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PPT课件.pptx_第1页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PPT课件.pptx_第2页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PPT课件.pptx_第3页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PPT课件.pptx_第4页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发展历史】,1855年:人们就确定了肾上腺以及某些相关功能1927年:Rogoff(罗格夫)和Stewart(斯图尔特)用肾上腺匀浆提取物为切除肾上腺的狗进行静脉注射实验,证明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存在1935年:第一个糖皮质激素药物(可的松)上市1946年:美国默克研究实验室L.H.Sarett首次人工合成了可的松1948年:糖皮质激素首次被用于一例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并取得极好的临床疗效1956年:合成的糖皮质激素达7000多种,C11位羟基化(-OH):才具有抗炎作用若为酮基则需在肝脏内转化肝功能不全时则不能转化,无需经肝脏转化直接起效,【构效关系】,C1=C2双键结构:糖皮质激素作用盐皮质激素作用,C6甲基化:亲脂性,快速达到作用靶位组织渗透,靶器官浓度高迅速起效、增加抗炎活性,CH3,F,C9位氟化:抗炎活性对HPA轴的抑制肌肉毒性同时增加疗效和副作用,糖皮质激素,【药动学】,吸收:口服、注射均易吸收;局部用药大量可致全身作用。分布:90%与血浆蛋白结合,10%为游离型;肝、肾疾病时,游离型糖皮质激素增加。代谢:肝脏内还原代谢(A环C4-C5双键);肝功不良时该代谢作用减慢,合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使其代谢加速。排泄: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后由尿排出。分类:短效:作用时间12h,如可的松、泼尼松中效:作用时间1236h,如曲安西龙长效:作用时间36h,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大部分效应系糖皮质激素受体(GR)介导的基因效应,即与细胞内GR结合,通过启动基因转录或阻抑基因转录,促进合成某些特异性蛋白质,或抑制某些特异性蛋白质合成,从而产生药理效应。,【生理效应】,糖代谢:肝糖原,肌糖原,血糖(来路增多,去路减少)机制:(1)促进糖异生(2)使葡萄糖分解减慢(3)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蛋白质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脂肪代谢:(1)促进分解,升高胆固醇(2)使脂肪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水盐代谢:(1)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不足时保钠排钾高血压、水肿。(2)排钙增加,肠钙吸收减少骨质疏松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某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作用,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称为允许作用。例如糖皮质激素可增强儿茶酚胺的收缩血管作用和胰高血糖素的升高血糖作用等。,【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强大)抗炎机制:抑制炎症介质及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1)对炎症抑制蛋白及某些靶酶的影响(2)抑制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和效应的发挥(3)诱导炎细胞凋亡特点:(1)抑制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2)对炎症反应的各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3)抗炎作用的双重性注意: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阻碍创口愈合,【药理作用】,2.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治疗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3.抗毒作用: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4.抗休克作用:感染中毒性休克的首选药。,5.血液、造血系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6.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可诱发精神失常。7.其他作用:增加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适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2、严重感染:尤其是中毒性感染3、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及过敏性疾病4、抗休克治疗: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的首选药,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前提下,及早,短时间突击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5、血液病: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6、局部应用:用于治疗一般性皮肤病,湿疹、牛皮癣、接触性皮炎等。,【不良反应】,1、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系过量用药导致脂肪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的结果:血脂、血糖、血压(2)消化系统并发症: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弱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3)诱发或加重感染:系本类药物降低机体防御功能的缘故(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钠水潴留、高血脂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抑制生长发育等:与本类药物对机体物质代谢的影响有关(6)精神失常、癫痫,【不良反应】,2、停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病因: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反馈性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致肾上腺皮质萎缩所致表现:恶心、呕吐、乏力、低血压和休克等防治:缓慢停药,连续应用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7天左右(2)反跳现象:症状控制之后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可使原疾病复发或加重,称为反跳现象。原因可能是患者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症状尚未被充分控制。常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缓缓减量、停药。,【禁忌症】,病毒感染、真菌感染、严重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