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中国绘画中太极因素的融入.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中国绘画中太极因素的融入.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中国绘画中太极因素的融入.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中国绘画中太极因素的融入.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中国绘画中太极因素的融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一譬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l i lr rli rlllfli i ii i iiii y 18 9 0 7 9 9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 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 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 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 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g 丑堑 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d “年厂月f 碉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商要 太极图是中国古老的哲学典籍,它是用来阐释万物阴阳状态的一种图像,是根据周 易中“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这一理念设计出来的,它揭示了宇宙万物变化、发 展的一般规律。太极是一个整体,是由阴阳构成的,没有阴阳就没有太极,所以说阴与 一 阳的对立统一的属性是说明太极图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对立统一的属性是中国古 代朴素的辩证法,它涵盖了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而中国画的传统观念和审美思想也与 此相结合,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太极图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属性对中国画墨色技法的运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 中国画中,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画面的虚与实,浓与淡,黑与白的关系上。而 虚实相生就是中国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阴与阳是对立的,又是互生互根的关系,有阴 才有阳,无阳也就无所谓阴。所以虚实关系亦是如此,无虚便实,无实就无所谓虚。创 作一幅作品,就是一个不断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制造的越多,统一的越好, 这个画面就越精彩。虚中求实,实中求虚,都是矛盾,若能把他们的关系处理好,就是 一副成功的作品。太极图的同样对中国画的构图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太极图的平横与 不平衡,曲线之圆,点、线、面等结构特点对于中国画构图形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石涛的“一画论 以及黄宾虹先生的画论及笔墨技法都贯穿了太极思想,都 体现了太极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黄宾虹强调“太极图是中国书画秘诀”。他所用的 画学理论与石涛所用的画学概念是一样的,都是成对的,每一对都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 系,都正好形成了一个太极图。所以说,太极的思维理论对中国的绘画起着重要的理 论指导作用。同时,它能够引导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确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因而,研究 太极规律与中国绘画的关联性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它使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的绘画规律。同时,它对中国画技法的创新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 推动作用。 关键词:太极图;中国画;阴与阳;虚与实;对立与统一 膏 r e a l i t y ,h e a v ya n dl i g h t ,b l a c ka n dw h i t e a n dt h ev i r t u a la n dr e a l i t yi sa ni m p o r t a n tf o r mi n 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 y i na n dy a n ga t en o to n l yo p p o s i t eb u ta l s oa l t e r n a t e n oy a n g , w i t h o u t y i n n oy i n w i t h o u ty a n g c r e a t i n gap i e c eo fw o r ki sc o n t i n u o u s l y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a n dt h e n r e s o l v i n gc o n f l i c t s t h em o r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a r em a d e ,t h eb e t t e rt h ep i c t u r ei s d e a l i n gw e l l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v i r t u a la n dr e a l i t yi ss u c c e s s f u lw o r k d i a g r a m ,e s p e c i a l l yi t s b a l a n c e ,p o i n t ,l i n e ,s u r f a c eo ft h ec i r c l ea n do t h e rs t r u c t u r a lf e a t u r e sh a sa l li m p o r t a n te f f e c t o n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o f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 i na d d i t i o n ,s h it a o st h e o r yo fap a i n t i n ga n dh u a n gb i n h o n g sp a i n t i n gt h e o r ya n d t e c h n i q u e sa r et h r o u g ht h et a ic h it h e o r y ,e m b o d y i n gt h ed i a l e c t i c a li d e ao ft h eu n i t ya n d o p p o s i t e s h u a n gb i n h o n gs t r e s s e dt h a tt a ic h ii sam a po fc h i n e s ec a l l i g r a p h ya n dp a i n t i n g t i p s h i st h e o r ya n ds h it a o sc o n c e p to fp a i n t i n g a r es a m e ,e m p h a s i z i n gt h eu n i t ya n d o p p o s i t e sw h i c hf o r m sd i a g r a m i tg u i d e st h ea r t i s t se s t a b l i s ht h ec o r r e c tw a yo ft h i n k i n gi n t h ep r o c e s so fc r e a t i o n t h u s ,r e s e a r c h i n gt a ic h i st h i n k i n gt h e o r yh a sa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 t h e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 i tm a k e su sk n o wm o r ea b o u tp a i n t i n gl a w ,a n dp r o m o t e st h e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t e c h n i q u e s k e yw o r d s :t a i c h i ;c h i n e s ep a i n t :y i na n dy a n g ;f i r m e m p t y ;o p p o s i t i o na n du n i t y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i a b s t r a c t 一 弓l言1 一、对太极图的解析2 ( 一) 太极图的来历2 ( 二) 太极图的结构原及内涵2 ( 三) 太极图的审美思想4 二、中国画虚实关系中太极规律的体现6 ( 一) “阴 与“阳的对立统一一6 ( 二) “阴 与“阳 的相互转化8 三、中国画构图形式中太极图结构特点的体现1 l ( 一) 太极图之平衡与不平衡的对立统一1 l ( 二) 太极图之曲线之圆1 2 ( 三) 太极图之点、线、面1 4 四、石涛与黄宾虹对于太极理论的应用1 7 ( 一) 石涛“一画”论中的太极理论1 7 ( 二) 黄宾虹先生对于太极画学的运用1 9 参考文献2 4 致谢2 5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注重和谐、崇尚文化精神的世纪,随着人们社会生活形态多元化 的发展趋势,中国的艺术形态和艺术思维也逐渐变得多元化,这种纷繁复杂的格局,使 人们重新拾起对中国艺术本源的追寻,中国绘画艺术自古以来就深受中国古代哲学观的 影响,因而,要挖掘中国艺术的本源,就要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着手,所以人们开始 重新阐释古老的太极图。太极图体现了人们的哲学观,揭示了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蕴含极深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对中国绘画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中国艺术中的太极规律的研究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画家、哲学家所重视, 近几十年来出版社和学术研究机构陆续出版了很多关于此方面的论文、书刊等,例如杨 成寅的太极哲学、范瑞华的中国绘画向何处去等。 本论文的选题是根据黄宾虹的“太极图是中国书画的秘诀 这一命题展开的,着重 研究太极图与中国绘画的关联性,以及中国水墨绘画中融入的太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 说,中国画家都是哲学家,中国的绘画理论也都冲刺着哲学思想,所以本文从太极图的 结构原理、内涵、审美等方面入手研究中国绘画中的太极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画虚实关系中的太极阴阳规律:二,太极图的结构特点在中国画构图中的体现, 三,石涛与黄宾虹的画论中体现的太极理论。 本选题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中国绘画中太极因素的渗入,探讨中国绘画的艺术规律 和审美内涵,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太极哲学、石涛 译解、黄 宾虹画语录等研究资料的梳理和总结,借鉴近几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而归纳出 下述观点和结论。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对太极图的解析 ( 一) 、太极图的来历 太极图是中国古老的哲学典籍,是用以阐释万物阴阳力量或状态的一种图像。中国 易学史上流行的太极图主要有:周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和名来知德的来氏太极图。 在所有太极图里,来氏太极图地位最高,它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阳鱼太极图。周子太 极图和阴阳鱼太极图都是出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在这里我主要以“古太极图”也可以说是“阴阳 鱼太极图 为代表来阐述。阴阳鱼太极图大致出现在宋末,后来,人们又创造出了很多 衍生的图像,比如“先天太极图 ,“天地自然之图”以及当代出现的所谓“标准太极 图 这些所有的阴阳鱼太极图,都是根据周易中包含的“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 这一基本观念设计出来的。它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基本结构,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二) 、太极图的结构原理及内涵 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关于太极图的解释,是说,太极图是一种用圆形的图 像来表示阴阳对立统一体,圆形外边附有八卦方位,道教常用它来作为标志。阴阳鱼太 极图,是一个平面圆形,内含一黑一白两条“鱼 ,首尾相接。黑色的鱼代表“阴, 白色的鱼代表“阳 ,而黑鱼的“鱼眼 是一个白色的圆点;白鱼的“鱼眼是一个黑 色圆点,中间有一条s 曲线来分隔,作为临界线,旨在说明黑中有白,白中带黑,阴阳 互相渗透,相互转化。 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 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生焉。阳变阴合, 而生水火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n3 所以周子 太极图明显体现了,无极,太极,五行,阴阳相统一的思想。无论是阴阳鱼太极图还是 周子太极图,在基本思想上都是一致的,其内涵都是太极阴阳和谐辩证法。对阴阳鱼太 极图的内涵有如下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阴阳鱼太极图呈旋涡状,黑白两条鱼首尾相接,互相追逐,黑鱼带白眼,白 鱼带黑眼,表示阴阳互根,概括和解释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统一的基本规 律。 ( 2 ) 阴阳鱼太极图之所以是圆形,是因为圆形整体能代表宇宙万物相和谐、相统 一的规律;而黑白两条鱼之所以要首尾相接,互相追逐,谕示了宇宙万物无时无刻都 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它既是动态的又是对立统一的整体。而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构成, 气又分为阴阳,因而可以说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构成的。阴与阳是宇宙中一切相对立而 又相统一的事物的构成因素,天地万物都受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制约。 ( 3 ) 在太极图中,存在黑白两条鱼,黑鱼代表阴,白鱼代表阳,它可以用来说明, 任何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对立性或差异性,但这种对立或差异并非是绝对的,它在 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融的,就如同刚与柔,它们表面上看来是对立的,但在书画中就讲 究“刚柔并济,中国的太极拳也是讲究刚柔的结合,又如,中国画与西洋画,他们也 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并不是不相融的。 ( 4 ) 阴阳鱼太极图中黑白鱼的设计也有它独特的原理:黑鱼中有白色鱼眼,白鱼 中有黑色鱼眼,是用来表示阴中有阳,阳中含阴,阴阳互含,互相转化,独阴不长,独 阳不生。但是阴阳也是分主次的,事物阴中有阳时,阴为主;阳中有阴时,阳为主。在 阴阳鱼太极图中,带黑眼的白鱼表示以阳为主的事物,带白眼的黑鱼表示以阴为主的事 物。这也说明了宇宙中万事万物是分主次关系的,并非是整齐划一的。 ( 5 ) 在阴阳鱼太极图中,两条鱼头部粗大尾部细小,它反映着事物由量变到质变 的一个过程,体现着事物由小变大,由一变万,“一含万物,万物归一 的思想。这也 是石涛的“一画论 中所包含的思想。 ( 6 ) 太极图中黑色的鱼头对应白色的鱼尾,黑色的鱼尾衔接白色的鱼头,这可以 用来表明,当事物中阴的因素旺盛之时,正是阳的因素开始产生之时:当阳的因素最为 旺盛之时,正是事物阴的因素开始产生之时。它遵循着一切事物物极必反的原理以及宇 宙万物的变化和消长,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 ( 7 ) 阴阳鱼太极图中的阴与阳并非是一个圆形从中间分开的一种对称,只能说它 是一种适宜、适中、一种恰到好处的和谐。在太极图中黑白两条鱼他们都含有阴阳,分 别可以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太极图,而他们二者合起来又统一在一个太极图里面,所以太 极图也说明了宇宙万物多样中包含统一,统一中又存在着变化多端。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太极图的审美思想 在太极图被人们创作出来之前,一定是经过了人们的慎重思考和无数次的筛选,最 终才选定了这幅图案。虽然我们无从追溯其最早的历史渊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图案 和名字大致分析出其创造者的思想和本义。 “太”字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解释为“过于 和“对高一辈人的尊称 等。 “极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则解释为“极点 、“最 等意思。“太 、“极 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则自然表示为至高无上的意思。不仅道家创始人把这幅图看作是无 以伦比,致精致美的图案,韩国人还把这幅图用在了他们的国旗上,西方著名学者贡布 里希也将太极图誉为“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 。那么,太极图的美表现在哪里呢? 一 幅图案若要高度精炼地表达人们的审美思想,那么它就是既要外美,又要内美,不仅仅 要表现出美的外观,而且要包含深刻、抽象的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哲学是对自然界规律性的总结;是对古代人们的思维特征的归纳;对社会 关系和人们行为方式等的概括。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 是由阴阳两方面因素组成的对立统一体,例如黑与白、上与下、对与错、胜与负、天与 地等等,这些成对的事物皆为太极图。太极图就是对这种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涵盖 了世界上一切事物与其对立面都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目前人们对太极图的一般 性解释是:“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 界的人部。白中带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中带白点表示阴中有阳。无论黑白两色表示 黑夜与白昼还是天和地,中间的s 形分界线都表示人在其中,天地人三者统一,表现一 种“天人合一 思想。从审美学上看,太极图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性的审美思想。 第一,太极图表现出一种黑白分明的反差美。整个太极图由黑白两种颜色构成,白 色为阳,黑色为阴,二者互为对立面,表现出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方面组成的,也表 现出阴阳的反差美。 第二,表现出一种阴阳环抱的和谐美。太极图中阴阳两条鱼是首尾相接的,他们不 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其中黑白的衔接就如同黑夜与白昼的自然交替;又如男女 环抱,彼此密不可分,表现出阴阳互补的和谐统一关系。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暗示了万物 和谐发展的理想图像。 第三,表现出一种平衡美。太极图中的黑白两条鱼大小一致,形状一样,头尾相接 自然地流动着,表现出一种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循环往复运动、变化、发展的生态平衡 关系。 一4 一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表现出一种圆润的曲线美。太极图是一个圆形的平面,其中所有线条都是圆 滑的,“圆”体现着人们对于和谐和圆满的追求。而阴与阳的分界线是一条s 形的曲线, 表示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迂回、波浪起伏地向前发展的,而不是走直线的。在中国画的构 图中也常常采用这种曲线构图。所以太极图又表现出一种圆满润泽的曲线美。 第五,表现出一种包容美。太极图黑中有白点,白中有黑点,可以理解为阴阳两方 面虽然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但阴中有阳,阳中含阴,阴阳互根。如果将黑与白、阴与阳 看做是天与地,黑夜与白昼,那么其中的白点与黑点又可看作是人在其中,表现出天人 合一思想。 第六,表现出一种意象美。太极图是一种抽象的图形,其中的黑与白,你可以想象 成黑夜和白昼,天空和大地,也可以想象成任何一对代表阴与阳的事物。在绘画中,“黑 可以是山石、树木,“白 可以是烟雾、河流等等,它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有 一种朦胧的意象美。 以上这些就是太极图展现给人们的美,它是一种将外美与内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完美的图形。 图1 1 阴阳鱼太极图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中国画虚实关系中太极规律的体现 ( 一) 、“阴”与“阳 的对立统一计白当黑虚实相生 太极图是一个整体,但这个整体由阴阳鱼构成,没有阴阳,或只有阴或者只有阳都 构不成太极图。而单从阴阳鱼中的每一条“鱼来看,每一条鱼也都是一个独立的太极 图,因为无论是带黑眼的白鱼还是带白眼的黑鱼,它们都构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阴阳关 系,所以可以说,阴阳离不开太极,太极离不开阴阳。阴与阳的对立统一的属性是说明 太极图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对立统一的属性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它涵盖了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而 中国画的传统观念和审美思想也要与此相结合,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所以, 这种对立统一的属性对中国画墨色技法的运用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画 中,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画面的虚与实、浓与淡、黑与白的关系上。艺术贵在 含蓄,有虚有实,有藏有露是一幅画的关键,它也是中国画一个重要的表现技法;而中 国画家讲究笔不到意到。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计白当黑,这些都是中国画 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往往能使观者从实处着眼虚处留意,给人留下联想空间。比如在一 些山水画中,画面留有大片空白,有一种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气势。如齐白石画虾, 只画虾不画水,却可以给人以无限想象,想象虾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畅游。 虚与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太极图中,黑代表实,白代表虚,阴可看作实,阳可 看作虚。阴与阳是对立的,又是互生互根的关系,有阴才有阳,无阳也就无所谓阴。所 以虚实关系亦是如此,无虚便实,无实就无所谓虚。其实,创作一幅作品,就是一个不 断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制造的越多,统一的越好,这个画面就越精彩。虚 中求实,实中求虚,都是矛盾,若能把他们的关系处理好,就是一副成功的作品。所以 任何一幅画,既要有实又要有虚,有实无虚和有虚无实皆不成画,画面的最实处也有虚, 最虚处也有实。虚与实相互关联,太实可以用虚补,太虚可以用实补,如果山石太实, 可以用云雾,泉水,瀑布的“虚”来填补;若湖水太虚,则可添以,水鸟,芦苇等,也 就是虚中有实,实中见虚,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再回到太极,太极图中阴阳两条鱼, 白鱼和黑鱼构成一种虚实的对比,黑鱼是实的,但它又不是纯粹的实,它有白色的鱼眼, 所以看似实的整体有了虚的一点,同样,白鱼是虚的,但它黑色的鱼眼,便使它虚中有 一6 一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实。在中国绘画作品中,往往是色墨中的那一点点留白,以及大面积空白中的那一点 墨色,就成了整幅画面的精神所在。虚与实的这种关系既可以说明画面的构图,也可以 说明用笔方法。虚,可以是用笔最松动处,或者是墨色最淡处,可以是无笔墨处;实相 对虚而言,可以是用笔之实,墨色之实,也可以是构图中“攒三聚五 的“聚五 之处。 这种虚与实的结合,使物象在画面构图中灵动自如,有一种节奏感。“笔不周而意周 说的便是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道理。 在中国画中,画面的白往往比黑更重要。因为中国画的布白处不仅构成整体章法的 一部分,而且也往往是最生动的一部分,因为这些布白既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空灵感, 又可以使观者产生联想,从而转虚为实。倘若画面的空白处有什么,那么它也是由画面 的非空白处“减 衬托出来的。在太极图中,人们往往会发现,在观看太极图时,人们 的视线的焦点往往最先被阴阳鱼的黑白两只鱼眼所吸引,这是因为黑色鱼眼有了大面积 白色鱼身的衬托,显得尤为突出和醒目;同样道理,白色鱼眼在大面积黑色鱼身的衬托 下显得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所以可以说,这时的白色鱼眼由虚变成了实。这个道理同 样运用于中国画构图中,例如八大山人的鱼等作品,画面的背景全部用空白来代替, 画面的空白处好比太极图中自鱼的鱼身,而画面所画之物就是白鱼的黑色鱼眼;可以理 解为,画面的空白处为阳,所画的物象为阴,整幅画面就正好构成了一个太极图。这样 的构图方法能使物象的主要形象更为突出,更能使观者注意其形态和神韵。( 如图2 1 ) 7 彩 z ;卅耐 下彤 ; 毳 荔 纱 图2 1 八大山人鱼 q埘皤曦螬谚屯纭箩 髻,礤:白中鑫研番量 乏萨孳芎参m舍务毒 、黩毒rr譬y薯墨 ;。钕;,、黪黪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画往往以虚为实,以无为有,目的就是要留给观者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画 面的空白可以是山,可以是水,可以是翻滚流动的云,可以是缭绕的雾气,任你去遐 想。所以中国画强调“计白当黑,无处更有朦胧之美,使人发挥无限想象力去补充 去创造。“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3 这正是中国 画的绝妙独到之处。 ( 二) 、“阴 与“阳”的相互转化虚实互变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 过渡,对自然观的这种发展阶段来说,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再够用了。”恩格 斯在这句话中隐含了事物之间相互矛盾,互相转化的命题。“阴阳 概括了万事万物构 成的基本法则,但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要向其对立的方向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的原 理,旧的事物即将死亡,而转化为新的事物。正如太极图所示的,“阴 到了一定程度 就会向“阳 转化,同样,“阳 也是逐渐转化成“阴 的,宇宙万物就是在这种阴阳 互为转化的运动中不断变化、发展的。 那么虚实又是如何相互转变的呢? 有个笑话讲的是一个自以为很了不起的画家,要 给朋友画一个扇面。他先在上面画了个美女,感觉不好,于是将美女改画成张飞,又不 成,结果改画大树,改来改去把扇面涂成了黑面写了金字。这个故事在引人一笑的同时, 也体现出一个深刻的绘画道理:创作构思往往会随着第一笔效果的改变而改变。前一笔 的实,也许会在画家下一笔的处理下变成虚,虚也可能变成实。 在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中,当以淡墨为主要表现手法时,由于淡墨过多,画面的整体 会显得很灰很飘,如果此时在画面上再画上几点浓墨,那整幅暗淡的画面就立刻有了精 神。因此,当画面的整体上淡墨过多或是浓墨过多时,在画面上加以少量的浓墨或者淡 墨,它们反而会因为量少而变得更加集中,此处反而会形成一个亮点,这就像太极图中 “黑鱼的白眼”和“白鱼的黑眼 格外醒目。我们都知道鲁宾的花瓶一人脸( 如图 2 2 ) 这是关于画面正形与负形关系的一个图形,但它也体现了画面虚实转化的关系, 观察图形,当我们把这个图形的白处看做虚,黑处看作实时,那我们的视线就自然落在 了黑色的图形上,就把空白处当成了图片的背景,那么反映在我们脑海里的信息就是, 图片上画的是两个面对面的人脸。反之,当我们把黑色的地方看作虚,白的地方看作实 时,黑色的区域变成背景,白色的区域就立刻跳入了我们的视线,那么我们就看n t 图 片上画的是一个白的的花瓶。这就是说,画面上的黑与白、虚与实不是绝对的,是根据 画面的构建与人们的视觉变化而相互转化的。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2 鲁宾花瓶一人脸 前人有言:“一笔失之,二笔挽之。当我们在纸上画出第一笔,只是生成基本虚 实关系。随着每一笔的不断复加,画面虚实的基本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清代画家恽 寿平说:“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川3 :其实,笔还是笔,只是每一笔都已构成了画面 的组成部分,充当了下一笔虚实的条件。比如说,我们在白纸上画了一笔淡墨,这个淡 墨在这空白的纸上俨然是实的一笔,但是如果在这个淡墨的周围又加了几笔浓墨,那么 这一笔淡墨变成了虚,那几笔浓密就成了实。通过画面上一笔又一笔的不断累加,画面 上的实处与虚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黄宾虹先生在其山水作品中就极其重视画面虚实关系的处理。他的每一次点染都是 留有余地的,都为下一次的点染留出空隙,虚虚实实的各种笔触在画面空间里相生、相 变、相撞、相和。其实运用的就是太极中“五行 上的相生相克的原理。反映在画面上, 就是浓生淡,淡克浓,远生近,近克远,静生动,动克静。可以是说笔笔都渗透着 太极图的原理。在画面布局上他往往将一座墨色浓重的大山置于画面中,尽管黑墨团团, 但却没有给人带来沉闷、压抑的感觉。其原因就在于,这一团实的物象中透出的点点虚 白,犹如“一烛之光,通室皆明,形成了实中有虚。( 这反映在太极图上就是白眼的 黑鱼) ,而山峦林木的一片苍茫,又使这点点空白变成了虚中有实。这样,整个画面中 山峦树木是实的,但是其中留有的点点空白,又使山峦由黑实退到了虚,这就是事物的 物极必反。( 如图2 3 ) 因此他说:“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活眼多,棋即取胜; 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 又说:“变实为虚,然虚中未尝无实。云林求实于虚中, 岂不妙哉? 川4 1 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没有死板的公式。虚实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变 的。白不一定是虚,黑也不_ 定是实。物极必反,实到了一定程度便是虚,虚到一定程 度也可能变成实。这正如同太极图,黑白、阴阳永远都是互相演变,运动,变化着的。 正是因为黑白,阴阳,虚实的互相转变,才使一切事物处于生生不息、不断衍变、发展 的状态。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3 虚实的转化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中国画构图形式中太极图结构特点的体现 ( 一) 、太极图之平衡与不平衡的对立统一 在太极图中,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完全取决于阴阳 的不同属性,在这一个整体的图形中,阴与阳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而单把阴鱼与阳 鱼分开来看,它们又各自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但不同的是,它们每一个都存在着平 衡与不平衡的关系。阴阳鱼粗大的头部与短小的尾部,形成的是一种不平衡的关系,但 黑色的鱼眼与白色的鱼眼,又打破了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所以它们在这种不平衡与平衡 的对立统一中又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太极图。这种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对立统一对中国画 的构图技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美学角度上来认识,美产生于平衡与不平衡之间, 这是认识美的方法。中国画的构图,讲究攒三聚五、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这些平衡与 不平衡发生直接关系的构图理论方法,也大多源于太极图关系理论的启发。 通常,艺术创作有两种表现方法,一个是以“意 为主的方法进行创作,一个是以 “象 为主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以“意 为主,“象 为辅时,就是“以意 立象 ,画家以主观思想来表现客观事物,重在体现似与不似之间。此时,“意 与“象 之间就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的关系,体现着一种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但绘画不能脱离 对所表达对象的基本形状的描绘,也就是不能离开“象”,所以“意 与“象 之间的 关系又是统一之中的平衡。在绘画创作中,以“象“为主,“意 为辅时,是画家以客 观表现主观,通过具体画面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思想,是通过“实的事物来表现“虚 的思想或是意境,它虽然是以“实 为主,但也存在“虚”,所以无论是“意”为主, 还是“象 为主,“意 与“象 它们都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共同维系着整个画面,既 对立又统一。他们都包含着太极图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意 与“象 两者组合 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太极图。 在绘画构图中还有一种处理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天平式均衡, 另一种是秤杆式均衡。天平式均衡,左右两边份量比较均等。而秤杆式均衡两边份量比 较悬殊。一般来说,天平式均衡,支点处于中心位置,能使构图平稳,但是缺少动感。 而采用秤杆式平衡支点往往偏于某一边,这就使画面的重心向另一边偏移,然后再通过 构图动式、造型差异、位置差距,用落款、印章、等方法调整大的平衡关系。就太极图 而言,右边黑色的鱼头较重,画面重心偏右,就像秤中之重物。而在左上方的小圆点,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就像秤砣,体积虽小,造型圆润,如玉如珠,突显于大片白色空间。而黑色鱼尾又有向 左摆动的动势。所以,画面虽然重心偏移,左右不对等,但仍然取得均衡效果。例如潘 天寿的鹰石山花,画面的重心偏右,但潘天寿将石块略加倾斜,造成了相左倾斜的 势态,而在石块左上方的鹰打破了这种倾斜的不平衡状态。同时,鹰与画面左下方的提 款印章又调整了整个画面的平衡关系。( 例图3 1 ) 中国画的构图往往采用秤杆式平衡 的较多,这种重心偏移的均衡态势,能够给人跌宕起伏、丰富多变的艺术感受。 无论 是天平式均衡还是秤杆式均衡,它们都是在处理画面平衡与不平衡关系的方法中使画面 得到均衡的统一,这也论证了太极图的多样统一的辩证关系。 图3 1 潘天寿鹰石山花 ( 二) 、太极图之曲线之圆 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圆的崇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圆的意义在于生生不息,循环 往复的宇宙精神。它可以理解为诸多相互矛盾的因素结合成的一个整体,它们既对立又 处于相对平衡、协调、和谐的关系之中。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 讲。”只有在“和或者说在“圆 这样的整体中,通过整体的动态平衡,事物才能兴旺 发达。所以说,圆可以象征着圆满、和谐、中和之美,是一种平衡与适度,它也体现了 人们的一种审美需求。周易,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一八卦两两相对,又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以乾坤开头,以未济作结,乾坤可 以是生命的源头,生命的开端,未济则是生命还未终结,所以六十四卦的整体便形成了 一个循环往复的圆。圆形和易结下了不解之缘,明代哲学家庄昶说:“许惟太极圈中妙, 不向梅花雪里求。 拍朱熹在太极图说解中说:“圆者,无极而太极也。 王夫之 在思问录外篇中也对此有详细解释,他说:“绘太极图,无己而绘一圆圈也,非有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轮廓也。,1 意思是说,太极是浑全,不可分割,所以以圆来绘制,太极乃体气充凝, 运转不息,所以似圆。这样,太极图之圆便不难理解,它的结构被设计成一个由曲线构 成的圆形图案,由一条s 曲线分隔阴阳,它的圆形可以看作黑白两条圆弧环扣而成,可 理解为黑与白的循环往复,它具有和谐圆润的曲线美,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是人们渴 望、追求圆满与和谐的一种体现。 太极图的这种曲线之圆,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的精神原型,它使中国艺术的审美理想、 审美观念更多的趋向于一种柔美、柔韧以及中和之美、和谐圆润的审美境界。周易系 辞日:“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子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川驯这一 仰一俯,一远一近,周而复始,回环往复,形成一曲线之圆。中国古人正是在对宇宙自 然、天地万物的仰俯远近的观察中体悟到这流贯于天地之美的。曲线之圆的仰观俯察远 眺近视是人们对于宇宙万物具有哲学意味的观察和审美意识在时空观念上的体现,在中 国绘画的创作和审美中体现在“三远式构图方法中,即:“高远 、“深远 、“平 远。对同一座山的景观,可以至山上而仰山巅,至山前而窥山后,至近山而望远山。 这一视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视线具有流动性,目光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 前到后,在视线上形成一上一下,一去一来盘桓往复的曲线之圆的运动。所以形成一种 绵延起伏,循环往复的旋律感。这与西方绘画的从一个固定视角观察事物的透视方法是 完全不同的。中国人正是在这种俯仰远近,往复流转的观感中体悟宇宙之奥妙和自然之 美的,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荆浩的匡庐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马远的踏 歌图等等,都是通过俯仰远近的三远式,以及视角频频移动的散点透视,使画面的时 空延伸扩展,获得一种盘桓连绵的曲线之圆的连续性。引导着观者驰骋在这种时空运转 之中,所以根本无需固定在一个视点上,这是“易”( 变) 的精髓。 太极图的这种曲线之圆,不仅表现在中国画这种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上。而且在元 代的梅画上也被运用,明代的著名学者陈敏政说:“元人写梅戏作圆,千玉万玉相联拳。 画梅以圆代染,因为这个圆在梅的表现中实在不平常,“一圆一太极,圆圆为太极。然 而千圆万圆,归为一圆,因物物有太极,总而为一太极。”清代丁皋著有一本写真妙 诀是关于人物画的理论,他称写真要有浑圆之法,起稿时要有浑圆一圈的考虑,他在 起稿先圈说中写道:“画像先作一圆,即太极无极之始,如混沌未开,万物散殊, 气象从此氤氲出来。若置一空圆于此,而后思若何安排,如何点缀,则所谓差之毫厘失 之千里,欲得其真,不亦难乎”。哺1 丁皋所说的“浑圆一圈”不但是人物画中确定大致 比例和轮廓的需要,而且是攫取生命之源的需要。因此,圆如同混沌未开的太极,万千 气象均蕴含在其中。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太极图之点、线、面 点、线、面是绘画中最基本的造型因素,在中国绘画表现中,线为骨,面为肉, 点为装饰。太极图也是由点、线、面这三大要素组成,阴阳鱼的两只“鱼眼 便可看作 是太极图中的点,它们不只是单纯的黑白两点,他们在太极图中起着平衡阴阳的作用, 使阴与阳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太极图中的阴阳交接的“s 曲线便是太极图中的“线 。 它是阴与阳的衔接和过度,是阴阳之间互相转化的“纽带”。“面 便不难理解,它既 是阴阳两鱼的鱼身又可以使是整个太极图这个平面,而这个平面里既包含了阴阳两条鱼 的鱼身,又包含着鱼眼的点,及阴阳鱼中间的那条s 曲线。所以,点、线、面,这三个 重要的元素缺一不可,他们是相互联系互相包含的整体。潘天寿说:“画事用笔,不外 乎点线画三者,然线由点连接而成,面也由点扩散而得,所谓积点成线,积点成面是也”。 俐点、在太极图中,阴阳鱼是必须有鱼眼的,它是太极图中的“点”,是平衡阴阳的。 黑鱼有白眼,表示阴中有阳;白鱼有黑眼,表示阳中有阴。阴阳是互相渗透的,独阴不 生,独阳不长。引申到中国绘画中,便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 例图3 2 ) 点的体积虽小,但下笔前必须考虑周密,严谨到位,画面上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中 国画中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点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笔,也是非常有难度 的一笔,点要点得恰到好处,点处理好了便是“画龙点睛 ,会使画面的神韵体现出来, 稍有不当便会成为败笔,甚至影响整个画面的效果。米家点大小相间,相互微掩,切忌 有重复插笔添改。吴镇的点苔,很有特色,往往饱蘸浓墨,着力而下点得圆润健壮。在 中国绘画中,点除了可以表现出树木、山石的质感外,还可以通过他的聚散,疏密关系, 使画面产生律动之美感,而聚散、疏密便是虚实。因此,点的运用要灵活,不宜板。可 见,在中国画中,点的运用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才能使画面空灵而不呆板,才能使 物象更为生动,更赋神韵。 图3 2 点的虚实结合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线、中国画是以线造型为基础的,线是由无数多个点构成的,线分长短、粗细、曲 直、连续的、断续的,这些各种各样的线,在相互组合、呼应、制约、交错中形成了画 面的节奏和韵律。所以说,线是形成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太级图中,线是一条 分割阴阳的“s ”形曲线,他不仅仅是阴与阳的一个分界,它在整个太极图中起到一个 平衡的作用,而且它还是一个“纽带 ,这个纽带使太极图处于阴阳不断相互转化的运 动之中。如果说,在太极图中,线是使阴阳不断转化运动的纽带,那么在中国绘画中, 线便是使画面产生节奏产生律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线的艺术是通过用笔来表示的,用笔 有疏密起伏,曲直波澜,不同的笔法会产生给人不同视觉感受的线,有见笔的实线,有 用于分割的虚线而同一种线的不同的排列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中国水墨 画中的线讲究一波三折,规矩的线,刻板单一,千篇一律,不能体现出画家本身的个性 和内涵。这种一波三折的线就充分体现在黄宾虹的一些绘画作品中。( 例图3 3 ) “夫 用界笔直尺,是死画也;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画也。川刀运用笔法画出的线能够雄浑, 灵动,丰厚,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顾恺之的“春蚕吐丝 ,吴道子的“吴带当风, 曹仲达的“曹衣出水 ,他们通过线的表达,强调了主观情感,和对于笔墨神韵的追求, 有意识的摆脱了形状的束缚,形成了神似高于形似的抽象美。 图3 3 线的一波三折 面、面在中国绘画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相对于点和线而论的,是由点 和线扩展而成的,点和线根据“务求分明,在能融洽 和“疏而不离,密而不犯”的规 律组成了面,而太极图恰好符合了这个规律,太极图中的黑鱼和白鱼恰恰是分明又融洽, 相即又相离的两个平面,整个太极图又在这种关系的包含中形成一个圆形的平面。在绘 画中,圆形的平面给人的感觉是饱满而内收的,但它灵动而无角;方形的面给人的感觉 是坚实而扩张的,但它有角却单板。只有三角形即灵动又有角。在中国绘画中任何一个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面的表达都不宜太圆或者太方,这不符合美的标准。黄宾虹先生说过:“凡天生的东西, 没有绝对的方和圆,拆开来看,都是由许多不齐的弧三角合成的,三角的形状多,变化 大,所以美。一个整整齐齐的三角形也不美,不齐之齐和齐而不齐才是最美的。n 1 黄 宾虹所说的“齐而不齐 是统一中有多样;“不齐而齐 便是多样,变化中的统一。而 多样统一性的规律,恰恰符合太极图所应该具有的内涵:整个太极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然而太极不但可分阴阳,而且可分五行,还可以分为八卦,甚至可以分为无穷,因而太 极图是即多样又统一的,并不是单一而呆板的东西。所以说,在绘画中,“面”要遵循 太极图多样统一的规律,以多变和灵动的美来构成整个画面。 点、线、面在中国绘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有着各自的艺术特点,然而他们在一幅 画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多彩多姿,有的作品以点为主,有的作品以 线为主,有的作品以面为主,但更多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点、线、面通过量的多 少进行组合,排列,交织重叠成各种皴法、树法、表现出山石树木的质感、结构。点的 疏密、虚实,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块面的阴阳、浓淡、干湿,他们共同表现着自然 界的万千物象,给予画面节奏感和韵律美。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石涛与黄宾虹对于太极理论的应用 ( 一) 、石涛“一画论 中的太极理论 画语录是石涛的一本美学论著,这一论著不同于其他的画论只谈个人的绘画经 验或笔墨技法,而是重点谈他的美学思想,他用辩证法和对立统一的思想来分析宇宙万 物,分析绘画的规律和法则,是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其中,“一画论 是石涛美学体 系的核心,概括说来,它是阐释宇宙万物的规律以及绘画规律的统一性的思想体系。而 一画论最根本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就是太极美学。太极美学的理论基础便是太极的哲 学内涵。 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阴阳两条鱼共同构成了太极图,他们是一种对立统一 的辩证关系,而其中黑眼的白鱼和白眼的黑鱼,他们又各自为一个独立的太极图,也都 包含着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太极图从根本上揭示了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 面,它们是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宇宙万物都是在这种对立与统一中存在和 发展的。在这种观念中,最重要的便是太极中的阴阳相生、相克、相统一的关系。万事 万物都按照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生存,变化和发展着,而它们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受到 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的束缚而统一成一个整体( 太极) 。简单来说,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是 太极。宇宙万物都统一于太极,而每一个独立的事物本身也包含着一对太极阴阳,其本 质就是太极,都受到阴阳辩证法的束缚和制约。这太极就是王夫之所说的“始于一,中 于万,终于一,“始于合,中于分,终于合 。另外,石涛在其画论中提到了“有法”, 这里的“有法,既是美学之法,绘画的技法,同时也是太极的阴阳辩证法。这些“法 便是石涛所说的“一画 之法。石涛之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