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青琐高议》词语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青琐高议》词语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青琐高议》词语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青琐高议》词语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青琐高议》词语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中文摘要 随着北宋市民经济的发展和市井文化的繁荣,语言也变得越来越市民化、口语 化,青琐高议是这一时期产生的较有影响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书中记录了大量 十分有价值的词语材料,对研究该时期词语及整个汉语词汇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本论文主要对青琐高议里的词语与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研 究,从而挖掘它的语料价值。 本论文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青琐高议及其作者刘斧,该书的版本流 传情况,研究的现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是青琐高议词语与大词典的比较研究,是本论文的核心 部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青琐高议中未被大词典收录的词语,共1 2 条;二是青琐高议中出现的早于大词典首证书例的词语,共8 8 条;三是 青琐高议中可以补充大词典阙失义项的词语,共2 9 条。 第三部分是青琐高议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研究,主要从词形和词义两个 方面来研究,共分析了1 8 条词形相同而词义不同的词语,1 9 条词形不同而词义相 同的词语。 关键词:青琐高议;词语;大词典;现代汉语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a st h ep r o s p e r i t yo fb u r g h e re c o n o m ya n dm a r k e t p l a c ec u l t u r ei ne a r l i e rs o n g d y n a s t y ( 9 6 0 - 1 12 7 ) ,c h i n e s ea tt h a tt i m ew a sb e c o m i n gm o r ea n dm o r ed e m o t i ca n d c o l l o q u i a l ,w i t hq i n gs u og a oy ia sat y p i c a le x a m p l e r e c o r d i n gp l e n t i f u lv a l u a b l e w o r d s ,q i n gs u og a oy i ,an o t e sn o v d ,c o n t r i b u t e sal o tt ot h el a n g u a g er e s e a r c ho f e a r l i e rs o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l o n g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f o c u s o ft h i sp a p e ri st os t u d yi n t e n s i v e l yt h el i n g u i s t i cv a l u eo fq i n gs u og a oy ib y c o m p a r i n gi t sw o r d sw i t ht h o s ei nt h e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 t h i sp a p e ri sc o n s i s t e do ft h r e ep a n s : f i r s tc o m e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w h i c hp r e s e n t st h ea u t h o r , t h ep o p u l a r i t y , t h er e s e a r c h b a c k g r o u n d ,r e s e a r c hm e a n i n ga n d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o fq i n gs u og a o y i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c o r eo ft h i sp a p e r , o m p a r i n gm o r p h o l o g ya n dm e a n i n go fw o r d si n q i n gs u og a oy iw i t ht h o s ei nt h e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 ;t h i sp a r ti n c l u d e st h r e em a i n a s p e c t s :f i r s t ,12e n t r i e so fq i n gs u og a oy i ,w h i c ha r en o tr e c o r d e di nt h ec h i n e s e d i c t i o n a r ) ,;s e c o n d ,8 8e n t r i e so fq i n gs u og a oy i ,w h o s eh i s t o r ya r e1 0 n g e rt h a nt h e o l d e s te n t r i e sw i t ht h es a m em e a n i n gi nt h e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 ;t h r e e ,2 9 e n t r i e so fq i n g s u og a oy i ,w h o s em e a n i n g sa r en o ti n c l u d e di nt h es a m ee n t r i e si nt h ec h i n e s e d i c t i o n a r y t h el a s tp a r tc o m p a r e sm o r p h o l o g ya n dm e a n i n go fw o r d si nq i n gs u og a oy iw i t h t h o s ei nm o d e r n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i tc o n t a i n s18t e r m sw i t ht h es a m em o r p h o l o g yb u t d i f f e r e n tm e a n i n g ,a n d19t e r m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m o r p h o l o g yb u tt h es a m em e a n i n g k e yw o r d s :q i n gs u og a oy i ;w o r d s ;t h e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 ;m o d e m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稿哆细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华中 师范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众锄哆药 各 范b 千 允许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将本人论文i 以电子、网络、镜像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 作者签名:藉易翮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 ,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一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园壶j 金塞握变卮迸卮! 旦坐生i 旦= 生i 旦三生筮盔! 储,签名:莉穆吲 日期: 劢”白) ) 日 一出i, ,畛矿 一 月 n l , 儿了汴 年 :,p、 名历 签 :师期 孚日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1 1刘斧与青琐高议 i引言 1 1 1 作者刘斧 刘斧,生平事迹不详。据资政殿大学士孙沔在青琐高议序中介绍,刘斧于 仁宗至和末曾从京城到杭州去谒见并求他为青琐高议作序,该文称刘斧为秀才, 可见,他是一个读过诗书但又功名不著的下层文人。据青琐高议之娇娘行中 的介绍“熙宁丙寅岁,余自杭及苏,北渡江过仪真郡,有潇湘之逢,开樽话旧,各尽 所怀,遂作娇娘行,”可知,他到过杭州、苏州、扬州( 仪真郡) ;据王寂传记 载“熙宁中,余自太原来汴京,道出驿下,适驿下老父详其本末”可知,他到过 太原、开封( 汴京) ;巨鱼记载“嘉祜年,余侍亲通州狱吏,秋八月十七同,天气 忽昏晦”知刘曾随做狱官的父亲到过江苏南通市( 通州) ;据程说篇所载“庆 历间( 1 0 4 1 - 1 0 4 8 ) 魁荐于潭,次举及登第,授郴州狱官。替同赴调中铨,泊于隋河之 南小巷中程说与余先子尝同官守,都下寓居,又与比邻,故得其详也。 可知刘 斧的父亲于宋仁宗庆历间,曾经和程说同在湖南的郴州为狱官,又一同到汴京寓居以 候官;依据鳄鱼新说“熙宁二年,余有故至海上,首询其事,又欲识鳄之状。”可 知他曾经去过海上( 广东潮州) 。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斧出身于书香门第, 饱读诗书且游历较广,大概的活动时间为北宋仁宗至哲宗年问。目前对这位伟大的小 说家,我们仅凭他自己的记述知道这么多,实是憾事。 关于他的身份,也有不少人做过推测,如程毅中先生从孙序中称赞他“吐论明白, 有足称道”,推测刘斧的身分“似为说话人之流,与隋之侯白同科”( 古体小说钞) , 鲁迅先生虽然没有指明说刘斧是说书人,但称他的著作“办蒙话本之影响”。青琐 高议每篇下面都有一个副标题,如李相( 李丞相善人君子) 、善政( 张公 治郓追猛虎) 、柳子厚( 柳子厚柳州立庙) 等,对文章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颇有吸引力,与包括元杂剧在内的通俗文学命题风格基本相同, 而且文章罩用了大量的口语、白话。因此,可以说,刘斧很有可能是一个从事说话伎 艺的下层文人或者是专为说话人创作底本的人。除了青琐高议,刘斧还著有青 琐摭遗二十卷和翰府名谈二十五卷,两书现都不存。 1 1 2 青琐高议的内容 青琐高议是刘斧撰辑的包括杂记、志怪、传奇在内的文言小说集。分为前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集、后集各十卷,别集七卷,共二十七卷,一百四十多篇。其中标明作者的有十四 篇,如秦醇撰骊山记、钱易撰王榭等,剩余的作品一部分是刘斧自撰的, 如高言、王寂传、异鱼记等。书中数量最多的是文字较短的志怪杂事,辑 录的多为宋事,这些大都是作者自记,从娇娘行、巨鱼记等文章中的第一人 称“余”字可知。另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前人的作品或者民间口头传诵的故事, 作者对它们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如后集卷一大姆记,就是据搜神记卷 二十古巢老姥重加改编的。我们先来看搜神记中的原文: 古巢一日江水暴涨,寻复故道。港有巨鱼,重万斤,三日乃死。合郡皆食 之,一老姥独不食。忽有老叟日:“此吾子也,不幸罹此难。汝独不食,吾厚报 汝。若东门石龟目赤,城当陷。”姥日往视。有稚子讶之,姥以实告。稚子欺之, 以朱傅龟目。姥见,急出城。有青衣童子曰:“吾龙之子。”乃引姥登山,而城 陷为湖。 相比之下,大姆记的描写就详尽多了。 究地理,今巢湖,古巢州也。或改为巢邑。一日江水暴泛,城几没。水复 故道,城沟有巨鱼,长数十丈,血鬣金鳞,电目赭尾,困卧浅水,倾郡人观焉。 后三日,鱼乃死。郡人脔其肉以归,货于市,人皆食之。有渔者与姆同巷,以 内数斤遗姆,姆不食,悬之于门。一日,有老叟霜鬓雪须,行步语言甚异,询 姆日:“人皆食鱼之肉,尔独不食悬之,何也? ”姆日:“我闻鱼之数百斤者, 皆异物也;今此鱼万斤,我恐是龙焉,固不可食。”叟曰:“此乃吾子之肉也, 不幸罹此大祸,反膏人口腹,痛沦骨髓,吾誓不舍食吾子之肉者也。尔独不食, 吾将厚报焉。吾又知尔善能拯救贫苦,若东寺门石龟目赤,此城当陷。尔时候 之。若然,尔当急去无留也。”叟乃去姆日日往视,有稚子讶姆,问之。姆以 实告。稚子欺人,乃以朱傅龟目,姆见,急去出城。俄有青衣童子日:“吾龙之 幼子。”引姆升山。回视全城,陷于惊波巨浪,鱼龙交现。大姆庙今存于湖边, 迄今渔者不敢钓于湖,箫鼓不敢作于船。天气晴朗,尚闻水下歌呼人物之声。 秋高水落,潦静湖清,则屋宇阶砌,尚隐见焉。居人则皆龙氏之族,他不可居, 一何异哉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青琐高议在收录前人作品时进行了一定 程度的修饰、润色,使语言更加的市民化、口语化。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有些作品,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刘斧对故事题材的改编加工,如流红记 记叙唐僖宗时,宫女韩夫人题诗于树叶上,置于御苑水渠中,随水流出,被儒生于 祜拾得,也题两句于上置于水中,后又被韩夫人捡到,在上面又题了一首诗。后僖 宗遣放宫人,韩夫人得以出宫,经人介绍成家,他的丈夫竟然就是于祜。据云溪 友议记载,唐宣宗时,卢渥在京师御沟拾得一片红叶,上有题诗“一入深宫里, 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于有情人”,后来也与题诗的宫女成婚。本事诗情 感第一:则记载顾况曾拾得阜宫中流出的大梧叶,上有题诗。顾况第二天也题诗 于叶上,置于流入阜宫的水中,又被宫女拾得,后来二人结婚。流红记实际上 是捏合以上两篇整合创作而成的。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青琐 高议确实是刘斧经过增删、润色编撰而成的,可以体现刘的语言特点。 书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传奇部分,鲁迅先生校录的唐宋传奇集共收宋人传奇 九篇,其中有五篇是取自青琐高议。李剑国先生辑较的宋代传奇集( 中华书 局,2 0 0 1 年版) 共收录了该书5 4 篇传奇文。李剑国、陈洪主编的中国小说通史 ( 唐宋元卷) 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它( 青琐高议) 无疑是给北宋传奇作了一 个总结,成为北宋传奇创作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 0 0 7 届硕士毕业生吴艳丽认为“北宋时期许多传奇名作和作家,赖此书( 青琐高议) 得以流传至今,实为我国文学的一大幸事 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 0 0 4 届硕士毕 业生王亦妮还以 与宋代传奇小说为题目,创作出了自己的学位论文。 可见,人们对其中传奇文的重视。 1 1 3 青琐高议的版本流传情况及本论文的语料选择 由于古代对小说的轻视,致使青琐高议在流传的过程中渐失原貌。版本也 众说纷纭。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青琐高议十八卷,不题撰人,载 皇朝杂事及名士所撰记传,然其所书辞意鄙浅 。宋史艺文志小说类则说“刘 斧翰府名谈二十五卷,又摭遗二十卷,青琐高议十八卷 。曾憷的类 说卷四六摘录青琐高议和续青琐高议。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兼收了青 琐集和青琐后集旱的作品。朱庄诗话也引有青琐集和青琐后集。 今本后集卷一议医也说“自订集尝言之矣”。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原 书应该就分为自订后两集。今本分为前后别三集,据南开大学的李剑国先生考证是南 宋书贾所为,而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小龙先生则认为是明代的书坊所做,都认为别集 是后代分出来的。鲁迅先生在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中怀疑今本的别集即青 。李剑国、陈 j i 主编中困小说通史( 唐米凡卷) i 等教育i | ;版 t2 0 0 7 年版第7 1 3 页。 。2 吴艳脯 之研究p q 川1 人学文学j 新闻学院古典文献学2 0 0 7 年烦l :学位论义。 3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琐摭遗,目前学界意见不统一。 明清两代青琐高议的版本流传情况比较复杂。现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明 代万历年问张梦锡刊本,分前后集各十卷、别集七卷,存六卷,现存于辽宁省图书 馆,鲁迅编唐宋传奇集依据的就是此本。除此之外,明代还有两个钞本,一个 现存于北京市图书馆,分前后集各十卷、别集一卷;还有一个现存于上海市图书馆, 只有前集十卷。清代也主要有三个钞本,一个是红叶山房本,分前后集均十卷、别 集七卷,存二十六卷,现存于南京市图书馆;另外两个,现分别存于北京市图书馆 和上海市图书馆,都是分为前后集各十卷,无别集。 现在最通行的本子是原明代j 下德十二年钞本,清代董氏诵芬室刻本校勘而成 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本,该本还参校了上海市图书馆收藏的明钞本和清钞本,较为精 湛。分为前后集各十卷、别集七卷,共二十七卷。分别依类编辑,如后集卷一记医、 卜、相、画;卷二记名公大臣;卷三卷四多记异物和冤报;卷五传奇;卷八记科第 荣耀;卷九记龙鹿鱼蛇等。本论文选用了此本。 本论文虽题“青琐高议词语研究 ,但考虑到里面参杂了一些其他有名姓的 作家的作品1 4 篇,在搜集语料的时候,笔者把这部分作品主观的排除出去,原因 主要有两个:一,青琐高议大多是刘斧自撰或编撰他人的作品,主要体现的是 刘的语言风格,而这些有明确署名的作品,语言风格与刘的不相符合;二,这些作 品只有1 4 篇,数量十分有限,构不成系统,且非人所写,如秦醇骊山记、温 泉记,张实流红记,钱易越娘记,杜默用城记等,研究起来有些困难, 不具有可行性。 1 2 研究现状及意义 青琐高议是一部兼收志怪、传奇、杂记等的文言小说集,出现于传奇文学 的顶峰时期唐代之后的宋代,又恰逢宋词、宋诗及话本小说的发展高峰时期,所以, 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曾经十分尴尬。郡斋读书志说其“辞意鄙浅”。明胡应 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说:“小说唐人以前纪述多虚而藻绘可观, 宋人以后论次多实而采艳殊乏”。直斋书录解题云“辞意颇鄙浅”。四库全书总 目之青琐高议前集提要称此书“罩巷俗书”。鲁迅先生曾说它“其书杂集当 代人志怪及传奇,漫无条贯,问有议,办殊浅率”。李文泽在宋代语言研究 一书中说“宋人创作的传奇,总体来看其数量不多,影响不大,语料价值不太高” 鲁迅唐宋传奇集柳边小缀鲁迅伞集( 第1 卷) ,人民文学 i ;版 l :2 0 0 5 版,第1 5 0 页。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则以偏概全,把包括青琐高议在内的所有宋传奇都否定了。以上的评论多 有批判之意,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青琐高议的价值。 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是有人注意到了青琐高议的影响。今本上海古 籍出版社出版的青琐高议别集收了一条松崖先生所录,渔洋山人作的跋“此剪 灯新话之前茅也”。本书最引人注目的是每篇开头都附有七个字的副题,这不仅 影响到元杂剧的形式,还影响到明清拟话本小说的题目和章回体的回目。因此赵景 深认为该书“上题是传奇体,下题是章回体,大约此书可说是从传奇体到章回小说 的桥梁 圆。篇未多出现“议日”、“评日”,为后代的小说随文附评的“回术评 方 式开了先河,对后世的“评点式 文学批评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冯梦龙的古 今谭概就采用了这种评点方式。它的许多篇目都被后代作品收录,如别集中的越 娘记被醉翁谈录所收改为杨舜俞;绿窗新话中的张浩私通李莺莺、 醒世通言中的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宝文堂书目著录的宿香亭记都直 接或间接取自青琐高议别集中的张浩篇;清平山堂话本李元吴江救朱 蛇取材于青琐高议后集中的朱蛇记。 目前对青琐高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文学价值、民俗学价值及社会意义 等方面上,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论文,如王亦妮 与宋代传奇小说( 西 北师范大学2 0 0 4 年硕士学位论文) ;吴艳丽 之研究( 四川大学2 0 0 7 年硕士学位论文) ;黄震云 有关唐代传奇本事考略( 汉中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9 0 年第1 期) ;薛克翘读 杂谈( 南亚研究,1 9 9 8 年第2 期) ;倪正茂从 引论法律思想与法律实践之关系( 政 治与法律,1 9 9 8 年第5 期) ;秦川论 和 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 江西社会科学文学研究,2 0 0 2 年第1 2 期) ;冯勤 的民俗信仰倾 向探析( 宗教学研究,2 0 0 4 年第4 期) 冯勤论 价值取向的转变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 0 0 5 年第1 期) ;冯勤北宋文化政策的 双重性与 的“多言古事”( 中华文化论坛,2 0 0 5 年第2 期) ;冯勤从 看北宋文化政策的双重性( 文史杂志,2 0 0 5 年第3 期) ;冯勤 的艺术形式及其在小说文体变革中的价值(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 0 0 5 年第6 期) ;冯勤 的撰辑形式简论( 文史杂志,2 0 0 6 年第2 期) ;刘守华 中的宋代民问故事(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 9 9 7 年第5 期) ;王立、杨月亮 传统文化观念透视 1 李义洋宋代语苦研究,线装书局。2 0 0 1 年版,第9 爽。 。赵景深中困小说论集之青琐商议的重复,水 te i j 书馆1 9 5 0 版,第1 0 4 炙 5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 ( 辽东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2 期) ;李小龙 版本源流考( 文献季 刊,2 0 0 8 年第1 期) ;王伟 与狐精小说的通俗化( 蒲松龄研究, 2 0 0 6 年第3 期) 等。 青琐高议很可能是为说话人说话创作的底本,在编撰的时候可能受了民间 表演伎艺的影响,里面吸收了大量的口语、俚语词汇,曾因此被认为文辞鄙浅通俗, 所以四库全书总目之青琐高议前集提要称此书为“里巷俗书 。这对语言 学来说,却恰恰是很难得的,由于记录了大量的市井“俗语言,很好的保存了当 时的语言面貌,使该书具有了较高的语料价值。程湘清先生在汉语史专书复音词 研究中指出“因为有书面记载以来的整个汉语史都是口语和文言并存的历史,只 有接近或反映1 :3 语的书面语言才能比较真实的记录汉语的历史面貌”。所以,青 琐高议是研究北宋时期比较重要的语料资源。但是,目前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青 琐高议的,就笔者目力所见,还没有哪本书或专章出现过,甚至连专门的论文也 没有。当前中国最大的词典汉语大词典所收的数以万计的词条中,也很少 有青琐高议的词语。可见,人们对它的语言研究十分不重视。因此研究青琐 高议的词语对发掘它的语料价值,揭示宋代的语言面貌,甚至对整个汉语发展史 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3 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法来考察一些词语,从而发现问题。在传统训诂学与现代 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共时和历时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将青 琐高议语词与大词典、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的同时,做出必 要的解释,将比较和解释结合起来。 1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 0 0 8 年。第8 蜒。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青琐高议词语与大词典的比较研究 汉语大词典是当今汉语词汇研究的最高成果,把青琐高议里的语词与 大词典进行比较,发现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它的语料价值,对辞书的编 纂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研究:一,青琐高议 中未被大词典收录的词语;二,青琐高议中出现的早于大词典首例 书证的词语;三,青琐高议中可以补充大词典阙失义项的词语。 2 1 青琐高议中未被大词典收录的词语 由于汉语词语浩如烟海,大词典这部目前词汇量最为丰富的词典在收词方 面也不可能做到穷尽收录。青琐高议中就有一些未被大词典收录的词语, 现摘录下来。 ( 1 ) 对会案底 “对会”指的是在审案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当面质问或对证;“案底”的意思是某 人过去犯罪的记录。 妇人大呼日:“好待共你入地狱对会,你杀叔案底尚在,今又携我为妇。 我乃帝王家宫人,得甚罪? ”将军乃止。( 后集卷六范敏) 。 “对”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当面对证的意思,如郦道元水经注淇水:“道从 入府,与高及秉等对,共计校”,“会”字在这旱意义发生了弱化,不明显。“对会” 就是当面对证的意思,与“对质”意义相近,大词典只收“对质”而不收“对 会”。“案底”在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现代汉语收录有该词,而大词典没 有收录,作为法律上的常用词,理应被大词典收录。 ( 2 ) 访寻 寻访的意思 行于游人中失其友,道乃独步访寻。( 前集卷二慈云记) 。 “访寻”与“寻访 属于同素逆序词,“访寻”的使用频率及被人们接受的程度 不如“寻访”,在长期的语言演变中,逐渐被“寻访”代替,退出历史舞台。但大 词典也应该予以收录,可以作为研究同素逆序词的一个材料,这也是该词的价值 所在。 ( 3 ) 社父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指的是同一个地方的成年男子。 日就旗亭民舍里儿社父饮醇酒,恣胸臆,陶然得兴,累日忘归。( 前集卷四 王寂传) 。 根据上下文推断,“里儿 指的是乡罩儿童,“社父”指的是成年男子,二词放 在一起泛指老幼。口语化程度较高,是当时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体现出古代社会 以“里 和“社”为单位的居民编制特点,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大词典 应该收录该词。 ( 4 ) 托质 托生,转世为人。 道士指之日“此子之前身也余,子之师也以子尘俗未断,故令托 质人间三十年,以窒其欲耳。”( 前集卷四王寂传) 。 “质”在古代汉语中有形、形体的意思,如陆机演连珠:“臣闻览影偶质, 不能解独”,与“托身 的“身”同义。李剑国先生在唐宋传奇品读辞典中解 释为“托身。即转世”,释义较准确。大词典收该义的词条有“托生”、“托身”, 而不收“托质”。应该把它看成该语义场中的一个词语,收录进来,这也符合词典 编纂的系统性要求。 ( 5 ) 亲老 指父母。 回顾亲老族重,囊无百金之直,乃拊髀叹日:“大丈夫生当重铟卧, 列鼎食,设使为白首博士,有何足道哉! 吾且事父母,畜妻子,然后言昔 日之志。”( 后集卷一画品) 张日:“秋冷矣,亲老未授衣,安能少留耶? ”但淬一短剑而去。( 后 集卷二汤阴县) 。 “亲 和“老 都有“父母”的意思,“亲老”在这罩是一个联合式名词指“父 母”。该词一般指成年人对父母的尊称,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孝道的思想,具有极 强的表现力。大词典应该收录而没有收录。 ( 6 ) 治病 治疗疾病。 余尝患其若是,前集尝言之矣,意不为诸君得也,诚欲士君子治病 得其人云耳。( 后集卷一议医) 。 治病以水不以药。教人行孝悌仁义。( 后集卷十施先生) 该词在青琐高议中出现的频率也极高,属于常用词,意思与现代汉语一样。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在现代汉语中它仍然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的常用词,但大词典不收。收录有“治 病救人 一词,指的是一种办事方法,与“治病”一词并无多大联系,大词典 应该把它们列为两个不同的词条。 ( 7 ) 勤抚 忧悯、关怀、抚慰。 愿有说上陈:“楚含九泽,包四湖,回环万里,负山背水,天下莫强焉。 加有山林鱼盐之利,虾蟹果栗之饶,苟能善修仁德,勤抚吾民,可坐取五 伯。”( 后集卷九仁鹿记) “抚”指安抚、抚慰,“恤”指救济、抚慰,二者意思相近,“勤抚”与“勤恤” 是一对同义词。大词典只收“勤恤”,而不收“勤抚”,应该把它们当作一组同 义词来收录。 ( 8 ) 仰视 抬头向上看。 又百里,至一河,说极困,息于古木下,仰视其木,但枯枝而已。 ( 后集卷三程说) 。 坐堂上,四顾无人,惟梁上有双燕呢喃,榭仰视,乃知所止之国, 燕子国也。( 别集卷四王谢) 。 该词在青琐高议中的使用频率较高,现代汉语中依然在被广泛使用,属于 日常用语,大词典理应收录而未收录。 ( 9 ) 休庇 庇护。 一吏日:“吾亦长沙人,今为走吏,甚不乐子与吾同里,有胡押院亦 吾乡人,引子见之,求之,当得休庇也”。( 后集卷三程说) 。 该词在宋代的其他作品中也出现过,如秦醇谭意哥记:“教其子知诗书之训, 礼义之重,愿其有成,终身休庇妾之此身,如此而己”。可见它在宋代已经被广泛 使用,有一定的影响力,大词典不收该词也不应该。 ( 1 0 ) 替回 任满而归家。 后三年替回,舟沂汴而进,叔文私念:英囊箧不下千缗,而有德于 我,然不知我有妻,妻不知有彼,两不相知,归而相见,不惟不可,当 起狱讼。( 后集卷四陈叔文) 。 “不数月,李随父之官,李遣尼谓浩曰:俟父替回,当成秦晋之 9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约。”( 别集卷四张浩) 。 及浩叔典郡替回,谓浩曰:“汝年及冠未有室,吾为掌婚”。( 别集卷 四张浩) 。 李剑国先生唐宋传奇品读辞典解释为:“三年任满回家等待朝廷另任。宋 代地方官三年一易,即任满再换一地”,是一个历史词汇。在青琐高议中出现 频率极高,大词典只收该词的同义词“替归”,而不收该词。 ( 11 ) 归路 返回的路途。 宿将兵才二百人耳,深入溪洞,彼断吾归路,宿励兵力战争死,杀 伤千人,吾手杀者百人,吾兵虽没,亦足以报国也。( 后集卷七张宿) 。 王日:“晚矣,以兵塞其归路,明e l 尽取此鹿,天赐吾犒军也。”既 晓,王令重兵环谷口,王自执弓矢。( 后集卷九仁鹿记) 该词在青琐高议中出现颇多,现代汉语中仍然被频繁使用,可见其影响力 之大、生命力之强。大词典只收它的同义词“归途 ,而不收它是不应该的。 ( 1 2 ) 烦会 热闹、繁华的意思。 翁乃引行三里,过圜阑民居,亦甚烦会( 别集卷四( ( 王榭) 该词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由程度副词“甚”修饰,是热闹繁华的意思,表现 力很强,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大词典应该收录而没有收录。 有些未被大词典收录的词语,它们的同义词却被大词典收录,如收录 有“对会、托质、勤抚、替回、归路”的同义词“对质、托生、勤恤、替归、归途”。 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都已经消失,而它们的同义词大都还在使用,有些已经进入 基本语汇。这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吸收一些生 命力极强,被大多数人广泛接受的词语,而淘汰那些与它们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渐 渐失去影响力的词语。有的未被大词典收录的词语,属于历史词汇,在当时具 有很强的表现力,但是随着它们所依附的事物的消失而逐渐消失,如“社父、替回。 但是作为辞书,应该如实记录语言,把那些在一定历史时期被广泛使用的词语收录 进来,对把握那一时期语言的整体面貌,研究整个汉语词汇史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2 2 青琐高议中出现的早于大词典首例书证的词语 大词典收词着眼于历史,对收录的词语所举的例证力求是最早的,但有些 词语的例证还是明显迟后于现在人们所掌握的语言材料。青琐高议中就有不少 l o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词语明显早于大词典首例书证。摘录如下: ( 1 ) 绚丽 灿烂美丽。 吉别公,去行百步,回望向所见公处,但碧烟绛雾,绚丽相接,不复见公。 ( 前集卷一王屋山道君) 。 大词典首例引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 ( 2 ) 生意 生机、活力、生命力的意思。 俄染沉疴,既久,生意几亡,困卧客馆。( 前集卷二慈云记) 。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意”在这里的意思当为生机、生命力。该词的这一意义, 在宋代使用较为普遍,如李献民华阳仙姻:“防顷刻无生意,忽闻有旨应咸平元 年两经省下者,并令赴殿试”;洪迈夷峰乙志袁州狱:“痛即止,利不复作, 然厌厌无生意”。大词典收首例引元代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 ( 3 ) 一无所有 什么都没有。 见此居惟屋三间,一无所有,似无烟爨气味。( 前集卷二慈云记) 。 大词典收首例引明代谢肇涮五杂俎地部一。 ( 4 ) 营心 犹经意、用心。 僧日:“贤者以此营心,意窒吾欲,而诱吾归。”( 前集卷二慈云记) 。 大词典首例引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 5 ) 焦黑 物体燃烧后呈现的黑色。 公视其面,苍然焦黑,不类人。( 前集卷一彭郎中记) 。 左右皆大屋,下有数千百床,床下有微火,或灭或燃,床上或卧或坐, 呻吟号呼,形色焦黑,苍然不可辨男子妇人。( 后集卷三程说) 。 大词典释义后没有例证,显然把该词看成了现代汉语旱的词了。 ( 6 ) 倾心 指男女之i 日j 钟情爱慕。 是时琼方年十八岁,修目翠眉,樱唇玉齿,绀发莲脸,赵一见倾心慕爱。 ( 前集卷三琼奴记) 。 大词典首例引巴会家第十一章。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7 ) 冒货 贪财。 子贿赂公行,反覆曲直,民受其弊,其罪一也。冒货践秽,残刑以掩其迹, 其罪二也。( 前集卷四王寂传) 。 该词的这一意义在北宋的其他作品中也出现过,如丘溶孙氏记:“据案决事 则冒货,出证田讼则赇民。”大词典首例引元代胡三省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 光元年注。 ( 8 ) 掩护 保护起来不使人知,庇护。 从北有堂庑壮丽,有坐藤床上若今佛家所为入定者一人,衣缁素衣,前披 幡葆,掩护甚密。( 前集卷四王寂传) 。 大词典首例引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 ( 9 ) 糜斓 犹糜烂。 立曰:“诚如太守言,不可详言之也。立虽糜煳狱吏手,终不尽言也。”( 前 集卷四( ( 王实传) 。 大词典首例引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 ( 1 0 ) 后日 明天的明天。 后e l ,旬余,至太守庭下,立日:“立无子,适妻孕已八九月矣,女与男 不可知也。愿延月余之命,得见妻所诞子,使父子一见归泉下,不望厚意。”( 前 集卷四王实传) 。 青巾曰:“此乃小故,何足称谢? 后日复期子于此,无前却也。”乃各归。 ( 前集卷四任愿) 。 根据上下文可知该词在这里的意思是“明天的明天”。大词典首例引水浒 传第二十四回。 ( 11 ) 调戏 特指对妇女进行侮辱性的挑引戏弄。 “何处渔谣相调戏? 住船侧耳认郎声。”( 前集卷五长桥怨) 。 大词典首例引元代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二折。 ( 1 2 ) 通明 十分明亮的意思。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其镜上药已化去矣,惟所堆药处一点,表里通明,如寒玉春冰,他处仍旧。 ( 前集卷八吕先生记) 。 大词典首例引明代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同记二。 ( 1 3 ) 傍晚 临近晚上的时候,黄昏。 傍晚见太守,具言其事,因以词示太守。( 前集卷八续记) 。 大词典首例引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 ( 1 4 ) 凌晨 天快亮的时候,清晨。 后夜流琼液,凌晨散绛霞。( 前集卷九韩湘子) 该词的这一意义在宋代的其他文献中也出现过,如洪迈夷坚志补李大夫庵 犬:“民疑焉,谓客日:此李大夫庵犬也,凌晨雪逐汝而来,兼山间窄径,非通 行大路,寻常不曾有人及早经过者。观犬声殊哀愤,吾曹当相与诣彼察其故,幸而 无他,则奉送出山,无伤也。 大词典首例引清代冯桂芬潘母张太夫人墓志 铭。 ( 1 5 ) 艳美 艳丽。 举笼见岩花二朵,类世之牡丹,差大而艳美,叶干翠软,合座惊异,公细 视之,花朵上有小金字,分明可辨。( 前集卷九韩湘子) 。 大词典首例引金史佞幸传张仲轲。 ( 1 6 ) 怒忿 气愤。 吁! 守令之权,固足以辱人,怒忿之气,弗明善恶,则致之于有过之地, 既往从而悔焉,亦其谬也。( 前集卷九诗识) 大词典首例引现代柔石二月第十二章。 ( 1 7 ) 环立 立于四周。 一日坐堂泱事,人吏环立,尹耳忽闻风雨鼓角声。( 后集卷一孙兆殿丞) 。 大词典首例引南宋洪迈夷坚甲志曹氏入冥。 ( 1 8 ) 究明 查明的意思。 今翰苑互相淬磨,究明经书,医者甚众,如曹应之、胡院谏皆良医也。( 后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集卷一杜任郎中) 。 大词典首例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 ( 1 9 ) 身肌 犹身体。 鼻隆高而贯,面方而莹泽,耳厚而隐伏,身肌重厚,举动详謇,皆相之美 者也。( 后集卷一胡僧善相) 大词典首例引元代孙季昌粉蝶儿怨别套曲。 ( 2 0 ) 见今 “见”通“现”,现在,如今的意思。 乃饮一大卮酒云:“曾祖天子,祖天子,父天子,见今是太子。”乃上马。 ( 后集卷二唐明皇) 。 大词典首例引元代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 ( 2 1 ) 惶恐 惭愧,难为情。 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 去。( 后集卷二王荆公) 。 大词典首例引元代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 ( 2 2 ) 深奥 幽深隐秘。 或谓日:“此去遏夜道店,陂泽深奥,人烟疏远,可俟伴偕行。”( 后集卷 二汤阴县) 。 大词典首例引明代凌漾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 ( 2 3 ) 骇讶 惊讶的意思。 淳化中,罢相知安州陆山郡,达官见公饮昭不类常人,举郡骇讶。( 后集 卷二张文定) 。 大词典首例引清代王士稹池北偶谈谈异六钱葆酚。 ( 2 4 ) 深究 严厉追究处理。 “妾非人也,非鬼也,容尽陈委曲。妾自愧,固当引去,公若怜照,不加 深究,则永得依附,以报厚意。”( 后集卷三小莲记) 。 大词典首例引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土司老挝反覆。 1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2 5 ) 交竞谨秘 “交竞指的是相互争斗;“谨秘 是谨慎、保密的意思。 公行有日,小莲送公执手言日:“公妻到官一岁当化去,公与都漕交竞, 公亦失意归,妾当复见公,宜谨秘之勿泄。”( 后集卷三( ( 小莲记) 。 “交竞”大词典首例引明史姜日广传。 “谨秘”大词典首例引明代凌漾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 2 6 ) 次室 指妾。 前世尝为人次室,掏语百端,谗其冢妇,浸润既久,良人听焉。( 后集卷 三( ( 小莲记) 。 大词典首例引金史海陵纪。 ( 2 7 ) 巢穴 敌人或盗贼盘踞之地。 后连破数洞,覆其巢穴,系其丑类,请于朝廷。( 后集卷三神助记) 。 大词典首例引明代张居正答殷石汀计剿海寇书。 ( 2 8 ) 泥沼 烂泥淤积的洼地。 困卧沙中,喘喘待死,时复横转,遂成泥沼,然或有气,沙雨交飞,后三 日乃死。( 后集卷三巨鱼记) 。 大词典首例引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 ( 2 9 ) 天界 上界。 因争闲事离天界,却被渔人网取归。( 后集卷三( ( 异鱼记) 。 大词典首例引水浒传第七十一回。 ( 3 0 ) 熏灼 烧炙。 一吏日:“罪人多休于其下,为业火熏灼,故其叶陨落。”( 后集卷三程 说) 。 大词典首例引明代杨仪高坡异纂卷中。 ( 3 1 ) 少待 稍等。 一吏引说立于庑下,日:“子且于此少待。吾为子召胡君。”( 后集卷三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说) 大词典首例引明代汤显祖南柯记就征。 ( 3 2 ) 手柬 亲笔信。 王曰:“有何证也? ”说日:“真有亲书手束在说处。”( 后集卷三程说) 。 大词典首例引明代沈德符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 ( 3 3 ) 阴报 迷信谓在阴间得到报应。 观阴司浃遣,其实甚明,起之杀赵降人,诚可寒心,阴报果如此,安可为 不善耶? ( 后集卷三( ( 程说) 。 大词典首例引明代凌漾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 3 4 ) 闲坐 闲暇时坐着没事做。该词在文中多次出现。 一日,普同家人闲坐,有人揭蔗而入者,普熟视,乃云娘也。( 后集卷 四李云娘) 。 然叔文丰骨秀美,但多郁结,时在娼妓崔兰英家闲坐。( 后集卷四陈 叔丈) 。 一日,与廖山甫闲坐。时桃李已芳,牡丹未坼,春意浩荡。( 别集卷四 ( ( 张浩) 。 大词典首例引明代会瓶梅词话第一回。 ( 3 5 ) 警捕 戒备和搜捕。 后数日,报有劫盗,普乘舟警捕,行半e l ,普或唾水日:“汝又来也! ”有 一手出水中,挽普入水,举舟皆见。( 后集卷四李云娘) 大词典首例引元典章吏部五捕盗官给由例。 ( 3 6 ) 仕路 进身为官之路。 叔文日:“家本甚贫,箧笥间幸有二三千缗,不往之仕路矣。”( 后集卷 四陈叔文) 。 卜起,东都人也,庇身于百司,以年劳补记仕路,中铨,注授瑞州高安 尉( 后集卷四卜起传) 。 公曰:“某已过省,次第失谒,节登仕路,不愿为僧。”( 别集卷七( ( 卢 1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载) 。 大词典首例引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 3 7 ) 昏晚 傍晚,夜晚。 荷担者立门外,不闻耗,人询之云:“子何久在此,昏晚不去也? ”( 后集 卷四陈叔文) 。 该词在宋代的其他文献中也出现过,如王锤来岁状元赋( 说郛卷三引) : “二子过庙已昏晚,大风雪,苦寒,不可夜行。”大词典首例引元代高文秀襄 阳会第二折楔子。 ( 3 8 ) 家寒 家境贫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