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检查.ppt_第1页
骨髓检查.ppt_第2页
骨髓检查.ppt_第3页
骨髓检查.ppt_第4页
骨髓检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髓细胞学检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付斌,内容概述,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适应症及标本制备骨髓涂片的显微镜检查骨髓象分析临床意义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酯酶染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酸性磷酸酶染色糖原染色铁染色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正常骨髓细胞的免疫标志免疫表型分析,骨髓病理学检查意义正常骨髓组织的形态学常见血液病的骨髓病理学诊断常见血液病的细胞学诊断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适应症及标本制备骨髓涂片的显微镜检查骨髓象分析临床意义,骨髓检查适应症,确定诊断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具有特征性细胞形态学改变。辅助诊断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多数是以骨髓造血功能改变为主,尚需结合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才能作出诊断作为鉴别诊断的应用原因未明的发热、淋巴结、脾或肝肿大、骨痛或关节痛时,骨髓检查有助于鉴别是否由造血系统疾病所引起。此外,某些疾病可以有血液学改变但非造血系统疾病,故骨髓检查可作鉴别诊断。禁忌症是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等,标本制备,部位: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胫骨粗隆采集:迅速,少量,抗凝?涂片:手法,肉眼观染色:wright,Giemsa,显微镜检的内容,低倍镜检查:观察取材和涂片制作是否满意。判断骨髓增生程度。观察巨核细胞。735个/1.5*3cm2异常细胞:组织细胞,R-S细胞,转移癌,戈谢细胞,尼曼-皮克细胞选择油镜观察区域油镜检查:取材细胞形态分类计数粒红比异常细胞和寄生虫,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抽吸骨髓时,病人有特殊的酸痛感。骨髓涂片中应含有骨髓小粒或脂肪滴。显微镜检查,可见骨髓的特有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髓细胞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分叶核粒细胞之比大于血涂片。,100倍,Normocellularity(20:1,activity),Markedhypercellularity(1:1),Hypercellularity(10:1)obviousactivity,Hypocellularity(50:1),reductiveactivity,Markedhypocellularity(300:1),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细胞形态观察,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各系细胞形态学特点,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单核系细胞,巨核系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异常细胞,红系形态学特点,原红细胞: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2um,细胞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球状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细砂状或细粒状,较原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核仁15个,呈暗蓝色,界限不甚清晰,常很快消失。胞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时核周形成淡染区,胞质内不含颗粒。,红系形态学特点,早幼红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20um。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2/3。核染色质开始凝集成小块状,核仁消失。胞质量稍多,不透明深蓝色,有时胞质着色较原红更深,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不含颗粒。,红系形态学特点,中幼红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818um。胞核圆形,约占细胞的1/2。染色质团块状或粗索状,车轮状,间有明显的淡染区域。胞质量较多,呈着色不均匀的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红系形态学特点,晚幼红细胞:圆形,直径712um。胞核圆形,居中,占细胞的1/2以下。染色质凝聚成大块状或固缩成团,呈紫褐色或紫黑色。胞质量多,呈均匀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粒系统细胞形态特点,原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18um。胞核较大,占细胞的2/3以上,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淡紫红色细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核仁25个,清楚易见,呈淡蓝色或无色。胞质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不含颗粒或有少量颗粒。,粒系统细胞形态特点,早幼粒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原粒细胞大,直径1222um。胞核大,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状分布不均。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色或蓝色,核周的一侧可出现淡染区。胞质内含有大小、形态和数目不一、分布不均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粒系统细胞形态特点,中性中幼粒细胞:圆形,直径1018um。胞核内侧缘开始变扁平,或稍呈凹陷,占细胞的2/31/2。染色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核仁消失。胞质量多,淡红色,内含细小,分布均匀,淡紫红色的特异性中性颗粒。,粒系统细胞形态特点,晚幼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假设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不同的特异性颗粒,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晚幼粒细胞,特异性颗粒的形态、染色及分布等特点同中幼粒细胞。,粒系统细胞形态特点,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胞核狭长,弯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中含特异性颗粒,也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三种,颗粒特点同中幼粒细胞。,粒系统细胞形态特点,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胞核分叶状,常分为25叶,以分3叶者多见,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核染色质浓集或呈小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丰富,呈淡红色,布满细小紫红色的中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中,晚,杆,分叶),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um。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有折光感的桔红色特异性嗜酸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中,晚,杆,分叶),嗜酸性晚幼粒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假设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嗜酸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中,晚,杆,分叶),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胞核狭长,弯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中含特异性嗜酸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中,晚,杆,分叶),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um。胞核多分为近似对称的两叶。胞质中充满密集粗大、大小均匀的桔红色嗜酸性颗粒,嗜碱性粒细胞(中,晚,杆,分叶),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um。胞核与上述细胞相似,但轮廓不清,染色质结构模糊。胞质内含数量不多、大小不一但较粗大、分布散乱的紫黑色特异性嗜碱性颗粒,颗粒也可覆盖在细胞核上。,嗜碱性粒细胞(中,晚,杆,分叶),嗜碱性晚幼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稍小。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假设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不同的特异性颗粒,嗜碱性粒细胞(中,晚,杆,分叶),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胞核狭长,弯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中含特异性嗜碱性颗粒,嗜碱性粒细胞(中,晚,杆,分叶),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2um。胞核分叶不明显,或呈堆积状。胞质中有稀疏的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呈紫黑色的嗜碱性颗粒,颗粒常覆盖在核上,致使核的轮廓和结构模糊不清。,淋巴细胞(原始,幼稚,大,小),原淋巴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8um。胞核大,圆或椭圆形,稍偏位。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但较原粒细胞稍粗,着色较深,染色质在核膜内层及核仁周围有浓集现象,使核膜浓厚而清晰。核仁多为12个,小而清楚,呈淡蓝色或无色。胞质量少,呈透明天蓝色,不含颗粒。,淋巴细胞(原始,幼稚,大,小),幼淋巴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可有浅的切迹。核染色质较致密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量较少,淡蓝色,一般无颗粒,或可有数颗深紫红色嗜天青颗粒,淋巴细胞(原始,幼稚,大,小),大淋巴细胞:呈圆形,直径1318um。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偏于一侧或着边。染色质常致密呈块状,排列均匀,深染呈深紫红色。胞质丰富,呈透明天蓝色,可有少量大而稀疏的嗜天青颗粒。,淋巴细胞(原始,幼稚,大,小),小淋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10um。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或有切迹,核着边,染色质粗糙致密呈大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量极少,仅在核的一侧见到少量淡蓝色胞质,有时几乎不见而似裸核,一般无颗粒。,浆细胞(原始,幼稚,成熟),原浆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0um。胞核圆形,占细胞的2/3以上,常偏位。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紫红色。核仁25个。胞质量多,呈灰蓝色,不透明,核的一侧可有半圆形淡染区,不含颗粒。,浆细胞(原始,幼稚,成熟),幼浆细胞:细胞多呈椭圆形,直径1216um。胞核圆形,占细胞的1/2,偏位。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染深紫红色,可呈车轮状排列,核仁基本消失。胞质量多,呈不透明灰蓝色,近核处有淡染区,有时可见空泡或少数嗜天青颗粒。,浆细胞(原始,幼稚,成熟),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820um。胞核圆形,偏位。核染色质凝聚块,深染,排列呈车轮状。胞质丰富,呈不透明深蓝色或蓝紫色,核的一侧常有明显的淡染区。常可见小空泡,偶见少数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原,幼,成熟),原单核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5um。胞核较大,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纤细疏松呈网状,染淡紫红色。核仁13个,大而清楚。胞质丰富,呈浅灰蓝色,半透明如毛玻璃样,边缘常不整齐,有时可有伪足突出,不含颗粒。,单核细胞(原,幼,成熟),幼单核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525um。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可有凹陷、切迹、扭曲或折叠。染色质较原单核细胞稍粗,但仍呈疏松丝网状,染淡紫红色。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量多,呈灰蓝色,边缘可有伪足突出,浆内可见许多细小、分布均匀的淡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原,幼,成熟),单核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220um,边缘常见伪足突出。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明显扭曲折叠。染色质疏松细致,呈淡紫红色丝网状。胞质丰富,呈淡灰蓝色或淡粉红色,可见多数细小、分布均匀、细尘样淡紫红色颗粒。,巨核细胞(原,幼,颗粒,产板,裸核),原巨核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大,直径1530um。胞核大,占细胞的极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深紫红色,粗粒状,排列紧密。可见淡蓝色核仁23个,核仁大小不一,不清晰。胞质量较少,呈不透明深蓝色,边缘常有不规则突起。,巨核细胞(原,幼,颗粒,产板,裸核),幼巨核细胞: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胞体明显增大,直径3050um。胞核开始有分叶,核形不规则并有重叠。染色质凝聚呈粗颗粒状或小块状,排列紧密。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量增多,呈蓝色或灰蓝色,近核处可出现淡蓝色或淡红色淡染区,可有少量嗜天青颗粒。,巨核细胞(原,幼,颗粒,产板,裸核),颗粒型巨核细胞:胞体明显增大,直径5070um,甚至达100um,外形不规则。胞核明显增大,高度分叶,形态不规则,分叶常层叠呈堆集状。染色质粗糙,排列致密呈团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极丰富,呈淡紫红色,其内充满大量细小紫红色颗粒,有时可见边缘处颗粒聚集成簇,但周围无血小板形成。,巨核细胞(原,幼,颗粒,产板,裸核),产板型巨核细胞(成熟型巨核细胞):胞质内颗粒明显聚集成簇,有血小板形成,胞质周缘部分已裂解为血小板,使细胞边缘不完整,其内侧和外侧常有成簇的血小板出现。其余的特征均与颗粒型巨核细胞相同。,巨核细胞(原,幼,颗粒,产板,裸核),巨核细胞裸核: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的胞质裂解成血小板完全脱落后,仅剩细胞核时,称为裸核。,异常细胞,R-S细胞转移癌,Gauchercell,Metastaticcancer,Gauchercell,histoplasmosis,寄生虫与真菌,malaria,Leishmania,骨髓象分析,结合血象分析诊断疗效疑难或不典型细胞骨髓象报告注意事项,骨髓象分析,结合血象分析诊断疗效疑难或不典型细胞骨髓象报告注意事项,推测细胞归属血象变化显著(传单)骨髓变化显著(多发性骨髓瘤,脂质代谢异常),骨髓象分析,结合血象分析诊断疗效疑难或不典型细胞骨髓象报告注意事项,多种手段综合分析下阶段划分优先重取标本,骨髓象分析,结合血象分析诊断疗效疑难或不典型细胞骨髓象报告注意事项,肯定性诊断支持临床诊断排除性诊断描述性报告,骨髓象分析,结合血象分析诊断疗效疑难或不典型细胞骨髓象报告注意事项,取材,涂片,染色良好是准确报告的基础,临床意义正常骨髓象:,粒细胞系:5060%原粒2%早幼粒5%;红细胞系:20%左右淋巴细胞系:20%;单核细胞:4%;浆细胞:1%。巨核细胞系统:1133/片,平均36/片,临床意义粒/红比例意义,粒红比例正常:正常骨髓象;粒、红两系平等增多或减少,前者如红白血病,后者如AA;粒、红两系细胞基本不变化的造血系统疾病,如MM、骨髓转移癌、ITP等。粒红比例增高:指粒/红比例大于5:1。急性或慢性粒白血病;急性化脓性感染、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纯红再障。粒红比例减低:指粒/红比例小于2:1。粒细胞减少,如粒缺;红细胞系增多,如各种增生性贫血、真红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临床意义各系变化意义,粒系,红系,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减少,增加,再障,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恶性:白血病,良性:类白血病,临床意义各系变化意义,粒系,红系,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减少,增加,再障,纯红再障,恶性:白血病,良性:增生性贫血,临床意义各系变化意义,粒系,红系,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减少,增加,再障,白血病,骨纤,药物,恶性:白血病,MPD,ITP,临床意义各系变化意义,粒系,红系,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增加,恶性:白血病,淋巴瘤,良性:病毒、细菌感染,临床意义各系变化意义,粒系,红系,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增加,恶性:白血病,MDS,良性:结核,疟疾,粒缺,临床意义各系变化意义,粒系,红系,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增加,恶性:MM,良性:AA,粒缺,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寄生虫,,二、常用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lialkalinephosphatase,NAP)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SE)+NaF抑制试验及特异性酯酶染色(specificesterase,SE)糖原染色(periodicacidSchiffsreaction,AS)铁染色酸性磷酸酶染色(acidphosphatase,ACP),过氧化物酶染色,【原理】分解H2O2氧化底物(如联苯胺)【结果】强阳性:胞质中蓝黑色颗粒粗大而密集弱阳性:胞质中蓝黑色颗粒细小而稀疏阴性:胞质中无蓝黑色颗粒者【正常参考值】POX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统,原粒细胞为阴性,随细胞的成熟反应越强,但嗜碱性粒细胞为阴性。原单核细胞一般阴性,幼稚和成熟单核细胞弱阳性。淋巴、巨核、幼红细胞阴性。【临床意义】阳性反应: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阴性反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片POX染色,APL:呈强阳性反应,AML-M4:部分呈阳性反应,部分成弱阳性反应,AML-M5:呈弱阳性,ALL:呈阴性,3%,酯酶染色,萘酚AS-D氯乙酸酯酶乙酸萘酚酯酶丁酸奶酸酯酶,SE特异性酯酶(粒系)NSE非特异性酯酶单核细胞酯酶,NSE+NaF抑制试验,【正常参考值】NSE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中,从原单核细胞到成熟单核细胞逐渐增强,粒细胞一般呈阴性或弱阳性。【临床意义】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为强阳性,且可被氟化钠所抑制。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均为阴性或弱阳性,但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所抑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阴性反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eutrophilalkalinePhosphatase,NAP),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分叶及杆状核)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CML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CML时NAP活性明显减低,类白血病反应NAP活性极度增高。PNH与AA的鉴别:前者NAP活性减低,后者增高。急性白血病AL类型的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活性增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减低。其他血液病:淋巴瘤、骨髓增值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NAP活性中度增高。其他情况: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亢进、妊娠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等,NAP积分可增高。,酸性磷酸酶染色(acidphasphatase,ACP),帮助诊断毛细胞白血病(HCL)HCL抗酒石酸ACP阳性淋巴瘤白血病及CLL的ACP阳性但可被酒石酸抑制帮助鉴别T/B淋巴细胞:TL(+),BL(-)GaucherCell阳性而Niemanm-PickCell阴性。单核、组织、网状、巨核细胞ACP染色均呈阴性反应,但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时异常细胞阳性。,酸性磷酸酶染色,FAB:ALLACP染色呈阳性反应(桔红色粗大颗粒)提示为T淋巴细胞白血病,糖原染色(Periodicacid-Schiffsaction,PAS),【正常参考值】有核红细胞呈阴性反应;淋巴细胞多呈阴性,少数弱阳性;粒系中,原粒细胞糖原染色(),早幼粒以下阶段为(+),逐渐增强;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阳性反应,糖原染色(Periodicacid-Schiffsaction,PAS),鉴别红白血病与其他幼红细胞增多的疾病: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的PAS染色呈强阳性反应,积分值增高。巨幼贫、溶贫时幼红细胞多阴性鉴别良性与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ALL,CLL,淋巴瘤白血病),其淋巴细胞的PSA染色积分值增高;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良性增生时,淋巴细胞积分值正常。,糖原染色,AML-M6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MA幼红细胞呈阴性反应,糖原染色(Periodicacid-Schiffsaction,PAS),鉴别某些细胞类型:不典型的巨核细胞与李-斯(Reed-sternberg)细胞的鉴别:前者呈阳性反应,后者一般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GaucherCell阳性而Niemanm-PickCell一般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腺癌细胞呈强阳性反应,骨髓转移时有助于与白血病细胞的鉴别。,铁染色,【结果】细胞外铁:按阳性强度(蓝色物质、蓝色颗粒、蓝色小珠)分为5级。细胞内铁:以铁粒幼细胞所占的百分率表示。正常参考:细胞外铁:12+,大多为2+细胞内铁:2090%,平均值为65%,细胞浆内常见15个铁染色颗粒。,环状铁粒幼细胞,10个以上的粗大铁粒,环绕细胞核排列超过核周径的2/3以上。,铁染色临床意义,缺铁与非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细胞外铁明显降低或消失,细胞内铁阳性率减低,常15%,细胞浆内铁粒变小、变淡。非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时,细胞外铁多为+到+,细胞内铁阳性率增加。感染性贫血时外铁正常或增高,铁粒幼细胞减少,提示铁利用障碍。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外铁增高,环形铁粒幼细胞占幼红细胞15%以上,细胞外铁观察,+血色病,+AA、铁粒幼贫血,+感染,+AA、铁粒幼贫血,+NBM,IDA,阳性为蓝绿色沉淀,三、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正常骨髓细胞的免疫标志免疫表型分析,正常骨髓细胞的免疫标记,T淋巴B淋巴粒系单核红系巨核,正常T淋巴分化过程的抗原表达,正常B淋巴分化过程的抗原表达,正常髓系细胞分化过程的抗原表达,正常单核系细胞分化过程的抗原表达,正常巨核细胞的免疫标记,CD41,CD42,CD61CD62P,CD63(活化血小板),免疫表型分析,FCM(flowcytometry)临床意义急性白血病:MICM,MRD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成熟淋巴亚群分析造血干/祖细胞计数不明细胞分辨,ALL和AML的免疫表型,注:a.CD7对少部分(10%)AML可阳性b.10%T-ALL病例HLA-DR可阳性表达c.TdT在少数(20%)AML(M1)阳性d.TdT对大多数成熟B-ALL是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点,四、骨髓病理学检查,意义正常骨髓组织形态学常见血液病的骨髓病理学检查,临床意义,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反映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程度,鉴别“干抽”协助某些诊断如MDS,淋巴瘤骨髓浸润较涂片早期预测治疗效果其它:如铁染色,转移癌,骨髓坏死等,正常骨髓组织形态学,造血组织细胞骨质基质,常见血液病病理诊断,骨髓纤维化,常见血液病病理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血液病病理诊断,MDS,五、常见血液病的细胞学诊断,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血象,骨髓象,铁染色,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血象,骨髓象,铁染色,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血象,骨髓象,铁染色,细胞外铁,2,3,4,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骨髓象,鉴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骨髓象,鉴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骨髓象,鉴别,MDS,红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血象,骨髓象,鉴别,全血平行下降,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骨髓象,鉴别,AA,急性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骨髓象,鉴别,AA,慢性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骨髓象,鉴别,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急性造血功能停滞,AA,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分型FAB分型MICM分型WHO分型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FAB分型FABclassificationofALL,L1,L2,L3,B,T,FAB分型FABclassificationofAML,MIC分型MICclassificationofacutemyeloidleukemia,t(8;21),t(15;17),AML染色体异常(M2,M3),MIC分型MICclassificationofacutelymphocyticleukemia,Thecytogeneticandmolecularaberrationofacuteleukemia,WHO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WHO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实验诊断,ALL,血象,骨髓象,组化,异常细胞增多,正常细胞减少,非白血性白血病,Basketce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实验诊断,ALL,血象,骨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