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米材料的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纳米材料的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纳米材料进入环境的途径,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行为,纳米材料可能的毒性机制,纳米材料水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研究展望,1.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纳米技术概述:,纳米技术是一个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工程以及电子过程和材料应用等为一体的多学科技术,包括生产、处理及应用粒径在100nm以内的特殊材料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粒径非常小,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粒子交界的过渡区域。它和微米级的材料相比;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量子效应,这使其拥有了许多奇异的特性。,纳米材料在电子、磁学、光学、生物医学、药学、化妆品、能源、传感器、催化剂以及材料学等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1.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分类:,(1)按颗粒形态: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晶体、量子点等。,(2)按化学组成:纳米金属、纳米晶体、纳米高分子和纳米复合材料等。,(3)按材料物性:纳米半导体、纳米磁性材料、纳米非线性光学材料和纳米超导材料等。,1.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环境特性:,(1)生物大分子的强烈结合性。,(2)生态系统的潜在累积毒性。,(3)多种污染物的组合复合性。,(4)扩散和迁移的传播广阔性。,2.纳米材料进入环境的途径,纳米材料进入环境的途径:,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而成为纳米污染物。总的来说,在研究、生产、运输、使用及废物处理等过程中的直接或间接释放,是纳米材料进入环境的主要途径。,(1)随着近年来纳米材料研究的广泛兴起以及生产纳米材料的工厂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增加,工厂和实验室的废物排放是当前纳米材料进入环境的重要途径。,2.纳米材料进入环境的途径,纳米材料进入环境的途径:,(2)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纳米产品的使用。如个人防护品(化妆品、遮光剂)、纳米运动器材以及纳米纤维等都可以通过在使用与处理等过程被释放到环境。,(3)纳米材料的环境直接释放。如纳米监测系统(如传感器)、污染物控制和清除系统以及对土壤和水体的脱盐处理等。目前己经有多种纳米材料用于环境治理,当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环境二次污染。,3.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行为,鉴于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其潜在的环境影响,纳米材料一旦进入水环境,明确其在水环境中的行为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纳米材料特性及毒性变化等。,(1)团聚作用,纳米材料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一旦进入水体就很难分散,极易发生团聚。纳米材料在水中的粒径与其浓度相关,随着浓度的提高粒径增大。,3.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行为,(2)吸附作用,一般来说,纳米材料表面都带有电荷,如纳米TiO2的零电势点为5.2,而天然水体的pH一般都高于此值,所以天然水体中纳米TiO2。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另外,纳米材料拥有大比表面积,在水中可以吸附多种类型的分子。,(3)生物积蓄,生物降解与生物积蓄是相互联系的,能在生物体内积蓄的纳米材料一般不被生物降解,而目前生产的纳米材料以不可生物降解的居多,所以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积蓄作用不可忽略。,2019/12/12,10,可编辑,3.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行为,(4)纳米材料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有机质是天然水体中普遍存在的物质,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所以存在于天然水体中的纳米材料极有可能与其中的有机质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纳米材料本身的特性,进而影响到纳米材料的水生态毒性。,(5)纳米材料的水环境微界面行为,由于较强的吸附作用,纳米颗粒会富集在天然水体中的各种大颗粒物表面,组成微界面,且微界面的纳米材料的浓度高于天然水体中的浓度,因此微界面上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行为会更强烈。,4.纳米材料可能的毒性机制,细胞能够直接摄取纳米颗粒,同时纳米颗粒也可以直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这主要是由于纳米材料粒径小(比细胞小100010000倍),并且有文献表明,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主要取决于其粒径。这些被细胞摄取的纳米颗粒一般都富集在细胞的特定部分(如线粒体),位于细胞内的纳米颗粒能够产生细胞内毒性。,部分纳米材料与光或紫外线一起暴露时,活性氧化自由基的产生速率明显加快,纳米材料的毒性明显加强。,5.纳米材料水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人工制备的纳米颗粒可通过工业生产、纳米产品分解、纳米材料自组装等途径释放到空气中,并与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及各种细粒子结合,反应形成二次粒子来增强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有研究发现,多种纳米材料可以对受试动物造成明显的毒理效应。,有许多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生物体,被生物体所摄取的纳米颗粒不仅可以在生物体相应组织中沉积,而且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等方式进入其他组织中。,5.纳米材料水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对水生动物的毒理效应,水生动物对纳米材料的摄取途径主要包括通过摄食过程进入生物体内和纳米材料直接穿透表皮进入生物体。纳米TiO2颗粒会在虹鳟鱼的消化道和鳃内积蓄,并且通过消化道和表皮摄取的纳米TiO2颗粒可以转运到其他的器官组织中。毒理学实验表明,不管从细胞水平还是生物个体水平来看,纳米材料对水生动物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将黑鲈暴露于含0.5mg/kg可溶性纳米C60的水溶液中,48h后发现黑鲈出现了明显的脑部脂质过氧化损伤、鳃部总谷胱甘肽显著下降及肝基因表达的改变。,5.纳米材料水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对浮游植物的毒理效应,浮游植物作为水环境中重要的生产者,在整个水生态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纳米材料对浮游植物的毒害及浮游植物对纳米颗粒的积蓄均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水生态系统。纳米C60为90mg/L时,对藻的生长速率的抑制大约为30,当藻与纳米C60颗粒团聚体接触时,会加速水体中其他污染物在藻细胞内的富集。将纳米材料制成纳米杀藻布,用于纳米杀藻的研究。结果发现,当纳米杀藻布面积为0.08cm2/mL、光照下处理24h时,藻悬浮液中微囊藻、鱼腥藻、裸藻和衣藻的细胞密度分别下降了77.0、69.1、89.1和56.9,硅藻舟型藻的叶绿素下降了187(质量分数)。,5.纳米材料水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对微生物的毒理效应,纳米材料具有胞内毒性,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杀灭作用,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已将纳米材料用于杀毒抗菌等方面。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灭菌活性随着纳米颗粒浓度的升高而加强;革兰氏阳性菌对纳米颗粒的敏感性要强于革兰氏阴性菌,这可能与细胞膜的结构及细胞的代谢方式相关。光照对部分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6.研究展望,不足之处,现有的资料大部分都着重于研究纳米材料对鱼类的毒理效应,对于水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研究还很少,这限制了整体认识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生物效应。并且对纳米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试必 备:主题演讲面试题目及答案精 编
- 2022年青少年法律意识法制教育专题
- zcs随堂2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知识题库-降碳低碳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课标七年级数学下册平方差公式学习教案
- 西医能量合剂组方解读
- 高级面试指导:代驾面试题目精 编衍生题库
- 经济管理知识挑战:贵州经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读与提升策略
- 体育游戏概念讲解
- 企业员工培训汇报
- 《福州智慧水利建设项目技术规范书(定稿)》
- 《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课件
- 医院窗帘、隔帘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QC小组培训》课件
- 2024年海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糖尿病健康宣教五架马车
- 【标准】城市森林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
- 超市货架油漆翻新协议样本
- 江西省吉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顽童变成小书迷(2023年吉林长春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