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庄子音义》异文初探.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唐陆德明所撰经典释文,是唐以前十四部著作音义的总汇。其中的庄 子音义,对全面阅读庄子文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简略论述经典释文版本流传和庄子音义内容、引书、注家 和研究的现状。根据传世和出土的材料,论述庄子文献从先秦到陆德明时代 的变化,意在展现庄子音义异文出现的文献基础。 其次,查检庄子音义中标注异文所用术语,将其初步分为客观标注和主 观判断两大类。通过统计和分析,得出作者客观纪录远远多于主观判定,肯定性 断定多于否定性评判。 接着简要探析异文中的部分名词和叠字。目的在于考察本字与异文在音形义 上的关系,包括音同或音近替换、形近更改、义近置换,有的属于古今字、异体 字、通假字等。有的本字与异文在声符或形符方面不同,或是在声符上有所增减 而形成异文。 异文的存在为我们认识庄子增加了多样的解读角度,有助于全方位把握 庄子。 关键词:庄子音义异文 名词叠字 a b s t r a c t t h ea n n o t a t i o no f 嘶ec l a s s i c s ( 经典释文) 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r e f e r e n c eb o o k w h i c ht or e a dt h ea n c i e n tb o o k z h u a n g - z i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a n d m e a n i n g ( 庄子音义1 h a s t h ev i m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 w a r d sc o m p r e h e n d i n gz h u a n g - z f ( 庄子) t e x tc o m p l e t e l y f i r s t l y , t h i sa r t i c l ee l a b o r a t e st h e a n n o t a t i o no f t h ec l a s s i c se d i t i o ns p r e a db r i e f l y a n dt h ec o n t e n t , t h eq u o t a t i o no fb o o k , t h ei l l u s t r a t i o np e r s o n s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 t e n d e n c yo fz h u a n g - 矗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a n dm e a n i n g t h e n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m a t e r i a l h a n d e dd o w nf r o ma n c i e n tt i m e sa n dt h eu n e a r t h e dm a t e r i a l , e l a b o r a t e st h ec h a n g eo f z h u a n g - 矗f r o mt h ep r e o i nt ot h et i m eo fl ud e - r u i n g ( 陆德明) i n t e n d st ou n f o l d s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f o u n d a t i o nw h i c ht h eu n u s u a lc h a r a c t e r so fz h u a n g - z i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a n dm e a n i n ga p p e a r s s e c o n d l y , c o n s u l t st h et e r m i n o l o g yu s e dt om a r ku n u s u a lc h a r a c t e r si nz h u a n g - z i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a n dm e a n i n g , d i v i d e st h e mi n t ot w om a j o rl 【i n d si n i t i a l l y , t h eo b j e c t i v e m a r ka n ds u b j e c t i v ej u d g e t h r o u g ht h es t a t i s t i c sa n dt h ea n a l y s i s ,w ec a ns e et h a tt h e a u t h o r so b j e c t i v er e c o r d sa r em o r et h a nt h es u b j e c t i v ej u d g m e n t ,a n dt h ea f f m m a t i v e d e d u c t i o n sa t em o r et h a nt h ed e n i a lj u d g m e n t t h e na n a l y z e st h en o u na n d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 叠字) p a r t i a l l ya n db r i e f l yi nt h e u n u s u a l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a i mi st o f a c i l i t a t et h es o u n d , s h a p e , a n dr i g h t e o u s n n s s r e l a t i o n so ft h eo r i g i n a lf o r mo fac h a r a c t e r ( 本字) a n dt h eu n u s u a lc h a r a c t e r s , i n c l u d i n gr e p l a c e m e n t o f h o m o n y ma n da p p r o x i m a t es o u n d , r e p l a c e m e n to f a p p r o x i m a t es h a p e ,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so fa p p r o x i m a t er i g h t e o u s n e s s s o m eb e l o n gt ot h e 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g r a p h s ( 古今字) m ev a r i a n tc h a r a c t e r ( 异体字) ,b o r r o w e d g r a p h s ( 通假字) a n ds oo i ls o m eo r i g i n a lf o r m so fac h a r a c t e ra n dt h eu n u s u a l c h a r a c t e r sa l ed i f f e r e n ti n t h ep h o n e t i cs y m b o lo lt h es e m a n t i cs y m b o la s p e c t 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u n u s u a lc h a r a c t e r si n c r e a s e st h ed i v e r s er e a d i n ga n g l ef o ru st o u n d e r s t a n dz h u a n g - z i ,a n dh e l p f u li nt h em u l t i - a n g l e so fg r a s po f z h u a n g - z i k e yw o r d s :z h u a n g - z i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a n d m e a n i n g n o u n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磺究成果。据我所知,酴了文中特尉如l ; 话洼务致谢的城方外,论文串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袭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贾献均 已在论文串律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孑:) 、牙建 签字日期:。6 石年l - 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考琦燃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囱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套阅和 借阆。本人授权擘燃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稽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彩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绷、牙 $ 芝 导师签名:f 末广,甚 签字日期:莎年年月多日 签字日期:删6 年f 月1 1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南: 工作单伍蚌埠匡学院 黼 通讯地址:蚌埠审乎跨六彩乎秽弓郯编:2 多多护。 第一章结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典释文和庄子音义略论 一、经典释文 经典释文( 以下简称。释文”) 是隋唐陆德明( 5 5 0 年一6 3 0 年) 编撰的 一部音义书 经典释文序录包括序、条例、次第和注解撰述人 四个部分,比较全面地评介十四音义书编撰的共同属性。正文是有选择地给十四 部经典的经文注音、辨义,以帮助读者阅读经文及注文。释文集中汉至隋唐 近千年二百多家的音切、字形、训诂,成为阅读古典文献的一本有价值的工具书 陆元朗,字德明。旧唐书载他在南朝陈太建年问( 5 6 9 年- 5 8 3 年) 曾响 应太子征求,隋炀帝时期被提升为任“秘书学士”,唐太宗征为秦府“文学馆学 士”,贞观年间任“国子博士”,受封“吴县男”。在他死后,唐太宗经常阅读其 释文。 经典释文序录说他撰书于“癸卯之岁”。“癸卯”,四库全书总目提 出并经钱大听、吴承仕等考订在陈后主至德年问,即隋开皇年问的5 8 3 年。释 文 陆续在隋( 5 8 1 年一6 1 8 年) 后期,唐( 6 1 8 年一9 0 7 年) 前期完成。可以认为 该书成于入唐之前,入唐后修订,后人在作者名字前面题写唐代的官爵。o 根据现存敦煌唐抄本残卷可以知道,释文初期以手抄本流传。新兴雕版 印刷术出现后,开始雕版印行 释文。五代会要第八卷经籍记载,在五 代周朝显德二年( 9 5 5 年) ,“准敕校勘 经典释文三十卷,雕造印板”玉海 记载“校勘经典释文 三十卷雕印”经黄华珍考证,这是书籍出版的整体规 划,实际没有完全雕印三十卷,五代后周时期只是开始雕印校勘部分释文o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五册 崇儒四之一,记载在真宗咸平年间( 9 9 8 年一1 0 0 4 年) ,“诏选官校勘道德经”“并释文一卷送国子监刊板”,景德 黄华珍:庄子音义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4 引严灵峰观点 黄华珍。庄子音义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9 t 庄子音义异文韧撵 二年( 1 0 0 5 年) “诸经及老子释文共二十七卷并已雕即颁行,唯缺庄子释 文三卷”,“亦请”“校订雕印”,可知北宋陆续完成校勘雕印工作。之后很长时 间没有足本刻印。清彭元瑞等编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言“陆氏音义,宋人多各 附诸经之末,久无专刻”。 南宋孝宗赵奋( 1 1 6 3 年一1 1 9 0 年) 以后雕印足本经典释文。元代补版, 称“( 南) 宋元两朝递修本经典释文”。该古本,是唯一存世的完整的3 0 卷本, 为清宫所藏,清儒未见,后为北京图书馆购藏。 黄焯说宋代以后的版本,“为后人删掉不少,如宋代陈鄂校勘经典释文 的时候,把尚书音义中只载形义而不载音的注文多加芟楚,其音义兼载的, 往往存音去义。据今所见敦煌残写本尚书尧典释文毡字条以下有一百 五十条,而今本毪字下才有七十二条,可知宋以后传本被删汰的颇多。”o 明代文渊阁所藏宋刻足本释文,后为钱谦益绛云楼所藏,遭焚之前由明 清之际的叶林宗请谢行甫影抄。北京图书馆所藏释文残卷第二十“春秋左氏 音义之六”卷末的臧镛堂跋文记载,“此卷当即与钱本同”,“通志堂徐氏板( 版) , 出于叶林宗借绛云楼藏本影写”清徐乾学通志堂经解本根据叶抄雕印卢文昭 抱经堂本以校勘徐本而成,后附有卢文昭考证。卢、徐本质量略等。叶抄今 不存,相对而言,徐本最能保持宋刻的规模。 四部丛刊影印徐本,附近人孙 毓修校勘记三卷,中华书局1 9 8 5 年重印。 万献初( 经典释文) 研究综论( 2 0 0 5 年) 对释文从文献和语言两个方 面进行全面评述,资料丰富。 二、庄子音义 注解撰述人 中扼要地叙述庄子姓名、籍贯、时代、事迹等基本履历,如: 。与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同时”,“齐、楚常聘以为相,不应”;简介庄子生 活作风,“时人皆尚游说,庄生独高尚其事,悠游自得气概括其书的内容主旨, “以逍遥自然无为齐物而已”;对庄著定性并提醒阅读时的注意事项,。大抵皆寓 言,归之于理不可案文责也气其艺术特色是“辞趣华深,正言若反”;陈述作品 内容篇章结构变化,“后人增足,渐失其真”,“诸凡巧杂,十分有三气说明庄 子版本情况,“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 最后著录众家的注释( 包括注、音、义疏、集解) 成果。 黄焯t 经典释文汇校) 中华书局,1 9 8 0 :前言第2 页 2 帮一章绪论 ( 一) 版本 以及诗文一类著作”o 日本奈良天理图书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购藏一宋刻本庄子音义,于1 9 8 2 年影印出版,称。天理本”该本是 经典释文抽印本,可能在明代中期前后 传入日本,o 与北图本是同书异版。 “北宋南宋合璧本”南华真经十卷本,卷一至卷六经文分散收录庄子 音义,比北图本和天理本优良。 通志堂、抱经堂本印后不久就陆续传入日本。其中和刻本庄子音义单行 本于宽保元年( 1 7 4 1 年) 覆刻出版。 ( 二) 所存注家 庄子音义) 由陆德明白注、别家注及引用书目组成汉魏六朝注解庄子, 渐次增多经解撰述人 里介绍了部分的庄子注家资料:崔鬏( 晋) 注、 向秀( 晋) 注、司马彪( 晋) 注、郭象( 晋) 注、李颐( 晋) 集解、盂氏注、王 叔之( 南朝宋) 义疏、李轨( 晋) 音、徐邈( 晋) 音九人崔读注以。崔鬣云” 。崔云”。崔”“崔李云”。崔郭司马云”等形式出现,有五百多处,遍及2 5 篇 司马彪注约七百五十处,王注共5 3 处,遍及1 2 篇李注包括李颐和李轨注,多 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 济南:齐鲁书社。2 0 0 5 :2 4 6 吴枫:中用古典文献学 济南;齐鲁书杜,2 0 0 5 :2 4 9 黄华珍l 庄子音义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2 9 3 t 庄子音望异文初探 达六百余处,遍及3 3 篇徐注约四百二十余处,遍及3 3 篇。郭象注约二百七十 处,遍及3 1 篇。向秀注以“向云”“向郭云”“向司马云”“向崔本”“向本” 等达一百六十余处,遍及2 0 篇。实际上,文中所引注家还有:简文帝( 南朝梁) , 其注约六十处,遍及8 篇;以及孔安国( 汉) 、郑玄( 汉) 、郑众( 汉) 、班固 ( 汉) 、高诱( 汉) 、宋均( 汉) 、服虔( 汉) 、东方朔( 汉) 、马氏( 汉) 、 许慎( 汉) 、如淳( 魏) 、杜预( 晋) 、李奇、皇甫谧( 魏晋) 、韦昭( 三国吴) 、 张揖( 魏) 、嵇康( 魏) 、郭璞( 晋) 、潘尼( 晋) 、王逸、王肃( 魏) 、支遁 ( 晋) 、郑重、樊光、褚诠之、苏林等姓名。这些注家以魏晋南北朝人物多于两 汉人物,又以司马彪注为最多。 ( 三) 引书 庄子音义中所引用的书目,应当是陆德明直接过目,即使没有过目,也 是所引书中所引的。根据四部分类法,所引书有经部:归藏、易、易说、 尚书、尚书传、 诗、诗笺、毛诗传、毛诗草木疏、韩诗外传、 周礼、郑众注周礼、郑玄注周礼、郑玄注礼记、礼统、春秋、 左传、杜预注左传、论语、家语、三苍、三苍解诂、说文、字 林、字书、玉篇、 字略、字韵、尔雅、樊光注尔雅、广雅、 方 言、释名、 苍吉篇、小尔雅、 通俗文、声类、国语。史部:史记、 李奇注汉书、苏林注汉书音、汉书音义、孟康注汉书古今人名表, 纪年、吴越春秋、周书、战国策、高士传、山海经、东方朔十 洲记、地理书、洞纪、汉武内传、白虎通、 汉令、清泠传子部: 孟子、鲁连子、管子、尹文子、墨子、尸子、唐( 子) 、吕氏 春秋、淮南子 、许慎注淮南子、说苑、通变经、 风俗通、星经、 石氏星经、长历、黄帝素问集部: 楚辞、王逸注楚辞、 为北宋本, 无音义) ,校出异同,o 对异文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前哲已经对经典释文和庄子音义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多是全书 万献初;( 经典释文 音切类目研究的基本结论 语言研究 2 0 0 3 ,2 3 ( 4 ) :7 2 7 7 万献初:( 经典释文) 研究综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 0 0 5 ( 1 ) :2 5 黄华珍:庄子音义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2 3 9 2 0 3 5 。t 庄子膏义,异文韧探 综合论述,兼及提到异文。对异文也有专门讨论,但是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本文对庄子音义异文进行探析,侧重于本字和异文在音形义方面的分析,有 助于从形式和内容多方面理解庄子。庄子从产生到陆德明时代,就已经是 差谬颇多了。 第二节陆德明时代以前庄子版本概说 陆德明之前的庄子有哪些版本、注本? ( 文中对t 庄子“版本”与“注 本”等同使用) 本文将对陆德明时代以前对庄子研究论著、论文、引文等作 简要介绍、分析 一、先秦庄子版本 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言“时人皆尚游说,庄生独高尚其事,优 游自得,依老氏之旨,著书十余万言,以逍遥自然、无为齐物而己;大抵皆寓言。” 苟子( 前3 3 5 年一前2 2 5 年) 最早评价庄子( 前3 6 5 年一前2 9 0 年) 。o 史记 孟子苟卿列传:。苟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 檄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 万言而卒。” 王煜老庄对鬼谷子的沾益介绍了鬼谷子引用、改造和发展庄子一些概念 和命题。o 神仙之说起于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也有谈论。 列子汤问篇 更加细致地描写神仙生活o 稍后于庄子的屈原( 前3 4 3 年一前2 9 9 年) 、宋玉的 楚辞赋或复述或仿作或取自庄子故事语言。o 韩非子中主道、 扬 权等篇,尤其是吕氏春秋) 的许多篇章,都可见到庄子学派痕迹 二、西汉庄子版本 西汉早期书籍多为简帛1 9 8 8 年,湖北江陵张家山的墓里出土汉代第四代君 主文帝( 前1 7 9 年一前1 6 3 年) 初年的竹简,其中有庄子 的盗跖篇,o 有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石家庄t 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3 房中立t 新编鬼谷子全书北京;学苑出版社,1 9 9 5 :7 8 2 1 9 2 道教协会研究室t 道教略识道协会刊,。1 9 6 2 ( 1 ) 刘生良;鹛翔无疆一庄子 文学研究 北京 人民出版社2 0 0 4 :9 9 - - 1 0 0 李学勤;徇帛书籍的发现及其影响) 文物 ,1 9 9 9 ( 1 0 ) :3 8 4 3 。5 9 6 第一章雏论 待整理研究。安徽阜阳汉简中有则阳、让王、外物诸篇的一些文字,他 们都属于庄子l 杂篇,证明庄子杂篇距战国不远。o 其体制以单篇流传, 供人阅读。 秦代专行法治,汉初崇尚“黄老”,言老而不言庄。两汉四百年,研读庄 子的人很少。 史籍所载熟悉庄书的有贾谊。史记屈原贾谊列传载,贾谊能“诵 诗属书”,与晁错一起“明申、商”,“颇通诸子百家之书”。贾谊在长沙作鸱鸟 赋,其中“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一段,化自 庄子大宗师“子来有病”这一段。 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 前1 7 9 年一前1 2 2 年) 的淮南子明引仅见逍遥 游一条,但是暗引庄子总数过百条。如:庄子咳0 意:“吹啕呼吸,吐故 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淮南子精神i l l 将此两种导引动作发展为六种:“若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 经鸟伸,凫浴猿蹑,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不以滑心。”o 刘安召集学者撰写淮南予时,曾撰写庄子要略和庄子后解两书, 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研究著作( 已佚) 。从文选中可辑出几句:文选( 张 景阳) 七命中有李善注庄子“庚市子肩之毁玉也”一句,李善引淮南子庄 子后解“庚市子,圣人无欲者也。人有争财相斗者,庚市子毁玉于其间,而斗 者止”作为注解。清俞正燮癸己存稿第十二卷( 庄子) 司马彪注集本跋: “文选谢灵运入华子冈诗、江文通拟许询诗、陶渊明归来去词、任 彦升齐竞陵王行状注并引淮南王庄子略要;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 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张恒寿根据余正燮和日武内义雄考证,认为刘安 庄子后解是对五十二篇庄子的解说说明刘安曾整理并注解庄子o 另外对庄子) 的记载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作史记, 西汉末期刘向、刘歆父子编校天下遗书,著 别录、七略都是出于史事追 述、史籍整理而接触庄子相比较魏晋南北朝来说,研究庄子的人数比 较少。 司马迁( 前1 4 5 或1 3 5 年约前8 7 年)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记载:“其 廖明春: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史的重写 文艺研究 ,2 0 0 0 ( 3 ) :2 9 孙以楷主编陈广忠,宗粱华著;道家与中国哲学( 汉代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4 :8 7 8 8 张恒寿:庄子新探 湖北人民出版杜1 9 8 3 :2 2 2 4 7 t 庄子啻义 异文初探 学无所不窥,然其本归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 盗跖胜箧,以诋孰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 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 免也。其言洗洋自恣以适己。” 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也提及庄子文风特点:“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 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禚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 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着数万言而卒。” 西汉后期成帝时期,刘向( 前7 7 年一前6 年) 、刘歆父子,整理先秦诺子书籍。 班固汉书艺文志序记载“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每一书已, 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刘向每校完一书,都要作篇“书录”, 叙述校书经过,介绍作者身世及学术源流。刘向校书绝大多数分内篇外篇, 分篇最迟不得晚于西汉后期刘向。庄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诸子”之一,亦在 被整理之内 y 三、东汉庄子版本 东汉时期对庄子有所研究的人物据文献记载有以下几人: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蜀有严君平,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 “严周”即庄周,这是避东汉明帝( 2 7 年- 7 5 年) 刘庄讳改“庄”为“严”。汉 书叙传载班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之术”。o 东汉班固( 3 2 年_ 9 2 年) 根据别录七略编撰的汉书艺文志记载: “庄子五十二篇”虽没有标出内、外篇,但是庄子音义记载了班固已经 分了内篇外篇。齐物论“大瑰”,释文载:“司马云:大朴之貌。众 家或作大槐,班固同。”“夫道未始有封”,释文;“崔云:齐物七章,此 连上章,而班固说在外篇。”“恂”,释文:“崔云:战也,班固作胸也” “天倪”,释文:“崔云:或作霓,音同,际也。班固日:天研。”涉及班固 的注解全在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一章,班固见于别本,属于外篇 章太炎理解为。夫道未始有封”一章,班固以为验其义蕴,当在外篇可知, 班固编撰汉志时,庄子实际已有内篇外篇之分。 作者不详:内、外篇的划分和内篇篇名拟定之考辨 h t t p :m z h u a n g z i c c m z z z b z z k z 0 7 1 1 0 0 3 a s p 2 0 0 1 张京华:庄子哲学的后世影响和后世对庄子哲学的改造h t t p :m c o n f u c i u s 2 0 0 0 c c a t a o i s t z h u a n g z i z h x l 3 h t i i2 0 0 0 - l l 一1 6 8 第一章绪论 马融( 7 9 年一1 6 6 年) 为东汉初期的“通儒”。后汉书马融传;“融既饥 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日: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 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 所谓也。”其中“左手据天下之图”一句出庄予让王。庄子音义引向 秀庄子注五次讲到“马氏”,有人间世骈拇马蹄庚桑楚,如: 庚桑楚“苦之”,“向云:马氏作最,又作穷。”江世荣认为“马氏”就 是东汉马融,则马融可能注解过。 东汉末高诱注吕氏春秋必已“庄子行于山中”时说:“庄子名周,宋之 蒙人,轻天下,细万物,其术尚虚无,著书五十二篇,名之日庄子。”则其对 庄子有所了解。 四、魏晋南北朝庄子版本 魏晋时代,社会大环境动荡,玄风大盛。 言:1 庄老周易,总谓三玄”三国何晏、 阮籍、嵇康促使庄书盛行陈寿三国志魏书曹植传说何晏好老、庄之言, 王粲传说到阮籍以庄周为模则,嵇康好老、庄之说,“于是崔镤、向秀、郭 象、司马彪等接踵为之注,而风俗亦此移矣”。( 洪亮吉晓初书斋初录) 晋 书郭象传称“先是注庄子) 者数十家” 晋书向秀传云:“向秀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方 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 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惠帝之世,郭象又述而广之,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 言遂盛焉。” 南朝宋刘义庆( 4 0 3 年- 4 4 4 年) 至乐 二篇,又易 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己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 其义一也。” 向秀、郭象先后注解庄子,郭象又有所发展。此前已有数十家注解庄 作者不详:内,外篇的划分和内篇篇名拟定之考辨 h t t p :w w , z h u a n 呕z i c m t z z z b z z k z 0 7 1 1 0 0 3 a s p 。2 0 0 1 9 t 庄子音望,异文韧探 子,探究主旨,包括崔箴。刘孝标注引秀本传言:“秀游托数贤,萧屑卒岁, 都无注述,唯好庄子,聊应崔溪所注,以备遗忘。”崔于向前己作注解。国 经典释文序录云:“庄生宏才命世,辞趣华深,正言若反,故莫能畅其 弘致。后人增足,渐失其真。故郭子玄云,一曲之才,妄窜奇说,若阏奕 意修之首,危言游凫子胥之篇,凡诸巧杂,十分有三。”郭象时 代的学者已经感到自战国以来,庄子的内容、篇数有所增加。 “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言多诡诞, 或似山海经,或类占梦书,故注者以意去取。其内篇众家并同,自余或 有外而无杂。唯子玄所注,特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徐先民、李弘范作音, 皆依郭本,以郭为主。” 东晋张湛在列子注中,曾分别引用向秀的庄子注和郭象的庄子注, 可见在东晋时代,这两种注本并存,内容不完全一样。 庄子音义列出多位隋唐之前的注者,及其时代、分篇、卷篇数等:崔镤 注十卷二十七篇( 晋,内篇七,0 1 篇二十) 向秀注二十卷二十六篇( - - 作二十七篇,一作二十八篇,亦无 杂篇,为音三卷) 。司马彪注二十一卷五十 二篇( 晋,内篇七,0 1 , 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为音三卷) 。 郭象注三十三卷三十三篇( 晋,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为音 三卷) 。李颐集解三十卷三十篇( 晋,作三十五篇,为音一卷) 。盂氏注十八卷 五十二篇。王叔之义疏三卷( 宋,亦作注) 。李轨音一卷。徐邈音三卷。 注家不同,也可能形成篇数不同的版本。序录未标出的但实际书中引用 的人物有:孔安国、服虔、班固、许慎、东方朔,杜预、简文帝、支遁、郭璞、 嵇康、潘尼等注家不同的著者,“以意去取”,会产生文字、断句、篇章结构等 方面有差异的注本 庄子音义 出现“一本”“俗本”“永和中本”“宋元嘉中本”“元嘉本”“简 文本”“崔本”。向本”“向崔本”“司马本”等注本多数注本容易判断其著者情 况其中“宋元嘉本”“元嘉本”,经查证为南朝宋文帝( 刘义隆) 年问( 4 2 4 年 一4 5 3 年) 版本参考中国历史纪年表和向秀( 约2 2 7 年一2 7 2 年) 生卒年, 可以确定“崔、向永和中本”,为东汉穆帝( 司马聃) ( 3 4 5 年- 3 5 6 年) 年间,崔 镆注解的二十七篇本和向秀注解二十六篇本( - - 作二十七篇,一作二十八篇) 。 车晶:司马彪庄子注) 研究 成都:四川大学2 0 0 4 1 0 第一章缝论 列子集释附录一:“新唐书艺文志:张湛延年秘录十二卷,旧 唐志不著撰人。伯峻案: 文选辩命论李善注引庄子张湛注,文廷式 补晋书艺文志因谓张湛有庄子注,又自疑之。汤用彤读道藏札记 谓养性延命录引庄子达生篇,皆有张湛之注,可知张湛曾注庄子。”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 4 0 2 年) 司马德宗下令废简用纸,抄、写、印书都采用 纸。 五、隋唐庄子版本 根据经典释文序录,在唐初仍存在篇数不同的版本:崔、向注解庄 子的二十七篇本和李颐集解三十篇本,应是五十二篇古本重要篇目的选注 本郭象注解三十三篇本是庄子修订本盂氏、司马彪注解的五十二篇本应 当是庄子全注本 司马彪注本,隋书、新旧 唐书、南宋初年郑樵( 1 1 0 4 年- 1 1 6 2 年) 通 志皆著录,宋元马端临( 1 2 5 4 年- 1 3 2 4 年) 通考朱载,约亡佚于南宋。 唐以老聃为宗。唐玄宗于天宝元年( 7 4 2 年) ,追奉庄子为“南华真人”,庄 子被改名为南华真经与魏晋盛行“老庄”不同,唐代注庄二十多种, 多重字义、音释,义理发挥少,有融合佛道倾向。如何妥庄子义疏,张羡道 言,王穆 广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 2 0 0 4 ,3 ( 8 ) :4 4 4 5 1 2 第二章标注异文的术语 文字学上的术语“异文”,统称通假字和异体字。版本学、校勘学上的术语 “异文”,指称一书的不同版本之间和同一处的章、节、句、词、字,别处所引 出现的差异。原本的称为“正字”,与其有差异的称“异文”。“正字”与“异文” 也可互称“异文”。异文与本文未必有对错是非之分雪 异文包括字、词、句、段、篇上的不同:“字”有通假字( 通用字) 、异体字、 古今字、讹文、脱文、衍文、倒文等,“词”有一词异字、异词同义、异词异义、 换用虚词,“句”有语序不同、增减词语、旬式变换,断句不同,分篇的不同, 等等。o 其中包括连绵字、正俗、避讳等。o 本文对庄子音义中“字”和“词”的一部分异文讨论异文标注所采用 的术语,依据所提及其它版本的数量划分,检得以下几种类型( x 、y ,根据内 , 容代表本字或异文,可能是一个或数个文字。每种类型后加括号,注明所统计的 此类型出现次数) : 第一节客观标注 客观存录众本异文,一般不对异文的正误作判断 一、不言某本而录异文( 1 1 1 ) 没有提及版本来源,没有说“本”或版本作者姓名、年代等,仅记录异文。 ( 一) 提一个异文的( 7 5 ) : 1 或作x ( 1 5 ) ,如: 浙江大学学报 ,1 9 9 8 ,1 2 ( 3 ) :1 3 5 4 1 4 0 罗积勇;异文与释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 9 8 6 ,( 2 ) :5 8 5 9 吴辛丑t 简帛异文的类型及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2 0 0 0 ,( 4 ) 张树渡l 诗经异文类型研究河北学刊 ,1 9 9 3 。( 5 ) :7 2 7 9 1 3 ,丝乏型! 生墨丝 以“下”表示下一个字有异文( 1 ) :外物:“而骜:本亦作敖,同。五 报反,下同。下或作骛。” 2 亦作x ( 1 5 ) ,如:逍遥游:“遥:如字,亦作摇。” 3 又作x ( 1 6 ) ,如:养生主:“逐天:徒逊反,又作遁。” 4 字又作x ( 1 5 ) ,如:应帝王:“得厝:七故反,字又作措,同。” 5 字或作x ( 1 4 ) ,如:让王:“钎:之然反,字或作键。” ( 二) 提及本文和异文两个字的( 3 6 ) : 1 x 作y ( 1 ) :人间世:“而斗其捷:在接反。崔读若唯无裕王公 绝句,必将乘人而斗绝句捷作接。” 2 x 或作y ( 2 8 ) ,如:人间世:“盛矢:音成,下及注同。矢或作 屎,同” 3 x 又作y ( 1 ) :齐物论:“确斯:苦角反,斯又作澌” 4 x 亦作y ( 3 ) ,如:大宗师:“虫臂:臂亦作肠,崔本同。” 5 】【1 同( 2 ) ,如:德充符:“支离无赈:徐市轸反,又音唇。司马云:固 曲跋企也圄企,支离言脚常曲,形体不正,卷缩也无服,名也。崔云:固跛, 偃者也7 支离,伛者也。赈盾同。简文云:跋,行也。服,臀也” 6 x 或为y ( 1 ) :山木:“泠:音零。”“禹:司马云:泠,晓也,谓以真道 晓语禹也。泠或为命” 二、提及某单本( 7 9 1 ) : ( _ ) 标明某本及其异文( 7 5 5 ) : 1 言及一本而未明写著者或年代( 4 6 3 ) : ( 1 ) 一本作x ( 7 4 ) ,如;齐物论:。真伪:一本作真诡” ( 2 ) 本又作x ( 1 3 3 ) ,如:天下:“轮不蹑:本又作跨,女展反。” ( 3 ) 本或作x ( 踞) ,如:逍遥游:。冥;本或作棂,同” ( 4 ) 或本作x ( 1 ) :人间世 ;“壹:音文,或本作量,同” ( 5 ) 本或即作x ( 1 ) : l h 木:“夫出:如字夫者,夫子,谓庄子也本 或即作。夫子” ( 6 ) 本亦作x ,多数异文是单字( 1 6 4 ) : 其中有为了避免混淆而摘录两( 1 2 条) 或三个字( 1 条) ,异文还只是一 1 4 帮二章标晓肄交的术谣 个字( 1 3 ) ,如: 大宗师:“成然:本亦作俄然。” 逍遥游:“至至者:本亦作至足者。” 异文有两个字,与本字都不同( 1 ) :在宥: 践藉也。本亦作肴肴。” ( 7 ) 本亦作x 字( 2 ) ,如:逍遥游:“之生: 2 注明一个异文,也标示注家或年代( 2 6 3 ) : “脊脊:音籍,在亦反,相 本亦作主字。” ( 1 ) 崔作x ( 7 ) ,如:庚桑楚:“而捉:徐侧角反。崔作促,云:迫促 也。”另有1 条人间世:“嗅:崔云髌,许救反。黄焯经典释文汇校 云( 下文简称“焯”) :“云宋本、景宋本同,卢本改作作” ( 2 ) 崔本作x ( 1 2 5 1 ,如:天下:“骊;崔本作酾,音而,郭音饵。 司马云:色厚貌。崔、郭、王云:和也。骊和万物,物合则欢矣。一云:调也。” 焯:“注文骊字卢本改作帅。” ( 3 ) 崔云或作x ( 3 1 ,如; 齐物论;“天倪:李音崔,徐音诣,郭音五底反。李云:分也崔云: 或作霓,音同,际也。班固曰:天研。” ( 4 ) 崔本亦作( 1 ) : 人间世:“匠伯:伯,匠石,字也。崔本亦作石。” (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阜阳界首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扁鹊考试题及答案
- 考试题及答案数学
- 切线考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解剖学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眼科基础知识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高级养老护理员理论测试试题含答案
-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版三方公司环保设备更新借款合同
- 2025独家销售合同:智能家居系统区域独家代理协议
- 2025年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毒蛇咬伤病人院前急救要点
- 无痛胃镜检查护理配合
- 广东能源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AHA2023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2
- 高血压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治
- (零诊)成都市2023级(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海鲜活动促销活动方案
- 管线施工协调管理方案及措施
- 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模型-洞察阐释
- 10万吨年硫铁矿烧渣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评报告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