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 学费制度改革以来, 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伴随贫困而来的,是贫困生完成学业的艰 难,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社会的稳定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受阻等问题。我国高校贫困 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矛盾;高等教育收费 偏高、增长速度过快,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不相适应;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扩大;各种意外或非意外原因导致的家庭贫困;贫困生资助 体系不完善,等等。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采取的主要资助政策模式有三种:免费加助学金模式、收费加 贷学金模式、混合资助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政策 大致经历了免费加人民助学金阶段( 50 年代至 1983 年) 、 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阶段 (1983 至 1986 年) 、奖学金与学生贷款并存阶段(1986 年至 1994 年) 、“ 奖、贷、助、 补、减” 资助体系及国家助学贷款与国家奖学金的试行(1994 年至今)几个阶段。经过二 十多年的摸索, 我国已经建成了一套完整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资助的基本方式有“ 奖 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 和“ 绿色通道” ,为解决贫困生问题立 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我国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其实施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 足: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制度设计不合理;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对学生综合素养 培养和诚信教育不足;社会参与资助力量薄弱;缺乏协调统一的资助措施和足够的资金 支持;金融机构控制助学贷款的发放额;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要确立政府在资助高校贫困生工作中的主体 地位,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法规,进一步 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加强贫困生的认定机制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和建设,建立个人 信用信息征询系统;建立多渠道的社会资助网络,合力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加强高校 对贫困生资助的管理和建设;经济救助与人文精神关怀相结合,做好贫困生心理解困工 作。 关键词: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ii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in college education system, especially, the reform of tuition system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he number of poverty- stricke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s more and more increasing. being impoverished, the poverty- stricken students cannot afford their study, and some of them become sensitive and abnormal mentally. the poverty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also brings a threat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 are many causes for the pover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first one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hor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tui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eople cannot support the higher education charge that is rising speedily.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eople,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s widening for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different districts. family poverty results from some accidental or usual reasons. the support system for poverty- stricke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s incomplete. there are three main support policies in the world after world war ii: free and scholarship policy, charge and national loan policy, mixed support policy. our country s support system for poverty- strick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experienced four phases the phase of free and allowance of people, the phase of allowance of people and scholarship of people, the phase of scholarship and loan, the phases of scholarship, loan, part- time jobs, allowance and remittance. our government has built up a set of complete support system for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consisted of support policies, national scholarship policy, national loan policy for schooling, jobs for schooling policy, subsidy for extraordinary difficulties policy, tuition lightening and exempting policy and green passage policy. it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poverty- 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it still exists many shortages in the support system for poverty- stricken stud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rstly, the system frame of the support system is not reasonable. secondly, there is not a reasonable criterion for the cognizance for poverty- stricken students. thirdly, mor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made for students to make them more honesty. to some extent, the social support is not enough. there is not uniform measure and the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i support fund is not adequate. the finance organization limits the quantity of loan for students. the potential support for poverty- stricken students should be outspreaded more. to improve on the support system for poverty- stricken studen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the main role and it should dive more fund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 more reasonable charge criterion, and improve on the law for support system. the cognizance for poverty- stricken stud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mor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made for students to make them more honesty. individual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we also should collect more social support sources. both the substantial support and psychic support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overty- stricken students to make them more independent, capable and strenuou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verty- stricken students; support system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一章 绪 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理论基础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欧洲中世纪的近代大学中,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制度就已经存在。在过去的九个 世纪中,各国对大学生的资助事业一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 20 世纪 30、40 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都有一部分大学生及其家庭因经济 困难不能承担上大学的费用。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采取的主要资助政策模式有三种。 (1) 免费加助学金模式。免费加助学金模式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最为盛行,先后被 50 多个国家 采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和前苏联的模式。英国的助学金制度开端于1902 年教育 法 ;1944 年教育法 开始强调免费加助学金政策在大学生资助事业中的主导作用; 1960 年的安德逊报告标志着英国模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完善,也最慷慨的资助政策。 (2)收费加贷学金模式。实行这一模式的发达国家只有日本。1886 年,东京帝国大学 建立后就宣布以贷学金作为资助本校学生的主要方法。1942 年,日本文部省提出了育 英团创设纲要 ,设立贷放性奖学金,由政府对其承担担保人的法律责任并支付利息。 1984 年,日本育英会修订了日本育英会法和实施条例 , 将贷学金划归为两种:“ 第 一种借贷奖学金” 是不计利息的贷学金,主要供传统的出身贫寒、经济困难、最需要资 助的学生借贷,学生无需归还利息。“ 第二种借贷奖学金” 是计利息的贷学金,供其他需 要的学生借贷。这一改革简化了贷学金的管理,为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世界性改革提 供了典范。 (3)混合资助模式。美国是首先采用混合资助模式的国家。在“ 人力资本投 资” 理论的影响下,美国1965 年高等教育法宣布同时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完全以 学生经济困难程度来决定资助方式和资助金额,授权提供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校 园工读等多种直接资助方法。另外,各种资助方法的混合还直接反映在大部分学生获得 的资助中,因为大部分受到政府资助的学生都同时兼获两种以上性质的资助资金。混合 资助的具体结构在各国差异很大。加拿大的混合资助结构是“ 400 加元贷学金+其他资 助” ,澳大利亚、新西兰 20 世纪 90 年代的新政策是贷学金用于支付学费,助学金用于 补助生活费用1。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国家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系统地开展对 大学贫困生资助的理论研究。伴随着学生资助制度在各国的实行,世界各国学者对贫困 1 李振江. 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j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6 , (1 1 ) :1 1 5 1 1 6 .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生资助问题进一步展开了研究。同时,对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也一直是教育经济学家、 教育政策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的工作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招生学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高等学校的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教育部财务司 1999 年的调查统计,普通高 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达到 1530, 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 在校总数的 8153,人数和比例近年还在呈快速增长趋势,有的高校贫困生的比 例已接近 50。另外,贫困生构成还出现了城市贫困生数量增多等新的变化。贫困生问 题已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近年来, 已有不少家长为了给子女筹学费而卖血, 疾病久拖不治而成重症的事例,甚至有的家长因为无力供子女上大学而自杀。贫困学子 由于贫困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高校中的“ 多困生” 。一项研究表明: 近 20的贫困生因为贫困和贫富悬殊巨大,而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甚至极端的观点4。 有的贫困生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让人痛心的极端行为, 2004 年 2 月末,云南大学 贫困大学生马加爵连杀 4 名同学,藏尸衣柜。2004 年 5 月 16 日,江西医学院大学生薛 荣华用水果刀连刺 7 个素不相识的人,造成 2 人死亡,5 人重伤。2004 年 6 月 15 日, 还有 17 天就要毕业离校的东北林业大学大四的贫困大学生付新彬跳楼自杀。付新彬家 境贫困,四年拖欠学校上万元学费,临近毕业却没有找到工作,贫困和就业使他承受了 很大的心理压力。由刚开始的学生会干部到后来的性格孤僻、沉溺武侠魔幻小说逃避现 实,直到以自杀来解脱一切。付新彬生前面临的心理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代 表性。学校、社会和家庭从各方面来资助这部分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并关心他们的心理 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国家、社会和学校近年来都非常重视贫困生资助问题,采取了各种措施,也取 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制度不健全,操作不够规范,助困覆盖面低,贷款不到位,补助 应不了急,社会资源和协调利用不够等等,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健全完善贫困生扶 助制度,建构有效的政府、社会、学校等多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 特别是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加强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研 究,一方面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学中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投资理论,解决“ 教 2 薛菲. 我国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李红桃. 我国学生贷款研究述要. 理工高教研究,2 0 0 2 , (1 0 ) :4 0 4 吴宓雯、林蔚、刘声. 3 0 0 万贫困生在苦等 j . 中国高校,2 0 0 2 (3 ).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育机会均等” 与“ 教育成本分担” 矛盾,拓宽学科的研究视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 贫困生资助模式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 的就学和成长问题,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和制度,对于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 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保证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 成本分担理论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是对自身的投资,会给自己带来收益。教育投资的社会收 益率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而下降。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正在增长,教育个人收益率高 于社会收益率。欠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5。根据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经费从政府部分地转移到学生个体及其家庭是合理的, 因为学生获得的收益最为明显,包括一生可望得到更高的收入、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择 业机会、下一代培养条件的改善以及个人因为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的非经济上的满足; 父母显然也是受益者,子女成功能给父母带来满足和提高父母的社会地位,而接受高等 教育日益成为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发展中国家减少高等教育对公共资金的依赖是合理 且必要的。因为对大学生的慷慨的资助并不能确保机会均等,相反却往往把低收入纳税 人的钱转给富有并处在有利地位家庭的子女,转给了能够享受高等教育成果的有更好就 业前途、更高收入的大学毕业生6。我国自 1997 年招生并轨以来,交费接受高等教育 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实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 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7。 2. 高等教育公平理论 根据一般的规定,教育机会均等指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的 不利条件下均可以在教育中得到补偿。社会成员,不论其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经济 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有什么不同,都应该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机会均等” 是教 育公平的核心。教育机会均等包含三个方面: (1)入学机会均等。即进入各级正规学校 5 g e o g e p s a c h a r o p o u l a s a n d h a r r y a n t h o n y p a t r i n o s ( 2 0 0 2 ) , r e t u r n s t o i n v e s t m e n t i n . 6 w o o d h a l l . m . “f i n a n c i a l d 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 i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a r e v i e w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u n p u b l i s h e d ) . 1 9 9 3 , p 4 . 7 胡茂波. 地方民族院校学生家庭付费能力及资助的实证研究湖北民族学院个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 0 0 5 ,1 1 - 1 2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的机会平等,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2)接受教育机会平等。即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 会和教育中受到的对待,不应该有任何歧视,使人人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3)教 育结果的相对平等。是指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即在起点和过程均等的基础上,使每个 学生接受教育后应达到一个最基本标准,进而使学业成就机会更加均等8。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不应该违背能力支付原则,高校的收费不能超出公众的支付能 力,使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应承担为高等教 育的发展自身应承担的义务。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会给社会弱势群体造成接受高等教 育经济上的障碍,政府、学校应该保障有学术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困 难而失学。资助应该以经济需求为基础,更多的给支付能力差的弱势目标群体,保证教 育机会均等,而不是侧重具有优异表现的目标群体。政府、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资助体 系,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加 大,人们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差距加大。我国现阶段高校贫困生面和度随着高等教 育收费不断的攀升而加大和加强。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 为了社会阶层的有效流动, 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应该不断完善和加强7。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收费的研究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财政专家 johnstone 教授在 1986 年出版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 中较系统地论述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该由多方 负担,包括政府(纳税人) 、学生、家长、高校和捐赠人等,他们可以用过去的收入(如 存款) 、 现在的收入和未来的收入来分担成本9。学生贷款为学生用他们未来的收入承担 现在接受的高等教育成本(learn now, pay later)提供了可能。 世界银行专家 psacharopoulos长期致力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研究。他认为(1)教育投 资的社会收益率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而下降; (2)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大大高于社会 收益率; (3)欠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远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10。基于上述 结论,他主张高等教育要进行成本补偿,让受高等教育的人承担教育成本。但同时要对 8 许凤琴. 论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结构及基本特征 j . 教育科学,2 0 0 1 (1 ): 1 6 - 2 0 . 7 胡茂波. 地方民族院校学生家庭付费能力及资助的实证研究湖北民族学院个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 0 0 5 ,1 2 9 j o h n s t o n e , b . ( 1 9 8 6 ) s h a r i n g t h e c o s t s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s t u d e n t f i n a n c i a l a s s i s t a n c e i n t h e u n i t e d k i n g d o m , t h e f e d e r a l r e p u b l i c o f g e r m a n y , f r a n c e , s w e d e n , a n d t h e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 n e w y o r k : c o l l e g e b o a r d . 10 p s a c h a r o p o u l o s ( 1 9 8 5 ) . g r a n t s t o s t u d e n t s : a b r i e f g u i d e , l o n d o n : d e s / h m s o .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那些希望上大学而又缺少资金、无法完成学业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向 他们提供学生贷款,因为学生贷款“ 综合了商业活动中的所有优点” 。学生贷款的目标, 一是为高等教育筹集更多的私人资本;二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消除或减轻经济困难对 弱势群体学生在入学、选择学校及专业方面的影响;三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及教育质 量11。 美国高等教育成本委员会成员、 教育政策学家 arthur hauptman在研究了美国 70 年 代至 90 年代大学学费与联邦资助之间的关系后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学生贷款的普遍可能 是引起大学学费上涨的一个关键因素,二是大学教育成本的上升和大学更多地依赖学费 促使学费不断上涨,而学费的上涨又迫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越来越多的学生贷款12。 s.carlso 在分析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家庭付费后得出结论:学费可以提高到生均 成本的 2535(大约 40的拉美家庭可以承受这种学费水平) ,但是必须要伴以覆 盖面为 60大学生的学生贷款和覆盖面为 20%的奖学金13。 (二)关于大学生资助的研究 美国学者劳拉丝 e 格拉蒂认为, 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在支持研究和学生 财政资助这两个领域是战略性的,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很少存在共同的资助目标 和模式,为了增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美国制定的战略集中在发展并加强低收入 家庭子女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术准备和采用了低学费、重点关注支付能力的两原则。同 时他认为,过去 20 年以来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倚重于贷款,而且联邦政策的重点从帮 助那些“ 唯有依靠资助” 才能上大学的大学生,转变为减轻那些没有资助也可能上大学的 学生的负担。他还指出美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可理解性和可预知性, 发放复杂,但未来将有更大比例的大学生人口需要财政资助,以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 会14 7。 张民选著的理想与抉择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 ,对世界范围内学生资 助理念和国家资助方式的变化作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张民选认为:二战以来,大学生 资助理念由“ 社会公平” 取代了“ 慈善” 的要求,继而又变为“ 机会均等” 和“ 人力资源” 两种 11 m a u r e e n w o o d h a l l ( 1 9 8 9 ) . f i n a n c i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s t u d e n t s : g r a n t s , l o a n s o r g r a d u a t e t a x , k o g a n , p a g e 2 1 12 a r t h u r h a u p t m a n ( 1 9 8 7 ) .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r e p o r t , l o n d o n : h m s o . 13 s . c a r l s o a n d m a u r e e n w o o d h a l l ( 1 9 8 9 ) . f i n a n c i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s t u d e n t s : g r a n t s , l o a n s o r g r a d u a t e t a x , k o g a n , p a g e 3 6 14 ( 美) . 劳拉丝e 格拉蒂. 张慧译. 美国的大学生资助. j . 理工高教研究. 2 0 0 3 ( 6 ) : 1 1 - 1 3 . 7 胡茂波. 地方民族院校学生家庭付费能力及资助的实证研究湖北民族学院个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 0 0 5 ,1 6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理念的结合。他介绍各国的资助方法可以分为 3 大类:直接资助法、间接资助法、学 费减免;各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也大致分成三种模式:“ 免费加助学金模式” 、“ 收费加 混合资助模式” 和“ 收费加贷学金模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影响较小的模式。他归纳指 出,80 年代以来人们在资助理念上至少有三个发展:第一、公平并不等于简单的资助 金额数量的均等和平均;第二、社会公平要求大学生与纳税人按预期回报的分享比例来 分担高等教育成本,至少要求学生“ 补偿高等教育的部分成本” ;第三、为了促进社会公 平,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有必要实行“ 正面歧视” (positive discrimination)措施,在推进高 等教育机会均等方面采取提高收费标准、向“ 目标学生” 提供专项奖学金和提高不利人群 的基础教育质量15。 台湾学者壮三修、许添明等在推动教育优先区计划指标界定与补助方式之调查研 究中介绍了美国补偿教育方案(compensatory education program) 、英国教育优先领 域方案(education priority areas program)和澳洲不利学校方案(disadvantaged schools program) 。从各国的经验中,可以归纳出国外对不利学生的经费补助方式: (1)学生人 数加权法(student weights) 。 (2)专案补助法(categorical aid) 。 (3)计划申请,彼此 竞争,择优予以补助。 (4)超额成本补助法(excess cost reimbursement) 。 (5)单位成 本补助法(unit cost allocations) (6)需求指标法(indicator or index of need)16。 房欲飞研究认为克林顿的资助理念源于他的“ 大学机会战略” ,旨在向所有想进大学 的美国人提供经济资助,通过资助鼓励更多的美国人接受高等教育,以此推动美国的繁 荣富强,介绍了克林顿政府在大学生资助方面的重点举措:(1)推行“ 国民服务计划” (the national service program) 。 (2)建立直接贷款制度(the direct lending) 。 (3)有关税收 的方案:“ 课税扣除” (tax credit)方案。教育费用免税方案。终身学习课税扣除 (lifetime learning tax credit) 。 (4)不断增加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s) 。 ()“ 调适” 计划(gear up)17。 段宝霞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收费和资助综述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对 大学生资助的改革。柳国辉等的国外学生资助政策及借鉴意义对国外学生资助的基 本理念和政策举措进行了介绍。詹鑫的英国高校改革:学生资助与教育参与从学生 资助方式的改革和高等教育参与面的扩大两个方面介绍英国高等教育改革最新动向和 15 张民选. 国际透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j .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 0 0 0 (5 ): 7 4 - 7 8 16 壮三修、许添明. 推动教育优先区计划指标界定与补助方式之调查研究 j . 台湾“教育部”委托专案. 2 0 0 0 ( 6 ) : 9 - 1 9 . 17 房欲飞. 克林顿及其政府的大学生资助政策述评 j . 比较教育研究, 2 0 0 2 ( 6 ) : 4 9 - 5 3 .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措施。王全林的美国大学生资助的指导思想的嬗变及其借鉴对美国大学生资助指导 思想从“ 宗教、慈善” ? “ 人人生而平等,为了国家利益” ? “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与“ 人力资 本投资” ? “ 扩大选择自由” ? “ 成本分担” 进行了介绍7。 张建奇、甘永涛、贺保月对我国大学生资助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大学 生资助的历史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1) “ 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 时期(19521983) 。 (2) 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 (19831994) 。(3) 实行奖学金与学生贷款 (19941999) 。 (4)建成了“ 奖、贷、助、补、减” 的体系(1999)18 1920。高晓杰、武毅英、王海 生、徐晓军等对现行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 的确定有困难。 (2)资助途径、力度有限。 (3)贫困生的发展与资助存在矛盾。 (4)贫 困生的观念尚需转变2122 23。张建奇的“ 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 政策的形成、实施及 其作用和影响 认为“ 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 的政策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确立及实施的, 并导致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改革而被“ 收费加资助” 政策所取代,但其 影响并没有消失,其资助贫困学生的基本观点仍值得肯定并需要加以坚持。 陆根书、钟宇平的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学生家庭付费 能力越低,则更多地利用家庭之外的财政手段来应付用于高等教育的直接开支需求。李 慧勤的文章高校学生家庭付费能力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对云南大学生资助 的实证研究认为,云南省高校有限的助学金不能有效地提高低收入水平家庭学生获得的 公共资助水平,与收费政策配套的资助体系亟待完善。 (三)关于助学贷款的研究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财政专家 johnstone 教授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专门论述了学 生贷款的意义,即比助学金更能降低政府的开支、使成本 收益的分配更为公平、使 高校对学生更负责任,学生更珍惜学习机会。johnstone 教授还提出,发展中国家学生贷 款要切实可行必须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针对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二是政府对学 生贷款要有补贴,三是政府对学生贷款进行担保,并认为在税收制度不完善的发展中国 7 胡茂波. 地方民族院校学生家庭付费能力及资助的实证研究湖北民族学院个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 0 0 5 ,6 18 张建奇. 1 9 8 3 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 j . 现代大学教育, 2 0 0 3 ( 1 ) : 6 9 - 7 2 . 19 甘永涛. 历史视野中的大学生资助政策 j . 现代教育科学,2 0 0 3 (6 ): 1 2 - 1 4 . 20 贺保月. 论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思想根源及方式选择 j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 , 2 0 0 2 ( 6 ) : 7 1 - 1 0 5 . 21 高晓杰, 武毅英. 大学生资助方式的利弊分析与改革思路 j . 江苏高教, 2 0 0 4 ( 1 ) : 1 1 8 - 1 2 0 . 22 王海生. 大学生资助观念和方式亟待转变 j . 高等教育研究, 2 0 0 0 ( 5 ) : 3 8 - 4 0 . 23 徐晓军.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 j . 青年教育研究,2 0 0 4 (5 ): 7 7 - 8 8 .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家按收入比例的还款方式并不可行。学生贷款研究专家 wood hall 在总结非洲国家的经 验教训后提出学生贷款有效管理的要件是:管理结构、法律保障、选择资助目标的有效机 制、有效的贷款回收机制、广泛宣传24。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家 nichol as barr 和澳大 利亚教育政策专家 chapman 等对学生贷款回收问题作了研究,主张学生贷款应由社会 保险机构回收,并认为按收入比例还款可以消除学生贷款中的拖欠问题25。 以色列的斋德曼教授从根源上对泰国所实行的学生贷款进行深刻的剖析:泰国的学 生贷款管理部门过于分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部门的标准不统一,造成了实际的不公 平。泰国学生贷款还款年限太长和利率太低,并且没有考虑到折现问题,因此泰国政府 对学生贷款补贴太高。翟德曼教授据此对泰国的学生贷款提出了建议:泰国的学生贷款 管理体制应在基于针对性和公平性上进行改革,同时泰国的还款年限应缩短,利率应提 高,应考虑折现,减少政府的隐含性补贴26 27。igor kitaev教授等指出菲律宾的学生贷 款获贷标准太宽泛,而政府财政投资太少,造成贷款资金不够,因此菲律宾的学生贷款 虽然历史悠久,但影响面非常小28。anna kim和 yong lee 研究认为韩国的学生贷款政 府补贴太高,并没有实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措施29 7。 美国著名的教育经济学专家 d 布鲁斯 约翰斯通研究认为:“ 几乎所有的政府参与学 生贷款的目的,是为那些合格的学生提供某种延迟支付高等教育成本的手段。用来自于 学生的经费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以保持或扩大高等教育参与,而政府或纳税人所花的 成本更低。 ” 他还专门论述了学生贷款的目的,即成本分担、公平和增加非政府投入30。 斋德曼 2002 年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学生贷款的目标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高等学校学 生贷款的目标有五类:(1)弥补高等教育财政不足;(2)扩展高等教育;(3)增加贫困家庭 子女上大学的机会,促进入学机会公平;(4)满足特殊领域、特殊地区劳动力需求;(5) 24 w o o d h a l l d a r r e l l r l e w i s ( 1 9 9 9 ) . e q u i t y e f f e c t s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n d e v e l o p i n g c o u n t r i e s : a c c e s s , c h o i c e a n d p e r s i s t a n c e . 25 n i c h o l a s b a r r ( 1 9 8 8 ) . e q u a l i t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o p p o r t u n i t y , u s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e a l t h ,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w e l f a r e , w a s h i n g t o n d c : u s g o v e r n m e n t p r i n t i n g o f f i c e . 26 a d r i a n z i d e r m a n ( 1 9 9 9 ) ,t h e s t u d e n t l o a n s i n t h a i l a n d :a r e v i e w a n d 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e f f i c i e n t a n d e q u i t a b l e f u n c t i o n i n g o f t h e s c h e m e ,a d b s o c i a l s e c t o r p r o g r a m l o a n , i n t h e f r a m e w o r k o f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f i n a n c e s t u d y , p r o j e c t t a 2 9 9 6 - t h a . 27 a d r i a n z i d e r m a n , s t u d e n t l o a n s c h e m e i n t h a i l a n d : a r e t h e y e f f e c t i v e , e q u i t a b l e , s u s t a i n a b l e ? u n e s c o b a n g k o k . 28 i g o r k i t a e v a n d t e r e s i t a n a d u r a t a , v i r g i n i a r e s u r r e c t i o n , f r e d d i e b e r n a l , s t u d e n t . l o a n s i n p h i l i p p i n e s : l e s s o n s f r o m t h e p a s t ,u n e s c o b a n g k o k ( 2 0 0 3 ) 29 a n n a k i m & y o n g l e e ,s t u d e n t l o a n s c h e m e i n t h e r e p u b l i c o f k o r e a : r e v i e w a n d 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 u n e s c o b a n g k o k 7 胡茂波. 地方民族院校学生家庭付费能力及资助的实证研究湖北民族学院个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 0 0 5 ,8 30 d . b r u c e j o h n s t o n e . s t u d e n t l o a n s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 : p r o m i s e a n d f a i l u r e s , m y t h s a n d p a r t i a l t r u t h s b y d . b r u c e j o h n s t o n e p 3 ;p 1 3 1 5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减轻学生经济负担31。 另外,有学者对大学生资助问题在宏观上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从教育政策学的角 度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和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执行机构间的互动关系、目标群体 对政策的支持程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或者从贫困生的基本现状、造成贫困 生家庭困难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要建立新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驾校考试宝典试题带答案
- 安徽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题目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承德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北师大版)
- 2025 年小升初保定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冀教版)
- 银行员工2025年终工作总结
- Python大模型基础与智能应用(微课版)-教学大纲、教案 黄恒秋
- 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线与角 检测题(无答案)
- 单独小屋出租合同范本
- 农庄独院出租合同范本
- 滨州传媒集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T/CSPCI 00001-2022汽油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 odm框架合同协议书
- 冻品供货合同协议书
- 服装代工保密协议书
- 《文献检索与综述实训教程》课件第一章
- 《城市更新的》课件
- 2022水环式机械真空泵选型计算手册
- 2025-2030中国辣椒酱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跨国企业ESG审计实践-全面剖析
- 2025年度运输业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