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动的生理机制及影响因素.doc_第1页
晕动的生理机制及影响因素.doc_第2页
晕动的生理机制及影响因素.doc_第3页
晕动的生理机制及影响因素.doc_第4页
晕动的生理机制及影响因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晕动的生理机制及影响因素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 生物本131 陆美针 2013110299摘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其休闲逐渐增多,节假日的外出旅游成为了大众休闲的一大主题。但在旅途中,有人会出现晕机、晕船或晕车的症状,在医学上称为晕动,影响了旅游过程中的休闲与愉悦的心情。晕动是机体受到不正常运动刺激是所产生的一些眩晕、恶心、呕吐的生理现象。确切地讲晕动不是真正的疾病,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本文主要是通过综述晕动的生理机制。之后提出一些缓解晕动症状的方法、简单易行的解决晕动等患者痛苦。 关键词:晕动 生理机制 影响因素 预防对策1.晕动概述晕动是交通工具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任何形式的加速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疾病。患者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继而产生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等生理现象。2.产生晕动的生理学及解剖学机制2.1神经不匹配学说神经不匹配学说是解释晕动病因学的核心理论。人类的前庭器官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多模式感受器”,能够感知机体的位置(本体觉)和运动状态(加速度)两种信息。经典的“神经不匹配理论”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两种信号同时向中枢传递,经平衡中枢整合处理后,通过各种反射性运动维持机体的平衡与运动的协调;而当能够诱发晕动的运动刺激存在时,机体的本体觉体验和加速度觉体验产生了感觉不匹配,即发生了“感觉冲突”,导致两种传人冲动通过中枢整合后产生信息的失真,进而导致维持姿势稳定与运动协调的各种反射活动的失效,从而发生了晕动;而习服的建立其实就是前庭感受器不断适应新的运动模式,使本体觉和加速度觉重新获得协调一致,进而恢复正常的姿势调节能力的过程嘲。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感觉冲突既可以单独存在于前庭系统内,也可以产生于前庭系统与其他感觉系统之间,例如视觉一前庭冲突、小脑一前庭冲突、脊髓前角一前庭冲突、网状一前庭冲突等,并且各自介导相关系统的晕动症状,包括眼震、共济失调、姿势不稳、呕吐、疲乏乃至神志淡漠等。2.2前庭神经系统晕动生理机制的复杂,既体现在其发病诱因的多重性、混合性,也体现在其产生的症状的交错性、多样性。晕动的发病受运动方式、频率、时程以及其他伴随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痛觉以及温湿度觉等的综合影响,晕动的症状亦因外界运动刺激类型与强度的不同、以及个体的敏感性的差别而异,一般上腹部不适最早出现,常伴恶心,同时出现口周及面部皮肤苍白、冷汗及流涎增多,继而出现眩晕、干呕及呕吐等,而疲乏、头痛、嗜睡等症状则可在运动刺激撤除后仍维持较长时间阻。此外,长时间的前庭刺激还可引起人的淡漠、抑郁、认知能力下降等。前庭感觉中枢位于脑干的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接受前庭外周器官传来的信号,但仅有少数神经元直接接受前庭神经的投射,大部分神经元接受来自颈部、脊髓、小脑、网状结构以及对侧前庭神经核的传人投射,又通过传出系统与眼运动核、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小脑、脑干网状结构以及大脑皮层之间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 组胺学说认为,晕动现象时,产生于前庭中枢的不匹配信号可投射至海马结构附近,诱导临近的催吐中枢释放组胺类物质,引起呕吐症状。随后人们逐渐发现,在中枢有包括2型多巴胺受体、3型5一HT受体、1型组胺受体和1型神经激肽受体在内的多种受体,均可诱发晕动时的呕吐症状。从解剖结构上来看,脑干网状结构激动系统和司职平衡觉的前庭系统、司职内脏感觉及副交感兴奋的迷走系统之间,其各自的核团与纤维联系密切而复杂,不但前庭神经核与孤束核位置紧邻,其各自的上下行神经传导通路尚存在错综的联系,这也是前庭刺激引起各种迷走症状乃至嗜睡、神志改变等症状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视觉刺激是晕动现象发生的另一个重要独立诱因。人们早已发现,对于外周前庭器或前庭中枢功能缺失者,虽然无法使其在任何运动条件下诱发出现晕动,但在特定的视觉情景刺激下,这些人群仍然能够出现轻微的晕动症状;在研究视动反射时人们还发现,视动刺激能诱发恒河猴前庭神经核静息放电产生变化。前庭系统与视觉系统在脑干水平存在密切的解剖学关系,这能够解释视觉信息与晕动发生的相关性。2.3 “内分泌激素释放”学说当机体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作出一系列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即应激反应。当发生应激反应时,机体会引起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变动。研究显示,晕动发生时体内多种内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催乳素、精氨酸加压素和皮质醇均分泌增加。由此可以得到,内分泌激素与晕动的形成是相关的1。该类研究为应激假说提供了依据。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晕动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学者通过对晕动患者资料调查分析后发现: 晕动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3.晕动的影响因素晕动产生的影响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患者晕动前的心理因素、身心状态以及饮食状况等,而客观因素主要涉及当时患者所处的周围环境,如通气状况、拥挤程度等。乐燕等3通过对心理因素与Coriolis 转椅诱发晕动反应的关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个体,诱发晕动病产生的晕动病状偏轻; 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诱发晕动病产生的晕动病状偏重。李智4等人研究指出,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晕动易感性没有显著的相关,而与晕动症状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状态焦虑与晕动症状的相关度较特质焦虑高(P0.01),焦虑与晕动心理症状的相关度较生理症状高(P0.01);整体上看,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被试的晕动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焦虑是影响晕动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房晓 5等人观察了常温(20)、高温(38)、高温高湿(38/80%湿度)环境下晕动发生的差异,探讨了高温、高湿环境对晕动发生的影响,并以科里奥利(Coriolis)加速度转椅试验诱发晕动,采用格瑞比尔法评定晕动程度,结果显示常温、高温、高温高湿环境下受试者晕动发生率分别为47.93%、68.94%、100%。张瑞萍6等人通过制造影响人体航海晕动病发生的船舱环境因素(高温、高湿、低氧、异味等),揭示了晕动的发生机制,并进行了相关的对策研究。4.晕动的预防与对策 器质性的和功能上的原因而引起的晕动。实践证明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得到改善与提高。而心理上的晕车等可以通过改善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加以预防。4.1.1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前庭器官耐受性提高前庭器官机能的主动训练法患者平时可主动的选择含有摇摆和旋转方式的运动进行训练,可循序渐进地做一些低头弯腰,摇晃脑袋和反复下蹲起立的运动,如摇头操、体操、滚轮、铁饼、链球、篮球等,待逐渐适应后可做一些旋转度较大的锻炼,如借助转椅慢速左右交替旋转身躯。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可增强内耳前庭器官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逐渐减轻乃至克服运动病。研究证明7。系统地从事体操、铁饼等项目练习,可显著提高前庭机能稳定性。如体育学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前庭机能的稳定性就逐渐有所提高。4.1.2特殊的前庭训练可通过康复训练预防运动病,如反复多次乘船、乘车训练。以提高前庭器官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此外,害怕晕车的人可以经常参加一些活动,特别是有助于调节人体位置平衡的体育项目,如秋千、滑梯、单双杠、垫上滚翻等运动项目,能提高前庭器官的适应能力。4.2中医治疗 揉搓每根手指从指根往指尖一根根一节节地捏住左右揉搓,转圈揉搓,持续揉搓20分钟后,就会恢复正常;两手小指拉钩,略用力左右拧动,可预防晕车。4.3药物预防在乘车前半小时服用晕车药如乘晕宁、晕海宁、茶苯海宁片等对于晕车都有良好的效果。4.4含生姜生姜能使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据国内外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生姜在晕动病防治中有效率 90%,药效维持 4 h,是减轻晕动病的最为理想的天然药物之一8。4.5按摩穴位疗法耳穴按压亦可防治晕动。耳穴神门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作用,胃穴可镇吐止嗳气,枕穴可防治晕动,三穴合用可加强防治作用。穴位注射也可治疗晕动病。刘振辉9通过对20 例晕动病患者穴位注射维生素B6注射液实验证明,双侧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6注射液可使晕动病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并无毒副作用。4.6尽量减少其他诱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吃得过饱、睡眠不足及汽油和油烟等特殊气味都可能促使晕车的发生和症状加重。因此要避免这些不良因素。建议乘车、乘船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心情放松,情绪稳定,合理搭配饮食;并且在坐车时应尽量限制头部运动,可将头靠在背椅上固定不动,以减少加速度的刺激,特别是旋转性刺激。有可能的话,尽量平卧; 坐比较平稳且与行使方向一致的座位;避免不良的视觉刺激:乘车时少往窗外观看,坐车、坐船时看书更容易诱发运动病,因此闭目养神可减少运动病的发生。参考文献1 葛新宇,黄矛 晕动病发病时内分泌激素变化的研究进展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 11( 2) : 86 882 徐桂仙 晕动病的遗传规律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3, 14( 1) : 603 乐燕,潘竹林,包瀛春 心理因素与Coriolis 转椅诱发晕动反应的关系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 9) : 1042 10434 李智,徐震雷 焦虑与晕动病的相关性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2011,24( 3) : 165 168 5房晓,罗琳,张雷,祁海霞,刘小冬,朱娇,包瀛春.湿热环境对晕动病发病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06. 6张瑞萍,张波,赵金良.模拟船舱环境对航海晕动病发生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