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预知子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_第1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预知子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_第2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预知子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_第3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预知子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_第4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预知子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预知子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木通科( l a r d i z a b a l a c e a e ) 木通属似妇6 曲) 植物五叶木通口妇6 衙g “加咖( t h u n b ) d e c n e 1 的成熟果实是中药预知子的来源之一。其昧微苦,性平,具有舒肝和胃,活 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之功效。长期以来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显示,皂苷类化合物 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木通属植物资源,同时为预知子的质 量标准建立奠定物质基础,我们对预知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文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从预知子中得到4 0 个化合物,经过理化性质 和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其中2 2 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3 个香豆素类化合 物,2 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和1 3 个其它化合物,它们分别为:3 d - n l 一吡喃阿拉伯 糖常春藤皂苷( b 1 ) ;3 d - p d 吡喃木糖( 1 2 ) n l 毗喃阿拉伯糖丝石竹皂苷( b 2 ) ; 3 一d d l ,毗喃鼠李糖一( 1 2 ) 一晓一l 一吡喃阿拉伯糖丝石竹皂苷( b 一3 ) ;3 一d 仅l 吡礴鼠李 糖( 1 2 ) 一“一l 一吡哺阿拉伯糖齐墩果酸( p r o s 印o g e n i n ,b - 4 ) ;3 一o 叩- d 一吡哺木糖( 1 2 ) a l 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 b 5 ) ;3 0 毋d 吡喃木糖一( 1 2 ) 一a l 毗喃阿拉伯糖 常春藤皂苷( s a p o n i n sb ,b 一6 ) ;3 0 - 吐一l 吡哺鼠李糖( 1 2 ) a l 吡喃阿拉伯糖常春 藤皂苷( b 7 ) ;3 - d 毋d 吡喃木糖( 1 3 ) 一n l 一吡喃鼠李糖( 1 2 ) 一口l 吡哺阿拉伯糖 常春藤皂苷( b 一8 ) ;3 0 - a l - 吡喃鼠李糖一( 1 2 ) a l 一吡哺阿拉伯糖- 2 8 0 移d 吡喃葡 萄糖( 1 6 ) 伊d 一毗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 d i p s a c o s i d eb ,b - 9 ) ;3 0 _ 争d 吡喃葡萄糖 ( 1 3 ) 饯l 毗喃鼠李糖( 卜,2 ) c c l 。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 b 1 0 ) :3 0 每d 毗喃葡 萄糖( 1 3 ) n l 毗喃鼠李糖- ( 1 2 ) 岍l 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 b 1 1 ) ;3 d - 傀一l 吡喃鼠李糖( 1 2 ) 一眇d 吡喃葡萄糖( 1 4 ) 】a l 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 p m s a t i l l a s a p o n md ,b 1 2 ) ;3 一a l - 吡喃鼠李糖2 8 0 毋d 吡喃葡萄糖一( 1 6 ) 争d 吡喃葡萄糖 常春藤皂苷( s 印o n i nd ,b 一1 3 ) ;3 一d 伊d 一吡喃鼠李糖一( 1 2 ) ,n l 吡喃阿拉伯糖 2 8 d _ 母d 吡喃葡萄糖( 1 6 ) 1 乒d 吡喃葡萄糖丝石竹皂苷( b 一1 4 ) ;3 0 伊d 毗喃木 糖( 1 2 ) d l 一吡喃阿拉伯糖- 2 8 - d 伊d 一吡喃葡萄糖( 1 6 ) 妒d 一吡哺葡萄糖齐墩果酸 ( b 一1 5 ) :3 0 一d 一吡喃木糖( 1 2 ) 一靠一l 一吡喃阿拉伯糖一2 8 一d 移d - 吡喃葡萄糖( 1 6 ) 毋d 一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 s a p o n i ne ,b 1 6 ) ;3 d - n l 吡喃鼠李糖一( 1 2 ) 一瑾l 一 吡喃阿拉伯糖2 8 - 0 咿d 一毗喃葡萄糖( 1 6 ) 印d 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 b 2 1 ) ; 3 0 _ l 毗喃鼠李糖一( 1 2 ) 一d - l - 吡喃阿拉伯糖2 8 0 廿l 一吡哺鼠李糖( 1 4 ) 移d 毗喃 葡萄糖( 1 6 ) 肛d 一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 k a l o p a l l a x s 印o n i n sb ,b 一2 2 ) ;3 d 伊d 一 吡喃葡萄糖( 1 2 ) 一a l 一吡喃阿拉伯糖2 8 0 一a l 一吡喃鼠李糖( 1 4 ) - 肛d 毗喃葡萄糖f l 一6 ) 侈- d 一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 b 一2 3 ) ;3 - d 伊d 毗喃木糖- ( 1 3 ) a l 。吡喃鼠李糖( 1 2 ) a l 一毗喃阿拉伯糖2 8 0 - 扛一l 一毗喃鼠李糖( 1 4 ) 哆d 毗喃葡萄糖( 1 6 ) 移d 吡哺 葡萄糖齐墩果酸( b 一2 4 ) ;3 0 _ 伊d 一吡喃葡萄糖( 1 3 ) a l 吡喃鼠李糖( 1 2 ) 一瑾。l 毗喃阿拉伯糖一2 8 0 心l 一吡喃鼠李糖( 1 4 ) 毋d 毗哺葡萄糖( 1 6 ) 毋d 吡哺葡萄糖 常春藤皂苷( p a t r i n i as a p o l l i n h 3 ,b 一2 5 ) ;3 o - a l 一吡喃鼠李糖( 1 2 ) 一 肛d 吡喃葡萄糖 ( 1 4 ) _ 吐- l 一吡喃阿拉伯糖一2 8 一d - 仅l 吡喃鼠李糖一( 1 4 ) j 伊d 吡喃葡萄糖( 1 6 ) 印d 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 h e d e r a c h o l i c l l i s i d cf ,b 一2 6 ) ;七叶内酯( e 1 0 ) ;h y m 髓e l s i n ( b 一1 9 ) ;s c o p 0 1 i n ( b 一2 0 ) ;京尼平苷酸( b 1 7 ) ;1 0 d 乙酰基京尼平苷酸( b 一1 8 ) : 1 5 - 二十九烷醇( e 一1 ) ;十六烷酸( e 2 ) ;豆甾醇( e 一3 ) ;卢一谷甾醇( e 4 ) ;对一羟基 苯甲酸( e - 5 ) :3 一氧化- 6 一羟基紫罗兰醇( e 6 ) :酪醇( e 7 ) ;齐墩果酸( e 一8 ) : ( 2 s 3 s 4 - 2 - m c l y i t e t r a h y d r o 矗l r a n 一3 ,4 d i o l ( e 一9 ) :原儿茶酸( e 一1 1 ) ;咖啡酸( e 1 2 ) : 伊胡萝 苷( e - 1 3 ) ;豆甾醇3 d 口d 吡哺葡萄糖苷( e 1 4 ) 。 在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中,3 个皂苷b 2 ,b 3 ,b 1 4 为新化合物;1 0 个皂苷b 4 、 b 一5 、b 一9 、b l o 、b 一1l 、b 一1 2 、b - 2 1 、b - 2 3 、b 2 4 、b 一2 6 和9 个非皂苷e 1 、e 2 、e 一5 、 e 6 、e 一7 、e 一9 、e 一1 0 、e 1 1 、e 1 2 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 对预知子的极性部位以及部分单体皂苷进行了大鼠利尿、抗菌、抗肿瘤、抗炎活 性筛选。结果显示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 即酵母型真菌) 均有显著抑制作用;9 5 乙醇总提取物( t 9 5 ) 和乙酸乙酯部位( e ) 高剂量组对白色 念珠菌、新生隐球菌( 即酵母型真菌) 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预知子总皂苷和单体皂苷 b - 1 1 的低剂量组( 1 2 5g 瓜g ) 都有明显促进大鼠尿液排泄的作用;单体皂苷b 1 6 对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 o x 一2 活性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抗肿瘤试验中受试皂苷均没 有显示抑制作用。 本论文丰富了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活性成分,为其临床应用、 质量标准制定和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预知子;化学成分;皂苷;利尿;抗菌;抗肿瘤;抗炎:c o x 2 i i 一l a r a b i n o p y r a n o s y l - 2 8 0 - 盯- l m a m o p y r 肌o s y l ( 1 4 ) 一卢一d g l u c o p y r a n o s y l ( 1 6 ) 一 - d g l u c o p y r a i l o s i d e o l e a n o l i ca c i d ( b 一2 3 ) ,3 0 - 口一d x y l o p ”a n o s y l ( 1 3 ) 一口 - l r h 锄n o p y r a n o s y l 一( 1 2 ) 一盯- l a r a b i n o p y - r a i l o s y l - 2 8 一d 一盯一l r h 锄n o p y r a l l o s y l ( 1 4 ) 一口一d g l u c o p y r a l l o s y l ( 1 6 ) 一芦- d - 舀u c o p f a n o s i d e o l e a n 0 1 i ca c i d ( b 一2 4 ) ,3 一d 一 一d 9 1 u c o p y r a l l o s y l ( 1 3 ) - 盯一l r h a m o p ”a n o s y l 一( 1 2 ) 一盯l - a r a b i n 叩y r a l l o s y l 2 8 0 一盯 一l r h a l i l n o p y r a n o s y l ( 1 4 ) - - d 9 1 u c o p y r a n o s y l( 1 6 ) 一芦- d -9 1 u c o p y r a n o s i d e h e d e r a g e n i n ( p a 廿蜘as a p o 血h 3 ,b - 2 5 ) ,3 - d - d l r h 蛳n o p y r a n o s y l ( 1 2 ) p d 一 百u c o p y r a i l o s y l ( 1 4 ) 卜口l a r a b i n o p ”a 1 1 0 s y l - 2 8 一d - 盯一l r h 锄n o p y r a i l o s y l 一( 1 4 ) 一p d g l u c o p ”a j l o s y l ( 1 6 ) - p x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壶! ! ! 12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触厶 日 期:2 堕厶( ! 鸟 电话: 邮编: 引言 预知子又名八月札等,为术通科( l a r d i z a b a l a c e a e ) 木通属q 妇6 曲植物五叶木通 一妇6 蛔口曲船舶( t h 衄b ) d e c n e 1 、三叶木通【爿妇6 抽护咖,蛔把( t h u 玎b ) k o i d z 和自木 通f 爿妇6 胁护胁,f a 招( 1 h 1 】n b ) k o i d z v a r 口w 驴谢玷( d i e l s ) r e i l d 】的成熟果实。 中医药理论认为,木通味微苦,性平,具有舒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 小便,抗菌消炎之功效。主治肝胃气滞、脘腹、胁肋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 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疠、恶性肿瘤等症。现代药理表明,木通具有利尿、 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作用。 木通品种混乱,历代所用术通多为术通科木通。该药在唐本草及以前本草中 称通草,其原植物皆似木通科木通属五叶木通;药性论首称木通;至宋本草图 经所载通革,既包括五叶木通,又包括三叶木通或其变种自木通或鹰爪枫属植物, 并认识到通草、木通有别。为改变混淆,元汤液本草中通草与木通分称;明本 草品汇精要以木通为正名;但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出复古名仍称通草。清代植 物名实图考提出山木通、小木通、大木通等为毛茛科木通:而马兜铃科关木通在古 书中未有记载,直至东北药用植物志一粥始有记载,故关术通乃是在近代用为木 通药材。1 9 6 3 年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同时收录了木通科木通属五叶木通、毛 蓖科铁线莲属川木通和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关木通,但因药源短缺,以后各版药典则将 术通科木通属五叶木通删去,仅收录了川木通和关木通。 造成木通品种应用混乱的历史变迁原因,主要是由于药材形状和功能相类而误认 为是同物。此外,各地因地取材用药及对药材毒性缺乏认识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如 马兜铃科关木通虽在历代本草中无明确记载,但在北方特别是在东北地区产量大、价 格低,且又未认识其毒性,因此在北方较易推广,以充药源,渐至发展到全国并有出 口。虽然木通科木通和马兜铃科关木通均有利尿作用,但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却不 同,前者主要成分为皂苷,而后者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类成分。近年来,关木通中马 兜铃酸导致肾毒事件屡有发生,并受到了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关注。所以为了正本清 源,2 0 0 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恢复收载了木通科木通。 目前有关术通果实预知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敦少,为了更好的区分药用木通, 有必要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建立预知子药材质量标准奠定物质基础。同 时为了拓宽临床应用范围,我们也希望发现新的活性部位或成分,阐明其药理作用, 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木通属植物资源。 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术通属植物资源。 第一章、木通属植物研究概况 预知子为木通科( l a r d i z a b a l a c e a e ) 木通属“妇6 f 口) 植物五叶木通阻知6 曲q “f 聊幻 ( 1 1 1 u t l b ) d e c n e 】、三叶木通口腔6 缸吮白胁招( n u l l b ) k o i d z 和白木通阻妇6 抽 护良如,f 口细( t h 山) k o i d z v a r 口淞疗w 凰( d i e l s ) r e h d - 】的成熟果实i l 】。木通科共有9 属3 5 种8 个变种,多属于寡种属或单种属。其中木通属全世界共有4 种,分布于中国、日本 和朝鲜,我国有3 种2 个变种,主要分布在华北、华南北部、东南沿海以及长江流域各 省市“2 1 。作为药用的品种主要是五叶木通,三叶木通及其变种白木通,其根、茎、 叶、种子均可入药 3 】。木通味微苦,性平,具有舒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 小便之功效。主治肝胃气滞,脘腹,胁肋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 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疠,恶性肿瘤【i 】。本章将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理等方面 对木通属植物进行研究文献综述,以便于对该属植物资源进行更好的研究、开发和利 用。 一、化学成分研究 ( 一) 皂苷类成分 木通属植物富含三萜皂苷,其为木通属特征性化学成分。木通属化学成分研究始 于2 0 世纪2 0 年代,日本学者有马纯三等【4 】1 9 2 7 年由木通( 4 q 加口妇) 的藤茎中提取得 到a k e b i n ,水解后得到a k e b 追e 1 1 i n 、葡萄糖及鼠李糖。川口利等捌1 9 4 0 年由木通 ( 一q “i 以日埘) 的藤茎中提取得到常春藤皂苷元及齐墩果烷皂苷元,并认为a 1 【e b i g e n i n 是以上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这些为后来木通皂苷类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自1 9 7 2 年,h i g h i s l l i 等人睁7 】报道了从木通( 彳g 甜加跳i ) 种子中分得7 个三萜皂苷化合物 ( s 印o n j n s a g ) ,其苷元均为常春藤皂苷元。藤田路一等心1 1 9 7 4 年报道,五叶木通茎 中主要含皂苷类成分,他对五叶木通皂苷成分进行薄层层析,找到1 2 个斑点,定名为 木通皂苷a 1 ( e b o s i d e s t a s t f 、s 培l 、s t 9 2 、s 也、s t i 、s 向、s t l ( ,其中a k e b o s i d e s t b ( 即s 印o n i n s a ) 、s t c 、s t d 、s t e 、s 戗s t h 、s t j 、s t k 已经用柱色谱分离,并用化学方法确定其结构 为常春藤皂苷元或齐墩果烷皂苷元与阿拉伯糖、鼠李糖或葡萄糖结合的皂营。h i g l l i s h i 等人【9 1 1 9 7 6 年从木通( 爿田“眺妇) 的新鲜果皮中分离得到1 2 种三萜皂曹( s 印q 玎i n s ) , p a ( 即s a 口o n i 璐a ) 、p b 、p c 、p d ( 即a k e b o s i d e s t c ) 、p e 、p f ( 即s a p o n i n s c ) 、p g 、 p h 、p j 1 、p j 2 、p j 3 、p k ( 即a k c b o s i d e s 血) 。其中p h 皂苷元为去甲阿榄江仁酸皂苷 元,p j 1 皂苷元为阿榄江仁酸皂苷元,p b 、p e 、p j 一3 皂昔元为齐墩果烷皂苷元,其他 皂苷元均为常春藤皂苷元。i k u t a “1 1 】1 9 8 9 年从木通( 正g “栩口埘) 的愈伤组织中分离出 4 种去甲三萜皂苷( q u i n a t o s i d e ) a 、b 、c 、d ,皂苷元为去甲常眷藤或齐墩果烷。i k u t a a 【幢】1 9 9 5 年又从三叶木通( a 护坍d 胁招) 愈伤组织中分离出4 种去甲三萜皂苷( 仃i f o s i d e ) 2 a 、b 、c 和m u b e n o s i d e a ,其苷元为去甲常春藤或齐墩果烷。m i m a k iy 等人 1 3 】2 0 0 3 年从三叶木通( 一肛枷出版) 的藤茎中分离出1 5 种三萜皂苷成分,其皂苷元为齐墩果 烷、常春藤皂苷元、阿榄江仁酸皂苷元、去甲阿榄江仁酸皂苷元,糖为葡萄糖、葡萄 糖醛酸、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以及亚硫酸钠配基。 我国较早研究木通属植物中皂苷类成分的是学者马双成【1 4 1 ,他从1 9 9 3 年到 1 9 9 6 年先后从白木通( 爿一讽,缸缸v a r 口w 疗w 胁) 的种子中分离出木通皂苷b 、c 、d 、 e 、i v ,其中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预知子皂苷( y u z l i z i o s i d e ) ;之后又从白木 通果皮中分离出木通皂苷d 、p j 1 。目前统计国内外学者从木通、白木通、三叶木通 的根、茎、叶、果皮及愈伤组织中共分出约4 3 个三萜皂苷,见表1 1 。 表1 1 木通属植物中分得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c 4 l h 6 6 0 1 2 7 5 0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c 4 6 h 7 6 0 3 2 8 2 0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誊蒿繁c 抵o z s m s 岬i n e c n e 1 1 a k e b o s i d e s t kc 6 5 h i 嘶0 3 l 1 3 8 2 a q u j n a t ad e c n e 1 2 s a p o n i n sp c c 柏h 6 4 0 1 2 13 s a p o n i i l sp g c 4 6 h 7 6 0 1 6 9 1 9 【9 1 9 】 【9 】 【1 9 s 。s 椰i n a t a o e c n e 蓁主网 8 7 6 a q u 血a t ad e c n c 种子 【9 1 4 s 印o n i i l sp j 一2 c 5 3 h 8 6 0 2 2 1 0 7 4 a q u i n a t ad e c n c 果皮 9 1 5a 1 ( e b o s i d e l a c 4 0 h “0 1 2 7 3 6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茎 【2 1 】 1 6未命名1 c 5 9 h 9 6 0 2 6 1 2 2 0a t r i f o l ia _ t ek o i d z 茎 1 3 1 7t r i f o s i d ec c 4 6 h 7 2 0 1 7 8 9 6a m f 0 1 i a t ek o i d z 茎 15 】 18 q u i n a t o s i d ea c 3 4 h j 2 0 7 5 7 2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l9 q u i n a t o s i d eb c 4 0 h 6 2 0 1 3 7 5 0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2 0 q u i n a t o s i d ec c 3 9 h 6 2 0 1 27 2 2 a q u i 衄t ad e c n e 2 1 s a p o n i n sp b c 4 1 h 6 6 0 l l 7 3 4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果皮 9 】 2 2 s 印o n i n sp e c 4 1 h 6 6 0 1 2 7 5 0 a q i l i n a t ad e c n e 果皮 9 4 籽黻 籽茎 皲茎根叶 将茎叶 坳 蚶 e f e 姐罄 姒 的 b b 甲 k a s a 8 9 2 3 s 印o n i i l sp j 一3 c 5 9 h 0 2 5 1 2 0 4 a q u i i l a t ad e c n e 果皮 9 2 4a l 【e b o s i d e s t e c 4 7 h 7 6 0 2 9 1 1 0 4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茎 【1 9 2 5a k e b o s i d e s q c 6 5 h o ,o 1 3 6 6 a q u i m t ad e c n e 2 6 y u z l l i z i o s i d c 5 2 h 8 4 0 2 根 茎 1 9 】 叶 1 0 3 6 盒蔓:銮。 种子 1 4 】 v a r a u s 仃a 1 1 s 。 2 7t r i f o s i d e a c 4 6 h 7 2 0 1 8 9 1 2a t r i f o l i a t ek o i d z 茎 1 2 】 2 8a k e b o s i d e l bc 4 l h 6 6 0 1 87 5 0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茎 【2 1 2 9未命名2 c 4 7 h 7 6 0 2 9 1 1 0 4a 伍f o l i a t ek o i d z 茎 1 3 3 0未命名3 c 4 7 h 7 6 0 3 0 1 1 2 0a t r i f o l i a t ek o i d z 茎 1 3 】 3 1 未命名4c 4 b h 7 8 0 3 01 1 3 4 a t r i f o l i a t ek o i d z 茎 1 3 3 2 未命名5c “h 1 0 4 0 4 3 1 5 6 0a t r i f o l i a t ek o i d z 茎 【1 3 】 3 3未命名6 c 4 7 h 7 4 0 1 7 9 l o a 仃i f o l i 砒ek o i d z 茎 【1 3 】 3 4未命名7c 6 4 h 1 0 2 0 3 21 3 8 2a t r i f o l i a t ek o i d z 茎 1 3 3 5m u b e n o s i d ea c 4 5 h 7 2 0 1 8 9 0 0a t r i f o l i a t ek o i d z , 茎 1 2 】 3 6 缸f o s i d eb c 4 5 h 7 0 0 1 68 6 6a 崩f o l ia _ t ek o i d z 茎 1 2 3 7 q l l i n a t o s i d ed c 3 9 h 6 0 0 i l7 0 4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茎 1 1 5 3 8 s a p o n i i l sp h c 4 7 h 7 4 0 1 9 9 4 2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果皮 3 9未命名8 c 4 7 h 7 4 0 3 1 1 13 4a t r i f o l i a t ek o i d z 茎 1 9 】 1 8 】 1 0 】 1 3 4 0 未命名9c 4 8 h 7 8 n a 0 2 2 1 0 2 9a t r i f 0 1 i a t e k o i d z 茎 1 3 4 1未命名1 0 c 4 8 h 6 8 n a o l 8 9 5 5a t r i f o l i a t ek o i d z 茎 1 3 4 2 s a p o n i n sp j 一1 c 5 3 h 8 6 0 2 3 a q u i n a t ad e c n e 1 0 9 0a t r i f 0 1 i a t e 果皮 1 0 v a r t a u s t r a l i s 4 3未命名1l c 4 8 h 7 8 0 1 9 9 5 8a 订i f o l i a t ek d i d z 茎 13 木通属植物所含皂苷的苷元类型常见的分为6 类( i v i ) ,分别为常春藤皂苷元 ( i ) ,去甲常春藤皂苷元( i i ) ,齐墩果烷皂苷元( i i i ) ,去甲齐墩果烷皂苷元( i ,阿榄江 仁酸皂苷元( v ) ,去甲阿榄江仁酸皂苷元( v i ) ,并以常春藤皂苷元居多,少数为乌苏烷 皂苷元( v i i ) ,见表1 2 。 表1 2 木通属植物中分得的三萜皂苷化台物的结构 皂苷元类型序号名称r ir 2 ( i ) s a p o n i n sa 1 s a p o l l i n s p a a m a k e b o s i d e s t b 2 s a p 。n i n s b x y l l 啪 3:篓:篡嘉 9 1 c 坚a r a 3s a d o n i n s p f ”一 a k e b o s i d e s t d 4 s a p o m n s d 5 s a p o n i n s e 6 s 印o n i n s f 7 s a p o i l i n s g s 兰竺苗 s a p o m n s 上,u 6 a r a x v l 竺眦 g l c 兰a r a g l c 马h a a h h h 酉c 1 鱼l c g l c 毪1 c g l c ! 鹭c r h a 逸l c 逸l c r 1 a 1 2 a r ah 9a k e b o s i d e s t fr h a l c ! 兰a r a h o 兰慧紫s a d 0 n l n s 上,k 1 1 a k e b o s i d e s t k 1 2s a d o n i n s p c 1 3s 卸o l 血1 s p g 1 4s a d o n i i l sp j 一2 15a l 【e b o s i d e l a r h a ! 兰a r a r h a 兰9 1 c 坐g l c 衄竺酎彦a r a x v l l 3 a r a x v l l 3 m a l 2 a r a a r a a r a l 。2 踟 r h a ! g l c 兰g l c h h r h d 9 1 出西c h 2 2 s a p o n i i :l sp eg l c 兰a r a h ( i i i ) 2 3 s a p o n i n sp j - 3 2 4a k e b o s i d e s t e 2 5a k e b o s i d e s t i 2 6v u z h i z i o s i d e i v 2 7t r i f o s i d e a 2 8a k e b o s i d e l b 2 9 未命名2 3 0未命名3 3 1未命名4 m 世a r ar h a ! g l 鬯a r a r h 世g l 芒啪h r h 世9 1 岜a r a x v l l 2 a r a x y 烂a r 出g l c a r 世g l c g l c l l r h a a 9 1 c 1 c 1 二a m h 3 2 未命名5g l c :垒a :a 3 3 未命名6 3 4 未命名7 g l c u 定r h 之盯a g l c y 1 2 k a r h a 生l c 当r a g l c 鱼l c h h h h r h a l 4 百c 1 。6 9 l c r h a l 4 9 1 c 1 1 6 9 l c h r h a l 。4 9 l c l 6 酎c ( i v ) 3 7 q l l i n a t o s i d ed x y 世g l 岜a r 8 c h 2 ( v ) 4 l未命名1 0 + n a 0 3 s 。g l c 鱼i 。 7 c 一 五 垫慧 一含c c 篓= m一掩挎 如琴 ( ) 4 2 s a p o n i n s p h h r h 鬯9 1 0 9 l c ( 二) 氨基酸类成分 1 9 8 6 年,蒋立科等【2 2 1 分别对采自安徽黄山的白木通和三叶木通成熟果实中的蛋白 质氨基酸进行了测定,得到1 7 种氨基酸,具体含量见表1 3 。可见,两种植物中的氨 基酸种类相同,但对每一种氨基酸,三叶木通的含量高于白木通,其中天门冬氨酸、 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最高。此外,日本的化学家也对八月札中氨基 酸进行了测定,得到相似的结论,并测出无蛋白氨基酸的存在叫j 。由于谷氨酸、精氨 酸、赖氨酸等为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因此本通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表1 3 白木通和三叶木通中各种蛋白质氨基酸含量( 0 0 lu g 鲜肉) ( 三) 其他类成分 除以上两类成分外,木通藤茎中还含有豆甾醇、声一谷甾醇、胡萝h 苷、白桦脂醇、 肌醇、蔗糖等;根中含有豆甾醇、谷甾醇及胡萝h 苷冽;木通水浸物中所含无机盐 成分以钾盐为最多,占原生药的o - 2 5 1 2 5 】;三叶木通根中含有豆甾醇、b 谷甾醇、胡 萝h 苷 2 4 ;从白木通的茎中提取粗多糖a t b b 2 ,其相对分子量为2 _ 3 1 0 5 ,各糖残 基的摩尔比为r h a :m a :x y l :g a l :g l c :g a l a = 1 2 2 :1 0 0 :1 1 0 :o 8 5 :0 2 4 : o 8 2 f 2 6 l 。 二、药理活性研究 木通属植物为传统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其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成药 具有清心泻火、理气止痛、疏肝益肾、通经散瘀、除烦利尿等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 肝胃气痛、疝气、胃热、赤白痢疾、腰痛、胁痛、妇女血瘀经闭、子宫下坠、骨折、 风寒湿痹等症。 ( 一) 抗肿瘤作用 白木通种子的乙醇提取物,经动物药理实验发现,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口7 1 。八 月札中所含的皂苷类成分对小鼠肉瘤s 1 8 0 ,肉瘤9 7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 ( 二) 利尿作用 兔慢性利尿实验,每日腹腔给木通醇浸剂o 5g k 矿,连续给药5 天,证实其有利 尿作用,且较肌注o 1g k g - l 的汞撒利为强【2 8 】。若给兔灌胃,未见利尿作用,而腹腔 注射时尿量可增加1 0 5 1 2 。利用充血性水肿的大鼠实验表明,木通具有抗水肿和利 尿作用,与保泰松合用,结果会增加尿量,增加抗水肿作用p 叫。通过不同科( 木通科、 马兜铃科、毛茛科) 3 种木通( 白木通、关木通、川木通) 的水煎剂、水提醇沉剂、 灰分对大鼠、家兔利尿作用比较研究表明,3 种木通均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中以白 木通效果最佳,见表1 4 。3 种木通均能促进电解质排泄,特别是n a + 的排除,这对于 木通临床用于水钠潴留之水肿病症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3 种药均能排k + ,提示临 床应用时应引起注意3 ”。而楼之岑3 2 1 对木通科、毛莨科、马兜铃科木通中的5 种f 即五 叶木通、三叶木通、小木通、淮通、关木通)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三叶木通具 有利尿作用,所以其利尿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其利尿主要成分为木通皂苷 ( a k e b o s i d 曲【3 4 1 。 ( 三) 抗菌作用 木通醇浸剂( 1 :2 0 ) 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杆菌( 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 均有抑制作用口列;木通水浸剂( 1 :5 ) 对堇色毛癣菌也有抑制作用【3 3 】;s 印抽d o s i d e a e 对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三叶木通对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 假单胞菌作用均较强【“,其抗菌主要成分为木通皂苷( a l ( e b o s i d e ) 【3 4 。 ( 四) 降压作用 用无患子皂苷( s a p i n d o s i d e ) a e 皮下注射o 0 4m 眺可使家兔血压下降2 5 。早期 注射此皂苷,可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的胆固醇水平,增加卵磷脂,并可降低血 压3 6 7 【”。 ( 五) 其它作用 皂苷s a p o i l i nb 、c 、p d 具有溶血作用并促进脂溶性膜的渗透作用,胆甾醇 ( c h 0 1 e s t m l ) 可增长卵磷脂的长链,从而降低脂质性物质与皂苷的敏感性1 3 5 】。木通皂苷 ( a k e b o s i d e ) 还具有抗水肿作用,常春藤皂苷元( h e d e r a g e n j n ) 具有影响心脏、解热、镇 痛、镇静功效。齐墩果酸( o l e a i l o l i ca c i d ) 具有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 缓泻、缩瞳作用。 三、毒性研究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不同科3 种木通( 关木通、川木通、白木通) 中以关木 通毒性最大,自木通毒性最小,见表1 4 。综合药效和毒性实验来看,白木通为上品, 可以作为木通的主要入药品种【3 i 】。 1 9 9 9 年马红梅【36 】报道了对马兜铃科关木通、木通科八月札短茎及其复方的短期肾 毒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木通科八月札短茎及其复方未见肾毒性反应,而关木通有。肾 毒性反应。然而自1 9 7 7 年版以来的中国药典收载的均是马兜铃科东北马兜铃的藤茎关 木通、毛茛科小木通和绣球藤的藤茎川木通,而木通科木通并未收载为药典品种。虽 然木通科木通和马兜铃科术通都有利尿作用,但它们的成分却不一样,前者主要含有 三萜皂苷成分,后者主要含有马兜铃酸等化学成分,所以现有含关木通的成药均应用 药材木通代替。 表1 4 白木通、关木通、川木通利尿作用及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组别给药后排尿百分率给药后屎量l d 5 0 小鼠1 0 0 死亡率量2 1 小鼠0 死亡率量 ( 大鼠口服)( 免耳缭静脉注射) ( 小鼠腹腔注射) 口船,折台成成人)( 口服,折台成成人) ,2 4 hm i l h 1 ,g k g 1 幢( 5 0 k g ) 1g ( 5 0 k g ) _ l 四、小结 总之,木通科木通属木通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脉、抗菌消炎等作用,其用药历 史悠久,且历代临床所用的木通科木通均未见毒性记载,所以我们对其化学成分及活 性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待发现一些结构新颖的活性成分,这对新型抗菌、抗癌、抗 氧化、抗肿瘤、利尿等特效药物的筛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的研究也为建 立预知子药材质量标准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提供了科学依 据。 1 0 第二章、预知子化学成分研究 一、概述 本文所研究的预知予为木通科( l a r d i z a b a l a c e a c ) 木通属加6 神植物五叶木通 4 妇6 胁g “f ,埘m ( 1 1 1 l l n b ) d e c n e 的成熟果实。其味微苦,性平,具有舒肝和胃,活血 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之功效。主治肝胃气滞,脘腹、胁肋胀痛,饮食不消,下痢 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疠,恶性肿瘤。木通属植物主要化学成 分为三萜皂苷,目前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4 3 个三萜皂苷,其中3 0 多个为五叶木通 果实预知子中所分离得到,同时有文献报道预知子总提取物利尿活性较好 3 7 0 8 1 ,为 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木通属植物资源,同时为预知子的质量标准建立奠定物质 基础,我们对预知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利用溶剂法和各种色谱法对预知子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分离,从中得到4 0 个化 合物,运用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2 2 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 3 0 许l 一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 b 1 ) ;3 0 妒一d 一吡喃木糖- ( 1 2 ) 6 c l 一毗喃阿拉 伯糖丝石竹皂苷( b 2 ) ;3 0 廿l 吡喃鼠李糖( 1 2 ) 廿l 吡喃阿拉伯糖丝石竹皂苷 ( b 3 ) ;3 0 廿l 吡哺鼠李糖( 1 2 ) a l 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 b - 4 ) ;3 0 ,厣。d 吡喃木糖一( 1 2 ) 小l 毗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 b 5 ) ;3 0 印d 吡喃木糖一( 1 2 ) 一口一l 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 b 6 ) ;3 d - a l 吡喃鼠李糖,( 1 2 ) 一a l - 口 喃阿拉伯糖 常春藤皂苷( b 7 ) ;3 0 伊d 吡喃木糖( 1 3 ) 一a l 一毗喃鼠李糖一( 卜- 2 ) d l 一吡喃阿 拉伯糖常春藤皂苷( b - 8 ) ;3 0 廿l 毗喃鼠李糖( 1 2 ) 。a l 吡喃阿拉伯糖 2 8 d 胡一d 吡喃葡萄糖( 1 6 ) 妒d - 口 c 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 b 9 ) ;3 0 咿d 吡哺葡 萄糖( 1 3 ) a l 吡喃鼠李糖( 1 2 ) 啦l 一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 b 1 0 ) ;3 d 加d 吡喃葡萄糖( 1 3 ) a l 毗喃鼠李糖( 1 2 ) 心l 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 b 一1 1 ) ; 3 。- a l 吡喃鼠李糖( 1 2 ) 叩d 吡哺葡萄糖( 1 4 ) 竹l 一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 ( b 一1 2 ) ;3 廿l 毗喃鼠李糖2 8 o 筘d 吡哺葡萄糖( 1 6 ) 妒d 吡喃葡萄糖常春藤 皂苷( b 1 3 ) ;3 0 毋d 吡喃鼠李糖( 1 2 ) d l 吡喃阿拉伯糖2 8 0 印d 吡喃葡萄糖 一( 1 6 ) 胡d 一毗喃葡萄糖丝石竹皂苷( b 一1 4 ) ;3 - 0 印- d - 吡喃术糖( 1 2 ) a l 吡喃 阿拉伯糖2 8 0 争d 毗喃葡萄糖( 1 6 ) 争d 吡哺葡萄糖齐墩果酸( b 1 5 ) ;3 d - d 吡喃木糖( 1 2 ) a l 毗哺阿拉伯糖2 8 d d 吡喃葡萄糖( 1 6 ) 妒d 吡喃葡萄糖常 春藤皂苷( b 1 6 ) ;3 d 心l 毗喃鼠李糖一( 1 2 ) d l 吡哺阿拉伯糖2 8 o 伊d 吡喃葡 萄糖( 1 6 ) 胡d 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 b 2 1 ) ;3 d - a l 吡喃鼠李糖( 1 2 ) 旺l 吡哺阿拉伯糖一2 8 一o - a l 一吡喃鼠李糖一( 1 4 ) 妒一d 一吡喃葡萄糖一( 1 6 ) 印d 一毗喃葡萄糖 常春藤皂苷( b _ 2 2 ) ;3 0 印- d 吡喃葡萄糖( 1 2 ) 一a l 一吡喃阿拉伯糖2 8 0 a l 一吡喃 鼠李糖( 1 4 ) 妒d 毗哺葡萄糖( 1 6 ) 胡d 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 b 2 3 ) ;3 d - 厣一d 吡喃木糖( 1 3 ) 哪l 吡喃鼠李糖一( 1 2 ) 一n l - 吡喃阿拉伯糖- 2 8 一d d l 一吡喃鼠李糖( 1 4 ) 印d 一吡哺葡萄糖( 1 6 ) 妒d 吡哺葡萄糖齐墩果酸( b 2 4 ) ;3 0 妒一d 一吡哺葡萄 糖( 1 3 ) d l 一吡哺鼠李糖( 1 2 ) 仅l 。吡喃阿拉伯糖一2 8 一d d l 一吡喃鼠李糖( 1 4 ) :肛d - 毗喃葡萄糖( 1 6 ) 弗d 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 b 一2 5 ) ;3 0 廿l 一毗喃鼠李糖( 1 2 ) 眵d 毗喃葡萄糖( 1 4 ) 一d l 一吡喃阿拉伯糖w 2 8 一口d l 一吡喃鼠李糖一( 1 4 ) 妒- d 一吡喃 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