3PH3 C.MgOCaOPH3NH3D.CaOMgOPH3NH3 解:CaO 和 MgO 是离子型晶体,NH3 和 PH3是分子型晶体,前二者熔点明显高于后二者 CaO 和 MgO 都是 NaCl 型晶体,离子电荷数相等,Mg 的半径小于 Ca,故 MgO 的熔点高于 CaO NH3和 PH3为化学性质相似的同组物质,NH3分子存在氢键,故熔点高于 PH3 第 11 页 共 15 页 15.钠的卤化物随摩尔质量递增,熔点降低。原因是阴离子的半径增大,其晶格能降低。 硅的卤化物随摩尔质量增大,熔点升高。原因是分子变形性越大,色散力增大,使得熔点增大。 34 例 4-9 下列化合物熔点高低顺序为( B ) A.SiCl4KClSiBr4KBr B.KClKBrSiBr4SSSiCl4 C.SiBr4SiCl4KBrKCl D.KClKBrSiCl4SiBr4 解:总的来说,KCl、KBr 是 NaCl 型离子晶体; SiCl4、SiBr4为 CCl4 型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SiCl4和SiBr4从结构上看分子是中心对称的属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主要是色散力和部分诱导力。二者皆因 分子间摩尔质量增大而增大,故熔点也因分子间力的增大而增大 P42 7.HF,HCl,HBr,HI 四种卤化氢, 分子极性依次递增的顺序为 HIHBrHClHF 分子间取向力依次递增的顺序为 HIHBrHClHF 色散力依次递增的顺序为 HFHClHBrHI 沸点依次递增的顺序为HClHBrHIHF 酸性依次递增的顺序为:HFHClHBrHI 解:取向力与分子极性有关,极性越大,取向力越大。 色散力受分子大小与摩尔质量的影响,分子越大摩尔质量越小 沸点受氢键和分子间力的影响,HF 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故比同族其他化合物沸点明显增高,而 其余受色散力影响沸点以此为 HClHBrHIHF 对于非金属氢化物 HmX,X 的电荷越低,半径越大,越容易解离出质子,即酸性越强。 故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自左向右,酸性增强;同族非金属氢化物,自上而下,酸性增强。 8.试指出稀有气体 He,Ne,Ar,Kr,Xe 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顺序? 解:稀有气体均为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以色散力和诱导力为主,二者均与分子的变形性有关。 随分子的摩尔质量增大,分子变形性也越大,分子间力增大,故在水中溶解度也依次增大。 9.Pb +,Pb4+电子构型分别属于( C) A.8,18 B.18,18+2 C.18+2,18 D.18,917 解: Pb 的原子序数 82,属于 P 区元素,而 Pb2+和 Pb4+分别为 P 区低氧化数金属正离子。而在离子的电子 构型中,单原子正离子电子构形中 ds 区元素的离子及 Sn4+,Pb4+等 P 区高氧化数金属正离子是 18 电子构型(ns2np6nd10);Sn2+,Pb2+,Sb3+,Bi3+等 P 区低氧化数金属正离子是 18+2 电子构型 (n-1)s 2(n-1)p6(n-1)d10ns2 故选答案 C 第 12 页 共 15 页 P 43 11.下列分子中属于正四面体构型的为() A.SF4B.CHCl3 C.NF3D.AsH3 12.下列分子中,属于三角锥构型的为() A.H3O + B.CH4C.SnCl4D.NH4 + 13.下列分子中,属于三角双锥的构型为() A.PCl5B.SF6 C.PF6 - D.NH4 + 14.下列分子中属于正八面体构型的为() A.PCl5B.SF6 C.SF4D.C2H6 16.下列化合物 BF3,CCl4,NH3,H2O,CO2分子中键角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H2ONH3CCl4BF3CO2 sp2 不等性sp3 不等性sp3 等性sp2sp V 形三角锥形正四面体平面三角形直线形 104451072010928120180 P45 17.H2CO3,NaHCO3,Na2CO3热稳定性依次增强,为什么? 解:同种含氧酸及其盐,酸根给出氧离子能量相同。 阳离子夺取氧离子能力越强,热稳定性越差。 氢离子半径最小,电荷密度高,与氧离子结合能力强。 故同种含氧酸盐及其酸的热稳定性顺序为:正盐酸式盐酸 Na2CO3NaHCO3H2CO3 18.水在 4时密度最大,从氢键的角度解释这一反常现象。 解:在 T4时,分子的热运动使水的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在 T4时,分子间的热运动降低,而形成氢键的倾向增加。 形成分子间氢键越多,分子间的空隙也越大,密度越小。 当水结成冰时,全部的水分子都以氢键相连,形成空旷的结构,所以密度更小 第 13 页 共 15 页 P63 3.向饱和 CaCO3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CaCO3溶解度增大,Ksp不变 B.CaCO3溶解度,Ksp都增大 C.CaCO3溶解度不变,Ksp增大 D.CaCO3溶解度,Ksp都不变 P63 6.欲使 Mn 2+定性完全生成 MS 沉淀,而与 c(N2+)=0.01molL-1的杂志 N2+分离,MS 与 NS 的容度积比值 为(A) A.10 -3 B.10 -4 C.10 -5 D.10 -6 解析:M2+定性完全生成沉淀,则其 C(M 2+)10-5molL-1 3 22 22 10- )/cC(S)/cC(N )/cC(S)/cC(M (NS)K (MS)K - - sp sp P71 1.下列电极的电极电势与介质酸度无关的为() A.MnO4 -/MnO 4 2- B.MnO4 -/Mn2+ C.Cu(NH3)4 2+/Cu D.O2/H2O 解析: B、D 电极的电极反应中,均有 H+参加,故不对; C 电极反应为 Cu(NH3)4 2+2e-=Cu+4NH 3,虽无 H+直接参加反应,但介质酸度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高酸 度时溶液中游离的 Cu2+浓度越高,使得电极电势升高,故 C 不对。 A 电极反应为 Mn 2+e-=Mn 4 2-,无 H+或 OH-参加,且氧化态,还原态物质均不能结合 H+,故 A 对 P73 2.标准状态下,水溶液中不能共存的一组物质为() A.CrO4 2-,Cl- B.Cr2O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饮水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研究生结对引领活动方案
- 幼儿园防灾安全培训课件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第4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美术中秋活动方案
- 电信促销摆摊活动方案
- 幼儿园百日安全培训课件
- 线上社群拉新人活动方案
- 端午汉堡活动方案
- 线上论坛活动方案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机修车间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表
- 全新版尹定邦设计学概论1课件
- 牙及牙槽外科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万用表 钳形表 摇表的使用课件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