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高三语文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1页
三模高三语文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2页
三模高三语文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3页
三模高三语文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4页
三模高三语文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南通高三三模语文试卷讲评,1,.,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1)匪我愆期(2)敏于事而慎于言(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4)扪参历井仰胁息(5)君子不齿(6)伛偻提携(7)弓如霹雳弦惊(8)寄意寒星荃不察,2,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A2.(3分)B3.(3分)A4.(3分)C5.(3分)D,3,.,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其中泰山居首。,5,三、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送人游蜀马戴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虹霓侵栈道,雨雪杂江声。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6,1、表达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孤寂惆怅之情;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远行人诚挚的安慰、劝勉和美好的祝愿;4、表达对远行人(路途艰险遥远)的关切担忧之情;5、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多在诗人艰难困厄之际),小结: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7,三、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送人游蜀马戴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虹霓侵栈道,雨雪杂江声。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遥远貌。,雨后初霁,天上彩虹。,8,成都别称有:蓉城、芙蓉城、锦官城(锦城)天府之国、龟城,9,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4分)颔联写想象中离别后友人改变的容颜,颈联写想象中友人的艰险旅途。评分建议:每点2分,概括的内容要体现诗句描写的特征;只翻译或脱离内容答情感等,不得分。,10,1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尾联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点。(6分)送人游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景结情):通过想象锦城的美好春景,劝慰友人不要因别离和路途遥远、艰险而悲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用“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直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分别而忧伤。评分建议:每点3分,手法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11,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滩上路翎,小说,圈点勾画:人物形象主旨,12,主人公:事件:,赵青云拉纤艰辛、默契获悉妻子死了的消息悲痛、坚毅(坚强)(悲剧原因:穷苦和不幸),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悲苦,13,13、请根据前六段文意,分别阐释“美丽”和“痛苦”的内涵。(4分),他站在黎明的江边,预见着什么重大的不幸,他确信他已经摆好了架势,准备迎接命运的打击。他的思想时而飞翔在他的不幸的女人身边,忏悔着他的罪孽;时而飞进了他的辛苦的兄弟们心里,内心充满甜蜜。他慢慢地移动着,沉醉地激情地歌唱着。因而,这个早晨是如此的美丽和痛苦。,14,13、请根据前六段文意,分别阐释“美丽”和“痛苦”的内涵。(4分)美丽:天气晴好,歌声嘹亮宏阔,团队精诚合作(2分);痛苦:生活贫穷困苦,拉纤艰难辛苦,家庭遭遇不幸,赵青云内心的矛盾自责(2分)。评分建议:“美丽”“病苦”的内涵各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15,14.文章第9段写老女人传告死讯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16,小说阅读:某个情节安排在情节上的作用?1、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缘由2、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3、引出下文,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伏笔4、与前(后)文相照应,与上文或下文的形成对比5、结尾: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欧亨利式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6、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7、刻画人物性格或心理8、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17,14.文章第9段写老女人传告死讯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写老女人传告死讯与上文写妻子病重和赵青云预见有重大不幸相照应;引出下文对赵青云内心悲痛而隐忍坚强的叙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了小说的悲凉氛围,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8,15.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4分)太阳升了起来。一个褴褛的老女人在沙滩上出现了,困难地奔跑了过来,一直跑到纤夫们的身边。纤夫们发出了宏大的声音,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好像整个的世界在脚下震动着。他激情地歌唱着,觉得是在无比美丽而舒适的波涛上飘浮着。第一处:纤夫们声音洪大,脚步齐整,力量惊人。,19,15.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4分)正赵青云望着前面,他感觉到恐怖。纤绳松弛了,纤夫们从地上散乱地爬了起来那个坚强的沉重的整体破碎了。他什么都不明了,好像整个的世界在脚下震动着。纤夫们围绕着赵青云,赵青云呆呆地站在他们的中间。第二处:赵青云丧妻后内心的痛苦、精神的崩溃。,20,15.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4分)第一处:纤夫们声音洪大,脚步齐整,力量惊人。第二处:赵青云丧妻后内心的痛苦、精神的崩溃。评分建议: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1,16.作者多次描写滩上拉纤的场面,试探究这样写的表达效果。(6分)突出了纤夫们的艰辛、坚毅、默契;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揭示了旧时底层百姓生活的悲者;贯穿全篇,使文章前后联系紧密,浑然一体。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关联小说四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主旨,22,2010年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溜索: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23,.,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24,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中国书法与建筑林语堂,关系型标题,中国建筑甚至都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这一点听起来似乎很难置信。(注意17题层次划分的主语及关键词),25,17、请简要概述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比笔直的中轴线原则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孤形、波浪形或不规则的线条与直线相对映。这在中国式屋顶的构造上看得最为清楚。中国的每一座庙宇、宫殿或宅第,在本质上总是由柱子的直线和屋顶的曲线组合对比而成。屋顶本身也是由屋脊的直线和往下的斜线组合对比而成的。这要归功于我们的书法。书法先生教导我们说,要有一条主线,不管是横是直是斜,我们一定要使这条主线与它周围的曲线相对比。,26,17、请简要概述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比笔直的中轴线原则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孤形、波浪形或不规则的线条与直线相对映。这在中国式屋顶的构造上看得最为清楚。中国的每一座庙宇、宫殿或宅第,在本质上总是由柱子的直线和屋顶的曲线组合对比而成。屋顶本身也是由屋脊的直线和往下的斜线组合对比而成的。这要归功于我们的书法。书法先生教导我们说,要有一条主线,不管是横是直是斜,我们一定要使这条主线与它周围的曲线相对比。,一定重视反复出现的词语!,27,17、请简要概述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比笔直的中轴线原则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孤形、波浪形或不规则的线条与直线相对映。这在中国式屋顶的构造上看得最为清楚。中国的每一座庙宇、宫殿或宅第,在本质上总是由柱子的直线和屋顶的曲线组合对比而成。屋顶本身也是由屋脊的直线和往下的斜线组合对比而成的。这要归功于我们的书法。书法先生教导我们说,要有一条主线,不管是横是直是斜,我们一定要使这条主线与它周围的曲线相对比。,28,17.请简要概述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首先,提出中国建筑更加注重曲线与直线相对映的观点;其次,举例分析这种对映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强调中国书法对中国建筑的影响。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9,18.从文中看,中国书法中的线条对中国建筑的线条和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0,18.从文中看,中国书法中的线条对中国建筑的线条和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这都起因于一条著名的书法原则,即“间架”。一个字的诸多笔画之中,我们总是选择一个主要的横笔或竖笔,或一个封口的方框,为其余笔画提供一个依靠。有了这个主要笔划作为依托,其余笔划就可以围绕在它周围,或由此发散开去。即使在群体建筑的设计中,也有一个“轴线”原则,就像大部分中国字里有轴线一样。,中国书法中的主笔特征促成了中国建筑中“轴线”原则的产生;,31,18.从文中看,中国书法中的线条对中国建筑的线条和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比笔直的中轴线原则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孤形、波浪形或不规则的线条与直线相对映。这在中国式屋顶的构造上看得最为清楚。中国的每一座庙宇、宫殿或宅第,在本质上总是由柱子的直线和屋顶的曲线组合对比而成。屋顶本身也是由屋脊的直线和往下的斜线组合对比而成的。这要归功于我们的书法。书法先生教导我们说,要有一条主线,不管是横是直是斜,我们一定要使这条主线与它周围的曲线相对比。,中国书法中主线与曲线相对比的特征影响了中国建筑中曲线与直线相对映的特征的形成;,32,18.从文中看,中国书法中的线条对中国建筑的线条和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倾斜的屋顶也许是中国建筑最为明显最无与伦比的特征。它与书法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一个懂得中国书法要旨的人会看不出美妙的曲线原则。中国书法中,最大的困难是笔力,比如给一条完完全全笔直的线条注入力量就十分困难。另一方面,稍稍向任何一方倾斜一点,即刻就会有一种紧张感。只要看一看汉字中象征屋顶的部首,看看它优美的曲线,就知道这并非空想。,中国书法中的曲线原则影响了中国建筑中倾斜的屋顶特征的形成。,33,18.从文中看,中国书法中的线条对中国建筑的线条和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中国书法中的主笔特征促成了中国建筑中“轴线”原则的产生;中国书法中主线与曲线相对比的特征影响了中国建筑中曲线与直线相对映的特征的形成;中国书法中的曲线原则影响了中国建筑中倾斜的屋顶特征的形成。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4,19.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6分)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35,19.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6分)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建筑应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建筑应没有雕琢的痕迹;(或:没有人为艺术的痕迹)建筑的最高境界是建筑、白然、艺术三者高度融合。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6,郭璧斋先生六十寿序曾国藩,二、文言文阅读(19分),37,第1节:1、年伯:封建社会称同一年考取进士的人为“同年”,后辈称与父辈同一年考上的人为“年伯”。科举时代为对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明代中叶以后亦用以称同年的父亲或伯叔,后用以泛指父辈。2、食饩x:指明清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3、踬:被东西绊倒:颠;事情不顺利,受挫折:踣b(绊倒,比喻遭受挫折。)、屡试屡4、绌:ch不足,不够:相形见5、翕然x:一致的样子。景:通“影”:赢粮而景从(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随),38,我年伯璧斋先生,天之处之殆厚矣哉!先生少读书,有大志。既冠,补博士弟子员,旋以优等食饩。屡踬场屋,贡入成均。试京兆,仍绌。权当阳校官数月,儒术济济,翕然景从。我的年伯郭壁斋先生,上天对待他大概是优厚的了!先生年少时攻读诗书,树有远大的志向。成年以后,(因是官员子孙而)增补为博士所教授的弟子成员,不久就凭借优秀等第而成为廪生。然而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受挫,考试不中,以贡生的资格进入成均大学。到京城参加考试,仍然没有考中。暂时代理几个月当阳县的掌管学校的官员,那里学习儒家学术思想的人才非常多,一致像影子一样跟随他学习。,39,其居乡也,外和而中直,不恶而人畏之。优伶杂剧,至不敢入境。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直其表而影曲者,吾未之闻也。先生孝友可以施于政,尊行可以加人。他在乡间居住(做百姓)时,与人交往和气而内心正直,为人并不凶恶但是人们却害怕他,以至于演唱杂剧的伶人们都不敢进入他居住的乡里。谚语说:“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但人们峰拥而至从而树下自然形成了一条小路。”外形挺直但影子弯曲,我没有听说这样的情形,先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行为可以延及到政事上,高尚的品行可以对他人有益处。,40,第2节:1、恩遇:天子的知遇。栗:严肃。2、有事:忙于;用兵。3、槖笔tu:指文士的笔墨耕耘。4、翔步:安步,缓步。词林:翰林院。5、黜抑:贬斥抑制。6、何与:与相比怎么样。7、青紫:本为古时公卿绶带之色,因借指高官显爵。亦指显贵之服。8、糠秕:比喻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东西。9、恬退:淡于名利,安于退让;安然退隐。10、韫yn:收藏,蕴藏,包含。11、鸿渐: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比喻仕宦的升迁。比喻仕进于朝的贤人。,41,前岁乙未,恭遇栗恩,巨僚得荣其亲。维时先生之家嗣观亭前辈,既由翰林官西曹,两世封赠如例。而先生犹以有事秋试,迁延不得请。于是先生橐笔乡闱,十余役矣。从游之士,得其口讲指画,或皆扶摇直上。而观亭前辈昆仲,皆得庭训,而翔步词林,后先辉映。前年是乙未年,正好遇到皇帝广施恩德,臣子们可以使父母获得荣耀。当时郭璧斋先生的长子郭观亭前辈,从翰林升官为西曹,按照先例朝廷要给郭观亭父辈和祖父辈封号。但是当时郭壁斋先生正在准备秋试,于是拖延没有能够得到封号。而当时郭壁斋先生已经参加乡试十几次了。跟随他交往的读书人获得他的指点,很多人都仕途得意。郭观亭(和郭雨山)兄弟都得到了他的家教,考试得中进入了翰林院,一后一前互相映照。,42,独先生黜抑良久,曾不一骋骐骥不足,固可解乎?夫以先生之德之能,于科名何与轻重?其达观内外,何尝不睨青紫如糠枇?然终不自画,诚欲有所白于时。而又恶夫庸庸者,一蹶而不复振,乃借恬退之名,以文陋而售其巧,故思有以厉之耳。以志则如彼,以遇则如此,此岂尽有司之咎哉?盖所谓天也。唯独郭璧斋先生长期以来没有考中,不曾能够像千里马一样放足驰骋,这种情况本来可以解释吗?凭借郭璧斋先生的德行和能力,与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相比哪个轻哪个重?他的修身和行事如此达观,哪里不明白那高官显爵就像是谷糠一样微不足道?然而最终却没有自己限制自己,实在是想对当世有所陈述,又厌恶那种平庸无所作为,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就借着淡于名利安然退隐的名义,用简陋的文章来实行他的巧思的人。所以我想一定是上天在磨砺他。以他那样的志向,却有这样的遭遇,这哪里全部是朝廷的过错呢?大概就是所说的天意吧。,43,天欲厚之,则不如韫于石而光愈远;丛之丰草之中而荫愈广,而枝愈蕃。向使先生假鸿渐之羽,激昂云路,扬厉中外,讵不快于志而裨益于时?精神有时而竭,福荫有时而单,是亦琢玉斫木之说也。谓能优游林泉,颐神弥性,如今日也乎?谓能泽流似续,光大门阀,如今日也乎?上天想优厚地对待他,就不如把玉藏在石头中而玉的光芒照得更远;把大树放在茂盛的草丛之中而树荫更广大,树枝更繁茂(而不是把璞玉剖开、把大树砍伐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假如郭璧斋先生借着鸿鹄的羽翼在云间昂扬高飞,内外都意气风发,难道不也是心志舒畅并且对当世有所帮助吗?(然而)精气元神总有枯竭的时候,福分和恩荫也有竭尽的时候,这也就是(我先前说的)把璞玉剖开、把大树砍伐的道理一样啊。哪里还能像今天这样在树林和山泉之间闲适地生活保养精神元气呢?哪里还能像今天这样恩泽流布延续,使门第显赫盛大呢?,44,第3节:1、称觞:举杯祝酒。介寿:祝寿。2、侑:相助。在筵席旁助兴,劝人吃喝:食。饮。觞。报答。古同“宥”,宽赦。爵: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3、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45,本年某月,先生六十寿辰。次嗣君雨山,与余为同年友,谬相知爱。将称觞介寿,嘱余以言侑爵。吾闻君子之事亲也,可以无所不至。独称其亲之善,则不敢溢词以邻于诬。今年某月,正好是郭璧斋先生的六十岁生日。他的二儿子郭雨山,和我是同一年考中进士的友人,他对我非常了解和错爱。他将要举杯庆祝郭璧斋先生的生日,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助酒兴。我听说君子侍奉父母,可以什么事情都做,只是称赞父母的美好时,就不敢用溢美之词从而接近虚妄。,46,第3节:4、约穷:穷困,贫贱。5、遘:gu,相遇。痼疾:沉疴,经久难治愈的病。6、离:“罹”,遭受。7、淑:善,美;清澈。8、弃养:父母逝世的婉辞,泛指尊者、长者死亡。9、窃禄:谦辞,无功受禄。10、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47,君子之于友也,四人,季者早殇,二长者并穷约不得怡。独朱氏妹所处稍裕,而少遘痼疾,又离娩厄以死。何命之不淑也!妹卒以八月晦日,不逾月而吾祖母弃养。国藩窃禄京朝,发一家书而两遭期功之丧,又何痛也!于是泣识其略(大略),使咏春追埋清幽,且叙其内外家之系而声(扬言,宣称)以铭诗,以宣吾悲。,曾国藩适朱氏妹墓志,48,君子之于友也,可以无所不至,道扬世德,则不敢虚述以近于谩。余悉先生嘉言笃行稔矣。今欲敷陈盛美,颂祷庞祺,深惧其谀也,故不具论。第论天之生材,此丰彼啬,大有权衡。以征先生所以延年受祉之由,亦使观亭前辈昆仲知今日之蜚声腾实,其郁积者有自非一朝一夕之故也。钦念哉!钦念哉!小子窃禄于朝,盖吾父之溷迹名场,撼顿不得伸,亦有年矣。持是以思,则先生之缉熙纯嘏,天之厚之,正未有艾耳。质之先生,或以斯言为不谬耶?,49,二、文言文阅读(19分)6.(3分)C(厉:同“砺”,磨砺。)7.(3分)C(文中指父训,父教。),50,.,8.(1)直其表而影曲者,吾未之闻也,先生孝友可以施于政,尊行可以加人。(4分)外形挺直但影子弯曲,我没有听说这样的情形,先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行为可以延及到政事上,高尚的品行可以对他人有益处。评分建议:一句1分;语句通顺,大意对即可。,51,(2)吾闻君子之事亲也,可以无所不至,独称其亲之善,则不敢溢词以邻于诬。(5分)我听说郭雨山侍奉父亲时,可以说无微不至,只是称赞他父亲的美好时,就不敢用接近于虚妄的过分言辞。评分建议:“事”、“溢”、“邻”、“诬”,语句通顺,各1分。,52,9.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郭壁斋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4分)外和中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悉心育人;重视德能;达观世务。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四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53,54,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一种负担。,55,2018南通二模: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做不成自己。也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可以少走弯路。,56,跟在别人后面,跟随模仿学习,做不成自己,可以少走弯路,好处,坏处,保有自我有主见,跟随别人时,不能盲从,而应保有自己的主见。(必须写清:别人与自己的关系),57,2018无锡一模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好人必有好报;也有人说,好人未必有好报。但人们选择做好人善事,是因为回报,还是因为那是对的事情呢?,参考立意:善事,因为对,所以做;回报,让善举失去善意;善举,不图回报;回报,让善举锦上添花,58,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一种负担。,59,一、审题与立意1、审题和立意材料的第一句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来自民间俗话。意思是大雁飞去留下鸣声,人生在世要留下名声。材料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说明:前一小句承接俗话,很多人将追求好名声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必然价值取向;后一小句说的是不要刻意把追求好名声作为的行事原则,不能受好名声的束缚。理解材料时,首先要明确“名声”的含义。“名声”是指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这个评价不是一个快速得出的结论,而是经过事件、考验或经过一定的时间沉淀后形成的一种明确的评价。其次,不能把“追求好名声”理解为让人生厌的功利行为,这是人们向善的价值理念。再次,不让名声成为人生负担,不是指反对追求好名声、不要好名声。,60,2、立意材料中的“名声”是好的、有正能量的评价,行文时不能脱离这个立意。不管是正面的肯定或反面的批判,最终指向应落到对人或某一主体的价值追求这个核心上来。立意时应二选一,不宜作所谓的辩证思考。,61,3、写作注意点材料中的表述看似围绕人展开,切不可狭义理解为只写人。写作时可以扩大视野,如写经济建设、环境治理、民生工程、文化发展等多领域,这样可以避免题材的雷同,也可以让阅巻者呼吸到新鲜的空气。,62,以下提供一篇改卷过程中,感觉相对还不错的作文:追求好的名声,方能行稳致远感谢作文的提供者胡老师,谢谢!,63,追求好的名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