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电视剧的创作这些年发展极快,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提高,电视剧 创作在百姓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专家将它定位为平民百姓的 “第四餐”,成为平民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日劳作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赏 一部电视连续剧,然后品评它、议论它,成为同事、邻里间交流的一个日常话题。这是 当代中国百姓生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也使得中国电视剧发展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然 而当今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 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也更加激烈。我国 在加快进行政治、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文以我国电视剧的发展现状和生存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与韩国电视剧创作方式的 比较,分析我国电视剧创作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的电视剧创作在题材选择上应讲 求多样化,在创作中要把握、处理好电视剧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问题。对作品的理解要从 狭义、刻板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把握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体现社会民众的道德取向, 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审视东西方文化,确立“全球意识”,使中国电视剧艺术与世界 接轨;最后在保持我国的优良传统与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新鲜模式和表达 手段,为电视剧营造更加宽松的媒介生态,从而使中国电视剧能正确而有效地体现我们 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色,以稳定而快速的步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键词:电视剧;发展;创作 a b s t r a c t 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p r o d u c t i o nt h e s ey e a r sd e v e l o p m e n ti se x t r e m e l yq u i c ka l o n gw i t ht h e p e o p l em a t e r i a ll i f ea n dt h ee n e r g e t i cd e m a n de n t m n c e m e n t ,t h e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p r o d u c t st h e s t a t u sw h i c ho c c u p i e si nt h ee o m n l o n p e o p l ed a i l yl i f e 屯0b em o r ea n dm o r ei m p o r t a n t e v e n h a st h ee x p e r tt ol o c a t ei tf o rt h ec o m l f l o l lp e o p l e f o u r t hm e a l ,b e c o m e sc o l t l m o np e o p l e s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s p i r i t u a lf o o d a f t e ro nf i r s tt h ep r a c i c a lt r a i n i n g , t h ew h o l ef a m i l ys i t si na c i r c l ei nt h es a m ep l a c ew a t c h e sa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 , t h e na p p r a i s e si t , d i s c a s s e si t , b e c o m e sa d a i l yt o p i cw h i c hb e t w e e n t h e c o l l e a g u e t h en e i g h b o r h o o de x c h a n g e s t l l i s i s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ac o m m o np e o p l el i v e sau n i q u es c e n e r y , a l s oe n a b l e st h ec h i n e s e 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t od e v e l o pp r e s e n t st h e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p r o s p e r i t yt h ep i c t u r e h o w e v e r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i t u a t i o ni sh a v i n gt h ed e e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b o w n l em u l t i - p o l a r i z a t i o no ft h e w o r l da n dt h ee c o n o m i c a l 酉o b a l i z a t i o nt e n d e n c yt h o r o u g h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h ea d v a n c ei n t e c h n o l o g yc h a n g e sw i t he a c hn e wd a y , 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n a t i o n a ls t r e n g t hc o m p e t i t i o ni s d a yb yd a yi n t e n s e i nt h ew o r l d w i d es c a l ee a c hc u l t u r es u r g e sm u t u a l l yi s a l s om o f c i n t e n s e o u rc o u n t r yw h i l ea c c e l e r a t e st oc a r r yo np o l i t i c s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s om u s t h i g h l yt a k et h es t e mc h a l l e n g ew h i c hi sn e a ra b o v et h ec u l t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1 i sa r t i c l et a k eo u rc o u n t r y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n dt h e s u r v i v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嬲a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 t h r o u g hp r o d u c t st h ew a yw i t l it h es o u t hk o r e a n 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t h ec o m p a r i s o n , a n a l y z e so u rc o u n t r y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t o c r e a t et h e q u e s t i o nw h i c ha tp r e s e n te x i s t s ,p r o p o s e do u rc o u n l l - y s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p r o d u c t si nt h e t h e m ec h o i c es h o u l de m p h a s i z et h ed 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 , m u s tg r a s p ,h a n d l et h eg o o dt e l e v i s o n d r a m ai nt h ep r o d u c t i o no r n a m e n t a la n dt h ea r t i s t i cq u e s t i o n t ot h ew o r k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n e e d sf r o mt h en a r r o ws e n s e t h em e c h a n i c a l 也o u g h tf o r m a tt ow a l k ;g r a s p st h en a t i o n a l s p i r i t , t h es p i r i to f t h ea g e m a n i f e s t st h es o c i a lp o p u l a c e sm o r a lo r i e n t a t i o n , t a l l i e sa u d i e n c e s e s t h e t i cd e m a n d ;c a r e f i d l ye x a m i n e st h ee a s ta n dw e s tc u l t u r e ,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g l o b a l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c a u s e st h ec h i n e s e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a r ta n dt h ew o r l dt r a i lc o n n e c t i o n ; f i n a l l ya tm a i n t a i n so u rc o n n l l y t sf i n et r a d i t i o nw i t ht ob r i n gh o n o rt ot h em a i nm e l o d yi n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 t h es t u d y , t h em o d e ln e wp a t t e r na n dt h ee x p r e s s i o nm e t h o d b u i l dt h em o r el o o s e m e d i u me c o l o g yf o rt h e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 , t h u se n a b l e st h ec h i n e s et e l e v i s o nd r a r l a c o r r e c t l ya n dm a n i f e s t so u rn a t i o n a ls p i r i t , t h en a t i o n a lc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ce f f e c t i v e l y , g o e so u tt h e e n t r a n c et oac o u n t r yb ys t a b l ea n dt h ef a s ts t e p ,m o v e st o w a r d st h ew o r l d k e yw o r d :t e l e v i s o nd r a m a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m d u c t i o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 知,除了文中特4 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圭蝻日期:丞堕:。盘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圭均 日 期:2 喹】:工:色f i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 l ! 1 日期:赴王工:矿 电话; 邮编: 引言 电视作为一种最大众化的文化消费方式,几乎成了公众休闲娱乐最重要的形态。而 电视剧艺术这一特殊的“文化信息载体”是当今社会受众最广、影响最大、最受欢迎、 最具时代性、最有生机的艺术。有媒体曾报道“中国电视观众人均收看电视剧为5 2 分 钟,占收看电视总时长的3 0 ,是观众收视份额最高的节目类型。目前国内大部分省台 都开办了电视剧频道,安徽卫视更是认为养栏目不如买电视剧,于是便以每周1 0 0 多集,周六、日每日2 0 集电视剧的密集轰炸方式播出,并受到了很商的收视回报。 看电视剧正成为中国百姓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但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全球 经济趋向一体化,各国文化相互渗透,国外电视剧作品大量涌入,冲击着我国的电视剧 市场,使电视剧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电视剧事业目前处于成熟的发展期,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电视剧的质量和规模已经走到前列,但遗憾的是,我国电视剧更 多的是表现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欠缺“全球意识”。 本文论述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中国电视剧也在不断繁荣发 展,走入较稳定的发展时期。但与西方国家一些国家的电视剧创作相比较,与亚洲国家 韩国电视剧的繁荣发展相比,我们的电视剧仍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使我国 电视剧能更加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其不仅在本国拥有市场,更能走入世界,得 到更多人的认可,我们在重新认识自我的同时,要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保持中国电视 剧本身的叙事机制与民族叙事审美传统,从而找到中西文化的契合点、兴奋点以及西方 的审美习惯和接受方式。 第一章我国电视剧的发展现状 一、不断繁荣的中国电视剧 ( 一) 中国电视剧进入繁荣时期。 虽然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诞生于l958 年,但真正的发展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经过近30 年的努力,中国电视剧已从蹒跚学步进入成熟发展期。这种发展速度是中国 电视人的骄傲,也是中国电视人的幸运。没有国家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就不可能有电视 剧的发展和进步。而今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电视剧可谓一枝独秀。早些年还有文学瞧 不起电视、电影瞧不起电视的现象,现在恐怕只有羡慕的份了。 电视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的宽广、思想深度的挖掘、制作水平的精良和生 产总量的扩张等诸方面。 从题材内容看,你很难找到没有被电视剧反映过的领域了。当代生活,历史演义、 婚姻矛盾、人伦亲情、反腐倡廉、警察破案、地下斗争、家庭教育、黄昏恋、民工进城、 三农问题几乎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 就思想深度而言,电视剧已经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达到了相当的境晃。皮相之作大 为减少,解读政策的应时之作大为减少,相反,电视剧中对人性深度的开掘,对历史真 谛的追问,对时代精神的张扬等等,每每让人有振聋发聩之感。 就制作水平而言,电视剧又向电影靠拢,告别了因陋就简的毛病,追求艺术的美感。 有人说电视是从广播脱胎而来的,但是中国的电视剧却是从电影发展而来的。中国电视 人从一开始就是学习用电影的方法拍摄电视剧的,只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和经验的局限, 一度时期较为粗糙。而今电视剧在美术、摄影甚至镜头语言等方面都越来越向优秀电影 看齐,精益求精。比如亮剑的战斗场面逼真得几乎可以当作军事教学片。比如家 有九凤的光影效果完全可以与电影媲美。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精致不是表现在一两部 作品身上,而是体现在电视剧整体制作水平的提高上。每年差不多有40 余部1200 集左右的上乘之作,让观众一饱眼福。 就生产总量而言,中国的电视剧已经连续多年达到一万集以上的水平,这一数字表 明电视剧行业每年动用了60 亿元以上的资金。据统计,中国电视剧行业每年能够回收 的仅有20 亿元资金,很不景气,但我觉得,这也说明电视剧中的精品比重已经有了大 幅提升。 统观中国艺术史,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够达到如此水平。纵观电视剧发展史,可以说 电视剧已进入了最好的繁荣时期,并且有着旺盛的发展后劲。可以无可争辩地说,这是 一个电视剧的时代。 2 ( 二) 中国电视剧的质量和规模己达世界一流水平。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电视剧的质量和规模已经走到前列。这是由于我们的特 殊国情和文化传统决定了的。中国人是一个喜好故事的民族,自古以来叙事文学就很发 达。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文化消费方式相对比较单一,看电视成了中国人的最 大选项,而看电视剧就成了乐此不疲的最佳选项。这种需求刺激了生产的大幅增长。欧 美的文化消费方式多样,电视剧的需求并不如我们强劲。据了解,美国昀电视频道每周 只播出一到两部三到四集电视剧,而中国的电视频道,每天要播出7 至8 集电视剧,其 中新剧就要2 3 集。两相对比,就可明了中国的电视剧的产量何以独占鳌头了。而电 视剧的质量也应当说是一流的。这从国产剧占据国内主流市场得到验证。主创人员从照 搬电视应、戏剧的手法、路数中走了出来,逐渐掌握了电视艺术的规律。无论叙事手段、 镜头调度、场景安排,还是节奏气氛的营造、色调光影的设计,以及细节的选用等更加 娴熟自如,突出了电视语言的特点。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看引进剧很多,日本的,美国 的,港台的,甚至拉美的,都有。许多作品让中国观众记忆犹新,如血疑、豪门 恩怨、加里森敢死队、成长的烦恼、女奴、霍元甲、上海滩、 琼瑶剧等等。但是近年以来,除了几部韩剧引起关注以外,引进剧已经难敌国产剧了。 实事求是的说,这种状况虽然有政策保护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市场选择优胜劣汰的 结果。 市场的推动是中国电视剧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宏观上看,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电视剧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特性有所退化,相反,作为文化产业的特性逐渐得到承认和 彰显。市场对艺术的影响是深层次的,观众的挑剔租评判最后均被转化为市场的选择, 最终促进了电视剧艺术的繁荣,比如电视剧越拍越长,大型剧集层出不穷,而中短篇电 视剧却日见萎缩。但在微观层面上,市场有时也会“失灵”,有时甚至带来局限,构成 负面导向。一些低俗之风在电视剧中也有所存在,就是明证。 二、我国电视剧的生存环境 z 1 世纪初,进入w t o 之后的中国,正无可回避的面对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潮。 随着娱乐性大众文化在全球的扩张和渗透,人们看到,在全球化大趋势里,中国电视剧 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全球化一方面让我们直接面临国外电视剧大量涌入的巨大 压力,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电视剧 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中国的文化并不处于优势,特别是中国电视剧,作为一种视像传 播媒介,它正被融入一种中国式的大众文化消费的语境里,它在本土空间里显然还负荷 着某种文化演进的滞后性。而在国门洞开之后,在东西方文化互动冲撞并交错杂陈的全 球化空间里,它的生存和竞争力,则无疑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一) 西方文化强势冲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入世后,西方的影视作品以“大片”的形 3 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其高质量的画面、可读性很强的艺术结构和叙事形式,形成了对我 国电视剧的行业性挑战,要直接抢占这一十分有潜力的市场。这是很严峻的挑战。但是 西方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进入中国市场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 代,美国好莱坞电影就进入了中国市场。然而,在党领导下的。左”翼电影在美国电影 和国民党电影的市场中硬是争取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后来又在7 0 年代末8 0 年代 初,西方电影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同时西方的有些电影理论也传入中国。这一进入对中 国电影产生了两点影响:一是促使中国电影理论界和创作人员思考了电影是什么。二是 通过借鉴西方电影理论的优秀成果和优秀作品,中国电影艺术家创作了一批很具创新意 识的优秀电影作品:邻居、沙鸥、小花、苦恼人的笑、红衣少女,继而是黄 土地、红高粱使中国电影界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电影也开始走上国际。 再往后是9 0 年代中期,美国电影以“大片”形式登陆中国电影市场。这次登陆是在中 国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出现的,尤其是泰坦尼克号,它在中国获得了良好的票 房份额。但也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大片”都获得成功,如黑 客帝国就成绩一般。美国大片登陆中国市场,使中国的电影艺术家进一步了解当今电 影发展的新趋势,即数字化的高新技术对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胶 片电影”的“形象”,使之走上了“数字电影”的“形象”,而且使电影的美学观念也随 之丰富、发展,从而使中国电影的第四次革命向纵深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各国的文化交流也必然会进一步发展。面对这一趋势,我 j 的影视入既不怕也不排斥, 充分利用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发展自己,同时也吸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来丰富自 己,接受挑战:你可以走进来,我也可以走出去。就像戏剧一样,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体系,也有布莱希特体系,也有梅兰芳体系。他们既相互借鉴,又各自独立,构成人类 戏剧文化的灿烂之星。 ( - - ) 韩剧风靡东南亚 韩剧的诞生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的9 0 年代,1 9 9 7 年亚洲金融风波之后,韩国政府 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策方针,加大了影视文化产品出口扶持的力度,收到了很好的 成效。韩剧的出口遍及东亚及东南亚,当然中国这个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更是其主要目 标。受到港台韩剧热潮的影响,大陆内地的观众尤其是学生观众大多是通过音像店接触 韩剧的,不久就形成第一波来自民间的“韩流”,观看韩剧成为继日剧之后的又一时尚。 受观众的诱惑,不少地方电视台尝试开播韩剧,并收到很好的效果。在中国大陆真正引 发广泛影响的是1 9 9 7 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爱情是什么,之后韩剧在中国便一发不 可收拾,先是蓝色生死恋、爱上女主播、情定大饭店等这些具有日剧色彩的青 春偶像剧,多由地方电视台播放:后是以爱情、伦理、婚姻为主题的家庭伦理生活剧, 播出渠道主要是中央电视台,可以说中央电视台在近两年内担当了制造“韩流”热潮的 主要角色,播出剧目有孪生兄妹( 又译妈妈姐姐) 、四姐妹、澡堂老板家的男 人们、看了又看、人鱼小姐、 黄手帕、情等。此外历史题材剧明成皇后 也曾引发收视热潮。大概是0 5 年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大长今更是火爆,一度掀起一 4 股韩国饮食、服装、美容的“长今”热。 相对于韩剧造成的频频热潮,在东南亚电视文化市场上,中国电视剧的海外表现相 对较差,除了历史题材与古装剧在东南亚华语电视市场上有较好的表现外,在日本、韩 国中国电视剧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在最近两年中,中国电视剧白领公寓、 北京,我的爱有机会进入韩国主流电视台播出,但原因在于剧中主要演员启用的是 韩国明星,面不是靠中国电视剧的真正实力。因此,相对于韩剧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中 国在这场电视文化交流中仅仅扮演了一个文化输入的对象,而不是共融互通的文化交 流。 对于中国来说,韩国是我们的一个传统的、绝对的文化输出对象。然而,一个尴尬 的现实是:一方面是韩剧的来势汹汹,另一方面却是中国电视剧难以走出国门。 ( - - ) 国内市场环境 我国的电视剧虽然处在相对较为稳定的发展成熟期,但是国内的电视剧市场环境却 不容乐观。据上海电视剧、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合作完成的中国电视剧市场报 告( 2 0 0 3 2 0 0 4 ) 中指出:目前中国每年电视剧的产量在4 万集左右,但其中只有7 千 集最终能在各地电视台播出,在能够播出的电视剧中,能称为精品的却是少之又少,一 些“垃圾剧”长期霸占黄金时段。在中央台省台i 赋市台三级市场格局下,有些 地区垄断现象严重。而相应的政策法规却不能及时的跟近,国产剧的生存环境得不到彻 底的改善,自然也就拿不出更多的精品剧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挑战较前两点更为严峻。这一挑战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电 视剧的质量不尽人意,粗制滥造的作品不少,低俗、媚俗,宣扬错误的价值观,进而在 剧中渗透情欲、物欲、权欲的人生观;宣扬不正确的历史观,随意歪曲、改编文学名著, 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被用作赚钱的极端功利目的等等。观众不看质量低劣的电视 剧是最大的挑战。二是不规范的、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在制作、流通、法规、制度 等问题上还显得不协调,还没有充分调动“市场”的杠杆作用,所以使一些低劣“产品” 进入“市场”,大大影响了“市场”的正常发育。 中国电视剧要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除要树立全球意识外,练好内功是 最首要的。让一些有代表性的类型剧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面对挑战,我们只有 把自己的事做好,沉着应战,并在应战中进一步发展自己。 第二章电视剧创作的思考 一、电视剧作为通俗艺术的特点 ( 一) 亲时代性 电视剧置身于特殊的氛围中。滚动播出的新闻节目,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刚发生的甚 至正在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平和亲切的谈话节目,议论着当下生活中的种种话题;各类 专题片、纪录片,相关中传送方方面面的真实情景与信息。这就很自然地对电视剧提出 了当代性和时效性的问题。 当代性的主要含义是运用当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当代的思想和情感。有些电视剧剧情 发生在今天,但是毫不具备当代性。因为剧中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属于过去,十 分陈旧。有些电视剧的剧情已属历史,然而却处处透露出当代气息,十分清新。当代性 要求导演具有敏锐的感受力,能感觉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的新事物、新思想和新趋势。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部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给观众留下深 刻的印象。它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惊喜,而且是更强烈的当代气息,火热而崭新的军 营生活。它把我军形象的塑造放置在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当代背景之中。四场军事演 习,不是以传统方式展开,而是使用高科技,透显出两种建军观念的交锋。电视剧一反 以往一味歌颂的老手法,而是正面表现出自我批判的改革精神。在自我超越的痛苦历程 中,中国军人对党对祖国对新世纪的忠诚、责任心、使命感得到淋漓尽致的渲染。这部 作品是军事题材电视剧的重大突破。 ( 二) 亲社会性 这里的亲社会性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亲社会性和亲平民性。也有人其中的亲 平民性作为电视剧艺术的特点单独提出来,但是我认为平民性包含在社会性之中,电视 剧主要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普通生活,通过对这种普通生活的描述反映社会发展中现 象,问题。因此,二者是不可分割,互为依托的关系。 首先来谈谈电视剧的亲社会性。 电视有项主要功能。即社会沟通功能。电视要敏感地反映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 问题,提供必要的导向。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程文超博士曾提出:电视剧应当“从终 极关怀走向当下关怀”。终极关怀是一个哲学命题它“就是无形的、非功利的精神 关怀的最高境界”。可是对于电视剧更重要的是注重当今人生,少一点形式上的思考, 多一点现实的幸福追求,这就是“当下关怀” “当下关怀”,就是要关怀当下人生,提出当下问题,呼唤当下需要,注重当下趣 嘣t 。 6 。当下关怀”同时指明了电视剧创作的时效性。电视剧不同于文学、美术和音乐, 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是电视的本性所决定的。因为社会的发展令人目不暇接,尤其 是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热点变换迅速,人生过程好比万花筒说变就变。电视剧导演如 果没有对社会话题转换和观众热点变迁的敏感,没有捕捉流行性题材的能力,往往会枉 费精力,无功而返。 谈过了亲社会性,再来看看亲平民性。 电视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自然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部分。在他的性貌特征上我们不 难发现许多市民色调。它的内容是反映世俗的生活,它的人物是普通老百姓。有理论家 提出,电视剧是“平民的传记”平民“以自己的生存、自己的奋争、自己的力量写 就了历史”。 前两年播出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拍得比较“粗俗”、“毛糙”。张大民住的 地方几乎没有美感,拥挤不堪,凌乱简陋。俗! 张大民说的话,更俗! 导演没有进行任 何包装,原汁原味地把现实放到观众面前。平民化到了纪实的地步。可是,观众喜欢, 一致称赞,电视台播了又播。张大民家的生活何等艰难,困难接连不断,家庭矛盾愈演 愈烈。观众没有看见张大民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相反他充满了乐观。贫嘴里吐不完的 幽默,道不完的风趣,让人乐不可支。在有志者们看来这样一个没有出息的小人物,尽 管微不足道,但是却洋溢着普通老百姓最可珍惜的文化精神。平民化,对普通人如此, 对英雄人物又如何? 同样原理同样对待。 ( 三) 亲娱乐性 对于电视的功能,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认识。中国的电视理论家认为。中国电视 具有四大功能: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 不少理论家对于发挥电视的娱乐功能忧心忡忡,在他们看来,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 都应该是精品以“对民族生存状态和民族命运的殷切关怀”为己任。当然,不能否 认,电视剧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教育,但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要寓教于乐。电视本来是 平视生活的传媒,你老是对观众耳提面命喋喋不休的说教,观众绝不会买帐,无非是按 一下遥控器,一走了之。对娱乐性要有正确的认识。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曾这样说: “娱乐与消遣不同,娱乐不是毫无意义的。消遣是一种暂时的刺激,是通常笑声中生命 情感的升华。但是,娱乐乃是一切没有直接、实际目的的活动,是人们为了兴趣而参与 的活动娱乐本身并不属于价值的范畴。它既包括了消遣又包括了迫切的精神需求的 满足,然而,无论重要与否,它都是心灵的产物。怀特还曾为娱乐下过一个定义:人 们自由从事的活动。” 可见娱乐并不命中注定是低级的功能,它是人类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人生历程中不 可或缺的东西。电视剧就是艺术家们创作出来为了满足观众娱乐需要的重要东西。 亲时代性、亲社会性和亲娱乐性是电视剧创作中应当予以特别关注的三个方面,之 所以加一个“亲”字,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电视实在是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我们能说 出来的所有特性。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是相互矛盾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比如,我们 7 说电视剧应当紧跟时代,反映现实,但是港台的电视剧大多是古装戏。不仅是港台片, 内地制作的电视剧像清装戏、宫廷戏同样占了很大的分量。说是以娱乐休闲为主,可很 多电视剧主题严肃,非常突出教育意义,宣传意图十分明显,娱乐成分相当稀薄所 以用一个“亲”字表示“接近”“倾向”之意,防止将其陷于绝对。 二、目前电视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电视剧作品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 一) “注水”现象严重 现在电视剧严重的注水现象成为非常突出的现象,如果说前两年有这样的现象,这 两年矛盾更加尖锐更加突出。广电总局有一个文件,大约2 1 部电视剧,2 l 部电视剧它 原来剧本加起来是5 7 4 集,但是拍完以后成为6 7 8 集,多了1 1 3 集,其中最多的一个是 3 2 集,普遍都是5 集、6 集,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注水现象导致出现了三个问题: 第一,每一集的故事量减少了,假如说每一集4 3 分钟,这部电视剧好看的话,你至少 要有3 0 分钟的故事量给观众看,由于注水以后故事量稀释了,1 5 分钟的故事量硬撑到 3 0 分钟,这个问题,就使故事的张力严重削弱;第二个,叙事节奏明显的慢了下来;第 三,整体电视剧的戏剧性削弱,由于注水太多了,整体的戏剧性,包括人物命运,包括 各种矛盾冲突全部被稀释了,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片子,但由于稀释的太多了,故事就 不好看了。 ( - - ) 电视剧可看性 电视剧的可看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好看不好看一个有 选题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是不是关注普通老百姓命运的真情 实感的问题。所以老娘泪为什么达到这么好看的效果? 不是偶然的,它是有道理的, 亮剑为什么收视率那么高? 各种年龄层次的人都爱看,我想跟李云龙这个人物性格 塑造成功是分不开的。任长霞比较贴近我们的老百姓,比较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 所以它好看。 还有部电视剧我个人比较喜欢,那就是乔家大院。写清代以及近代商人的电视 剧有过很多部,如大染坊、大宅门、 白银谷等等,但乔家大院却自有 特色,它写出了儒商的精神。这一精神的载体就是剧中的主人公乔致庸。对于传统知识 分子来说,直有所谓“不为良相变为医”之说,对乔致庸来说就是“不为良相便为商” 了,他的商业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聚集财富,而且有着汇通天下的理想。他以他的“德” 感人,以“义、利、信”作为经商的原则,以“诚信”作为立身之本。这些本来都是儒 家的理念,儒学本是轻商的,但乔致庸却把儒学精神贯穿到商业活动中,别开生面。电 视剧将这一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也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乔致庸相配的是孙茂才, 没有这一人物,这部戏就会失去许多光彩。不仅缺少情节发展的动力,而且会直接影响 乔致庸形象的生动完整。乔家大院收视率那么好,它跟乔致庸和两个女人之间的关 r 系,和他做事业的诚心是分不开的,这当中的矛盾冲突就是非常好的看点。所以我说, 这部电视剧很好看,商道中体现为人之道,“寓教于乐”。 ( 三) 价值取向的问题 电视剧里面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价值取向的问题,这是现在比较突出的一个 问题。电视剧是描写人与人的社会生活的,所以必须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的道德面貌, 反映他的价值取向。在这几年的电视剧作品中比较多的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某些电视剧 刮起日见猛烈“豪华风”,不是满腔热情地把镜头对准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 袤大地,对准日新月异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正在开发的大西部地区,更不是为变革大 潮中涌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新人传神写貌,而是热衷于用镜头去追踪和瞄准那极少数远离 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大款”们的豪华生活形态及其贵族畸形灵魂。在荧屏上没完 没了地展现他们出入高级宾馆、酒醉于豪华宴席、调情与私人别墅,挥金如土,胡作非 为,令人非常反感。另外还有既与“豪华风”相交织,又浸染n d , 康人家乃至寻常百姓 家的“滥情风”。“一个女人与几个男人的故事”或“一个男人与几个女人的故事”公 然成为这些作品的招贴广告和卖点。这些作品不是着意于讴歌人类两性间的健康、圣洁、 美好的情感,而是津津乐道于稀奇古怪的“婚外情”、“多角恋”,并以此为诱饵招揽 观众于是,荧屏上这边离婚,那边乱爱,恩怨纠葛,三角连环,既与时代主旋律极不 合拍,又根本引不起人民群众的共鸣,污染了社会空气,败坏了观众的审美情趣。 ( 四) 题材选择上的不平衡 虽然今天的电视剧创作题材非常之广,社会各个领域的题材几乎都有作品,但是由 于市场对电视剧的需求不同,导致出现了电视剧题材选择上的不平衡。比如前两年的“帝 王热”、“格格热”,还有“反腐热”等等。哪类题材的收视率高,电视荧屏上就会铺 天盖她的出现这类的电视剧作品。其他题材像乡村题材、少年儿童题材以及农民工进城 的作品却很少,更不用 以少年儿童题材的电视剧为例。这类题材是目前我国电视剧创作中的弱项。近年, 少年儿童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呈下降趋势。我国近三亿多的少年儿童嗷嗷 待哺,急需更多的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这种下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儿童题材电视剧创 作的投入不够、创作人才流失有关。少年儿童是中国的明天,理应引起高度重视,需要 国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扶持。 ( 五) 对主旋律电视刷认识的片面性 我们在创作中一直提倡要弘扬主旋律,体现民族精神。不过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有的主旋律电视剧收视率很高,很受群众欢迎,舆论评价也很好,而有的作品则 是少有人问津,看过的人只觉得枯燥、乏味。究其原因,是创作者在对主旋律电视剧认 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 片面性之一是,将主旋律作品仅仅理解为一个题材问题,认为题材大、重要的肯定 会受欢迎,将来拍出来,群众肯定会爱看。其实群众爱不爱看是一个审美情趣问题,虽 9 然和题材有一定关系,但题材好、重大与群众爱看还不能划等号。题材是很重要,但题 材不能决定一切。现实中,有些电视剧的题材确实很好,很重大,但往往没有达到应有 的社会效益。片面性之二是,提倡弘扬主旋律,忽视了多样性。所以往往出现主旋律作 品在风格、样式、类型、题材以及表现手法上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富,因此也不能满 足人民群众多种审美层次的需求。 最近几年,由于市场利益的推动,电视剧节目市场繁荣的表象背后,需要冷静审慎 的处理好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题材选择上讲求多样化,在创作中要把握、处 理好电视剧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问题:对主旋律作品的理解要从狭义、刻板的思维定式中 走出来,主旋律应该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民众道德取向、人们审美需求的综合 体现。电视剧创作者们要不断引导观众去理解主旋律作品。让观众感觉到剧中活生生的 人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利用电视制作特有的叙事手段、镜头的表 意功能、精心的投入与制作,利用作品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去融合观众。 三、中国电视剧“全球意识”的欠缺 电视剧是最现代的媒体艺术,遗憾的是,中国电视剧更多的是表现传统思维方式和 生活观念,从气质到精神再到思想,并没有总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人类的角度,也没有 总是用探索人性和追求真理的态度,去创造故事和人物。 电视剧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不假,但是讲故事本身和讲故事的人,都回避不了一个 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所谓“知人论世”,即对社会、人生、历史重大事件和整个世界 发表看法。人们总说人的“心灵世界”如何如何,为什么只说人的“心灵世界”或“心 灵天地”,而不说人的“心灵国家”或“心灵民族”呢?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作家心里 装着偌大世界和整个人类,他的思考和见识也都以此背景为基础,那么他的作品的情感 表达和心灵思绪,即便是通过纯粹本土化的时间和人物来负载,也会具有跨越肤色、语 言、民族和国界的力量。我认为,针对艺术而言,只有属于世界的,才真正是民族所拥 有的。 国外理论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电视剧支点只有两个,一个是两性关系,另一个 是战争。那我就主要说说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不惜工本和人力来制作的战争题材电视 剧吧。 中国屏幕上所播放的国产战争题材,大多属于两种类型:一种是本国古代及近代历 史上各个朝代发生的“内战”,另一种是现代历史上( 即1 9 1 9 年后) 各个时期发生的“国 内战争”。两者都属于“内战”性质。比如,古代战争题材剧有努尔哈赤、杨家将、 三国演义、水浒、太平天国、东周列国志等等。而现代战争题材剧有敌营 十八年、大渡河、大决战、大进军、乌龙山剿匪记等等。 而美国的战争题材剧,则多为有关二战的作品。比如,获得5 4 届美国电视“艾美奖” 最佳短剧奖的兄弟连。需要说明的是,“艾美奖”是美国最权威的电视艺术大奖,是 电视界的“奥斯卡”。兄弟连是由汤姆汉克斯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联合导演的反法 1 0 西斯战争片,作品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改编。还有成功占领国际市场的电视剧加里 森敢死队,这部片子八十年代在我国首次播映时,观众好评如潮,几岁的顽童讲起其 中情节来,也是如数家珍。乃至如今回味起来,仍然随着五位主人公的精彩表演或紧张, 或会心微笑。带有现代战争性质的“9 1 1 ”事件,被制作成特别节目,并获得“艾美奖” 的特别奖。所有这些都表明美国电视人所关注的,是世界所关注、人类命运攸关的热门 题材。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哪个国家的电视观众不感兴趣? “9 1 1 ”事件,更是一次 国际恐怖组织的行动,震惊了世界,另世人瞩目。前苏联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法国电视剧待到重逢时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热播,也是因为它们所描写的是那场 令世人刻骨铭心的世界大战。 仅仅从作品选材角度看,我们就显然比一些电视剧生产发达的国家略逊一筹。我们 有关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战争古装戏,即使拍的 再好,又怎么能吊起今日西方一通过2 0 0 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早已告别中世纪封建专制 的现代发达国家观众的胃口? 我们讲述国共两党斗争背景下的历次国内战争题材 电视剧,即使拍得再大气磅礴、再凶猛惨烈,又怎么能在国际电视市场上赢得买主? 而 除了以上两种战争戏,我们几乎无所作为。这不是缺少电视剧制作的“全球意识”又是 什么?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电视剧中战争题材作品虽多,但描写抗日战争的作品甚少。 要知道,我们经历了8 年抗战,死于抗战的中国军民以数千万计,却缺少描写这场国际 战争的力作。而仅延续4 年的解放战争的有关作品,却在规模和数量上十分可观。假如 我们能够拍出抗战的史诗般的长篇巨著,就不愁在同样经历了二战法西斯所造成的空前 灾难的欧美国家找到知音。 值得一问的是: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兄弟连”? 什么又是我们中国的“这里的黎明 静悄悄”? 还是让我们暂时忘记“战争”吧。下面,简单比较一下中外“家庭剧”的得 失。美国电视剧草原小木屋已经播过多年,但它带给我们心灵的美好感觉还在,故 事中人物的质朴和端庄还在,挥之不去,历历在目。中国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 活也是一部家庭剧,张大民议价的生活故事让北京观众看得津津有昧,却很难想象它 在欧美国家播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要说两部剧有什么不同,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前者 是生命的张扬,后者是生命的内敛;前者是开拓的精神,后者是隐忍的意志了;前者是 法理为先,后者是人情为重:前者是现代意识,后者是正统思想。我们的“家庭剧”似 乎仅仅属于我们自己民族大家庭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形成默契不难,但是不得不说草 原小木屋是属于人类大家庭的作品,有着不为国境线所局限的特质。 中国电视剧最缺乏“全球意识”的表现,就在于没完没了地拍摄“皇帝剧”。如汉 武帝、武则天、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等,皆是鸿篇巨制。已经进入了2 1 世 纪,中国推翻满清帝国的皇帝统治也已经过去9 0 多年,中国的电视人却还在争相“朝 拜”皇帝,“敬畏”皇帝。自从1 2 1 5 年英国大宪章公布,自从1 8 7 9 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自从1 9 世纪欧美国家普遍实行公民选举制度以后,世界范围内,对于专制的帝王的漠 视、鄙夷、反感和唾弃,就已经成为先进文明之时尚,而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落后于先 1 l 进国家的先进文化又很远。李大钊曾经在文章中称:“自有英之大宪章法之人权宣 言为近世人类自由之保证书,各国宪法莫不宗为泰斗。” 我想要说的是:一部电视剧如果不站在整个人类生活感觉、观念、意识、理性思考 的最前沿,它将没有在国际舞台的立足之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字作品委托代理合同范本4篇
- 新解读《GB-T 32616-20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方法》
- 高级设计合同范本
- 运输烟花合同范本
- 电力设备租赁协议2篇
- 酒店冷库安装合同范本
- 解聘终止合同范本模板
- 地暖工程施工劳务承包合同4篇
- 制作风筝数学题目及答案
- 教研室主任工作计划怎么写(5篇)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土豆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八上)数学全册课件
- 军兵种知识教案课件
- 补贴协议书范本
- 《开开心心上学去》公开课课件
- 价值大拍卖-我的价值观课件
- 领班岗位培训课件模板
- 《复杂世界简单规律》课件
- 性别平等培训讲义
-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田字格描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