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及重点传染病诊断标准.ppt_第1页
传染病报告及重点传染病诊断标准.ppt_第2页
传染病报告及重点传染病诊断标准.ppt_第3页
传染病报告及重点传染病诊断标准.ppt_第4页
传染病报告及重点传染病诊断标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报告规则及重点传染病诊断标准,第一部分传染病网络直报规则,2,3,报告时限分类要求-1,根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卫计委对部分传染病的报告管理要求(相关文件件附录),将系统中病例报告的时限要求进行分类:I类:2小时内报告,2小时内县市省三级审核:甲类及按甲类管理法定传染病鼠疫、霍乱、肺炭疽、非典、脊灰,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3,4,报告时限分类要求-2,II类:24小时内报告,24小时内县级审核:1、其他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2、霍乱、脊灰,病例分类为病原携带者;3、艾滋病,病例分类为病原携带者(系统报告时病种为HIV,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或阳性检测)。,4,5,报告时限分类要求-3,III类:报告、审核无时限要求:I类和II类之外的其它病例,包括:1、法定传染病,其他病例分类或分型,如乙肝病原携带者;2、其它传染病,所有病例分类;3、其他疾病,所有病例分类;,5,6,系统卡片订正说明,1.原始卡与订正卡:医院对未审核卡进行任何信息修改仍保持卡片状态不变,对已审核卡(包括已终审卡和三级审核的未终审卡)进行订正则变为订正卡。2.订正用户和订正报告时间“订正卡”均需记录或更新订正用户,其中诊断变更(病种或病例分类的变更,包括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变更)的订正则记录或更新订正报告时间(诊断时间、医生填卡时间),6,7,系统中及时性报告统计规则-1,1.卡片范围卡片录入时间为本年度;2.卡片状态所有卡片状态,包含未审核卡、县级已审、市级已审、已终审卡、已删除卡;3.计算时间点月报、季报为次月2日零点;4.地区统计按报告地区进行统计,即卡片信息中“报告单位地区编码”;,7,8,系统中及时性报告统计规则-2,5.统计结果各项指标说明5.1诊断到报告及时性分析:报告卡数:本期报告卡片总数,包括原始报告和订正报告;按卡片的报告单位进行统计;A本期录入的有报告时限要求(I类和II类)的法定传染病原始卡片数;B本年录入、在本期有诊断变更,且与原始卡相比时限要求提高(即III类、II类变为I类或者III类变为II类)的订正卡片数;,8,9,系统中及时性报告统计规则-3,及时报告数:报告卡数-未及时报告数;未及时报告数:根据病名和病例分类,诊断到报告时间间隔未达到时限要求的卡数。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报告数/报告卡数)*100%。,9,及时报告相关文件要求-1,(一)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卫办疾控发200692号)1.传染病:本规范所指传染病包括法定传染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的乙、丙类传染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指南、方案规范要求报告的传染病对当地产生公共卫生产生严重影响的非法定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及时报告相关文件要求-1,10,及时报告相关文件要求-2,法定传染病: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甲类: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及时报告相关文件要求-3,2.传染病信息报告的病例分类与分型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12,及时报告相关文件要求-4,(二)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卫发明电200830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为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经研究,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见卫生部网站)中规定的病例判定标准进行病例的诊断。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13,及时报告相关文件要求-5,(三)甲型H1N1流感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公告(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生疾控发201328号)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14,重点提示,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定期更新制度齐全流程清晰,15,第二部分重点传染病疫情及诊断标准,1、梅毒2、淋病3、乙肝4、布病5、疟疾6、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6,梅毒疫情,疫情概况柯城区:2013年共报告病例383例,报告发病率为82.54/10万,发病率较2012年上升6.09%。发病率在全市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2位。衢州市:2013年共报告病例1715例,报告发病率为80.42/10万,发病率较2012年上升15.96%。发病率在全省排名第1位。,17,确诊病例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临床表现: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硬下疳皮损: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TRUST阳性,同时TPPA/TPHA/TP-ELISA阳性,诊断要点:硬下疳,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18,一期梅毒,19,确诊病例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形性皮损,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眼、内脏等)实验室检查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等: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诊断要点:多形皮损,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20,二期梅毒,21,确诊病例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实验室检查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异常,VDRL或FTA-ABS阳性;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22,三期梅毒,23,三期梅毒,24,确诊病例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和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无异常,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25,确诊病例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临床表现:2岁以内发病的早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二期梅毒表现;2岁以后发病的晚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三期梅毒的表现。胎传隐性梅毒,无症状。实验室检查皮损或胎盘检查: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其中滴度低者需随访;和TPPA/TPHA阳性,应取婴儿静脉血,而非脐带血检测,胎传梅毒的诊断标准,26,胎传梅毒(先天梅毒),27,淋病疫情,疫情概况柯城区:2013年共报告病例117例,报告发病率为25.22/10万,发病率较2012年下降3.05%。发病率在全市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3位。衢州市:2013年共报告病例498例,报告发病率为23.35/10万,发病率较2012年上升10.67%。发病率在全省排名第9位。,28,确诊病例病史:性接触史/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男性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其它表现实验室检查: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女性临床标本淋球菌培养阳性。,淋病的诊断标准,29,淋病的临床表现,30,乙肝疫情,疫情概况柯城区:2013年共报告病例155例,报告发病率为33.41/10万,发病率较2012年下降5.49%。发病率在全市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4位。衢州市:2013年共报告病例705例,报告发病率为33.06/10万,发病率较2012年下降6.00%。发病率在全省排名第5位。,31,急性乙肝确诊病例1.近期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或血清ALT和AST升高2.HBsAg阳性3.有明确证据6个月内曾检测HBsAg阴性;或抗-HBcIgM阳性1:1000以上;或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或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乙肝的诊断标准,32,慢性乙肝确诊病例1.HBsAg阳性超过6个月或持续时间不详;2.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3.血清HBeAg阳性或可检出HBV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乙肝的诊断标准,33,2014年5月全市医疗机构传染病诊断符合检查结果,34,1.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1.2临床表现1.2.1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1.2.2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和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标准,35,实验室检查1.3.1实验室初筛1.3.1.1平板凝集试验(PAT)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结果为阳性或可疑。1.3.1.2皮肤过敏试验后24h、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0cm以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标准,36,实验室检查1.3.2血清学检查1.3.2.1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者SAT滴度为1:50及以上,或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到1:100以上,过2周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1.3.2.2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及以上。1.3.2.3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标准,37,实验室检查1.3.3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液体及排泄物等任一种培养物中分离到布鲁氏菌。,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标准,38,诊断3.1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1.1、1.2和1.3.1中任何一项。3.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1.3.2或1.3.3中任何一项。3.3隐性感染符合1.1和1.3.2或1.3.3中任何一项者,但不具备1.2者。,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标准,39,1.1流行病学史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疟疾的诊断标准,40,1.2临床表现1.2.1典型的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1.2.2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则。,疟疾的诊断标准,41,1.3假定性治疗用抗疟药作假定性资料,3d内症状得到控制。1.4实验室检查14.1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14.2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疟疾的诊断标准,42,诊断3.1带虫者无临床表现,同时符合1.4.1。3.2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1.1和1.2.2。3.3临床诊断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3.3.1应同时符合1.1和1.2.1。3.3.2应同时符合1.1、1.2.2和1.3。,疟疾的诊断标准,43,诊断3.4确诊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3.4.1应同时符合1.1、1.2.1和1.4.1;3.4.2应同时符合1.1、1.2.1和1.4.2;3.4.3应同时符合1.1、1.2.2和1.4.1;3.4.4应同时符合1.1、1.2.2和1.4.2。,疟疾的诊断标准,44,2014年疫情2014年6月9日-15日,我省新增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3例(舟山),死亡1人(舟山)。2014年全省累计报告病例30例。(湖州11例、舟山9例、台州6例、宁波2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