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唐江芳 指导教师郑曙明教授 摘要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是一种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渔用中药复方,主味药是五倍子。 复方中含有没食子酸、鞣质、蒽醌和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抗菌、解毒、收敛止血和祛腐生新 的作用。在生产中五倍子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但关于它在水产动物体 内的药物代谢过程及对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 4 5 0 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论文建立了复方五倍子抗菌剂和单方五倍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得出药物中主 要有效成分没食予酸和黄芩苷的含量,在此基础上,以没食子酸为目标药物,研究了复方五 倍子抗菌剂和单方五倍子在鲫鱼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同时研究了复方五倍子抗蘸剂和单方 五倍子对鲫鱼肝脏和肾脏的细胞色素p 4 5 0 3 a 活性的影响,以此来认识药物在鲫鱼体内的代 谢规律和代谢途径 1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 p l c ) ,对复方五倍子抗菌剂和五倍子的主要有效成分没食子酸 和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和o 1 磷酸水溶液( p h 2 8 ) ,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 2 8 0 r i m 下同时测定药物中的没食子酸和黄芩苷含量。该条件下测得复方五倍子抗菌剂中的没 食子酸含量为1 8 9 ,加样回收率为9 6 9 4 - 3 1 。r s d 为3 1 8 ,黄芩苷的含量为0 2 8 ,加 样回收率为1 0 5 7 + _ 4 4 ,r s d 为4 1 8 ;五倍子中的没食子酸含量为3 5 2 ,加样回收率为 9 8 8 4 - 2 1 。r s d 为2 1 7 2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在鲫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鲫鱼各组织中的没食子酸检测方法,采用口灌法给药以没 食子酸为目标药物。流动相为甲醇- 0 1 磷酸( :8 0 ) 。流速0 5 m l m i a ,检测波长为2 7 3 n m , 该条件下没食子酸在鲫鱼各组织中的加样回收率良好r s d 在限定范围内 在建立了上述分析方法基础上研究了一次性口灌给药(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和五倍子, 剂量为含有效成分没食子酸2 0 m g k g ) 后的药动学复方五倍子抗菌剂在鲴鱼体内的药物浓度 时间数据符合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药动学方程为c = 3 9 1 5 9 e 椭+ 2 2 4 6 5 e ”,t - - 0 9 2 8 吸 收半衰期t l 2 ( a ) 和消除半衰期t 1 2 ( b ) 分别为8 0 1h 和8 0 1 2h 血浆和肝脏的没食子酸最大药 物浓度时间t m a x 为1h 。最大药物浓度c m a x 分别为为7 0 5 1 3 m g l 和3 2 4 0 4 m g l 肾脏 i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t m a x 为2 h ,c m a x 为2 8 5 1 2 m g l 五倍子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药 动学方程为c = 7 5 6 0 1 e o 2 9 1 0 3 6 & “,r = l , t l 2 ( a ) 为2 3 5 6 h , t 1 2 ( b ) 为1 8 1 5 2 h , t m a x 为l h ,c m a x 为5 8 7 2 9 m 扎。肝脏t m a x 为l h ,c m a x 为2 8 4 9 9 m g l ,肾脏t m a x 为2 h , c m a x 为1 9 7 5 5m g l ,t l 2 ( a ) 和t l 掷 分别为2 3 5 6h 和1 8 1 5 2 h 。 3 复方五倍子抗菌剂对鲫鱼c y p 4 5 0 3 a 活性的影响 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组织微粒体,测定用药后鲫鱼各组织中的c y p 4 5 0 3 a 酶活性的变化 试验鱼按照给药浓度和药物种类分组,用口灌法对鲫鱼给药。在用药后的第3 d ,7 d ,1 0 d 测 定鱼体肝脏和肾脏中c y p 3 a 的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口灌复方抗菌剂3 0m g k g 和五倍子 m g l 【g 的鲫鱼肝c y p 3 a 活性较空白组显著降低( p m 0 5 ) ,且在给药后第1 0d ,肝c y p 3 a 酶活性较空白组降低极显著( p 0 1 0 1 ) 。而口灌复方抗菌剂1 0 m g 俺组肝c y p 3 a 酶活性无显 著变化,备用药组肾脏c y p 3 a 酶活性无明显变化复方五倍子抗菌剂和五倍子能抑制鲫鱼肝 脏的c y p 4 5 0 3 a 活性,抑制作用与剂量和药物作用时间具有相关性。即给药浓度越高,抑制 作用越大,给药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 关键词:复方五倍子抗菌剂 药代动力学 有效成分没食子酸 细胞色素c y p 4 5 0 3 a 西南大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皇薯鼍! 曼曼蔓置皇奠皇詈曼量量量量曼曼量曼| - i 目量置量量曼曼曼量一 p h a r a m a c o k i n e t i c ss t u d yo fc o m p o u n d s c h i n e s e g a l l n u t a q u a c u l t u r em a s t e rc a n d i d a t et a n gj i a n g f a n g s u p e r v i s o rp r o f z h e n gs h u - m i n g a b s t r a c t c o m p o u n d sa l i n c 酬i n a t j sak i n do f 血h c f yc h u gt o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硼a q u a t i cl i v e s t o c k o b a c t e m d a ld i s e a s e t h e r ea r ei tl o to fc l 敏:i e mc o m p o m 越铲j ca c i d , 纽n n i n a n t h r a q u i n o a ea n d f l a v o a o i d , w h i c hh a v et h ec i :b dba n t i b i o t i c , d e t o x i f l , m ea n dr e s t o l a t e 1 k 私h a v eb e a n s t o d i e $ a b o u tt h ep h a r a m a c o k i n e t i 璐o fc o m p o u n d sc h i n e g a n n a ti na q u a t i ct i v e u e e k , a n dt h ee f f e c to f t h ed r u go l lt h ec y t o c h r o m ep 4 5 0 - 4s e r i e so fh n p a t a n td r u gm e t a b o f i z i n ge n z y m e s t h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e s t a b i l s h e dt h em e t h o df o rm e n s u r a t i n gt h ec o n t e n to fe f f i c i e n tc o m p o n e n t si n c o m p o u n d sc h i n e s eg a l i n a ta n dc h i n e s eg a l i n a t , g o tt h ec o n t e n to fg a m ea c i da n db a i e a l i n , s t u d i e d t h ep h a r a m a c e k i n e t i a 嘲o ft h et w od r u g si nc m e i a nw h i l ec h o m et h eg 山i ca c i da st h et a r g e t m e d i c i n e , a n de x p l o r e dt h ee f f e c to ft h et w od r u g so f ft h el i v e ra n dk i d n e yc y t o c h r o m ep 4 5 0 3 a a c t i v i t y 1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e f f i c i e n tc o m p o n e n t si nc o m p o u n d sc h i n a s eg a l l u n t t od e t e r m i n et h er o s i ne f f l e i e a tc o m p o n e n t si nc u n l p o u n d sc h i n e s eg a l i n a ta n dc h i n e s eg a l l l l t l t b yh p l c , g r a d i e n te l a t i o nu s i n gt h em e t h a n o l - 0 1 p h o s p h o r i ca c i d ( p h f f i 2 m l v e a ts y s t e ma a d d e t e c t e da t2 8 0 n m t h ac o n t e n to fg a l l i ca c i di nc h i n e s eg a l l n a t 缸3 5 2 t h ee x l r a e t o nr e c o v e r yi 9 8 8 垃l ,r s d 虹2 1 7 ,w h i l et h ec o n t e n t so fg a l i j ca c i da n db a i e a l i ni nc o m p o u n d sc h i n e s e g a l i n a ta m1 8 9 a n d0 2 8 ,t h ee x l l a e t o nr e r ya 拈9 6 9 妇1 a n d1 0 5 7 土4 4 ,r s da 2 1 7 a n d4 1 8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2 t h ep h a r a n u , e o k i n e t i as t u d yo f c o m p o u n d s c h i n e s e 掣d l n u ti nc m 妇 t o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m e t h o dt od e t e c tt h eg a l l i c _ d di n , n u c i a bd i f f e r e n tt i s s u e sb yh p l c , t h e d r u g sw e r eg i v e nt h r o u g hm o u t h c h o o s i n gt h eg a l l i ca c i da t h et a r g e t , t h ei s e c r a t i ce l u f i o n - p e r f o r m e dw i t hm e t h a n o l - 0 1 p h o s p h o r i ca c i d ( p h f 2 s x 2 0 :8 0 , v v ) a taf l o wr a t eo f 帖m u 曲。 d e t e c t e da t2 7 3 n m u n d e ra b o v e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a v e r a g er e c o v e r yo fg a l l i ca c i di nc l u c i a n sd i f f e r e n t 铷麟w a sg o o d t h er s dw a si nt h el i m i t e dr a n g e o nt h eb a s eo fa b o v e 龃a l y s i sm e t h o d s , t h ep h a r m a c o k i n e 妇w a ss t u d i e da f t e ra s i n g l ed o s eo f c o m p o u n d sc h i n e s eg a l l n a ta n da i i n e g a l i n a ts e p a r a t e l y , t h ed o s ew a s2 0 m g k g 弘i l i ca c i d i nt h e t w og r o u p ,t h et u l l e sb e t w e e np l a s m a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d r u ga n dt i m ec o u l db ed e i b e db y 蛐 h i 西南大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w o - c o m p a m n e n t m o d e l t h e e q u a t i o n s w e r e c l 3 9 1 5 9 e 枷b 7 + 2 2 4 6 5 e o ”,瑚9 2 8 , c 叠7 5 6 0 1 c “+ 1 0 3 6 8 e ”豫- 口1 ,酬v e l y i nc o m p o u n d sc l i n e s cg a l l n u tg 咖峨t h et i m eo f m c h i n gp e a ka f t e r m e d i c i n ef r m a x ) a n d 岫p e 业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臼姒) w 啪p l a s m al h , 7 0 5 1 3 m g i j i v e tl h , 3 2 4 0 4 m g l , k i d n c y 2 h , 2 8 5 1 2 m g l ;t h et l 2 ( a ) , a n dt i 2 ( b ) w c g g8 o lha n d 8 0 1 2 h hc h i n e s eg a l l n u tg r o u p ,t h et i m eo fr e s c h i n gp c a l 【a f t e rm e d i c i l e ( t m a x ) a a dt h ep c a k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c m a x ) w c i g p l a s m al h , 5 8 7 2 9i n g 删v e l - 1 h , 2 8 4 9 9 m g l k i d n e y2 h , 1 9 7 5 5 m s 几 t h et l 2 ( 1 ) a n dt l 2 ( e ) 惭2 3 5 6ha n d1 8 1 5 2 h 3 t k e f f e c t o f c o m p o e n 出c h i n e g a l l a u t o n t h e c y t o c h r o m e p 4 5 0 3 a i n c m c l a n t h et o i l s o m eo ft i 瑚m ow e g em a d eb yd i f f e g e n tc e n t r i f u g a t i o nt oi n c a s u g et h ec y p 4 5 0 3 a a c t i v i t ya f t e rb e i n g 姗m e d i e i a et h r o u g hm o u t h t h ef i s h e sw e g es e p a r a t e di n t of o u rg r o u p 6b y d i f f e n tk i n d so fd r u g sa n dd i f f e r e n td o s e s ,i nt h e3d a y , t h e7 d a ya n dt h e1 0d a y , w eg o tt h et i s s u e s t h er e s u l t :c o m p a r e dt ot h ec o n t r o lg r o u p ,t h e c e v i t yo fc y p 3 ai al i v e ro fc o m p o u n d sc h i n e s e g a l l n u t3 0m g k ga n dg a l l n u t3 0m g 堍w e r e 出a e a | 。d , i g n i f i c i i m t l y ( p 如0 5 ) 衄di nt h e1 0d ,岫 a c t i v i t yo ft h et w og r o u p sw 珂ed e c r e a s e d 妇r p l y 口柏0 1 ) w h i l et h ea c t i v i t yo fc y p 3 a i nl i v e ro f c o m p o u n dc h i n e s eg a u n u t1 0m g 蝇w i t sd oc h a n g ea n dt h e r ew o l r e s i g n i f i c i a n tc h a n g eo f c y p 3 ai nk i d n e yi nd i f f e r e tg r o u p s i no o n c l u s i o a , c o m p o u n dc h i n e s eg a l l a u ta n du - 舢t l g s cg a u a u t c o u l di n h i b i tt h ec y t e c h r o m ep 4 5 0 3 aa c t i v i t yi na u c i a nl i v e r ,l n dt h ei n t e n s i t yo fi n h i b i t i o n i n c r e s e a s e s w i t h t h e t i m e o f a d m i n i s t r a u 彻a n d t h e d o s e o f d r u g s i v e f f e c t i v ec o m p o n e n t c y t o c h r o m ep 4 5 0 3 a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题目:复左亟焦揎菌剂尥蕴岱麴盘堂堡壅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 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 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 蓐弘芗 签字日期:卯7 年,月玎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詹影z 茑导师签名:新谚口力 签字日期:叫年厂月万日签字日期:2 7 年 月乏厂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邮编: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文献综述 第1 章文献综述 l 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关于中药及复方成分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目前可归纳成如下3 个方面:( 1 ) 以单味药有效 成分为指标对全方制剂进行定性与定量。( 2 ) 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 分离和鉴定。( 3 ) 以药效为标准追踪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i “其中又以方法1 最为常用中 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即是运用各种检测方法对药物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中药 的药理作用、临床药效研究打下基础 1 1 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的研究概述 中药中的组分很多,有效成分是中药中能够起到治疗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有生物碱、 黄酮类和葸醌等种类确定单味药中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性物质,采用各种分离与 分析技术,对复方全方、各药配伍几个单味药至集中指标性物质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对于 中药中的各种有效成份的确定是根据长期的药效试验研究和方剂中各味药的主次得出的。 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定量方法、比色法、紫 外光谱法( u y ) 、红外光谱法( 瓜) 、核磁共振法( n m r ) 、质谱法( m s ) 、薄层色谱法 ( 1 i c ) 、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 g c ) 、液相色谱法( l c ) 、以及毛细管电泳法( c e ) 等电化学分析方法,另外色谱质谱、色谱一红外、色谱核磁等现代化自动联用技术的使 用大大地简化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测定过程 1 2 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研究进展 1 2 1 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检测中药中的某些含量较高的成分、矿物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使用 的仪器简单,得出的结果准确,但是灵敏度低、专属性不高其中又可分为重量法和容量法。 重量法又有挥发法( 有挥发性或能定量转化为挥发性物质组分的含量) ,萃取法( 被测组分 在互不相容的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和沉淀法( 将被测组分定量转化为难溶化合物) ,依据成 分的化学性质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昆明山海棠片的含量测定运用萃取法,用乙醇和乙醚的 交替使用提取有效成分后测定嘲 1 2 2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最大吸收波长较高,吸收较强的组分,检测的成分要求在紫外 ( 2 0 0 - 4 0 0 h m ) 或( 4 0 0 - 7 6 0 n m ) 有吸收。一般测定前样品须经过提取、纯化等步骤从而除去 无效成分的干扰分光光度法又可分为单波长光度法和计算分光光度法单波长光度法又有 吸收系数法、比较品比较法和标准曲线法,计算分光光度法又分为双波长法和系数倍率法 左金丸中小檗碱含量的测定就是运用吸收系数法,将样品经连续回流提取,柱色谱净化后, 在3 4 5 n m 处测定吸收度,同时按盐酸小檗碱的吸收度为7 2 8 计算含量田张海容等( 2 0 0 6 ) l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文献综述 h 用微波萃取提取黄柏中的小檗碱,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特征吸收光谱,运用标准曲线法, 得到黄柏中的小檗碱含量。 1 2 3 薄层荧光扫描法 薄层荧光扫描法是以薄层色谱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薄层色谱组分原位分析方法及薄层色 谱的记录方法。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中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斑点 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药品的鉴别、 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适用于本身具有荧光或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产生荧光的物质的测定灵敏 度比吸收法高1 + 3 个数量级,最低可测到t o - 5 0 p g 样品,但薄层荧光扫描法适用范围较窄 对于能产生荧光的物质,可直接采用荧光扫描法测定对于有紫外吸收。而不能产生荧光的物 质,需采用荧光淬灭法测定 薄层荧光扫描法中又可分为外标法、内标法和标准曲线法。外标法是最常用的,操作简 单,但点样必须准确,同时要求供试品与标准溶液或对照品同板展开有外标一点法和外标 = 点法。内标法是选用一个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并准确称取一定量内标物加至供试液级标准 液中,计算供试品中某组分含量的定量方法丁永胜等( 2 0 0 0 ) 1 4 1 运用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 小叶买麻藤中6 种芪类化合物。以外标法计算含量 1 2 4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 p l c ) 是用高压泵将具有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 泵入装有填充荆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的样品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后依次进入 检测器,由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信号或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到分析结果。高 效液相色谱法按固定相不同可分为液液色谱法和液固色谱法;按色谱原理不同可分为分配色 谱法( 液液色谱) 和吸附色谱法( 液固色谱) 等:根据固定相与流动相极性的不同,液液 色谱法又可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大多采用反相色谱法 反相色谱法是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分配色谱法。常用流动相为甲醇一水或乙腈一 水。药物出峰前后是根据组分的极性强弱而定,极性强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极性弱的组分 后流出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增加,从而极性减小,洗脱力增强在测定中大多使用的 外标法。因为内标法要求样品中的其他成分对内标峰的干扰较小,很少使用在h p l c 测定 过程中。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可以同时测定中药及复方制剂中的多个有效成分刘峰群等( 2 0 0 0 ) ”链用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 7 6 :4 :2 0 ) ,同时测定复方制剂肝得宁号丸中五味子甲素和 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张善飞等( 2 0 0 1 ) 嘲采用h p l c 梯度洗脱的方法同时测定益胃胶囊中芍 药甙、橙皮甙、甘草酸的含量3 种物质的回收率,变异系数均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高效液相 色谱法不能检测对紫外光和荧光没有相应信号的物质,衍生化i - i p i , c 法因为可以弥补这一缺 陷而逐渐发展起来。姚美村等( 2 0 0 0 ) i t l 用毗啶苯甲酰氨作为衍生试剂,检测黄芪中黄芪甲 苷的含量。吴江等( 2 0 0 5 ) p l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 p l c ) 甲醇和磷酸溶液线性梯度 洗脱,同时测定红直獐牙菜中的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含量的方法 2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文献综述 1 3 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的研究意义 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认为,复方中药发挥其作用是通过处方中多味中药对机体的机能进行 多方面的调节,扶正祛邪而产生疗效现代中医药研究认为,中药复方发挥疗效是多成分, 多靶点,整合调节作用的结果。对中药复方中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 作用机制还将对于评价中药复方的疗效,控制中药复方产品的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2 水产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2 1 水产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概述 水产药物动力学( p h a l 咖蛐e 血嚣) 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水产 药物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机体后在水产动物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捧泄等过程的 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释 这些数据所需的数学关系式的科学,特别是研究血液药物浓度随时问而变化的数量规律的一 门学科唧。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 ) 对模型的研究,( 2 ) 对模型解法的研究,( 3 ) 对具体药物参数的研究,( 4 ) 对i i 缶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仰对计算机程序的研究,( 6 ) 对药 理效应与药物浓度之问经时过程的定量关系的研究,( 7 ) 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嘲。 药代动力学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室型和速率室型即模型与隔室,它描述药物在体内空间 的处置情况也是一个便于进行动力学分析的数学概念它是用假设的模型来模拟机体,把 机体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描述药物由血液分布到机体各部位的吸收或消除药物的速度常数 的关系。当几个部位的速度常数非常接近,因此归纳为一个药物的房室。单室也称一室模型, 它的理论是把机体描述为单个均一的单位。即认为药物进入循环后迅速分布于血浆、其它体 液及组织器官多室模型主要是二室和几室模型。第二基本要素是速率过程。它是表明药物 在体内空间的变化速率,即药物在体内空间的转运速度可分为一级或零级速率过程。一级 速率过程是机体某部位药物转运或消除的速率与其药物浓度的一次方呈正比,即当药物从膜 的一侧转运到另一侧,或从中央室转运到周边室转运速率与膜的一侧或中央室的药物浓度成 正比。一般药物和一般给药方法均属于一级速率过程,特点是当改变给药剂量时,消除速率 常数保持不变,由于给药计量与药物浓度成正比在一级速率过程中,药物半衰期与给药计 量无关零级速率过程指当药物从中央室到周边室的转运速率在任何时候均为恒定,并与药 物的浓度无关例如以恒定速度进行静脉滴注。特点是不同给药剂量产生不同血药浓度,因 此半衰期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长【l l l 。 在药动学研究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参数。它们是一些能代表与决定模型特征的常数,用 以说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特点。主要的参数有:药物的半衰期( t l 觑表观分布容 积州) 、消除率、速率常数、药时曲线下面积( a u c 0 ,最大血药浓度( c m a x ) ,到达最大 血药浓度的时间) 等。 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文献综述 药物残留研究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消除。水产养殖药物残留的危害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耐药性反应,变态反应,中毒反应,。三致”( 即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 作 用等。现在国际上比较重视的残留药物有抗生素类( 链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族、氯霉素) 、磺 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药物。水产药物残留问题在我国比较严重,残留检测工作的进行 也势在必行。 2 2 水产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药物代谢和残留的研究应首先应从检测方法上着手,传统的检测方法有微生物测定法, 分光光度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效液相色谱法( h e l c ) 及气相色谱法( g o 等先进的检 测方法得到发展,尤其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药物代谢和残留的首选方法 自2 皑纪8 0 年代以来,药物代谢和残留研究一直是养殖经济动物药理学与毒理学的重要 研究方向这方面的工作在兽药中进行的较早。而水产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残留研究是在兽医 药动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现阶段,国内外研究报道的药物品种都是西药,其中又以抗 生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居多。国外研究的主要是经济价值高的海水鱼类。研 究较多的是虹鳟、大西洋鲑和大麻哈鱼伪】大鳞大马哈鱼和银大马哈鱼) 其次是斑点叉尾舅、 庸鲽,舌齿鲈和金头鲷等在淡水鱼类方面,主要有日本鳗鲡、鲤鱼和非洲胡鲶等对于甲 壳类,主要有凡纳滨对虾和细角对虾( 或蓝对虾) 等国内,目前水产药物动力学和残留的研究 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水产动物较少,起初多是淡水鱼,如鲤鱼、草鱼和鲫鱼。另外还有 爬行动物中华鳖和甲壳类的中华绒鳌蟹、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等近几年来研究扩展到海水 鱼类,如,鲈鱼和黑鲷。 2 z l 抗生素类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有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其中研究晟多 的是土霉素( o t c ) ,研究的给药方法多为口服、混饲和血管内注射 许多研究表明o t c 通过口服给药后,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符合二室或三室动力学 模型。m c c r a k e n 等0 2 1 分别用鲫鱼、鲤鱼和虹鳟等进行土霉索药浴和口服给药。研究了土霉素 在鱼体内的浓度e l e m a ( 1 9 9 6 ) 1 3 1 报道大西洋鲑在服用药饵后的4 0 - - 5 0 h 内,药物浓度仍保 持恒定此外,g t - o n d e l 等( 1 9 8 7 ) 1 4 1 、r o g s t a d 等( 1 9 9 1 ) 1 1 | 】、a b e d i n i 等( 1 9 9 8 ) f l e l 和g e o r g e r i g o s ( 2 0 0 3 ) 1 7 1 等都分别研究了土霉素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许多国家对进出口商品 中o t c 的残留限傲了规定。b j o r k u l u n d 等( 1 9 9 0 ) u q 采用h p l c 研究了5 、1 6 c 和1 6 c 下o t c 在虹鳟血液、肌肉和肝脏中的残留规律,得出药物排泄与温度密切相关李美同等( 1 9 9 7 ) 0 9 1 、 王群( 2 0 0 1 ) 嗍分别研究了土霉素在鳗鲡和黑鲷体内的消除规律。罗晓燕等( 2 0 0 5 ) 忙1 l 建立 了固相萃取( s p e 卜一高效液相色谱( 瑚,u 玢析法检测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索、金霉素、氯霉 素残留。 氯霉素能引起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许多国家已经禁用在承产动物中氯霉素的研究主要 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文献综述 集中于残留检测方法的探索火田井等( 1 9 7 4 。1 9 7 5 ,1 9 7 6 ) 研究了红点大麻哈鱼口服氯霉 素时组织中的浓度【“i 李爱华( 1 9 9 8 ) 吲报道氯霉素在草鱼和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的药物代 谢动力学,消除半衰期为1 1 1 h 。李兰生等( 2 0 0 2 ) 聊对对虾体内氯霉索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半衰期为1 4 3 h n o u w s 等( 1 9 9 2 ) ”搬道了氯霉素在鲤鱼和鳟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 0 5 h 和1 0 舳。从而得出氯霉素在水产动物体内等代谢的半衰期长残留 高。李荣等( 2 0 0 3 ) 1 5 悃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虾肌肉组织中的氯霉素残留量。叶雪珠等( 2 0 0 3 ) i 铆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水产品中氯霉素的含量唐雪莲等( 1 9 9 6 ) 1 2 7 1 用高效液效液相法测 定鲈鱼体内的氯霉素残留,检m l 眼为1 q u g l 陈小雪等( 2 0 0 6 ) 1 2 s l 用放射免疫系统测定水产 品中的氯霉索残留 2 2 2 磺胺类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磺胺类药物是应用最早的一类人共台成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疗效强、方便安全等 优点。对细菌性竖鳞瘸、弧菌病和肠炎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主要包括磺胺嘧啶( s d ) 、磺 胺二甲基嘧啶( s m m ) 、磺胺问二甲氧嘧啶( s d m ) ,磺胺甲基嘧啶( s m l ) 和磺胺二甲基 嘧啶( s m 2 ) 等。现在研究最多的药物为s d m ,给药方式多为口服、混饲和血管内注射等 国外近几年来对磺胺药物残留的检澍研究较多,反相液耜色谱法、荧光检测和繁外检测等各 快速灵敏的方法普遍被采用。g t 湘l i n g ( 1 卵国谬l 艮道了反相液相色谱法通过柱后衍生化和荧光 检测器联用来检测鲑鱼肌肉组织中的s d z 的含量,检测限为o 劫g ,窖 艾晓辉等( 2 0 0 1 ) p e l 研究了s m 2 在银鲫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残留规律。采用化学比色法 测定了s m 2 在银鲫血浆、肌肉和肝脏等组织中的浓度,s m 2 在银鲫体内的代谢呈一级吸收开放 模型。 不同的磺胺类药物药动学规律不同,s m m 和s d m 在同动物血管内给药都适合二室模型, 口服及混饲给药适合一室模型s m m 和s d m 在不同动物中的吸收和消除半衰期都比s d m 长。u n o 等( 1 9 9 3 ) p 1 】研究了s 脚s d m 在虹鳟体内的药代动力学,s m m 和s d m 的吸收半 衰期分别为6 9 h 和5 0 h ,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 2 6 h h e2 4 5 h 组织中的s m m 和s d m 最高浓度也有 很大的差别褥出s d m 主要分布在胆汁中。 有报道复方新诺明( s m z + t m p ) 在鲈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其中主要成分磺胺甲基 异口恶喂s m z 的吸收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7 2 5 h 和3 8 3 0 h 组织浓度的赢低顺序为血 液 肌肉肾脏 肝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s m z 是乙酰化较重的药物,且肝脏和肾脏的 乙酰化程度较其他组织大所以原药的含量低吲。徐维海等( 2 0 0 4 ) i 建立了瑚p i c 法同时 分离并检测鱼、虾等水产品中1 4 种磺胺类抗菌药物。样品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乙腈提取药 物,再用乙腈饱和正己烷脱脂净化。以乙腈3 冰醋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淋洗于2 6 8 m 波 长处检测该法的检出限为0 0 1 o 0 2 m g k g ,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 6 9 2 范克俭 等( 2 0 0 5 ) 3 4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定性、定量手段,研究了1 9 下单次肌注给药后磺胺甲 基异嚼唑在健康中国明对虾体内的代谢规律总的来说。国内外对磺胺类药物的研究已比较 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文献综述 全面,为此药的l i 缶床应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2 2 3 睦诺酮类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药物,特别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氟喹诺酮类) 是抗菌药物的新生代,对链 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和杀菌作用水产养殖中鱼虾类疾病防治中经常使用的药物主要 有诺氟沙星和恶嚅酸( 0 a ) 等。 喹诺酮类的药动学研究主要在鲤鱼,大西洋鲑、中华鳖和鲈鱼等动物体内进行,国外研 究较多的是氟甲喹和喹酸,国内对诺氟沙星的药动学研究较多。 r o g s t a d 等( 1 9 9 3 ) 比较研究了氟甲喹和嚼喹酸在大西洋鲑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瞄l 。b r e g a n a 忙 等( 1 9 9 3 ) 采用静脉注射法研究了恩诺沙星在虹鳟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粥k i l n 等( 1 9 9 8 ) 采 用微生物法分析嚼喹酸在尼罗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x r j r w r m p m ! d 等( 1 9 9 8 ) 详细 地报道了鲶鱼肌肉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多残留确证的l s - m s 法嘲 杨先乐等( 2 0 0 1 ) 建立了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鳌蟹血淋巴的r p - h p l c 检测法吲施冰等 ( 2 0 0 4 ) 建立了水产品( 鳗鱼、虾、鱼肉) 中7 种氟喹诺酮类抗菌素 q s 威留量的i g 巳s k 射s m s 液相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嗍 2 2 4 中药药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中药拥有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无法比拟的众多优势,即无毒副残留、无“三致”( 即致癌, 致突变和致畸形) 及环境污染、多功能性、无抗药性、经济实用和天然性中药已经广泛地 用在水产动物养殖中,起到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驱虫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当前,中药在水产动物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还少见报道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在哺乳动物 体中进行的,并且是借鉴西药药代动力研究的方法,对中药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单味中 药及其复方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捧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 进行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大类:血药浓度法和生物效应法,后者又可 分为药理效应法、药物积累法和效量半衰期法等 日本是对中医药颇有研究的国家,从七十年代开始,日本学者对多种中草药活性成分的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人参皂苷,芍药苷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甘草甜素, 甘草次酸等成分的放免测定及酶免疫侧定等微量测定方法,从而促进了中草药临床药代动力 学的发展【4 l i 年代,日本学者田代真一等提出血清药理学新概念,即药物经口给予后血清可被认 为是含有活性成分之粗制药物,其中必含有效成分,可用化学法测定之,并可将此血清加入 离体系统中进行体外药理实验研究,从而确定有效成分和药物筛选。以上研究成果对中药药 代动力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仞 我国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始于陈琼华教授1 9 6 3 年对中药大黄的研究 4 3 j 。李佩芬等( 1 9 9 4 ) m 赫梅生等( 1 9 8 5 ) 郴垮先后将药理效应、药物累积法等引入药物动力学研究,在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开展。而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中药复方药代 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文献综述 动力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新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逐年增加高效液相色谱法及与其他 方法连用技术运用到药代研究中来 血药浓度测定法通过测定药物已知成分在体液中的浓度,计算各种药动学参数,以其为 指标研究中药复方药动学。常用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薄层层析法、薄 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放射性同位素法和放射性免疫法等方法,应用它 们进行血( 尿或其它组织) 中已知成分的浓度测定 2 3 水产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意义 水产药代动力学作为水产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将随着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药学、 水产养殖学及分子药理学、药效学和毒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新仪器新技术的出现,定会向更 加广阔的领域发展。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数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数学作为手段来分析研究 药物的体内运转过程,以一定的数学方程式阐明和预示药物在体内经时过程的规律性这是 数学向许多应用学科渗透的成功例证之一,它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 用意义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属于变温动物,药物在其体内的代谢规律与恒温动物的差别 很大,而且同种药物在不同种动物体内的代谢规律不尽相同冶药途径的不同也会影响药物的 代谢,另外,个体差异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对药物的代谢也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研究药物 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非常必要长期以来,多数鱼病专家用药凭“经验,确立给药 方案,缺乏定量的依据开展渔用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水产动物的合理用 药包括剂量大小、给药间隔,给药方法、连续给药的次数、制定产品上市前的休药期等 对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保障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即增强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 重要意义通过对药物在动物体内动态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培训上门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5人备考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西景德镇学院选聘思政课专任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广东广州银行人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100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合肥市商品住宅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洞察与展望
- 航空航天科技公司股权置换与航天器研发合作协议
- 面试题库营销问题及答案
- 2024心肺复苏培训课件完整版
- 失能老人健康知识讲座
- 小针刀治疗的应急预案
- 业务外包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
- 物理化学实验B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科技大学
- 1-丁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技术类《核电站通用机械设备》第1部分(阀门)
- 现场签证单模板
- 风机盘管更换施工方案
- Analyst软件应用培训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