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窃读记》 练习.doc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窃读记》 练习.doc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窃读记》 练习.doc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窃读记》 练习.doc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窃读记》 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窃读记预习一、基础达标。(学法:轻声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意辨音)、给下列字注音,认读35遍,再巩固几遍,写会为止。踮()_腋()_婪()_辘()_窃()_撑()_唾()_2、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踮脚(din din) 目的(d d) 暂时(zn zhn) 支撑(zhn chn )读书好(ho ho),读好(ho ho)书,好(ho ho)读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惧怕_贪婪_唾沫_知趣_依依不舍_饥肠辘辘_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文以_为线索,以放学后_,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_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_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 _。三、品读课文,感受渴望。、课文中的“我”为什么要“窃读”?_、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找出“我”窃读的语句,在课文中用“ ”画出描写动作的语句,用“ ” 画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抓住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3、在课文中用“ ”画出课文的中心句。4、说说作者“窃读”的滋味是什么?_5、作者的快乐是什么?惧怕的又是什么?_6、“我”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_课文学习一、第1自然段:为什么不直接写出主要写什么,而是用“看”、“闻”、“听”呢?文章开头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突出“窃读”的目的。先写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然后写作者放学后匆匆赶来,目的不是进饭店,而是赶到书店窃读,说明“我”饿着肚子匆匆赶来的目的不是_,而是_,体现_。二、第2、3、4、5、6自然段:1. 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有用引号引起来的,也有直接写出来的,而且这一段就写了_、_和_几种不同心情的转换。这几种变换都因为她_。2. 第2自然段中,“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1)书店里挤满了顾客,该是何等的嘈杂,对常人来说,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可真是糟糕!然而作者却因此觉得可以“安心了”,这是为什么?联系下文回答。_(2)从这“安心”中,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作者急匆匆赶来的路上那份没有言明的忧虑_;但这份安心马上就被另一份“担忧”替代_。之所以有这种复杂的心境,只为_。3. 用“”标出第3自然段中“我”进书店时动作的词语,这是作者细致入微的_描写,写出了_,更表现了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一个“踮”,一个“钻”,让我们看到了“我”“窃读”时的那份_;而那被弄乱又不顾得整理的短发和似无礼貌的“挤”入,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窃读”的_。轻轻地,悄悄地,又偷偷地,只为窃得心爱的书。“从头来,再找一遍。”仿佛能看到_,甚至可以听到她内心深处的祈祷“_”“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感受到到作者_。4.第3自然段的语句写了作者寻找自己想要读的那本书时的动作和心情,从表示动作的词语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窃读” _的心情。第3自然段说“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把短发弄乱了”作者都不在意,还说“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挤进来后,“急切地寻找”,从这些动作里面,我体会到作者“窃读”时是_。5.第3自然段中,“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6.第4自然段中,“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_比作_,又把_比作_,写出了_。7.第4自然段中,“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_,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 _,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 在本文中指_。“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_,却时刻害怕_,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_与_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8.在第2、3、 4自然段中,依次找出这几段文字中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心情的变化。 ( ):是因为_; ( ):是因为_; ( ):是因为_; ( ):是因为_; ( ):是因为_。三、第2、3、4、5、6自然段:1.在第7自然段中,“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作者通过这个 描写,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辩。2.在第7自然段中,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通过对 和 的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了“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 。3.第8自然段,作者的白日梦是_。这说明窃读有快乐、有惧怕,还有 _。4.第8自然段中,“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这一句用“交替、支撑、靠、休息”等_描写,说明“我” _。5. 第9自然段,“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这句话里,作者用了“ ”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我”尽管是腿酸脚麻眼倦肚饿,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 。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 与 。6. 第10自然段,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吃饭长大”指的是 ,“读书长大”则是 。粮食哺育的是 ,而书籍哺育的是 ,一个 与 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课后练习一、給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顾:注意;拜访;转过头看看;商店或服务行业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1)顾此失彼。( ) (2)像我这样光顾着看书的人很多。( )(3)我环顾四周,只见这里山青水秀。( )(4)今天顾客盈门,服务员都忙不过来。( )光:光彩;完了;只, 单;露着;明亮;景物。(1)春光明媚。( ) (2)为国争光。( )(3)我担心书被卖光。( ) (4)你光着膀子想大干一场啊! ( )(5)光明在前头等着我们。( ) (6)光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 )二、选词填空。 充足 充分 充沛5A-01 窃读记-61、你的理由很( ),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2、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个小时( )的睡眠。3、这里降雨量( ),适合水稻生长。隐藏 隐蔽 隐瞒1、我们不应该帮犯错的同学( )事情的真相。2、这个地方比较( ),不易被人发现。3、他把东西( )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三、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适合( ) 识趣( ) 急迫( ) 发现( )光临( ) 害怕( ) 担心( ) 勉励( )四、在句子中间的空线处用上恰当的词语。(要求用上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哟)上了半天的课,我们个个_,早已经给饿得前胸贴着后背了。尽管此时外面正下着_,但放学的铃声一响,大家伙儿便赶紧收好书包,_冲出了教室。就等着回到家里_地坐在沙发上,对着父母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丰盛的午餐像_ 一样狼吞虎咽一番。五、我也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简洁。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家乡。我离开了家乡。1 我舒舒服服地坐在松软的沙发上。_2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那本我读过的书。_六、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 )口袋里有很多钱,我( )能买很多我喜欢的书。2( )口袋里没有多少钱,( )我不能买我喜欢的书。七、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2、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 )3、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 )5、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 )6、可是明天走过几家书店却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 )7、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八、阅读煮书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吗。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1、在文中的 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2、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豁然开朗( )( )3、文中“煮书”的“煮”具体含义指的是什么?_。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_的名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量引用文中的词句作答)_。5、和下面例句的修辞法不同的一句是:( )例句: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A、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B、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C、肚子里词多了,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D、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6、短文中爷爷把书籍比作人类的“精神食粮”,除此之外,关于书籍的比喻你知道的还有那些?请写出你知道的有关书籍的两个比喻句来。(1)_(2)_7、这篇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