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现代性文化实践的哲 学批判与价值诉求,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 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现代性文化实践的哲学批判与价值诉求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 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本 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 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 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i 摘 要 所谓现代性文化实践,就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以现代实验科学、 学科分化为基础的现代分工的一种历史文化运动,它的基本精神是现代理性主义、个人自 由主义和物质功利主义, 因而, 现代性文化实践的困境与现代化实践的理想是一同产生的。 现代化运动在祛除封建蒙昧,彰显现代理性,打碎束缚个人自由的外在枷锁的同时,也越 来越导致人文精神的迷失和价值疏离,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隐 患。所以,随着现代化实践的发展,对现代性文化进行哲学反思与价值重估,就成为现代 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的前沿课题与紧迫任务。 在现代性文化批判理论中, 哈贝马斯关于 “现 代性的未完成性”理论,利奥塔的“重写现代性”理论,以及吉登斯的“现代性自反性” 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它们都是为了拯救现代性而展开的。 现代文明进程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个性发展与经济增长、精神信仰的高尚性与 物质财富的获取欲之间尚未保持着一种和谐有序的引力。西方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直接对象 是西方本体论哲学的绝对化和中心主义文化精神,而其价值关怀是人的自由和整体性发 展。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确存在着丰富的文化路向,这些文化路向的开拓 与展开同文化中介性问题有着或隐或显的关联。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 劳动的揭露和分析,揭示了现代性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认为只有共产主义 才能彻底治疗现代性问题。通过消灭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制度,现代性的价值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在马克 思看来,人的自由不是个人主义的自由,不是技术主义的自由,不是功利主义的自由,而 是人类的彻解放。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在个人自由与整体自由、物质丰富与精神提升、 能力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关系中生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揭示了人的生命生成方式的特 性,全面阐发了“人本身”的真实意蕴及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科学道路,为人类文明展示了 一幅美丽的画卷。 文化问题不仅是一个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对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 展具有深层的总体的统摄性问题。我们应通过文化的主体性返观到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 性,通过文化的主体性自觉来反省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进而实现文化的民族性自觉与 时代性自觉。人的生命本性和生命特性是我们把握文化价值的本体性依据;对自由的追求 则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灵魂,也是正确解读文化价值意蕴的关键。当今时代我们应更加深入 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思想,积极倡导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性发展,积极推动现 代文明和世界文学的科学发展,不断提升人的世界历史性生存方式。中国现代性问题既有 中国特点,也带有鲜明而浓厚的西方印记。中国学人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应立足于中国 的现代化实践,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 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健康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性批判;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哲学;科学发展观 ii abstractabstract the so-called modernity cultural practice, is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in the process, to modern experimental science, subject differentiation based of modern division a historical cultural movement, it is the basic spirit of the modern rationalism, personal liberalism and material utilitarianism, and therefore, the modernity cultural practice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modern practice together the ideal is produced. modernization movement in dispel the feudal obscurantism, reveal the modern rational, and break the bondage of individual freedom, external chains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is also lead to the humanities spirit lost and value disenchanted, a free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brought the hidden trouble of the difficult to overcome. s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ractice, culture, philosophy of modernity reconsidering and revaluation become the modern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issues and urgent task. in the modern cultural critique theory, habermas about modernity of emergent unfinished theory, leo tower rewrite modernity theory, as well as giddiness modernity from the sex theory, more representative, they are to save modernity to launch. marxs practice philosophy, through to the capitalist alienated labor expose and analysis, reveals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is the root causes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think only communist to complete treatment modernity. through to eliminate production material capitalist private possession as the core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and establish a public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mmunist system, the value of modernity ideal can be achieved. in marxist view, the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is not free of individualism, not technology of socialist freedom, not the freedom of utilitarianism, and human the liberation. peopl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individual freedom and overall in freedom, material is rich and spiritual promotion, ability and moral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relations of the generation. marx and engels science reveals the life of the way of genera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people itself the real meaning and free and full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way, for the human civilization is showing a beautiful picture scroll. culture is not only a problem wi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rresponding problem, but also a national state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has deep both sexual problems. we should through the subjectivity of culture to culture the nationality of meditation and the times, through the cultural subjectivity to reflect the nationality culture consciousness and times, and achieve the nationality of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onsciousness to the times. peoples life and the life characteristics is nature we grasp the cultural value of noumenon basis; pursuit of freedom, which is the soul of human culture activities, is also understand correctly the key cultural value significance. today we should be more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iii marxist ideology, actively advocated the diversity of human culture and harmonious sex development, actively promote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world historic survival way. chinese modernity a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lso with the distinctive and strong western mark. china economist and chines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should be based on practice, will continue to put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era, which adhere to and to promote socialist cultural theor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ization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modernity; modernity critique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marx; philosophy;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v 目目 录录 导 论 . 1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化实践的现实困境 . 1 (二)学术梳理: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现状 . 1 (三)价值与意义:选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 3 (四)论文选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 一、文化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元价值理论溯源 . 4 (一)文化元价值问题的理论溯源 . 4 1文化价值: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的价值基础 . 4 2价值疏离:现代文化的价值困境与危机 . 5 (二)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诉求 . 6 1社会发展的价值关照:社会发展的价值旨趣 . 6 2社会的文化发展理想:文化元价值问题凸显的人文向度 . 7 3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期许:文化价值凸显的当代维度 . 7 (三)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的内在关联性 . 8 1西方视域的文化价值观及其社会发展模式 . 8 2自由和德性诉求理想与诉求路径的内在矛盾 . 9 3科学发展是现代文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10 二、现代性自反性文化逻辑的西方哲学批判 . 10 (一)西方现代化运动的基础理念 . 11 1现代性概念及其意蕴的考察 . 11 2现代化及其实践活动的基础理念 . 12 3文化的“逻各斯化” :现代性文化的内在编码 . 13 (二)西方现代化实践的内在悖反性 . 15 1工具理性对人的统治 . 15 2人本身的精神异化 . 16 3西方现代社会文化的异化 . 16 (三)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批判与检视 . 17 1当代社会的危机归罪于理性和形而上学 . 17 2现代西方哲学对工具理性与资本理性的批判 . 18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文化的批判与变革 . 19 (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革命性 . 19 (二)人的异化生存与马克思对资本制度的批判 . 20 (三)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价值指向 . 21 四、现代性问题的中国视域与出路 . 22 v (一)文化与人的现代化:现代性问题的中国视域 . 23 1现代性问题的中国状况 . 23 2当代中国迫切需要“扬弃”西方现代性文化 . 24 (二)科学发展:中国现代化诉求的科学路径 . 25 1科学对待中西方文化 . 25 2对待民族的文化应把握时代精神 . 26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现代化实践的灵魂 . 26 结 语 . 28 参考文献 . 29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2 致 谢 . 33 1 现代性文化实践的哲学批判与价值诉现代性文化实践的哲学批判与价值诉求求 导导 论论 (一)(一)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现代化实践的现实困境:现代化实践的现实困境 所谓现代性文化实践,就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以现代实验科学、 学科分化为基础的现代分工的一种历史文化运动,它的基本精神是现代理性主义、个人自 由主义和物质功利主义, 因而, 现代性文化实践的困境与现代化实践的理想是一同产生的。 现代化运动在祛除封建蒙昧,彰显现代理性,打碎束缚个人自由的外在枷锁的同时,也越 来越导致人文精神的迷失和价值疏离,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隐 患。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现代性问题是在欧洲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 是欧洲启蒙运动的结果。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经验主义、科学意识和实证主义的传 播,资本主义人文精神的彰显,使现代科学、个人自由和功利主义等成为推动现代化文化 实践的主要因素。与欧洲启蒙运动与实验科学的兴起相伴随的是对基督教蒙昧主义的批 判,这表现为社会生活世俗化的运动,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话来说,这是一个 “祛魅化”过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实验科学,以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人文运动,共同推动了近现代化运动,形成了人们的主体性意识与有别于传统社会的现代 人文精神。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博爱理念等价值诉求,就构成了现代西方的基本文化精 神。然而,资本主义开创和主导现代化及其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在为人类创造了财富的同 时,也越来越导致“人”的异化和失落。因而,在现代化、全球化境遇中,对启蒙运动以 来的现代性问题进行哲学检讨,就成为现代哲学反思与检讨的前沿课题与中心任务。 从哲学检讨的主体及价值诉求上来看,现代性问题、主体性问题等西方文化实践的核 心问题一直构成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主题。从卢梭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到费尔巴哈的人本 主义理论,从韦伯、涂尔干、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到存在主义哲学、法兰克福学派以及 东欧马克思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各种批判理论,虽然视角千差万别、多种多样, 但批判对象都指向以个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以物质主义为导向的功利主义、以理性主义 为内核的科学主义。因而,现代性问题集中表现为人性的二元分裂,表现为文化的分裂。 (二)学术梳理: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现状(二)学术梳理: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现状 西方学界早在 19 世纪初期就开始了对“现代性文化实践的”的批判和反思。从根源 上来看,现代化是西欧十八世纪启蒙时代以来以理性精神为根基的,现代化肇端于西方文 明发展的文化逻辑和资本逻辑。从实质上看,现代性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是非生态性发展方 2 式的产物和表现。发展的非生态性表现为发展过程中“人的异化” 、 “人的物化”和“环境 生态的恶化” ,其根源在于以西方文化为底蕴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中的非生态 性问题,西方国家政府和学者从发展理念、社会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深入的 研究。一方面,对绝对化思维方式、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和帝国主义文化实践活动的“非人 道” 、 “非生态性”等现象的揭示和批判。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流派,如现象学、存在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解释学、后现代主义、东欧马克思主义,还有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等 对以抽象同一性的绝对主义、抽象原子论的机械唯物主义、独断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 基础发展理念和历史建构逻辑的世界历史理论和文明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阐发了 他们的存在论、主体论、现代观、历史观以及文化观,从哲学上表达了他们拒斥形而上学、 解构本体论哲学、以哲学边界性思维方式的相对主义和中介性策略对抗弥漫于西方精神界 和生活中的霸权主义和个体主义。另一方面,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发展模 式不具有生态性。然而,西方现代哲学对其发展中的非生态性问题的批判反思基本局限于 哲学方式上的解构、拆解和颠覆,不但实际行动上的效果式微,而且甚至在某些哲学思潮 中缺乏建设性。然而,当代西方国家政府和学者对发展模式非生态性问题的批判反思却未 能像马克思在揭示人的异化时那样直接抓住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根源,他们仍然局限于西 方中心意识,上升不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人类性意识。而真正的生态性是以真正的人类性 为价值基础和价值理由的,所以,这就必须确立和培育真正的世界性、人类性人文精神。 在现代性批判问题上,马克思哲学的新世界观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最彻底的。马克思 对资本主义现代文化实践的批判是沿着从哲学批判、宗教批判再到现实批判、政治制度批 判展开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更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代性 的实质就是资本的人格化,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精神的现实化和资本逻辑的实践建构。可以 说, “马克思恩格斯建构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是诠释现代性问题和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最佳理 论方案和实践方案” 。 从卢梭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从韦伯、 涂尔干、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到存在主义哲学、法兰克福学派以及东欧马克思主义,再 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各种批判理论,虽然视角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批判对象都指向以 个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以物质主义为导向的功利主义、以理性主义为内核的科学主义。 现代性问题集中表现为人的异化和分裂,表现为生活世界的技术性殖民状况,以及文化精 神的分裂。因而,在吉登斯看来,反思性组织起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划,成了人们自我 认同的结构化的核心特征。从总体上来看,西方学者对现代性的解释与反思,虽然具有一 定的辩证性质及态度,看到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着的体制性问题,但也存在着强烈的西方话 语性。 从根源上来看,现代性问题源发于欧美社会的现代转向,但随着现代化运动在世界范 围的拓展与“西方化” 、 “理性化” ,现代性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越来越成为 一个我们所无法绕开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在其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进程中,现代性问题总 罗骞: 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 , 江苏社会科学 2005 年 1 期。 3 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呈现出来。 对于中国来说, 现代性问题属于外来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 但却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中学” 、 “西学” 、 “马学”的激烈论争中,国内学术界普遍 认为:我国的现代化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为了中国的富强,它基本上是中国寻求新的文明秩 序的一个历史过程。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学者那里也得到了重视并逐渐深入。同此形成鲜 明对照的是,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中国精神引领的中国模式不但改变着中国,也正 在对世界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性人文精神作为资源并主张 其现代意义和世界意义,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性人文精神的基础是封建历史时代的原 始农业文明中的生态性人文精神,是封闭的,还需要上升到唯物史观意义上的以人的自由 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生态性人文精神。 (三)价值与意义:选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三)价值与意义:选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是一个与世界各个国家的现代化文化实践密 切相连的现实问题。对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来说,现代化实践的根本价值诉求就是如何 弥合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实现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生成。随着马克思所说的 世界历史在全球范围的推进,西方由近代启蒙运动确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现代性并未实现美 好愿望,反遭到全方位的批判。在研究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 论依据,研究视角主要是: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文化世界观念、社会发展的基础理念与 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的文化精神培育,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等。本文从理 性精神与文化关系入手,对技术理性片面发展和现代性文化嬗变之间的内在逻辑展开分析 与揭示,坚持马克思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实现理性的重建,构建 和谐文化。 (四)论文选题的研究思路与(四)论文选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针对“现代性文化的哲学批判与价值诉求”这一论文选题,在研究过程中,在根本上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依据,运用现代西方哲学、 文化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有关研究方法,努力将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比较研究方 法等结合起来,对论文所选课题展开研究。 4 一、文化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元价值理论溯源一、文化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元价值理论溯源 从根本上来说,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变革。人、文化、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三者 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批判和反思现代性问题的本体性关系。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文化的根 本价值在于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 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文化则是社会发展的依托, 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人的发展。因而,人、文化、社会发展三者之间应是相应一体、和谐 相生的关系。人之生命的生存本性及人与文化的关系构成社会发展元价值问题的理论根 据。 (一)文化元价值问题的理论溯源(一)文化元价值问题的理论溯源 1文化价值: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的价值基础文化价值: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的价值基础 何谓文化价值?怎样诠释文化价值这个概念的内涵?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文化价值 前提和理由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应从人的生命生成特性与自由自觉的文化 实践活动来寻求。何谓文化?文化实践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与生成方式,人是通过文化实 践而生成存在的,文化实践集中展示了人的生命特性。文化作为人的生命方式意味着人通 过文化实践而获得了生命的自觉。文化作为人的生命方式意味着什么?人的生命意味着创 生,即生态性的生命创造活动。人通过自身生命而达到了对生命整体的自觉。人通过文化 创造生命、关爱生命而实现对生命整体的觉解与提升,从而实现了生命在文化生命方式上 的演进。文化的本义即是对生命生态性的实现和展示,生态性是文化的根本性意蕴。人的 生命存在方式与生成方式对生命的自觉构成文化作为人的生命方式的生存论意蕴。所以, 智慧是对生命的自觉,而不是对生命的反动。因而,生命自觉,不只是对自体生命的自觉, 而是在更高的根本处对生命整体性的自觉。 任何生命体的自体性都不具有自足性、 自明性, 只有从生命的整体性来看才有生命的自足性、自明性。人的文化生命或者说人通过创造文 化而创造生命和生成生命,应充分领悟生命的一体性与自体性,统一性与差异性,整体性 与个体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甚至说,对于生命来说,生命的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具有本体性 意味。 生命的生态性, 文化实践的生命生态性乃是文化哲学生存论的根本核心与价值支撑。 何谓生命的本体性?生命的本体即是文化的本体。文化价值应从人的个性化发展、社会的 整体和谐发展上来寻求。 从 20 世纪后半叶开始,人类文化实践越来越呈现出总体性的态势。作为人类文明智 慧的哲学逐渐转向对自身的批判反思,转向对深层的微观文化的批判反思,转向对人类生 存的整体性文化的批判反思,其集中指向就是对文化之为文化的本体性价值和理由的追 问。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为人是按照文化的尺度来生存的,文化确证了人的本质性的生存 5 方式。马克思认为,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 在物” ,“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 马克思还指出, “动 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 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 人与文化的共在关系或生成关系,不是在发生学意义上的人制造文化或者文化制造人,而 是在逻辑的意义上说,人与文化相互确证。文化与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具有同构性。 “如 果我们站在人的生命本身的这种立场上,而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命的立场,我们就可以 把人的生命理解、设定、解释为文化世界的原生性的实在” 。 “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 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文化世界的本体就是人的自为的生命存在” 。 哲学视野的时空研 究对象,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时空问题,甚至也不是形式逻辑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文化生 命问题。作为人的生命存在和再生产方式的文化具有渗透性、统摄性、流变性和开放性。 正如高清海先生所说,哲学是“怎样理解人的,它也就怎样去理解世界;哲学关于世界的 那些观点,从本质上说表现的同时就是人对自身的看法” 。 衣俊卿先生说: “文化是最深 层的东西,像血脉一样构成人的存在的灵魂,构成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从深层制约着社 会的经济、政治和其他领域的发展。文化的变迁、转型总是人的世界的最深刻的变革,代 表着人的根本生存方式的转变” 。 我们研究文化实际上是在研究人本身。西方本体论哲学 所蕴涵的理性主义、本质主义的绝对化思维方式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主义、功利主义、 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造成了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片面性以及人的单向度性,而现代西方民 族的文化危机意识和生存危机感正源于此。 2价值疏离:现代文化的价值困境与危机价值疏离:现代文化的价值困境与危机 人的异化与价值分裂人是现代文化问题的核心。现代性问题是与“文化成为问题”紧 密相连的现实问题,其中心话题就是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现代性标志 着世俗生活的开端,意味着人们的祛蒙昧性与祛传统性的生活方式,它包含着经济自由、 政治民主、社会治理的法制化等。西方现代性文化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为内在追求,以理 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外在表现,以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为主要成果,结果却导致了文化世 界的异化与疏离、中心与排他、对抗与冲突的状态,即所说的现代性的自反性文化逻辑。 在自性问题上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的异化,如人的技术性异化、物质性异化、劳动异化等 人的单向性生命倾向;在他性问题上表现为作为个体在场境遇的社会的异化,在族性问题 上表现为世界历史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分裂和冲突等等。人的主体性地位的重新确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第 162 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第 163 页。 李鹏程: 当代文化哲学沉思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66 页。 李鹏程: 当代文化哲学沉思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71 页。 高清海: 高清海哲学文存第 4 卷,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第 3 页。 衣俊卿: 文化哲学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9 页。 6 立意味着人们对个人本位的守护与世俗幸福的确认,并由此带来人们社会文化和生活的自 主性。 随着现代化的全球性拓展与深化发展,文化发展的逻辑、文化的总体性以及文化的本 体性经验的日益凸显。 然而,自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开创的现代化运动以来,就存在着 以个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以物质主义为导向的功利主义、以理性主义为内核的科学主义 的文化逻辑,因而,现代性问题集中表现为人的价值分裂、表现为作为人的生活基础的社 会和文化的分裂,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在现代化文化实践中,人的自由发展的结果却导 致了人的片面“发展”和“单向度” “发展” 。 (二)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二)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诉求诉求 1社会发展的价值关照:社会发展的价值旨趣社会发展的价值关照:社会发展的价值旨趣 人是按照文化的尺度来生存的,文化确证了人的本质性的生存方式。人与文化在本根 上形成了共在性的一体生成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在发生学意义上的人制造文化或者文化 制造人的关系,而且是在逻辑上的人与文化相互确证关系。所以,探究“造成社会发展中 的文化价值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对“文化价值” 、 “社会发展与文化价 值”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文化价值的人性化和时代性要通过社会发展来展示和落实, 文化价值的人文性与科学性统一又引领着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通过文化价值这样一 个理论视角来对社会的发展观、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检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 义和实践价值。从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指向来看,社会批判理论、哲学批判理论、文化批 判理论等都是围绕着社会发展与“人之为人”的关系来展开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的本体在于人的生成,在于人的自由自觉性的不断提高和提升。文化价值在批判理论中的 运用,又是对社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揭示与批判。 文化与人的文化存在方式是完全统一的,文化存在是观念存在与现实存在样式的统 一,社会发展的价值关怀与文化价值也是统一的、一体的。实际上,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中 介化的,这个中介就是文化。哲学只能凭借文化这一中介,间接地接触世界。人依靠文化 实践来面对世界的。哲学追求的统一性只能是文化的统一性,是文化由于自然分化而 形成的不同文化精神的统一。文化深层价值即真、善、美的统一。从整体的生活方式去理 解,这个“生活方式”的规范用语就是“文化” 。文化作为人的生命存在方式,人的生命 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文化生命。 社会发展的价值问题与价值关怀指向是什么?马克思哲 学是怎样将人的实践存在方式与文化存在方式统一起来的?马克思将人的文化存在方式 提升到实践存在方式。从哲学范式、文化观念、文化精神等来看,人的实践存在方式与文 丁立群: 文化哲学:问题与领域 , 哲学研究2010 年第 9 期。 陈文殿: 全球化与文化个性 ,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第 271 页。 7 化存在方式的内在统一。实践存在方式是对人的文化存在方式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 人的实践方式又具体化并展现为文化样式。从哲学思维方式上看,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 观,不是封闭地、还原性地固守历史传统,而是开放性地将历史指向未来。马克思实践唯 物主义实现了“价值观”的根本变革。 这样,文化观念、实践活动、文化样式、社会发 展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内在关联。社会发展包括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关怀与价值指向,也包 括社会发展模式与机制问题以及社会发展模式与机制同社会发展的价值关怀之间的关系。 2社会社会的文化发展理想:文化元价值问题凸显的人文向度的文化发展理想:文化元价值问题凸显的人文向度 现代性文化实践所以构成哲学反思批判的重大课题,根本原因在于西方现代化进程 中存在着的对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诉求的违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经济性与物化趋 势,经济增长中的人的失落与信仰迷失,人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仰问题,等等。而问题 的根源在于文化传统内蕴的逻辑及其先在性,历史发展路径的依赖性,社会发展理念和发 展观的制度化。 从文化价值视角进行批判和检视, 文化价值就构成了这一课题的核心概念。 社会发展,就是指对人之社会生成的总体性把握。现当代社会发展作为人之生命生成的路 径和方式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发展模式,因而,增长与发展、进化与进步、片面性与全 面性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所谓文化价值,就是关于文化及文化发展的本体性根 据,也就是从始源处追问文化作为人之生命展开的价值和理由。对现当代社会发展中文化 价值问题的研究,根本价值旨趣就在于从文化价值内在的生命性和生态性追问现当代社会 发展的科学性及可持续性,以及从现当代人文精神与文化图景、科技革命与产业结构、商 品市场与人文精神等当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动向审视生态性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从文化 价值视角对当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就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关怀与价值指向,社会发展模式与机制问题,社会 发展模式与机制同社会发展的价值关怀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问题就是指社会 发展与文化价值的关系,主要内容有:一、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与文化存在方式之间的依存 关系;二、人类社会是通过文化连结、整合和凝聚的;三、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体 现于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之中;四、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在始源性、过程性上都形塑着社 会,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发展;五、社会性的具体化,在深层价值取向和展现方式上都是文 化世界观念的。这样,社会发展观,即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指向和发展模式,就构成了从 文化价值指向的指向反思与理想诉求层面检视社会发展观和社会发展问题。 3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期许:文化价值凸显的当代维度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期许:文化价值凸显的当代维度 现代性问题的解决呼唤科学的文化哲学理论。19 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理论急 陈文殿: 全球化与文化个性 ,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第 198 页。 8 剧分化, 各种批判理论沿着自己开辟的路径不断深化, 现代文化批判的自觉性也越来越高, 文化的功能性、系统性、整体性和现实性之于人的生命的意义也越来越清晰。怎样在根本 上变革与超越西方文化传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这是文化哲学理论的根 本的惟一的价值诉求。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在总体上和根本上解决了这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 题,从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方式来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中的个体和共同体、人类同自然的 关系,并依此来理解文化和历史构成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根本意蕴。经济全球化之所以能够 发展成今天这样的态势并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其原因主要不在于经济本身, 而在于知识、 文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技术的发展。 全球化的生产、贸易、市场、金融的运作必须有参与者所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规则,以 此来保证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这些规则和相应的体制就包含着一定的法律规范、经济理 念、价值因素等,这实际上就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文化。离开了文化的支撑与驱动,经济 全球化很难真正建立起来并持续发展下去。丰子义教授说: “今天我们所讲的民族文化, 决不是简单的传统文化,而主要是指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 文化” 。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不仅在于它为实现该民族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具 有的外在的工具价值,而且在于作为该民族内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发展所具 有的内在价值” 。 众多国家、民族之所以对全球化的文化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其目的固 然是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也有着功利之外更为深远的考虑,这就是要在全球范 围内展示和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或内在价值,确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全球化所包 含的文化价值,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维度的,它是和民族发展的内在要求紧紧联系在 一起的。 (三)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的内在关联性(三)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的内在关联性 1西方视域的文化价值观及其社会发展模式西方视域的文化价值观及其社会发展模式 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发展模式是紧密关联的。文化价值包括文化传统与文化世界观念, 社会发展的基础理念和发展观,现代工业文明的产业结构,新型现代文明的产业结构等问 题。人的文化生存境遇问题的凸显又是与作为西方文化内核和灵魂的传统哲学及基督教文 化紧密相关的。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古希腊雅典的社会建构模式,启蒙运动关于个体与社 会公共性的关系等,都深深地影响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模式与社会发展道路。马克 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给予了深入的揭示和分析。在近代西方,洛克 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哲学关于个体性、自由性、公共性及其关系的理 论都潜在地引导着人们的精神信念与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有子女的离婚合同协议书
- 赣州上犹中考试题及答案
- 风光互补考试题及答案
- 二模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氧化铁纳米粉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鼎尖联考试题及答案
- 钓鱼法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年产1000吨聚氯乙烯糊状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商法务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电热膜温控器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海上风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际道路应急预案
- 人防指挥所信息化建设方案
- 生死疲劳阅读报告课件
- 胸椎管狭窄症诊疗规范
- 夜班护士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 (元朝时期)-2025年版
- 2025至2030中国城际出行市场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 征拆工作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知识试题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