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系统.ppt_第1页
周围神经系统.ppt_第2页
周围神经系统.ppt_第3页
周围神经系统.ppt_第4页
周围神经系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2、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杜甫垂老别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5、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6、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自河南经乱7、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戴复古淮村兵后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9、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10、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1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13、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14、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16、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庞刚安徽医科大学薛良华王家增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十四章周围神经系统,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7版),目录,第一节脊神经一、颈丛二、臂丛三、胸神经前支四、腰丛五、骶丛,目录,第二节脑神经一、嗅神经七、面神经二、视神经八、前庭蜗神经三、动眼神经九、舌咽神经四、滑车神经十、迷走神经五、三叉神经十一、副神经六、展神经十二、舌下神经,目录,第三节内脏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二、内脏感觉神经三、牵涉性痛,学习目标,1.掌握脊神经各神经丛的主要分支及分布;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皮肤的节段性分布;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和进出颅腔部位;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分部、主要区别、神经节及节后纤维的分布2.熟悉脊神经的组成、纤维成分和分支;各脑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和分布;牵涉性痛的概念3.了解重要脊神经、脑神经损伤后的主要临床表现;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重点与难点,1.重点:各脊神经丛主要的分支与分布;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皮肤的节段性分布;脑神经的名称、顺序、性质、连脑部位、出入颅腔部位和主要分支与分布2.难点:视器、舌、泪腺以及3对大唾液腺的神经支配;穿经海绵窦的脑神经及其配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去向,概述,周围神经系统为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成分,包括脑神经:与脑相连,分布于头面部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内脏神经:与脑及脊髓相连,分布于心血管、内脏、腺体,第一节脊神经,概述,共计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组成、纤维成分、分支、神经丛脊髓前根后根(运动性)(感觉性)颈丛躯体运动纤维前支臂丛内脏运动纤维后支腰丛脊神经骶丛躯体感觉纤维交通支内脏感觉纤维脊膜支,概述,组成:C1C4的前支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主要分支: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面后缘中点穿出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肌支膈、颈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等,一、颈丛,皮支,膈神经行程:前斜角肌表面锁骨下动、静脉之间肺根前方纵隔胸膜与心包间膈支配:运动纤维膈肌感觉纤维胸膜、心包、膈下、肝、胆囊表面的腹膜损伤:受刺激呃逆受损伤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一、颈丛,组成:C5C8前支+T1前支大部分位置:斜角肌间隙,经锁骨中点后方至腋窝主要分支1.胸长神经前锯肌2.胸背神经背阔肌3.腋神经4.肌皮神经5.正中神经6.尺神经7.桡神经,二、臂丛,腋神经行程:发自后束,穿四边孔,绕过肱骨外科颈分布:三角肌、小圆肌损伤表现:方形肩,二、臂丛,肌皮神经行程:发自外侧束,穿喙肱肌分布:运动纤维臂肌前群感觉纤维前臂外侧皮肤,二、臂丛,桡神经行程:发自后束,伴肱深动脉沿桡神经沟下行分布:运动纤维臂肌后群、前臂肌后群、肱桡肌感觉纤维手背面桡侧半皮肤损伤:垂腕征、感觉障碍以“虎口区”明显,二、臂丛,正中神经行程: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经前臂正中下行,穿腕管至手掌分布:运动纤维前臂肌前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鱼际(拇收肌除外)和第1、2蚓状肌感觉纤维手掌面桡侧皮肤损伤表现:猿手,二、臂丛,尺神经行程:发自内侧束,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尺神经沟,伴尺动脉至手掌分布:运动纤维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拇收肌和全部骨间肌等感觉纤维手掌面和背面的尺侧皮肤损伤表现:爪形手(尺神经沟处最易损伤),二、臂丛,手的神经分布,猿手枪手爪形手垂腕征,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损伤时的手型,二、臂丛,T1T11前支肋间神经T12前支肋下神经在胸腹壁皮肤的节段性分布T2胸骨角平面T4乳头平面T6剑突平面T8肋弓平面T10脐平面T1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平面,三、胸神经前支,组成:T12前支部分、L1L3前支和L4前支的一部分位置:腰大肌深面主要分支1.髂腹下神经2.髂腹股沟神经3.生殖股神经4.股神经5.闭孔神经,四、腰丛,股神经与闭孔神经股神经运动:大腿肌前群、耻骨肌感觉:大腿前面皮肤皮支隐神经小腿及足内侧皮肤闭孔神经运动:大腿肌内侧群、闭孔外肌感觉:股内侧区皮肤,四、腰丛,组成:腰骶干(L4前支的一部分+L5前支)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位置:盆腔内,骶骨和梨状肌前面主要分支1.臀上神经臀中、小肌2.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3.阴部神经坐骨肛门窝4.坐骨神经,五、骶丛,坐骨神经行程:穿梨状肌下孔到股后区,分布于大腿肌后群分支胫神经:为本干延续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分布:支配小腿肌后群、足底肌损伤:钩状足腓总神经,五、骶丛,腓总神经:经过腓骨颈外侧腓浅神经:支配小腿肌外侧群腓深神经:支配小腿肌前群、足背肌损伤钩状足,五、骶丛,第二节脑神经,按脑神经所含纤维成份的不同感觉性脑神经、运动性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含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概述,嗅神经周围突中枢突嗅区黏膜上皮嗅细胞嗅丝筛孔嗅球视神经视网膜节细胞轴突视神经视神经管视交叉视束间脑,一、感觉性脑神经,前庭蜗神经椭圆囊斑周围突中枢突球囊斑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壶腹嵴前庭蜗神经周围突中枢突螺旋器蜗神经节蜗神经内耳门脑桥,一、感觉性脑神经,动眼神经行径:自中脑出脑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眶内支配:下斜肌、上睑提肌和上、内、下直肌,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纤维),二、运动性脑神经,滑车神经行径:自中脑出脑绕向腹侧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眶内支配:上斜肌展神经行径:自脑桥出脑海绵窦眶上裂眶内支配:外直肌,二、运动性脑神经,副神经行径:延髓脑根颈髓脊髓根颈静脉孔出颅支配:来自脊髓根的纤维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舌下神经行径:自延髓出脑舌下神经管出颅支配:全部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二、运动性脑神经,三叉神经躯体感觉纤维:管理头面部痛、温、触、压觉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咀嚼肌群1眼神经行径: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眶内2上颌神经行径:海绵窦外侧壁圆孔翼腭窝3下颌神经,三、混合性脑神经,3下颌神经行径:卵圆孔颞下窝运动纤维:咀嚼肌和鼓膜张肌等感觉纤维:硬脑膜、下颌牙与牙龈、舌前2/3及口裂以下皮肤等耳颞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下牙槽神经咀嚼肌神经,三、混合性脑神经,分支,三叉神经,三、混合性脑神经,三叉神经皮支分布区,面神经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面肌等内脏运动纤维:支配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等分泌内脏感觉纤维:舌前2/3味蕾行径:自脑桥出脑内耳门内耳道面神经管茎乳孔穿腮腺面部管外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三、混合性脑神经,面神经面神经管内分支与分布岩大神经(副交感纤维):支配泪腺和鼻、腭部黏膜腺体的分泌鼓索:穿鼓室至颞下窝,向前加入舌神经味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味蕾,司味觉;副交感纤维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三、混合性脑神经,面神经面神经损伤表现面神经管外损伤:主要是患侧表情肌瘫痪面神经管内损伤:除患侧表情肌瘫痪外,尚有听觉过敏、角膜干燥、舌前部味觉丧失、泌涎障碍等,三、混合性脑神经,舌咽神经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等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腮腺分泌内脏感觉纤维:舌后1/3味蕾、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等行径:自延髓出脑颈静脉孔出颅分支与分布舌支:舌后1/3的黏膜与味蕾鼓室神经:终支为岩小神经,支配腮腺分泌,三、混合性脑神经,迷走神经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喉肌内脏感觉纤维:伴随内脏运动纤维分布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颈、胸、腹部器官,控制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三、混合性脑神经,迷走神经头颈部:自延髓出脑颈静脉孔颈动脉鞘颈根部主要分支:喉上神经、颈心支等胸部:经肺根后方食管前、后面迷走神经前、后干主要分支:喉返神经等腹部:膈食管裂孔腹腔主要分支:迷走神经前干分出胃前支和肝支;迷走神经后干分出胃后支和腹腔支,三、混合性脑神经,迷走神经的主要分支喉上神经: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内支:伴喉上动脉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以及会厌和舌根等外支:支配环甲肌喉返神经左侧勾绕主动脉弓右侧勾绕右锁骨下动脉,终支为喉下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全部喉肌,三、混合性脑神经,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和出入颅腔部位,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和出入颅腔部位,第三节内脏神经,概述,内脏感觉神经内脏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布:内脏、心血管、腺体,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一、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低级中枢:脊髓T1L3中间带外侧核椎旁神经节交感神经节椎前神经节交感干周围部灰交通支交通支白交通支交感神经丛,一、内脏运动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交感干构成: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每侧1924个),借节间支连接而成位置:脊柱两旁,上至颅底,下至尾骨前面合并分部:颈、胸、腰、骶、尾5部,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副核脑干副交上泌涎核感神经核下泌涎核低级中枢迷走神经背核脊髓骶部:骶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器官旁节神经节器官内节周围部节前纤维脑神经、盆内脏神经节后纤维器官,一、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3.分布范围不同4.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一、内脏运动神经,在形态结构上与躯体感觉神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1.内脏感觉纤维数目较少,直径较细,痛阈较高,一般强度的刺激不引起主观感觉;但脏器活动较强烈时,可产生内脏感觉甚至痛觉2.内脏感觉传入途径较分散,即一个脏器的感觉纤维可经多个节段的脊神经传入中枢,而一条脊神经又包含几个器官的感觉纤维。故内脏痛常弥散且定位不准确,二、内脏感觉神经,1.某些内脏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2.可发生在患病内脏附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