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前后诸症PPT课件.ppt_第1页
月经前后诸症PPT课件.ppt_第2页
月经前后诸症PPT课件.ppt_第3页
月经前后诸症PPT课件.ppt_第4页
月经前后诸症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经前后诸证,一、定义,指妇女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的改变的症候群,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头痛、乳房胀痛,腹痛水肿、全身乏力症候群紧张、压抑或易怒、烦躁、失眠等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表现特点,1、年龄特点:以20-30岁青壮年妇女为多见,约占89%。2、时间特点:(1)症状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多发生于经前或经期;(2)在经行经后症状逐渐消失。,月经前后诸症,经行乳胀经行吐衄经行头痛经行情志异常经行浮肿经行发热经行口糜经行泄泻经行肿胀经行身痛经行眩晕经行粉刺经行风疹块,二、病因病机,月经的产生和调节与肾、肝、脾的关系尤为密切。故肾、肝、脾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导致月经前后诸症的重要机理,而素体禀赋又是引发本病的关键因素。,肝郁气滞素性抑郁,情志不舒,或恚怒伤肝,肝失条达,经前阴血下注血海,冲脉之气较盛,气机壅阻,冲气挟肝气上逆;经期阴血下泄,肝血不足,失于柔养,肝气更郁。肝失疏泄,可致经行乳房胀痛、情志异常;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水湿宣泄不利,溢于肌肤,可发为经行肿胀。,阴虚素体阴虚,经行之际,阴血下注冲任、胞宫,阴精更虚。肝肾阴虚,精血同源,肝血不足,气机不畅,乳头属肝,肾经入乳内,乳络不畅,致经行乳房胀痛;阴虚不能制阳,肝阳上亢,则经行头痛、头晕;阴虚火旺,热乘于心,心火上炎,致口舌糜烂;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肺络,络损血溢,以致吐衄。,血虚素体血虚,行经之前,阴血下注冲任、胞宫,经期血随经外泄而更虚。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而致头痛、头晕;不能荣养四肢百骸,以致身痛;血虚生风,搏于肌肤,则发为风疹团块。,脾虚、肾虚素体脾肾虚弱,阳气不足,经行之时阳气随之下泄,脾肾阳气益虚。脾虚运化不健,则水湿停滞,肾阳不足,则气化无力,关门不利。水湿泛于肌肤则为经行肿胀;水湿下注大肠则为经行泄泻。,血瘀经行、产后遇寒饮冷,血为寒凝,或跌仆外伤,瘀血阻滞。瘀滞经脉,经前气血欲下注冲任、胞宫而脉络阻滞,不通则痛,故经未行而身先痛;足厥阴肝经络胞而过,上循巅顶,冲脉附于肝,经前冲气偏盛,瘀血随冲气上逆,阻滞脑络,因而头痛。,痰湿素有痰湿内蕴,或脾虚运化不及,痰湿内生。经期冲气偏盛,挟痰湿上扰清窍,以致头痛、眩晕;痰湿阻络,气血阻滞,痰湿与瘀血相结,经行之际,扰动痰湿瘀血,凝滞颜面肌肤,致经行粉刺。,火热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肝郁日久化热,形成肝经郁火,经行之际,冲气旺盛,冲气挟肝火上逆,灼伤血络,致经行吐衄;素有痰湿,蕴久化热,或因肝郁乘脾,肝郁日久化热,脾虚日久生痰,致成痰火,经期冲气旺盛,挟痰火上扰清窍,神明逆乱,发为经行情志异常;平素嗜食辛辣香燥,或肥甘厚味,胃中蕴热,经行冲气挟胃热上逆,热灼口舌,则口舌生疮、糜烂。,风热素体阳盛,或嗜食辛辣,血分蕴热,经行之际气血变化急骤,阴血相对不足,风热之邪乘虚而入,搏于肌肤腠理,发为风疹块;肺经蕴热,复受风邪,风热熏蒸面部,发为粉刺。,三、诊断要点,病史多见于2545岁妇女,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症状出现在月经前714天,经前23天症状明显加重,月经来潮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常因情绪激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诱发。,症状常见症状为:乳房胀痛、头晕、头痛、身痛、肿胀、泄泻、口舌糜烂、吐血衄血、粉刺、情志异常、烦躁易怒、失眠等。躯体症状:头痛、乳房胀痛、腹部胀满、颜面肢体浮肿、体重增加、运动协调功能减退;精神症状:烦躁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疲乏以及饮食、睡眠、性欲改变;行为改变: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意外事故倾向,易有犯罪行为或自杀意图。,体征每随月经周期见颜面及下肢凹陷性水肿,体重增加,或乳房有触痛性结节,或口腔粘膜溃疡,或见荨麻疹、痤疮。程度轻重不一,月经干净后渐消失。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辅助检查激素测定、宫颈粘液检查、基础体温测定等多示有排卵月经周期。内外科检查无异常。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浆蛋白检查等,可排除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眩晕、泄泻、水肿。,辨证论治经行乳房胀痛,肝气郁结证主要证候:经前或经行乳房胀满疼痛,甚则痛不可触衣,精神抑郁,时欲叹息,小腹胀痛,经行不畅,血色黯红,胸闷胁胀。苔薄白,脉弦。治法:舒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橘叶、川楝子。柴胡枳壳香附陈皮芍药川芎炙甘草,肝肾阴虚证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两乳作胀作痛,乳房柔软无块,经后消失,月经量少,色淡或稍暗,耳鸣目涩咽干,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肾益阴,疏肝止痛。方药:一贯煎(柳州医话)加麦芽、鸡内金。沙参麦冬当归生地川楝子枸杞子,辨证论治经行头痛,阴虚阳亢证主要证候:经行头痛,甚或巅顶掣痛,头晕目眩,月经量稍多,色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止痛。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加钩藤、石决明。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枸杞子菊花,血瘀证主要证候:每逢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胸闷不舒。舌黯或尖边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方药: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麝香生姜红枣,血虚证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头部绵绵作痛,头晕眼花,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虚细。治法:养血益气,通络止痛。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加首乌、蔓荆子、鸡血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肝经郁火,主证:经前或经期吐血或衄血,色鲜红、量多。肝经郁火表现。治法: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方药:清肝引经汤中医妇科学第四版教材当归白芍生地丹皮栀子黄芩川楝子茜草牛膝白茅根甘草,辨证论治经行吐衄,肺肾阴虚,主证:经前或经期吐血或衄血,量少,色鲜红。治法:滋肾润肺,降逆止血方药:顺经汤傅青主女科+知母、白茅根、牛膝、旱莲草。当归白芍熟地沙参茯苓黑荆芥丹皮,辨证论治经行情志异常,肝气郁结证主要证候:经前、经期精神抑郁不乐,情绪不宁,胸闷胁胀,不思饮食。苔薄白,脉弦细。治法:舒肝解郁,养血调经。方药:逍遥散(方见月经不调)。,痰火上扰证主要证候:经行狂躁不安,语无伦次,头痛失眠,经后复如常人,面红目赤,心胸烦闷,尿黄便坚。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而数。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生铁落饮(医学心悟)加郁金、黄连。天冬麦冬贝母胆星橘红远志连翘茯苓茯神玄参钩藤丹参辰砂石菖蒲生铁落,张某,女26岁,未婚。2010年10月20日初诊。主诉:经来乳房胀痛、烦躁3年。现病史:患者近3年来每值经来双乳胀痛,心烦易怒,思想纷纭,失眠多梦。曾服药治疗,但效果不佳。近来症状加重,发展至经期情绪失控,常与人吵,但经后又如常人。未次月经9月25日,现双乳胀痛,下腹隐痛,眠差,二便尚调,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有力。平素月经正常,无特殊病史。提问:1、发病特点?2、诊断与鉴别诊断?3、辨证分型?治法与代表方剂?,病案分析1,李某,女,28岁,已婚三年未孕,近两年来,每于经前数天开始头痛,逐日加重,月经来潮第一天痛如劈裂,常需服止痛药,稍能缓解,经行第二天后辄痛势递减,经净自止,经来量少,色红挟血块,烦躁易怒,目不欲睁,口干咽燥,乳房胀痛,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弦而数。提问:1、发病特点?2、诊断与鉴别诊断?3、辨证分型?治法与代表方剂?,病案分析2,小结,月经前后诸症是一种功能性病变,临床表现复杂,2病因尚未明确,中医认为与肝气失调为主,常涉及肾、脾、心脏。,诊断与治疗无统一标准。中医辨证论治的远期疗效较好。,西医发病机制(了解),1、激素改变2、神经调节失常3、水、钠潴留4、维生素B6缺乏5、精神因素,1、激素改变,孕酮不足:PMS常发生在有排卵的周期,黄体期孕酮不足可导致PMS。孕酮不足以致雌激素相对过多,而产生电解质平衡失调,细胞外液增加,出现头痛、水肿、烦燥、乳胀等。肝病患者雌激素代谢受影响,易致经前期综合征。,2、神经调节失常,一内啡肽(一EP)的影响:正常月经周期一EP从排卵前开始升高,持续至下次月经前。而PMS患者黄体期的一E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使用内啡肽抑制剂钠铬酮(na1axone)可以产生与PMS相似的症状。,5一羟色胺(5一HT)系统功能失常:5一HT与PMS的发生有关。PMS患者的5一羟色胺水平下降。使用释放5一HT或阻断其再吸收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PMS。,3、水、钠潴留,PMS患者的5一HT改变,使垂体促皮质激素增加,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增加,从而影响电解质代谢,造成水钠潴留。但也有研究发现PMS患者的血管调节功能不稳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内液体再分配,引起头胀痛、腹胀、乳房胀痛。,4、维生素B6缺乏,临床上发现,应用维生素B6治疗可以促进体内过多的雌激素在肝内代谢,增强脑的单胺基生物合成,调节行为和情绪,改善症状。因此认为维生素B6缺乏可能是PMS发病因素之一。,诊断,特殊而短暂的与月经有关的症状,发生在黄体期而消失于卵泡期。与月经期相关症状重复出现,每月发作一次。症状的严重程度已影响生活和工作。必要时结合雌、孕酮测定,基础体温测定,或参考阴道细胞涂片检查以确诊。,(一)临床表现,本病临床症状特点1、时间性:经前7天14天开始出现症状,日渐加重;行经前2-3天达高峰,直至月经来后症状消失。,2、症状多样性:轻重不一,一症为主或多种症状并存。精神症状突出:神经紧张,焦虑、情绪波动,易激动、易悲、孤独感等。,一般躯体不适:明显的有头痛、周期性偏头痛、乳房胀、发热、口舌糜烂、腹胀、腹泻、肢体浮肿、腹部痉挛与疼痛,体重增加,恶心乏力等。行为方面的改变:胃纳增加,特别喜进甜食或咸食,不愿到社交场所,只愿留在家中,性欲增加或减退。易有犯罪行为或自杀企图。,(二)体征,浮肿者:可见颜面及下肢凹陷性水肿;乳房胀痛明显者:检查时可发现乳房触痛性结节;有粘膜变化者:可有口腔溃疡,皮肤可见荨麻疹或痤疮样疮。,(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阴道细胞学检查2、宫颈粘液检查3、内分泌检查4、基础体温测定5、其它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