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光学专业论文)稀土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及无机修饰对有机电致发光的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5 8 6 4 6 5 摘要 本论文山两部分工作组成: 1 . 制备了几种芳香梭酸类稀土络合物, 研究了它们作为发光 材料的光谱特性和在它们光致发光、电致发光中的应用。内容包 括以一 下 几方面: ( 1 ) 合成了 苯甲 酞水杨酸 ( b e n z o y l s a l ic y l i c a c i d , b s a ) ,以 之 为第一配体, 邻菲罗 琳( p h e n ) 作为 第二配体的 稀土配合物, 并将 t b ( b s a ) 3 p h e n , r u ( b s a ) 3 p h e n 和导电 高分子p v k( 聚乙 烯咔畔) 掺杂作为发光层应用于电致发光中。 其中试的配络合物实现了 试 的特征绿色发光,并基本消除了p v k的蓝色发光。 ( 2 ) 针对销络合物电 致发光中p v k发射峰强、 红光色纯度不 好的 现象, 通过稀 土试或 者铜掺杂分别 制得e u o .5 t b o .s ( b s a ) 3 p h e n , e u o .5 lao .s ( b s a ) 3 p h e n 并以 之为发 光材料制 得电 致发光器 件, 使销 络合物电 致发光中存在的问 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得到了 纯正 的红光。 2 . 我们合成了二氧化钦自 组装纳米材料。在 a l q 作为发光 材料的器件中,加入二氧化钦自 组装纳米膜作为空穴注入层。制 作了器件工 t o / t i o 2 / n p b / a l q / l i f / a l ,器件的亮度和效率在电流 密度为1 0 0 m a / c m 时分别从1 5 0 0 c d / m z 增到5 0 0 0 c d 加2 和2 . o c d / a 增到3 . 9 2 c d / a 。 同时研究和比较了不同二氧化钦自 组装纳米膜 厚度器件的性能,结果表明: 二氧化钦注入层的加入使空穴与电 子的注入更加平衡,同时注入空穴能量的 增加以 及阳极表面的平 滑也是提高器件亮度和效率的因素。 关键词: 电致发光 稀土 能量传递二氧化钦自 组装材料 注入层 导 师同 意 a b s t r a c t 1 . s e v e r a l l a n t h a n i d e c o m p l e x e s w e r e s y n t h e s i z e d a n d t h e i r p h o t o l u m i n e s c e n t a n d e l e c t r o l u m i n e s c e n t p r o p e rt i e s h a v e b e e n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 t h i s d i s s e rt a t i o n c o n s i s t s o f s e v e r a l p a rt s : ( 1 ) a n e w l i g a n d , b e n z o y l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 w a s s y n t h e s i z e d a n d u s e d t o s y n t h e s i z e n o v e l l a n t h a n i d e ( t b o r e u ) c o m p l e x e s , w h o s e fl u o r e s c e n c e p r o p e rt y w 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 p o ly ( n - v i n y l c a r b a z o l e ) ( p v k ) d o p e d w i t h t b ( b e n z o y l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 3 p h e n a n d e u ( b e n z o y l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 3 p h e n w e r e u s e d a s l u m i n e s c e n t la y e r i n e le c t r o l u m i n e s c e n c e . t h e d e v i c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i t o / p v k : l a n t h a n i d e c o m p l e x / p b d / a l q / l i f / a l w a s e m p l o y e d a n d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fl u o r e s c e n c e o f t e r b i u m i o n wa s o b s e r v e d ( 2 ) a l t h o u g h e u ( b e n z o y l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 3 p h e n e x h i b i t s h ig h q u a l i t y p h o t o l u m i n e s c e n c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 e u ( b e n z o y l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 3 p h e n / p v k s y s t e m s e x h i b i t e d p o o r e l e c t r o lu m i n e s c e n c t b e h a v i o r s f o r i n e ff i c i e n t f o r s t e r e n e r g y t r a n s f e r fr o m t h e p o b m i e r m a t r i x t o t h e l a n t h a n i d e c o m p l e x . i n o r d e r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s , t b 3 a n d l a 3 w e r e r e s p e c t iv e ly u s e d a s a b r i d g e t o im p r o v e t h e e n e r g y t r a n s f e r fr o m t h e p o ly m e r t o t h e e u c o m p l e x . t h e e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s o f t h e d e v i c e s w it h t b o .5 e u o .5 ( b s a ) 3 p h e n a n d l a o _s e u o s 仍s a ) 3 p h e n w e r e i m p r o v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 2 . a n e w k i n d o f t i o 2 s e l f - a s s e m b l e d n a n o m e t e r m a t e r i a l h a d b e e n f a b r i c a t e d a n d w a s u s e d a s a h o l e - in j e c t i n g b u f f e r l a y e r i n t h e o r g a n i c e l e c t r o l u m i n e s c e n t d e v i c e s . t h e l u m i n a n c e a n d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t h e d e v i c e i n d iv i d u a l l y r e a c h e d f r o m 1 5 0 0 c d / m 2 t o 5 0 0 0 c d / m 2 a n d f r o m 2 .o c d / a t o 3 . 9 2 c d / - - - - 一- - 一。 j 。 : , : 二 . 。 、 *。 。j . 7 “川八 d l u 主 “ u rre n t o e n s l t yo m a / c m z .t h e e n h a n c e m e n t s i m p r o v e d b a l a n c e o f h o l e a n d b y t h e b u f f e r l a y e r a n d a m o r e t h e a n o d e i n b r i g h t n e s s a n d e f f i c i e n c y w e r e a t t r i b u t e d t o a n e l e c t r o n i n j e c t i o n s d u e t o b l o c k i n g o f t h e i n j e c t e d h o l e s h o m o g e n e o u s a d h e s i o n o f t h e h o l e t r a n s p o rt i n g l a y e r t o k e ywo r d s e l e c t r o l u mi n e s c e n c e , r a r e e a r t h e n e r g y l a y e r t r a n s f e r , t i 0 2 s e l f - a s s e m b l e d m a t e r i a l , b u ff e r 北 方 交 j 胜大 ka 反 d 匕 毕 i lk论 文 第一章月 1舀 第一节引言 当今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 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时代 对显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信息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 因此对清晰度高、全色、全固化的平板显示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 切。 阴极射线显象管( c r t ) 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人们的生 活, c r t显象技术在家用电 视、电 脑等方面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但是, 由于c r t显象管本身的体积大、 难于制备出 大面积显示器 等缺点,使之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显示器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 前,液晶显示是最成熟的平板显示技术之一。笔记本电脑 的显示器基本上都是采用液晶显示。 但是液晶的视角小、响应速 度慢、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 不能用于低温和震动环境等) 。 这 些液晶本身固有的缺点, 决定了 它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虽然实现了彩色化, 但是其亮度低、功耗 大、不能制备出高清晰度的显示器件。因此只有在大屏显示上有 发展前途。 无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虽然儿乎具备了理想显示器件的所有 要求,但其蓝光实现还仅仅在实验阶段,近年来这方面研究虽然 有 所 进展, 但 距离 实 用 化、 产品 化 还 有 一 段 距离 1-7 1 。 有机薄膜电 致发光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与其它显示技术相 比有许多优点: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刁 双性- j r - 出 论 文 ( 1 ) 可以 获得可见区的任意一种颜色的高亮度发光。 ( 2 ) 制备工艺简单。大部分小分子材料可以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 制备成发光膜:一部分可溶性聚合物材料可以用甩胶、浸没 提膜等方法制备发光膜,前驱物可溶的聚合物 ( 如p p v) ,也 可以用这种方法先制备出薄膜,然后再聚合成聚合物。 ( 3 ) 对比 度高 , 最 大 亮 度 大 于1 0 0 , 0 0 0 c d / m 2 。 附 加电 路简 单, 易 制备超薄型显示器件,器件尺寸范围大。 ( 4 ) 驱 动电 压 低、 功 耗 小, 发 光 效 率高 ( 2 1 l u m in / w g r e e n ) ,可 以用电池提供工作电源。 ( 5 ) 响应速度快 ( - 1 i s , 是液晶显示器的1 0 0 0 倍) 、 全固化、 抗 震性能好,工作温度范围广。 正因为存在以上这些优点, 使有机电 致发光成为近年来人们 研究的 热点8 - 1 4 1 。当 然有机薄 膜电 致发光本身也 还存在着一些缺 点,例如寿命比较短。但是近几年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科研工作者 取得的进展表明,人们所期待的理想的平板显示器件有可能在有 机电 致 发 光 领 域 实 31 . 第二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1 9 5 3 年, a .b e rn a n o s e 等人在葱单晶片的两侧加4 0 0 v的直流 电 压时 观察 到了 发光现象 1 1 5 ,1 6 1 , 这是有机e l的 最早报 道。 但由 于单晶厚度达到1 0 - 2 0 n m, 所以驱动电压较高0 1 9 6 5 年, w.h e l fr i c h 等人也获得了葱单晶的发光。到了 七十年代,单晶方面的工作积 累促进了 有机电 致发光材料的研究。1 9 7 0 年,d .f . w i l l i a m s 等人 在l 0 0 v驱动电压下得到了 量子效率达5 %的有机e l 器件。但由 于他们采用的有 一 机发光材料大都是葱、丫 q,吩嗦等几种有机单 北 方 交通 大 学 硕 士 毕 , 七 论 文 晶, 所以难以获得大面积及低驱动电压的发光, 且器件效率极低。 1 9 8 2年,p . s . v i n c e tt等人采用真空蒸发法把蕙单晶制成5 0 n m厚 的有机薄膜,用半透明金属蒸发膜作电极,在较低的直流驱动下 得到了明亮的发光 1 7 , 18 ,1 9 , 虽然有机 e l 器件的工作电压降到了 3 0 v,但由于薄膜的质量差,电子注入效率低度,缺乏稳定的电 极材料等原 因,制成 的有机 e l 器件 的外量子效率仅为 0 .0 3 % - - 0 .0 6 %,并在工作时容易击穿。总之,早期的基于葱、丫 陡, 吩嗓等有机晶体材料的e l 研究并没有引成人们的太多重视。 1 9 8 7 年, c . w t a n g 及其合作者首次将空穴传输材料t p d当 空穴传输层、把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8 - p 基哇琳铝作为电子传输 层和发光层,制务了薄膜双层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驱 动电 压降 至l o v以 下、 发光 亮度超过了1 0 0 0 c d / m 2 、 发光效率 约 为 1 . 5 1 m / w,电致发光 ( e l )的量子产额约为1 % ( 光子/ 电子) 。 这一喜人的结果使得人们看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巨大潜在应 用前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随 后,他们又研究了 掺杂有机薄膜电 致发光,使用的是掺杂染料 d c m 1 和d c m 2 , 不 仅 提高了 发 光 效 率, 而且 改 变了 发 光颜 色, 从a l q : 绿色本征发光变为黄色发光掺杂香豆素c 5 4 0 得到了 蓝一 绿发光,从而为制备多色显示的有机薄膜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1 9 8 8 年, 日 本 九 州 大 学的c .a d a c h i 12 11 ,2 1 等 人又 提出 了 夹 层式 的多层结构有机 e l器件模式,在发光层和正负电极之间分别加 入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便器件的性能进一步改善,有机材 料和电极材料的选择范围大大加宽了。 在随后的几年里, 有机e l 器件在发光亮度、发光效率和工作寿命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2 2 ,2 3 ,2 4 , 1 9 8 8 年, f o r r e s t 等人采用基质掺杂的办法有效的利用 北 方 交 通 大 掌 a 员 d -w - al i 仑二 弋 了三重态发光,打破了 单重态的发光受 1 / 4限制的颈瓶,使得发 光亮度有巨大的 提高。 在红色磷光染料p t o o e p 掺杂基质a l q 体 系中, 发现a l q 到p t o e p 之间能量传递效率达到9 0 %, 得到外量 子效就绪达4 %。 接着, 他们用c b p / i r ( p p y ) 3 掺杂体系获得g % 和3 1 1 w / w的量子效率和功率效率。 2 0 0 1 年, 他们用d c m / i r ( p p y ) 3 / c b p 体系并结合多层结构器件的 优点, 又获得外量子效率为9 % 的高 效率器件12 5 1 。 日 本的m . i k a i 2 1 1等人在三 重态发光基础上利用 阻挡层方法限制激子扩散,制得的掺杂有机电 致发光器件外量子 效率 可 达1 9 .2 % ( 7 2 1 m / w , 7 3 .o c d / a , 0 .5 5 m a / c m 2 , 4 0 1 .3 c d / m 2 , 3 . 5 2 v )即使在电 流密度为 1 0 - 2 0 m a / c m 条件下, 量子效率仍在 1 5 %以 上 ( 6 0 0 0 e d / c m 2 - 1 2 0 0 0 c d / c m 2 ) o 在研究小分子电 致发光器件过程中聚合物电 致发光器件研究 也得到科学工作者重视。1 .9 9 0 年, 英国剑桥大学的r .h . f r ie n d l2 7 1 小组在n a t u r e 杂志上首次报道了 共轨聚合物p p v也能实现电致 发光的消息。 但是, p p v具有不可溶解性, 加工性受到限制,并 且利用a l 作阴极。 它的量子效率相当低 ( 内量子效率0 .0 1 %) . 此后, a .j .h e e g e r 2 8 ,2 9 1 研究小组采用具有可溶性p p v衍生物 ( m e h - p p v ) 制成了 发桔黄色光的共辘聚合物电 致发光器件。 接 着, a j .h e e g e r 研究小 组又 研究出了 柔性衬底上的聚合 物l e d 这种塑料l e d可以 卷曲 和折叠而不影响发光。低功函数电极c a 的使用,使得单层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量子效率也获得很大提 高。提高聚合物量子效率通常也采用共聚物发光材料或多层异质 结结构的方法。 聚药系列 ( p f )的发展,更使聚合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 亮 度得 到 极 大 提高 。 高 纯 度 对 提 高 聚 合 物 发 光 器 件的 效 率 是 很 关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zx 性, 毕 i 负极材料的功函数越低越好。 低功函数的金属, 特别是活泼金属和高功函数的阳极材料,可以 分别降低电子和空穴注入势垒, 从而降低所需的电 场强度,即工 作电压。 因为按 f o w l e r - n o r d h e i m模型计算出的电流密度比实际测量 值高几个数量级, 提出了空间电荷限制机制。由于有机/ 高分子材 料电荷迁移率低,导致电 荷在薄膜中聚集形成空间电 荷区,从而 降低了电极和有机层界面处电场强度, 阻止载流子的进一步注入。 不难看出, 提高载流子的注入, 必须着眼于提高有机/ 高分子材料 载流子迁移率。 在发光层两侧引入载流子迁移率较高的传输层( 电 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 是克服空间电荷限制电 流的很好方法。 有机/ 高分子 l e d器件的发光效率不但取决于载流子的有效 注入, 而且取决于注入的电子和空穴是否平衡。 为实现注入平衡, 要求两种载流子以同样的速率进行注入,即发光层和正负电极之 间形成的能带势垒高度相等, 而且运动的速度相近。否则,导致 一种载流子注入流量多,另一种流量少。这种情况下,不但载流 子复合几率小,而且其复合不是发生在发光中心区域,而是偏向 电极一侧。 事实上, 对于有机2 高分子材料来说, 难以实现电子和 空穴从两极的等速率注入因为有机/ 高分子材料的禁带宽度较大, 很难同时使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和高功函数的阳极与有机/ 高分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am d 匕 毕 业 论 文 子 材 料的导 带和 价带 相匹配, 即“ 和 e * 同 时 等于零, 同 时, 电子及空穴的迁移率也不样。一般来说,空穴注入相对容易,而 电子注入却较困难。为解决载流子注入不平衡问题通常在金属电 极和发光层之间引入电子亲和势和离化势都较大的电子传输层和 在发光层与阳极之间引入电子亲和势和离化势都较小的空穴传输 层, 或者加入另一种空穴注入层来调节电子与空穴的诸如平衡。 这正是本论文的工作之一。 2 ) 载流子传输 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传输就是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向正 极和负极迁移。载流子的迁移可能发生三种情况:( 1 ) 两种载流 子相遇;( 2 )两种载流子不相遇;( 3 ) 载流子被杂质或缺陷俘获 而失活。显然只有正负载流子相遇才有可能复合发光。 载流子传输性能的好坏取决于有机1 高分子材料的载流子迁 移率。 相对于无机半导体材料来说, 有机/ 高分子材料的载流子迁 移 率较低, 一般 都在1 0 4 _ 1 0 - 8 c m 钾s 量级。 显然, 低载流子 迁移 率不利于载流子在有枷高分子材料内 有效传输。 然而, 由 于有机 / 高分子l e d器件采用的是薄膜结构, 通常在低电压下便 可在发 光层内 产生1 0 4 - 1 0 6 v / c m的 高电 场。 在高电 场作用下, 载 流子在 有机/ 高分子内的传输基本不成词题。 载流子迁移率的测量是一 个关键的 物理问题。一般采取飞行 时 间 法( t im e o f fl i g h t ) 和 表 面电 荷 衰 减 法。由 于 有 机 / 高 分 子材 料的合成方法不同, 结构缺陷不一样, 加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对于同类材料,如p p v ,其测量结果相差较大。因此, 如何建立 准确的物理方法是研究有机 l 高分子材料传输特性的关键问 题。 采 北 方 交通 大 学zk 士 毕 皿 l 论 文 用不同电 压和脉冲条件下, 测量器件的发光延迟时间是测量载流 子迁移率随电压变化的理想方法。 通常用三个模型来描述有机材料的电导:能带模型,隧穿模 型, 跳跃模型。 有能带模型中 通常要采用三个假设:1 利用周期 势中的单电子一 单电子近似; 2 忽略原子的多重结构; 3 将电子一 晶 格相互作用当作微扰处理。i o ff e 曾指出, 对于载流子迁移就绪小 于 1 0 0 c m 2 ns 以 及 载 流子自 由 程小 于 热电 子 波长的 材料,电 子 - 晶格作用强,与3 假设违背,因此不宜用能带模型来描述这些材 料。 大多数有机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低, 不适用能带模型来描述。 但是它能合理地解释好多重要的输运现象,如有机晶体中电导率 和迁移率的各向异性, 迁移率的温度关系以及反常的霍耳效应等。 二 分子轨道中的电子被激发到较高的能级时,就能隧穿势垒进入 一个临近分子的未占 据态。在高电场下,处在激发态的电子隧穿 到临近分子的几率通常比返回到它的基态的几率大,如果激发电 子处于三线态,则隧穿的几率就更大。但隧穿模型不能解释迁移 率的负温度关系及电子和空穴迁移率之间的差异。跳跃模型是指 一个激发态电子凭借跳过势垒而从一个分子运动到另一个分子。 实际上可以归结为氧化一还原链的传播,即把分立的分子或其中 的某基团看作载流子跳跃的格位,当一个分子巨其中的某基团从 邻近的某个分子或其中的某基团得到一个电子而被还原为中性时 相当于空穴从这个格位跳到另一个格位。同样,当这个分子或其 中的某个基团将一个电子给予邻近的某个分子或其中的某个基团 而被氧化成为中性分子时,即相当于电子从一个格位跳到另一个 格位。 对载流子迁移率低于 1 c m 2 ns ,电子与声子相互作用较强 的有机材料,大多选用此模型。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s 眨 .士毕 y 七 论 文 3 ) .激子的产生与复合 有机分子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吸收能量而处于激发态,处于激 发态的有机分子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释放出能量回到基态。其中 激子跃迁是激发态分子释放能量返回基态的最主要过程。激子又 分为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当形成激子的电子空穴对的自 旋 方向相反,跃迁是允许的, 称为单线态激子。当形成激子的电子 空穴对的自旋方向相同,跃迁是禁诫的,称为三线态激子。 当光激发或电注入后,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某 个单线激发态, 经过振动能级驰豫到最低激发单重态 ( s , ) , 最后 由s , 态回到基态s o , 此时跃迁产生荧光发射。 通常, 基态只有单 线态,只有激发态才有单线态和三线态之分。单线态激子可以通 过系间窜跃等方式成为三线态激子。 激子并不能全部以 发光的形 式复合,总有一部分激子通过无辐射衰减, 发光的量子效率取决 于激子辐射复合的几率与产生激子的几率之比。对于荧光材料, 在光激发下,激发态电子自 旋状态与其基态相比,改变的几率很 小,所以可以认为,光激发时所形成的激子均为单线态激子。在 电致发光时,由于电子和空穴是从电极注入的,其自 旋方向是随 机的,若考虑到单线态和三线态的形成截面相等,则形成单线态 激子的几率为总激子数的四分之一。如果再考虑到三线态激子相 气 作用转变为单线态激子,电致发光效率的理论值就是光致发光 效率的2 5 %多一点。因此,长时间以 来,电 致发光效率的1 / 4限 制成为提高发光效率的 重要瓶颈。 但在 1 9 9 8 年, f o r r e s t 小组把 红色磷光染料p t o e p 掺杂到基 质材料a l q 中, 实 现了 有机电 致发 光器件发出磷光。使这种发光效率 1 / 4限制被打破,有机电致发 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亮度的大大地提高。 北 方 交 通 大 掌 zx t a r - l 论 文 第四节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的理论基础 如前所述,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主要有三类: ( 1 ) 金属有机配 合物;( 2 )有机小分子;( 3 )有机高分子 ( 导电聚合物) 。其中, 稀土配合物是金属有机配合物的一种,其发光主要是来自中心稀 土离子的辐射跃迁。 将稀士络合物引入到有机电致发光, 并作为发 光材料是因为稀土材料的发光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其发光呈现窄 带发射,这对高色纯的显示器件极其有利。有机分子的发射光谱 一般较宽,半峰宽为5 0 -1 0 0 n m ,在红色区域,由于人眼不能感 觉到大于6 8 0 n 。 的光而导致颜色发暗。 对于有机小分子e l 用于彩 色显示器来说, 红绿蓝( r g b ) 三基色需要用滤光片或其它方法来获 得,从而有一定的光能浪费。稀土配合物因其高量子效率和小于 1 o n m 的窄带发射而广泛应用于三基色的荧光灯, 彩色显示器的磷 光体以及激光染料,将它应用于有机e l 发光材料也具有实际意 义。其次,由于稀土配合物发光过程是由有机配体的激发单重态 经系间窜越到激发三重态, 再将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使4 f 电子受 到激发,然后跃迁回到基态而发光。这一发光机理可使电 致发光 过程中产生的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都能被有效利用,所以稀 土配合物发光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 0 0 % 。 再次, 由于稀 土离子的能级跃迁是禁阻的,所以 辐射跃迁的速率常数很小,表 明其发光寿命很长,实践证明大多数稀土配合物的辐射跃迁寿命 为几百微秒( u s ) 至几毫秒( m s ) 量级。 稀土离子的发光与配体至中 心离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大有关系。 稀土络合物电 致发光机理是: 在外界电 压的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与空穴在有机物中复合 形成激子, 释放能量,并传递给稀土络合物配体,能量由 配体激 发单重态,三重态,传到稀土离子,当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 北 方 交 通 夕 亏 学 za 寸 a a 论 文 态时辐射跃迁而产生发光现象。电致发光的步骤为: 载流子的注 入 ( 电子注入到有机物的最低未占据轨道l u mo ,空穴注入到最 高占据轨道h o m o ) 并迁移到发光层, 复合成激子, 激子在电场 作用下迁移, 将能量传递给发光分子,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 激发态,辐射失活,产生光子并释放出光能而发光。 选择适当的配体结构,改变配体及稀土络合物分子的能级, 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改善络合物的稳定性,有望提高电致发光 器件的性能。目 前研究最多的稀土络合物电致发光材料为发绿光 的 试 络 合 物 5 3 ,5 4 和 发 红 光 的 铺 络 合 物 5 5 ,5 6 ) 虽然稀土络合物的窄带发射对高色纯的显示器件极为有利, 同时理论上具有 1 o 0 %的内量子效率, 但是稀土络合物的e l器件 稳定性差、外量子发光效率很低。因此,将稀土络合物发光材料 真正应用到有机e l的显示器件上仍有许多课题需要不断地进行 研究。目 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 下几个方面: ( 1 )继续进行新材料和器件结构方面的探索工作,以图得 到发光效率、 稳定性、 色纯度等方面性能更好的o e l 材料和显示器件。 ( 2 ) 三重态激子的有效利用以 及o e l 器件效率上限的讨 论。 ( 3 ) 有机固体激光。 ( 4 ) 有机薄膜中载流子和o e l 器件模型。 此外, 器件的制作技术,如成膜、封装、全色显示等; 器件 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器件的 操作寿命还需延长。以 上问题的 解决 有望使稀土荧光络合物在e l 中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北 方 交通 大 之 户 石 颐 创 卜 j 矜业 论 多 七 第五节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如前所述,目前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难以实现电子和空 穴从两极的等速率注入, 为解决载流子注入不平衡问题通常在金 属电极和发光层之间引入电子亲和势和离化势都较大的电子传输 层和在发光层与阳极之间引入电子亲和势和离化势都较小的空穴 传输层, 或者加入另一种空穴注入层来调节电子与空穴的诸如平 衡。本论文工作之一是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二氧化钦自 组装纳米材 料, 并将其作为空穴注入层, 引 入到小分子有机电 致发光器件中, 增大了 器件的亮度与效率, 并对二氧化钦注入层的厚度及其在器 件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稀土配合物的窄谱带发光光谱( 半宽 4 n m ) 具有良好应用前 景,其中试离子的发射是标准绿色,铺离子的发射是标准红色。 如果能以 试, 铺配合物为发光层得到高效窄谱带的单色有机电 致 发光,那将为实现全彩色有机电 致发光显示的商品化奠定基础。 本论文的另一项工作为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很强的荧光发射的 苯甲 酞 水杨酸稀土配合物材料, 并 将其作为发光层应用于电 致发 光器件,同时对实验现象作了初步讨论。将另一种稀土离子引入 到苯甲 酞水杨酸铺稀土配合 物中, 制成共掺杂稀土配 合物, 发现 由此共掺杂稀土配合物制成的电致发光器件增强了铺离子的红光 发射, 文中对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进行了 初步的讨论。 北 方 交 通 大 掌 硕 -. 七j 矜习 上1 仑文 第二章 有机电致发光及其器件制备与测量 第一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制备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发光 层材料, 用于电致发光的有机材料应具备:1 , 具有较高的发光 效率;2 , 良 好的半导体特性;3 , 高质量的成膜特性;4 , 材料稳定,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其次,则是选择合适的工 艺过程使材料能够形成均匀、致密、无针孔又不剥落的薄膜。 1 .小分子材料器件的制备 通常采用热蒸发的方法制备有机小分子的电致发光薄膜。蒸 镀薄膜前,首先要对导电 玻璃衬底进行严格的清洗。 先将腐蚀后 的导电玻璃放入去污粉水中浸泡以去除油污, 再依次用去离子水、 丙酮和乙醇进行超声清洗,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一遍,放入红 外烘箱中烘干后,放入钟罩内的样品加上,对钟罩抽真空,当真 空度达到2 x 1 4 毛时, 弄始蒸镀薄膜。 在制膜过程中, 衬底保持 室温,蒸发速率由一台石英振荡测厚仪监测,蒸发速率对膜的质 量和发光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2 .聚合物器件的制备 发光聚合物的 通常分子量比 较大( 1 0 1 0 与 , 这样有利于甩涂 聚合物时易制成均匀、致密的高质量薄膜。 通常用于电致发光的 聚合物材料有:聚对苯乙烯 ( p p v )及衍生物;聚 3 - 烷基嚷吩 ( p o l y ( 3 - a l k y l t h i o p h e n e ) ) 及其衍生物;聚甲基二苯并戊 ( p o l y ( a l k y l f l u o r e n c e ) )及 其衍生物;聚乙 烯咔峰等。 北 方 交 j 乏大 学 a 员士 a f l -l k论 文 通常,要注意溶剂和浓度对器件特性的影响。因为,溶剂性 质如沸点、极性对一些聚合物的形貌是有影响。虽然制备聚全物 薄膜的方法有好多种,如打 一 印、甩涂等,但聚合物普扁采用是甩 涂的方法。将聚合物溶于某种有机溶剂中,配成溶液,用甩胶机 将溶液甩成薄膜。 旋转速度可在1 , 0 0 0 - 1 0 , 0 0 0 转/ 分钟范围内 任 选 第二节光电特性的测量 1测量目 的 电致发光器件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物理过程,该过程与构 成器件的材料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微观世界的某些规律可以反 映在其宏观特性上,于是我们可以通过其宏观性质而间接的来了 解其微观规律。发光反映着材料微观上的电子和空穴的激发和退 激发过程( 无论激发是以光激发形式还是电激发的形式产生) 。 这 些过程是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但是它吸收和转换的的能 量却可以反映在宏观测量的物理量上。因此,对器件进行光电 特 性测量的目的是了 解器件发光的微观过程及其规律。 2光谱的测量 光谱是测量电 致发光的一个重要工具。 光谱可以 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 物质的 微观结构, 研究 半导 体能带 结构的 最直接、 最简单 的方法就是测量 器件的吸收 谱。 在吸 收过程中。 一 个已 知能 量的 光子 将电 子由 较 低能 态激 发到 较高 能 态。 因 此人 们 可以 从 吸 收 光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不 负士 毕 习 ik论 文 谱了 解电 子所有可能的跃迁,并获得能态的分布信息。激发光谱 反映了被发光材料吸收的光引起发光的效果,电子从低能态跃迁 到高能态;而发射光谱是电子从高能态跃迁回低能态的过程。 研究材料的发光可以对其原子或分子的性质、结构、大小和 形状及激发状态提供信息。因此发光一直是研究材料性质及与各 种光电器件相关现象的实验技术。发光过程是激发态将吸收的能 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的退激发过程。发射光谱的峰值反映了 材料 的禁带宽度,发射光谱的强度与激发光强有关,反映了材料的荧 光效率,而发射光谱的宽度则反映了材料的能态分布。 3 .亮度一电压特性的测量 对于显示器件来说,亮度毫无疑问是衡量显示器件性能优劣 的重要指标。有机电致发光的亮度可以 用亮度计来测量,除用量 度计外,发射光谱的积分面积也可以给出相对亮度。电致发光器 件的亮度一般随驱动电压变化,是驱动电压的函数。 4 .电流一电压特性的测量 当加在器件上的驱动电压改变时,流过器件电流也会改变, 载流子由电极向有机层注入,有单极注入和双极注入之分,空间 电荷传输也有空间电荷限制和电极限制两种。注入或输运方式不 同,则对应着不同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因此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 系是了 解器件内电荷注入和输运过程的有效手段,也是求出 器件 发光效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物理参数。 北 方 交 通 大 理 片 玉 眨 d _ *- 论 3 4 - 5 .发光效率的计算 发光效率是发光体的一 个重要物理参量。电致发光效率通常 用流明效率( 几 1 ) 、 功率效率 几 。 ) 及外量子效率( 几 矽等表示。 发 光效率反映了发光器件可将多少比例的电能转化成光能。影响电 致发光效率的因素很多,如载流子的注入、载流子的输运、复合 及材料的荧光效率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器件的发光效率。以下 是几种常用效率的表达式: 有机器件的发光效率用流明效率表示。 其流明效率的测量包括器件的电流密度、加在器件两极的驱动电 压和器件的发光亮度的测量。 器件发光的流明效率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叮1 = 流明 输出 ( 流明 ) 电 功率输入( 瓦) ( 2 - 1 ) 7 7 =光功率输出 ( 瓦 ) 电 功率输入( 瓦 ) ( 2 - 2 ) 刀 , 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n 单 位时间内 注入的电 子数n o ( 2 - 3 ) 本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用流名效率表示其流明效 ( 几 】 ) 的测量包括流过器件的电流强度( i ) 、加在器件两极的驱动 电压( v ) 、和器件的 发光亮度( b ) 测量。 器件发光的流明效率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za 士 砰 j 七 论 文 1 7 1 =z s b ( i v 1 m ) x 1 。 一 几( f ( 2 - 4 ) 其中, s ( 单位 czc m) 为发光面积, p 。 为输入的电功率, b 为器 件的亮度。 p i = l v = j s v 2 - 5 ) 式中的工 为电流强度, v 为驱动电压, j 为电流密度。 将方程 ( 2 - 5 )代入 ( 2 - 4 )则得到: 粉助 ( 2 - 6 ) 一 竺、 1 0 - 0 . 乃尸 由公式( 2 - 6 ) 可知, 测量了器件的电流一 电压特性( j - v ) 和亮度 一 电压特性( b - v ) ,便可由公式( 2 - 6 ) 求出器件发光的流明效率。 j 匕; t f 3 e 7 乏少 弓 等二 不 斑 创 匕 a 卜 i ti 仑夕乙 第三章 苯甲酞水杨酸稀土络合物发光 现象研究 第一节引言 1 9 9 3 年, k i d o ( 等入首次报道了热蒸发成膜的稀土有机配 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解决了 有机电 致发光材料的色纯度问题, 但器件的亮度较低。之后,人们研究出了一些新的铺和锨的配合 物(=9 . . 1 , 大多 数 为 a 双酮 类配 合 物, 其 中 不乏 性能 不 错的 材 料。 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反复试验,合成了一类新的梭酸类稀土配合 物。 虽然有些性能还不尽人意,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些有意 义的方向性的指导。 稀土荧光络合物的性能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体的优劣. 配体通过静电,氢键,分子间力等作用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配位环 境, 对于制定的稀土离子, 选择配体是设计络合物的关键。当利用 苯甲 酞水杨酸( b s a , b e n z o y l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作为一配体合成 的试络合物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 第二节材料合成 1 . 苯甲酞水杨酸的合成 ( 1 )在 2 5 0 m l三口 烧瓶上 连接冷凝管, 恒压滴液漏斗和温 度计 ( 2 )往三口 烧杯中分别加入0 . 0 6 m m o 1 水杨酸和 1 0 0 m 1甲 苯, 在加入0 . 1 2 m 1 三乙胺往水杨酸溶解于甲笨中 ( 3 )在搅拌何加热条件下, 自 恒压滴液漏斗滴加用3 0 m l 甲 苯稀释的0 . 0 6 m m o 1 苯甲酞氯, 温度控制在5 0 c 滴加用 时3 0分钟。 北 方 交 通 大 掌 不 页气 卜毕 j 业论 - 9 1 ( 4 )在甲 苯的回流温度反应6 小时。 反应完毕, 有大量白色 沉淀生成, 用2 n 盐酸酸化, 分层, 区上层甲苯溶液, 用旋 转蒸发仪蒸区部分溶剂, 冰水冷却, 有白色沉淀析出, 过 滤, 即为苯甲酞水杨酸( b s a , b e n z o y l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 粗品。 ( 5 )用甲 苯溶解苯甲酞水杨酸, 多次重结晶纯化。 熔点管测 其溶点为1 2 9 - 1 3 1 c 2 .苯甲酞水杨酸稀土络合物的制备 试苯 甲酞水杨酸 :1 , 1 0 一 菲罗琳络合物 的合成 :将 0 . 5 m m o 1 0 . 5 m m o l t b c l , 6 h z 0 和1 . 5 m m o 1 苯甲 酞水杨酸共同溶在3 0 m 乙醇中。然后加入1 . 5 m m o l 三乙 胺, 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 缓慢加 入 0 . 5 m m o 1 1 , 1 0 一 菲罗琳得乙酸溶液, 立即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 成 。 不 断 搅 拌 直 到 加 完1 , 1 0 - 菲 罗 琳 溶 液 , 室 温 下 搅 拌1 小 时 。 抽 滤,搅拌下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再抽滤 抽滤物放在盛有 c a c 1 2 的干燥其中干燥备用。 铺 苯 甲酞水杨酸 1 , 1 0 一 菲罗琳络合物的合成 :将 0 . 5 m m o 1 0 . 5 m m o l e u c 1 , 6 h z 0 和1 . 5 m m o 1 苯甲 酞水杨酸共同 溶在3 0 m 1 乙醇中。然后加入1 . 5 m m o 1 三乙 胺, 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 缓慢加 入 0 . 5 m m o l 1 , 1 0 - 菲罗琳得乙酸溶液, 立即有大量的白 色沉淀生 成。 不断搅拌直到加完1 , 1 0 一 菲罗琳溶液,室温下 搅拌1 小时。抽 滤,搅拌下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再抽滤 抽滤物放在盛有 c a c 1 2 的干燥其中干燥备用。 结构如下: 北 方 v, 通 夕 学 z 员士 毕 3 l创 文 ic=0 夕派 第三节苯甲酞水杨酸稀土络合物光致发光现象研究 苯甲酞水杨酸是一种有机羚酸,目前还没有稀土苯甲酞水杨 酸荧光络合物方面的 报道, 本节讨论了 稀土苯甲 酞水杨酸荧光络 合物光致发光现象。毅酸类的稀土络合物由于难以蒸镀, 所以通 常把络合物掺杂到导电性好、成膜性好的高分子中,采用旋转涂 膜的 方法制备电 致发光 器件的 发 光层。 聚乙 烯咔哇 ( p v k ) 是一种 性能优良的导电高分子。它在少数几种溶剂中,如氯仿和四氢映 喃,溶解性较好。而苯甲 酞水杨酸稀土荧光络合物可以溶解在氯 仿或者四氢吠喃中, 所以稀土荧光络合物掺杂到p v k中后可以制 备均匀透明的薄膜作为电 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 但p v k自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台阶坡道改建方案范本
- 审计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 情志护理与养生
- 单招综评政策解读
- 教官培训工作述职报告
- 2026届福建省龙岩市北城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早教教师述职报告
- 新人销售技巧培训
- 2026届四川省成都西蜀实验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DL∕T 2568-2022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窗帘订购合同范本简单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教案
- 山西省太原三十七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 抖音洗浴按摩足浴商家本地团购短视频直播运营策划方案【抖音本地生活运营】
- 深水井施工方案
- (幻灯片)世界各国国旗大全中文
- 碳酸乙烯亚乙酯和甲烷二磺酸亚甲酯功能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 《藻类植物》授课课件
- 《禁骑电动自行车》班会课件
- 秋收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