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许多现代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睡眠障碍不仅是影响现代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比较突出的因素之一。身体锻炼能有效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已是公认的事实。然而,身体锻炼的健心功能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身体锻炼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仍极度缺乏。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定型期,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了考察身体锻炼与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关系、什么样的身体锻炫模式爿+ 能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影响的途径与机制是什么、不同的锻炼情境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不同等问题,本研究在较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睡眠质量与身体锻炼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和身体锻炼及心理健康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心理机制理论假设,并采用文献法、逻辑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文献研究着手,分析了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对睡眠质量及其受影响的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人格、负面生活事件、焦虑、抑郁等因素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确定了人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睡眠质量的心理机制的理论构想。身体锻炼是一种特殊的情境因素,身体锻炼既可以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也可以通过影响心理健康水平而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效益。其次,采用分层加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大学和江南大学选取本科一、二年级1 3 2 1 名大学生,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 s q i ) 、艾森克人格中国简式量表( e p q r s c ) 、身体锻炼等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 s l e c )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 t a l 一f o r my ) 、自评抑郁量表( s d s ) 等调查工具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获得1 0 6 0 份有效样本作为研究睡眠质量与身体锻炼及心理健康关系的被试。调查结果显示,1 9 的大学生有睡眠障碍问题;男、女生及一、二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睡眠质量越好;身体锻炼量越大睡眠质量越好。最后,以身体锻炼作为干预手段,对6 8 名有睡眠障碍的学生进行行为干预,以自主武与合作式锻炼情境为自变量,以大学生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情境均对存在睡眠障碍的学生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提高效益。同时迸一步验证了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通过对上述研究结果的分析,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 ) 1 9 的大学生有睡眠障碍问题。男、女生之间,一、二年级之间在睡眠质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2 ) 负面生活事件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直接因素。大学生当前所面临的负面生活事件以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为主要因素。( 3 ) 人格是影响睡眠质量的深层因素。性格外向、情绪稳定的学生睡眠质量更好。人格除了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外,还能通过对应激过程的调控实现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4 ) 焦虑、抑郁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中介因素,其它影响因素都可通过它们实现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大学生的平均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常模。焦虑、抑郁水平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5 ) 9 0 以上的大学生课外身体锻炼的运动量等级是小到中等运动量。在一定范围内,身体锻炼的量越大,睡眠质量越好。身体锻炼发挥影响效益的因素是一次锻炼的时间和锻炼频率。( 6 ) 身体锻炼除可直接改善睡眠质量外,还可以通过减少应激、降低焦虑抑郁水平、改变人格特征等途径实现睡眠质量的提高。( 7 ) 自主式与合作式锻炼情境都能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以及促进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但总体而言,合作式锻炼情境发挥的效益优于自主式锻炼情境。关键词:睡眠质量身体锻炼人格生活事件焦虑抑郁大学生2a b s t r a c tw i t hm o r ea n dm o r es e v e r i t ys o c i a l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t h el i v i n gt e m p oi sf a s t ,m a n vp e o p l eh a v es l e e pd i s o r d e ri nd i f f e r e n td e g r e ea n dh e a l t hi se f f e c t e dg r a v e l y s l e e pd i s o r d e rn o to n l y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f a c t o rf o rp e o p l e sp s y c h o l o g ya n db o d yh e a l t h ,a l s oi st h e0 n eo ff a c t o r st h a ta f f e c t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g r o w i n g i ti saf a c t o rt h a t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c a nb eg o o df o rp s y c h o l o g y , r e s e a r c ho nr e l a t i o no f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a n ds l e e pq u a l i t yi sa b s e n t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a r em a i nf o r c ef o rt h ef u t u r e ,p s y c h o l o g ya n db o d yd e v e l o p m e n ti si nf o r mp e r i o d i ti st h ed u t yf o ra l lt h ep e o p l et oc a r et h e mg r o wh e a l t h i l y i no r d e rt of i n dw h e t h e rt h e r ei s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a n ds l e e pq u a l i t y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s l e e pq u a l i t ya n dp s y c h o l o g yh e a l t h ,w h a tk i n do f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m o d e lc a na f f e c t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p s y c h o l o g yh e a l t ha n ds l e e pq u a l i t ye f f e c t i v e l y w h a t sm e t h o d sa n dm e c h a n i s mo fe f f e c t i o n w h e t h e rd i f f e r e n te x e r c i s e se n v i r o n m e n tc a np r o d u c ed i f f e r e n tr e s u l t s t h er e s e a r c ha n a l y s i so u rc o u n t r ya n df o r e i g nd o c u m e n t sa b o u tt h er e l a t i o no fs l e e pq u a l i t ya n dp s y c h o l o g yh e a l t h s l e e pq u a l i t ya n d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 ,r i s i n gt h es h o r t c o m i n gi nt h i sf i e l da n dg i v i n gt h ep s y c h o l o g ym e c h a n i s mt h e o r yh y p o t h e s i sa b o u t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 ,p s y c h o l o g yh e a l t ht os l e e pq u a l i t y , b yu s i n gd o c u m e n t s ,l o g i c a lm e t h o d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e x p e r i m e n t ,m a t h e m a t i c a ls t a t i s t i c s f i r s t ,f i n d i n gd o c u m e n t st oa n a l y s i st h ef o r m e r l yr e s u l to fs o c i a lf a c t o r sf o rs l e e p ,e n s u r ep e r s o n a l i t y , n e g a t i v el i v i n ge v e n t s ,a n x i e t y , d e p r e s s i o na r et h ek e yf a c t o rt oa f f e c ts l e e pq u a l i t y ,a n dm a k es u r et h et h e o r yt h a tb o t hp e r s o n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f a c t o r sa f f e c ts l e e pq u a l i t y 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i sas p e c i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f a c t o r , i tc a na f f e c ts l e e pq u a l i t yd i r e c t l y , a n di ta l s oc a nb e n e f i tf o rs l e e pq u a l i t yt h r o u g hb ya f f e c t i n g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h e a l t hl e v e l s e c o n d l y , b ys t r a t i f i e dr a n d o mm e t h o d ,s u b j e c t sa r ef r o ms i c h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a n dj i a n g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 g r a d e1 ,g r a d e2 1 3 2 1s t u d e n t sh a v eb e e ne m p l o y e da n dm e a s u r e dw i t ht o o l ss u c ha sp s q i ,e p q r s c ,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d e g r e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a s l e c ,s t a i f o r my _ s d s i tg a i n1 0 6 0e f f e c t i v es a m p l e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 :1 9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h a v es l e e pd i s o r d e r t h e r ei s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m a l ea n df e m a l ea n dg r a d e la n dg r a d e2 t h eh i g h e rp s y c h o l o g yh e a l t hl e v e l ,t h eb e a e rt h es l e e pq u a l i t y ,t h em o r eh e a v i l yt h e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 ,t h eb e t t e rt h es l e e pq u a l i t y t h el a s t t o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a si n t e r f e r i n gm e a n s ,t oi n t e r f e r eb e h a v i o u ro f 6 8s t u d e n t sw h oa r ei ns l e e pd i s o r d e r , s e l f -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a n dc o m b i n a t i o ne x e r c i s e 器i n d e p e n d e n tv a r i a b l es t u d e n t ss l e e pq u a l i t ya n d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h e a l t hl e v e la sd e p e n d e n tv a r i a b l e t h e3r e s u l ts h o w :d i f f e r e n te x e r c i s ee n v i r o n m e n tc a ni m p r o v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h e a l t hl e v e lf o rs t u d e n t sw h oa r ei ns l e e pd i s o r d e r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ov a l i d a t e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m e c h a n i s mw h i c he x e r c i s ec a l le f f e c t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ls l e e pq u a l i t y t h er e s u l t :( i ) 1 9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h a v es l e e pd i s o r d e rp r o b l e m t h e r ei s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m a l ea n df e m a l e ,g r a d e la n dg r a d e 2 ( 2 ) n e g a t i v ee v e n ti st h ed i r e e tf a c t o rf o rs l e e pq u a l i t y ( 3 ) p e r s o n a l i t yi st h ed e e p e rf a c t o rf o rs l e e pq u a l i t y s t u d e n t sw h oa r eo p t i m i s ma n ds t a b l em e n t a ls t a t eg e tb e t t e rs l e e p d i s p i t eo fp e r s o n a l i t y sd i r e c ta f f e c t i o n ,a n dc a l lc o n t r o ls t i m u l ip r o c e s st oa f f e c ts l e e pq u a l i t y ( 4 ) a n x i e t y , d e p r e s s i o na l eh i g h e rt h a nn o r m t h eh i g h e rt h ea n x i e t y , d e p r e s s i o nl e v e l ,t h ew o r s et h es l e e pq u a i l t y ( 5 ) 9 0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r a n ki sal i t t l et om o d e r a t e i nac e r t a i nr a n g e ,t h em o r eh e a v i l yt h ee x e r c i s e ,t h eb e t t e rt h es l e e p e f f e c t i v ef a c t o ro f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i st h et i m ea n df r e q u e n c yo fo n et i m ee x e r c i s e ( 6 ) 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c a ni m p r o v es l e e pq u a l i t yd i r e c t l y , a n da l s oc a l lr e d u c es t i m u l i ,f a l la n x i e t yd u m p sl e v e l ,a n dc h a n g ep e r s o n a l i t yt r a i t s ( 7 ) b o t hs e l f -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a n dc o o p e r a t ee x e r c i s ee n v i r o n m e n tc a nb eb e n e f i tf o rs l e e pq u a l i t y , a n di m p r o v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h e a l t h i naw o r d ,c o m b i n a t i o ne x e r c i s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l eb e t t e rt h a ns e i f -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e x e r c i s ee n v i r o n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s l e e pq u a l i t y ,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 ,p e r s o n a l i t y , l i v i n ge v e n t s ,a n x i e t y , d e p r e s s i o n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4奎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职称单位备注李鸿江教授首都体育学院主席邱丕相教授上海体育学院桑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丁树哲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卢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在糨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日期:出些錾圭噜! ! ! 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么凄糅日期:一导师签名:第一部分理论磅究l 问题的提出1 1 选题依据在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人们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因心理障碍导致的睡眠障碍,而这其中的绝大部份人对睡眠障碍及其严重性缺乏认识,认为睡眠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患了睡眠疾病也不引起重视,不少人听之任之,不采取任何措施,迁延时日,久拖难愈;有些人虽然也觉得需要治疗,但缺乏对睡眠生理、心理机制的认识,胡乱投医服药,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导致不良后果,致使病情日益加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出现睡眠障碍是由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他们同样面临对睡眠缺乏认识,昕之任之,不采取措施的现状。更不幸的是,学生的睡眠问题并没有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学生在学校学不到心理健康和睡眠健康的知识,更谈不上认识体育锻炼还有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睡眠质量的功能。体育课是高校的必修课程,课余身体锻炼也是学校倡导和鼓励的。如何把课余身体锻炼开展起来,把身体锻炼的健身和健心功能发挥出来:不仅是学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尽的责任。自2 0 世纪6 0 7 0 年代健康心理学兴起以来,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综观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体锻炼与情绪的改善、身体锻炼对个性及自我概念的影响,身体锻炼与认识功能的关系以及身体锻炼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等领域。有关睡眠质量的研究中,更常见到的是身体锻炼与睡眠质量的经验判断或相关研究,缺乏对相关结果的心理机制的研究。睡眠质量作为评判一个人睡眠状况的客观指标,不仅可以评估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而且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健康水平。因此,研究身体锻炼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原因,对进一步阐明身体锻炼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促进人的心理发展以及完善和丰富锻炼心理学理论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联合国卫生组织( h e a l t ho r g a n i z a t i o nun ) 正式把每年的3 月2 1 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此项活动的重点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联合国卫生组织最新制定的健康标准中有一项就是“睡眠质量好”。身体锻炼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提高睡眠质量是其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第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 2 0 0 1 2 0 1 0 年) 规划中,强调“加强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睡眠健康不仅是生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己成为学校教育主要目标之一,爨无疑阕,学校体弯氇将在学校实藏健藤教育孛发挥其蓬要捧溺。宙既酉觅,加强身体锻炼与青年学嫩的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追切。研究身体锻炼与睡眠矮量及英影响熬心毽潮素关系,不致爵毅更好建瑾瓣骞俸锻炼与心壤健康戆关系,为身体锻炼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而服还可以丰富睡眠理论劳为攫f - 全民健身诗划缀要第二絮王程窝爨拯撬学中共中央鏊务院关予深耗教宵改革垒面推进索质教宵的决定精神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鼯。筵三,2 0 0 1 年教弯帮颁发懿基破教育漂稳改革纲要( 试露) 中攘遗:“毅澡程耍使学生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缴活方式”,“评徐不仅要关注学生鲍学嫂戏续,瑟且要发现魏发展学生多方瑟躲潜能,了缤学生发震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由此可见,我国新一轮的熬础教育课程改孳,+ 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在推行繁质教黉驰今天,细强巍体锻熔与大学生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使学校体育更好地发挥其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将具有蓬要的豢义。第四,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人们做了大量的有关睡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但在锻炼心理学领域里很少有专门的理论阐述睡眠问题,这与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社会现实不相符合。因此,深入研究身体锻炼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丰富锻炼心理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虽然认识到身体锻炼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睡眠质量的提高,但对“身体锻炼是如何影响睡眠质量的,途径是什么,其机制又是怎样的? ”等问题的回答是比较苍白的,由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回答这些问题更是风毛麟角。目前,有关身体锻炼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大都还处于理论描述和经验推断的层面,缺乏可操作的以身体锻炼为干预变量的实证研究。因此,揭示身体锻炼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探索身体锻炼通过心理健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途径,评判不同锻炼情境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差异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1 2 睡眠问题概述1 2 1 睡眠概念人的一生中约有1 3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 s l e e p ) 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生理心理过程。睡眠不是简单觉醒状态的终结,而是不同生理心理现象循环往复的主动过程。人体睡眠和觉醒的交替与昼夜节律相一致,这种昼夜节律的变化是人体生物钟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在睡眠中人的大脑仍在活动,其身心活动仍保持一定水平。正常的睡眠时间和节律与人体生理及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是反映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睡眠概念一直是众多学科,尤其是医学生理学关注的问题。但是,直到今天,有关睡眠的概念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给睡眠下个确切的定义,人们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最初,人们认为:“当人或动物处于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就叫睡眠”a22 0 世纪3 0 年代初,法国生理学家认为睡眠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巴浦洛夫学派的传统观点认为1 :睡眠是一种广泛地抑制过程。当抑制过程占据全部大脑皮质并扩散至皮质下中枢时,既出现完全的睡眠。这些定义虽然都具有一些睡眠的特征,但显然过于简单、表面化。随着睡眠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脑电图( e e g ) 、肌电图( e m g ) 、眼动电图( e o g )等电波记录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人们对睡眠概念的本质有了更科学的认识。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睡眠是有机体生理活动的必须过程,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这种静息现象可描述为:( 1 ) 不受主观意志控制的运动。既没有行走、谈话、写作等。( 2 ) 以卧姿为主。我们入睡时常常是躺着,例外的情况很少。如果一个人双手倒立,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他没睡着。( 3 ) 对刺激的反应减弱。入睡后我们对低强度的声音和触摸等本u 激的反应性减弱,而清醒时能立即感觉到同样强度的刺激。( 4 ) 可逆的。我们很容易从睡眠中觉醒,这一点与昏迷或死亡有明显的不同2 。1 2 2 睡眠过程1 9 5 3 年,眼球快速运动睡眠的发现。标志着睡眠概念研究出现了划时代的进步。美国科学家克莱特曼( n k l e i t m a n ) 和他指导的研究生阿瑟林斯基( e a s e r i n s k y ) 首次报告了睡眠的阶段构成3 。人的睡眠并不是处于单纯如一的状态,全过程极为复杂,可划分为多个时期,而各个时期又有相关的特点和脑电图波型。根据睡眠的本质特征可将睡眠划分为非快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非快动眼睡 1 b ( n o n r a p i de y em o v e m e n ts l e e p ,n r e m ) 又称慢波睡t 抿( s l o w w a v e s l e e p ,s w s ) ,其特点为:全身包括脑代谢减慢,脑血流减少,大部分区域脑神经元活动减少,心率减慢,动脉血压降低,脑及机体温度降低,全身肌肉张力下降,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减少。脑电图( e e g ) 随睡眠深度变化不断变化。快动眼睡 t g ( r a p i de y em o v e m e n ts l e e p ,r e m ) 又称快速睡i t 毛( f a s t s l e e p ) 非同步睡u e ( p a r a d o x i c a ls l e e p ) 、异相睡眠。与n r e m 相比,r e m 睡眠有着本质的差异。在此期间,脑血流及代谢增加,大部分区域脑神经元放电活动增加,脑组织温度升高。脑电图显示低波幅快波,去同步化与醒时相似,然而身体其他部分的变化较复杂。肌张力进一步下降,肌肉完全松弛,肌电明显减弱,表现为运动神经元超极化。全身总体代谢减低。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使心率稍快,血压路上升,呼吸加快而不规则,而且变化较大。因此,可将r e m 睡眠期形象地描述为身体处于睡眠状态而大脑在高度活动。正常人睡眠是以n r e m - - * r e m - - - n r e m - - - - r e m 这样的节律循环进行的,一般一晚循环4 6 个周期,结束一晚上的睡眠4 。1 2 3 睡眠的功能1 盖顿a c 著:人体生理学基础,甘肃人民出版杜,1 9 7 9 2 颟瑜琦等,健康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0 4 ,i 叭1 0 2 3a 茹i n ;k ye ,k l e i t m a nn r e g u l a r l yo c c u r r i n gp e r i o d so f e y em o t i l i t ya n dc o n c o m i t a n tp h e n o m e n ad u r i n gs l e e p - s c i e n e 自1 9 5 3 ,11 8 :2 7 3 4 张文康等著t 失眠,中国中医出版社- 2 0 0 2g1 3 。t 63睡目琵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梳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臻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晟然人们对睡眠的研究邂在继续之中,许多机瑷尚不完衾演楚,毽藏睡眠功能瀚研究已有了一个基本豹定论。睡眠的鏊本功能可以描述为以下凡个方蕊:( 1 ) 恢复和调整体力:睡眠时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如在n r e m 睡眠期间,以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体温下降、代谢率降低、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减弱等a 这些改变有利于机体消除疲劳,重新调整,保存能量。( 2 ) 保护大脑皮质,促进脑发育:入睡后,人的视、听、嗅、触觉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可使皮质细胞不再接受刺激,防止皮质细胞的破坏。尤其在r e m 睡眠期间,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比慢波睡眠时多3 0 5 0 ,脑细胞代谢旺盛,使脑力得到恢复。婴幼儿脑发育迅速,r e m 睡眠期间明显较长。表明此期间睡眠与脑的发育有关,又称之为“脑的睡眠”。( 3 ) 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人体中许多生物化学过程都是在人熟睡中进行的。人体皮肤细胞的更新在睡眠时比白天快一倍。深度睡眠时各种激素的分泌加快,如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g h p 泳i ) 分泌增加,催乳素分泌也增加,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4 )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充足的睡眠能提高机体抗御病原体的能力。实验研究发现,若将大剂量流感病毒注入白鼠体内,并在7 天内剥夺睡眠,可观察到其抗体反应明显减弱,肺部存活的病毒数量增加了近千倍,而睡眠充足的对照组白鼠,则明显表现出对流感病毒有免疫力,可完全自行消除体内的病毒。( 5 ) 保证有效的信息加工:实验证明,睡眠能过滤白天获得的信息,调整和巩固白天记忆提高信息加工能力。学习过后立即睡眠者,醒来之后会有较好的记忆。这种信息加工活动,多半在r e m 睡眠阶段发生。一些专门设计的动物试验,可用来观察r e m 睡眠与学习及记忆巩固的相关性:给予小鸡视觉刺激,其r e m 睡眠比例增加;幼鼠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i 也m 睡眠比例高,在单调环境中则比例低;当受训动物学会各种任务后,剥夺它们的r e m 睡眠,再测验其完成任务的能力,结果证明,r e m 睡眠的剥夺的确会损害记忆5 。睡眠剥夺的研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睡眠的功能。美国生理学家克雷伊多曼f k i e i t m 砌通过对睡眠剥夺和充分睡眠者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受试者连续4 8 小时不睡,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警觉性、模仿力有所下降,而脑的高级功能还不致造成明显损害。若6 0 小时以上连续不睡,便出现一系列身心症状:疲乏无力、思睡、头闷胀、头疼耳鸣、复视、皮肤有针刺感:认识能力下降,读、写和思考困难;易激怒:行为杂乱无章。7 2 小时以上连续不睡的受试者还会出现错觉、幻觉、妄想和定向障碍,走路型同醉汉;情感淡漠,对外界环境兴趣丧失,嗜睡越来越重,甚至站立和行走之中也5 张文康等,著:失眠,中国中医出版社,2 0 0 2 ;1 3 1 64会突然入睡。当持续不戆1 0 0 小时以上融,已笼法完成脑力工纷。嗜睡极为严重。掰有手段都难以阻止受试者的突然入睡。有的已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被害或夸大妄想、人接解体秘现实解钵等类似糖毒孛分裂疰的症状6 。1 2 4 睡眠障碍问题的现状睡眠是每个人每天所必须的生理、心理现象,许多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超过生命的1 3 。由此可见睡眠在人的一生中占有的巨大份额。尽管睡眠对我们人类如此重要,但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睡得香、睡得好。长期以来睡眠障碍问题就一直困扰人们的生活,失眠、早醒、入睡困难、日间功能障碍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无时不刻地在困扰着人类的睡眠,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有2 7 的人有睡眠问题。m e l l i n g e r 等7 ( 1 9 8 5 ) 报道美国成人中3 0 3 5 的人一年中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经历,其中半数以上人的情绪和日问功能受到严重影晌,全国5 0 的严重车祸都是因睡眠不足造成的。法国成人中3 0 患有失眠症,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失眠甚至给人们的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失眠者不稳定的情绪还会扰乱与爱人之间的感情。我国仅上海一地,失眠者就占全市总人口的1 5 以上。而其中5 6 为女性。而且这些失眠者中大多为从事i t 、管理和新闻等脑力劳动的白领人士。这些白领由于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压力过大、长期心理压抑等原因,常年受着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宜入睡等失眠阀题的困扰。有的人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休息,经常有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食欲不振等现象。长期失眠甚至令年轻女性出现面色灰黄、皱纹增多等早衰现象。有些失眠者的免疫力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害,最终引发高血压、溃疡病等严重健康问题。因此,失眠已被称为当今白领健康的新杀手8 。2 0 0 2 年3 月2 1 月“开始的全球睡眠调查共进行了6 个月,中国是此次调查的重点国家,被调查人数l 万余人。据中国区调查负责人之一、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何燕玲教授称,被调查者中,因易醒、醒得过早、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好等而存在的睡眠障碍问题的达4 2 5 ,由此而带来的影响是其中一半以上的人会在白天精神不振、打瞌睡2 7 ,7 的人情绪不佳。3 8 9 的人白天活动受阻。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首次向世人敲晌了我国睡眠健康状况已达到何等严重程度的警钟。睡眠问题不仅仅是成年人的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青年学生当中。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使青年学生从小就体会到巨大的学习压力,造成他们过早地感受到睡眠的痛苦。据国内外有关报道,全世界约有1 8 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am i r r i s o n ( 1 9 9 2 ) 报道9 ,1 0 一2 3 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以及早醒等6k l e i t m a nn s l e e pa n dw a k e f u l n e s s c h i c a g o :u n i v e r s i t yo f c h i c a g op r e s s 1 9 3 9 ,2 4 1 - 2 4 77m e i i n 2 e rg d ,b a i t e rm b ,u n i t e n n u t he hi n s o m n i aa n di t st r e a t m e n t :p r c v a l e n c ca n dc o r r c | a t e s , a r c hg e np s y c h i a t r y1 9 8 5 ;4 2 :2 2 5 - 2 3 2世界睡眠日专题报道,中国3 7 0 c 医学网- 2 0 0 4 1 1 ,59m o r r i s o n d n , m c g e e r ,s t a m o n w r e t a - s l e e p p r o b l e m j a m a c a d c h i l d a d o l e s e p s y c h i a t r y , 1 9 9 2 ,9 9 4 9 9 35秘逶,劳基这耪蔫跫漫还鸯增热黪趋势;毽瘫吏 | 嚣疆等掇释坶,毒冬学生翳失隈痉玺跫靛发,童率舞1 6 5 7 ;态莉鹤磷究报邋”,我鞠有约1 6 的大学生翻1 9 的中学生存猩睡眠障碍问题。强懿严重静疆鬣溺题己弓 藤了遣赛藏匿豹辩度重褫,羁誉游为壹,许多闺家都相继成立了独立的“睡眠研究会”( s l e e pr e s e a r c hs o c i e t y ) ( s r s ) 。如,印度和韩国予1 9 9 2年残立溪瑟磷究会;荣兰在1 9 9 3 年或立熬e 瑟磷究会;1 9 9 1 年“整器隧瞩联合会”( w f s r s l成立;1 9 9 4 年6 月溉洲睡眠研究会在东京成立。最近联合国卫生组织( h e a l t ho r g a n i z a t i o nun ) j e 式熬“睡眠瓣褥季”麓瓷链痰与褒豹燕要蠹套,并怒每年酌3 月2 |日定为馓界睡眠日,以次来引起人们对睡眠重簧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睡眠瘸题懿严重馕_ 董我国弱样撂弱了广泛熬关注,我毽予1 9 8 9 年袭安徽饕由筹建“中国睡眠研究会”,并举行了我圆首届睡眠研究学术会议;1 9 9 3 年8 月经中国科协正式懿准,1 9 9 4 年4 月中袋人民慕程国民竣部准予登记,建立了全国性一缀躲“中翅睡眠研究会”( c s r s ) ,并于1 9 9 4 年1 1 月在上海酋次举行国际性学术会议(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y m p o s i u mo f “s l e e pm e c h a n i s m ) 。1 2 5 睡眠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生物病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生理疾病唯有医生能解决,而心理疾病则是由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共同面对的问题。当前我们对睡眠障碍问题的认识与过去有很大的差别。以往,人们一般认为人的睡眠障碍是指一种生理疾病,或是由生理疾病引发的并发症之一。这种观点是单纯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睡眠障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人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人是极其复杂的高级生命体,不仅有生理活动还有心理活动和对社会的适应问题,大量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也证明在睡眠障碍发生、发展、治疗、恢复和预防中,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都在起作用,同时其他科学研究也表明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不仅对睡眠障碍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且这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密切联系在起,身体健康是睡眠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睡眠健康的必要条件。这使人们认识到以往的生物学的睡眠障碍概念已不足以阐明人类睡眠障碍全部性质和内容,进而抛弃长期以来形成的生物学思维定势,从生物心理一社会全方位地把握睡眠障碍与睡眠健康问题。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日益繁荣,人们也不得不面对种种冲突和烦恼,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面临更多的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经常感到焦虑和疲惫不安;越来越多地体验到恐惧、愤怒与沮丧:越来越发现入睡困难。在影响睡眠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中,主要由是各种情景的应激源引起的心理应激造成的。心理应激一旦超过了人自身的承受能力,就会引起包括睡1 0 刘贤臣、彭秀桂、郭传琴等,青年学生的失眠及其相关因素上海精神医学,1 9 9 5 新7 ( 3 ) :1 8 9 - 1 9 34”高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 0 0 2 年硕士论文”a b s t r a c tb o o ko f t h cf o u n d i n g c o n g n e s so f t h ew f s r s s l e e pr c s - 1 9 9 2 ;2 0 , 6眠障碍农内憋一系列赛心疾病。1 3 研究的理论构想和研究方法特点1 3 1 研究的理论构想青年学生睡眠障碍迅速增长的趋势以及随之带来的身心健康的危害,使得人们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态度关注青年学生的睡眠问题。鉴于有关青年学生睡眠障碍的研究比较缺乏的现实特征,本研究吸取心理学和相关学科对睡眠障碍研究的最新成果,加入锻炼心理学中身体锻炼对人的身t b 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内容,建构本研究的理论体系。在心理学尤其是人格心理学发展史上,对人( 本研究的人格因素) 、情境( 本研究的生活事件及身体锻炼因素) 、行为反映( 本研究中的情绪反应及睡眠) 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存在不同看法。很早开始,理论界对是人( 人格) 决定行为还是环境( 情境)决定行为这一问题直存在激烈的争论,特别当m i s c h e l 在1 9 6 8 年对特质论发起攻势,被认为是形成后来声势浩大的人一情境之争论战的开端。艾森克等特质论者强调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是个体行为上的规律性或行为上广泛的一致性,反映广泛的情境中的行为。m i s c h e l 认为”,具体性情境要比假定的宽泛的特质更重要。他认为人们拥有的信息不同,利用信息的方式和具体的行为技巧也不同,行为也不同。虽然特质具有相当持久的稳定性和一些跨情境的普遍性,但它不是固定的特质似的实体,它具有具体情境的适应性和任务取向性( 任务具体性和范畴具体性) 。并且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对行为后果的具体预期会引导个体的行为选择,当个体对两种情境的预期不同时,行为就会不同。显然,特质论强调行为的稳定性而没有充分解释行为的变异性,情境论以对具体情境的研究预测行为的变化却无视行为跨情境的一致性,双方都无法对行为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作出致的解释,争论的结果反而暴露出双方理论的极端性。而理论界的争鸣在很大研究范围内,在很长时间里,甚至至今影响着相关研究。如艾森克强调人格对情绪( 健康) 的作用;a g n e w 强调负面事件( 情境因素) 对情绪的影响“;h o b f o l l 偏重各类资源( 情境因素) 的研究1 5 。显然片面强调人或情境因素的理论无法全面反映个体行为发生的真实状况,由此,班杜拉提出了相互作用论。班杜拉与m i s c h e l强调具体情境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他也强调个体行为对具体情境和任务、特别是涉及认知过程的情境和任务的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猎聘网络面试题库及答案
- 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中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报告
- 快递员的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费用明细表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评分课件
- 新能源并购重组2025年知识产权评估标准与案例解析
-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措施课件
- 新能源企业绿色信贷2025年研发投入风险与机遇分析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经费与课件
- 2025年城市垃圾分类与填埋气发电技术创新研究报告
- DISC行为风格分析及沟通
- 《运动治疗技术》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基础理论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迷迭香精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表
- 医学教材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疗进展标准版资料
- 跖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
- 《全媒体营销与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高中班主任工作培训
- JJF 1292-2024焦度计型式评价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