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现代刻字艺术形质美感的传达方式.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现代刻字艺术形质美感的传达方式.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现代刻字艺术形质美感的传达方式.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现代刻字艺术形质美感的传达方式.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现代刻字艺术形质美感的传达方式.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现代刻字艺术形质美感的传达方式.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k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f l o u r i s ho fc h a r a c t e re n g r a v i n gf u l l ys e l f - p r o v ei t sb e a u t y a n dv a l u eo fe x i s t e n c e e x i s t i n ga sas m a l lp a r to fa r th i s t o r y , m o d e mc h a r a c t e re n g r a v i n g i t s e l f , f e a t u r i n gi t su n i q u es t y l e ;i si na c c o r dw i t ht h et i m er e q u e s tb u ta l s oo p e nu pan e w s p a c eo fb e a u t ya p p r e c i a t i o ni nc u l t u r a lc o n f l i c t i nt h ed u r a t i o no f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n ym a s t e r p i e c e so fc h a r a c t e re n g r a v i n gc o n s t a n t l yc a t c ho u re y e t h ec o n c e m e ds e n s eo fb e a u t yb e h i n dm o d e mc h a r a c t e re n g r a v i n gi n c l u d et w os i d e s t h a ti s ,t h ea p p a r e n tb e a u t ya n dt h ei n n e rb e a u t yl y i n gi nt h ec u l t u r a lm e a n i n go fc h a r a c t e r e n g r a v i n g ,w h i c hl e a v ea p p r e c i a t o r st oe x p l o r ea n de x p l o i t h o w e v e r , t h ee x p l o r a t i o no f t h es e n s eo fb e a u t yo fm o d e mc h a r a c t e re n g r a v i n gi sd i f f i c u l ta n dd e m a n d i n g b e c a u s eo f t h ec o m p l e xa n dc o m p l i c a t e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l a n g u a g es t r u c t u r e c o l o rp r e s e n t a t i o na n d s p a t i a lc o n s t i t u t i o n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c o n v e r g e n c e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 a r ts u b j e c t ss e tm a n yo b s t a c l e sf o ra p p r e c i a t o r s t l l i sp a p e ri sd e d i c a t e dt o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e s s e n t i a le l e m e n t sm a k i n gu pt h eg e n e r a lf o r m so fm o d e mc h a r a c t e re n g r a v i n gt h r o u g h p r o g r a ma n a l y s i sf o rt h ep u r p o s eo fe x p l o r i n gt h ed i s t i n c t i v es e n s eo fb e a u t yc o n v e y e db y m o d e mc h a r a c t e re n g r a v i n g k e y w o r d s :m o d e mc h a r a c t e re n g r a v i n g ,c o n v e y i n gw a y s ,r a n d o m n e s so fm a t e r i a l s , s p a t i a ls e g m e n t a t i o n ,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 i i i 9舢6 肌7m 60m 8 “iiii肌y ,-: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i v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提及刻字,人们很容易就把目光投向那久远的年代。譬如,殷商甲骨便是f j 人 刻录卜辞的原始媒介,石鼓文、金文、碑刻的出现更是深深地将刻字文化向前推进 了一步,明清时期建筑中所用的匾、对联、门额、牌,以及文人雅士在方寸的石头 上篆刻有意识地将文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更是令人赞叹。可以说,传统意义 上的刻字是与文字的发展、演变并行的,特别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通 过“刻 将那些久远的文字连同久远的生活保留下来。我们感到庆幸,这些久远的 刻字作品,千百年后却成为后人研习书艺、效仿笔法的主要范本,它们的不可或缺, 缘于其散发出强大的独特魅力。罗振玉曾在殷虚书契考释序中言说甲骨文“古 文因物赋形,繁简任意,一字之异文,每至数十,书写之法,时有凌猎,或数语之 中倒写者,一二两字之名合书者七八川韩愈形容石鼓文的奇妙更为精彩:“辞 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斩断生蛟鼍,鸾翔鹤翥众 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羽以及后来康有为面对北碑时,带着偏激的口吻说了这样 一句话:“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 紧密非常,岂与晋世皆当书之会邪,何其工也? 1 这些言论都显示了古代刻字作 品有着令人倾倒令人迷恋的丰富美感。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之特色,艺术的发展亦如此。时至今日,刻字艺术已进 入一个推陈出新的时代,由于西方思潮的不断涌进,人们的思维在一次次的冲击碰 撞中变得愈加激活和多变,逐渐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重新审视现代生活,重新反思 现代艺术。于刻字而言,现代刻字艺术家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刻字语言的传达方式, 新的审美语境,必定催生新的语言方式,这是艺术发展中顺应时序的正常规律。现 代刻字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从审美感觉、思维方式,都不是传 统刻字的翻版和蹈袭,而是在充分继承传统精粹的基础上的巨大超越,是一种“通 过调动凿刻、美术等艺术语言,赋予了传统刻字的一个新的、现代的美的形式。 h 1 从历届全国刻字艺术作品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形式蜕变的整个过程,新技的出现, i l l 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罄赏大辞典中国人民大学l i 版社2 0 0 6 年版第l 页 【2 l 洪不漠历代论书诗选注一卜海书j 田i l 版社1 9 8 7 年版第1 3 贞 【3 l 历代书法论文选1 - 海书i 田f l i 版社i 9 7 9 年版第8 2 7 页 【4 】r 如雄崔忠安刻乒三人谈中国书法2 0 0 1 年1 2 期 v 福建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语言的变幻,思维的超越,都可以从中找到直观的解说途径。但是,作为一门纯粹 的艺术形态,刻字作品在当今审美语境中,较之其他艺术门类,普及率较低,处于 “巷子幽深其香不能远扬”的尴尬境地,个中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一便是大众的 审美经验、审美感觉不能接受新的审美范式,现代刻字艺术的出现于大众而言,显 得太突然了,大多数人对“刻字 的理解还是停留在传统刻字的层面,认为刻字不 过是将字或图案镌刻于某一特定的媒介( 木或竹) 上,看作是书写事后的一道工序, 并无太多的美感可言,而当真正看到现代刻字艺术作品时,它的新奇和怪异又使人 一时难以接受。当今,现代刻字艺术还未能以一种常规、普遍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 野,还未能以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与其它艺术门类并驾齐驱。现代刻字艺术的真正 发展,也不过是最近几十年,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方式,其展示的生命力是极 其旺盛的,其发展的速度也是令当代艺术家惊讶艳羡,值得我们共同期待。其二, 现代刻字艺术的寂寞缘于其所暗含的美学意蕴还未能得到深刻地阐发,其中原因主 要是大众对其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还不够。大凡一门古老艺术,自古而今,对其美学 意蕴的阐述都是不胜枚举的。譬如中国绘画,对各种笔法、构图、节奏、意境等方 面的理论汗牛充栋,只有以理论为支撑,只有深入挖掘蕴含其间的形式美感,才能 为刻字艺术提供更为广阔、更为肥沃的生长土壤,否则只能形同无源之水、无根之 萍,徒一时耳目而已。 之所以称现代刻字为“艺术 ,主要是其具有“艺术 所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 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形状独 特而美观。现代刻字艺术展示的整体形式,使人在目击的时刻带来一种“美 的感 受,使人通过感受其特异的语言表达方式,深刻理解其间所蕴含的丰富含意。所谓 刻字艺术的形质美感是指刻字作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外在美的特征和内在可供欣赏 者深味的文化因子,是有待于欣赏者契入与之交流的综合形式。正如吴东民所说“它 实际上既传统又前卫,因为它可以以它独有的形式将书法变成无声的诗、有形的画, 将以往只能在意念中寻找、感悟的中国书法美,变得触手可及的具象的美感实体, 从而使它的审美导向性有了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州目当然,对现代刻字艺术形质美 感的挖掘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其特殊的语言结构、色彩展示以及空间构成等方面都 呈现出一种复杂多变的综合特质。“从刻字观念、审美情趣而言,现代刻字艺术的外 延已经大大地延伸到边缘的艺术领域中了。这样,就使刻字艺术的语言特征、色彩 l s l 侍少华中国书刻艺术序 荣宝斋:l :版社2 0 0 8 年6 月版 v i 中文文摘 以及语言的界定,都呈现一种综合性特征。或者说,人们只有通过了解艺术语言所 蕴含的丰富意义,才有可能比较贴近地认识刻字艺术。 呻3 各学科的交融与互汇,为 阐释者设置了重重障碍,本文将通过对现代刻字艺术整体形式的构成元素进行解读, 结合图式解析,探求现代刻字艺术形质美感的传达方式。 1 6 朱以撒书法审荚表现论海峡文艺“i 版社2 0 0 1 年版第1 7 3 页 v l i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v i i i 目录 中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目录 i i i i 中文文摘v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目的及意义1 2 - 第一章过程重构:刻字与书法在语言传达上的异同- 3 - 1 1 语言特征。一维与多维 3 1 2 刀法消解笔法:刻字艺术在线条表现上的新视角7 第二章材料随机性对刻字作品形质美痘起增损作用- n - 2 1 肌理之美。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迭加。 2 2 装饰之美。刻字艺术多层次语言中的匠心独具1 3 - 第三章色彩:刻字作品丰富多维的视觉表象1 7 3 1 色彩渲染与情感深化 3 2 色阶高低与传达内容 3 3 和谐之色。视知觉选择的最终归宿 第四章空间分割 4 1 交叉重叠。刻字作品的三维张力 4 2 空白的意义二。 2 1 2 5 - 2 5 - 2 6 第五章 意境之美t 刻字艺术形质美感的至高元素- 2 9 - 5 1内容契机。刻字主题深化的根本依据。- 3 0 5 2 趣味性因素- 3 2 - 第六章余论。 一3 5 - 参考文献。- 3 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3 9 -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一4 3 一 x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绪论 现代刻字是一门融汇多学科知识的艺术门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代刻字 艺术家的队伍也同渐庞大,目前已初具规模。现代刻字艺术能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 其中肯定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因素。或许有人对此不屑一顾,因为现代刻字艺术的 表现方式在某些方面确实偏离传统艺术较远,比如色彩、构成、肌理等元素的应用。 本人选择现代刻字为研究对象不是偶然的,主要出于对一种艺术现象的关注与 反思。自第一次认识现代刻字开始,本人就想,现代刻字到底是不是如有些人所说 的,是艺术发展的怪胎呢? 它会不会也像书法主义、现代书法那样像一阵风一飘而 过? 然而,越到后面越发觉其不是人们平常看到的那么简单,现代刻字艺术的持续 发展、蓬勃发展是有其内在的支撑力量,那就是蕴藏其中的艺术美感。 本文试图应用多种美学知识,对现代刻字艺术的美感进行梳理,当然,美感的 生成并不是随意的,因为现代刻字艺术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品是谈不上美的, 有一种工业化产品的意味。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在如此众多的现代刻字艺术作 品中,潜藏着许许多多优秀之作,那就是构成本文所言说的对象。 二、研究现状 由于现代刻字艺术的发展较晚,相对而言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故这方面的 研究较少,不过,针对现代刻字艺术,中国书法家协会曾组织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理 论研讨会,由于种种原因,第一届研讨会没有将论文结集出版,目前较全面的著作 主要有全国第二届现代刻字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全国第三届现代刻字理论研讨 会论文集、中国书法和书法导报上零星的相关文章,还有福建省书法家协 会编写的福建省第一届刻字艺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及福建省第二届刻字艺术 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此方面的个人专著主要有侍少华的中国书刻艺术、黄任重 的中国刻字艺术。除此之外,此方面的文章甚少。 福建师范火学硕十学位论文 三、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运用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相关知识,运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 法和综合评析法,对现代刻字艺术中的优秀作品进行美的阐发,深入挖掘现代刻字 艺术形质美感的生成方式,试图辩证客观地看待现代刻字艺术,对其暗含的美学元 素进行深层次地挖掘,同时针对目前刻字界出现的某些不合理的做法提出一些看法, 力求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第一章过程重构:刻字与伸法在语言传达上的异同 第一章过程重构:刻字与书法在语言传达上的异同 1 1 语言特征:一维与多维 认识一门艺术,首先应当认识其独有的语言特征,因为语言是主体与客体之间 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通过对语言的认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这门艺术所具有 的特殊属性,包括其所具有的艺术性质、结构以及功能等等。我们知道,书法语言 在传达方式上是一维的。何谓“一维性 ? 书法语言的每个要素,不是以一种共时 性的方式出现,而是在时间的递进中相继出现,最终构成一种特定的表现秩序,由 此决定了形态延伸的基本结构,我们可以说,书法语言的展示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一幅书法作品线条表现出的运动和力,基本上都是通过纸本上空间的点画联系来显 示,因为,此时书者所完成的内容、形式、大小、疏密等等都已确定,其中所表达 的图式特征与意蕴也由此确定,成为视知觉之中心。一件章法合理的书法作品,都 应遵循这样一种秩序:点、线单字字组行全篇,而且每个片段之 间都有着一种时间上的必然联系,而不是作无序地拼凑。我们言说一件书法作品章 法方面的不合理性,实际上就是其对时间持续性存在一种破坏。譬如我们在欣赏王 羲之尺牍作品和欣赏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感受是绝然迥异的。前者一以贯 之,保持一件作品诞生的正常过程,时间性畅达顺利,在笔画上前后呼应,又具有 因果逻辑联系。而圣教序由于人为的加工和组合,打破了书法语言在时间上的 特定秩序,从而形成语言维度上的不协调,其中混乱、不可调和的因素,使作品失 却了最真实的部分。可以如此言说,书法作品在抽象语言的传达方面,从援笔落墨 的那一刻起,直至最后揿上印章的终结,整个过程都是不可重复、不可逆反的。因 此,自古而今,在书法的表达过程中有“神来之笔 、“江山之助 、“不尽之处 等 种种说法。正是由于“一维性,- 使书法语言的传达具有某种不可预知的玄妙之感, 使得书法家在完成一幅书法作品的过程中充满一种探魅的意味。正如陈振濂先生所 说:“每一个汉字书法造型完成的时间过程,绝不是散乱无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它有时间上的限制。于是,各种不同方向、不同形状乃至不同质感的线条被搁在一 起但却不会杂凑失序而互相抵触,它被很好地统一在一个时间的延续之中,从而显 得有条有理,各司其职各种空间分割序列被纳入一个井然有序前后分明的时间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序列。川而刻字艺术,在创作维度上可以说与书法存在较大区别,刻字作品的创作 过程相对复杂,包括自书自刻、敷色、装潢等等,是多程序综合的加工过程。当然, 在“自书 过程中,与书法创作的表现方式没有太大差别。“现代刻字仍然立足于 表现书法本体,仍然借鉴和吸收传统书法的审美内涵。在表现形式上,它的线条和 点画以及线条和点画所组成的平面或者立面,既具有古典书法的厚重,是传统书法 文化和古典美学的再现;也因其表现手法、表现形式、使用材质的多样性,将本来 抽象的书法线条和隐晦的情感因素通过一种比较立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更 加直观地理解书法艺术。 乜1 由此,在每一件刻字作品的完成过程中,每一位刻字艺 术家都能获得一种书法创作实践的自由,并且可以借此维系和回归书法创作的本质。 言及第二步,即“刻 的过程,现代刻字艺术在创作维度上就与书法相异了。现代 刻字艺术在刻的过程中呈现出艺术创作的多维性,从落刀凿刻的步骤便可看出,由 于刀法迥异于笔法,刀法的可控性与笔墨的难控性,决定了其创作的维度。相较而 言,刻字的语言表达、构建过程都比书法创作有着更为广阔的区域,比如在创作过 程中,刻字艺术家完全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比较上手的方式开始整个艺术的行程。在 创作过程中如果发现某处有何不当、不合心意,完全 可以适时调整,刻字语言就是在一次次的修复、勘改 中得以完善。这与书法创作的不可重复性、不可逆反 性截然相反。因此,现代刻字的“多维性 在形质语 言实质上是对传统书法“一维性 的语言方式的解体 和重新建构。从作品的实现过程,我们可以说,刻字 艺术属二度创作,是刻字艺术家在具备书法创作能力 圈一 的基础上的继续加工、再度创造。由于创作维度的差异,使得特异美感的生成具有 可能,使得刻字语言不再是书写过后遵循笔迹、毫厘不爽的匠人镌刻,而成为一种 审美情趣重新构成的新方式。譬如我们欣赏王凯霞先生的作品三月白鱼香( 图一) , 整件作品自然天成,浑然无端。当我们欣赏这么一件优秀作品时,已看不出作者是 如何开始奏刀的了,因为整件作品的圆融,已经没有留下任何初始的痕迹。这与书 【1 j 陈振潦书法美学) 陕西人民美术f 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4 页 嘲侍少华中国书刻艺术序 荣宝斋出版社2 0 0 8 年6 月版 第一章过程重构:刻字与j 1 5 法在语言传达上的异同 法作品的创作方式是迥然相异的。通过对这件作品整体构图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 从线条的纵横交错中看出“多维性 的表达方式,其线条语言的形成方式已不再是 遵循书写时的那种特定的秩序了。 刻字作品的“多维性”,还表现在刻字作品中字体选择的 多样性。刻字作品不像书法作品的表现那般显得泾渭分明: 是隶书就是隶书,是楷书就是楷书,以一贯彻始终,一般不 容许相互参杂。而现代刻字作品,字体的相互穿插、杂糅是 一种常见的表现方式,这使得作品蕴含丰富多变的审美信息, 使人在欣赏时接收到最大最全面的信息量。以汪凯先生创作 的扬州八怪系列为例( 图二图四) 。作品中往往是楷行 圈四 草隶篆参合于一体,而且这些都不是刻字 艺术家凭空想象的,而是以古代经典为范 本,加于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表现方式。 借此呈现“扬州八怪 独特多元的艺术特 圈二 圈三 色。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已不再仅仅停留于作品表面的形式 语言了,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个被还原的活生生的古人。多维 的表现手法产生多维的审美感受,可谓妙哉。 但是,我们却不能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字体越多越杂的作 品越有表现力。我们知道,中国汉字多种字体之间的关联性一般都很微小,将他们 整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消解矛盾的过程,因为不同字体之间没有一个可供依 靠的固定模式,致使线条在流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中断与转捩,使得作品之气时断 时连。历届刻字展中就有一部分作品在这方面处理得相当不理想,字体多了,如碎 石散乱,毫无规律可循,毫无美感可言,这样随意组合的方式不仅阻止了文字间的 联缀关系,同时也破坏了整件作品的融通。 一。另一方面,由于刻字语言的“多维性 ,也给刻字艺术家带来了许多便利,使其 语言的表达顺序更加灵活多变,任意奏刀,小心收拾,最后同归大顺。因此,作为 一名优秀的刻字艺术家,除了其“在选择形式时有自己的审美体验,还在于他熟练 地运用艺术语言来传达。 b 1 此外,书法创作与刻字创作的共同媒介都是汉字,可以 说,现代刻字艺术较之传统书法的表达方式显得有些特别,现代刻字艺术主要采取 【3 1 朱以撒书法审美表现论海峡文艺l l i 版社2 0 0 1 年版第1 7 5 页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对传统原有汉字形态进行变形与夸张。中国汉字在刻字艺术家意识中像一种可以依 照某些特定的原则任意揉捏的形体,他们将多种书体穿插、交错、照应,或者改变 传统汉字笔画的固定形态,以象征性很强的符号、自然物象、抽象图形等等来表达 线条与内容的高度融合,同时,现代刻字艺术还参考现代书法中对汉字的处理方式, 对字形进行挤压、偏离、残断、分解重构,或者利用不同书体中的特殊笔法和特殊 结体,利用汉字多元的形式韵味来增添现代刻字艺术的外在特征。现代刻字艺术家 在这些方面的探索和研习,显得十分努力,在尝到很多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失 败之处,譬如,我们不难看到,在各类展览、作品集中,一部分刻字艺术家创作的 作品,连最基本的字法都弄错了,错别字的出现成为现代刻字艺术发展中的一个硬 伤,当我们翻开第七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作品集,就可发现其中获一等奖的第一件 作品就把完璧归赵( 图五) 中的“璧 写成“壁 了,此二字除了字形方面有些 相似,不论在字义、字法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而作为在成千上万件的参赛作品 中拔得头筹的作品,在这个耳熟能详的常识中犯错误,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这不仅 说明了现代刻字艺术家在汉文字方面的修养存在很大不足,同时也说明了各大现代 刻字艺术展中担当评委的现代刻字艺术家还没 有真正把握好“汉文字 这一关。现代刻字艺 术家在汉文字方面的修养成为提升现代刻字艺 术的主要课题。汉字的修养与字法的熟识、研 习本身就是从事与汉文字有关的艺术门类的必 修课,只有这方面得到提升,刻字艺术的发展 才能致深致广。再者,许多现代刻字作品已全 然不属于汉字范畴了,变为一种雕塑或者绘画, 作品中的字法全然不对,且随意扭曲,这样的作品实际上是将文字这个文化精华抽 调了,连我们应当如何对其进行定位都成问题,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审美价值了。 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汉字,承传着我们悠久的文化和人文精神,它的构成无不体现 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宗教信仰、生命哲学和人生体验,舍此,那些所谓建立在汉字基 础上的艺术还有什么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也是现代书法为何销声匿迹的 原因,任何一门艺术,如果没有以一定的范式来约束,最终都是会走向反面,这是 值得现代刻字艺术家所反思的。 于是,文字功底、书法功底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了。自中国书协刻字艺术委员 第一章过程重构:刻字与1 5 法在语言传达上的异同 会成立以来,现代刻字艺术家无时不刻都在呼唤提升刻字艺术家的个人汉文字修养, 它是现代刻字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汉文字就如同孙行者用金箍棒所划的圆圈, 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限制了唐三藏的人身自由,但却保证了唐三藏的人身安全。对于 现代刻字艺术家而言,汉文字既是一种限定,也是一种荫护。因此,无论现代刻字 艺术在形式上如何创新,在表现维度上如何迥异于书法,其内在本质都不应离“汉 文字 范畴太远,它的随意游荡更不应超出人们业已设定的审美视野。 1 2 刀法消解笔法g 刻字艺术在线条表现上的新视角 由于现代刻字艺术表现方式的多维性,使得现代刻字作品的形质美感显得特别 强烈。各种艺术都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通过其特有的表达方式传递给人们异于寻 常的审美感受,由此,其赖以表达的媒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于书法而言,那充 满弹性、驳骏向前的丰富墨线便是书法美得以表达的媒介,每个书家都是通过线条 的萦绕、拉扯来坦露其特殊的心性历程和美学思想。书法的线条因人而异,因此, 不同书家腕下呈现出来的线质也是不同的,给予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也是相异的。关 于书法线条的美感,古今书法理论家对其阐述可谓尽矣,其中矗力 。是书法线条审 美的一个基本范畴,伴随审美意识的觉醒,对“力 所蕴含的美学因子的阐发也相 继出现。譬如卫夫人于笔阵图中言:“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 之。 h 3 重在阐述线条中“力 形成之动因。徐浩在书法论中称:“夫鹰隼乏彩, 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晕翟备色而翱翔者百步,肉丰而力沉也。 喳1 借自然物 象的生动性阐释书法线条中“力”的表现形式。等等,不胜枚举。 与书法一样,现代刻字艺术以汉文字为本。刻字作品传达美感的其一要素也是 线条,由于镌刻过程的多维性,刻字作品线条的表现途径较之书法而言显得形式多 样、异彩纷呈。譬如,当我们走进展厅或者翻开作品集,我们不难发觉 有的刻字 作品把线条处理得粗犷苍茫,以显博大气象:而有的作品却精雕细琢、细腻入里; 有些作品把线条处理得劲峭不迫,以显风度高远:而有些作品把线条处理地婉约柔 美,以示含蓄内敛此时,在刻字艺术家眼里,线条已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了,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加工、诠释,视主题而定其风格样式,在刻字作品中, 1 4 1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_ 画f i 版社1 9 7 9 年版第2 2 页 例刘小晴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上海书画版社2 0 0 2 年版第2 8 4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刻字线条起到对刻字主题表现的辅助功能,现代刻字艺术家通过对刻字线条的营构、 思索,诱导欣赏者从中获得一种直觉感悟和审美判断。刻字作品的线条呈现出来的 力度感很能引起欣赏者审美视野的高度集中。在现代刻字艺术中,由于语言因素的 转换,使得表达方式也得到相应的转化,从笔法到刀法,其间的差别是巨大的。“刻 字艺术的力感不同于力学中质量加速度的力,它是通过作用形态体现的,是作者驾 驭毛笔、刀具等工具的控制能力。”1 “唯笔软而奇怪生焉。”毛笔是用羊毫和狼毫 等材质做成的,优良的毛笔具有“尖、圆、齐、健 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毛笔具 有多方面的性能,一根毛笔在不同的书法家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刚健、凝重、 道媚、苍茫、秀逸、流丽等等。尖锐刚硬的刻刀,显然不具备此中特性,相反,却 是另一极的延伸。由于刚硬,使得刻字作品的线条干脆而清晰,峻峭且洁净。刻字 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力量感是吸引观者视觉选择的重要因素。首先,由于刻刀的硬质 因素,刻字家使刀的作用力越大,而木质( 或其他材料) 对其的反作用力也越大, 由此形成顿挫感,使线条呈现出一种界兀奇绝刚劲猛烈之感,整个过程充满涩势, 同时刻字艺术家操刀的迟速也表现分明。其次,有些经验丰富的刻字艺术家,深谙 含蓄之理,对刻刀行止的把握恰如其分,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现代刻字艺 术家在创作一件作品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刻刀的运行过程,因为在力的传导过程中, 刻刀的最后一个传导点,直接决定了线条的力感,由此,现代刻字艺术家对刻刀行 止的把握成为创作的关键,他们可以把线条起始处镌刻地干劲峭拔,也可以镌刻得 深沉含蓄,他们可以将作品中延伸线条的末端处理得钝挫朴素,使其具备一种欲说 还休之妙想,也可以将其处理得秀美蜿蜒,使其具备咫尺万罩之势。包世臣于艺 舟双楫中称:“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径去,是 行处皆留也。川 对行止的把握关乎作品内蕴的传达是直接还是暗示,于刻字作品而 言,尤如此。 由于现代刻字艺术中“力 的丰富性,使得现代刻字作品的节奏的产生成为可 能。刻字艺术的每一个基本笔画都是难以如书法创作的表达那般在瞬间即可完成整 个行程。刻字语言的表达具有重复性,在刻字艺术家反复的凿刻过程中最终形成清 晰明了的线形轮廓,呈现最合乎艺术家主观意识的表达方式,同时,每个艺术家在 创作时,其思维始终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手中刻刀疾驰、收放都影响着思维 嘲陈秀卿刻字力感浅析 中国书法 2 0 0 5 年l 期 1 7 1 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1 9 7 9 年版第6 4 6 页 第一章过程重构:刻字与郫法在语言传达上的异同 跳跃之节奏,同理,伴随刻字艺术家思维的节奏性,刻字语言的节奏也由此生发。 二者相互生发相互促进,最终使刻字语言在时间上的呈现过程具有一种不均衡性, 在形态上又具有不可重复性。节奏明显的作品,即使呈现的画面中有很多相似、相 同的字形,在具体表现中都能产生不一样的情形。一件优秀的现代刻字作品,就连 每一横每一竖的具体形态都是相异的,这使得刻字艺术创作的整体过程呈现顾盼、 照应、连贯、递进的完整形态。譬如洪顺章先生的作品连山归藏周易( 图六) , 从整体气象上言说,此作品属粗犷一路,作者根据自己的构思追求点画的立体形象 构成,刀法清晰明了。此外从整体节奏上言说,由于作者使用的刀法丰富多样,或 凿或削,或铲或切,或单刀或复刀,力 度变化万端,有时轻微起笔却又大胆铲 出,有时大胆落刀而又小心收拾,特别 是该作品中线条的尖锐之感,显得特别 强烈,由于尖锐,使得“力 的传导随 心随意,最终使得整件作品节奏强烈、 明快,形态森然。再由于该作品由三个 块面组成,在视觉上形成一个节奏梯度, 予人独特的审美的感受。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由于刀法的引入,也使得现代刻字艺术在某些方面的 表现力受到限制。为何我们言说古代碑刻不如墨迹来得逼真自然,即使再精心细腻 的刻本也只能达到“下真迹一等 的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毛笔与刻刀两者在性能上 是迥然相异的,毛笔“惟其软而奇怪生焉 ,所得艺术语言的弹性很强。而刻刀坚硬 锐利,运刀过程干净利索,意匠胜于自然,安排多于随意。因此,毛笔所能表达出 的墨韵、飞白等特别的笔法形态,刻刀是远远模仿不来的,故当我们看到一些现代 刻字作品,把线条处理得残残破破,以为如此就能达到飞白效果,而最终结果往往 适得其反,使作品线条支离破碎,不可细品。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1 0 第二章材料随机性对刻字作品形质美感起增损作用 第二章材料随机性对刻字作品形质美感起增损作用 现代刻字艺术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其所用材料的特殊性,刻字不像书法,承载线 条和传达情感的媒介是纸本,取而代之的是质地坚硬的木质等特殊材质。其实,任 何- 1 7 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艺术家的思维为根本,除此,其他存在形式都是无 意识的、被动的。在一门艺术诞生的整个过程中,材料永远无言。起主导作用的永 远是手持刻刀的艺术家。因此,唯有合乎艺术家个人意志的材料才能使其蓄含的美 感得到充分的展示。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美感的随机性,对一件作品的最终效果起着 一定的增损作用。但是,作品最终的形质美感的形成则是多方聚合力作用的结果。 材料与刻字内容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与背景的关系,杜夫海纳曾说:“任 何艺术作品都有一个背景,这是作品的意义的境域。但也有一个物理背景,那就是 作品的、仿佛尚未加工的基本材料。川8 垓0 字作品是刻在物质材料上显现出来的图本 范式,形式在材料中被表现,而背景又使形式审美化,使其具有耐人寻味之美感, 二者相互激发、相互映衬最终构成一个整体性、全体性的审美客体。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经验丰富的刻字艺术家特别喜欢那些看上去并不很 美、却很难加工的材料,因为材料越奇怪,其所蕴含的随机性就越大,对创作而言 就越有难度,最终形成的美感往往越有吸引力。材料的随机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有 时就需要刻字艺术家个人去探求、发掘。如何使材料在刻刀的削磨下合乎艺术家的 审美知觉是值得思索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先天存有缺陷的、不完美的材料,对其构 思到最终完成都是具有挑战性的,有时一些细微的瑕疵就会使一些刻字艺术家的创 作过程戛然而止,美感的溢出受到阻碍。可是在另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艺术家手里, 却成为宠爱的对象,化腐朽为神奇,这就要求刻字艺术家本身要具备强大而富有创 意的微调本领。刻字材料的随机性主要体现在材料的肌理效果、装饰因素两大方面, 以下细而分说。 2 1 肌理之美t 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迭加 “肌理由人类的造型行为造成的表面效果,是在视、触觉中加入某些想象 m 】杜人海纳审荚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f | i 版社1 9 9 2 年版第3 4 5 页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的心理感受。肌理的美感是动的、意匠的、实用而智慧的。肌理的创造更强调造型 性。 恻肌理对现代刻字艺术形式语言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使现代刻字有别 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刻字作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肌理效果对现 代刻字艺术个人风格的形成与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肌理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是现 代刻字艺术家形成个人风格的一个主要切入点,为现代刻字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 提供了稳固的平台。很多个人风格很独特很明显的现代刻字艺术家,其作品所展现 的肌理往往显得异于他人。肌理的表现又以材料为载体,我们通称为刻字材料的肌 理。刻字材料的肌理之美主要体现在材质的“纹理”和“触感”上。例如,木质材 料,其本身所具有的纹理,是一种天然成分。当其作为刻字的媒介,本身就具有一 种天然之韵,还有一些凹凸不平之感,肌理构成与平面构成的不同之处,最主要体 现在触觉上的表现效果。 肌理各式各样的形态组合,使得现代刻字艺术抽象语言具有生命之意味。化抽 象为具象,化无序为条理。现代刻字艺术的肌理效果是艺术家对艺术与技术、物质 与精神、时间与空问的交融与转换。每个现代刻字艺术家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 经历、审美感受、审美经验、文化修养和艺术潜质都不尽相同,这必然使得每个刻 字艺术家对于肌理的理解和感受存在差异,最终所造成的肌理效果也就各争其艳了。 思考现代刻字艺术的未来发展,对刻字创作技巧的掌握和发掘还应继续。在现代刻 字艺术创作中,肌理作为刻字艺术的重要语言之一,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肌理的艺 术效果,使肌理表现与作品的审美内容及作者的创作意念相辅相成、互为完整。 千变万化的肌理特征,构成千变万化的艺术面目,不同的肌理效果之间各自的 差异性,给欣赏者带来丰富多元的审美联想,给刻字艺术家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 感。个性化强烈的肌理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色彩、图案更为鲜明,更具 震撼力。在现代刻字艺术中,如果只是因为肌理能给刻字作品的整体形式带来一种 独特的视觉感受,从而把肌理看做是现代刻字的一种装饰手法,这无疑显得十分浅 薄。我们认为在各种艺术中情感因素始终是作品内涵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在 一定程度上情感因素就是艺术之生命。在现代刻字艺术中,只有将肌理视为情感的 符号,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形式表现,肌理才能在现代刻字艺术作品中发挥特有的、 深刻的审美功效。 现代刻字艺术充分利用材料的肌理效果,使人的视知觉在接受过程中体验到一 【9j 辛华泉编著形态构成学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8 9 页 第二二章材料随机性对刻字作品形质美感起增损作用 种或不饰雕琢或大刀阔斧的形式美感。由于肌理的存在,使得现代刻字作品的空间 显现不再止于二维,而是二维与三维的迭加,有平面图像的铺陈,也有立体线条的 构筑,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较之传统的书法艺术又多了一层。欣赏者对其的欣赏也 圈七 不再止于对平面的思索,欣赏者还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引入一些 空间想象思维,从而使欣赏的过程充满丰富性。譬如我们面对 陈秀卿先生创作的旅游( 图七) 这件作品时,我们发现作品 中的刻字线条斑斑点点,起伏绵延,不再是一种平面洒落的情 形,而是以一种立体镌刻的形式附于其上。作品背景的凿刻更 加讲究,呈现的肌理宛如深山峡谷之层次,凹凸呈现,使欣赏 者有置身其中的亲身体验,再加上此作字形充满动感,有一种人性的感召,又有一 种蜿蜒向上的生命力,整体画面有如一对恩爱夫妻携带年幼的小孩漫步于恬静幽美 的自然情景之中,由远而近,真实可抚。肌理的处理和营构,在这件作品形式和主 题的体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突显了空间的纵深与迭加,予人的审美感受又是 无穷的。由于材料肌理的特殊效果,使得空间与刻字实体各要素之间形成一种隐性 的内在呼应和有规律的重叠复现,从而体现出一种单纯而明朗的视觉节奏。材料本 身肌理的起伏、虚实、疏密、隔连,都蕴含着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这使我们在 体验空间变幻时,更体味到一种来自天然的“情味 。 但是,肌理的表现并不是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由于不同的刀法可以传达出不 同的肌理效果,目前很多刻字艺术家便在刀法的研究上下大工夫。作为一种技巧, 对其研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待到创作,便应该有所取舍,有些刻字艺术家不论 和谐与否,在一幅作品中把多种毫无相关的肌理组合在一起,以显其技巧之多样, 最终致使作品凌乱芜杂,这种做法无疑是本未倒置的,一件作品优秀与否,肌理只 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而已,不能以此来代替一切表现手法,现代刻字艺术是一 综合性极强的艺术门类,只有各方面都提升了,现代刻字艺术家才能创造出真正优 秀的作品。 2 2 装饰之美:刻字艺术多层次语言中的匠心独具 欣赏现代刻字作品,除了欣赏其别致高妙的艺术性,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刻 字作品的某些装饰性元素,它们的出现,使刻字作品显得很异样、跳跃,同时这些 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装饰性元素的导入也给刻字作品的整体效果增添不少不可言说的情趣。装饰性元素 虽不是刻字作品的主导内容,却在整体艺术效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譬如崔 圈八 志安先生创作的人体二月花( 图八) 是一件装饰性极强的作品, 作者以一些破碎的块面围成一个曲线优美、体态端庄的人体轮廓, 轮廓中又布满形状生动的树叶形刀刻痕,最终“二月花”三字镌刻 其上,彷佛随着人体腰身的扭动而翩跹起舞,这件作品带给人们的 审美感受己不再仅仅局限于内容的品咂了,因为,这些装饰性元素 也起到了逗引欣赏者审美神经的催化作用。再如王步强先生的刻字 作品结( 图九) ,如果作者没有把作品的主题内容与装饰元素融 合得这么刚好,如果没有装饰性元素的烘托效果,说实在的, 这件作品是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欣赏和回味的,可以说是装饰 性元素使得这件作品进入欣赏者的眼界。再如张宪梅先生的 作品月朦胧( 图十) 一根根横线组成的窗帘,恰似音乐的 线谱,透过窗帘看新月如跃动的音符,而且用黑白灰营造一 种静谧和谐的气氛,有一种“千里共婵娟 的韵味,令人陶 醉等等,这些作品中的装饰性元素都已作为誊嬲篙霉冬霉霉亳譬 ! 号曷 一种图式构成融入主题当中,使其所表达的含义蒌= ;哥罨;三三;= = j 更加突出,形式上更具美感。鬟善;= 茹习需暑;! 装饰性元素的导入,使得现代刻字艺术作品参孓;= 习; 显得特别异样和新奇,于传统书画而言,装裱与髦;摹蔫;善莓 黝 创作是分离的两个步骤,对于一个书画家而言,戛手男手j j 圣= 歹乞高 一件书画作品自作者揿上最后一方印章那一刻 起,便己宣告完成,装饰只是创作的事后加工,是裱工的程式化过程。而于现代刻 字艺术而言,装饰与创作却不是如此泾渭分明,而是作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由于 每件刻字作品的文字内容不同,其构图、色彩、思想主题也就不同,与之相匹配的 装饰性元素也就不可能一样,量身而作对于现代刻字而言,尤为恰当。“有的作 品可能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装饰便能表现它的自然、质朴或历史感;有的作品可能要 在精美的外框、和谐的装饰布的衬托下才能表现出形式美的完整;还有的作品则要 用其他物件来进行点缀,从而营造作品的原始性、民族性或平民性;还有的作品, 只需要简单规整的装饰,便能产生较强的视觉效果;另有一类作品,匠心独运,利 第二章材料随机性对刻字作舳形质美感起增损作用 用简易装饰,不但能促使形式美的完整,而且能加强点题,使作品的思想主题更加 明确。n 们但是在现代刻字艺术中,装饰性元素的导入,并不是毫无讲究的,只有当 装饰性元素与刻字作品主题内容在特定的情景下达成某种吻合,才能使欣赏者在目 击的时刻感受到神妙的美感。这归根到底就是内容与形式二者的关系问题了。譬如, 当刻字作品的主题内容传达一种静谧安和的气息,那么其辅助的装饰性元素就必须 体现和谐、安宁、澹定和从容。当主题内容传达一种狂热、躁动的情绪,就比较适 合用那些色彩感、运动感与夸张感强烈的装饰性元素,由此来加强主题内容所要传 达的特定旨意。 此外,装饰性元素的种类和数量都要受到主题内容的制约和牵制,如果一件刻 字作品中的装饰性元素过多,超出其自身点缀的职能,也就干扰了作品主题意蕴的 正常显现。这种将某种从属元素,赋予它们所不应具有的作用,并将其内在价值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