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主动阻尼悬架的模糊及神经网络控制研究.pdf_第1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主动阻尼悬架的模糊及神经网络控制研究.pdf_第2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主动阻尼悬架的模糊及神经网络控制研究.pdf_第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主动阻尼悬架的模糊及神经网络控制研究.pdf_第4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主动阻尼悬架的模糊及神经网络控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文摘要 _ 主动阻尼悬架技术是当今车辆悬架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0 本论文从 汽车振动力学的角度对车辆悬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得到了主亏l 阻尼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其次把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策略引入 到主动阻尼悬架的控制之中,研究如何通过设计优良的控制器及优化系 统参数来提高主动阻尼悬架的减振性能和操纵性能。 、r 第一章回顾了悬架技术的发展以及模糊和神经网络控制的历史,着 重阐述了主动阻尼汽车悬架的发展概况,并对主动阻尼悬架控制策略的 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概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简单介绍了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表示及其分级,建立了简化 车辆振动的模型,提出悬架优化的目标。同时对液压阻尼悬架系统的结 构进行分析,建立了液压阻尼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 第三章介绍了论文研究中主要涉及到的有关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 制的基本概念及理论。 第四章提出了主动阻尼悬架系统的混合模糊控制策略,研究了不同 的车速、路况、载重对混合模糊控制悬架减振性能的影响。同时将模糊 控制的控制效果与最优阻尼控制、开关控制和被动悬架进行了比较。并 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混合模糊控制的有效性。 第五章提出了主动阻尼悬架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策略,详细 介绍了网络的构造与学习过程,研究了在不同的车速、路况、载重下的 控制效果。同时将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主动阻尼悬架的减振效果与混合 模糊控制以及被动悬架进行了比较。 第六章总结全文。y a b s t r a c t a c t i v ed a m p i n g s u s p e n s i o ns y s t e m s h a v eb e e no n eo f m a j o r t r e n d si nt h e r e c e n t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u s p e n s i o ns y s t e m s n l i sp a p e rr e p o r t sas t u d yw h i c h e x i m i n e s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o fr e d u c i n gv e h i c l ev i b r a t i o n f i r s t l yan o n - l i n e a r m o d e li s d e v e l o p e df o rt h ea c t i v ed a m p i n gs u s p e n s i o n ss y s t e m t h e nf u z z y l o g i cc o n t r o la n dn e u r a ln e t w o r k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i e sa r ea p p l i e dt ot h ea c t i v e d a m p i n gs u s p e n s i o n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a c t i v ed a m p i n g s u s p e n s i o ns y s t e mp e r f o r m a n c eb yd e s i g n i n ga n e f f e c t i v ec o n t r o l l e ra n d o p t i m i z i n gs y s t e mp a r a m e t e r s c h a p t e r l b e g i n sw i t hah i s t o r i c a ls u r v e yi n t os u s p e n s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f o c u s i n gp a r t i c u l a r l y o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a c t i v e d a m p i n g v e h i c l e s u s p e n s i o n t h e n i tr e v i e w ss o m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nt h ea c t i v e d a m p i n g v i b r a t i o n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i e s a l s od i s c u s s e da r et h es u b j e c t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t h i st h e s i s c h a p t e r2g i v e sab r i e f 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t h er o a d p a t t e r np s d a n dt h er o a d s u r f a c eg r a d i n g as i m p l i f i e dm o d e lo f v e h i c l ev i b r a t i o ni sd e v e l o p e da n dt h e a i mo fs u s p e n s i o no p t i m i z a t i o ni sp r o p o s e d a l s o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 h y d r a u l i c d a m p i n gs u s p e n s i o ns y s t e mi sa n a l y z e da n dan o n - l i n e a rm o d e li sd e v e l o p e d f o rt h es y s t e m c h a p t e r3 i n t r o d u c e ss o m et h e o r i e so nf u z z yl o g i cc o n t r o la n d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c o n t r 0 1 c h a p t e r4 i n t r o d u c e sah y b r i d f u z z y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y f o rt h ea c t i v e d a m p i n gs u s p e n s i o ns y s t e m n l e e f f e c t so ft i m e v a r i a n tf a c t o r si na c t i v e d a m p i n gs y s t e m o nv i b r a t i o nr e d u c t i o na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l s o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h y b r i df u z z yc o n t r o ls c h e m ei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o s eo f o p t i m a ld a m p i n gc o n t r o l ,b a n g b a n gc o n t r o la n dp a s s i v es u s p e n s i o nf i n a l l y t h er e s u l t so fe x p e r i m e n t sp r o v e d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 h y b r i df u z z yc o n t r o l s c h e m eo nv i b r a t i o nr e d u c t i o n c h a p t e r 5 p r e s e n t s an e u r a ln e t w o r k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f o rt h ea c t i v e d a m p i n gs u s p e n s i o ns y s t e m n l ee f f e c t s o ft i m e - v a r i a n tf a c t o r si n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c o n t r o la c t i v e d a m p i n gs y s t e m o nv i b r a t i o nr e d u c t i o na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l s o 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n c u r a ln e t w o r kc o n t r 0 1s c h e m eo n v i b r a t i o nr e d u c t i o ni s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o s eo ft h eh y b r i df u z z yc o n t r o la n d 2 p a s s i v es u s p e n s i o n s t h ef i n a lc h a p t e rd r a w sc o n c l u s i o n sf r o mt h er e s e a r c hf i n d i n g s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王庆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两年多来,王 老师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许多锻炼机会,并在生活上给予我 无微不至的关怀。导师渊博的学识、严谨踏实的工作精神、卓越的科 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将在今后的工作和 生活中继续给我以激励。在硕士学业即将完成之际,谨向王老师表示 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本论文得到顾临怡博士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感谢寿松桥副教授、韩波博士在实验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同窗好友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无私帮助 和支持。我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让我终身难忘。 另外还有许多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给予我帮助与鼓励,在此我要 感谢研究所的老师和同学们。 最后,特别感谢我远方的家人,在多年的求学过程中,他们始终 给予了我支持、信心和温暖。 杨波涛 二0 0 0 年三月于求是园 一一 一 塑、江奎兰婴主鲎垡堡苎 第一章绪论 摘要 本章介绍了悬架系统的概况和悬架技术的发展以及模糊控制和神经 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着重阐述了采用主动阻尼技术的汽车悬架发 展概况,并对主动阻尼控制策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概述了论 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关键词】汽车悬架主动阻尼控制神经网络模糊控制 现代汽车除了保证其基本性能,即行驶性、转向性和制动性以外, 现在正致力于提高安全性与舒适性,向高性能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舒 适性要求不外乎振动小,噪声低,乘坐空间大,而噪声与振动又是密切 相关的。人体在车内感受到的振动主要是由车辆行驶时路面的凹凸而引 起的,通过悬架传递到人体。车辆的振动不仅降低乘车的舒适性,而且 会加速机件疲劳破坏,它是影响车辆性能的重要因素。提高悬架性能是 目前降低车辆振动的主要措施。 1 。1 车辆悬架系统的作用与振动控制类型 1 1 1 悬架的作用与性能 普通汽车般包括汽车底盘及车身两大组成部分。汽车底盘由汽车 动力装置、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共五个部分组成,悬架属 汽车行驶系。悬架的基本作用如下: ( 1 ) 支持车体的重量,同时缓冲因路面不平等因素引起的车轮上 下振动,以保护车体、乘员、货物等,并抑制车轮的不规则振动,使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辆平稳行驶。为此,相对于车轮的上下振动来说,要有刚度适当的弹性 连接和适当的减振机构。 ( 2 ) 悬架使车轮和路面之间所产生的驱动力、制动力、横向力能 确切地传到车体上,得到所需的行走运动。为此,车轮和车体问必需有 适度的刚性连接。 为了完成( 1 ) 的机能,要使用悬架弹簧和减振器。为了完成( 2 ) 的机能,要用适当的连杆把车体和车轴连接起来。通常所说的车辆悬架 系统就是指整个汽车行驶系,它一般由车架、车轴、车轮和悬架等部分 组成。 悬架系统不仅对舒适性有影响,而且对操纵稳定性也会有很大的影 响,而这两者对悬架的要求是相反的。例如为了缓和上下振动,要求悬 架弹簧较软,但弹簧软了又容易侧摆和纵摆,使转弯时的操纵性恶化, 制动时的车体前俯加剧,车轴容易产生上下跳动和跳摆等现象。所以设 计和控制悬架系统时,应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找一个最优点。 1 1 2 悬架的振动控制类型及比较 如果汽车悬架系统按其控制结构类型来分类的话,可把它分成四大 类:被动悬架系统、半被动悬架系统、半主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系统 2 0 。 1 被动悬架系统 在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中,弹簧支持车身并缓冲冲击,减振器使振 动迅速衰减,两者配合达到减振效果。由于减振器的阻尼力与振动的速 度的幂成比例,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其刚度相应增大,所以不能很好 的隔离高频干扰。 如上所述,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对悬架的要求是相反的。传 统被动悬架系统的设计,就是要确定其弹簧和减振器的参数,使悬架系 统在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寻找一个最优的折衷方案。由弹性元件和 减振器组成的常规悬架( 被动悬架) ,虽然有一定的减振作用,但由于 其刚度和阻尼系数均为确定值,只能是在特定道路状态和速度下的最优 的折衷参数,在车辆行驶中无法随路面状况、载荷和车速等因素而变,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以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从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出发,人们希望弹簧刚度和减振器的 阻尼系数能随汽车运行状态而变化,使悬架性能总能处在最优状态的附 近。通常弹簧刚度选定后很难改变,因此人们改变减振器阻尼,使悬架 系统的性能适应路况的变化。从八十年代起国外相继出现了另外三类悬 架,即半被动、半主动及主动悬架。 2 半被动悬架系统 半被动悬架可以用手工调节减振器的阻尼比。根据路面条件和车速 等情况的不同,手工选择减振器的不同阻尼比,以达到较佳的减振效 果。n i s s a n 、b m w 、l a n c i a 等公司生产的部分轿车就采用了这种半被动 悬架。 3 主动悬架系统 当路况更加恶劣,同时在有些复杂的汽车行驶状态下,如s 型弯 道、倾斜路面等,车辆仍须高速行驶并保持良好的平顺性和安全性时, 就需要主动悬架系统来保证性能。主动悬架,即在悬架中附加一个可控 制作用力的装置,并提供一能量源,使得减振器能主动输出减振力,来 充分有效地抑制来自路面的各种激励,使得在任意路面或者任意操作情 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行驶状态。由于液压传动与控制具有能量密度高, 动态特性好,能与电子技术方便结合,易于实时控制,因此,主动悬架 系统大多采用电液控制系统。日本n i s s a n 公司于1 9 8 8 年研制成功了世界 上第一个液压主动悬架系统。之后,日本t o y o t a 公司以及美国、欧洲的 一些大型汽车制造公司相继在其高档轿车上采用了液压主动悬架。 主动控制悬架系统虽然是一种理想的方案,但由于成本高,耗能大 等,至今难以在中、低档轿车及其它车辆上推广应用。 4 半主动悬架 半主动悬架是指减振器阻尼比能按照行驶状态的动力系要求自动调 节至最佳状态的一种悬架结构,因而又称主动阻尼控制悬架。这种系统 不需要外加能量装置,不消耗动力( 严格来讲是需要很少的能耗) 。日 本n i s s a n 公司1 9 8 4 年 1 3 】在其试验轿车上采用的- s e e 超声悬架系统即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半主动悬架系统。它主要由超声波路面声纳、车速传感器、转向盘操舵 速度传感器、制动开关、转子阀、减振缸和e c s 控制元件组成。利用 车速、转向角速度、制动开关等信号,以及由超声波传感器测定的车 高、连续检测的路面状态信号,由控制器发出指令,通过转子阀的转 动,改变减振器的通油面积从而控制减振力。其中转子阀是由装在减振 器内的电机驱动。 r、r f e r 侈 v fc 、 棼 渤 图1 1 三种悬架系统的阻尼变化范围 被动悬架的阻尼是不可调的,而半主动悬架的阻尼是连续可调的。 图1 1 表示了三种悬架系统的阻尼变化范围1 2 。由图可见被动悬架阻尼 仅能在一条线上变化( a ) ,半被动悬架阻尼则可在几条线上变化( b ) ,而 半主动悬架阻尼则可在整个平面内变化( c ) 。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达到被 动悬架不能达到的区域。这对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好处。 从上面的简述可看出,半主动悬架( 主动阻尼悬架) 就是振动控制 中的主动阻尼技术的典型应用,而所谓主动阻尼就是依靠控制执行机产 生阻尼力,吸收系统的振动能量,实现减振。而主动悬架就是振动控制 中主动隔振技术的典型应用,即控制执行机处于振源与减振对象之间, 通过施加合适的控制力,减轻激振力对减振对象的作用。表1 1 列出了 四种悬架系统的特性比较。 与传统的被动悬架比较,主动悬架能提供优良的减振性能,但能耗 大,设备复杂,可靠性性差,主动阻尼悬架虽然减振性能稍差于主动悬 架系统,但能耗小,结构简单,造价比主动悬架系统低得多,且其动力 性能比被动悬架和半被动悬架好得多,因此采用可调阻尼的主动阻尼悬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架( 半主动悬架)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表1 1 四种悬架系统的特性比较 悬架名称被动半被动半主动主动 调节元件普通减振器可调减振器可调减振器液压( 气动) 系统 作用原理阻尼力不变分级可调阻连续( 或分 调节车体与轮 尼级) 可调阻尼 间的作用力 控制方式手动自动自动 频带宽2 0 h z 左右 1 5 h z 能量消耗无很小小大 横向动力性 小中等大 能改善 垂直动力性 小中等大 能改善 隔振能力差稍好好较好 成本低低中等很高 1 2 主动阻尼悬架系统概述 1 2 1 主动阻尼悬架系统的结构 主动阻尼悬架系统实现阻尼调节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调节减振器工作液粘度的大小来实现。粘度的大小可调 节的工作液都是专门研制的液体一磁流体和电流变流体。 2 6 | 1 4 2 】 另一种是通过调节减振器内节流口的大小来实现【l3 1 。通常使用气动 或液压阻尼器实现。其中以液压阻尼器较为可行。本课题主要研究液压 主动阻尼悬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无论主动阻尼悬架系统采用何种控制策略,其基本实现方式都是一 致的,既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振动、速度等信号输入微处理器,微处 理器采用某种控制算法得到控制量后输出给执行机构一可调阻尼器,使 车身振动减至最小。 图1 2主动阻尼悬架系统结构示意图 液压主动阻尼悬架系统主要组成部件有:各种传感器,可变阻尼 器,微处理器,液压减振缸及其补油机构等。图l 一2 为主动阻尼悬架系 统典型结构示意图。其中核心元件是可调阻尼器。储油筒和与之相连的 单向阀、固定阻尼是起补油作用。 1 2 2 主动阻尼悬架控制研究现状 1 主动阻尼悬架总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1 1 悬架的阻尼根据当前的车辆运动状态,实时地进行调节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该方法是根据当时道路和车辆的状态反馈来决定阻尼大小,可采取 全状态反馈或部分状态反馈。当前大部分有关主动阻尼悬架的研究,都 采用该方式来进行悬架系统控制。该方法对控制算法的实时性和硬件要 求较高,但减振性能较好,适用于各种路况。 2 ) 根据路面随机激励的统计特性来调节悬架的阻尼 该方法不是根据每个瞬态的路面激励和车辆的响应来进行控制,而 根据有限时间段内的路面随机激励的调节特性来调节悬架的阻尼。该方 法仅关心在有限时间段内使悬架阻尼最优,即统计意义上的最优。该方 法对执行元件要求低,易于实现,适用于变化较为平缓的路况。文献9 中对此作了初步的研究。 3 1 用预见控制的方法来调节悬架的阻尼 当遇到较大或突变的干扰时,由于系统的能量供应峰值和元件响应 速度的限制,很可能因无法输出所需的控制力而达不到希望的控制效 果。而预见控制,由于通过某种方法提前检测到前方道路的状态和变 化,使系统有余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大幅度改善系统控制性能。 d ac r o l l a 教授【6 0 j 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预见控制的半主动悬架可以与未 采用预见控制的主动悬架得到同样的减振性能。 根据预见信息的获取及利用方法的不同,可构成不同的预见控制系 统1 6 ”,现有的研究中大致有如下两种: a ,对四轮全进行预见控制 这种预见控制系统在车的前部设置特制的预见传感器以预测前方道 路的凹凸情况,然后将这些信息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这些信息计算 出控制指令,并将相应信号送至四个轮中的每一个悬架执行机构。从理 论上看,这种系统应取得最为理想的控制效果,但需设置特殊的传感 器。1 9 9 2 年日本三菱资工发表过这方面的论文及试验报告i ,但尚未见 批量的实用车上市。 b 利用前轮信息对后轮进行预见控制 在这种控制方式中,两个前轮采用的仅为反馈控制,但通过前轮部分各 种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都被作为预见信息而送至控制器。在决定后轮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控制指令时,控制器不仅考虑当时的车速和前后轮间的跨距,并考虑前 轮各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因此,在后轮的执行机构上,实行的是反馈 加前向反馈的双作用控制。这样,无须增设特制的预见传感器,只须对 控制系统软件做些修改,便可对后轮实施预见控制,从而提高后轮的减 振效果,同时就整车而言可以减小车体的摆动,因而控制效果得到改 善。 2 根据所采用的控制策略不同,当前有关主动阻尼悬架的控制方法主 要有以下几种: 1 ) 经典的天棚阻尼控制”o 】 天棚阻尼控制方法由美国的d k a m o p p 教授( 1 9 7 4 年) 首次提出。 也正是k a m o p p 教授和c r o s b y 教授首次提出了半主动悬架的概念。该 方法在半主动及主动控制悬架的控制中被广泛采用。 一个弹簧加阻尼器的被动悬架系统的模型如图1 - - 3 a 所示【2 饥。而天 棚阻尼控制则设想将系统中的阻尼器移至车体与某“固定的天棚”之间 ( 图1 - 3 b ) 。就半主动悬架而言,也就是要求由执行器产生一个与车体 的上下振动绝对速度成比例的控制力来衰减车体的振动。 一n 图1 3 被动控制与天棚阻尼控制的悬架系统模型 一 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b a n g - b a n g 控制 y j q 入 图1 4 半主动车辆悬架系统模型 采用b a n g - b a n g 控制的主动阻尼悬架控制规律为( 如图l 一4 ) c 2 ( f ) = 黟漂: 式中:“为上阻尼系数,c1 为下阻尼系数,c h c i = 0 。m a r g o l i s ( 1 9 7 5 年) 、m a r g o l i sa n dh r o v a t ( 1 9 7 6 年,1 9 8 1 年) 、k r a s n i c k i ( 1 9 8 1 年) 等 人对b a n g - b a n g 控制的主动阻尼悬架进行了研究。该种悬架使车辆在低 频范围内振动有较大的衰减,但却很难降低簧下质量的共振现象1 2 】。 3 1 最优控制 ( 1 ) l q 控制 按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是目前较通用的确定减振系统参数的方 法。首先,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权矩阵q 和r ,构成优化目标泛函 矿 一一 j = 【( x 1 缈+ “7 r u ) d t ( 1 2 ) 对振幅要求限制得很低,q 阵就应该取得很大。反之,如果希望用尽量 小的控制力,r 阵就要取得大些。系统的状态方程和优化目标泛函以 后,用变分法导出受状态方程约束的使泛函j 取极值的控制向量u + ( t ) , 它就是所需要的最优控制,特别是当j 的积分上限t 取无限大时,u + ( t ) 和 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运动状态向量之间的关系是定常的,即 1 2 ( t ) = k x ( t )( 1 - 3 ) 式中,k 是常数矩阵,因而可以按状态反馈原理构成最优减振系统,毋 需用计算机在线控制。但这里未考虑干扰问题。 f 2 1 线性二次型g u a s s 最优控制【5 9 】 当状态变量量测和输出变量量测的有随机干扰时,二次型最优控制 问题就变为线性二次型g a u s s 最优控制问题( l q g ) ,此时系统方程为 j 。a x + b 1 w + b 2 “ ( 1 4 ) y = c x + v 、7 式中w s n v 均为自噪声信号,分别是对状态变量量测和输出变量量测的 随机干扰信号。对于式( 】- 4 ) 所描述的系统,提出如式( 】2 ) 的指标,最后 都可转化为求解r i c c a t i 矩阵方程。剑桥大学的b e s i g n e r 等人对l q g 最优 控制在主动阻尼悬架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采 用l q g 最优控制时,减振性能优于采用天棚阻尼器控制或b a n g b a n g 控 制。 这种理论在工程应用中己比较成熟,但这种理论的使用条件比较苛 刻,有以下三个重要局限: 1 ) 、假定干扰的功率谱为已知且单一是不切实际的,在实际系统中 干扰往往属于某一可描述集,而不是特性已知且单一的过程。 2 ) 、l q g 最优控制严重依赖建模的准确性,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较 差,当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会引起系统性能的下降。 3 ) 、二次型范数不满足乘积不等式( 两元之积的范数小于或等于各 元范数之和) ,因此不利于研究系统的不确定性。 4 1 滑模控制 滑模控制作为变结构控制系统( v s s ) 的一种控制策略,出现于5 0 年代,现已发展成为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渭模控制的突出优点在于滑动 模态下,系统对于摄动和外界干扰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变性,这种不变 性比鲁棒性更进一步称为完全鲁棒性。滑模控制结构简单、对于非线 性和不确定性的系统控制非常有效。车辆悬架是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 非线性动力系统,将滑模控制应用于车辆悬架的主动阻尼振动控制,可 以适应悬挂载荷和悬架元件特性的变化,自动调整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控 1 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制器来降低车辆的振动。i s o b e ( 1 9 9 6 年) 【6 8 】将滑模控制用于半主动悬架系 统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但是滑模控 制在本质上的不连续开关特性将会引起系统出现抖振现象,形成锯齿形 的轨迹。 5 )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分为自校正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系 统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观测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所获得信息能够逐渐减 小系统的先验不确定性,而得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 图1 5 自适应l q g 控制半主动悬架系统原理图 图1 ,5 为一种自适应l o g 控制的系统原理图,控制系统通过不断地量 测系统的输入输出,在线辨识系统模型参数,并以次为基础,按二次性能指 标要求确定控制信号。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实际动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路 面激励即随机扰动输入,传感器的量测噪声以及悬架模型参数的不确定 性。因此,采用自适应l q g 控制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中,l q g 控 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前两种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而自适应控制可以减 少模型的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忙“。 6 ) 统计最优阻尼控制 该方法用统计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的悬架系统模型变为统计线性化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模型,然后根据线性化的模型求出系统的最优阻尼控制律。实际控制 时,只要根据当前的道路特征系数s o 按最优阻尼控制律对悬架阻尼进行 调节,就可以使悬架工作在统计最优状态下。该方法简便易行,对控制 系统要求不高,并且有明显的减振效果。 1 3 模糊及神经网络控制的发展及应用 模糊集合论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由l h z a d e h 【70 j 提出的。而后模糊数 学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基础理论。模糊集合的引 入,使得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对复杂系统作出合乎实际的、符合人类思维 方式的处理成为可能。目前,模糊集合理论及其应用已成为非常引人注 意的学科,其应用涉及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图象识别、商品评价、化 合物分类以及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 1 9 7 3 年,z a d e h 继续丰富和发展了模糊集合论,提出了一种把逻辑 规则的语言表达转化成相关控制量的思想,从而为模糊控制的形成奠定 了理论基础。他同时提出:模糊控制方法与通常的定量本质上是不同 的,它有三个主要特点: ( 1 ) 用语言变量代替数学变量或两者结合应用 ( 2 ) 用模糊条件语句刻划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 3 ) 用模糊算法来刻划复杂关系 从7 0 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模糊控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取得成 功应用的例子。m a m d a n i ( 1 9 7 4 ) 首先利用简单模糊控制器对一台小型蒸 汽机实现了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标志着模糊控制的正式诞生。 近年来,模糊控制理论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在东方世界,吸引了 众多专家学者的参与,至今其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应用发展相当迅速。 目前,模糊控制已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神经元模糊学习算法和自组织模 糊控制等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前期提出的模糊建模、参数辨识等已应用 于工程实际,另外,在模糊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模糊预测控制、模糊 多变量控制系统等方向都有了新的进展,同时还提出了遗传算法与模糊 算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方向。现在,模糊控制已经成为智能控制的一个 重要分支,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系统化理论及大量实际应用背景的新兴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科。 自m c c u l l o c h s d p i t t s 于1 9 4 3 年提出“似脑机器”f m i n d 1 i k em a c h i n e ) 和神经学网络( n e u r o l o g i c a ln e t w o r k ) 概念以来,人工神经网络( a n n ) 的 研究走过了一条波浪式推进的发展道路。1 9 5 7 年r o s e n b l a t t 首次引进了 感知器概念( p e r c e p t r o n ) ,它由阀值性神经元组成,试图模拟动物和人脑 的感知学习能力。1 9 6 2 年w i d r o w 提出自适应线性神经元( a d a u n e ) ,它是 连续取值的线性网络,主要用于自适应系统。上述科学家对思维科学的 研究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以顺序离散符合推理为基本特征的a i 途径完 全不同,因而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 - m i n c k y 和 p a p e r t 于1 9 6 7 年出版了颇有影响的( ( p e r c e p t r o n ) ) 一书,对以感知器 为代表的网络系统的功能及局限性从数学角度作了深入的研究,使神经 网络的研究进入低潮。但是,在此期间仍有不少学者致力于神经网络研 究。g r o s s b e r g 等提出了自适应理论,k o h o n e n 提出了自组织映射, f u k u s h i m a 提出了神经认知机网络理论,h r n a r i 贝u 致力于与神经网络有关 的数学理论的研究,w e b o s 提出了b p 理论,从而为神经网络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神经网络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其它不确定问题的有力工 具。它具有并行计算、分布式信息存储、容错能力强以及具备自适应学 习功能等优点,因此适合于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和控制。近年来,采用 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有关神经网络控制 器的结构方案有许多种,典型的方案包括n n 学习控制、n n 直接逆控 制、n n 自适应控制、n n 内模控制、n n 预测控制、n n 强化控制、 c m a c 控制、分级控制和多层控制等。 1 4 课题的意义、研究内容 1 4 1 选题的意义 一方面,汽车工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提高国产汽 车性能势在必行。而悬架技术是提高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国 产车辆上普遍采用的仍是被动悬架,这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甚大。由于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半主动悬架成本低、结构较简单、不需要外加能源、可靠性高、易实 现、且减振性能略次子主动悬架,而比被动悬架有很大提高。因此基于 液压主动阻尼控制的半主动悬槊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对提高我国汽车 悬架技术的水平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一方面,文献检索的结果表明,国外近几年有关主动阻尼振动控 制研究的文章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就世界范围来讲,一方面关于 主动阻尼控制策略的研究也仍处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主动阻尼振动控 制的研究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就国内来讲,近几年虽然也发表 了一些关于主动阻尼振动控制的文章但总的来说其数量还比较少,而 且其研究几乎都存在以下两个局限性,一是所研究的主动阻尼振动控制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线性的,而实际上目前所用到各种主动阻尼振动控制 系统都存在者很强的非线性;二是所进行的研究只限于理论研究和仿真 分析,并未进行试验研究。 主动阻尼车辆悬架是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其路面输入为随机过 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面系统本身又有强非线性和一定的时变特 性。因此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滑模控制在本质 上的不连续开关特性将会引起系统出现抖振现象,形成锯齿形的轨迹: 而天棚阻尼控制方法简单,但控制效果一般;l q ,l q g 控制是基于线性模 型,且鲁棒性差:自适应控制的稳定鲁棒性问题在理论上仍未解决,并 且系统辨识时间长;b a n g b a n g 控制时阻尼变化不连续,很难降低悬架 簧下质量的共振现象。本课题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应用于主 动阻尼悬架系统,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和试验研究得出合适的模糊控制 器及神经网络控制器,从而大幅度的提高车辆的减振性能和操纵性能。 1 4 2 论文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以主动阻尼悬架为对象,采用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相结合 的方法,给出主动阻尼悬架控制的一些有效手段。考虑到现有的条件和 工程可实现性,本论文基于统计特性和实时状况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提 出两种有效的控制方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混合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该部分主要在研究主动阻尼悬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强非线性主 动阻尼悬架的混合模糊控制方法。根据液压主动阻尼悬架的减振特性,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库,根据路面的统计信息及车辆运行的实时状态,利 用m a n d a n i m 模糊蕴含推理,设计出模糊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 究,同时对影响主动阻尼悬架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2 1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研究 以上述的混合模糊控制为基础,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及 其良好的自学习能力,提出了主动阻尼悬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通 过辨识网络对系统进行实时辨识,对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控制特性进行实 时的优化。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及仿真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主动阻尼悬架建模 摘要 本章简单介绍了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表示,人体对振动不舒适感的量 化。之后建立了车辆悬架的振动模型,并对它进行了简化,对液压阻尼悬 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液压阻尼悬架单轮系统模型。最后提出 了系统的综合评价尺度。 【关键词】路面不平度功率谱车辆振动模型 车辆行驶的时候,激发汽车振动的因素很多,如路面的凸凹不平,发 动机及传动系的抖动,车轮不平衡等。其最主要的因素是道路表面的不平 度。当车辆在行驶时,路面的不平通过轮胎,传递到悬架系统,最后到达 车身,人体就感到了振动。上述情况可用图2 1 的框图来概括。 振动系统 输出 输入 :不平度: 车辆 : 加瞳度: 车速 : ( 车轮、悬: 相l 口位移 弧车身) ; 力 图2 - 1 车辆振动系统框图 2 1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表示及分级 一般道路存在着宏观及微观上的路面不平度。整段路面存在煮波长大 于车辆轴距的起伏,这是一种超低频的路面变化趋势,对汽车振动影响甚 小,可不予考虑。路面道路圆频率约为0 1 2 c m ,幅值约为几c m 到2 0 、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0 c m 左右的中低频波,是引起车辆振动的主要频率成分【7 l 】。由于轮胎的 弹性和碾平作用,路面不平度的高频成分对汽车振动影响很小,可忽略。 路面不平度是汽车振动的主要激振源,利用统计手段,在一个较长的 时间段中可以看出系统是如何被激振的,因而一般用功率谱密度来表示路 面不平度。一般情况下,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的数值随道路圆频率的增 长而减少。图2 2 是一些典型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曲线: 烈、t 、j 、 、 k小 , 5 l、 、 遘。吲 1 , f 0 。 、 罄 k 吣 心 f 曩好ei 墨一一正t : f 、 多磊f 好柏l:冠互t 土 由 玺【石 由尊z i 袋 璺;噩墨 叼 一 行程墨嚣;口t2 ,工 图2 2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可以看出,路面不平度功率谱曲线可近似为直线,一般用下式表示 m ( q ) = 似噙蜘“ ( 2 1 ) 式中q o 是比较基准的行程圆频率,中( q 。) 作为不平度的尺度,说明道路的 好坏,称为“波度性”尺度,表示波长长短对功率谱的影响程度。一般波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度性尺度在2 左右【2 j 。 国际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用路面值对道路的分类标准( i s os c 2 w g 4 ) 。 表2 - 1 给出了i s o 关于路面不平度分级的建议。它也是在w = 2 的基础 上提出的。以后的分析将以这个表作为路面不平度分级的基础。 当车辆按速度矿行驶时,路面激励就由按道路圆频率为基准变为按时 间圆频率为基准的实际激励。 表2 1道路不平度分级 等级平整度 i s o ( t c l 0 8 ) 建议巾( f b ) 单位为c m 3 ( q o = l m - 1 , w = 2 ) 下限平均值上限 ao 2 5o 5 b很好 o 5l2 c好 24s8 d中等 81 6s3 2 e不好 3 26 41 2 8 f很不好 1 2 82 5 65 1 2 g 5 1 21 0 2 4s 2 0 4 8 h 2 0 4 8 取o o = 1m ,w = 2 ,a 。= 中( q o ) 称为路面不平度系数,n ( 2 1 ) 式变为: ( q ) = a 。q “( 2 - 2 ) 路面激励( 按时间为基准) 为 吣,= 争( 玎 a 。v 2 广 ( 2 3 ) 国 、7 ( 2 3 ) 式就是时间圆频率有关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可见车速的增加,单纯从 数值的角度来说,与路面不平度爿。的增加是等效的。 一 塑奎兰堡主兰鱼鲨奎 一般取车辆速度为5 m s 4 0 m s 间。因为车速过低,振动激励太小, 讨论它就没有实际意义。从国内道路情况看,大于4 0 m s 的车速一般也很 难达到。 2 2 系统设计的综合评价尺度 随着汽车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车辆乘坐的舒适感要求越 来越高。而要评价车辆的舒适感,就一定要考虑人体对振动的感受程度。 m e i s t e r ( 1 9 2 6 ) 对人的振感的研究结果如图2 3 所示。这是站立的人 的感受程度,当人坐下来时,整组曲线向高频方向移动。 o 雩 5 釜 卿 晕 。 j 1 口 盘饭藏阜( 1 - l z ) 图2 - 3 振动加速度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受振感: o :感觉不到振动 1 :能感觉到振动 2 :有一定舒适感 3 :由感到舒适向不舒适过渡 4 :感到不舒适 5 :感到很不舒适 因为人感受到的振动主要在加速度曲线的水平部分,所以应尽量避免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低频、大幅度的振动,而汽车振动加速度的区域正好处于这个位置。 j a n e w a y ( 1 9 4 8 ) 提出了以下乘坐舒适感好的加速度范围【7 l 】: ( 1 ) 低频段( 1 - 6 h z ) 加速度参数的振幅和频率在以下范围内 yf 3 5 ( 2 4 ) 即l o g y l 0 9 5 3 1 0 9 f( 2 - 5 ) ( 2 ) 中频段( 6 2 0h z ) y f 2 o 8 5 f 2 - 6 1 即l o g y l 0 9 0 8 5 2 l o g f( 2 - 7 ) ( 3 ) 高频段 y fs o 4 5( 2 - 8 1 即l o g y 1 0 9 0 4 5 一l o g f ( 2 9 ) 在这个频段,与m e i s t e r 曲线有所不同。 在以车辆振动加速度大小作为评价乘坐舒适性的场合,应当将 m e i s t e r 曲线2 ,j a n e w a y 的限界作为设计目标。 汽车悬架设计,首先要考虑乘员乘坐的舒适性,般用加速度来衡量 成员的“舒适性”。在单轮模型中,就用车身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来衡 量。 除上述的舒适感要求外,还必须考虑行驶的安全性。汽车行驶安全性 摄重要的评价尺度是车轮动载荷。车轮的载荷f z 由静态和动态两部分组 成,如图2 - 4 。 乍寸 七乡 l 疋 轮荷疋 ,烈 炉易 u 一 图2 - 4 静态轮荷和动态轮荷的说明 f z = f ”+ f z b q 、 时间, ( 2 1 0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载荷的方差为 口,2 = 专r ( 疋( r ) 一瓦) 2 d t ( 2 - 1 1 ) 因而载荷的平均值一般等于静态载荷,即 f z = f 2 s 0 2 - 1 2 ) 所以 盯,2 = f 2 ( r 净( 2 - 1 3 ) 就是说轮胎载荷变化的标准差等于其有效值。表示功率谱的形式即为 盯,2 = c o ,( m 跏 ( 2 1 4 ) 其中妒,( c o ) 为动载荷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由于动载荷有可能是正的,也有可能是负的,特殊情况下= 一f 玉, 则瞬时总的载荷为零,也就是车轮不能传递水平力,就会引起车辆失控。 这就要求车轮载荷相对于静荷来说只能稍有减少。也就是要求车轮的动载 荷要小,即标准差o f 不能太大。 为考虑这一影响,在评价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时,把动态载荷除以静态 载荷作为一个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