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葬生态葬方式及地策推广(图解).doc_第1页
什么是生态葬生态葬方式及地策推广(图解).doc_第2页
什么是生态葬生态葬方式及地策推广(图解).doc_第3页
什么是生态葬生态葬方式及地策推广(图解).doc_第4页
什么是生态葬生态葬方式及地策推广(图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生态葬生态葬方式及地方政策推广(图解) 2016-04-06 20:530【导语】:节地生态安葬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使安葬活动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年来,骨灰撒海、深埋和景观撒散等不占地的安葬方式,也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据了解,1994年到2015年,北京共举办339批次骨灰撒海活动,1.37万余份骨灰撒入大海。骨灰撒海数量从2009年的307份持续增加,2015年突破了2000份,当年的骨灰撒海比例占年火化量的2.21%。清明将至,祭奠活动进入高峰期。有关“高昂殡葬费用”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民政部等9部门给出答案:推行节地生态葬式改革,培育现代殡葬文化。日前,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节地生态安葬,促进殡葬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中新网图解栏目“图啥”梳理,今年清明前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激励引导殡葬改革。看一看,你的家乡有什么具体措施?“生态葬”在中国已推行多年,但实施中却仍有不小阻力。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选择了“生态葬”。据中新网2015年调查显示,在新型殡葬方式中,65.7%的网友认为,树葬比较令人容易接受。这种绿色而环保的方式,不管考虑经济效益还是家属情感,都值得提倡。有22.9%的网友赞同土葬,“入土为安”。只有2.9%的网友愿意海葬,还有8.5%的网友选择“其他”。海葬、树葬、花葬等新型的生态殡葬方式,你能接受哪种?北京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16年北京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平安文明祭扫”。今后,北京将重点推行骨灰深埋、撒海、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红兵介绍,节地生态安葬具有占地面积小、资源浪费少、材料可降解的特点。北京经营性公墓将建造双0.5的墓位,即占地面积小于0.5平方米、高度低于0.5米的小型墓地。“这不是简单的面积缩小、墓碑降低,其实质是景观建园、文化建园、生态建园。”李红兵指出,遵循“建墓不见墓”的理念,提高绿化水平,增加园林景观,减少石材、水泥等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从而改变传统墓地造成的青山白化、土地硬化现象。节地生态安葬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使安葬活动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年来,骨灰撒海、深埋和景观撒散等不占地的安葬方式,也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据了解,1994年到2015年,北京共举办339批次骨灰撒海活动,1.37万余份骨灰撒入大海。骨灰撒海数量从2009年的307份持续增加,2015年突破了2000份,当年的骨灰撒海比例占年火化量的2.21%。此外,各公墓因地制宜地发展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既适应了“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习俗,又满足了社会群众多样化需求,同时实现了绿色生态殡葬。骨灰墙、骨灰廊等立体安葬设施,也大大节省了骨灰安葬用地。以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例,其北山区域已经建设成一个集生态安葬、城市绿地、休闲健身、旅游踏青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墓园。笔者看到,园内绿植遍布、繁花似锦,假山拱桥相映成趣。骨灰埋于草坪之下,地面上仅留一块略大于手掌的石碑供亲属祭扫悼念。这种将安葬融于园林景观之中的做法,凸显了人文关怀和自然特色。为了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北京实施了多项惠民政策。比如,骨灰撒海全额免费,财政补贴从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4000元,可免费参加撒海活动的逝者亲属名额由2名增至6名。李红兵同时强调,对传统殡葬习俗的改革,一定不能靠“一刀切”的方式来实现。北京公墓经营机构将秉着“多样化、可选择、有鼓励”的理念,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通过积极引导和激励扶持,让大家发自内心地选择更加绿色生态的方式。2015年,北京市节地生态安葬比率占年安葬量的45.9%。到2020年,全市要实现骨灰安葬生态化比例达到年安葬量的50%,骨灰撒海数量达到年火化量的4%以上,骨灰景观撒散数量达到年火化量的2%以上。同时,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进,集体公祭、家庭追思、网络祭扫、鲜花祭奠等更加文明环保的方式将越来越受到推崇。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16年北京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平安文明祭扫”。今后,北京将重点推行骨灰深埋、撒海、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红兵介绍,节地生态安葬具有占地面积小、资源浪费少、材料可降解的特点。北京经营性公墓将建造双0.5的墓位,即占地面积小于0.5平方米、高度低于0.5米的小型墓地。“这不是简单的面积缩小、墓碑降低,其实质是景观建园、文化建园、生态建园。”李红兵指出,遵循“建墓不见墓”的理念,提高绿化水平,增加园林景观,减少石材、水泥等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从而改变传统墓地造成的青山白化、土地硬化现象。节地生态安葬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使安葬活动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年来,骨灰撒海、深埋和景观撒散等不占地的安葬方式,也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据了解,1994年到2015年,北京共举办339批次骨灰撒海活动,1.37万余份骨灰撒入大海。骨灰撒海数量从2009年的307份持续增加,2015年突破了2000份,当年的骨灰撒海比例占年火化量的2.21%。此外,各公墓因地制宜地发展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既适应了“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习俗,又满足了社会群众多样化需求,同时实现了绿色生态殡葬。骨灰墙、骨灰廊等立体安葬设施,也大大节省了骨灰安葬用地。以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例,其北山区域已经建设成一个集生态安葬、城市绿地、休闲健身、旅游踏青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墓园。笔者看到,园内绿植遍布、繁花似锦,假山拱桥相映成趣。骨灰埋于草坪之下,地面上仅留一块略大于手掌的石碑供亲属祭扫悼念。这种将安葬融于园林景观之中的做法,凸显了人文关怀和自然特色。为了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北京实施了多项惠民政策。比如,骨灰撒海全额免费,财政补贴从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4000元,可免费参加撒海活动的逝者亲属名额由2名增至6名。李红兵同时强调,对传统殡葬习俗的改革,一定不能靠“一刀切”的方式来实现。北京公墓经营机构将秉着“多样化、可选择、有鼓励”的理念,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通过积极引导和激励扶持,让大家发自内心地选择更加绿色生态的方式。2015年,北京市节地生态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