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十发动机总成的安装与检查,理论知识,任务要求1.知道发动机与汽车间的装配关系;2.明确发动机安装的步骤及检查项目;3.会对发动机总成进行安装与常规检查。,理论知识,1.汽车总体构造2.维修企业竣工检验制度3.发动机故障诊断,点击看动画,1.汽车总体构造,2.维修企业竣工检验制度(1)汽车维修竣工检验由专职检验人员负责实施。(2)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内容为整车检查、检测、路试、检测路试后的再检测及车辆验收。(3)修竣车辆竣工检验严格依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185652001)要求进行。,(4)对于进行二级维护及以上维修作业的车辆,除上述检验内容外,还必须经计量认证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合格。(5)严禁为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开具竣工出厂合格证。(6)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实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制度。,3.发动机故障诊断1)发动机基本诊断2)发动机压缩测试3)汽缸泄漏测试4)发动机噪声的诊断5)主轴承噪声的诊断,6)连杆轴承噪声的诊断7)正时链和链轮噪声的诊断8)活塞噪声的诊断9)飞轮噪声的诊断10)气门装置噪声的诊断11)发动机噪声的诊断12)发动机异响基本诊断,13)传动带嚓嚓噪声诊断14)传动带尖叫噪声诊断15)传动带呜呜噪声诊断16)传动带隆隆噪声诊断17)传动带振动的诊断,1)发动机基本诊断以下诊断(课本140页表10-1)涉及常见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进行正确诊断后,可根据需要,通过调整、维修或更换,将故障排除。,2)发动机压缩测试(1)运行发动机,使其达到正常操作温度,并且蓄电池必须达到或接近满充;(2)关闭发动机;,小提示从仪表板熔断丝盒中拆卸发动机控制模块(ECM)和点火熔断丝。,(3)中止点火;(4)中止燃油系统;(5)拆卸所有汽缸火花塞;(6)拆卸节气门体上的空气导管;(7)用挡块将节气门挡板锁止在打开位置;,(8)按如下程序测量发动机的压力:将压力表牢固安装到火花塞孔中;手摇发动机,至少使正在测试的汽缸经过4个压缩冲程;检查并记录各冲程压力表上的读数;断开压力表;对于其他各缸,重复上述压力测试步骤。,(9)记录所有汽缸的压力读数:最低读数不得低于最高读数的70%;各缸读数均不应低于689kPa。,(10)如下为可能的测量结果:当压力测量正常时,各缸压力迅速均匀地提高,接近规定压力;如果第一个冲程压力太低,在以后几个冲程中有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正常压力,或当3次喷射机油后,压力明显升高,原因可能在活塞环;,如果第一个冲程压力太低,在以后几个冲程中仍不能升高,或注入机油后对压力没有影响,原因可能在气门;如果两个相邻汽缸压力太低,或发现曲轴箱中有冷却液,则原因可能在汽缸盖衬垫。,(11)从节气门板上拆卸挡块;(12)将空气导管安装到节气门体上;(13)安装火花塞;(14)安装发动机控制模块ECM;(15)将点火装置熔断丝安装到I/P(仪表盘)熔断丝盒中。,3)汽缸泄漏测试所需工具:J35667-A汽缸泄漏检测仪。(1)断开蓄电池搭铁(负极)电缆;(2)拆卸火花塞;(3)安装J35667-A;,(4)在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测量各汽缸的压缩冲程;(5)用J35667-A施加空气压力;(6)记录各缸泄漏读数;(7)检查四个主要部位,以便正确诊断泄漏的汽缸;,小提示汽缸正常泄露范围是12%18%;记下任何泄漏量比其他大的汽缸;当汽缸泄漏量达到30%以上时,需要进行维修。,(8)如果能听到进、排气系统有漏气声,则进行如下程序:拆卸可疑汽缸盖上的气门摇臂盖;确保进、排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检查汽缸盖,确定气门弹簧是否折断;拆卸可疑的汽缸盖并检查。,(9)如果在曲轴箱(机油加注口管)处听到曲轴箱系统发出空气声,则执行如下程序:拆卸可疑汽缸中的活塞;检查活塞和连杆总成;检查发动机缸体。,(10)如果发现散热器中有气泡,执行如下程序:拆卸汽缸盖并检查;检查发动机缸体。(11)拆卸J35667-A;(12)安装火花塞;(13)连接蓄电池搭铁(负极)电缆。,4)发动机噪声的诊断(1)诊断发动机噪声时,考虑如下4个因素:噪声的类型;噪声出现的条件;噪声出现的频率;噪声在发动机上出现的位置。,小提示有些发动机噪声为设计特有的声音。与其他发动机的声音进行比较,确定属正常情况。,(2)与其他发动机的声音进行比较,确信该噪声属不正常状况。(3)发动机噪声通常与发动机转速(因曲轴、连杆或活塞所致)或发动机转速的一半(气门装置噪声)同步。试确定噪声的频率。,5)主轴承噪声的诊断(1)主轴承损坏或磨损产生的噪声如闷闷的砰击声或敲击声,发动机每转一圈出现一次,当发动机在重负荷下运转时,噪声达到最大;(2)间歇敲击声或比主轴承磨损声音更尖的爆震,显示曲轴端隙太大;,(3)如下状况可导致主轴承噪声:机油泵压力过低;机油太稀,机油和/或滤清器太脏;主轴承间隙太大;曲轴端隙太大;曲轴轴颈失圆;传动带张力太大;曲轴皮带轮太松;飞轮、转矩转换器或离合板太松;主轴承盖太松;传动带起球。,6)连杆轴承噪声的诊断如下状况可导致连杆轴承产生噪声:(1)轴承间隙过大;(2)曲轴连杆轴颈磨损;(3)机油太稀,机油或滤清器太脏;(4)机油压力太低;(5)曲轴连杆轴颈失圆;(6)连杆错位;(7)连杆螺母紧固扭矩不正确;(8)轴瓦不对或轴瓦错位。,7)正时链和链轮噪声的诊断如下状况可导致正时链条和链轮产生噪声:(1)正时链条磨损;(2)链轮损坏;(3)凸轮轴或曲轴上的链轮太松;(4)凸轮轴或曲轴端隙太大。,8)活塞噪声的诊断如下状况可导致活塞噪声:(1)活塞销磨损或太松;(2)活塞销装配不当;(3)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过大;(4)润滑不足;(5)活塞顶部的积炭撞击汽缸盖;,(6)活塞环槽岸磨损或折断;(7)活塞断裂;(8)连杆错位;(9)活塞环磨损或损坏;(10)活塞槽岸间隙过大;(11)活塞环端隙不足;(12)活塞错位180;(13)活塞裙部形状不正确。,9)飞轮噪声的诊断按如下步骤测试飞轮是否松动或断裂:(1)以约30km/h的速度操纵车辆;(2)关闭发动机。如果听到砰击声,飞轮就可能松动或损坏。,10)气门装置噪声的诊断气门噪声的产生原因包括:(1)气门弹簧折断或弹性不足;(2)气门卡滞或翘曲;(3)推杆弯曲;(4)气门挺杆太脏、卡滞或磨损;(5)凸轮轴凸起损坏或加工不良;,(6)气门装置润滑不良(机油压力太低);(7)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的间隙过大;(8)气门导管磨损;(9)推杆磨损;(10)气门摇臂磨损;(11)气门摇臂螺栓折断;(12)气门摇臂附件太松或磨损;(13)气门挺杆导管(滚子式挺杆发动机)丢失或错位。,11)发动机噪声的诊断(1)排气系统噪声诊断(见课本146页表10-2)(2)气门装置噪声诊断(见课本146页表10-3)12)发动机异响基本诊断(见课本147页表10-4),13)传动带嚓嚓噪声诊断传动带嚓嚓噪声诊断见课本148页表10-5。如下状况表明有嚓嚓噪声:(1)传动或皮带轮每转一圈听到一次的高音节噪声;(2)通常在寒冷、潮湿的早晨出现;(3)向传动带喷水以确认情况。噪声应立即停止。,14)传动带尖叫噪声诊断传动带尖叫噪声诊断见课本149页表10-6。如下状况表明有尖叫噪声:(1)因传动带打滑而导致的尖锐噪声(通常出现在多筋传动带上);(2)当传动带负荷加重时,如空调系统压缩机接合节气门时发生卡死现象,或在卡死的皮带轮上打滑时出现噪声。,15)传动带呜呜噪声诊断传动带呜呜噪声诊断见看课本149页表10-7。定义:因轴承故障可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规划公寓建筑组团方案设计
- 2025年职业能力考试题及答案
- 供暖散热器营销推广方案
- 2025年潍坊铲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
- 第3课 阈值控制便生活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泰山版2024六年级下册-泰山版2024
- DB65T 4389-2021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在电动垃圾车领域的应用报告
- DB65T 4479-2021 鲜食桃果品质量分级
- DB65T 4466-2021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导则
- 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 新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专题培训课件
- 护士注射法考试题及答案
- T-CALC 007-2025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人文关怀规范
- 土方内倒合同(2025年版)
- 初中数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教学反思
- 储能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标)
- 《运算放大器介绍》课件
- ktv消防安全培训制度
- GB/T 44923-2024成年人三维头部模型
-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重识别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