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古汉字形体讹变现象的考察与分析.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古汉字形体讹变现象的考察与分析.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古汉字形体讹变现象的考察与分析.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古汉字形体讹变现象的考察与分析.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古汉字形体讹变现象的考察与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古汉字形体讹变现象的考察与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古汉字形体讹变现象是古文字形体演变过程中一种特殊而又并非偶然的现象。文章 以对各个阶段的文字汇编性质的字书为考察对象,通过从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同时进行 考察的方法来找出存在于古汉字演变中的讹变字,在对所考察的所有讹变字形进行全面 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讹变的基本类型,阐述讹变的特点,分析造成讹变的原因,阐明讹 变与汉字发展一般规律的关系,探讨讹变现象在汉字形体演变中的影响以及研究讹变现 象的现实意义,从而对讹变现象得出较为全面的认识,使得学术界更加关注古汉字形体 讹变现象,对古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及全貌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前人研究讹变现象的情况,对讹变的概念提出自己的 界定标准,对于所选字书作简单的说明,并阐明所研究的讹变字形的范围及研究方法和 研究目的。第二章,介绍讹变现象的主要类型。本章将讹变划分为有规律支配的讹变和 无规律支配的讹变两大类型,有规律支配的讹变包括变形声化造成的讹变,笔划苟简造 成的讹变和变形就义造成的讹变;无规律支配的讹变包括笔划构件的粘连合并、笔划构 件的离析分裂、添加饰笔以及形近而讹四个小类型。在每种讹变类型下都有相应的例字 说明,并用表格的形式将各个类型的讹变字罗列出来进行简单说明。第三章,阐明讹变 现象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讹变现象的阶段性、地域性、连续性和多样性四个方面。第 四章,着重分析造成字形讹变现象的原因,包括汉字自身发展的内部原因和汉字发展的 外部原因,同时探讨字形讹变与简化、形声化、规范化等汉字发展演变一般规律之间的 关系。第五章,总结讹变对于汉字发展演变的特殊作用,它是以特殊的方式推动了汉字 朝着简化、形声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并阐明研究讹变现象对于古文字的考释、说 文解字等字书研究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古汉字讹变类型原因特点关系作用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1 1 1 e 姐c i e n tc 1 1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p h y s i q u ee 仃o rr e a l i z a t i o ni sl i k e l yi nt h ea j l c i e n t 嘶t i n g p h y s i q u es u c c e s s i o n a lv 撕a t i o np r o c e s so n el 【i n ds p e c i a la n db yn om e a l l sm ea c c i d e n t a l p h e r l o m e n o n ,m ea r t i c l et a :k et 0e a c hs t a g ew r i t i n g 嬲s e m b l y 撒m u ec a l l i g r a p h yb o o ka st h e i n s p e c t i o no b j e c t ,1 1 1 r o u g h 矗- o ml a s t s 谢t ha l t o g e t h e r w 1 1 e nt 、v os 仃嘶f i c a t i o n p l a l l e s s i n 眦l 切n e o u s l yc 硎e so nt l l ei n s p e c t i o nn l em e t l l o dt od i s c o v e re x i s t se 、r o l v e si i lt l l ea i l c i e n t c l l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t h ee r r o rc h 2 u l g e st 1 1 ec h a r a c t e r ,m e n ,t oi n s p e c t sa l le 1 1 r o r sc h a n g em eg l y p h c a r r ) ro nt h eo v e r a l la i l a l y s i si nt 1 1 ef b 瑚l d a t i o n ,d i v i d e s 矗m d a m e n t a lt ) ,p ew 】= 1 i c h 吐i ee n 0 r c h a n g e s ,t h ee la _ b o r a t i o ne r r o rc h a l l g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ea l l a l y s i sc r e a t e sm er e a s o n w l l i c ht h ee r r o rc h a n g e s ,e x p o l l l l d e dt h a t 也ee n d rc h a i l g e sw i t ht h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d e v e l o p r r l e n tg e r l e r a lr u l er e l a i t i o n s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e r r o rr e a l i z a t i o ni i lt h ec i l i n e s ec h a r a u c t e r p h y s i q u ee v o l v e sl i k e l yt h ei 1 u e n c ea s 、e l l 邪t l l er e s e a r c he r r o rr e a i i z a t i o na l i k ep r a c t i c a l s i g i l i f i c a n c e ,t 1 1 u so b t 砒n sa m o r ec o i n p r e b e i l s i v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1 m e l yt om ee r r o rr e a l i z a t i o n , e n a b i e st h ea c a d e m i cc i r c l ee v e nm o r et o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 也ea n c i e n tc h i i l e s ec h a r a l 船 p h y s i q u ee n d rr e a l i z a t i o ne l e p h 疵,h a v eam o r et h o r o u 曲u i l d e r s 切n d i n gt 0m ea i l c i e n t c k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p h y s i q u ee v o l u t i o nm l ea n d 协ec o m p l e t ep i c t u r e t h e6 mt e x ti sd i v i d e d f i v e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r s tc l l a p t e r ,i n t r o d u c e dt l l a tm ep r e d e c e s s o rs t u d i e st 1 1 ee r r o rr e a l i z a t i o n a l i k es i t u a t i o n ,c l m g e st om ee r r o rt l l ec o n c e p tp r o p o s e dm a to w nl i m i t ss t a i l d a r d ,r e g a r d i n g c h o o s e st h ec a l l i g r a p h yb o o kt og i v eas i n l p l es h 0 谢n g ,觚de x p o u i l d e ds t u d i e st h ee 玎0 r c h a j l g e st h eg l y p ht h es c o p e 甜1 dm er e s e a r c ht e c l l i l i q u e 孤d 也er e s e a r c hg o a l t h es e c o n d c l a p t e r i n t r o d u c t i o ne r m rr e a l i z a t i o na l i k ep r e d o m i r 姗tt y p e t h j sc l l a p t e rc h a n g e st h ee r r o r d i v i d e sc h a i l g e sf o rt l l eo r d e r l yc o n 仃o le r r o rw i t ht l l ed i s o r d e rc o m r o le r r o rc h a n g e s 似ob i g t y p e s ,t h eo r d e r l yc o n 仃d l se r r o rc h a n g e sm ee n d rw i l i c hp h o n o c h e m i c a lc r e a t e si n c l u d i n gm e d i s t o r t i o nc h a n g e s ,t h es 仰k ec r e a t e sc a r e l e s s l yt h ee n o rc h a l l g e st l l ee r r o rw m c hd i e df o ra g o o dc a 吣e 、i mm ed i s t o r t i o nc r e a t e sc h a n g e s ;1 1 1 ed i s o r d e rc o n 仃o l se n o rc h a i l g e sm c l u d i i l g t l l es 昀k ec o m p o n e n t sa d h e s i o nm e 玛e ,血es 舡d k ec o l p o n e n t i ss e g r e g a t i o ns p l i 招,t 1 1 e h l c r e a s et op l a yt h ep 砒o f m e p e n a l sw e l l 嬲l es h 印eb u tn e a l l yb l a c k m a i l sf o u rs m a l lt ) ,p e s a b s t r a c t i i le a c hl 【i 】n do fe r r o rc h a l l g e su n d e rt h e 咖es o m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e x 鲫叩l ec h a r a c t e rs h o w e d 廿1 a t 柚dd 唧玛e sw i t ht h ef o mf o n ne a c ht y p e se r r o r 仕i cc k m 犯t e rd i s p l a y sc a i 五e s0 nt h e s i i i l p l ed e c l a r a t i o n t h et h i r dc t l a p t e r ,e x p o u i l d e dt h a t 廿】【ee r r o rr e a l i z a t i o na l i k em a i l lf e a :t u r e , m a i l l l yj 1 1 c 】u d e st h ee 盯d rr e a “z a t i o na l i l 汜g r a d u 出1 1 e s s ,r 昭j 彻砌,c o n t i n u o u s 觚dt h em u l t i 讲e f o u ra s p e c t s 。t h ef o u r mc h a p t e r a n a l y z e se m p h a t i c a l l yc r e a t e st 1 1 ec h a r a c t e re r r o r si n d u c e db y s i m i l a r 印p e a m l l c eo fc h i n e s ec 1 1 a r a c t e r sr e a l i 删i o na l i k er e a s o 巩i 1 1 c l u d i n gm ec 1 1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o w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si n t e m mr e 嬲o na r l d 吐l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 se x t e m a l r e a s o n ,s i m u l 伽n e o u s l yd i s c u s s e sm ec h a r a c t e r e n 0 r si n d u c e db ys i m i l a r a p p e 觚a i l c eo f c h i l l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c h a n g e s 谢n 1n l es i n l p l i f i c a t i o l l ,n l es h 印ep h o n o c h e l l l i c a l ,c 1 1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a r l ds oo ns t a l l d a r d i z a t i o ne v o l v e sb e “v e e nt l eg e n e r a lm l et 1 1 e r e l a t i o n s t h ef i r hc h a p t e r s u i m n a r i z e st l l ee r r o rc h a l l g e sm es p e c i a l 如n c t i o nw h i c he v o l v e s r e g a r d i n gt h ec t l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d e v e i o p m e n t ,i tw 私i i i l p e l l e dm ec 1 1 i r l e s ec h a m c t e rb yt h e s p e c i a lw a yt o 眦以m es i m p l i f i c a t i o i l ,t h es h 印ep h o n o c h e m i c a l 觚dt h es t a n d a r d i z e d d i r e c t i o nd e v e l o p s ,龇l de ) 【p o u i l d e dm er e s e a r c h 黜rr e a l i z a t i o ni i k e l yr e g 砌i n gt h ea z l c i e n t 、r i t i n g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a n de x p l i c a t i o n ,”s h u o w e nj i e z i ia n ds oo nc a l l i g r a p h yb o o kr e s e a r c h p r a c t i c es i g 面f i c a n c e s k e yw o r d s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t h ee rc h a n g e s t y p e r e a s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r - e l a t i o 璐f u n c t i o n m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 l 蔓塞墓。 日期:上型殳年上月_ l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曲o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为申请河北大学学位所提交的题目为( ( ( 古识嘻韵仇、讹强球胁毫霖与舒栩参 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 酶欢前) 指导并与导师合作下取得的研究成果,研。 l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在河北大学所提供的研究经费及导师的研究经费资助下完 成的。本人完全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制定的各项法律、行 政法规以及河北大学的相关规定。 本人声明如下:本论文的成果归河北大学所有,未经征得指导教师和河北大学的书 面同意和授权,本人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内容。如果违反 本声明,本人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声明人:一 i 受邀夔 日期:巡年丘月上日 作者签名:凶速 导师签名: 日期:2 盟星“月l 日 日期避堑月厶日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在漫长的汉字发展史之中,汉字的形体演变一直是人们进行分析研究的焦点,但是 人们通常所关注的是那些正常的、合乎规律的形体演变,如果拿现代汉字与古文字相对 照,沿流溯源,就会很明显地看到汉字的演变脉络,如甲骨文作旧,金文作圄,小篆 作印,楷书作“明,明字始终是由“日”和“月会意,只是各个时期笔势有所不 同,偏旁部件及其表达的意义都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我们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形体推知 原有的形体,从而推知最初的造字意图,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主流,是字形的正常演变。 然而,在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现象,它并不符合字形演变中诸如声 化、简化、规范化等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在规律之外的一种特殊的字形演变形式, 人们从其产生的形体中不能推知最初的造字意图,我们称它为讹变。 一、讹变的定义 对于讹变概念的理解,以往学者有三种意见: 1 误解说:认为字形的讹变是由于人们误解了某些部件的形义关系,而导致了部 分部件的误写,林法、张桂光、金国泰、王梦华等学者持有这种观点。这种理解揭示 了促使讹变产生的认知心理过程,指出了讹变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们的误解而形成的。 我认为这只是产生讹变的一种原因,定义过于狭窄。 2 非常规错误说:认为讹变是没有规律可寻的,是违反了构字原理的错误演变。 这种观点常常与汉字形体演变中那些按一定的理性、规律,有一定的轨迹走向的正常演 变相对应,指出讹变是沿着无理性、非常规的错误方向发生的错误变化。董琨、林志强、 林法古文字研究简论( 吉林大学出版社1 9 8 6 年p 1 0 3 ) 给讹变的定义为:“在字形变异中有 一类特殊的现象在对文字的原有结构和组成偏旁缺乏正确理解的情况下,错误地破坏了原构造 或改变了原偏旁。这类现象,习惯上称之为讹变。”;张桂光在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 古文 字研究第1 5 辑,中华书局1 9 8 6 年) 中说:“所谓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指的是古文字形体演变过 程中,由于使用文字的人误解了字形与原义的关系,而将它们某些部什误写成与意义不同的其他部件, 以致造成字形结构上的错误现象”;金国泰在汉字讹变三题(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 9 8 9 3 ) 中 说:“讹变却本无目的,或源于无心,或源于误解和误改。”;王梦华在汉字字形的混误与讹变( 东 北师人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9 2 5 ) 一文中认为:“字的讹变指的是由于误解了字形中的部分笔画 和部件的来源造成的现象”。 1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季素彩等学者持这种观点。这种理解将讹变看成是一种错误的演变,突出了讹变所造 成的结果是汉字形义关系的割裂,但是这种观点将讹变简单地说成是错误的、非常规的 演变,而许多讹变后的字形往往会形成新的形义关系的统一,定义显得有些笼统。 3 动力驱动说:认为讹变是在一定的规律支配下产生的现象,指出了讹变现象是在 汉字演变过程中受到文字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而产生的。王海平在汉字形体讹变浅说 中指出:“所谓讹变,是指在理据、简化、字体转换等动力的驱使下而发生的违背原有 形义联系的形体变化。 【l 】这种理解指出了讹变产生的动力及结果,但是没有具体分析, 定义比较简单。 我们认为,讹变现象是指在古汉字的使用和形体发展演变过程之中,由于使用者误 解了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或者由于汉字自身偏旁部件的近似、类化、简化、繁化及其他 原因,将汉字的部分部件写成了与原有部件意义不同的部件,人们很难从现有的字形中 去推知其最初的造字意图,造成了古汉字形义关系的脱离,形成了字形结构上的错误。 二、考察对象的范围及考察方法和目的 本文所研究的讹变现象,主要包括以讹传讹、习非成是一直沿用下来的字形讹变, 也包括共时层面上的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地域曾流行过但未被沿袭下来的字形讹变, 不包括那些将甲字误写成乙字的讹误字,以及一些偶尔出现、罕见的讹变字。此外,本 文所讨论的讹变形体应成字或偏旁,对于那些只是某些笔划上发生的变异而又不成字或 偏旁的讹变现象,均不在所讨论的字形范围之中。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汉字发展史上,汉字的 形体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根据结构形态的变化,汉字形体的发展一般分为古 今两大阶段,学者们一般以秦篆为界来划分这两个阶段,但是近年来随着地下材料的 发掘与研究,萌芽子战国时期直至西汉早期的早期隶书也具有古汉字形体结构的一些鲜 明特点,本文所研究的古汉字,则包括了西汉早期的文字材料,所考察的古汉字讹变现 董琨等人在商周古文字读本( 语文出版社1 9 8 9 年p 2 5 3 ) 中提出:“一是到了小篆阶段 仍然可以从字形分析出字义的,这是止常的循例的变化,叫做循化( 或循变) ;一是到了小篆 或在更早的阶段,字形在演变过程中发生讹误,从而脱离了与字义的联系,这样的变化,叫做讹 化( 或讹变) 。”;林志强在关于汉字的讹变现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丰十会科学版1 9 9 9 4 ) 中提出:“所谓讹变,指的是某些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冈,使用者把本来是有理据的结构或 构仲误写成了与之相似而意义不相干的结构或构件偏旁,从而使得文字的形体结构丧失或脱离了原 来的形义关系的错误现象”;季素彩在汉字形体讹变说( 汉字文化1 9 9 4 2 ) 中指出:“汉字形体 在几千年形体演变的过程中,由甲骨文而金文而小篆而隶楷,不少字不是按常规演变的,于是就产生 了讹变。” 固裘锡幸文字学概要2 8 页商务印书馆1 9 8 8 年版。 2 第一章绪论 象,范围涉及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西周和春秋金文,战国文字( 包括战国金文、简帛文 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石鼓文、陶文等) ,小篆及早期隶书。由于不能见到实物, 本文所见的文字材料均以收录各个时期古汉字形体的大型汇编性质的字书为考察对象, 分别是徐中舒甲骨文字典【2 1 、容庚金文编【3 1 、汤馀惠战国文字编【4 】以及东汉 许慎的说文解字【5 1 。这几部字书较全面的收录了各个文字发展阶段的字形,下面分 别简要介绍: 1 徐中舒先生的甲骨文字典:该书广泛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又融入了徐先生 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收获,体例独创,释义精辟,举例恰当,对甲骨文字的解释, 分为字形、解字、释义三部分,字形部分收录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形,解字部分解说甲 骨文字的本义及引申假借义,释义部分列举各类有代表性的辞条,以说明所释各字在殷 商时期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各种词义。三个部分有机结合,互为表里,使读者能通过该书 对甲骨文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该书收集字形的方式是先汇集全部甲骨文字,然 后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字形,所以该书所收字形虽不是太多,却有以一当十的功效。字 形的排列,按时代先后分五期依次系于各字头之下。这样可以使读者了解各个不同时期 甲骨文字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各个时期的不同字形、书体风格等,便于全面深入掌握甲骨 文字字形,这是此前的任何一部古文字工具书所没有的。 2 容庚先生的金文编:从现有的材料来看,或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我国 第一部真正完整的金文字汇,也可以说是第一部简注的金文字典,则是容庚的金文编, 该书选择精审,编排严谨,于阙疑之法“用之尤为严”( 王国维语) ,可信程度高;字体 摹写,一律按照原形大小,精微入神,可用作范本;博采众说,择善而从,于说文 不仅有所订正还有所增补,如说文所无之字,而见于其他字书的,只要可以识别读 音或形体,就都附在各部之末,图像文字与形声不可识的字,或者考释不太准确的字, 则别为附录。 3 汤馀惠战国文字编:该书以收战国时期的文字为主,包括铜器、兵器、货币、 玺印、封泥、刻石、金银器等各类器物铭文及竹简、帛书文字,同时酌收了少量的春秋 晚期和秦代文字,完整地反映了战国文字的全貌,本书按照目前学术界广为通行的秦、 楚、三晋、齐、燕五系文字分法,对所收字例进行地域性的划分,清晰的展现了战国时 陈炜湛 甲骨文字典卜兼论古文字工具书之编纂,中山大学学报1 9 9 8 年4 期。 夏翠萍 研究,中山人学1 9 9 7 年硕士学位论文。 3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期文字的全貌。 4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 的字典,收字9 3 5 3 个,另有重文1 1 6 3 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 后说形体结构,我们要分析字形结构或探讨词的本义,一般都应参考该书。 四部具有权威性的大型汇编性质的文字编,能较全面的收录古汉字各个时期的代表 字形并能够完整的表现出来,本文以这四部字书为考察对象,根据历史分析原则,对古 汉字的字形进行一个历时与共时层面的双向考察,以找出存在于其中的讹变字形。在考 察过程之中,遵循字形分析原则,即以各个时期的讹变字形为依据,具体分析发生讹变 的笔划、偏旁,就其演变趋势分析其类型及发生原因以及特点,依据汉字的约定俗成规 律,我们只考察那些多次出现和使用的讹变形体,对于一些偶尔出现的罕见的讹变字例 则不作分析。 三、研究目的 古汉字的讹变现象,2 0 世纪3 0 年代罗振玉就在同簋跋里有所提及:“金文中别 字极多,与后世碑版同,不可尽据为典要。即以此器言之,对字作零j ,伪别已甚 随意变化增省,类此甚多,亦研究古文所宜知也。 【6 】“伪别”问题的提出使学者们注 意到了古汉字中的这一现象;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也曾提到过古汉字的讹变现象: “文字的错误,有些只是字形的一部分,有些是整个文字传伪了。”【7 】将讹变现象称为错 误;林法先生在古文字研究简论一书中,提出了字形讹变的概念,指出:“在字形 变异中有一类特殊的现象在对文字的原有结构和组成偏旁缺乏正确理解的情况下, 错误地破坏了原构造或改变了原偏旁。这类现象,习惯上称之为讹变一,【8 】并且将讹 变划分了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形近或形混造成的,一类是独体字解散为几个偏旁和合 体字偏旁的错误合并;张桂光在在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f 9 】一文中,对古文字讹变的 历史情况,讹变类别,研究讹变现象的意义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首次将古汉 字讹变现象列为专题,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讹变的相关问题。此后,高景成、金国泰、董 琨、季素彩、林志强、古敬恒、李晓华等学者也都撰文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讹变现象, 但是关于讹变现象的许多问题还未能更深入全面的展开,其中涉及的一些文字学理论 还有待开掘。 高景成略谈汉字字形发展中的合并与讹变河北师院学报1 9 8 4 3 ;古敬恒李晓华试析 古文字的形体讹变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5 2 。 4 第一章绪论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在对几部汇编性质的字书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对讹 变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展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更加细致地分析,对讹变与汉字发展演变 一般规律的关系以及讹变现象对于汉字研究的意义及影响作出更为系统地研究,进而对 古汉字的讹变现象作出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讹变的类型 在对各个时期汇编性质的字书进行历时与共时层面的全面考察中,共整理出2 2 3 个 讹变字形。这些讹变字的形成方式繁杂多样,有些是在汉字声化、简化、构形理据、规 范化等一般规律的支配下产生的字形讹变,有些则是汉字笔划或构件上的粘连合并、离 析分裂、添加饰笔而形成的字形讹变,有些则是由于汉字本身形体众多,大多形体近似 而产生的字形讹变。我们将其分为有规律支配的讹变和无规律支配的讹变两大类型,有 规律支配的讹变包括变形声化、笔划苟简、变形就义三个类型;无规律支配的讹变包括 笔划构件的粘连合并、笔划构件的离析分裂、添加饰笔以及形近而讹四个小类型。 一、有规律支配的讹变 有规律支配的讹变,即书写者有意按照汉字声化、简化、构形理据、规范化等一般 规律,去改造汉字的形体,使部分笔划或部件发生讹变,使得人们看不出字形原有的形 义关系,从而产生了讹变字。 ( 一) 变形声化 变形声化,即书写者在汉字声化规律的支配下,将原字形的构件改造成与之相近的 声符,以起到标注、突出字音的作用,而使得与原字字义脱离了联系,造成了字形的讹 。变。如:省,扬簋作占,豆闭簋作占,散氏箍作毒,郭沫若说:“实生之初文,象果 实迸芽之形,后乃伪变而为从目生声。 即将芽状讹为“生 形,从而也就变成了该字 的声符;良,金文作卺( 季良父盂) ,字形下部本为走廊的样子,小篆则变为甚,已 有从“亡 的声化趋势,睡虎地秦简作菠,已经完全讹变为亡了,亡与良音近;饮,甲 骨文作羽( 菁4 1 ) ,象人俯首吐舌捧尊就饮之形,因饮字与今”字音近,倒舌形又 与。r 今 字形近,于是便讹为声符“今 了,中山王方壶饮字作钟,小篆沿其讹作截; 皇,西周金文作室( 作册大鼎) ,下面是灯座,因争与王字音近,于是灯座形便讹为 郭洙若卜辞通纂6 6 8 、6 6 9 、6 7 0 下释。 圆“良”字的本义是“廊”,汉简孙子兵法有“厉于郎( 廊) 上”句可证。 本文所见甲骨文字形引自徐中舒先生的甲骨文字典,所列出处采自此书对于各著作的简称, 见附注。 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续编1 3 9 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 6 第二苹讹变的类型 “王,了,秦公簋“皇,字作皇,小篆因之作皇;敖,春秋金文作稻( 真敖簋) ,战 国秦系文字左下大旁讹变作刀形,刀与敖古音近;呈,金文作芏( 叔夷缚) ,战国文字 从壬旁,兰( 玺汇4 5 2 3 ) ,土旁讹变为壬旁,为小篆所沿袭,壬与呈古音近;昊,金文 作天( 艚鉴) ,从日,从天,会天日广大之意,战国文字承袭金文,小篆作蓊,天讹作 齐,夼与吴音近;息,西周金文作 ( 录伯簋) ,象车轭之形,象穿绳之孔,小篆作 亡 尼,穿绳之形讹作乙形,成为声符。 附:变形声化讹变字例 时期 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说明 字例 省 讹从生声 妒拾5 9 函散簋 饮 羽乱。 皱中山王壶 锄 讹从今声 研小篆 窆作册大鼎 皇 讹从王声 姆 王秦公簋 敖 稻真敖簋熬睡虎简 讹从刀声 呈 呈叔夷缚 叉 讹从壬声 王玺汇4 5 2 3 甚小篆 良 卺季良父盂 讹从亡声 菠睡虎简 。 眷小篆 讹从夼声吴 天熵盘 息 下 臣 讹从乙声 录伯簋 i t 小篆 本文战国古文字字形引自汤馀惠战国文字编,所列出处采自此书对丁各著作的简称,见附注。 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赦 稍毛公鼎稀小篆 讹从矛声 厌 禹誓 羁小篆 讹从月声 网舀鼎 豁 筒小篆 讹从向声 尚 j v i玺汇镐8 0 ,、 i 铆陈公子觑 起i f 次卣 裘 衾前7 ” 讹从求声 禽卫盍 朝 掌昶矢方彝鼠辜陶汇,捌,鹁小篆 讹从舟声 圣 移翟, 每f 师望鼎 i 厶5 t 6 如瞿小篆 讹从壬声 i 齐侯蹲 包 盂鼎 廷 闰 休箍 缝睡虎 讹从壬声 睦 秦公簋 章 井侯簋 生 重 圣包山2 4 0 讹从壬声 童外卒铎 夸 歉粹l o :7 士 夸陶如瑚。 讹从丐声 分 夸爵 陵 誊后上t o 6瘗包山。酯 讹从来声 冢 蓼舀壶 印小篆 讹从豕声 至 至献簋 皿。 讹从壬声 _ 互陶汇3 1 6 2 曾 8 前。川 出传 讹从回声 v 易鼎守 小篆 牛 鸢簟 黎,j 、篆 讹从尹声 h且辛卣 8 第二章讹变的类犁 曼 9 曼龙父盈同小篆 讹从冒声 狄 狲曾伯簋袱小篆 讹从火声 多文沈子它簋 叁望山 讹从b 声能 础毛公鼎 缈 丰 豆宁沪3 4 够 讹从丰声 啦 盖瘐锺 熏粹5 柏 苗宰甫簋 甫 昔古玺谶小篆 讹从父声 肾叔甫人匝 y 昃 e 太前,躬2 人滕侯昃戟 讹从矢声 神古陶 两 r = 1 函皇父簋用包帅 讹从羊声 辽 虹 1 中山王壶 讹从壬声往 直戬8 1 5芷 盒望山 胄 6虫 讹从由声 步小盂鼎溶l 小篆 禽 挈畅, a 佥 讹从今声 箩禽簋枷小篆 ( 二) 笔划苟简 笔划苟简,即书写者在汉字要求简化的规律的支配下,在书写时笔划简省急就,造 成笔势上的丝微变异,积久变成通行的变体,如:则,金文从鼎从刀,作髯l ( 舀鼎) , 战国文字中鼎旁讹省为贝形,作尉( 行气玉铭) ;贞,甲骨文多借鼎为贞,作崴( 拾5 1 0 ) , 也有增“卜,作卤( 周甲1 3 ) ,金文相沿作真( 邾伯御戎鼎) ,春秋以后省作克( 冲子 9 7 司北大宁文宁坝十字何论又 鼎) ,小篆沿其讹作轰;果,甲骨文作凇( 乙9 6 0 ) ,为树上有果实之形,金文作睾( 果 簋) ,小篆将果实形省讹为田形,作黑;某,金文作呈( 禽簋) ,从甘从木,会酸甜之 意,说文:“某,酸果也。 战国文字甘旁多省作口形,巢( 包山2 5 5 ) ;舆,金文作致 ( 乔君钲) ,从舁,牙为叠加音符,战国文字省牙为;) 5 ( 望山m 1 ) ,小篆沿其讹作潮, 0f叨炸, 牙省讹为“与”。 附:笔划苟简讹变字例 j 期 殷商 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说明 宇倒 则 邦舀鼎寅j 行气玉铭 讹从贝 阕拾5 。o 真邾伯御戎鼎 贞 轰小篆 讹从贝 卤周甲1 3 克渖子鼎 果 睾果簋 最小篆 讹从田 小乙9 6 0 某 早 g 讹从口 簟禽簋 不包山2 5 5 舆 皤女酗 疑, 讹从与 塌乔君钲 t o 望山m l 卿小篆 余 寇 , 盟书2 0 3 3 讹从弋 铜玺汇0 0 7 9 迹 煎师旗簋乙 力食 簸,j 、篆 讹从亦 、睡虎简 。 员 蒙员父尊罪石鼓车工 景,j 、篆 讹从贝 具 霪 炱叔具鼎 曼 鼎讹从 f 、甲3 3 6 5 呙曾伯簋 付小篆 贝、目 l o 第二章讹变的类犁 :b杏前s 拍2 吉矢方彝 口讹从士 寺周甲2 6寺舀壶 也因咨镦 齐讹从土形 垒 陈曼簋 出 王秦公簋业 皇 上郭店缁衣 讹从王 坐栾书缶 4 6 一 虢季子 爰 篝 白箍 罐 讹从于 - 磊 小篆 。 天脑箍 吴 尖嬲 讹从大 茭吴箍 布 q 需帛书籽乙 讹从又 阉守吕盘 毁 毁鄂君启节譬譬,j 、篆 讹从土 辟 鲼主嚣辞小篆 弓讹从辛 败 黜乙俐 钟 赋小篆 讹从贝 钎鄂君启节 侧 j 异 无惠鼎椭小篆 讹从贝 亚 盘亚盂 錾包山1 2 2 讹从二又 翁帛书乙二 殴 筠散箍荽蔓小篆 讹从爻 巍玺汇。湖 蝗建觚 建 遵前:a 4 讹从聿 凰蔡侯钟 p 克钟 眼讹从刀 f 亨曾伯畸壶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 三) 变形就义 变形就义,即书写者依据汉孚构形理据的需要,用形体近似的孚形或偏秀来改造原 字形,使其理据更充分,表义更明确。如:寮,甲骨文作吝( 后上2 4 7 ) ,本象烧柴祭 天之形,金文寮作固( 矢方彝) ,叠加吕为音符,战国文字吕旁讹作同旁,木旁也因 收缩下部而不显,黩( 包山1 7 9 ) ,小篆作凑,加火使字义更加清晰;丧,甲骨文与桑 同形,金文作鼍( 井人钟) ,始见从“亡,之丧,将树根部讹作亡形,来附会死亡、哭 丧之意,小篆沿其讹作器;青,金文作喜( 艚髂) ,从生,井声,本义为草之青色,小 篆作黄,将井旁讹作丹形,使颜色之意更为明显:雍,金文作擎( 毛公鼎) ,从水,雎声, 小篆作黪,雍之本义为邕,说文:邕,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从川,从邑。 吕讹变 为邑,使雍字的本义更为明晰;色,春秋金文作t ( 巍缚) , 左从爪,右从p ,会面部 颜色之意,秦汉文字爪旁讹作 形,作纠( 帛书老子甲后4 4 2 ) ,为小篆所沿作夸,突出 了人面部有颜刍之意。 附:变形就义讹变字例 时期 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说明 字例 寮 吝后h 7 国矢方彝黩包山1 7 9 瓷小篆 讹从日 丧 毡井人锺 商讹从亡 雷小篆 青 青艚箍黄小篆 讹从丹 雍 佟 骆小篆 讹从邑 爸 毛公鼎 说文火部:“寮,柴祭天也。” 何琳仪战国占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1 1 5 页中华书局1 9 9 8 年版。 1 2 第二章讹变的类型 色 冬9 夕7 i 篙 琴小篆 讹从人形 l 魏缚 公 恰京津2 3 。6 g 毛公旅鼎 公古币3 6 纵小篆 讹从厶 氇悬妃簋 悬 讹从首 g 鄙钟 封 澍召伯簋封,j 、篆 讹从之 舍 舍糖箍 念 彳卜 。 吉小篆 讹从口 口玺汇0 1 2 8 匕 勺 甲3 0 6 5 日讹从甘 由 后下1 4 曲 端 讹从日 皙b 前4 4 5 1呵 小篆 奉 乙亥簋 罩 讹从音 章 旱小篆 罗颂簋 庶 氮 j l i i 邾公华缝 讹从广 1 6 i i 前4 3 0 1 龙 两舾毫鄙钟 讹从巳 石 罚铁。m ,佰钟伯鼎 币小篆 口讹从口 甯 小篆 泉豫前4 1 7 4 帛 居延简 讹从白、水 泉曹伞碑 呆籼。“ 杀 祷小篆 讹从义 嚷竿包山s 3 1 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无规律支配的讹变 无规律支配的讹变,即书写者书写时无意识的使字形的结构、部件发生改变,使部 分笔划或构件发生了讹变,形成了讹变字。 ( 一) 笔划、构件的粘连合并 笔划、构件的粘连合并,即书写者书写时将本应相互独立的笔划、构件或偏旁粘连 合并在一起,结果使字形发生了讹变。如:攸,金文作谘( 毛公鼎) ,中从! 为水之省 简,小篆误联! 为l ,作碱;折,甲骨文作耘( 京津2 7 3 7 ) ,从斤从断木,会以斧斤断木之 意,西周金文作浙( 兮甲簋) ,表示断木的苯讹作草形,秦系文字误连:为了( 斗折春项 骨“折 所从) ,遂似手形,小篆或体沿其讹作损;断,从斤,从卯,会以斧斤砍杀之 意,豆声,小篆卯与豆联为一体,作嘶;野,甲骨文作排( 乙3 6 0 ) ,从林,从土,会 郊野之意,金文作鳖( 战国冶盘勺) ,秦文字加田旁,作譬( 陶汇5 1 5 6 ) ,小篆田与土 合并,讹从里;鲁,甲骨文作曾( 乙7 7 8 1 ) ,上从鱼,下从鱼池形的“口 ,鲁用为国 名,表示炫耀其国捕鱼业发达,金文作固( 颂鼎) ,已将鱼尾与下面的“口 联接合并 在一起,小篆作磬,下已讹从百;帅,西周金文作8 南( 毛公鼎) ,从巾,寻声,小篆 将其左边合并作鼬,讹从自形。 附:笔划构件的粘连合并讹变字例 时期 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说明 字例 攸 1 咨毛公鼎 i j l 小篆 讹从l 折 播京勒, 鼢兮甲菔坼习折春项骨撕小篆 讹从手 坚冶盘勺 野 排乙, 毋$ 重罗,j 、篆 讹从里 :匕陶汇5 1 5 6 鲁 啻颂鼎蓉,j 、篆 讹从白 1 4 第二章讹变的类犁 帅 昌南毛公鼎鼬小篆 讹从自 云1 | 【 或 j 一天舀鼎 交盟书 讹从戈 p 前2 6 5 毛公鼎 嘲 b 园小篆 讹从山丞 炒铁1 7 i 3效丞卣 念公朱左师鼎 容 寤小篆 讹从谷 窖陶 5 3 6 8 夺 懈 奢小篆 讹从大 气夺壶 套马搦三 申 玄 奄侈小篆 讹从日 匕矢方彝 甲春秋事语 祝 昌 端长由岙 讹从兄 “ 甲7 4 2 质 薪诅楚亚驼 称 讹从斤 锭 小篆 ,n 窆小篆 讹从自皇 呈 令簋 寮 i 摹l 矢方彝 邂 讹从日 爽包山1 7 9 实 母散箍 两 讹从毋 f 露小篆 是 军拿 讹从正 心虢季子白篮叱小篆 菔 卤后上:瞄 甭 毛公鼎筇,j 、篆 讹从用 娄 噔 歧仪暇盈寒小篆 讹从田 衣 娄簋 1 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何论文 ( 二) 笔划部件的离析分裂 笔划部件的禹析分裂,即书写者书写时将字形进行离析拆分,便其分解为几个独立 的部件,使字形发生了讹变。如:彘,甲骨文作葶( 乙3 4 0 0 ) ,从豕,从矢,会豕中箭 之意,战国文字作霖( 盟书1 4 0 ) ,豕头已有讹变,豕足分裂位于矢两旁,讹从匕;冥, 从更,从r 丁,会日落幽暗之意,几亦声,小篆误昊为畏,将大离析为六,作。贾,说文: “冥,幽也,从日,从六,门声。 ;塑,甲骨文作钞( 类纂1 2 2 4 ) ,从刀,从糸,会以 刀断丝之意,小篆讹作当,三即由多( 刀) 形离析而来;俎,金文作鱼( 三年瘐壶) , 从爿,从且,会肉案在爿( 床之初文) 形几上之形,且亦声,战国文字爿足与且脱离作 灸形,小篆沿其讹作俎;葡,甲骨文作卤( 铁2 4 ) ,象矢在菔中之形,菔之初文,金文 作蕊( 毛公鼎) ,小篆因之作笱,将箭形分割,箭头讹变作草形,箭杆与菔形组合讹 为用字;单,甲骨文作¥( 菁5 1 ) ,中间部分为捕兽的网形,剩下的部分原是猎叉形, 金文作蕈( 王盍) 。战国文字作¥( 平安君鼎) ,已将猎叉形离散,小篆因之作蕈,讹 变为叩 和“早,两部分了;赢,甲骨文象蜗牛触角卷体四足之形,春秋金文作务 ( 子季赢青簋) ,小篆作凄,把螺壳讹为譬,虫嘴讹为帝,虫身讹为乳,将形体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