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中文摘要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 中文摘要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及装饰是建筑界与艺术界研究 的重点。在建筑设计思潮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回归自然、崇尚传 统。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美学价值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特别是中国传统建筑 墙面装饰手法的丰富多彩和精彩纷呈,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 墙体装饰的很多装饰构件在墙体装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墙面装饰除了装饰 功能以外,还有实际的使用功能和丰富的寓意,体现了我们伟大民族在追求物质生活 过程中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 装饰图案是人类产生以来就开始创造的,经过历史的积淀升华逐步形成的。墙体 装饰图案,它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它独特的 艺术价值也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 本文通过阐述传统建筑墙体类型、装饰部位、装饰构件以及装饰手法,重点分析 了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的类别、寓意及风格,并举例说明了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元素在现 代建筑墙面装饰中的应用。 研究是对传统的总结,应用是对传统的发展。传统就是在总结与应用申,不断壮 大前进的。我们的研究是通过对传统的研究分析,吸取其中的精髓,提供源源不断的 创作灵感。 关键词: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图案应用 作者:王峰 指导教师:李超德 t h ed e c o r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w a l lr e s e a r c h t h ed e c o r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 w a l lr e s e a r c h a b s t r a c t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c h i n e s ec i v i l i z a t i o n ,i t s s t r u c t u r ea n dd e c o r a t i o n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 d u s t r ya n dt h ea r t sf o c u so ft h es t u d y t r e n d s i nb u i l d i n gd e s i g nt r e n do f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 t h e r ei sag r o w i n gn u m b e ro fd e s i g n e r sr e t u r nt o n a t u r e ,r e s p e c tf o rt r a d i t i o n c h i n a s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 sc a u s e dm o r e a n dm o r ep e o p l e sa t t e n t i o n i np a r t i c u l a r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w a l l d e c o r a t i o no ft h er i c ha n dc o l o r f u lw a yt oa t t r a c tt h ei n t e r e s to fr e s e a r c h e r s w a l ld e c o r a t i o nw a l ld e c o r a t i o ni nal o to fd e c o r a t i v ee l e m e n t s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a d d i t i o nt od e c o r a t i v ew a l ld e c 脚a t i v ef e a t u r e s ,t h e r ea r ep r a c t i c a lt ou s e f u n c t i o n a l i t ya n d r i c ha l l e g o r yr e f l e c t so u rg r e a tn a t i o ni nt h ep u r s u i to fm a t e r i a ll i f ei nt h e p r o c e s so fn a t u r e ,l i f e ,w o r l do u t l o o ka n da e s t h e t i c d e c o r a t i v ep a t t e r n sp r o d u c e ds i n c e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h u m a nc r e a t i o n ,t h r o u g ht h e g r a d u a ld i s t i l l a t i o no f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s e d i m e n t w a l ld e c o r a t i o n s ,w h i c h c o m e sf r o ml i f e ,i st h e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o ft h ew i s d o mo fw o r k i n gp e o p l ei s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e d e x p r e s s i o no fs p i r i t u a ll i f e i t su n i q u ea r t i s t i cv a l u ea l s oa f f e c t sm o d e r n l i f e t h i sp a p e rd e s c r i b e dt h ew a l lt y p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c o r a t i v e p a r t s , d e c o r a t i v ed e m e n t sa n dd e c o r a t i v et e c h n i q u e s ,f o c u s i n go na n a l y s i so ft h et y p e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d e s i g n ss y m b o l i z ea n ds t y l e , a n di l l u s t r a t e dt h ee l e m e n t s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w a l ld e c o r a t i o nw a l ld e c o r a t i o ni nam o d e r nb u i l d i n gi n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i s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a d i t i o ni ss u m m e du pw i t h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 s ,g r o w i n gf o r w a r d o u rr e s e a r c hi st h r o u g h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a n da n a l y s i s ,t ol e a r nt h ee s s e n c eo fw h i c hp r o v i d ee n d l e s s i n s p i r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d e c o r a t i o n so fw a l ld e s i g na p p l i c a t i o n a u t h o r :w a n gf e n g i n s t r u c t o r :l ic h a o d e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 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 研究生签名。牟日期:蛆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 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 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a 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 导师 日期:业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裟饰研究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1 1 1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研究现状 1 绪论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绚丽多姿,底蕴深厚。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风格以及 装饰特点上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有着巨大的差异,带有很强的民族风格和 地域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献记载从古代就有很 多。林沫在给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的再版前言中写道“梁思成先生,在他的第一 篇古建筑调查报告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国古代建筑,征之文故,所见颇多, 周礼考工阿房宫斌两都两京以至洛阳伽蓝记等等,固记载详 尽,然吾侪所得,则隐约之印象,及美丽之辞藻,调谐之音节耳。明清学者,虽有较 专门之著述,如萧氏元故宫遗录,及类书中宫室建置之辑录,然亦不过无数殿宇 名称,修广尺寸,及“东西南北”等字,以标示其位置,盖皆“闻”之属也。读者虽 读破万卷,于建筑物之真正印象,绝不能有所得,犹熟诵史记“隆准而龙颜,美 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遇刘邦于途,而不之识也。”由此可见,古代史籍对 此多有记载。 宋代崇宁二年( 1 1 0 3 年) 刊行全国的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 个主要部分, 即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共3 4 卷,前面还有“看样 和目录各1 卷。其中 第2 9 至3 4 卷是图样,包括当时的测量工具、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木作和彩画 作的平面图、断面图、构件详图及各种雕饰与彩画图案。它揭示了北宋统治者的宫殿、 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所使用的方法,使我们能在实物遗存较少的情况下,对 当时的建筑有非常详细的了解,添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书 中的记述,我们还知道现存建筑所不曾保留的、今已不使用的一些建筑设备和装饰, 如檐下铺竹网防鸟雀,室内地面铺编织的花纹竹席,椽头用雕刻纹样的圆盘,梁袱用 。引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l 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5 5 1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i 绪论 雕刻花纹的木板包裹等。 工程做法则例,是由清政府颁布的关于清代官式建筑通行的标准设计规范, 原书封面书名为工程做法则例,而中缝书名为工程做法,由于是由清代工部 颁布,所以也称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全书共七十四卷,刊行于雍正十二年( 1 7 3 4 ) , 是继营造法式之后官方颁布的又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建筑工程专书。 该书的卷4 1 至卷4 7 为第三部分,介绍装修及石、土诸作。依照工程做法则例 的分类,装修不仅指门窗格扇,也包括木顶隔顶棚等比较轻巧可移动的木作部分在内。 书中详细叙述了门窗的分类、位置、做法、尺寸、门窗扇、门钉及形状等分别进行了 阐释与图示,以及斜屋顶的常用称呼、屋面材料与形式、瓦屋顶、墙壁与地面彩画等 的形制、分类、用料、做法等。特别是其中对彩色的分类介绍值得重视。彩色在中国 古代木结构建筑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整座建筑物中,由于屋面瓦、梁枋彩画、 柱体油饰以及墙面、台基等不同部位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色彩,对比得宜、 衬托适当,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外观效果。中国建筑发展到封建社会后期,木结构主体 的彩绘工作比起前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底色处理,还是表面彩绘,都有了成 熟的作法规定。在柱架上使用油饰彩画,除了追求装饰效果,还起到了减少风雨剥蚀、 保护木质的作用。工程做法则例中将彩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并对各种彩画 的画法、要求进行了图示和文字解释。对各种彩画图饰的分类和介绍,不仅对我国几 千年来的传统建筑的彩色进行了系统总结,而且为后来古建筑的保护与维修,提供了 确实准确的依据,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我们今天观赏和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 品格,提供了详实可靠的资料,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而且在中国艺术史上,都具有 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圆 以上两部经典著作均为官式建筑通行的标准设计规范,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时 统治阶级对建筑艺术形式的表述,如民居之类的建筑形式及装饰记载较少,有时只在 一些民间杂记中会有描述。因此,给我们今天的研究留下了比较大的研究空间。 上世纪3 0 年代梁思成先生与营造学社的部分成员,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访了 1 5 个省,近2 0 0 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 0 0 0 余项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 量资料。梁思成根据这些丰富资料,去粗存精,分析比较,完成了具有承前启后意义 毋引自百度百科 营造法式概况 。引自网络博客清工部工程做法则倒) ,网j a l :h t t p :b l o g 1 6 3 c o m m a n n e n v j h b l o g s t a t i e d 9 2 11 2 3 2 9 2 0 0 8 8 1 0 6 0 5 4 2 8 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 1 绪论 的中国建筑史,这是第一本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 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的,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 析和比较的完整的中国建筑史著作。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 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还有当代的荆其敏,张丽安中国传统建筑( 新版)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 十讲等人的研究成果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体,建筑装饰作为其中一部分展开了论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将传统建筑装饰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出书立传。例如:楼庆 西主编的雕梁画栋、户牖之美,吴裕成的中国门文化,刘淑婷的中国 传统建筑悬鱼艺术研究,崔鹤亭、崔轩的中国传统建筑墙、地界面装饰艺术, 路玉章的古建筑砖瓦雕塑艺术,高阳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等都对建筑装饰有 所论述。这些研究针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研究较深,而对于其装饰元素的研究却有所 欠缺。 本文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重点放在墙面装饰的手法、 图案纹样的寓意等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并探究影响它们的文化因素,并与现代应 用相结合,以利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1 1 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极其丰富多样。广义的传统建筑装饰包括了建筑物的表 面装饰、建筑周围的环境布置、建筑室内装饰三方面。其中建筑物外表的装修、装饰 最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装饰工艺手法。 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上,几乎每一个局部的建筑构件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装饰对 象,如梁、柱、枋、椽、檐、门、窗、墙、砖、石、瓦、天棚、栏杆、地面等,每个 细微部分的装饰都各具特色,尽善尽美。建筑上部空间为屋顶部分,装饰内容包括: 屋脊、屋瓦、瓦当、滴水、屋顶饰物等。建筑中部空间为屋身部分,装饰内容包括: 藻井、天花、墙、梁架、柱、枋、斗拱、雀替、门窗、栏杆等。建筑下部空间为台基 部分,装饰内容包括:台基、台阶、柱础、铺地等。古代工匠根据所装饰对象的材质、 形状、功能的不同,发明和运用了形形色色的装饰方式和手法,如粉刷、探漆、镌镂、 雕刻、打磨、拼贴、压模、彩绘、浮塑,等等,艺术效果非常突出。 虽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装饰的部位无微不至,但为了达到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1 绪论 建筑装饰美的整体协调、统一,在装饰上依然遵循着有主有次,重点突出的原则。装 饰部位主要集中在建筑结构的框架部位和连接部位,例如屋顶上的屋脊、檐口处,屋 架的梁、斗拱、雀替等部位,集中在内外空间的沟通部位,如门、窗,此外装饰还集 中在易于注目之处或是带有一定观念上的特殊要求的造型部位。微观上的细致入微和 宏观上的繁简相宜使每一座优秀的建筑物都成为综合了传统装饰艺术技巧、手法、风 格的艺术珍品。 1 1 2 1 传统建筑的墙 墙是最基本的建筑形式,是建筑最主要的构成部件。通常房屋建筑大多以六面围 合体的形式出现,除顶面、地面之外,其他四面多以墙的形式出现。 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从有了墙,才有了地面建筑,也才改变了人类栖身 于洞穴的原始居住方式,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可以说墙是人类的一大创造, 它体现了人类的聪明和才智。 墙与屋顶、地面一起,共同构成人类赖以栖身的建筑场所,使人们免受风吹日晒、 冰雪严寒的困扰以及猛禽野兽、虫蛇等不利因素的侵害,促进人类的繁衍和进步。 墙是用土、砖、石等建筑材料筑成的屏障,是房屋的基本构造,它与屋顶、地面 及门窗等构件紧密结合,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房屋建筑的室内空间。当然墙体也可 以独立存在,如院墙、园墙、城墙、照壁等构筑物形式。 1 1 2 2 墙的种类 墙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墙、石墙、砖墙、木墙、篱笆墙( 用竹、树枝、庄稼秸秆 等编织而成) 、绿篱( 由植物密植而构成的屏障) 等,也有两种以上材料混合而成的 墙。 按用途分类有:城墙、院墙、园墙、房屋墙、影壁墙等。 按构筑形式分类有:板筑墙、垒坯墙、实心砖墙、空斗墙、砖瓦花墙、包框墙等。 按建筑部位分类有:山墙、檐墙、槛墙、内墙( 室内墙面) 、外墙( 室外墙面) 盘 号手。 按造型分类有:马头墙、花墙、漏窗墙及各种造型墙等。 1 1 。2 3 墙的功能 4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1 绪论 墙有多种功能: ( 1 ) 用于划分和分割空间,如房子的围墙可以把室内与室外区分开来,从而形 成室内空间。也可把建筑内部的较大空间通过隔断墙的分割,划分成不同使用区城的 若干小空间。 ( 2 ) 屏障功能,墙可阻挡通行,遮挡视线,遮挡风雨,阻挡空气流通等。 ( 3 ) 隐蔽保护功能,可通过墙体隐藏内部表象,如人的行为、内部设施等,从 而起到保密作用。还可通过墙体的防护,保障内部人员与财物的安全,使之不受外界 各种因素的侵害和干扰。 ( 4 ) 美化装饰功能,通过对墙体的艺术处理,达到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这是 本文所要陈述的重点。 1 1 2 4 墙面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相当成熟,对于墙面的装 饰,也积累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传统建筑的墙面装饰非常讲究实用性,特别是民居的装饰,着重从防雨、防潮、 明朗洁净等实用功能考虑。对墙面的艺术处理一般集中于墙心、墙框、墙沿、墙顶等 醒目之处,大面积的墙体则经常保留原材料的本色或粉刷之类的简单装饰。但这不等 于先人没有在其上用心,而恰恰说明他们在对建筑总体装饰上有全面的考虑,是整体 把握的需要。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有的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论研究较多,而对于传统建筑的装饰的研究较少。 具体到墙面的装饰只是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个侧面,他们虽然不是传统建筑装饰的重 点部位,但同样蕴含着先人的聪明和智慧。在现存传统建筑数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需要努力加以挖掘、整理和总结。本文将以传统建筑的墙面装饰作为研究对象,对现 有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建筑墙面装饰进行内在文化的研 究,从而总结出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之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传统建筑及传统建筑的装 。引自崔鹤亭,崔轩中国传统建筑墙、地界面装饰艺术第2 - 3 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0 0 9 1 5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1 绪论 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着耀眼的光芒。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 它是中华民族艺术与技术的结晶,它记录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体现了中华民 族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胸怀的宽阔与博大。 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地球像一个大村庄,各民族的界 限越来越模糊。这是全球性的个性危机。在中国,无论你走到哪个城市的繁华商业区, 都会看到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几乎是毫无特色的重复,传统建筑的存亡受到前所未 有的冲击。当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有多少传统建筑被拆毁, 有多少传统建筑的装饰形式从此销声匿迹。面对当前的现状,我们作为工艺美术工作 者有义务站出来,对现有的传统建筑及传统建筑的装饰形式进行整理、总结,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些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让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继续流淌下去。 1 3 研究内容 为了能够古为今用,使传统建筑墙面装饰为现代建筑装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 创意,则必须对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从宏观到微观、从表面现象到内在文化进行 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的分析,从大的墙体类型逐渐过度到一面墙的装饰部 位以及装饰的手法和装饰构件的研究,将传统墙面装饰外在的特征进行分门别类的研 究和分析。 ( 2 ) 传统图案的寓意及文化内涵,在对传统墙面装饰的宏观特点和外在特征的 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将常用于传统建筑墙面的装饰图案进行归纳分类,把典型的带有 普遍意义的图案进行内在文化的分析。 ( 3 ) 人文环境对中国传统建筑墙面图案形成的影响,是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最 深的儒家、道家、佛教思想在传统图案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其影响的方 面及深度,便于以后的研究从更深的层次来挖掘中国传统图案的思想渊源。 ( 4 ) 传统图案在现代建筑墙体装饰中的应用。本部分的内容是中国传统建筑墙 面图案在当代建筑墙面上的应用,是对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图案研究后的改良与应用, 是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6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l 绪论 1 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 1 ) 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与传统建筑墙面及墙面装饰的相关信息。 并阅读了大量有关传统建筑的论文及文献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搜寻相关的文献说明, 为写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 2 ) 田野调查法:通过对苏卅i 狮子林、留园、沧浪亭、拙政园等江南园林,安 徽黟县宏村、西递等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河南少林寺、浙江普陀山的寺庙建筑, 北京的皇家建筑的实地调研、考察、访问、拍照,增加感性认识,同时获取论文写作 的第一手资料。 ( 3 ) 综合归纳法:将获取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归纳、提炼、 对比,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7 中崮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 2 中啻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升析 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分析 2 1 中国传统建筑墙体类型 墙在建筑实体中是构成房屋形态的基本因素,是组织建筑室内外环境空闻的重要 手段。其次在文化上,墙是人娄身心自我保护,占有、梳理自然空间的手段是一种 独特的建筑审美文化。o 墙分内外,它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实用性、装饰性有着巨大 的差异。 2 1 1 山墙 山墙是房屋左右两侧的墙体,多为实体墙。根据屋顶的形式不同,以及当地的人 文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山墙的造型也是不一样的。如皖南和江南的马头墙( 图 2 - 1 ) ,粉墙配黛瓦,对比鲜明,清新明快。闽南和粤东的五行山墙( 图 2 ) ,包 括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造型,体现着“天人相参”的理念和相生相克的关 系模式,都具有当地的鲜明的特色。 2 12 檐墙 图2 - l 马头墙圈2 - 2 五行山墙 檐墙是房屋前后两侧的墙体。建筑的前檐墙( 图2 - 3 ) ,多设置门窗,并在檐廊 或柱廊的内侧,搪檩和檐椽多外漏,墙体不封檐,称为露檐墙。后檐墙( 圈2 - 4 ) 一 。引自陆业建,谢海琴苏北传统民居垃律艺术研究江苏建筑2 0 0 9 年第1 朋,第3 页 8 中国传统建兢螭面装坼研究2 中田传统建筑墒面装饰分析 般一直砌筑到屋搪下,封住檐橡和檐橡,称为封护檐墙。砖石结构的建筑多采用这样 的檐墙。 翮豳 2 13 槛墙 图2 - 3 前檐墙图2 4 后檐墒 槛墙( 图2 5 ) 也称为半墙,是槛窗下的矮墙。槛墙是槛宙的支撑墙体,多用于 蒲房、厅堂楼阁的槛窗下方。 2 1 4 院墙 院墙( 图2 - 6 ) 是起到围合作用的墙体,丈都独立于整体建筑之外。院墙大都有 墙基、墙身和墙顶组成,等级特征明显,级别不同在尺度、色彩、用料和装饰造型 上都有很大不同。 蝴斓 图2 - 5 槛墙圉2 a 5 院墙 门墙( 图2 - 7 ) 是院墙的一部分,是在院落的门口处的墙体。门墙一般与门楼的 装饰协调一致,配以大门、匾额、楹联等,是建筑物墙面装饰的重点。 中国传统建筑堵面装饰研究 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分析 2 16 照壁 照壁( 圈2 8 ) 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大门内或大门前的一道屏障,也称之为影 壁或照墙。照壁的设置在古代也是分等级的。据古代西周礼制规定,只有宫殿、诸侯 宝邸、寺庙建筑才可以使用照壁。 照壁在院落的布局上,是具有使用和装饰两种功能的。在使用功能上第一,照壁 使太门处的视线发生转折,在门外不能看到院内的活动及景物,来访的客人,在照壁 前下马,整理衣冠,方可入内拜访主人。第二照壁可以用来挡风,使外来的凤不能 够直接穿堂八室,起到辟邪趋吉的作用。在装饰上,院落的入口是装饰的重点,人们 采用丰富的装饰手法,广泛的装饰题材,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院外走 过的行人,通过照壁上的装饰也可以知道建筑主人的生活态度。 f f 。黟k 卜j l 雾丽 图2 - 7 门墙 图2 - 8 照壁 2 1 7 同墙 园墙是园韩或庭院的围台墙体。园墙的造型讲究,富于变化,在空间上起到分割 的作用,在视线上却留有观赏的位置,是墙体造型艺术性较高的一种。园墙主要的形 式有花墙、漏窗墙、造型墙等。 2 1 7 1 花墙 花墙( 图z 一9 ) 是用砖、瓦或专门烧制的花砖砌筑的全部或部分半隔半透的有花 纹的墙体。花墙多用作院落内部或园林内部的隔墙,主要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花墙 中的精品造型变化丰富,用料考究,图案装饰华丽。 圈2 - 9 花墙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2 中国棒统建筑墙面装饰丹析 2 】7 ,2 漏窗墙 漏窗墙( 图2 - 1 0 ) 是为了加强通透的效果,在墙体上开造型各异的漏窗,为平 板的墙体增添无限的情趣,漏窗墙一般用于内院的墙体装饰。漏窗墙的漏窗高度一般 开在视线最容易观看的位置,相当于普通窗的高度,漏窗的造型丰富,具有极强的观 赏性。 2 173 造型墙 造型墙( 图2 - 1 1 ) 主要指墙体整体造型富于变化的墙体。这类墙体在造型上通 过高低、彤状的变化,形成与普通墙体不同的样式,强调培体本身的审美功能。 图2 - 1 0 漏窗墙图2 l 造型墙 2 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的装饰部位 中国传统建筑对于墙面的构成是十分重视的。建筑学家粱思成先生曾经对中国传 统建筑的培面构成做过这样的总结:“中国的建筑,立体的布局上,显明的分为三个 主要部分:( 一) 台基,( 二) 墙柱构架。( 三) 屋顶。任何地方,建于任何年代, 属于何种作用,规模无论细小或雄伟,莫不全具此三部。”。 中国古典建筑的台基、屋身、屋顶并不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传统建筑 与百姓生活连接最紧密的建筑形式中台基并不多见,也不是装饰的重点,大部分传 统建筑的墙面装饰重点分布在柱子、门窗、隔扇、梁、屋顶等视觉涉及到位置,这些 位置是我们的立面围台,即墙面。 具体到墙面的装饰,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总的来讲不外乎以下几个部位。 首先是墙体的大面,也即是大面积的实体墙,它的装饰效果( 无论是色彩还是材 质) ,直接影响到单一建筑甚至整个建筑群的整体风格。 :目i i :翟主;:愍甍:瓮嚣? 霜霎;i :i 基嚣5 1 i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2 中国传统建筑墙西装饰分析 其次是墙体的勒脚部分,考虑到勒脚对墙体防水、防碰撞的保护作用,勒脚处的 材料与普通墙体的装饰材料不同,因此装饰风格也有不同,有的地方也把它作为一个 重点来刻画。 再次是墙体的压顶部位,往往也是装饰的重点。传统建筑中,构件的界限是十分 明显的,为了明确区分墙和梁的分界,或是明确地告知观察者一面完整墙的结束,通 常在墙的顶部的压顶处重点修饰,以突出界限。 此外,门窗套和门窗过梁也是墙面装饰中大做文章的地方。 2 3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的装饰手法 中国传统建筑的墙面所表现出的美,除了依靠建筑本身的体量,更多的是它表面 装饰的材质、色彩、图案和形状等。对于不同功能的墙面,墙面的不同部位,以及不 同的墙体材料,在装饰手法的运用上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不同的地区,在材料的选 择与应用上,对就地取材,其装饰效果也就有了差异。如在石材丰富的山区,砖石墙 体随处可见,毛石砌筑外墙,牢固结实,光滑的石板做影壁,气势恢宏。而在温和细 腻的江南水乡,精致的砖雕、石雕是墙面装饰的重要手段。 2 3 1 素砖石 素砖石( 图2 1 2 ) 的墙殛多见于传统建筑的外墙面。表面没有粉饰,没有附加 其他的装饰材料,没有图案变化,只有建筑材料本是的材料质感与色彩,整体而朴实。 2 3 2 抹灰 抹灰( 图2 1 3 ) 墙面多见于园内的围墙和江南民居的外墙。白灰或者加入黑色 煤灰调制的青色灰,抹在墙体上,使墙体更加美观耐久,亮白干净。在我国多雨的南 方地区,白墙黑瓦是显著的建筑特征。图片上的皖南民居墙使用的抹灰装饰,据当地 村民讲,为增加抹灰的附着力,当时有钱人将糯米粉掺在灰里,因此现在的抹灰墙上 有很多漂亮的不规则的圆环,极富装饰性,其实那是虫吃糯米粉留下的痕迹,不是刻 意的装饰。 1 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分析 2 33 木板 图2 - 1 2 素砖石墙面图2 q 3 抹灰墙面 木板作为建筑墙面,温馨自然,柔和亲切,卫生洁净便于清洗。木板通常装饰 室内墙面,在厅、堂建筑中的墙裙、隔断、墙面装饰中比较多见。木板通常比较薄, 以条状竖向排列。 2 3 4 粉刷 我国自古就有在墙面涂白垩的习惯,在建筑装饰中,粉刷涂饰的历史最为悠久, 是传统建筑装饰常用的手法。传统的粉刷材料为白灰的灰浆或是钛白粉、白土或红土。 除白色、红色之外,还经常用到其他的颜色。在术质构件的表面多用油漆涂饰,涂饰 后的木质表面,光亮细腻,还可以防虫、防水、防腐。图2 1 4 是粉刷装饰的江南建 筑山墙,粉墙黛瓦,色彩对比鲜明,是水乡建筑的代表。 2 ,35 彩绘 彩绘( 图21 5 ) 是指用色彩和图案进行装饰,色彩艳丽,图案美观,有一定的 程式表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隐喻。多用于粱架、门楣、雀替等部位。中国传统建筑 彩绘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风格,这和木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有着不 可分割的关系,为保护木质构件所涂饰的油漆是彩绘的基础。 图2 - 1 4 粉刷墙面图2 - 1 5 彩绘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 1 绪论 的中国建筑史,这是第一本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 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的,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 析和比较的完整的中国建筑史著作。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 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还有当代的荆其敏,张丽安中国传统建筑( 新版)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 十讲等人的研究成果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体,建筑装饰作为其中一部分展开了论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将传统建筑装饰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出书立传。例如:楼庆 西主编的雕梁画栋、户牖之美,吴裕成的中国门文化,刘淑婷的中国 传统建筑悬鱼艺术研究,崔鹤亭、崔轩的中国传统建筑墙、地界面装饰艺术, 路玉章的古建筑砖瓦雕塑艺术,高阳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等都对建筑装饰有 所论述。这些研究针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研究较深,而对于其装饰元素的研究却有所 欠缺。 本文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重点放在墙面装饰的手法、 图案纹样的寓意等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并探究影响它们的文化因素,并与现代应 用相结合,以利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1 1 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极其丰富多样。广义的传统建筑装饰包括了建筑物的表 面装饰、建筑周围的环境布置、建筑室内装饰三方面。其中建筑物外表的装修、装饰 最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装饰工艺手法。 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上,几乎每一个局部的建筑构件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装饰对 象,如梁、柱、枋、椽、檐、门、窗、墙、砖、石、瓦、天棚、栏杆、地面等,每个 细微部分的装饰都各具特色,尽善尽美。建筑上部空间为屋顶部分,装饰内容包括: 屋脊、屋瓦、瓦当、滴水、屋顶饰物等。建筑中部空间为屋身部分,装饰内容包括: 藻井、天花、墙、梁架、柱、枋、斗拱、雀替、门窗、栏杆等。建筑下部空间为台基 部分,装饰内容包括:台基、台阶、柱础、铺地等。古代工匠根据所装饰对象的材质、 形状、功能的不同,发明和运用了形形色色的装饰方式和手法,如粉刷、探漆、镌镂、 雕刻、打磨、拼贴、压模、彩绘、浮塑,等等,艺术效果非常突出。 虽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装饰的部位无微不至,但为了达到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分析 2 33 木板 图2 - 1 2 素砖石墙面图2 q 3 抹灰墙面 木板作为建筑墙面,温馨自然,柔和亲切,卫生洁净便于清洗。木板通常装饰 室内墙面,在厅、堂建筑中的墙裙、隔断、墙面装饰中比较多见。木板通常比较薄, 以条状竖向排列。 2 3 4 粉刷 我国自古就有在墙面涂白垩的习惯,在建筑装饰中,粉刷涂饰的历史最为悠久, 是传统建筑装饰常用的手法。传统的粉刷材料为白灰的灰浆或是钛白粉、白土或红土。 除白色、红色之外,还经常用到其他的颜色。在术质构件的表面多用油漆涂饰,涂饰 后的木质表面,光亮细腻,还可以防虫、防水、防腐。图2 1 4 是粉刷装饰的江南建 筑山墙,粉墙黛瓦,色彩对比鲜明,是水乡建筑的代表。 2 ,35 彩绘 彩绘( 图21 5 ) 是指用色彩和图案进行装饰,色彩艳丽,图案美观,有一定的 程式表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隐喻。多用于粱架、门楣、雀替等部位。中国传统建筑 彩绘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风格,这和木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有着不 可分割的关系,为保护木质构件所涂饰的油漆是彩绘的基础。 图2 - 1 4 粉刷墙面图2 - 1 5 彩绘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分析 2 36 壁画 壁画( 圈2 - i 6 ) 装饰多见于石窟墓室、皇家宫殿,在传统建筑的墙面装饰中, 传统壁画具有双重作用,既起到美化环境,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又可以起到教化作用。 传统壁画以圣贤画像、神话传说、日月星辰、耕犁播种等题材为主,求神似不过 分强调形似,不受结构真实的限制有一定的夸张与变形,注重装饰性,强调隐喻或 教化作用。 在壁画的表现形式上,除了绚丽的色彩外,用线也是中国传统壁画的一大特点, 特别强调线的表现作用,阻线条的流畅、气韵生动感染人。 熏 图2 - 1 6 壁画装饰 23 7 浮雕 浮雕是雕塑与平面绘画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浮雕是在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上进 行雕刻,呈现一种半立体的形象效果。浮雕是与圆雕相对而言的,圆雕是雕刻成三维 形象,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欣赏,而浮雕则只能从正面欣赏。 浮雕根据其塑造形象的立体感强弱,又分为高浮雕和低浮雕。立体感相对较强的 称为高浮雕;反之较弱的为低浮雕。塑造的立体感较强,不仅正面、侧面、甚至背面 也雕刻一部分使之酷似圆雕的效果,只有较小的面积与底板相连的称为镂雕;雕刻 时正面与背面穿透,把空档剔除,使之透空的称为透雕。除了这些具有立体感的浮雕 外,还有一种称为线刻的,也是一种浮雕的形式。它主要运用不同深浅、粗细的线条 雕刻,将形象突出出来。 砖雕、石雕、木雕是民居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手法,也是装饰效果最强的手法之一。 2 37 1 砖雕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分析 砖雕( 图2 - 1 7 ) 是传统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浮雕装饰。通常制作砖雕的方法有 三种:一是翻制,二是塑,三是刻。 囊缫 图2 - 1 7 砖雕 据考古发现,翻制技术从秦代就已经开始。翻制需先制作一个横具,然后挤入泥 团,背部刮平后,脱模,然后晾干进行烧制。韶制的浮雕饰件,一般纹理较简单。 塑是将泥土塑造成浮雕的效果,进行烧制,因多以陶泥进行塑造烧制,因此也称 之为陶塑。 刻是先制出砖,然后进行雕凿。蝌砖的质量要求很高,需要砖的质地细腻,无 砂粒,无气泡。雕刻时需先按照尺寸将砖的坯料进行加工,然后将图样的轮廓拓印在 上面,然后进行雕刻。雕刻过程繁琐,经过线刻、剔地、塑形、细刻、打磨等若干工 序,一件精美的砖雕作品才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2 37 2 石雕 石雕( 图2 - 1 8 ) 的加工过程与刻砖雕的过程基本相似。由于石相对于砖的质地 硬度更高,因此经常用于室外装饰。用于砖雕的石材多为沉积岩,石质均匀细腻,易 于雕刻。石雕加工的要求较之砖雕更加的讲究。 23 7 3 木雕 中国传统建筑大多为木构架,用木雕进行装饰可以取得更加和谐的效果,而且术 雕所用到的材料大多为紫檀、花梨、楠术、楸术等上好的材料,加上漆工的修饰,木 雕的装饰效果温润而华丽,柔和而舒适,园此无论是奢华的官商巨贾还是隐逸的私家 园主都喜欢用未雕进行装饰。图2 1 9 是隔扇门的绦环板木雕,采用镂雕的手法,花 卉图案立体感强,惟妙惟肖。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 2 中胃传统建筑墙面装怖分析 2 38 书画 图2 q 8 石雕 图2 - 1 9 术雕 圈刻 中国持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2 中用传统建筑墙面装怖分析 于版面。阴刻较为省力,阳刻较为醒目。为了省力,阳刻字也可以用透雕的办法将字 镄刻出来,然后粘在底板上。 熏 囊垂鬻囊孽i : :戡。瓢曩黔引 一一、 - ,:i 臻挚臻目 图2 - 2 1 术刻 2 3 8 3 题壁 中国唐宋时期开始,直至明末清初,流行在墙上即兴题字赋诗。酒店、旅馆、寺 庙、驿站等公共场所的墙面上,常留下文人墨客的诗词墨宝。墙壁成了精神交流的平 台,过往的行人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即兴答复。元稹在其白氏长庆集序中说“二 十年间,省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墙 上题诗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也促进了诗词文化的繁荣,很多的千古佳句就是通过墙壁 推广传颂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陆游的题酒家壁等。 题壁这一装饰手法,源于文人墨客的清腹文学创作的激情,为平板的墙壁注入了 文化内涵,赋予了感情色彩,并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平台,虽是偶得,却收到了意想不 到的效果。在古典园林的墙壁上,题壁诗大都作为墙面的补白,成为了园林文化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2 38 4 书画 书画是书法字图( 2 2 2 ) 和中国画( 图2 - 2 3 ) 的舍称。书画多是以绢帛或宣纸 为媒介,直接用毛笔书画其上,然后装裱成卷轴或托裱后装于镜框里,然后悬挂在墙 面上。 书法字是线条的艺术,讲究用笔用墨。书法的书写内容多为妙词佳句,可以抒发 书写者的情怀或颂扬某人某事。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的书法家,他们书写的风格自成一 体,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形式。中国画根据题材分为山水、人物、花鸟、草 中国侍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2 中胃传统建筑墙面装饰分析 虫等,根据绘画技法又分为工笔、写意、工兼写。中国画装饰墙面,无论从色彩还是 题材上都可以根据环境的需要随时撤换,满足环境的需要。 2 39 其他 图2 - 2 2 书法图2 - 2 3 水墨画 除了以上的墙面装饰手法外,还有一些装饰手法,虽没有形成程式,但在民居墙 面上随处可见;虽不是大家手笔,却有着极强的装饰效果。 239 l 绿化 绿化( 图22 4 ) 是通过绿色植物选择、搭配,植物的栽种面积、形状和位置、 组合等手法,对墙面进行装饰。用绿色植物装饰墙面简单易行,经济实惠,而且效果 显著。 用绿色植物进行装饰,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通过植物和 墙面的相互映衬,给人浑然天成的视觉效果。 2 39 2 纺织品 中国传统建筑的很多内室墙面,使用毛皮、织锦、绫缎等纺织品进行装饰,既起 到良好的装饰效果又有保温的实用功能。圈2 2 5 是通过织物的悬挂,营造出喜庆 的室内氛围。 ;甜而袅畦葡咭(诩遣峙辁礁 好,稚,见岛“前5i墨 _e壤电嚣a蠡描 壹羟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装饰研究2 中国传统建筑墙面鹱怖分析 圈2 - 2 4 绿化 2 4 立面的装饰构件 图2 - 2 5 纺织品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的墙体,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墙体。我们对一个典型的 中国传统建筑进行分析,我们会看到,一般情况下,檐口与台基之问所形成的第一个 向外的面完全是空的。檐柱、额枋、雀替、斗拱等结构构架退缩在里面,构成第二个 向外的交接面。这些连带门、宙构成了房屋的正立面,他们起到了现代墙体的围护 作用,同时也是墙面装饰的一部分。 2 4 1 门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分为版门、隔扇门、罩等,其中装饰性比较强的是隔扇门和罩。 24 1 1 隔扇门 鞴扇门( 图2 - 2 6 ) 一般为中间嵌有通花格子的门。通花格子处辕上纱或纸,既 可以起到保护私密性的作用,又可以满足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