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型鉴别诊断.ppt_第1页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型鉴别诊断.ppt_第2页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型鉴别诊断.ppt_第3页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型鉴别诊断.ppt_第4页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型鉴别诊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罕见,2004年WHO对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了新的分类,并提出了诊断标准,对临床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定义,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主要或完全由神经内分泌细胞构成的上皮性肿瘤。要与副神经节瘤相鉴别。,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二、病理分型,按照最新的WHO分类标准,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由原来的3大类改为2大类4个类型。即将典型的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归纳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而将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划分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三、流行病学,胸腺神经内分泌癌较为少见,占胸腺上皮性肿瘤的2%-5%,绝大多数为不典型类癌。伴有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MEN-1)的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均为类癌,多发生于男性,发病年龄31-36岁,平均44岁。国内文献,10年内共报道9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年龄4-71岁,平均45.3岁,男女比例为3.9:1。不典型类癌主要发生于成人,发病年龄18-82岁,男性平均年龄48岁,女性平均年龄55岁;偶可见于儿童,发病年龄8-12岁;以男性患者多见,男女之比为2:1-7:1。,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四、病因学,约25%的胸腺类癌的患者具有MEN-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致病因子1)阳性家族史,相反,在MEN-1患者中8%有胸腺类癌。因为胸腺内分泌癌患者集中发生在少数几个MEN-1家庭中,其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突变,不伴有11q13(MEN-1)位点杂合子缺失(LOH),其提示可能基因的突变及MEN-1的异常(可能累及染色体lp肿瘤抑制基因)导致了胸腺类癌的发生。,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五、临床特点,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六、大体检查,胸腺类癌和低分化的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在大体检查时很难区分。大部分肿瘤没有包膜,肿瘤可有界限,也可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直径2-20cm,平均8-10cm。伴有柯兴综合征的病例由于肿瘤发现较早所以肿瘤体积常较小,直径3-5cm。肿瘤切面呈灰白色,可有砂砾感,其通常没有胸腺瘤分叶样的改变。嗜酸细胞肿瘤表面可呈棕褐色。在70%的肿瘤内可有灶性出血坏死,30%胸腺内分泌癌中有钙化。,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七、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图1,图2,七、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1.梭形细胞类癌梭形细胞类癌是最常见的胸腺类癌的变异型,其主要或完全由梭形细胞所构成,细胞常排列呈束状。偶尔梭形细胞类癌可与经典的类癌混合存在。,2.色素性类癌色素性类癌的特征为在细胞内出现黑色素。在电镜下可见黑色素小体,在肿瘤内可见吞噬黑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色素性类癌可以呈典型类癌或梭形类癌的形态,其可伴有柯兴综合征。,3.伴有淀粉样变的类癌伴有淀粉样变的类癌在间质中可见淀粉样物质沉积,其刚果红染色阳性。瘤细胞常呈梭形并可与降钙素起免疫反应,所以肿瘤与甲状腺的髓样癌不可区别(“甲状腺外的髓样癌”)。此型肿瘤的组织起源不明,推测其可能来源于甲状腺外细胞或胸腺的上皮细胞。,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4.嗜酸细胞类癌嗜酸细胞类癌较为罕见,其由多边形大细胞所构成,瘤细胞的胞质内由于含有大量线粒体而呈嗜酸性。嗜酸细胞类癌在罕见的情况下可伴有MEN-1或柯兴综合征。,七、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5.黏液类癌黏液类癌非常罕见,肿瘤间质内含Alcianblue染色阳性的黏液。此型肿瘤的体积常较大,直径8cm,其与转移性的黏液癌,如胃肠道和乳腺转移而来的黏液癌的形态相似。肿瘤间质内的黏液为退行性改变,而不是由瘤细胞所分泌。肿瘤内可有灶性的典型的类癌成分。,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6.血管瘤样类癌此型肿瘤由于具有大的充满血液的囊腔在大体检查时和在显微镜下都与血管瘤形态相似。但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可见在裂隙的边缘衬覆的是多边形的类癌细胞而不是内皮细胞。,7.类癌伴肉瘤样变类癌伴肉瘤样改变的区域非常罕见,其生物学行为呈高度侵袭性。其肉瘤样成分可向纤维肉瘤、肌源性及骨和软骨分化。其被认为是由共同的前体细胞向异向分化或去分化的结果,而不是两种克隆无关的肿瘤相互碰撞。,8.复合性肿瘤中的类癌成分类癌可与胸腺的小细胞癌、胸腺瘤或胸腺癌,特别是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及未分化癌混合存在。有例报道类癌(包括例杯状细胞类癌)为胸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中的成分。其中例为女性,年龄为43-63岁,将肿瘤完全切除后患者的预后良好,但是随访时间较短。,八、低分化的神经内分泌癌,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图4,图3,九、免疫组化,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图5,图6,十、遗传学和基因易感性,在一组与MEN-1伴发的神经内分泌癌中2/7例显示1p区域有缺失,LOH在MEN-1位点11q13始终缺失。所以在肿瘤抑制基因上的1p伴肿瘤MEN-1突变被认为在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DNA细胞影像仪检测显示在12例肿瘤中有1例为非整倍体。该例肿瘤呈广泛的转移。,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十一、鉴别诊断,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十一、鉴别诊断,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十二、预后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类型、临床分期及有无局部复发和转移等具有重要的关系。不典型类癌明确的为侵袭性,肿瘤常累及邻近器官(40%-50%)、胸膜或心包腔(10%)。30%-50%的病例有转移。淋巴结转移,血道转移。不典型类癌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82%及30%。低分化的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和大细胞型)和伴有类癌及小细胞癌的复合型神经内分泌癌具有相似的侵袭性。患者常在1-4年死于肿瘤。,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十二、预后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将肿瘤切除后1-10年仍可在局部或全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