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副词“还”语义网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 要 还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副词义项繁多用法复杂灵活为了准确理 解和掌握这个副词有必要理清其义项之间的联系前人对还的研究大多着 重于现代汉语平面上的共时用法本文强调从语言历史的角度采用历时和共时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历时语言资料分析还的语义变化本文主旨是通过 还 的历时演变从根本上寻找其现有义项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其建立一个有层 次的语义网络系统并从中寻找出其语义网络形成的机制和原因 文章首先归纳出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六大义项然后转入对这六大义项 产生历史的追溯根据还的语义演变特征将其语义演变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词虚化还由动词直接虚化出表示转折和重复的副词 第二阶段是虚词虚化由重复义衍生出添加和延续两个义项这两 个义项成为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基本用法第三阶段虚词进一步虚化 主观化添加 和 延续 各自延伸出一系列带有主观性的引申用法 这样 还 的各项语义就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 文章最后归纳了这个语义网络系统 形成的机制和原因 关键字语义网络系统 共时 历时 虚化 主观化 虚化机制 2 abstract hai is a high-frequency adverb in modern chinese, which has various senses and complex uses. in order to comprehend and master it exactly, one should make clear the relation between its senses. previous studies on this adverb focused on its synchronic uses.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arious senses of hai throughout the history. both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methods are used in this thesis. the major idea of the thesis is searching for the relation among various senses of hai through its semantic changes, so as to build a semantic-net which has different levels, and to find out the mechanism and cause which result in forming the semantic-net. in this thesis, firstly, the senses of hai in modern chinese are grouped into six classes, the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se senses are illustrated. based on hais spec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includes three phases“zhuan zhe” and “chong fu” come into being in the first phase; “tian jia”and “yan xu” come from “chong fu” in the second phase, which become the basic uses in modern chinese; a series of subjective extension uses come from “tian jiaand yan xu in the third phase. so the semantic-net of hai comes into being. at last,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 semantic-net of hai is elucidated. key words: semantic-net synchronic diachronic grammaticalization subjectivity mechanism 3 引论 现代汉语副词还的义项很多用法极为丰富灵活使用频率也相当高根 据现代汉语频率辞典 1所载 还的使用频率不仅高排行第二十七位而且在 各类语体的文献中分布相当均匀再与其它副词比较还的使用度也排在前五名2 因此对副词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 目前许多词典对副词还的义项和用法作了详细的阐释如汉语大词典列 了副词还的 13 个义项及用法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3列了副词 还的 9 个义 项及用法但是实际生活中的言语是灵活复杂的特别是副词的意义比较虚灵即 使相同的义项在不同语境中也表现出不同的语用含义所以其具体语义词典是难以 概括全面的此外我们还发现许多学者对于还的分析除了表示动作与状 态延续义是他们所共有的之外其他的义项则存在相当的分歧所以我们认为 为了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个副词 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义项和用法进行一 番新的审视 我们知道多义实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基本上是有联系的找到其中的联系就能使 复杂的义项和用法变得层次清楚 脉络清晰 从而使这个多义实词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那么副词还的各个义项之间是否也相互联系如果有联系又是怎样联系的诸 用法是否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抽象核心意义的语境变体 或者这些用法中某一个或几个 为基本用法其它用法是由基本用法派生而来的我们认为和实词一样副词的众 多义项也应该是有联系的正如沈家煊(1994)介绍 r.w.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时所说 一个词语有若干个约定俗成的意义或义项 这些义项构成一个有层次的语义结构或 网络所以副词还的众多义项也应能构成一个有层次的语义网络系统 本论文研究任务就是描写和分析副词还有层次语义网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并归纳出其网路系统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我们拟从汉语史的角度采取历时和共时相 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追溯副词还的 语义发展史 1 参见现代汉语频率词典p 1 3 7 p 4 9 2 p 6 5 8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 9 8 6 年 6 月 2 使用度前八名的副词分别为不( 5 ) 就( 1 1 ) 也( 1 9 ) 都( 2 6 ) 还( 2 7 ) 又( 3 0 ) 很( 3 3 ) 没( 4 7 ) 3 北大中文系 1 9 5 5 1 9 5 7 级语言班编 商务印书馆 1 9 8 2 年 9 月第 1 版 4 根据还在整个语义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演变特征我们把它的语义 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由动词还直接虚化产生两个副词义 项即转折义重复义 第二阶段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副词还 由重复义派生出延续 义和添加义两个义项添加义词汇意义较弱主要起联系篇章的作用所以 它的产生使副词还进一步虚化这两个义项成为以后义项产生的基础 第三阶段虚化向主观化方向发展也就是主观化的过程4添加义和延续 义主观化抽象化产生一系列带有一定主观倾向性的义项 通过对副词还发展史的描写与分析我们就从根本上理清了其发展脉络从 而为副词还建立了一个有层次的语义网络系统并寻找出了其网络系统形成的机 制和原因 第一章 前人的研究 前言 前人对副词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分布在语法著作中这一类 研究往往比较简单一般是对汉语词汇作分类研究大都只列举其义项或用法有的 还作简单解释在这一类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对副词还进行语义分类并 且进一步追溯其语义发展演变的历程第二类关于副词还的专门研究第一类 的代表性著作有丁声树1961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赵元任1979的汉语 口语语法吕叔湘1980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王力1985的中国现代语法 第二类的代表性文章有陆俭明1980的还和更马真1984的关于 表示程度浅的副词还沈家煊2001的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高 增霞2002的副词还”的基本义李宗江1999的还类副词的演变 本章将对上述文献逐一介绍和分析以在此基础上对副词还的语义发展作进 4 t r a u g o t t 认为主观化是一种语义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 度引自沈家煊 2 0 0 1 5 一步的研究 1.1第一类研究5 1.1.1王力1985 王力先生将副词还的用法分成三类即 1时间副词表示事情尚未告终止如还有老爷太太管他呢 2范围副词表示谓语的范围如人人都笑我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 3语气副词从时间副词和范围副词变来的共有两种意义 a. 对于不应有的情理表示生气或不满如是我还不开门吗 b. 对于事情表示夸张这种还往往和呢相应如所以我妹妹还是 我的大恩人呢 王力先生对副词还的分类很简单许多其它用法也没有提及但是他注意到 语气副词是从时间副词和范围副词变来的这对我们研究副词还的 诸义项之间的联系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1.1.2赵元任1979 赵元任先生将副词还的用法分为四类即 1还1: 表示范围跟数量如还要一个 2还2表示评价如还好 3还3时间副词如他昨儿还好好的怎么今儿病了 4程度副词还2如他身体还好还4如你坏他比你还坏更=还4 赵元任先生的程度副词包括两种用法即表示评价的用法和表示程度 深的用法表示评价的用法现代语法学界称为表示程度浅的用法为什么 这种用法的还既表示评价又表示程度浅呢赵先生没有解释我们认为 程度浅的含义是从评价中产生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解释是这样的当 5 我们按照文献对还义项的分类由少到多来排列文献顺序 6 说话者说他身体还好的时候就表明了说话者主观上存在一个预期参考标准说 话者认为他的身体状况不好但是与这个预期参考标准相比稍好一点所以还就 表现出程度浅的意思因为程度浅所以才觉得勉强过得去这就体现出吕叔湘先生 所说的抑的语气(参见 1.1.4)因此程度浅是说话者主观评价得出的结论即程 度浅的含义是从主观评价中产生的因为表示主观评价所以其后常跟带有主 观色彩的词算可以” 行等如 他身体还算好/你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他的普通话还行 另外赵先生说更还4其实更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还4关于还 和更的异同陆俭明先生1980专门讨论过下文我们将谈到 1.1.3丁声树1961 丁声树先生把还的主要用法分为四类此外还补充了加强反问的用法 如下 1表示现象继续存在动作继续进行有仍旧的意思如我们的声音便 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鲁迅 2表示有所补充有而且的意思如淘箩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 一株菜 鲁迅 3表示退一步说话有尚且的意思如你看我十张红票还不够他 两张怎行呢老舍 4表示程度上更进一层跟更字差不多如你真比我亲妈妈还好老舍 还字也可以表示只有一定程度那就必须轻读这种用法只能往好的强的 方面说如她模样还端正手脚还壮大鲁迅 此外还字还可以加强反问如向三元的话还能有假的?老舍 丁声树先生的分类比王赵两位先生的分类更为细致全面而且对各类义项的 语义解释也较详细 但是第 4 类用法中对表示 只有一定程度 即通常所说的表示 程 度浅的还的解释我们有不同的看法他说这种用法只能往好的强的方面 说我们认为只要是被说话双方视为正面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如果这样除了 往好的强的方面说也可以往坏的弱的方面说如这人还算丑这句话如果是 对一般人说 会觉得很怪 但是如果一部影片需要一位非常丑的演员 导演派人去找 7 被派的人就可以跟导演说我觉得这个人还算丑就给您找来了导演如果认为这 个人丑的可以达到他的要求他会很满意的接受这个人做演员因为这个丑 是谈话双方视为正面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认为只要是谈话双方视为正面价 值的东西都可以被还修饰 1.1.4吕叔湘1980 吕叔湘先生认为副词还表示某些语气所以他是按照还所表示的语气将 其分成平扬抑三类每一类内部又根据其语法意义或句法格式分成次类此外还 指出一种以表示感情为主的用法由于吕先生的分类较多凡前文提到过的用法我 们略掉例句 1表示平的语气不含轻重抑扬的意思 a 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不变仍然 b 虽然尽管即使还表示动作或状态不因为有某种情况而改变 2表示扬的语气把事情往大里高里重里说 a 表示程度差别更加用于比较句 b 表示项目数量增加范围扩大 c 不但不仅不光还表示进一层意思跟 b 相近但语气更重 3表示抑的语气把事情往小里底里轻里说 a 表示勉强过得去多修饰褒义形容词 b 表示数量小时间不到如现在还早可以再等等 c 还就如还不过五点钟他就已经起床了 d 还没不到就如我还没说话他就说知道了 e 尚且前一小句用还作陪衬后一小句做出推论这类句子也可以不用还 而用都还常和连合用 4.表示以感情为主意思有的可以用前面三项来解释但那是次要的 a 表示超乎预料 有赞叹的语气 如 下这么大的雨 没想到你还真准时到了 b 表示应该怎样而不怎样名不副实有责备或讥讽的语气 如亏你还上过大 学呢这个字也不认得 c 用于反问 8 吕叔湘先生首次把副词还的用法阐发得较为全面而且他提出副词还兼 有连接前后小句的作用即是后来学者提出的副词具有篇章连接功能 他注意 到无论哪种还都表达一定的语气语气是来自说话者的主观情感的所以吕叔湘 先生很早就意识到还的主观性特点只是没用现代语用学的术语而已吕叔湘先 生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和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我 们以他的研究为基础并参照王赵丁三位先生的研究对副词还进行语义分 类 1平的语气他把表示平的语气的还根据句法格式分成 ab 两个次类 其实 ab 两类中还的语义是一样的只是 b 用虽然尽管即使分句 使动作或状态持续不变的语义得到进一步的强调而已我们把这类表示动作或状 态持续不变的还记作还1 2扬的语气从语义上看bc 意思相近都表示项目数目增加范围扩大 我们把这个语义概括为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添加新信息记作还 2 c 类之所 以比 b 类语气更重 是因为添加的新信息比原有的信息在语义上更进一层 所以带有 扬的语气a 虽然也表示扬的语气但是其语义与 bc 大不相同a 出现在比 较句中 通过比较强调某性状在程度上的加深 因此我们把它与 b c 分开 视为 程 度深义记作还3 3抑的语气ae 虽然都表示抑的语气但是语义大不相同产生抑的语气的 原因也不一样 a类 在 1.1.2 中已经分析过这种用法由分析得知表示程度浅是由说话者 主观评价而产生的因为程度浅所以才觉得勉强过得去这就体现出吕叔湘所说的 抑的语气我们把这类还的语义概括为表示主观评价记作还4 bcd类 这三个用法其实属于一类都暗含了说话者已经有一个主观的预期 标准可能是时间可能是数量也可能是某种情境而利用还来强调在预期 标准尚未达到之前某种情况仍在延续例如在 b 中人还太少”还强调在预 期数量未达到之前太少的情况仍在延续 cd 中还不过五点钟他就已经 起床了/我还没说话他就说知道了还强调的是情况仍在预期的时间 点尚未发生时后面一个事件就发生了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把还的这类用法概括为表示事情发生的早我们 9 认为还分句的作用是为后面的分句建立一个时间语境这个时间早于说话者所 预期的时间所以整句话体现出动作行为或情况出现得早的含义如果去掉还 句子的真值不变仍然能体现早的语义所以还并不表示事情发生的早我 们认为副词就的功能才是表示动作发生的早吕叔湘1980280在分析就 的用法时就指出其中的一个用法是表示动作在很久以前已经发生如早在抗战 时期我们就认识了还就两个副词搭配使用更能突显动作行为或事件 发生的早是出乎意料的目的 这一句法结构中如果就所引导行为动作或情况出现得过早则含有说话者 不满的语气如 你叫日本鬼子逼出去 在外面十几年 这才回来还没一年 就又走啦1956 独 幕剧选转引自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我还没有准备好他就发球了这能算吗转引自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我们认为这类还体现的是抽象化的延续义还在这种结构中的功能 在于强调情况仍维持在预期时间未达到之前建立一个预期时间尚未达到的 语境这种功能正是藉于还1的延续义而来的 所以 b c d 三类我们仍记作还1 e类 这类用法的还我们记作还5吕叔湘先生认为前一小句用还 作陪衬后一小句做出推论丁声树先生认为表示退一步说话两位先生都没有 明确指出还5的功能 高增霞2002认为这种句子是省略连字的连字句连字引进的是 一个极值如小车还通不过更别提大车了就某个桥洞按照通过的可能性大 小小车通不过的可能性最小还表明在可能性最小的节点上也出现了典型情 状从而使这一节点与其他节点一样包含在该典型情状的集合之中 连字引进一个极值也是语法学界公认的事实但是我们有一个疑问连 引进极值为什么引进者可以被省略反而还不能被省略如连小车通不过 更别提大车了 故我们猜测 在这种句子中 起引进极值作用的是 还 而不是 连 我们将在第四章详细论证我们的猜测 4以感情为主这种以感情为主的用法我们记作还 6 吕叔湘先生归纳 出三种语气即赞叹的语气责备或讥讽的语气反问语气可以看出这三种语气 10 都是因事实与说话者的心理预期相反而产生的就是说还 6 所表达的其实一 种是与预期相反的语气如 下这么大的雨没想到你还真准时到了说话者预期你不会准时到 亏你还上过大学呢这个字也不认得说话者预期你应该认得这个字 我们吃这种人的亏还少吗说话者预期我们吃这种人的亏不少了 由此我们把还 6 概括为表示与预期相反的语气赞叹责备生气或 讽刺夸张等感情只是特定的语境所体现出来的 综上所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把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用法归纳为六 大义项6 还1表动作行为状态现象等的延续不变 如他还在图书馆看书/他还是很胖 还2表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添加新信息 如主任问了我个人的问题还问了家里的情况 还3用于比较句表示比较后程度的加深 如这个房间比那个房间还大/他们的友谊比大海还深 还4主观评价表勉强满意呈现出程度浅的含义 如我最近身体还好/他的工作还可以 还5引介出极值作为进一步推论的基础 如小车还通不过就不用说大车了/这本书一个月还看不完何况两 天呢 还6表达与预期相反 的语气具体语境中体现出不同的语气 如这还有假反诘还不快走责备还大学生呢这个字都不认 识讽刺 你还真好赞叹 这六个义项在使用频率上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统计了 6 种语料7 发现还1 还2的使用频率最高共占 80其他则都低于 10因此我们称还1还2 为基本义 6 我们用还1还2还6是为了叙述其义项的方便并不是说现代汉语中有六个不同的还 7 这六种语料来自 h t t p : / / w w w . m y p c e r a . c o m / b o o k / x i a n 1 . h t m 它们是阿 q 正传鲁迅 林家铺子茅 盾正红旗下二马老舍 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 雷雨曹禺 11 1.2第二类研究 1.2.1陆俭明1980马真1984沈家煊2001 陆俭明马真沈家煊三位先生都是针对副词还的一个或两个义项作了比较 深入的分析 陆俭明先生在还和更一文中通过对还和更所在句式的比较 得出表示程度深的还 3 和更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异同点其中还的突出语 义特征是除了表示比较外还表示比拟这是程度副词更所没有的用法如 那条蛇比碗口还粗他说碗口是用来摹拟蛇的粗细的如果把还换成 更就变成比较蛇和碗口粗细了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大可能这样做的 所以表示比拟的还不能用单纯表示比较的更替换陆先生的研究对我们分析 表程度深的还3的产生及语义特征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 马真先生在关于表示程度浅的副词还一文中详细的谈了还表示程度 浅的用法她认为还的这种用法伴有比较的意思据此她把这种用法分为有明 确比较对象和没有明确比较对象两种比较前者如这个房间还干净些那个 房间脏死了后者如 a:妈妈身体怎么样b 妈妈身体还好在 1.1.2 中我们谈到 表示程度浅的含义是由主观评价带来的故我们把这种用法称为表示主观评价 有明确比较对象和没有明确比较对象的划分为我们第四章分析还 4 的产 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沈家煊先生讨论了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即 1 还 p 呢别提/何况/更 q 如小车还通不过呢就别提大车了 2居然 p亏你/想不到还 q 呢 如连这个字也不认得亏你还上过大学呢 这两个句式中的还分别是我们所归纳出的还5和表责备或讽刺的还6 通过对这两个句式的讨论说明其中的还具有主观和元语 8的性质 说 话人用它表明自己对一个已知命题的态度即认为这个命题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同时 增补一个信息量充足的命题他还指出元语和非元语用法主观和客观表达的区别 8 所谓元语m e t a l a n g u a g e 是指用来指称或描述语言的语言沈家煊 2 0 0 1 12 在语言中具有普遍性这对于我们研究副词还在第三阶段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理 论指导作用 1.2.2高增霞2002 高增霞先生2002分析了还的众义项之间联系她认为副词还的基本 义是表延续这种延续是抽象的并不等同于我们的还 1 其功能是在句中 激活一个序列序列包括时间序列等级序列预期序列还的其他用法有的是 基本用法的语境变体有的是其比喻衍生 高先生从还的众多用法中抽象出一个基本义延续通过延续所激活 的三个序列把众多用法纳入以延续为核心的语义网络之中这为人们更系统地理 解并掌握这个复杂副词的用法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更重要的是她把数学上的序 列概念引入副词还的研究是一种创新对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启 发作用 但是抽象的延续是否可以用来说明所有的用法呢我们认为延续在说 明还2上有很大的困难因为还2根本不具备高先生所说的延续的情景9 我们有两点理由 第一 表范围扩展的两项常常无法在有向轴上按顺序排列 高先生自己也说扩 充式常表现为并列关系的复句或句群既然是并列关系就可以调换顺序如 a他家很富有一幢楼房还有两辆小轿车 为了说明他家富列举了一幢楼房和两辆小轿车这两项是并列的可以调 换顺序所以无法在有向轴上按顺序排列 第二延续表示续项上的状态 p 与前项的关系而表范围扩展的还常常 找不出或根本不存在这个状态 p如 b他这个人尖酸刻薄还有一点爱嚼舌头 从这句话中我们就找不出一个状态 p 来 所以我们认为表范围扩展即我们所称为的添加 义没有激活一个序列的作 用因而不能用延续来解释它应是独立于延续义之外的意义其实这里的 还的作用是引介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命题如例 a由还引介有两辆小轿车 9 延续的情景1 两个实体 a b2 a b 两项在有向轴上按顺序排列b 是续项非其始项延续 即是续项上的状态 p 与前项的关系 13 这个命题来强化主题他家富例 b 由还有引介爱嚼舌头这个命题来强化 主题他很坏令人讨厌 另外从历史语料看我们认为还 3 也不是抽象的延续所衍生的义项 还2还3既然不能纳入以延续为核心的语义网络那么它与还的诸义 项到底有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仅在现代汉语层面上难以得到解答为此必须追溯 还的发展历史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1.2.3 李宗江1999 李宗江先生把现代汉语中的副词还的主要意义归纳为两种延续义和尚 且义即还1和还5他把汉语历史上意义和用法跟还类似的副词称为 还类副词这类副词主要是犹和尚以及一些以犹尚为语素的副 词如犹尚尚犹尚自犹自等他重点考察了还类副词的交替性演变即 犹尚还的历时替换问题其中也涉及到还的语义演变其语义演变线索 是回还义动词重复义延续义尚且义后三项为副词 他认为副词还来自于动词还但是没有做出解释关于重复和延 续的联系他引用了蒋琪金立鑫1997的观点那就是如果忽略了重复 之间的间隔断就成为延续连从延续到尚且他认为是在特定的 结构中演变的关于尚且义的产生在第四章我们将作详细的分析 1.3小结 从前人对副词还的研究我们发现除了李宗江先生是从历史角度来研究外 其余的研究都是在现代汉语这个平面进行的 第一类研究的特点是尽量列举其义项或 用法而没有对其作详细的语义探讨也没有阐明各义项之间的联系第二类研究 多是针对还的某个用法作专门的研究高增霞先生虽然为还的众多义项建立 了一个语义网络但是她试图在现代汉语平面上用抽象的延续义从理论上来说 明所有的义项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现代汉语副词还的众多义项的共存其实 是历时发展的结果仅从共时平面上很难真正地理清诸多义项之间的联系所以还需 要根据历时语料来分析还的各类语义才能找到诸多义项间较为真实的联系李 宗江先生是从汉语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的但是他研究的重点是还类副词的历时替 14 换问题虽然也涉及到还的语义演变但是他只谈到副词还的重复义 延续义和尚且义而且没有说明还从动词到副词这一关键性的转变 本论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还的语义演变史根据具体的历 时语言材料分析其语义找出诸多义项之间的联系为副词还建立一个有层次的 语义网络系统并找出其网络系统形成的机制和原因 第二章 还历史发展演变的第一阶段实词虚化 前言 这一章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还的发展演变史在引论中我们已经把其发 展史分为三个阶段本章论述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实词虚化的过程即由动词虚化 为副词的过程时间贯穿秦汉至六朝六朝是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由动词发展出两 项副词义即转折义和重复义这一章的论述我们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分析动词还第二部分分项描述转折义和重复义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分析这两义项产生的机制和原因 2.1 动词还 在汉语历史上还最初是作为动词用的说文还复也尔雅释言 还复返也还本义是返回即由目的地返回到出发点如 1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郑笺 还行反也 10 2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庄子 3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春秋左氏传 返回含有掉转方向这一义素所以由返回自然引申出回转之义 如 1 0 诗经词典p 1 7 1 作者向熹 四川人民出版社 1 9 8 6 年 8 月第一版 15 4载脂载辖还车言迈诗经邶风泉水集传还回旋也 11 5今山泽之兽无黠于麋麋知猎者张网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数 战国策楚策三还为回头或返身 12 返回又可以引申出归还送还之义这个意义现代汉语仍在使用由于 我们的研究与这个意义没有关系所以对此不作研究 r.w.langacker13认为 一个词语的意义不仅是这个词语在人脑中形成一个情景 situation而且是这一情景形成的具体方式称为意象imagery我们可以用意 象图式结构image-schematic structures来表示动词还在人们头脑中的意象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1从目的域到原域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 2轨迹运行是重复的 这两个方面互有交叉和联系常常难以截然分开我们发现这个意象图式结构 贯穿于还的整个发展过程 2.2 副词还的产生和发展 由 2. 1 的分析我们知道动词 还 的意象图式结构含有 运行方向相反 和 运 行轨迹重复两个义素通过历时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副词还最早产生的两个 义项正是转折义和重复义蒋绍愚先生198971曾说甲义引申为乙 义两个意义之间必须有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 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的部分副词还的这两个义项与返回 义动词还的两个义素恰好吻合这说明副词还和动词还是有联系的只 是它们不是词义引申关系而是虚化关系 1 1 诗经词典p 1 7 1 1 2 见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 商务印书馆 1 9 9 9 年 2 月第 1 版 1 3 r . w . l a n g a c k e r 的认知语法沈家煊1 9 9 4 原域 目的域 返回 16 2.2.1转折义副词还 转折义副词还与现代汉语中还的语气用法有相同之处都表示语义 的转折变化但是现代汉语中语气用法的还多用于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中 表达强烈的语气和情态而转折义副词还却可以不借助特殊句式而用于一 般陈述句 仍然表示转折 相当于转折副词 反而 却词汇意义比语气用法的 还 实在根据我们搜集的文献资料副词还的这个义项在汉朝就产生了如 6 穷武极诈 士民不附 卒隶之徒 还为敌雠猋起云合 果共轧之汉卷23 刑 法志第3 7张陈之交斿如父子携手遁秦拊翼俱起据国争权还为豺虎 汉书卷 100传第 70 8其象将以兵革抗极成功而还自害也牡马非生类妄生而死犹秦恃力强 得天下而还自灭之象也汉书卷27五行志第7 9俗士以辩惠之能据官爵之尊望显盛之宠遂专为贤之名贤者还在闾巷 之间贫贱终老被无验之谤论衡卷 27 定贤篇第 80 汉朝转折义副词还还为数不多到六朝时期转折义副词还曾一度繁荣 如 10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汉魏六朝诗选左思咏史诗八首 11以孔璋之才不闲辞赋而多自谓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还为狗者也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注 12而容纳其策以为谋主令臣骨肉兄弟还为雠敌交锋接刃构难滋甚 后汉书卷 74 上袁绍刘表列传第 64 13至於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囓适足还害其身诚无所至也后汉书卷 70 郑孔荀列传第 60 表示转折的副词“还”常常与反身代词自连用构成还自”或自还的固 定格式对此太田辰夫19881617解释说还自是自称是反从自己的意 思跟身自一样为副词如 14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 15从身火出还自烧身阿阇世王经下大 15403 中转引自太田辰夫 16仆小人也本因行役寇窃大州恩深分厚宁乐今日自还接刃三国志 17 卷100传第70 17天戒若曰诸怀爵禄而尊厚者还自相害至灭亡也后汉书志第 14五 行 2 18欲杀其人还自遏折贤愚经七瓶金施品第十八 唐宋继承了还表转折的用法如 19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韩昌黎集桃源图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似无晴还有晴刘禹锡集竹枝词 21爱之欲移舟渐近还飞起欧阳文忠公集鸳鸯 22疾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太平广记嘲诮二欧 阳询引启颜录 以上 4 例转引自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古汉语研 究室 商务印书馆 1999 年 2 月第 1 版 元明时代还的转折义只出现在少量诗文中在口语里基本上消失而同 时还的语气用法大量出现转折义主观化为一种转折语气即与预期相反 的语气不仅用于纯语气用法中而且渗透于还的其他义项所以副词还的 很多用法中常常含有与预期相反的语气与预期相反的语气用法产生后转 折义就渐渐消失了还的与预期相反的语气用法我们将于第四章详细论述 2.2.2重复义副词还 重复义副词还的发展演变过程如下 23.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穀无实礼记 24.子贡观于鲁庙之北堂出而问孔子曰乡者赐观于太庙之北堂吾亦未 辍还复瞻被九盖皆继被有说邪匠过绝邪 荀子二十八宥坐 25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吕氏春秋仲春纪第2 26如势欲杀人当驱逐之时避人隐匿驱逐之止则复还立故处论衡 卷 25解除篇第七十五 27时缯侯刘敞东海恭王之後也所为多不法废嫡立庶乃上没敞所 侵官民田地废其庶子还立嫡嗣后汉书卷 82方术列传第 72 28 每闻人饥 或达旦不寐 而躬自减彻 以救灾厄 故天下复平 岁还丰穰后 18 汉书卷10皇后纪第10 在 23 中复还连用其后没有任何成分还显然是动词意为返回 在 24 中还复连用还仍然是动词但是从行文看还不是此句中的 谓语中心其后的瞻才是谓语中心还和瞻构成连动结构乡者意思 是刚才那么这句话可译为刚才我观看太庙的北堂没有停住脚步返回再 观看 由于还不是谓语中心所以如果我们把还作重复义副词解 释也行得通表示重复或反复观看因为返回再观看就包含重复观看的意思当 然我们解作副词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而言但是正是这种还 vp的连动结构为动 词还的虚化提供了条件 例 25还可以释作动词还反同义连用义返回还可以释作副词和 复对举使用都表示重复但是还的动词义还很强 在例 26 中是复还连用还可作动词返回义解释也可作副词重 复义解释但是同例 25 相比还动词性要弱相应地副词性较强因为例 26 中 还与有重复义用法的副词复连用而例 25 与动词反连用可见 聚合类推14在还的虚化中有很大的影响 例 2326 中的还或其后不带宾语或带处所宾语所以还都可作动词 返回解有的可以作副词理解那是因为还后另有谓词性成分 例 27 中还字句的宾语不再是处所宾语还无法再作动词返回解只 能解作副词又再修饰立从上文我们知道以前立的是嫡中间曾立 庶最后又立嫡其间经过了一个反复的过程这跟返回义相似 例 28 中复还后所接成分亦不是处所宾语而是表示性状的谓词性成分 所以同例 27 一样复还不能作动词返回解而只能理解成副词修饰其后 的形容词意思同表示重复的又再这里的重复也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 从例 2328 中还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返回义还的动词性渐次 变弱以至完全消失这个演变过程是漫长的贯穿于秦汉到六朝时期其中秦汉时 期多为两可解释 即可动词可副词 并且用例还不多见 所以秦汉时代我们只能说 重 复义副词还才刚刚萌芽到六朝时期还表重复的副词已经使用比较多 如 1 4 我们将在 2 . 3 中具体介绍聚合类推 19 29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时先以舌吐示宾客 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头半舌犹在既而还取含续 之搜神记卷 2 30自春涉夏大旱炎赫忧心京京故得祷祈明祀冀蒙润泽前虽得雨而 宿麦颇伤比日阴云还复开霁后汉书卷 6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 6 31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贼遂杀之观者填陌莫不骇其奇异既而神识 还为安息王太子高僧传卷 1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 32乃以五色系作绳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灰若出水还成绳者病不可愈高 僧传卷 2 但是在这个阶段可以作两可解释的仍然不乏其例如 33解剑授长生枕其膝眠王寤曰王复还卧六度集经卷 110吴康居 国沙门康僧会译 34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十三首 35到彼往债竟不得见来还渡河复雇两钱百喻经债半钱喻萧齐天 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2.3副词还产生的机制和原因 第一 隐喻机制 沈家煊先生1998介绍说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的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 的认知方式现在常说成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mapping 隐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两个域的总体概念结构这种总体概念结构如果比较具体现 在的认知语言学家称之为 意象图式有相似之处 而且在投射过程中保持不变 他还指出了演化而来的语法所强调的一个观点隐喻机制只在虚化的早期阶段起 作用也就是发生在实词变为较虚实词的阶段 还的这两项副词用法直接由动词还的虚化而产生故它们处在虚化的早 期阶段因此隐喻机制起着关键作用 先来看隐喻机制怎样作用于重复义的产生我们以 28 为例如下图所示 原域 目的域 20 返回 返回 平/丰穰 不平/饥荒 此句中的平和丰穰都表示原有的状态不平和饥荒是现存的状 态还在此表示由现有的不良状态返回到原有的良好状态促使还的意象 图式结构抽象化的是人们的认知作用人们认为这种抽象的返回到原有状态与具 体的返回到原地极为相似所以动词还的意象图式结构就由空间域保持不变 地投射到了时间域在投射过程中被突显的是运行轨迹的重复所以产生了重 复义 据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的语料此时的副词还基本上都隐含着一个a? b?a的返回过程又如 42又顷前数日寒过其节冰既解释还复凝合后汉书卷 30郎顗襄楷列 传第 20凝合解释?凝合 43.夫亡者元气去体贞魂游散反素复始归於无端既已消仆还合粪土 后汉书卷 39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 29粪土?人体?粪土 44虎已食之血肉涂漫自扑堕地气绝而死经于久时乃还稣活贤愚 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第二活?死?活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重复义副词还仍然保留着返回义动词 还的意象图式结构这也说明副词还的确是由返回义动词还虚化而 来 同样隐喻机制作用于转折义也是动词还的意象图式结构抽象化抽象 过程中被突显的是运行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常理或前文内容 抽象的事理 原域 目的域 21 如果抽象的事理在逻辑上与常理或前文所述内容相反具体的运行方向相反 通过人们的认知作用就隐喻为情理相反动词还的意象图式结构由空间域投 射到认知域投射过程中被突显的是方向相反于是转折义副词还就产 生了 还的转折义和重复义有时会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如 45既得出家还复念其妻子眷属世间之事五欲之乐百喻经水火喻 萧齐 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这句话中的还复既有重复义即出家后又眷念世间之事有转折 义因为出家就应该六根清静超脱世俗然而此人却恰恰相反所以这句话我们 可以译为 出家后 却又怀念着妻子亲眷 世俗之事 五欲之乐 这是因为 动词 还 的意象图式结构在投射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这两个义项有时会交织在一起难以截 然分开 第二 句法结构 实词虚化必须在特定的句法结构中进行刘坚等1995曾指出就多数情况而 言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由某一实词句法位置改变而诱发的就是说特定的句法 结构是实词语法化的诱因 通观副词还的产生过程我们发现还 vpo 15 连动结构是它们产生的 诱因如果还单独使用如例 23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穀无实 或单独带体词性宾语 如 夏 遂还泰山 修五年之礼如前 而加以禅祠石闾 史 记卷 28这时还是句子结构的核心成分它所表达的动作是实实在在的不可 能虚化如果它处于还 vpo的连动结构中如例 6穷武极诈士民不附 卒隶之徒还为敌雠猋起云合果共轧之它就不是句中唯一的动词邹韶华转 引自董淑慧 1996 对连动式做定量分析后认为从人们的语感和上下文的制约上看 语义中心绝大多数落在后一动词上面由于还不是句子的语义中心其动词性 就弱化了如果还经常处于这种句法结构中它的这种语法位置被固定下来之后 其语法功能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作为谓语的构成部分而变成了谓语的修饰成分 状语这样副词还就产生了 隐喻机制也正是在这样的句法结构中发生作用的二者都会使实词还词义抽 1 5 v p 代表谓语动词o 代表宾语 22 象化虚化结果导致动词还语法化 第三 聚合类推 李宗江199914先生指出聚合类推是指这种现象甲词有 a1a2两个 义位乙词原来只有一个义位 b1但因为 b1与 a1同义或反义所以就逐渐地乙词也 产生一个和 a2同义或反义的 b2蒋绍愚先生198982称这种现象为相因生义 许嘉璐先生1987称之为同步引申孙雍长先生1985称之为词义渗透 我们采用李宗江先生的说法聚合类推 还由动词演变成副词的过程中聚合类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汉语历史上 还与复是一对同义词说文还复也尔雅释言还复返 也这就是说还和复作为动词有返回义这一共同义项而复早在 上古文献中就已经有重复义副词的用法了如 45陟则在巘复降在原诗经小雅生民之十公刘 46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春秋左氏传僖公 47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春秋左氏传成公 还作为复的同义词经常与复同现或对举使用或同义连用如 例 23242526 等而复早就有重复义副词的用法所以还受其影 响也沿着相似的线路发展产生了重复义副词用法还虚化为副词以后 仍然经常与复同现如唐诗中还和复往往对举使用或同义连用 48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全唐诗李世民赋得残菊 4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全唐诗李白乐府杂曲 鼓吹曲辞 将 进酒 50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全唐诗沈佺期横吹曲辞 长安道 51还疑缝掖子复似洛阳才全唐诗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 居里壁 这就加强了其副词地位的巩固 同样转折义的还常常与反身代词自连用也引导还向转折 义发展如例 1418 第四 语境影响 23 根据李宗江199947先生所谓的语境影响是指一个词的演变受到了大于 单句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包括句子语气因素的影响我们提出这条原因主要是针对 转折义的产生而言的通过对转折义的产生过程的描述我们发现当动词 还处于表达的情理与常理或上下文意相反的语境中时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 就虚化为转折副词表示某种情理上的转折 另外反问句的语言环境对转折义副词还的产生起着辅助作用反问语 气往往附着于某些成分处于状语位置的还就成了最佳选择对象所以这种反问 的语言环境强化了转折义如 52今袁术造逆宜共诛讨柰何与贼还来伐布后汉书卷 75刘焉袁术 吕布列传第 65 53仆小人也本因行役寇窃大州恩深分厚宁乐今日自还接刃三 国志卷 100 下传第 70 下 第三章 还历史发展演变的第二阶段虚词虚化 前言 还历史发展的第二阶段历经六朝隋唐宋三个时期是副词还在已 有义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重复义基础上衍生出了添加义和延续义 添加义有联系篇章的作用它的产生使还的功能由概念功能向篇章功能转化 这使还在虚化历程中又前进了一步延续义还产生以后渐渐淘汰了同一 语义聚合内其他副词的统治地位到元明时代成为表延续义的主要副词而且成 为以后义项产生的重要基础 3.1 添加义副词还的产生及其篇章功能 3.1.1添加义副词还的产生和发展 添加义指的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添加新的信息往往含有递进的意思相 24 当于又再而且添加义副词还大约产生于南北朝末唐初约67世纪 但是唐代以前还很少见唐代就比较多了多与既已对举使用如 1.兰堂上客至 绮席清弦抚 自作明君辞还教绿珠舞庾肩吾石崇金谷妓诗 2.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全唐诗魏征述怀 3. 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全唐诗李隆基唐大飨拜洛乐章 齐和 4已乘千里兴还抚一弦琴全唐诗卢照邻宿玄武二首 5已得并蛾眉还知揽纤手全唐诗长孙佐辅横吹曲辞 关山月 6.礼拜了又虔虔利益还添百万般转引自敦煌变文语法研究 7. 好生供养观音还要虔恭礼拜(转引自敦煌变文语法研究) 例1中作明君辞和教绿珠舞这两个命题所传达的信息都与歌舞有关还 在第一个命题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相关命题可以译为表递进的而且这就表现了 石崇不但自己作辞而且自己教舞从而强调了他多才多艺善于享受人生的主 题 例2中既和还对举上句描述了艰险旅途的漫长下句又用还添加 了险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硅胶材料制品工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2030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趋势探索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布局研究及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及管理协调
- 2025-2030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深度分析以及电子借阅技术应用规划指南
- 2025-2030智慧医疗系统投建策略与商业化运作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与商业模式创新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冷链物流系统制造产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及投资布局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装备行业技术现状研讨投资评估发展方向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与技术应用拓展与投资合作机会研究
- TSDPIA 05-2022 宠物猫砂通用技术规范
- 人教版PEP英语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配套》课件
- 护理心理学心理应激-课件
- 信用卡风险管理介绍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质课教学设计
- OSPF路由协议理论及配置(共23张PPT)
- 《对数函数的概念y=logx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课件
- 人字扒杆安装注意事项
-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
- DB11-T1448-201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费森尤斯卡比中国临床营养业务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