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PPT.ppt_第1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ppt_第2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ppt_第3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ppt_第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并序,东晋陶渊明,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辞的这种体裁的常识。2、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守志归隐的思想。3、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优美,在风格上具有淡远潇洒的特点,而这种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学习本文对此要深入加以体会。4、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陶渊明(367-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其诗质朴、平淡、自然,是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作者简介,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他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吏的品格。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渴望有所作为,但生逢乱世,又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再加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所以几仕几隐,在41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确实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以后,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作品,说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柯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文体介绍,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赋。,这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象诗,但压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虽属辞赋,但言辞浅切、畅达,旷逸之情沛然流出,自然成韵。结构井然有序、谨严绵密,匠心独运而不见斧凿之痕。,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题解,归去来兮,辞,回去,语气助词,回去吧,题解,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以:介词,用来。,生:动词,维持。,会:适逢,恰逢。,以为:把作为。,以:介词,因为。,见于:固定格式,表被动。,之:结构助词,的。,寻:时间副词,不久。,去:距离。,我的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开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请归纳序文的主要内容。,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自读序文,思考:陶潜为何辞官归隐?,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本文属“辞”体,多为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六字句:按三拍读,3、3顿或1、2、1、2顿。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另外还应注意语调、语气。三字句2、1顿;五字句2、3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朗读指导,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第一段分两层:第l层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为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第2层从“舟遥遥以轻飏”到“熹微”,押ui韵,韵脚有“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段也分两层:第1层“乃瞻衡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2层“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还”“桓“,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闲适恬淡,怡然自得,按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明确韵脚,理清层次:,第三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籽、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情神自由。,全文结构思路:,第一段: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和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二段:写回家之后的愉悦。,第三段:写回乡后的生活。,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全文结构思路小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助词,疑问代词,为什么,既然,疑问代词,为什么,同“以往”,挽回,补救,语气副词,大概。,正确,x,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而,表修饰,于是,接近,拿起,酒器,状语后置句,一边一边,yng,x,zi,zn,min,微明,酒器,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举,远,而,拄着,明白,徘徊,无意地,q,y,xi,hun,而,名作状,在园中,每日,使动,使愉快,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名作动,弹琴,读书。,状语后置句。,名作动,用桨划,疑问代词,什么。宾语前置,语助词,请允许我,古今异义,农事,春耕。,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将要,既又,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疑问代词,什么,宾语前置句,何,姑且,期求,宾语前置句,2019/12/12,28,可编辑,文言知识归纳,1、五个疑问代词:,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2、“之、以、兮、而、来”五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如“归去来兮”“大风起兮云飞扬”。,来:虚词,无义,如“归去来兮”;有时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如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之、以、而”三个文言虚词用法自己归纳。,具体赏析,体会感情:,1、诵读第1段,思考: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2、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田园将芜胡不归?“心为形役”,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形”,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已往,来者,昨非,今是,出仕,归隐,表达对官场的鄙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自责自悔,思考:作者辞官回乡时的心情如何?,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思考:回家后,作者过着怎样的生活?,“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引壶觞”到“之易安”,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作者正如“出岫之云”“倦飞之鸟”,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这一段由路途写到家门,由家门到居室,再由居室到庭院,甚至目光远及。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的、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具体分析,归途,归心似箭,抵家,欣喜若狂,居室,舒适安逸,涉园,留连忘返,第二段:归家后的怡然自得.,诵读第3段,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1)悦亲戚之情话,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2)乐琴书以消忧,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3)告余春及,有事西畴,与乡邻交往之乐;,(4)窈窕寻壑,崎岖经丘,巾车孤舟出游之乐。,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乐趣,和亲戚们谈家常,弹琴读书,准备劳作,驾车出游,第三段:归田后农村生活的乐趣.,内容分析,诵读第4段,思考: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又有何表现?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不伸张心志、何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通过想象,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内容分析,承上而问,委心任去留,遑遑欲何之,自我解答,富贵浮云,反,恬然自乐,(),正,(),卒章显志,乐天安命,讨论: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陶渊明的诗和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在前面介绍陶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读山海经,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咏荆轲,全文主旨,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总结:,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正如苏东坡所云:“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这种“委心任去留”的任真自得之意,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从第二段中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语句,仔细加以品味。,(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对简陋的居处表示满意,“松菊”喻高洁志趣,(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