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字头比较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字头比较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字头比较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字头比较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字头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字头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捅要 摘要 已知的金代大型字书有三部:王太的类玉篇海、邢准的新修玉篇以及韩道 昭的四声篇海。邢书和韩书均是在类玉篇海的基础上编修而成,两书具有一定 的可比性。本文以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相比较,整理两书字头在收字、列字和 字形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对以上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索。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两书文 本的校勘,且对汉字史的研究、字典辞书的编纂、疑难字的考释以及传世楷书汉字的整 理亦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本论文共分3 章: 第l 章绪论。包括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其书及其研究现状概述,本课题 的指导理论、操作方法,以及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2 章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概说。本章分别对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三部 金代大型字书:类玉篇海、新修玉篇以及四声篇海进行简介和描述。 第3 章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字头比较研究。本章通过对两书中源书相同 的字头的收字、列字和字形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论述了两书 字头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新修玉篇四声篇海字头比较研究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1 1 ej i i ld y n a s t yh a sm r e el a r g e - s c a l ed i c t i o n a r i e sk n o w nt ou s :e f h 沪砌刎_ 口fw ,- 册口玎砂 w a n g t a i ,嫩桶“m 砌w ,施行砂x i n g z h u n 册d 跚厅p 妒胁玎砌f 州t t e nb yh a n d a o z h a o x i n g sa n dh a i l s 瞰i o n 撕e sa r ee d i t e d b a s e do nm ew a n g sk f 舯姗胁f ,a l l dm e 咖 b o o k sh a v ec e n a i l lc o m p 绷a b i l i 够i i l 吐l i sp a p e r ,t l l ed i 彘r e n c eo ft h eu p p e r c a s ec l l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o nc o l l e c t i i l g ,e n u m e r a t i i l ga n df o r mi s 猢g e db yc 0 m p a r ex 溉研“阮护胁聆w i m 瓯铴p 馏p f 册胁ta n d 1 ec a u s ei st a l k e da n de x p l o r c da b o v et h ed i 能r e n c e 1 ks t u d yi sn o t o i l l yc o n d u c i v et 0t h ev e r s i o n se m e n d a t i o na i l da r r a i l g c ;,b u ta l s ot 0 仕端s t u d yo f t 1 1 ec h a r a c t e r s l l i s t o 巧,d i c t i o n a 巧c o m p i l a t i o 玛t h ek r l o t t y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n da 1 1 r a l l 百n gt l l er e g u l a r s c r i p t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b e i n gh a r l d e dd o w nf 如ma n c i e n tt i m e s t k s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i i t o l r e ec h a p t e r s c l l a p t e ro n e 1 1 1 t r o d u c t i o l l t m sc h a p t e rp r e s e n t s 也et o p i c ,l i t e r a n 鹏r e 、,i e w ,t t l e o r e s e a r c hm e m o d o l o g ya n dt h es t u d yv a l u e 1 c h a p t e rt w o t l l ei n 拓o d u c t i o no f 粥砚肼“k 护加a n d 鼢p 略p 砌胛胁f n i sc h a p t e r p r e s e n t s 血f 地p f 托胁f ,砌乞珩甜聊 册a n d 黜e 馏p 励,z 胁f c h a p t e rt h r e e 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s 州yo f t | l e u p p e r c a s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b e 铆e e n m 舱艘“地p f a na n ds s 向e 馏尸f 口玎日a f p a r a l l e lt h et w od i c t i o n a r i e s ,d i f | e e r e n c eo nc o l l e c t i n 参 e n 啪e r a t i n ga n df o m li sa p p e a r e d ,d i s c u s s 也ed i 虢r e n c ea n df i n dt h ec a u s e m o r e ,d i s c u s s t h ev a l u ea n ds i 盟i f i c a i l c e0 ft h es t u d y k e y w o r d s 般斑筋“玩p 良聊 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i i t h eu p p e r c 2 l s ec h i i l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d 。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为申请河北大学学位所提交的题目为 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 弘参孚、 谚泖蝣咖嘞r 脚帝 ) 指导并与导师合作下取得的研究成果,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在河北大学所提供的研究经费及导师的研究经费资助下完 成的。本人完全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制定的各项法律、行 政法规以及河北大学的相关规定。 本人声明如下:本论文的成果归河北大学所有,未经征得指导教师和河北大学的书 面同意和授权,本人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内容。如果违反 本声明,本人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声明人:日期:礁15 年( - 月卫日 名者签名:刍尘:凶整日期:型年上月上日 导师签名: 翌窒查日期:丝竺芝年月丝日 第1 章绪论 第1 章绪论 1 1 解题 我国的字书编纂工作有悠久的历史,几乎历代都有字书问世,从有文献资料记载的 著录最早的第一部雏形字书史籀1 5 篇,到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成 书于公元l o o 年) ;从第一部楷书历史性语文字典玉篇,至后来宋代的广韵、集 韵和类篇;从明代字汇、清代康熙字典再至当代的汉语大字典和中 华字海,著录甚多。 般来讲,不同时代编写的大型字书,在当时应是收字最多的,而且往往成书年代 越晚,其字量越多。历代字书,大多是在对以前字书照录的基础上扩大收字范围、增加 收字数量编纂而成的,如: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公元1 0 0 年成书,依序收9 3 5 3 字,重文1 1 6 3 ,凡1 0 5 1 6 字。说文序日:“凡苍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 矣。 另依段玉裁注亦可略知说文收字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前代仓颉、训纂 等各字书之字。 玉篇南朝梁顾野王著,公元5 4 3 年成书,收1 6 9 1 7 字,除增收古代文献或 流俗用字外,其中1 0 5 1 6 字依说文照录,另外一部分则主要来自于其它前世字书。 广韵宋陈彭年等著,公元1 0 1 1 年成书,此书为陈彭年、丘雍等奉敕编纂。 广韵据切韵、唐韵等前代韵书重修而成,其收字达到2 6 1 9 4 字( 含重音) 。 集韵宋丁度等著,公元1 0 6 7 年成书,收5 3 5 2 5 字( 含重音) 。除经史诸书 可辨识者取之外,照收广韵。 类篇宋司马光等著,公元1 0 6 6 年成书,收3 1 31 9 字,重音2 1 8 4 6 字,仿说 文体例,在集韵基础上改编而成。 字汇明梅膺祚著,公元1 6 1 5 年成书,收3 3 1 7 9 字,凡例日:“字宗正韵, 已得其概,而增以说文,参以韵会,皆本经史通俗用者。” 康熙字典清张玉书等著,:公元1 7 1 6 年成书,收4 6 9 3 3 字,主要来源于字 汇、字汇补、正字通等前世字书。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等著,公元1 9 1 5 年出版,全书收的4 8 0 0 0 多个 1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单字,主要来源于康熙字典。 汉语大字典徐中舒等著,公元1 9 9 0 年成书,收5 4 6 7 8 字,其主要以康熙字 典为收字基础。 中华字海中华书局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 9 9 4 年联合出版,收8 6 0 0 0 多字,主 要来源之一便是照录历代辞书说文解字、玉篇、广韵、集韵、康熙字典、 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中的收字。 可见,字书的前后传承关系十分明显,一般情况下,字书作者在编纂时大多要照录 前代传世字书中的收字,这种工作在古代主要通过传抄来完成。因此,抄本不同,用字 或异。另外,由于字书编纂重增加收字数量而轻校勘考证,除继承前代传世字书的失误 外,在编纂和流传过程中又会产生一些新的失误。这些失误,既给字书的编纂带来一定 的消极影响,也给字书的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金代是我国辞书史上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时期。刘叶秋先生的中国字典史略中 将我国的字典辞书史分为五段: 第一段:字书的萌芽与奠基期,为战国秦汉时代 第二段:字书的继承与演变期,为魏晋南北朝时代 第三段:字书的建设与发展期,为唐宋元时代 第四段:字书的进化与兴盛期,为明清时代 第五段:字书的演变与改革期,为近代 再看上述五个历史分期中的第三段“字书的建设与发展期唐宋元 中涉及的 主要内容: 一、唐代的“字样”和宋元辨形的字书:干禄字书、五经文字、新加九经字 样、佩瞒、复古编、字通、龙龛手镜、字鉴及班马字类; 二、唐代集释诸书文字音义的字书经典释文; 三、唐代注释佛经音义的字书玄应的一切经音义、慧琳的一切经音义 和希麟的续一切经音义; 四、宋元说文派字典的发展与演变一类篇、六书故及其它、字说 及其它等。 、从这以上五个分期的历史阶段来看,刘先生是把辽金时期归纳在第三段“唐宋元 时期中的下一层去讨论,而没有将其作为一个与其它朝代平等的时期来参与字典辞书 第1 章绪论 史的划分;从唐宋元时期字书史的主要内容来看,对于同时期的辽、金两代,除涉 及一部辽代字书龙龛手镜外,金代的字书史及其相关字书只字未提。金代史学比较 不发达,汉民族又很少有意识地记载和研究作为“夷族 的金人的各种资料,因此我们 借助的史料和文献十分有限,再加上当前辞书史还不够成熟,对金代字典辞书的认识和 研究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以致当前辞书史的研究在金代时期呈现出不尽人意的局面。 金代是我国历史及辞书史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环,金代字典辞书的发现和研究对扫除我国 字典辞书史上的这一盲点、对辞书史的进一步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近年来渐为人知的金代大型字书主要有三部:王太的增广类玉篇海( 简称类 玉篇海) 、邢准的新修条音引证群籍玉篇( 简称新修玉篇) 和韩道昭的五音增 改饼类聚四声篇( 简称四声篇海) 。王太的类玉篇海已亡佚,现在所能见到的 金代大型字书暂有四声篇海与新修玉篇两部。 四声篇海在近年来才得以深入地整理和研究。它由金人韩道昭所作,收字奇多, 计5 7 9 9 1 个,后世大型字书诸如字汇、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 均从其中取字、作注。但由于字书本身质量不高,再加上字书传抄、编纂等失误,其书 中字形、字音、字义存在大量讹误,因此,四声篇海对后世字书产生了许多消极的 影响。 新修玉篇是金代人邢准编撰的一部大型字书,也是我国金代字书史上的重要著 作。此书共3 0 卷,收字5 2 6 2 8 个,因其在成书后即湮没无闻却又得以流传至今,全书 幸为保存原貌。书中取字之馀文、会玉川篇、奚韵、广集韵、省韵、切韵 等文献,皆不见于今者,因此,新修玉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可以新修玉篇 与后世字书中所收以上书中的形、音、义相比,见于今者的如玉篇、龙龛、类篇 等可与今之传本相校,这对于文字学、校勘学、训诂学、大型字书的整理与研究以及疑 难字的考释有重要的意义。 新修玉篇的编纂质量和流传过程中的保存完好程度都要高于四声篇海。新 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均是在前人金代王太类玉篇海的基础上编修而成,在编纂 体例、收字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两书的比较研究具有操作性。在编排方面,新修 玉篇和四声篇海对前代字书之部都有所增并,各部之字按笔画排列,非常便于查 检;同一笔画之下,每段内用符号标明出处,以便复核,如:o 阴佑馀文,e 古龙龛, d 会玉川篇,奚韵,0 类篇等;一些来自前代字书中的难以编次的字,则都另做处理。 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收字方面,新修玉篇收玉篇、馀文、古龙龛、会玉川篇、奚韵、类 篇、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总5 2 6 2 8 字;四声篇海收玉篇、馀 文、奚韵、类篇、龙龛手镜、会玉川篇、对韵音训、搜真玉镜,总5 7 9 9 1 字,二书所收之字大多可以比照互见。通过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的比较研究, 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两书在传抄、编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定差异并将其进行定性定量 的分析。 因二书之间的特定关系,四声篇海书中诸多失误有赖于新修玉篇加以纠正。 然而至今为止,关于新修玉篇的研究成果较少,从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两 相比较的角度去研究的工作,前人还没有做过。这项课题对两书特别是四声篇海失 误的纠正,对大型字书的编纂以及对传世文献中疑难字的考释与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1 2 本课题研究现状 由于新修玉篇在成书后即湮没无闻,其在元明清的公私书目中少有著录,目前 发现著录该书的仅有清末潘祖荫的滂喜斋藏书记一家。再者,当时人们没有认识到 此书在文字学及辞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认为“其书体例甚陋,无所取裁 ,虽经元赵 孟 顷、虞集、张雨、明宋濂、吴宽、陆深、项元汴、清陈昂、潘祖荫等人辗转收藏,影 响甚小,未广为流传。因此由于材料所限,人们对此书及其相关内容几乎一无所知。王 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刘叶秋先生的中国字典史略、钱剑夫先生的中国古代 字典词典概论以及曹先擢、杨润陆先生的古代辞书讲话等专著中均未提及此书, 对新修玉篇的研究也默默无闻,涉足者不多。对其总论性的研究论文有梁春胜先生 的从 到 _ 咄国字典编纂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对新修玉篇 研究有所涉及的论文有杨正业先生的 世家。 梁春胜先生在他的论文中谈到,目前所知的金代第一部大型字典为类玉篇海, 它的作者为金人王太。在此书基础上编修的其它字书有两部:一是人们所熟知的四声 篇海,另一部即不为人知的新修玉篇。他谈到,新修玉篇为金人邢准所撰,公 元1 1 8 8 年成书,它虽与四声篇海的编修基础同为类玉篇海,但两书各自成书, 互相独立。新修玉篇共3 0 卷,从馀文、古龙龛、会玉川篇、奚韵、类篇、 广集韵、省韵、切韵和广韵等字书中收字,以对类玉篇海改饼后的部 首进行编排,每部中之字按笔画数为序列出,每字之上以各种符号标示字的收字来源, 4 第1 章绪论 在书中“采诸家篇韵数音之义”,“援引经史子书音义”,“添重音一万二千五百四十”, 同字之音训,全部收罗于该字之下,还开创性的利用了按不同音切划分不同义项的方法。 同时,梁文对新修玉篇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新修玉篇的发现“为 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字典编纂情况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同时,在俗字研究、 字典修订等方面,新修玉篇的学术价值也同样是值得重视的。” 杨正业先生的论文 世家中则将新修玉篇作为整个“篇海世家 中的“一房子孙 进行概要性的介绍。他谈到,新修玉篇“正文3 0 卷,总字头5 0 5 1 4 个,按5 8 1 部排列。部内以笔画为序,每笔画内截为十段,在秘祥旧字号样的基础 上又增加了广集韵( 用号样表示。下同) 、省集韵、切韵、广韵四个新 字号样。新字号样是邢准增加的新材料。” 宋金时期,四声篇海在民间广为通用,至明清时由于字汇、康熙字典等 后出大型字书的影响,渐为人所忽略。近年来,由于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的相 继问世,四声篇海也逐渐为学术界所重视。四声篇海的整理研究工作近些年较有 发展,有一些相关论文发表,如:周国光先生的 琐论、宁忌浮先生的字 典史上的一块丰碑 、张涌泉先生的论 、杨正业先生的不 着一字,集字典之大成叫改饼五音类聚四声篇海 论和 世家。相关的研 究成果还有母校河北大学2 0 0 4 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三篇硕士论文:刘亮师兄的 引 研究、杨霞师姐的 引 研究和徐艳师姐的 引 与 的对比研究。 周、宁、张、杨几位先生的论文中认为,四声篇海为金代韩道昭所撰,是金代 一部重要的字书,在我国辞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并从不同角度给予四声篇海以不 同程度的评价。周国光先生认为其是虬“字典向超大型发展的辞书。它收字五万五千 多,对大型字典的编纂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如编排方法的改革, 注重字典的通俗性,增加各种附录,标明字体的出处,等等,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不加 选择收列过滥,编排原则未能很好统一,未能很好解决义项排列问题等等 ;宁忌浮先 生则给出“字典史上的丰碑”的评价;张涌泉先生认为四声篇海中收字虽然怪字、 僻字、异体字较多,但它收字全多是其重要的特点,并也给予四声篇海以很高的评 价。杨正业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在海篇影响下,经过几代人重修的而又不着一字的 辞典系列产品”之一。它收字多,条目简洁规整,检索亦较方便,在辞典编纂史上占有 s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重要的地位。而且,四声篇海是整个“篇海世家”中除王太类玉篇海以及邢 准新修玉篇外的第“二房子孙 。杨先生“统计道昭书5 5 7 1 6 字, 认为其收字的编 排体例价值很高,十分有利于读者的使用。他指出“韩氏父子的生活年代在邢准之后, 离王太更有六七十年之久 ,但四声篇海在类玉篇海基础上直接改饼而不从新 修玉篇重修。“金人王太篇海( 注:类玉篇海之简称) ,类集八家篇、韵, 成为一代巨著。之后,秘祥、邢准、韩氏父子不断重修,造就了一个辉煌的辞书家庭。 母校河北大学2 0 0 4 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刘亮师兄和杨霞、徐艳两位师姐的三篇硕 士论文则以四声篇海与所引字书进行对比,从字形、字音、字义方面分别进行研究, 为四声篇海的全面整理和研究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新修玉篇的研究刚刚起步,只有一两篇综述性的论文发表, 在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的收字、列字、字形比较方面,前人还没有相关成果出 现,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此方面做出探索。 1 3 理论原则、方法及操作程序 1 3 1 理论原则 本文以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王宁先生创立的汉字构形学是在继承我 国传统“小学”朴素辩证法、吸收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思想,并参考西方结构语言学中 适合汉语的原则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汉字学是以汉字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一门学 科,从传统“小学”算起的中国的汉字学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主要有四大分支:汉 字构形学、汉字字体学、汉字字源学和汉字文化学。汉字构形学是探讨汉字的形体依一 定的理据构成和演变的规律。包括个体字符的构成方式和汉字构形的总体系统中所包含 的规律。它能涵盖各阶段汉字构形的诸多现象,为研究各阶段汉字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 方法。 本文以校勘学理论为指导,运用陈垣先生的校勘四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 理校法对新修玉篇和四声篇海两书及其后代相关字书进行校勘和分析。 本文以辞书学理论为指导,分析和研究论文中所涉及到的辞书学内容。 1 3 2 研究方法及操作程序 1 熟读两书文本,对新修玉篇及四声篇海全文资料进行封闭性测查,对取 自同一部字书但收字、列字、字形存在差异的字头进行搜集。 6 第l 苹绪论 2 运用校勘学理论对两书所得材料进行考察,同时运用汉字构形学理论、辞书学理 论分析这些收字、列字、字形差异,确立字头研究的三部分内容:收字差异研究:列字 差异研究及字形差异研究。 3 以两书收字差异、列字差异和字形差异为研究对象,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探求 两书中收字、列字、字形差异的原因,讨论两书字头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 4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古代字典辞书中的字形整理是当前传世汉字整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汉字史的研究、 字典辞书的编纂及其理论发展、疑难字的考释与研究、中文信息处理及中国古代文化的 传承与发扬等都要求对古代字书的字形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字书的字形进行全面系统的 整理。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在字典辞书的整理过程中遵循汉字字形本身的发展规 律、注意疑难字的考释和汉字字形之间差异,这必然要求我们做样本的比较研究。 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具有口j 比性,且两书的特殊关系决定要消除四声篇 海对后世字书的消极影响,必须有赖于两书的比较研究。通过两书的字头比较研究, 用新修玉篇纠正四声篇海的各种失误,一方面可以消除四声篇海对后世大 型字书产生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以字形为突破口,参照两书的字音和释义,沟通易混 字与正字之间的关系,可以考证出传世大型字书中的部分疑难字,为传世汉字的整理, 为全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提供参考。 7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2 章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概说 2 1 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的成书基础类玉篇海 谈到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两书的成书基础类 玉篇海。类玉篇海早已亡佚,文献中对它亦少有提及,因而人们对它的情况不是知 之甚少,就是知之有误,所以,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谈谈类玉篇海。 类玉篇海是现知的第一部金代大型字书,因书早已失传,我们只能从邢准新 修乇篇文前所存秘祥等人的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的序文中略知它的相关情 况: “王太,汶阳人也,幼习音韵,常有心于此。时请诸明公相与言日:篇、韵 者,分文析字之枢笞,立训申义之津涉,可使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多而不紊,详而不 杂,无眩于目耳。故日以聚居,潜精勉志,历乎数载。类八家篇、韵,校其相犯 者芟除之,考其当用者收采之;及诸家篇中隐注,尽立为大字;凡自来诸篇中有阙者, 今具言之。玉篇元数大字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二言,又八家篇内增加大字三万九 千三百六十四言,经及音训计六十万余字,集成一书,号日增广类玉篇海。大要仿 顾野王玉篇分部,又于每部以下字画分为二十段,每段内列八家名头。假如尖厶之 字立为二画,四角口字立为三画,举此二字以为其例,可从而推之。以类附字,以画分 段,有若叶之从条,珠之在贯,粲粲然使览者无昧于字而音义俱明矣。有龙龛、会 玉、类篇中数部难以编次,列在卷末。” 2 1 1 类玉篇海的作者及重修者 类玉篇海的作者是金代汶阳人王太。关于类玉篇海的重修者,据该序之后 所列“编集校勘人”共有八人:秘祥、赵卞、周胤、张宗古、杨景、张衡、范询、李温。 新修玉篇序中言“王太与秘祥等八人,至明成化本四声篇海卷首韩道异序文 中讹为“後阳王公与秘详等以人 ,或许当时知道类玉篇海的作者为王太,但至成 化本万安的序言就直接称为“王与秘 了。张涌泉先生的论 中曾提及类 玉篇海,但由于当时材料所限,语焉未详。这种失误一直到新修玉篇的发现才得 以纠正。 8 第2 章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概说 2 1 2 类玉篇海简介 2 1 2 1 类玉篇海的成书 关于类玉篇海的成书,梁春胜先生在从 到 我国字 典编纂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认为是1 1 6 4 年。此说有误。因为,秘祥等人在类玉篇海 基础上重修的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成书时间为大定甲申金世宗四年,即公元 1 1 6 4 年,那么王太的类玉篇海成书时间应早在此之前。 作者以为,梁是将新修玉篇卷端保存的秘祥等人的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 海的序文误以为是王太类玉篇海的序文;将秘祥等人的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 篇海序中所题的时间1 1 6 4 年,误作是王太类玉篇海的成书时间。四声篇海道 异序文中言类玉篇海成书于“大朝甲辰岁”,约略为公元1 1 2 5 年左右,可信之。金 代诸字书年表如下: 金代诸字书成书年表 著作矧鲁瀚徽甲申重簦增! 广癸噩耥僦玉耥妇诸篇四声躺 作者王太秘祥等八人邢准韩孝彦韩道昭 成书大朝甲辰大定甲申大定戊申明昌丙辰泰和戊辰 成金太宗二年世宗四年世宗二十八年章宗六年章宗二十年 书代 年 天会二年大定四年大定二十八年明昌七年泰和八年 代 宋徽宗二十六年孝宗二年孝宗二十六年宁宗六年 宁宗十四年 对 代 昭 宣合六年隆兴二年淳熙十五年庆元六年嘉定一年 公 1 1 2 5 年左右1 1 6 4 年 1 1 8 8 年 1 1 9 6 年1 2 0 8 年 兀 表2 1 2 1 2 2 类玉篇海的收字来源及收字总数 类玉篇海除全收玉篇2 2 8 7 2 字外,还从八家篇内取字,增大字3 9 3 6 4 字, 总收6 2 2 3 6 字。依序所言,类玉篇海当为我国古代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是我国字 典辞书史的一个收字高峰。 2 1 2 3 :类玉篇海的编纂体例 从序文中可略知类玉篇海的编纂体例情况。 类玉篇海的部首基本上承袭玉篇,没有做太大的改饼。在部中字的排列上, o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类玉篇海第一次采用笔画排列法,从四画计起,各部首内分为二十段。这样单字的 查检非常方便,解决了我国字典辞书史上汉字的有序编排和读者检索的问题。其次,同 一笔画之下,先列玉篇之字,再列其它八家名头并在字前以号样标示,如:o 馀 文、e 古龙龛、d 川篇、奚韵、9 类篇等。诸书中有难以编次的,则 统一列在书后。 2 1 2 4 类玉篇海与新修玉篇、四声篇海 类玉篇海中的众多收字给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 之后两书的成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书均是参阅类玉篇海而继续增修,上述类 玉篇海中首创的按笔画编排部中字的方法、字前标示名头号样的方法以及将难以编次 的字一并在书中独立列出的方法均被新修玉篇和四声篇海直接继承和发扬。可 以说,王太的类玉篇海直接促成了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的编纂和成书。 2 1 2 5 类玉篇海在字书史上的地位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开创了适合汉字特点的部首编排法,至玉篇( 包括 宋陈彭年等的重修本) 这种部首编排法已经比较稳定和成熟,但从说文解字至玉 篇的八百年问,仍然无法解决各部中字的排列和检字问题,部中字的排列杂乱无章, “难以检寻,索字有终朝而不能得者”。于说文解字九百年后的金代,王太的类 玉篇海第一次担当起重任并成功的解决了这一字典辞书史上的重大问题,部中字“有 若叶之从条,珠之在贯”。而类玉篇海之后的字书如新修玉篇、四声篇海、字 汇、康熙字典等都采用了这一历史创新并使之发扬光大。可以说,王太的类玉篇 海是我国字典辞书编纂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2 2 新修玉篇概说 2 2 1 新修玉篇的作者邢准 新修玉篇正文前有三篇序文,第一篇为南朝梁顾野王玉篇序,第二篇为 金代秘祥等八人的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序,第三篇则为新修玉篇序。新 修玉篇序署名为“沧州清池县邢准编并序 ,可确定新修玉篇的作者为金人邢准。 邢准的生平及其与新修玉篇相关的历史事件俱不可考,我们从序文中仅可得知 邢准的籍贯和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邢准为“沧州清池县”人。“沧州清池县”即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境内。河北省沧 l o 第2 章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概说 州市沧县历史悠久,据沧县陈圩出土的龙山文化遗址考证,原始社会晚期就有人类在此 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沧县为燕、齐、赵三国之地,秦时属巨鹿郡。西汉高帝五年 ( 公元前2 0 2 年) 在此置浮阳县( 今旧州镇东关坟西旧城址) 。隋皇十八年( 公元5 9 8 年) 浮阳县改清池县,明洪武二年( 公元1 3 6 9 年) 州治自清池徙长芦( 今沧州市区) , 废清池并入沧州。邢准序后书为“时大定戊申秋七月望日序 ,后小字按语“按:大定 戊申为金世宗二十八年,在宋为孝宗淳熙十五年”可知,邢准成书年代为宋金时期,正 处于隋后明前,所以邢准书之“沧州清池县”即为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 邢准大约生活在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璨) 时代;新 修玉篇的成书、发行约为金世宗、金章宗时代。 金世宗于公元1 1 6 1 年至公元1 1 8 9 年在位,年号为“大定”,连续执政2 9 年。邢准 书新修玉篇序文时“大定戊申 为金世宗二十八年。世宗在金代历史上是一位颇有 建树的明君,金史世宗本纪下巾评价: “世宗之立,虽由劝进,然天命人心之所归,虽古圣贤之君,亦不能辞也。盖自太 祖以来,海内用兵,宁岁无几。重以海陵无道,赋发繁兴,盗贼满野,兵甲并起,万姓吟 吟,国内骚然,老无留养之丁,幼无顾复之爱,颠危愁困,待尽朝夕。世宗久典外郡,明 祸乱之故,知吏治之得失。即位五载,而南北讲好,与民休息。于是躬节俭,崇孝弟, 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却任得敬分国之请,越位宠郡县之献,孳 孳为治,夜以缃,可谓得为君之道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 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 ,此其效验也。然举贤之 急,求言之切,不绝于训辞,而臣偷安苟禄,不能将顺其美,以底大顺,惜哉。 依金史所载,世宗在金代海陵王完颜亮( 1 1 4 9 1 1 6 0 年执政) 的统治已走上穷 途末路之际起来收拾残局,在顺利继位之后,极力贬低完颜亮历史地位的同时,继续在 政治上承袭完颜亮巩固、完善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他果断地停止了侵宋战争后,金 政权得以很快重新稳固起来,社会亦趋向稳定。这种局面,在章宗即位后,又得以继续 保持和发展,史称“大定明昌之治 。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他们依存于他们所产 生的时代,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必然产物。邢准作新修玉篇,与当时趋于稳定的社会 条件密切相关。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2 新修玉篇简介 新修玉篇,金代邢准撰,共三十卷,成书于金世宗“大定戊申 年,即公元1 1 8 8 年。此书在南朝梁顾野王玉篇及金王太类玉篇海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此书成 书后,未广为流传,少为后人著录。因此,由于材料所限,此书及其相关内容在许多辞 书史书中未被谈及。2 0 0 4 年,直至梁春胜先生在其论文从 到 中国字典编纂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中的介绍,此书才得以发现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2 2 2 1 新修玉篇的性质 中国的字书史源远流长,字书指解说文字形音义的著作,即后来所说的字典,是一 种语文工具书。历代史志凡有关文字训诂音韵之书,都归到小学类中,不另立“字书” 的名目,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纪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把我们熟知的说文 解字、尔雅、广韵等全归到经部小学类中。 刘叶秋先生在中国字典史略一书中认为,中国古代的字书可以分为三大类:第 一类是说文解字派讲文字形义的字典;第二类是尔雅派讲训诂的词典;第三类 、 是广韵派讲音韵兼及文字训诂的韵书。 钱剑夫先生的中国古代字典辞典概论中谈到:吒“古代的字典和辞典,大体上 也是分为这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讲究字体的构成和字音字义的,以说文为首;第二 种是以讲究音韵为主兼释字义的,以广韵为首;第三种是讲求训诂名物的,以尔 雅为首。”“另一方面,古代汉语所用的词多数为单音词,所以字和词的界限不怎么严 格,因而字书也就是辞书。” 曹先擢、杨润陆先生的古代词书讲话中谈到,字书、训诂书、韵书及音义书是 古代词书的四个组成部分。词书,又写作辞书,是字典、词典、百科全书、专科词典的 统称,它包括字典和词典两大类。字典主要以释单个字为主要任务,而词典主要解释两 个或多个单字组成的词。 杨宝忠师在大型字书疑难字考释与研究中谈到:“大型字书是指以收录字形多为 其显著特征的历史性语文工具书。” 可见,古代字书也就是辞书,字典、韵书、训i 诂书以及音义书都属于字书之列。新 修玉篇收字系统且收录字形多,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编排条目并解说单字的形音义, 具有可检索性、汇编性和注释性,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大型字书。 1 2 第2 章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概说 2 2 2 2 新修玉篇的收字总数 杨正业先生在其 世家中统计新修玉篇收字共5 0 5 1 4 字,其中引广 集韵2 6 5 4 字,引省集韵3 8 5 字,引切韵7 7 字,引广韵4 字。 据作者统计,新修玉篇其中引玉篇、馀文、古龙龛、会玉川篇、奚 韵、类篇六家字书共4 9 4 9 2 字,另外引广集韵2 6 5 5 字,引省集韵3 8 5 字, 引切韵7 9 字,引广韵6 字,引丁公集韵l l 字,收字共5 2 6 2 8 字( 新修玉 篇金刻本中存有缺卷。全卷皆缺者未计;全卷部分缺失者则计卷中所存字头之数) 。 2 2 2 3 新修玉篇的收字来源 新修玉篇序中日:“是以淡阳王太集上数家篇、韵,总之为一,庶乎详而 不杂,条然不紊,抑又秘祥等八人校雠编类,以成一家之书。所学虽该,善犹未尽。如 川、类篇、奚韵之字,并无五经音义,而同上他音,互有舛错,其馀文反 切又多非是。篇中字他音训义极有脱遗,如此音切不足者,其中甚多,难以具载。 韵中虽有众读之义,又不在一科之下,恩居四声八转之内,幽遂难穷,以致后学得门者 寡。仆虽不达古人玄妙之确,而稍通监言成凿之要,旁搜广猎,采摭诸家篇韵数音之义, 纂集编缀仅二十年。增新诸韵一千二百四十字,添重音一万二千五百四十;续添姓氏、 郡望、复姓、三字姓,上自一郡,下至二十五望,依韵编注,一仿玉篇之体于内。 可见,邢准认识到了玉太类玉篇海中的两大失误:收字遗漏和音义脱遗舛错。 以纠正以上两大失误为直接目的,邢准在类玉篇海的基础上增修而成新修玉篇, 除类玉篇海中所收玉篇、馀文、龙龛、川篇、奚韵、类篇等诸书之 字外,新修玉篇又另收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及少量依韵编注的时 下用字。 2 2 2 4 新修玉篇的编写体例 1 新修玉篇的部首 新修玉篇共3 0 卷,其中各卷单列部首共5 4 5 部,卷后新增龙龛杂部3 6 部, 总5 8 1 部。 新修玉篇的部首取法“多从上左,如新修玉篇禾部引玉篇的“秀 、 “私,;均归入禾部;偏旁也有不从上左者,如“蒙 、“窬”、“鲧”、“赢四字归部都归 在了不是“上左”的禾部之下;玉篇的部首取法序中未加说明,但依书中各字归部 实际情况来看,部首亦多从上左,如玉篇中的“秀 、“私 二字亦归入禾部。 l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分部问题上,新修玉篇5 2 6 2 8 字“增出番、光、关、赢四部;仍并辇于鬲部,骞 于鱼部,。改磬为段,更痒为严;又添象形兼无偏旁可取者,目为杂部,附之卷末。其偏旁 多从上左,或、同上、通作、亦作,注隐韵亡,悉该于注。”邢准对玉篇的部首进 行了改饼。新修玉篇保留玉篇5 4 0 部,增舌、光、关、索4 部,减鬲、蠢二部并将 其分别并入鬲、鱼部中,添杂部,又增龙龛杂部3 6 部,共5 8 l 部。 在部首的排列次序上,新修玉篇基本参照玉篇,有的以义系联,有的据形系 联,在整体上无贯彻如一的系统性的序列。如新修玉篇第七、,八卷的部首排列次序 与玉篇完全相同。 2 新修玉篇的部中字 新修玉篇每部中收字多少不一,少者仅收几字,如害部收9 字,云部收6 字, 未部收3 字,最少者为壬部,仅收一字;多者收一千至两千多字,如水部收1 8 1 8 字, 人部收1 2 5 6 字,木部收1 5 0 0 字,心部收1 3 2 9 字,字数最多者为忡部,收2 0 1 3 字。 除所统字数较少的部首不依笔画分段外,部中收字多者,计笔画依次排列。标画从 四画起,到二十画为止。各部画段先列玉篇之字,再列馀文、龙龛、川篇、 奚韵、类篇、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等书中之收字;每大字之上除 玉篇之字不作标记外,取自其它字书的字上均以名头号样标明出处,如:o 馀文、 e 古龙龛、d 会玉川篇、奚韵、9 类篇、广集韵、 省韵、 切 韵、口广韵,非常便于查检。 部中其字少者按一定顺序罗列,不作分段。如:新修玉篇卷一一部内收9 1 字, 上部收2 4 字,王部收l o 字。这三部中虽有不同数量的四画或多于四画者( 注:本节中 所谈的关于部内分段的笔画数都是字头中除偏旁外的笔画数) ,但因部内总字数规模较 小,同部内同一笔画的字数较少,部内也不再进行分段,只是按一定次序进行编排。 部中字多者则以笔画数为序分段:四画以内单为一段;四画以上者依笔画数再依 次分段,不同部首下的分段也不同,具体分段依部首收字的规模和所收字的笔画数而定, 最多分为二十段。如卷二土部分四画内、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共1 8 段,而卷二中黟部分四画以 内,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共1 5 段。原则上每一个笔画数为一段,如:卷一玉部内收5 8 3 字,四画以内为一段,四画起 分为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 1 4 第2 苹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概说 八、十九、二十共1 8 段。 部中字的分段中,有些段内字数比较少的则与其它相邻笔画数结成二段。例如: 书中第三卷入部收1 2 5 6 字,部下分段有“十七至十八 者。查“十七至十八”段中十 七画者为1 5 字,十八画者为1 8 字,十九画为l 字( 为其中一个十八画字“博 的并出 异体字) ,十七、十八画字量少,两画并为一段,共3 4 字。 3 新修玉篇的注音和释义 新修玉篇中一般先注音,后说解意义,注音和释义一般来源于所引字书。注音 时求多求广,释义也务求该备,并援引丰富的文献资料。 ( 1 ) 注音 被释字有且只有一个读音的注直音或反切。 直音:音。如一部:“趸,音瓦。”反切:切。如一部:“一;於悉切。” 被释字有两个读音但有且只有一个义项的用一定方式标出两个读音。 两个都注直音:二音。如玉部:“掰,田、佃二音。 音,又音。如一部:“鉴,音聚。又音,。 一个注直音一个注反切:音又切。如一部:“互,古文韶。又丁奚切。 两个都标注反切:、二切。如玉部:“缎,古蟹、古红二切。 被释字有两个读音,且有分别与读音相关的意义的。 分别注音释义:切,义。又切,义。如:“瑛,他顶切,玉名。 又徒顶切,圭名。 分别注音释义,中间用“o 隔开:琅,古恨切,石次玉。o 鱼巾切,说文云: “石之似玉者。 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读音且有意义与其相关意义的,按不同音切划分不同义项,并 用“o ”隔开,分项予以注音。 新修玉篇中序文中所言“如篇韵二义不同,各分两书之注;或上有一音,或至 一十三读,并具于一字之下 是此书的最大的特点,对单字的音义搜罗的相当完备,如 序中所举“敦”字有十三种切音,邢准遂将各切音及相应的训释全部集中于此字之下, 其中按不同音切分列不同义项时均以“o ”相隔,条贯清晰,从而省去了读者到韵书中 按韵索字的麻烦。这种按不同音切划分不同义项的做法直接为后世大型字书字汇等 所继承,在字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以为此即书名日“索音 之所在。 l s 洞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释义 新修玉篇序日:“文悉该于古籀,字明辨于俗真,援引经史子书音义,补苴脱 遗,故目日增修素音引证群籍玉篇 。 邢准在释义时,书中能引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