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i i i ii i ti tl i iki ii i ii iil y 2 0 4 6 8 0 5 摘要 近年来,由于各类“大学生事件”的发生,我国各界都在关注高 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政府各级部门也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由于每个学生先天 素质和后天生活环境以及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差异,他们在心理活动状 态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都会表现很强的个性化,即心理学说的个体差异 性表现。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加大对大学生差异性教育和差异发展 的研究和探讨,从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可持续 发展的教育方针。而今,我们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只求统一, 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因材施教,所以中国的教育也 极少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 因此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 育,这才是教育最大的公平。笔者提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 应从学生差异性方面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本文拟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在差异 化背景下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对策的深入研究与分 析,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使健康教育 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大学生道德 教育的整体效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在微观的层面 上找到高校大学生个体的多种差异,通过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成因, 理清了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试探性的提出了我国高校差 异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从而唤起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以实现因 材施教。 本文共分四章。首先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国大 学生差异性展开了研究,阐述了大学生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 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紧接着在此 基础上提出差异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即贯彻 差异性原则,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打造学生健康心理,加强和改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构筑心理健康教育的防线;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袋,完善差异性管理;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差 异性教学的管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生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差异性 i l a b s t r a c t si n c ed i f f e r e n tf a c t o r so fe a c hs t u d e n ts u c ha st h e i ri n d i v i d u a l a p t i t u d ea n dl i v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s u b j e c t i v ee f f o r t t h e i rs t a t eo f m e n t a la c t i v i t ya n db e h a v i o ri nt h ea f o r e m e n t i o n e du p p e ra r e a sw i l l d i s p l a yas t r o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t h a ti s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i n d i v i d u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i nt h ep s y c h o l o g y c o n f u c i u s s t e a c h i n g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s t u d e n t sa b i l i t y i st a l k e da b o u tf o rt h o u s a n d so fy e a r s ,b u tt h e r e a r ef e we d u c a t o r sh a v ea p p l i e dt ot h ee d u c a t i o na n dt e a c h i n g t o d a y ,t h e b i g g e s td r a w b a c k so fc h i n a se d u c a t i o ni st h a tt h e yo n l yt a l ka b o u tu n i t y a n dn o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t h e yd on o ta t t a c hi m p o r t a n c e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s t u d e n t s 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c h i n e s ee d u c a t i o ni sn o tm a d e t oc u l t i v a t et o pt a l e n t sy e t p e o p l ea r ed i f f e r e n t ,t h et a l e n t sw h i c ht h e c o m m u n i t yn e e d sa r ed i v e r s e d on o tf o r g e t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e d u c a t i o n a n dw em u s tp r o v i d er i g h te d u c a t i o nf o re a c hs t u d e n t t h i si st h e s o - c a l l e dg r e a t e s tf a i r n e s s t h i sp a p e ri n t e n d st oa d d r e s sw e a k n e s s e si ne x i s t i n gr e s e a r c h ,f r o m t h em i c r ol e v e lt of i n dav a r i e t yo fi n d i v i d u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 w eh a v em a i n l y m a d ead e t a i l e ds t u d yo nt h ei n t e l l i g e n c ea n dn o ni n t e l l i g e n c ea s p e c t ,o n t h es u b je c t so fg e n d e r ,p r o f e s s i o n ,g r a d e ,a n dc l a r i f i e dt h ei m p o r t a n c e o f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 w h a tw ed oi si nt h ep u r p o s eo f c a r r y i n go u tt h em e n t a l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o nt h ed i f f e r e n ti n d i v i d u a l sa n d p r o p o s e d t e n t a t i v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a b o u tu n i v e r s i t ym e n t a lh e a l t h e d u c a t i o nb a s e do ni n d i v i d u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 t h u si no r d e rt od r a wa t t e n t i o n t ot h ei n d i v i d u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o ft h es t u d e n t s t h i s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c h a p t e r s f i r s tp a r ti sa na n a l y s i so f c h i n a sm e n t a l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s t a t u sa n dp r o b l e m s s u b s e q u e n t l y ,t h e a u t h o rh a sc a r r i e do u tar e s e a r c ho nt h ei n d i v i d u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o fc o l l e g e i i i s t u d e n t sf r o mt w o a s p e c t so nm e n t a lf a c t o r sa n dn o n - i n t e l l i g e n c ef a c t o r s t h e nb a s e do nt h es e c o n da n dp r o p o s es t r a t e g i e so nt h em e n t a lh e a l t h e d u c a t i o no f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i nt h ec o n t e x to f i n d i v i d u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 t h e r e m a i n i n gc h a p t e r sa r ed e d i c a t e dt oi m p l e m e n t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i n d i v i d u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t of o l l o wt h ec o n c e p to fs c i e n t i f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e d u c a t i o n ,t o b u i l ds t u d e n t s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h e a l t h ,t os t r e n g t h e na n di m p r o v em e n t a l h e a l t he d u c t i o n ,t oi 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 t yo ft e a c h e r s ,m a k es t r o n gb a c k i n g t ot h em e n t a lh e a l t he d u c t i o n ,h i g h l i g h t i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s t u d e n t s , a n dt oi m p l e m e n tm a n a g e m e n to fd i f f e r e n c e k e yw o r d s :m e n t a lh e a l t h ;s t u d e n t s d i f f e r e n c e s ;m e n t a l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 ;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i v 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一章引言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大家普 遍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性研究。由 于每个学生先天素质、后天生活环境以及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差异,他 们在心理活动状态和行为表现上等方面都会表现很强的个性化,即心 理学说的个体差异性表现。这种差异分为“显性差异”和“隐性差异”。 显性差异如男女性别、身高、体重、肤色等可以看到的外在因素差异; 隐性差异则包括由于家庭背景与家长教育引起的不同、成长经历过程 的不同、在后天形成的价值取向不同、大脑反应速度的不同、对个性 敏感度认知的不同、事物认知快慢的不同、以及产生的行为导向的不 同等等。研究这些差异性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特别的 意义,只有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的差异性开展思想与心理教学工作,才 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 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从研究人的思想 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入手。把这个理念贯穿于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因材施教,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每一个学生, 找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解决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 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教育公平的有效 途径。在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环境下,人们开始反思教育公平问题 的后果。站在教育公平性角度来看,差异性教育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公 平性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环节中最为重要的高等教育,教育工作者有 必要展开差异性教育,它不仅适用解决“问题学生 的问题,对解决 当今个性发展的大学生的要求同样适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加大 对大学生差异性教育和差异发展的研究和探讨,从而真正落实“以人 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针。 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其基本 核心精神与现今的差异性教育可谓异曲同工。二者都讲求从学生的个 体差异出发,针对其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实现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差异性教育可以说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必然趋势,只有实现差异性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与高效。 高校差异性教育的实现有助于提高与改善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 整体素质水平。就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整体状况而言,尽管各高 校教师的学历硬件素质不断提升,但教学仍然偏重于知识的填鸭式教 育,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对学生的兴趣、特点了解不多,尤其是在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是知之甚少,这常常导致了学生与教师的 矛盾,学生厌学,逃课甚至挑衅老师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者更是酿 成血淋淋的校园惨剧。从这个角度来看,实现差异性教育也是教师提 升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 剧,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人才的需求也 开始向多层次、综合性的方向发展,“万金油 从某程度上已经失去 了其原有的优势,既专又精的人才才是现代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 实需求。因此,差异性教育是当今全球人才培养的必然发展趋势。诚 如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顾明远说过的那样,未来社会的需求是多层次 的,对人才的要求更是多样化,只要是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价值 的人都可以称之为人才。由此可见,对学生实行差异性教育是社会发 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研究意义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 证,而且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本文拟通过对在 差异性背景下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对策的深入研究 与分析,引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使健康 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大学生 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道德教育的整体效应。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作出了很多相关研究,就目前 的研究现状而言,较一致的观点是:所谓的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人的情 感与心理处于一个与生理发展相一致的状况。在这里生理发展不仅仅 是指身体的发展,同时也包含心智的发展。我们知道当代大学生处于 学生群的特殊位置,他们在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冲击与影响的同时也面 临着诸多的社会挑战,如文化与思想的冲击,道德人伦的压力,人际 关系与环境的变化都或潜移默化、或强烈地影响着他们心理状态的变 化,并由此引发其心理超负荷,精神失常,精神混乱等问题,有鉴于 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社会与学校的关注。开展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高等教育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可谓举足轻重。而 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规定,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一 个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学会有效的心理调整。由此可见,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此外,如果仅仅从身体疾病的角度来看, 学生在青春期患有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群体只是少数,但从心理健康 的角度来看,有许多大学生有精神障碍,适应障碍等心理问题。而心 理问题是引发学生生理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前提,因此高校领导和教育 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心理健康 教育在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发展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 2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紧迫。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是各不相同的,一些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会对其有影响,还有一部分 原因是来自于从外部客观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目前心理健康是人类 健康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心理原因也逐渐成为影响 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学生其生理上表现出头痛, 失眠,焦虑,甚至发烧,腹泻的疾病症状,那么我们多半能从其心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3 硕士学位论文 上找出一定的原因。据对某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的心理调查结果表 明:该部分的学生中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数约占0 6 ,其中有2 的 学生有行为问题,而根据此统计结果分析,该学校学生精神疾病的患 病率高达1 0 3 ,其中1 2 3 的属于心理问题。该学校每年因为精 神疾病退学的学生约占退学总人数的4 6 2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是当前社会与学校发展的普遍需求。众所周知,未来的社会竞争 日趋白热化,而作为肩负经济与社会发展重任的大学生,更是需要适 应这个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以满足个体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从这 个角度来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 3 ) 从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各地心理健康教 育发展是极不均衡,且仍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如前所述,大学 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而事实上,从心理健康教育在医疗诊 断和治疗的心理模型方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完全不同的变化来看,心 理健康教育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和培训 的质量,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现实的压力,如何正确对 待情感的发展变化,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既是防止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心理 素质一个重要的的措施。从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 育和培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保健,更有利于学生潜 力的开发,学会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技能和学习效率的整体提高。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选题针对已有研究的薄弱环节,从微观的视角找到了个体的多 种差异,主要就智力和非智力两个做了详细的探讨,又分别对性别、 专业、年级做了具体的分析,理清了差异性的重要性,并试探性地提 出了我国高校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期唤起对学生差异性的 。王文辉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2 0 0 9 :1 5 4 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关注,推进因材施教。 尽管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国家级 各级教育部门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我国许多高 校都加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从2 0 世纪8 0 年代至今,也只 有短短的三十年时间,与国外美国,英国,德国等高等教育相对发达 的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是做得很不到位 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其差异性的研究也是非 常有限的。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较: 第一:本选题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学生的差异性来研究我国高 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而不是宏观的从国家政策,资金来源 等方面来研究。相比之下更有实际意义口 第二,研究的问题不拘泥于某一个具体学校或者学生,而是就事 关差异性因素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比较全面 的探讨。 根据本选题所研究的主要问题的特点,从写作过程的角度看,( 1 ) 在论文准备规划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通过文献的搜集、翻译、分 析和整理,收集相关文献,以了解已有相关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2 ) 在论文撰写阶段,主要采用数量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定量分析法, 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差异性 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思路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四节文献综述 1 关于心理健康内涵的研究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内容,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的完 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而不单是不虚弱或没有变。如果 一个人躯体没有疾病,没有缺陷,那么他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如果一 个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都具有良好的条件,方可称为心理健康。1 9 8 8 硕士学位论文 年华林斯基提出“立体健康观 ,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健康的现代概 念。提出了心理尺度、医学尺度和社会尺度三个健康标签。只有这三 项均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者。心理尺度所关注的心理健康它是一个相 对的概念,它不能像躯体健康那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指标,比如血压、 脉搏等等,而且要区别心理是否健康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也就是说,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相对的参照系是正常,但这里的“正 常”是用于评价阶段性的行为,不适用于任何人的任何时间,任何情 境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因为人的心理世界非常复杂,就是一个健康的 人,也有可能有突发的、暂时的心理异常。心理健康的第三次国际会 议( 1 9 4 6 年) 明确了心理健康的内涵: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 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目前大部分研究者在研究心理健康的时候,还是更倾向于使用问 题取向的心理健康定义,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问题取向的心理健 康定义更有利于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人并实施干预。同时问题取向的 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的完善性、具体性、操作性等特点也支撑了心理 健康的问题取向的研究。本研究也延续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定义及测 量工具。 2 关于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研究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能像躯体健康那样有一个比较 明显的指标,所以要区别心理是否健康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随 时随地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冲突就像感冒、发烧一样不足为 奇。而且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国内外相 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 1 ) 较早有1 9 5 1 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 m a s l o w ) 和麦特 曼( m i t t e l m a n ) 提出的1 0 条被认为是经典的评价标准:有充分的自 雷玉明,董德全等大学生保健【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 0 0 0 2 。盛凯琳通过“问题学生”浅谈高校学生的差异性教育【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好 刊) 2 0 1 0 9 ( 5 ) :4 5 - 4 6 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价;生活的目标 能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仍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 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当的宣泄和控制情绪;能 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 作适当的满足。 ( 2 ) 1 9 8 0 年英国社会心理学家m a r i ej a h o d a 提出理想的心理 健康的标准:了解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心情;有所成就,又能面向未 来;心理状态完整美好,能够抗御应激;自主,而且能认识自己需要 什么;真实地、毫不歪曲地理解客观现实,然而又能具有同情和同感; 做环境的主人;能工作、能爱、能玩、也能解决问题。 ( 3 ) 国内学者郭念锋在1 9 8 6 年出版的临床心理学一书中, 对1 0 个心理健康评估标准描述为:心理活动的强度,心理活动耐受 性,昼夜节律,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我控制,自信 心,社会交往和环境适应能力。 ( 4 ) 1 9 8 8 年许又新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 或从三个维 度) 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指出,不能 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 衡量。其一,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 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其二,操作标 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 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 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第三,发展 标准,对人类的纵向观察和分析个体心理发展的重点。 ( 5 ) 综合国内外的评价标准,结合国内大学生的心理实际情况, 我国心理学家普通认为可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大致概况为以下 七点: 1 ) 对自我的恰当认识:能正确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意 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情绪,身体情况等, 贺淑曼心理健康与人才发展【m 】北京工业出版社,1 9 9 7 7 7 硕士学位论文 既不高估也不贬低自己;能正确认识他人,为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一 定基础;有健全的认知过程,如正常的感知、良好的记忆、灵活的思 维、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2 ) 情绪稳定是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包括:能做到热情饱满; 恰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愉快,乐观,情绪出现大的概率满意, 有悲伤,忧虑,担心,愤怒等情感体验,而非喜怒无常;有纯真的而 高尚的情操,有愉快乐观的主导心境。能根据不同的场合、情境,适 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3 ) 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他人,能够理解和接受 别人的思想感情,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愿意与他人交往沟通, 适度的善解人意,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感情,在日常交往 中既能接纳他人,也能愉悦自己。 4 ) 完整平衡的人格。心理健康的高校大学生应胸怀理想,具有积 极进取的人生观,有理想有目标,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对自己谦 虚谨慎而又充满自信,思考问题的方式不激进;对待他人热情、正直、 诚恳、以礼待人;对待工作做到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善于创新,当 面对外界巨大变化是不会出现偏颇的举止。 5 ) 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学习、工作中不要 拒绝压力,能化压力为动力,让生活有紧张度但是又不要自我焦虑; 遇到困难,他们能够积极反应,勤于思考,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6 ) 对现实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 动的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做到改造现实。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够做 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面对不利的 现实环境,既不怨天尤人,也不采取逃避的方法,而是敢于面对现实 的挑战。 7 ) 有符合自己年龄特征的行为。包括:情感,言行与他人的理 解。总的来说,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 性格、气质、能力、信念、人 生观、兴趣等) 。 3 关于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研究 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般来说,心理测验就是测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心理 测验涉及的理论和技术相对复杂,需要有专业心理测验者实施才行。 目前心理健康评估工具普遍使用的有症状自评量表( s c l 一9 0 ) ,贝 克抑郁量表( b d i ) ,焦虑自评量表( s a s ) ,明尼苏达多人格问卷( m m p ) , 自评抑郁症测试表( s d s ) ,卡特尔1 6 种人格因素问卷题( 1 6 p f ) , 艾森克个性问卷( e p q ) ,y g 人格测试,高等院校学生人格问卷表( u p t ) 等。而其中的症状自评量表( s c l 一9 0 )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 测试量表之一,它是由d e r o g a t i sl r 于1 9 7 5 年编制而成的,是当 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曾有5 8 项版 本和3 5 项的简本,现在大多用的都是9 0 个项目的版本,包括感觉、 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可以评定一个特定 的时间,通常是评定一周以来的心理健康状况,此表简便而又有价值, 也很实用。它的主要优点是覆盖面大,放映症状丰富,能较准确地反 映出一个人的自觉症状及程度变化,因此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s c l - - 9 0 的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 级评分制( 从0 。4 级) ,分为:从无, 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 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 个症状因子 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 因子分2 百面云雨丽丽磊一 从身心症状表现的角度考查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在某些 症状上的得分越高,感觉到某些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比较严重,就应 该注意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问题。由于自评量表是测量个体在一段时间 内感觉到的症状的严重与否,所以在量表分数的解释上应该慎重,并 不是得分高就一定说明个体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某些分量表上 的得分较高有可能只是由于个体当时遇到了一些难题如失恋、面临考 试、生病等,因此如果此症状自评量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测试 。徐光兴学校心理学一心理辅导与咨询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0 2 2 7 - 2 3 1 9 硕士学位论文 的话,还应该对学生得分高的原因作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某个学生在 多个维度上自觉这些症状较为严重时,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严 重时应该到比较权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 断。另外一种是贝克抑郁量表( b d i ) 由美国心理学家贝克1 9 6 7 年编 制,量表共有2 1 个条目,每个条目代表一个“症状一态度类型”,来 表示抑郁状况。它包括1 0 项内容,与症状自评量表( s c l 一9 0 ) 相 比,它其中有一项是与睡眠饮食有关的内容很特别。还有就是1 9 7 1 年由z u n g 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 s a s ) ,它主要是用于评定被试者 的焦虑主观感受。但是,心理测量和诊断的技术及量表并不是万能 的,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在使用心理测量和诊断 技术时,必须懂得它们的长处、短处、特征和界限,科学的加以使用 才能发挥一定的效用。 4 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大学期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有人称其为人生的第三次断 乳期。在此期间,大学生不但生理上发生很大变化需要调整,而且心 理上也面临一个逐步走向成熟、健康发展的阶段。我国在针对高校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开始于2 0 世纪8 0 年代,至今时 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十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学术界 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学者们发现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大学生活感到极度不适应。这个现象在大一的学生中比 较明显。现在9 0 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身子女,在生活上对父母 的依赖性比较强,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的都是自理性较强的生活,所 以表现得极度的不适应,心理上会有很强的震荡。另外,现在城市的 大学生普遍优越感较强,在家都是父母眼中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是导致他们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的主要原 因。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贺淑曼心理健康与人才发展【m 】北京工业出版社,1 9 9 7 2 7 3 - 2 7 8 1 0 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 碍,甚至发生意外事件。 其二,很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他们学习上要适应 新的学习方法,要调整新的人际关系,要培养健康的人格,还要处理 学习、恋爱、人际等很多方面一系列的复杂问题。人是社会关系的总 和,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寸步难行。对于高 校大学生而言,离开父母的臂膀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集体当中,就 要更好地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在这个新的环境下,没有人是可 以完全依靠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同时,大学也是通向社会的一座桥 梁,学生可以通过在大学的历练和磨合来扩展自己的人脉,为以后融 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引起人际交往 障碍,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的案例非常典型,他因为人际交往的严重 障碍,引发心理畸形,导致实施暴力行为,害人害己。 其三,情感问题。一项最新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病隋感 挫折排名第一。现在信息的网络化,使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网络上看 到某某大学学生因为恋爱失败无心学习十年寒窗就此退学,更有甚者 因为恋爱的不成功而选择割腕、跳楼自杀,还有一些男生在恋爱上到 了疯狂的境地,因为女生要分手而杀人,最后又自杀。我们在感到震 惊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惋惜。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些处在十七八 岁的青少年在心理问题上处于极度困惑,急需有人来对他们进行正确 的引导和帮助。 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研究的方面很多。就高校大学 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来看,笔者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来 自家庭的影响。现在我国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对夫妻一个子女,三代 下来,就造成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人都围着一个孩子在 转,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直接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 个性和情感的发育不正常,虽然生理上已经“断奶 ,但是心理上却 没有。很多父母只要孩子一心一意读好书,什么事情都不要他们做。 衣来伸手,饭来张1 3 ,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自我中心意识非常强。 硕士学位论文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大学后, 环境大变,使得心理健康问题在其心理出现波动时突然爆发。另外, 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也不足,心理健康意识淡薄。对心理咨询室 的态度,除了排斥外,也有的同学表现出不信任,认为解决不了实际 问题,还不如向朋友倾诉。还有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一时的心 情不佳并不重要,不会威胁到身心健康,须不知这就已经埋下了心理 问题的隐患。 5 关于高校大学生差异性的研究 人是有差异的,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 各地,对于小学、中学学生而言,他们更具有自己的个性和差别。随 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在校大学生总量的不断增加,高校大学 生占我国学生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的差异性研 究决不能忽视。学者认为,高校大学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 学习能力差异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衡量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已经转变 为看其是否会学习。“学习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类要具备的头等本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 成长乃至就业。但是,每个大学生他的学习能力又是有差别的。比如, 有的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强,所谓独立学习能力就是自学能力。自古我 们就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告诉学生学会老师教给的 东西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自学打下良 好的基础。而大学就是这样一个过渡的平台,脱离了之前老师填鸭式 的教育,多出许多自由的时间。该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时间,如何利用 这些时间学会更多以后要用到的知识,成了能否适应大学生活的关 键。有的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学习 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可以让一个人以最快的速度进步,这 就是所谓的“思维共享”。由于思想是可以无限复制的,所以合作学 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现有知识进行大规模传播,复制别人知识的 同时,也将自己的知识复制给他人,达成“强强联合 、“取长补短 的目的。在反思教学中我们要看到,尽管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学生的差 异性,但真正意识到差异性的作用,由此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 生成长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2 ) 学习风格差异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天赋是各有差别的。有的善于学 习理工科目,有的善于学习文科科目;有的学习记忆力强,有的动手 能力很强;有的在书法方面有特长,有的有音乐天赋,有的性格表现 冲动型,有的性格表现文静等等。学生的上述差异性要求在教师工作 日常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都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要有特 点。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时,冲动型的学生往往在问题 刚一提出,甚至老师话音未落时,就主动抢着举手发言,但回答问题 不够准确和全面;沉思型的学生并不急于回答问题,特别是对于有一 定难度的问题,他们往往先经过自己思考后才举手回答,而他们的答 案也较为全面和准确。在做作业或考试时,冲动型的学生常常快速作 答并提前交卷,但容易粗心,常常忽略审题或审题不全面,结果常常 出错;而沉思型的学生对问题总是仔细分析、慎密思考后作答,虽然 速度慢一点,但成绩往往较好。 3 ) 学习发展差异 学习发展是指通过吸取自己或他人经验教训、科研成果等方式, 增加学识、提高技能,从而获得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能力。我们通过对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二年级五个专业1 1 0 0 多名学生和一部分专职 教师及辅导员的走访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发展方面的差异有3 种类 型: ( 1 ) 有一部分人很少主动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愿意就自 己不明白的问题向老师或者请教,很少会总结自己的经验。 ( 2 ) 有些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保持关注,并乐于尝 试新方法,愿意接受课程以外学校给予的其他培训,以学习为乐,不 硕士学位论文 耻下问,经常制定学习计划,愿意就自己不了解得问题向他人请教。 ( 3 ) 有些学生有强烈的学者心理,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新领 域保持高度的热情,提倡在发展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促进发展; 经常性地总结经验,增加学识,提高技能,为获得未来有利的发展。 由此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发展的个人特质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新知 识、新技能的渴求程度以及对待课程以外的学习机会的态度;二是善 于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从而找到提高自己能力的途径;三是具有 分析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学业要求的差距,并有能快速采取行动弥补的 能力;四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利用多种途径为自己创造学习机会,不断 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五是能将个人学习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为将来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高校大 学生差异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学生差异性的研究,明确了 学生差异性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坚定了要尊重学生的差 异的信念,要承认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否定差异就等于否定了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教师只有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学 生差异”为教学出发点之一来组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时把教学 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形式等与学生的差异性有效结合,才能达到促 进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根本目标。 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第二章大学生差异性及其基于差异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的意义 第一节大学生差异性分析 人的差异与生俱来,这种差异性的表现在高校大学生中就更加明 显。高校大学生一般都是1 8 - 2 5 岁之间的青年人,他们都是来自五湖 四海,而这个外在因素也使得他们在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家庭情况 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个差异可以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 1 智力因素差异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聪明,有些学生不 聪明。聪明的学生学习速度快,一教就会,甚至能做到无师自通。不 聪明的学生学习速度慢,虽然能教会,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和充分的 时间。聪明或不聪明显然是个人的一种稳定的特征。这也就是我们平 时说的智力高低。 1 ) 智力理论 什么是智力? 心理学家对它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至今没有统一的 定义。归纳起来,关于智力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1 ) 智力是 一种适应新情境的能力;( 2 ) 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 3 ) 智力是抽象 思维能力;( 4 ) 智力是一个人能为着某些目标而行动、能理智地思考 和有效地适应环境这三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5 ) 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 测量的东西,也就是解决某种智力问题的能力。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记忆力是智力活动仓库的基 础。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是对智力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想象力 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条件。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条 件和警卫。上述五种因素共同组成了智力的一般结构,它们既发挥独 立的功能作用,又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共同发挥整体性作用。 智力的高低如何来确定呢? 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 硕士学位论文 测量工具叫做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 表( 简称s b 量表)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 a b i n e t ) 和西蒙 ( t s i m o n ) 于1 9 0 5 年编制,后被引入美国,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 ( l m t e r m a n ) 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另一个有名的智力量表叫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由韦克斯勒( d w e e k s l e r ) 编制。智力测验中的 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 q 。 i q = 粼 1 0 0 ( 比纳式智力测验即比率智商) 上述公式的实际年龄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简称 c a 。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简称m a 。 智力与一个人的先天禀赋有关,但每个人在有利的环境下都可能 使自己的潜能发展到最高度。因而从先天禀赋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来 看,智力问题是一个差异的问题。 智力差异可以分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是指不 同个体之间所表现出的智力差异。我们说某人聪明,某人迟钝;某人 擅长抽象思维,某人擅长形象思维,这些都属于智力的个体差异范畴。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它包括智力的性别差 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社会阶层差异等等。智力的本质是智力心 理学研究的原始出发方向。智力研究者一直关注的焦点就涉及到了智 力的本质问题,应该如何评估智力的个体差异。最早研究个体差异的 学者、差异心理学之父佛朗西斯高尔顿( g a l t o n ,f r a n c i s1 8 2 2 1 9 1 1 ) 曾将智力归之于某种遗传的素质。虽然这些观点看起来并没有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