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辍学与犯行为.doc_第1页
青少年辍学与犯行为.doc_第2页
青少年辍学与犯行为.doc_第3页
青少年辍学与犯行为.doc_第4页
青少年辍学与犯行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 青少年辍学与犯罪行为【内容摘要】在我国众多的中小学生中,辍学少年虽然数量不多,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些孩子过早离开学校以后,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缺乏监管,往往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有的未成年子女本身家庭条件就不理想,再加上对学习不感兴趣,就辍学回家了。有的未成年子女十五六岁就出去打工了。调查表明,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走向犯罪道路的辍学少年的行为轨迹。辍学青少年男女,已经逐渐成为犯罪的高发群体,足以引发整个社会的关注及重视。关键词:辍学;少年;犯罪;社会 一、 绪论(一)未成年人辍学犯罪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目大幅增长,其中盗窃、抢劫犯罪占多数,犯罪主体以无业的少年居多,其中包括一些进城打工的青少年,也有一部分初中毕业闲散在家的城市孩子,他们思维活跃,叛逆性强,由于失去监管导致犯罪。中小学生辍学,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危险信号。但目前,在管理辍学少年方面,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空白。青少年犯罪看似具有较大偶然性和突发性,实际上,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他们行为失常,也有一个过渡期和累积期,此时若有人拉一把,也许就能回到正常轨道。(二)折射了教育盲区 科学调查发现,辍学少年犯罪其实折射了教育盲区。一些学校为确保少数尖子学生升学,往往忽视了对大多数差生的教育和管理,采取“维持到毕业”“只要不惹事就行”的做法。老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身上,对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的学生则应付将就,有的甚至冷落歧视。这样,部分失去升学希望并受冷落的学生便成为应试教育的“弃儿”,对学校、教师、社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以逃学、辍学来表示抗议。(三)少年辍学问题分析1少年辍学的原因及结果调查发现,辍学少年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辍学的原因很复杂,学习困难、厌学是重要原因,也有的孩子随父母流动而造成辍学。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佳升学无望,加上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觉得继续供孩子上学不划算,不如及早学门手艺挣钱实惠。一些农村孩子读完初中甚至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他们走出校园后可能会分流成两路:一路外出打工,一路在家闲着,或偶尔干点杂活。这些辍学少年大多没有正当职业,既进不了城,又不安心务农,重活干不了,轻活、家务活又不想干,整日闲散在社会上玩耍取乐。2辍学后容易引发犯罪为了满足消费欲望,吃得好一点,玩得好一点。辍学少年闲散在社会上,成为学校不再管、社会无人管、家庭无力管的“三不管”对象。由于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弱,他们绝大多数都属于法盲,又失去了学校正面教育和管理约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环境的感染以及不良小团体拉拢和坏人教唆而步入歧途。二、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一)内因方面1心理不成熟辍学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生理上看,其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各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此外,他们自我感觉是“社会人”,想脱离监护人独立行事但知识不多,社会经验也很少,心理上经常处于矛盾状态,境遇不好时更是如此。一些青少年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找伙伴“排忧解难”,进而结伙犯罪。2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少年男女的情感比儿童成熟,但他们的情感世界还很脆弱,极易受外界刺激而迅速变化。稚嫩的理智控制不住情感,激情导致行为上的盲动。一些少年就是在这种情感的波动下,骤然产生所谓“正义感”、“同情心”、“报恩”等意愿。头脑发热,容易铤而走险。事过之后,冷静下来,才痛悔不已。3认识偏颇,观念紊乱由于心理的半幼稚、半成熟状态,经常表现为认识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因而失误且固执己见,“不撞南墙不回头”。当他们在家庭、或社会上遇到难题时,只相信自己、“兄弟”,听不进家长和亲人长辈的话,被身边的不良朋友诱得越来越远,愈陷愈深,不能自拔。(二)外因方面1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容易产生高消费意识,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向往金钱物质,使得一些青少年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案。2文化糟粕的影响一些“黄色”书刊的毒害、一些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的影响,也使得一些青少年因效仿而犯罪,具有一定的模仿性。3不良家庭的影响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家庭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问题家庭日渐增多,一些父母或因工作或因感情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一些家庭望子成龙,教育方法失当,导致子女人格扭曲,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在家抽烟、赌博、酗酒、满嘴脏语,很难保证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4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漏洞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加重学生负担,导致学生心理失常;一些学校则对成绩好的学生倍加呵护,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则放任自流,任其流入社会,成为辍学少年。一些学校只重视智育教育,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导致少年男女人格不健全,法制意识淡薄;少数学校管理乏力。校园治安环境恶化,一些校外的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发展、拉拢或胁迫敲诈学生。使校园的暴力活动和治安环境变得复杂化。这些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成为导致辍学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诱因。三、关于防止少年辍学犯罪的相关对策(一)家庭教育应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得不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同,导致情绪时有波动,行为失控,他们一般被歧视性地称为学习、品德“双差生”,尚存不多的进取心也受到严重打击。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家庭教育应该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实行全方位监护,避免失控脱管。学校也应该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同时加强职业教育,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劳动技能,让这些学生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上找到认同感。(二)加大力度治理青少年容易涉足的社会文化环境首先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净化青少年能常接触到的文化领域,坚决取缔那些藏污纳垢、祸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经营场所,让青少年远离凶杀、暴力、色情等低俗文化的侵害。另外重点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和网络软件的监控,倡导文明的网络风气,严格审查面向青少年的游戏软件内容,对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软件坚决查处。再者还应动员社会各团体多搞文化科普知识的教育和先进文化思想的宣传活动,以及增设面向青少年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创造良好的文化软环境和硬环境。(三)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同时要加强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的联合,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确保改过自新,不至再犯。四、结论当前时代,我国正处在向法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价值观的转型也应该及时跟上。“但现在,当原来的道德规范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法律的规范又没有很好建立起来的时候,再加上传统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使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价值体系出现某种真空。所以,这些现象绝对不仅仅是少年个人的问题,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不只是调节青少年心理,同样要去调节影响青少年的环境,还是要从社会全局上进行改革”。少年辍学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还应该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各种影响入手,寻找破解之道。参 考 文 献1青少年法学概论张友渔,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2中国青少年犯罪学概论马杰、怀义、罗锋、然冀、仲园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3110法律咨询网站,青少年犯罪案例 2012.34从少年法庭到少年法院对我国目前创设少年法院的几点思考姚建龙,海南出版社,2014年1月 5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之我见王培荫,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6少年诉讼权利的保护与完善王雪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8年6月出版 7试析刑事责任中的青少年徐卫东,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8陈鹏帆.建立科学的预防、惩戒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制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7):107-108. 9张利青.论我国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