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标的故事.doc_第1页
关于目标的故事.doc_第2页
关于目标的故事.doc_第3页
关于目标的故事.doc_第4页
关于目标的故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目标的故事故事一 老阿爸带着三个儿子去草原打猎。四个人来到草原上,这时老阿爸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了?”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中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兔子,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老阿爸摇摇头说:“不对”。老二回答道:“我看到了阿爸、哥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老阿爸摇摇头说:“不对”。而老三回答道:“我只看见了野兔”。这时,老阿爸才说:“你答对了”。 心得: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很好的过程;有了好的过程,才有成功的希望。所以,不管做什么,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我们有时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看得太多了,想得太多了,禁不住太多的诱惑,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你才会得到它。 在我们的队伍中,也确有这样的人,他们目标模糊,在生活与学习中分不清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制定好的学习计划不能很好执行,总是为繁杂琐事消耗精力和时间,失去了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到头来什么事都没成。 果农们都知道,枝叶繁茂的树常常结的果实少,而树叶稀疏的反而结的果子多。因为枝叶越多,对营养的吸收也越多,因此就妨碍了果实的生长。学习也是一样,一个人的兴趣过于广有时反而一事无成,只要专心致志地从事某一件事情,获得成功的机会反而更大些。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的学习开花结果,最好是先剪掉一些不必要的枝和叶。 故事二: 在英国伦敦,一位名叫斯尔曼的残疾青年,他的一条腿患上了慢性肌肉萎缩症,走起路来都很困难,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令人瞩目的壮举: 19岁时,他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21岁时,他登上了阿尔卑斯山;22岁时,他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28岁前,他登上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高山然而,就在他 28岁这年的秋天,却突然在寓所里自杀了。 功成名就的他,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有记者了解到,在他11岁时,他的父母在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时不幸遭遇雪崩双双遇难。父母临行前,留给了年幼的斯尔曼一份遗嘱,希望他能像父母一样,一座接一座地登上世界著名的高山。 年幼的斯尔曼把父母的遗嘱作为他人生奋斗的目标,当他全部实现这些目标的时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奈和绝望。在自杀现场,人们看到了斯尔曼留下的痛苦遗言:“这些年来,作为一个残疾人创造了那么多征服世界著名高山的壮举,那都是父母的遗嘱给了我生命的一种信念。如今,当我攀登了那些高山之后,我感到无事可做了” 斯尔曼因失去人生的目标,而失去了人生的全部。 心得: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不断实现人生的目标,更在于不断提升人生的目标。 故事三: 一个博士在田间漫步,看见一位老农在插秧,秧苗插得非常整齐。博士觉得老农很不简单,上前问到:“老大爷,您怎么插得这样齐?”老农递过一把秧苗说:“你插插试试。”博士接过秧苗,脱鞋挽腿下田插秧。他插了一会儿,发现自己插得乱七八糟,于是他问老农:“为什么我插不直呢?” 老农说:“你应该盯住前面的一个目标去插。”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博士就在前方寻找目标,看到了一头水牛,心里想,水牛目标大,就盯着它吧。他又插了一会儿,发现自己插得有进步但是还是不直,歪歪扭扭,他再问老农:“为什么我还插不直呢?” 老农笑着说:“水牛总在动,你盯着它当然要插得曲里拐弯了,你应该盯住一个确定的目标。”博士猛醒,盯着前方的一棵树去插,果然秧苗插得很直了。 心得: 人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能总去变换目标,必须明确一个不轻易变更的奋斗目标,这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故事四: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山田本一的自传中,发现这段话的时候,我正在读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这部作者花了16年写成的7卷本巨著,有很多次让我望而却步,要不是山田本一给我的启示,这部书可能还会像一座山一样横在我的眼前,现在它已被我踏平了。 心得: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故事五: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如下: 3的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向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10的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余下27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