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 业务学习.doc_第1页
带状疱疹 业务学习.doc_第2页
带状疱疹 业务学习.doc_第3页
带状疱疹 业务学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带状疱疹名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常伴有或遗留明显的神经痛。发病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血液 水痘 / 呈隐性感染 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 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或抵抗力下降 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 神经支配区域 水疱 / 神经痛 临床表现:1) 、典型表现: (1)、前驱症状:发疹前部分病人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症状,皮肤自觉 灼热感或神经痛。 (2)、皮损特点:潮红斑,丘疹,水疱,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 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 (3)、好发部位:三叉神经、颈神经、肋间神经和腰骶神经的支配区域内。2) 、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 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 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 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 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 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 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 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B超,心电图诊断:1.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2.有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3.中间皮肤正常。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1、 全身治疗:应用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重者(疼痛剧烈、皮疹在头面部、 老年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2、局部治疗:干燥、消炎 1)、水疱未破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 2)、破溃后3硼酸溶液湿敷,或0.1%黄连素溶液湿敷 3)、合并眼部损害外用阿昔洛韦眼膏、阿昔洛韦滴眼液 3、物理治疗:可选用红外线治疗仪(频谱)照射,以缓解其疼痛,促进皮损干涸和结 痂。 护理诊断: 1、 疼痛 2、皮肤完整性受损3、焦虑 4、知识缺乏5、潜在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1、穿宽松棉质衣物,防止衣服过小、过紧磨擦患处增加疼痛。 2、评估疼痛的程度。 3、分散注意力,心理支持及家人陪伴。 4、协助病人采用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皮肤护理:1、水疱期对破溃的水疱尽量保持其完整性,水疱过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 抽取液体,切勿弄破水疱,避免感染。 2、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达到止痒、收敛、消炎目的。 3、水疱破溃有渗液者,通过湿敷减少创面渗出,预防细菌感染。 饮食指导:1、进食营养丰富食物;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生姜、辣椒、烟酒健康指导:1、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 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历御疾病的能力 2、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 在看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