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构词初探.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构词初探.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构词初探.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构词初探.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构词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构词初探.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墨鳖益日期:竺丑垒璺! 1 9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入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图站导师签名:逄蓟趔狐日期:型冶亟! 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词汇中复音 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构词法的不断发展。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 具体来说战国以前的文献作品反应了以单音节为主的词汇面貌,从战国开始复音 词明显增加,汉以后大规模的复音化趋势出现。经过魏晋隋唐的迅猛发展,到了 近代汉语时期,具有口语特色的文学作品中反映了汉语词汇已经形成了以复音词 为主的局面,其构词形式不仅更加复杂而且趋于完备,新复音词的产生基本是比 照构词法,从一出现就具有了词的资格。 本文试图通过对金元时期作品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构词的研究来认识金 朝时期的词汇特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做一点资料性的基础工作。 本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章概述,主要介绍三个大问题,分别是:汉语复音 词发展与构词研究概述,论文研究的语料及方法,最后是论文对董解元西厢记 复音词的界定标准并据此对作品中出现的复音词做了详细归类和数字统计。 第二章是语音构词。本文将作品中语音构词分为非重叠式和重叠式,除了对 它们进行详细描写外还总结了他们的特点以及和前代作品的不同之处。 第三章是语法造词。语法造词共分七部分,分别是偏正式、并列式、支配式、 补充式、表述式、附加式构词法,综合式兼有语音和语法造词的特点,但以语法 造词为主,姑且也放在语法造词这一部分。除了对以上七种结构在词性构成上详 尽勾勒外,还分别总结其特点,与敦煌变文集相比较。对每种结构中出现的 新词也作了统计。 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从整个汉语复音化的背景揭示作品各种构词法 之间的不平衡性,从总体上认识了董解元西厢记的词汇特点。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构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d i s y i l a b m c a t i o ni s 锄i m p o n a m l ei n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c v o c a n b u l a 阱 b u tt h ep r o c e 船o f d i s y n a b i f i c a t i o nh 私t a k v e r yl o n gt i m ea n di t sv e r yc o m p i i c a t e d 勰w e l l t h ed o c u m e n t sb e f o r ew 撕n gs t a t e ss h o w sm a tm o n o s y u a b l ew o r d sw e 咒t h e m a i nf b a n j r 髂o fc h i n e s e t h m u g i lt h ed e v e l o p m e mo fh 锄锄d1 i 柚gd y n a s t y ,t h c d i s y l l a b i ca n dp o l y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h a db nt t 砖m a i n 印p e a 啪c eo f 卸c i e n tc h i n e 辩 v o c a b u l a r y t h et h e s i sb y 锄a l y z i n gt h ew a y o f 、v o n d - b u i l d i n go f d d ,蟹耽拖积瓣m 职昏疗,w h i c h i sb e l o n gt oj i nd y n 骶t yi si no r d e rt 0m a l i z em ec h 越a c a 船r i t i co f c 拓n e s ev o c a b u l a 巧i n t h i sp e r i o d a tt h es 踟et i m e ,t h et 1 1 e s j sm a yd oa 白【v o rt 0r 蝴r c ho nt h ew h o l ec h i n c 辩 v o c a b u l a r yh i s t o r y t h et l e s i s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p a r t s t h cf i r s tp a r t 、v i ni n t r 0 h d u c et h r e e p r o b l e m s t h e ya r e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d i s y l l a b i ca n dp o l y s y i l a b i c 、v o r d sa n do nt h e 阳s e a r c ho fd i s y l l a b i ca n dp o l y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b y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i e ss a g e s ”,、h e m 撕r i a l sc o n c e m c dw i t ht h et h e s i sa i l dt h ew a yt o 雠a r c ht h et h c s i s ,e 咖m d a r dt 0 d e t e n n i n ead i s y l l a b i ca n dp o i y s y l l a b i c 、v o r d s 觚dt h es 哪o f t l l ew o r d si nt h eb o o k t h es e c o n dp a ni sa b o u tt h e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c o m t i n j t e t 1 1 i sp a nw i l ld i s c u s st h es u m 彻dt kf o r f n so f 陀d u p i i c a t i o n sa 1 1 dn o n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l l s o fc o u r s e ,a tt h ee n do ft h i s p a n ,w e l lc o m p 撇t h e 历馏地增w i t hb 加耽舢i i l dm a k es 0 蛳c o n c l u t i o n s t h et h i r dp a ni sa b o u tg r a m m a lc o n s t i t u t ef o n t l s ,w 1 1 i c hi n c l u d es u b o r d i m t e c o m p o u n d s ,c o o r d i n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v e m - o b j e c c o m p o u n d s , s u b j e c 卜p r e d i c a l e c o m p 0 蚰d s ,a f f i x a t i o i l s t h et h e s i sw i l lc o u n tt h es u mo f t h ed i s y i l a b i ca n dp o l y s y l l a b i c w o r d si ne a c hc o m t c t i o nm o d ea n dt h ep e r c e n t a g eo fe v e r ys o r to ft h ed i s y l l a b i c p o l y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t ot h ew h o i ed i s y i i a b i c 锄dp o l y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i nt h eb o o k i ne a c h p a nw i i lc o m p a r em ed d 以g 般x i 硎譬w j t hb 伽舷月a 1 1 dm a k es o m ec o n c l u t i o i l s t i l el 硒tp a ni st h ec o n c l u t i o nt ot h ew h o l et h e s i s w e 、v i l ld i c o v c rt h ei m b a n l a n c e o fe a c hw a yo fw o r d b u 1 d i n ga n dl ( 1 1 0 wa b o u tt h ec h a r a c t e “s t i co fv o c a b u l a r yi n d d 帽艇船n 愕o nt h e 、 ,h o i e k e y 踟r d s :d o n gj i ey u a nx jx i a n gj ,d i s y i i a b i ca u l dp 0 i y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 , 、帕r d - bu i l d i n g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一、汉语复音词发展与构词研究概述 ( 一) 汉语复音词发展概述 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词汇是语言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的发展、新 生事物的产生往往最先体现在词汇上,反之,一个时期的词汇也最能反映该时期 社会生活的特色,打上时代的烙印;同时,语言具有历史继承性,词汇也随着社 会历史地变迁而不断发展。汉语上古时期,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 等方方面面的词汇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所致,仍然 以单音节词为主,仅有少量结构形式比较单一的复音词。自诗经到诸子百家 散文中,复音词的数量增多了;汉代起,大规模词汇双音化开始显现,魏晋南北 朝时期是汉语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此时社会剧烈变动,汉语变化非常 明显,具有联合、偏正、表述,支配、补充结构的短语由于经常搭配使用而逐渐 凝固成词,中古汉语时期白话语汇中出现的复音词数量迅猛增加了,构词形式也 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一点很清晰地表现在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王梵志诗、 敦煌变文等文献作品中。时至宋元近代汉语时期,汉语的语音、语法与中古相比 都经历了巨大变化。复音词的成员和结构形式不仅大量继承自中古汉语,而且构 成复音词的语素之间结合得更为自由,因此复音词的词性结构更加复杂化、多样 化了。新词以蓬勃的态势发展着,在前期产生的构词法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语素造 出构词形式不同的新词,或在原有的词义上产生新的义位,不仅反映了社会政治、 经济、文明的发展,更是丰富汉语词汇系统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三音节词、 四音节甚至五音节词的陆续出现丰富了汉语复音化的内涵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 除了具有自身的特点外,与现代汉语的联系更加紧密。 ( 二) 汉语复音词构词研究简况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汉语复音词的研究自然是汉语 词汇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进入新时期近三十年来,语言学领域中汉语复 音词的研究已成为持续不衰的热点课题,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成绩斐然。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中关于复音词构词的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从语义和词性结构及复音化的 发展过程等方面把握的。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有:程湘清对先秦文献及论衡、 世说新语和敦煌变文的双音词进行了统计研究;有的学者对某时期或专书 中的复音词进行了研究,例如:伍宗文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 巴蜀书社,2 0 0 1 ) 、 董玉芝( 抱朴子) 复音词构词方式初探( 古汉语研究1 9 9 4 4 ) 、唐子恒( 三 国志) 双音词研究( 文史哲1 9 9 8 1 ) 、周日健( 颜氏家训) 复音词的构成方 式( 华南师大学报1 9 9 8 2 ) 、祖牛利( 景德传灯录) 的三种复音词研究( 古 汉语研究1 9 9 6 4 ) 和( 景德传灯录 的联合式复音词( 古汉语研究2 0 0 2 3 ) 、 程娟( 金瓶梅) 复音形容词结构特征初探( 中国语文1 9 9 8 5 ) 等;还有学者 从韵律、语法的角度上考察了词汇双音化的有关问题,例如:冯胜利汉语双音 化的历史来源( 现代中国语研究2 0 0 0 1 ) 、顾阳、沈阳汉语合成复合词的 构造过程( 中国语文2 0 0 1 2 ) 等;关于词汇衍生的问题,李如龙汉语词汇衍 生的方式及其流变(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 0 0 2 5 ) 提出了词汇衍生的四种方式: 音义相生、语素合成、语法类推、修辞转化,后面三种都与复音词的产牛有关。董 秀芳的博士论文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与发展( 四川民族出版社,2 0 0 2 ) ,探 讨了汉语复音词的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从短语衍生为复音词,如“消息”、“讲义” 等:二是从句法结构衍生为复音词如“于是”、“作者”等:三是跨层结构演变而来 的,如“否则”、“及其”等。另外,王云路从 唐五代语言词典) 看附加式构词 法在中古的发展( 古汉语研究2 0 0 1 1 ) 也探讨了构词法的问题。 在专书词汇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还对断代的词汇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 向熹先生简明汉语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3 ) 中编汉语词汇史里为我们 初步描绘了上古、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徐朝华的上 古汉语词汇史( 商务印书馆,2 0 0 3 ) 将上古汉语分成不同时期,并对各个时期、 不同领域内的词汇进行分门别类的描写,其丰要研究语料是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 新时期以来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成绩还表现在词典的编纂方厩,相继问世的专书 词典有:水浒词典( 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 9 8 9 ) 、金瓶梅词典( 中华书局,1 9 9 1 ) 等。断代词典有:江蓝生、曹广顺编唐五代语言词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1 9 9 7 ) 、 蒋礼鸿编敦煌文献语言词典( 杭州大学出版社,1 9 9 4 ) 、袁宾编宋语言词典 ( 上海教育出版社,1 9 9 7 ) 、高文达编近代汉语词典( 知识出版社。1 9 9 2 ) 、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士勋、王东明编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词典(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2 ) 、 卢润祥编唐宋诗词用语词典( 湖南出版社,1 9 9 1 ) 等。此外,蒋绍愚近代汉 语研究概况(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4 ) 、袁宾近代汉语概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 9 9 2 ) 、蒋冀骋近代汉语词汇纲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9 7 ) 等著作为近代汉 语复音词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条件。蒋绍愚先生指出:“要把一个时代 平面的词汇系统描写出来不是那么容易,这个工作可以、也只能一步一步地做。 比如,以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为对象,对其中反映口语的词汇作全面的系统的描 写:也可以再把范围缩小一点,对某部著作中的某一类词作全面的系统描写。这 些工作做好了,就为全面地描写一个时代的词汇系统打下基础。”。 由此,本文选取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构词作为研究内容,试图为近代汉语 复音词的基础研究尽微薄之力。 二、论文研究的语科及方法 ( 一) 论文研究的语料 介于宋元之交的金朝是一个在中华史上曾存在百余年的女真族奴隶主国家。“ 在其统治下的黄淮以北广大地域里汉人与北方少数民族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一格 的地方汉语。优秀民间说唱文学作品董解元西厢记为我们认识金朝的语言面 貌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语料,近年来引起了语言学界的重视并开展了研究和探讨。 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民间文艺形式,说的部分用散文,唱 的部分用宫调,相传是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曾经广泛流传”,回具有通俗性、 口语化的特点“它吸收了唐宋词、唐宋大曲、宋初赚词的缠令和当时流行的 俗曲,组成套数,用若干宫调唱奏一个故事,所以名为诸宫调” 。诸宫调产生在 北方,金朝的代表作董解元西厢记就是北诸宫调( 又叫西厢摺弹词或弦 索西厢)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口语,而且内容较年代稍早的刘知远诸宫 调保留完整。本文试对节中出现的复音词从构词角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地分析, 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汉语在金朝的复音化状况,为汉语复音化的系统研究提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 ,北京夫学h j 版社1 9 8 9 年版,第2 6 9 页 凌景埏注蒂解元请宫调,人k 文学m 版社1 9 8 6 年版第l 页。 凌景埏洼董解元诸宫调,人k 文学出版社1 6 年版t 第l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供一些资料。 关于语料的版本,本文选择凌景埏先生校注的董解元西厢记( 人民文学出 版社,1 9 8 6 ) 。 本文对复音词的研究,不包括人名、书名、地名、国名。 除重叠式、附加式、综合式外,在其余各部分的构词分析中,复音词皆指双 音节词,多音节词一般指三、四、五音节词。 本文研究语料董解元西厢记,文中简称为董西厢。 ( 二) 论文研究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了程湘清先生归纳的四个标准,首先对董西厢中出 现的复音词进行“地毯式”地汇集。其次,将所有复音词分门别类,进行详尽地 静态描写。再次,在每一种复音词静态描写之后,要与前代具有口语化的典型作 品中同类构词方式进行比较,本文选取的参照是由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 良、启功、曾毅公合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7 年8 月出版敦煌变文集( 简称 变文) ,还借助了程湘清先乍对世说新语( 简称世说) 等的研究成果, 以期达到纵横两向认识这一时期语言面貌的目标。最后把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合 起来,运用数字统计来分析、观察、揭示复音词的发展趋势。 三、 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的界定标准及概况 ( 一) 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的界定标准 汉语复合词往往有一个由词组凝固成词的过程,在汉语复音化的初始阶段这 一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多年来学界对词和短语的界限问题讨论颇多。金元时代 使用的主要是早己完成固化的词,f u 由于大量新词产生,且语法造词的联合、偏 正、动宾、补充、丰谓五种结构方式又和句法层面的五种结构相对应这里仍需 综合各家的意见归结出以下五项复音词界定标准: l 、在结构上复音词的语素之间要结合紧密,不能随意扩展或拆开。两个语素 之间如果加入别的诸如虚词成分后,意义和功能发生变化的,可以说不是词。 例如“风流”在这里是洒脱放逸;风雅潇洒的意思,如果变成“风而流”、“风 之流”就失去了原义。“流年”是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若变成“流动的年”、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流之年”,意义变得费解且无法还原到句中正常使用。“落魄”是穷困失意的意 思,若说“落他的魄”,也无法达到文从字顺。 2 、凡双音结构中有一个或两个都是非自由语素的,可确认为成熟的合成词。 非自由语素是指现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的语素,他们只能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 例如,我们可以单说“草”,却不能单用“芳”指一个事物,“芳”只能与 “龄”、“心”等名词连用,起修饰限定作用。也有取“芳”为女名的,这另当 ;别论。“幼小”属于联合式里的相类意义联合,但“幼”比“小”的使用范围小, 。小”是自由语素,而“幼”在现代汉语中不是自由语素,所以,“幼小”是一 个词。作品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以“不”和“无”构成的否定副词和动词,它们 确立成词就是据此标准。“不”和“无”否定的成分之所以能和它们粘和成词是由 于这些成分在当时的口语中已经变成非自由语素或者在现代汉语中与结构意义相 关的那个义位不能够单用。例如:“不望、不拘、不才”等都属此类。不望”短 语义是“不希望”,“不”作为状语修饰动词“望”,在董西厢中是不料之义, 形成了一个状中结构的偏正词:。不拘”在本文中并非“不拘泥、不计较”的意思, 而是“不管,不论”之意。“不才”也非没有才能而是对自己的谦称。这样的词由1 先秦时期的短语到近代凝固成词也是汉语词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3 、双音结构中每一个语素都各有其源初的意义,但是结合后产生了新的意义, 这个新的意义要表现一个完整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理性意义;两个语素结合后产 生的意义或许经过引申,或许是比喻义,总之和源初语素不同的,可以被认定 为词。 “东西”属于联合式构词中相反或相成义联合,原来分别指两个相反的方向, 二者组合后,意义发生变化,作“事物,物体”讲。“二四”是董西厢中出现 的新词,意思是无赖;放肆,“二”和“四”原来是两个数字。可以说语素的源 初义与整个词义没有直接关联。“起坐”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动作,在这里引申作 “私房钱”的意思,这是本书中产牛的新义项,笔者认为是由“起来、坐下”引 申为“起居作息的地方”,之后进一步引申到“私房钱”的意思。“倾心”的“倾” 本是动词“倒”的意思,和“心”以支配的方式连用表示向往,仰慕,应是取其动 作的方向是由一方施向另一方。可见这些组合的意义都不等于其成分意义的总和, 而是组合成结构后有了新的整体意义即每个词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概念。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有些词在本书中出现频率颇高,在同期作品中也不乏例子,他们组成了一 种线性结构,也被目前最权威的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辞典收录。这部分词的产 生是由于:“当构成一个句法单位或者虽不构成一个句法单位但在线性顺序上邻接 的两个词由于某种原因经常在一起出现时,语言使用者就有可能把他们看作体来 加以整体处理,而不再对其内部结构作分析,这样就使得二者之间原有的语法距 离缩短或消失,最终导致双音词从旧有的句法构造中脱胎出来。由此可见,高的 使用频率是句法结构演变为双音词的一个先决条件。”o 在词汇复音化发展过程中, 大量汉语词汇是经历此类途径形成的,例如:“大夫、德行、将军、天予、国家、 认识”等实词,一些虚词的产生也借助了这种手段,这里姑且不谈。 5 、一个双音节词或三音节、四音节词,只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词义具有 整合性,就可以认定为词。任学良先生说:“不管词的构造多么复杂,就其含义来 说,都是一个单位,表示一个概念,不是更多的单位,表示更多的概念。” 例如 “知心话、意中人”等。“知心”与“话”之间是偏正关系,但“知心”是支配 关系,两种结构融合后产生了相瓦了解、感情深切的话语之义,这是新词。“意 中人”专指心里爱慕的异性,意义比较完整、单一。 ( 二) 董解元西厢记复音词概况 根据以上标准,笔者对董西厢的复音词进行了全面地考察和分析,统计 出复音词的总数和不同类别的数量:董西厢中各种结构形式的复音词共4 6 0 4 个,其中语音构词3 3 4 个,占复音词总数的7 2 6 ,重叠式2 1 9 个,非重叠式单纯 词1 1 5 个。语法构词4 0 1 1 个,占复音词总量的8 7 9 2 ,兼有语法、语音各种构词 方式特点的综合式复音词2 5 9 个,占复音词总量的5 6 3 。语法构词中运用词序方 式构词的3 7 0 7 个,占语法构词的9 2 4 2 ,其中包括偏正式1 4 7 1 个,联合式1 2 8 2 个, 补充式3 2 5 个,支配式5 2 6 个,表述式1 0 3 个;运用虚词方式构词的3 0 4 个,占语 法构词的7 5 8 9 6 。下表反映的是各种构词法的数量及所占复音词总量的百分比: 蒂秀芳词汇化:汉i f 般卉诃的衍尘界l 发展网川k 族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4 5 页。 任学良汉语墙词法,r 卜嘲科学 i :版社1 9 8 1 年版,第1 5 贞。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总数4 6 0 4 个( 包括2 5 9 个综合复音词) 语法构词4 0 l l 语音构词3 3 4虚词 构词 方式 运用词序方式3 7 0 7 方式 非重叠重叠式 附加式联合式偏正式支配式补充式表述式 单纯词 复音词 数量( 个) 1 1 52 1 93 0 41 2 8 21 4 7 l5 2 63 2 51 0 3 占复音词 2 5 04 7 66 6 02 7 8 53 1 9 61 1 4 38 1 42 2 l ( ) 从表格反映的各种构词方式的复音词数量及所占复音词总量的百分比来看, 董西厢中构词形式多种多样,语法构成的词占了全书复音词数的绝对多数, 这符合汉语复音词发展的总趋势。在语法构词内部各种复音词的数量分布打破了 世说新语、敦煌变文集联合式独尊半壁江山、与其他结构数量悬殊的局 面,而成为由偏正式首领位前、联合式复音词紧排其后的词汇分布特征。支配式、 补充式、表述式复音词的数量比敦煌变文集( 根据程湘清先生的统计, 变 文中三种构词数量分别为:1 7 0 、1 9 4 、4 0 ) 大为增加,所占全书复音词总量的 比例分别提高了大约7 个、3 个、1 3 个百分点( 变文中分别为3 9 1 、4 4 6 、 o 9 2 ) 。这三种与动词密切相关的构词方式的普遍使用是造成联合式和偏正式复 音词在复音词总量上所占比例下降的一个原因。下文将全部复音词分为三部分: 语音构词、语法构词和综合式构词。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语音构词 利用语音造词法造出的非重叠式复音词都是单纯词。构词的汉字仅仅作为一 种表音符号而存在,词义和各构词成分之间没有任何意义联系。包括连绵词和非 连绵词。王力先生( 1 9 5 4 ) 认为连绵字( 词) 就是把声音相通或相近的两个字叠 起来成为一个词,也就是一个语位包含了二个音节。董西厢中的连绵词可分 为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双声叠韵连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连绵词。非连绵词, 即构成词的每一个成分与成词的意义无关,但不属连绵词,包括音译词、象声词 和其他单纯词。 运用语音造词的手段构成的词包括非重叠式复音词和重叠式复音词。本文非 重叠式复音词共计1 1 5 个,占全书复音词总数的2 5 0 ,占语音构词的3 4 4 3 。重 叠式复音词共计2 1 9 个,占全书复音词总数的4 7 0 ,占语音构词的6 5 5 7 。 一、非重叠式复音词 ( 一) 双声连绵词( 2 6 个) ( 1 ) 【仙吕调】【醉落魄】见琉璃碧瓦浮金紫。卷一 ( 2 ) 【大石调l 【还京乐】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耕把卷八 如例“耕把”也写作“绷扒”,“拼扒”、“耕扒”、“拥扒”谓绳捆索绑 是新词,“琉璃”来自先秦。此外“憔悴”、“鸳鸯”、“呜咽”、“琵琶”、 “荏苒”、“蒹葭”等亦继承于前代。 ( 二) 叠韵连绵词( 1 9 个) ( 1 ) 【越调】【蛮牌儿l 料得我儿今夜里,那一和烦恼口车口庶卷六 ( 2 ) 【中吕调l 【牧羊关】鬓边虮虱浑如糁,你寻思大小大腌躜。卷七 “碑日庶“是非常大,非常厉害的意思。有时也写作“奢遮”犹言了不起: 出色。“腌躜”同“肮脏”。他本作“崦嗜”。两词都是本文反映的新词。继承 自先秦的有“逡巡”、“徘徊”等。 ( 三) 双声叠韵连绵词( 1 个) ( 1 )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譬警意难终卷五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四) 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1 6 个) ( 1 ) 【般涉调l 【墙头花l 虽为个侍婢,举止皆奇妙那些儿鹘鸽那些儿掉 卷一 ( 2 ) 【仙吕调】【尾】到跟前,方知是,觑牌额分明是敕赐,写着簸箕来大 六个浑金字卷一 “鹘钨”亦作“鹘伶”,本系一种眼睛非常灵活、锐利和明亮的鸟,例句中 为引申义,形容红娘目光明快、灵活。此外来自先秦的有:。梧桐”和“玳瑁” 等:“簸箕”等来自于中古:“潇洒、醍醐”等来自唐朝;“芭蕉”等产于近代。 ( 五) 音译词( 1 6 个) ( 1 ) 【商调】【玉抱肚】金刚揭帝骨相雄,善神菩萨相移走。卷一 ( 2 ) 【越调】【尾l 添香侍者似风狂,执磬的头陀呆了半晌,作法的阁黎神 魂荡飚卷一 “头陀”亦作“头陋”意译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用以称僧人,亦 专指行脚乞食的僧人。此外,文中还有对梵语音译词的省称:“菩萨”是音译“菩 提萨垂”的简称,意译为:“大觉有情”,是对有德行的佛教修行者的尊称。“闺 梨”有时写作“阎黎”,是梵语“阿阁梨”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兜率” 是“兜率天”的省称。“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译音的略称,指佛门寺院。 ( 六) 象声词( 7 个) 例如:。玎踏、号眺,咕叮”等。 ( 七) 其他双音节单纯词( 1 1 个) 这一类词并非连绵词, h 两个汉字表示一个语素,单个汉字与整个词的意义 毫无联系。 ( 1 ) 【黄钟宫l 【尾l 一刻儿没巴避抵一夏,不当道你个日光菩萨,没转移 好教贤圣打卷四 ( 2 ) 【仙吕调】【尾】一双儿心意两相投,夫人白甚闲疙皱? 卷六 “巴避”就是“巴鼻”,来由;根据。在宋陈师道后山诗话:“熙 宁初,有人自常调上害,迎合宰相意,遂丞御史。苏长公戏之日:有甚意头求 富贵,没些巴鼻便蠢邪。”( 汉语大词典引例) 这个词一直保留到现代。 “疙皱”本作“合皱”即苦恼;发愁,是个新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八) 多音节单纯词。 董西厢处于近代汉语前期,书中多音节词的数量相当可观,构词形式亦 复杂多样,这部分内容将在综合式构词法中详述。这里对书中出现的几个多音节 单纯词进行描写。之所以说是多音节单纯词是因为它们具有多个音节,但单个音 节不表示意义,只起到记音的作用,又不能确定它们是音译词,是典型的单纯词。 这部分词数量仅5 例,构词方式为a b c 和a b c d 式: ( 1 ) 【般涉调l 【尾】道着睬也不睬,焦也不焦,眼眯唏地佯呆着,一夜葫 芦提闹到晓卷一 ( 2 ) 【仙吕调】【口台口台令l 生得邓虏沦敦着大肚,眼三角鼻大唇粗,额阔 颏宽眉卓竖,一部赤髭须卷二 ( 3 ) 【大石调l 【尾l 甲溜晴郊似银河泻,绣旗毡似彩霞招折,管是白马将 军到来也卷三 ( 4 ) 【商调】【玉抱肚】没留没乱,不言不语,尽夫人问当,夫人说话,不 应一句。卷三 “邓虏沦敦”形容滚圆。“葫芦提”产生于宋朝,亦作“葫芦蹄”、“葫芦 题”、“葫芦啼”指糊涂。“没留没乱”在作品中也写作“迷留闷乱”、“迷留 没乱”,意思都是愁烦缭乱。五例皆为形容状态的词,其中“没留没乱”、“甲 溜晴郊”是新词。 二、重叠式复音词 重叠式构词法是汉语构词法中一个重要的、十分发达的构词方法。它是土乍 土长的,西方语言中没有这种构词方法,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生动活泼的修辞色 彩,是汉语发达的重要标志之。董西厢有重叠式复音词2 1 9 个,占复音词总 数的4 7 6 。在使用上呈多样化和复杂化,既有大量继承前代的词,也有反映同时 代新产生的词,构词形式比较齐备。 根据重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a a 式、a b b 式、a b a 式、a a b b 和a b a b 式五类。 ( 一) a a 式。董西厢中a a 式共1 3 1 个。又可以分为语音重叠、语素重叠和 词的重叠三种。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语音重叠又叫作“叠字”。是两个相同音节重叠只有一个语素的词;词 与单个汉字的意义一般没有联系。本文出现的缸式语音重叠,根据词性的不同可分 为形容词和象声词。 1 1 形容词,如:“伽伽、拘拘、栲栳、切切、纷纷、霏霏、款款、伽伽、堂 堂、猎猎、拘拘、瓠瓠、孜孜、磴磋、兀兀”等,这些形容词的作用就是描景绘态。 1 2 象声词,如:“咚咚、哑哑、咚咚、喳喳、哈哈,嘻嘻、些些”都是摹 拟声音的象声词,“些些”是个摹拟雨声的新词。 以上两类词属于两个相同的字只能叠用在一起,不可只用其中之一的单纯词。 2 、语素重叠又叫作“叠词”,是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单音实词的重叠。 语素义和词的意义一般有直接的联系。根据词性的不同,可分为形容词,副词, 名词,动词。 2 1 形容词,产生了不少新词或新的义项,例如: ( 1 ) 【仙吕调】【醉落魄缠令】被头儿上泪点多少,媚媚的不乾,抑也抑得 着。卷六 “媚媚”是徐徐缓慢貌。有的词如“丝丝、阴阴”等是通过名词相叠变成一 形容词。这些词在文中可作定语和状语,分别修饰名词和动词。 2 2 副词,如: ( 1 ) 【中吕调】【双声叠韵l 背画烛,魃魃地哭,汨滴了,知多少卷四 ( 2 ) 【仙吕调l 【朝天急】锦笺和泪痕,一齐封了,欲把莺莺今夜约,殷勤 把红娘告:“休推迁,专专付与多娇”卷五 “魃魃”是暗暗;悄悄,是新词。“专专”是专门:特地之义,是新产生的 义项。此外还有“悄悄、好好、苦苦、暗暗、渐渐、一一、频频”等。 2 3 名词,如: ( 1 ) 【越调l 【雪里梅】乱军觑了,遭:“道爷爷来也,咱怎生奈何! ”卷三 ( 2 ) 【中吕调】【墙头花】兀的般标格精神,管相思人去也妈妈! 卷一 此类称谓词作品中还有五例,但与现代汉语中的普通称谓词有些区别。现代 汉语中“哥哥、妈妈、妹妹、姐姐,爷爷”都可以称单字为“哥、妈、妹、姐、 爷”,在这里它们都有特定含义,“爷爷”是特指勇猛的白马将军,是贼兵见到 雄兵后心惊肉跳的脱口之辞。“妈妈”表示语气感叹,表示无可奈何的呼唤之辞。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4 动词,如:“区区( 同“驱驱”) ”,此外还有“恋恋、悬悬、喏喏、 痒痒、袭袭”等。 3 、词的重叠是指词重叠之后并不构成新词,只是在行文中临时相叠使用表 达一定的语法意义。这类重叠词的构成语素本身就是可以独立使用的词。可分为 名词、形容词、量词、副词、数词。 一 3 1 名词,有:“家家、人人、夜夜、天天、年年、事事”都表达了“每一、 逐个”的意思,言其多。 3 2 形容词,有:“松松、强强、恣恣、细细”。“松松”作定语,修饰名词, “强强”和“恣恣”都是形容词作状语。“细细”作谓语。它们没有凝固成新词, 但在文中都起到了描写修饰的语法作用。 3 3 量词,有:“张张、双双、件件、滴滴”。省略了数词,极言其多。 3 4 副词,有:“早早、背背”。“背背”即背地里。 3 5 数词,有:“两两”等。 ( 二) a b b 式。董西厢中a b b 式重叠词多达5 7 例,大约占整个重叠式的 2 0 9 6 。是近代汉语词汇三音节词迅速发展的表现之一。形容词占了绝对多数,象声 词、动词、数量词数量相当,副词两例。 1 、形容词,若按b b 的重叠属性,形容词还可分为b b 是语音重叠和b b 是语 素重叠的两类。 1 1 b b 是语音重叠的词有:“慢腾腾、气扑扑、破设设、勃腾腾、红彪彪、养 如如、泪汪汪、赤条条、煞十敝十敝、窄弓弓、眼巴巴、香喷喷、急煎煎、居中 中、瘦岩岩”等。“煞十敝十敞是十分爽快的意思。 1 2 b b 是语素重叠的词有:“明晃晃、翠弯弯、低矮矮、曲弯弯、苦恹恹、 红馥馥、珠点点、昏惨惨、泪漫漫”等。 2 、象声词,有:“淅零零、吃搭搭、骨辘辘、白冷冷、率刺刺、圪登登、淅 冽冽、扑簌簌、扑碌碌”等。 3 、动词,有:“笑吟吟、絮聒聒、滴流流、嗔忿忿、笑呵呵”等。 4 、数量词,有:“一个个、一篇篇、一声声、一针针、一件件、一般般、一 句句、一点点”等。 5 、副词,有:“一星星、一齐齐”等。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a b a 式。这一类是本书出现的比较特殊的重叠,共六例。其中有一例动 词的重叠,与现代汉语动词“v v ”一致:“觑一觑”。后五例是副词的重叠: “瘦即瘦、是即是、是则是、大小大、小即小”这个词都有“多么,这么”的感 叹义,或修饰整个句子。或修饰谓语。例如: ( 1 ) 【中吕调l 【牧羊关】闷答孩地倚着窗台儿盹,你寻思大小大郁闷? 卷一 ( 2 ) i 黄钟宫l 【整金冠令l 促织儿外面斗声相聒,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 合卷六 ( 四) a a b b 式。共2 2 例,可以分为形容词、动词和象声词。 l 、形容词有:“整整齐齐、姿姿媚媚、袅袅婷婷、风风韵韵、捻捻腻腻、济 济楚楚、凄凄凉凉、薄薄怯怯、冷冷清清、忧忧戚戚、哀哀怨怨、兢兢战战、士孛 士孛腾腾、多多少少、劳劳攘攘、灭灭明明、袅袅霏霏”。这些词中,只有“风风韵 韵、济济楚楚、凄凄凉凉、多多少少、劳劳攘攘”几个词和它们的a b 形式同时在 文中使用,“灭灭明明”出现了b a 式“明灭”,。土孛士孛腾腾”出现了a b b 的对应 形式“土孛腾腾”,其余的词在文中始终以缸b b 式出现。“姿姿媚媚”中“媚媚” 能独立使用而“姿姿”不能独立。其他词的或b b 式在文中均不曾使用。所以i 蓉。 些词都是典型的重叠词。 2 、动词有:“遮遮掩掩、闹闹攘攘”并且出现了“遮掩”这个a b 式。, 3 ,象声词有:“淅淅微微、啾啾唧唧、皤孤萄 翼暇”这是语音重叠后又以联 合的形式相叠凝固成词的。 ( 五) a b a b 式有一例“t 敝噪t 敝噪”是形容活得郁闷,不畅快。 综上所述:董西厢的语音构词法中,重叠式复音词比非重叠式复音词所占 的比例高,非重叠式语音构词中均为单纯词,但形式多样,分为双声连绵词、叠 韵连绵词、双声叠韵连绵词,非双声叠韵连绵词、音译词、象声词、其他类单纯 词以及多音节单纯词。其中前三种基本沿袭前代词汇,但不乏新词出现如“绷扒、 腌躜”等。音译词均为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其他类单纯词中反映了同时代出现的 新词如:“疙皱、旋阑”或旧词产牛了新的义项如:“鹘鸽、骨胀”。多音节单 纯词虽然仅出现5 例,但也是作品用词的特色之一,它们均用来描述。构成形式 有“a b c ”和“a b c d ”两种,每个汉字不表示意义。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广泛使用重叠式复音词是作品中语音构词的重要方面。以a a 式最发达,内部 构成分为语音重叠、语素重叠和词的重叠,其中以语素重叠为主,且词性丰富。 语音重叠中的形容词和象声词以及语素重叠中形容词和副词是a a 式的亮点,不仅 保留了自先秦以来一直使用的词,还产生了新词且大都在现代汉语中频繁使用。 形容词里除“仳仳、寂寂、驳驳”外,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中“俏悄、好 好、苦苦、暗暗、渐渐、一一”、动词中“滚滚、恋恋”及若干名词都活跃在现 代汉语中,但是名词中的称谓词义与现代汉语不同。其中对产生新词贡献最大的 是语素重叠,如形容词:“森森、媚媚”和副词“魃魑、专专”等。 a b b 式复音词中以形容词和象声词为主。“v v ”是现代汉语动词的重叠形 式之一本文虽然仅一例也能看出此时重叠式复音词与现代汉语重叠式越来越近 了。“a 即a 式”也是作品中较有特色的副词重叠。此外,重叠数量词和副词的使 用频率比较高。a a b b 式词较丰富且部分词与其对应的a b 式同时在作品中出现。 当然,与现代汉语相比,本文的重叠式复音词中,a b a b 形容词仅一例“f 敝噪 十敝噪”,动词的a a b b 式用例太少,a b a b 式未使用。形容词的“a 里a b ”等欠缀 重叠不曾出现。总之,本文所反映的重叠式复音词构词方式尚欠完善。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语法构词 戚桂宴先生说:“汉语的词是单音节的,所以汉语是一种单音节非形态语。这 种性质的语言存在着同音词问题,这就决定了汉语的语法手段之一是用词与词搭 配成词语以区别同音词。”。,所以语法造词就是按一定语法关系把两个或两个以 上单音词作为构词部件( 词素) 组合起来。这种方法与语音构词法相同之处在于 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但不强调音节的整体或部分重叠,而是词素的复 合,强调的是词根之间的关系。这种结构方式可操作性强,因此更能顺应交际中表 达意义明晰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根据程湘清的研究,论衡中语法造词已经大大 超过了语音造词,中古汉语已经完成了词汇新旧质的转换,那么到了近代汉语初 期的董西厢中语法造词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董西厢中出现的复音词数量语法构词大大超过语音构词;语法构词中词 序构词的数量远多于形态构词。比唐五代时期变文复音词的表意功能更加完 备、生动、深刻。复音词的构词方式更加完善,已经达到趋于成熟的地步,1 1 | 二l 内 部发展不平衡。此外,本书中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这些词或流传至今,或在元朝 戏曲中得到广泛地使用。总之,董西厢中复音词的数量和使用情况表明这时期 复音词的结构已经成熟而丰富了。 语法造词分为偏正式复音词、联合式复音词、支配式复音词、补充式复音词、 表述式复音词和附加式复音词。 偏正式复音词 偏正式复音词是在构词的两个语素中,其中一个语素修饰、限制另一个语素, 我们称之为偏语素,被修饰的语素作为主要的构词成分,我们称之为正语素。 偏正式复合词作为词汇史上起源最早、数量最多、最能产的一类复合词,其构 成形式也是复杂的。上古殷商甲骨h 辞中已出现这类词,在诗经时代其构词 能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古继续发展,近代成熟完善。董西厢中偏正式复音 词充分显示了其在成熟初期的特点。 戚杜宴汉语的词和词语。载i ij 西丈学学报1 9 9 2 年第l 期 1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董西厢中偏正式复音词的数量居各类复音词之首,共计1 4 7 1 个,占全书 复音词总数的3 1 9 6 ,占语法造词数的3 6 6 7 。占运用词序方式造词数的3 9 6 8 。 根据偏语素和正语素的结构位置可分为:偏语素在前正语素在后和偏语素在后正 语素在前两大类偏正式复音词。其中前者名词是大宗,共1 1 8 5 个,显示出偏正式 所造复音词是以名词为主的。动词次之,共1 8 2 个,形容词共5 3 个,还有5 1 个 副词;偏语素在后的结构主要是名词,用例很少。 董西厢中的偏正式复音词不仅数量上占优势,词性上总体也呈现着复杂的 态势。 ( 一) 偏语素在前的偏正式复音词 此类格式即:偏语素+ 正语素一一偏正式复音词: l 、董西厢偏正式名词 偏正式复音名词多以名词性语素作为正语素,偏语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以形 容词性、动词性、名词性语素最多。以下将分类举例: 1 1 名+ 名一一名,例如: ( 1 ) 【般涉调】【哨遍】渐次第桃红杏浅,水绿山青,春涨生烟渚。卷一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