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1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2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3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4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通过参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对秦皇岛市汤河公园景观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秦皇 岛市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并对秦皇岛市外环路进行具体的评价并提出营建模式的具体建议。采 用美景度评判法( s c e n i cb e a u t ye v a l u a t i o n , s b e ) 对生态景观林景观及斑块美景度进行评价;运 用a h p 模型与方法对绿化景观效果进行评价:运用景观生态学指数对其进行景观稳定性预测; 借鉴“园林效益测算公式”,对碳氧平衡效益分析、吸收s 0 2 效益分析、滞尘效益分析、蓄水效 益分析、调温效益分析进行景观环境效益货币化估量。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l 秦皇岛市外环路美景度评价结果 生活型构成、花朵比、郁闭度、草坪密度等4 个因子对外环路景观贡献最大,独立性较好, 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如下模型y 音5 0 8 6 + 1 1 2 3 x l + o 1 4 5 x 2 - 0 0 6 2 x 3 + 0 2 3 9 x 4 ,其中x l 代表生活型构 成,x 2 代表花朵比,x 3 代表郁闭度,代表草坪密度,且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y 与x l 、x 2 、 x 3 、墨之间的线性关系极显著( p - - - 0 0 0 0 0 0 1 ) 。所选各因子与景观美景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 关性。 2 物种多样性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表明,秦皇岛外环路景观效果的综合评分值在7 9 - 8 5 之间( 满分为l o ,以下同) , 景观效果较好。植物景观各种组合中以样地1 、2 、5 的景观效果为“好”,样地8 总评分相对较低, 体现季相景观的树种选择较少,需进一步绿化美化。 3 秦皇岛市外环路景观稳定性预测结果 外环路绿地景观不同程度地受到某一类型的控制,绿地景观类型面积分布不平衡,景观类型 在区域内的分配程度相对不均匀,绿地景观的功能相对较低。 关键词:秦皇岛;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模型: t h es t u d yo n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f o r e s t si nc o a s t a la r e a o fy a n s h a ue a s t a u t h o r :s u j u a nz h a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b m g s h el u m a j o r :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a n do m a m 钮t a lh o r t i c u l t u r e a b s t r a c t t i l i sa r t i c l er e f e r st ot h em a s s i v ec o r r e l a t i o nl i t e r a t u r eo nt h ef e l ds u r v e yt o q i n h u a n g d a o st a n g r i v e r p a r kl a n d s c a p e ,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 f o r e s t si s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s t u d yo nt h eq i n h u a n g d a o o u t e rr i n gr o a db a s e do n 硼1 c 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f 0 蚤自如u s i n gs c e n i cb e a u t ye v a l u a t i o nt o e v a l u a t e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f o r e s t s ;u s i n ga h pm o d e lt oe v a l u a t el a n d s c a p ee f f e c t s ; u s i n g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y i n d e xt oe v a l u a t el a n d s c a p es t a b i l i t y :u s i n g t h eb o t a n i c a lg a r d e n b e n e f i tr e c k o n i n gf o r m u l a t oe v a l u a t et h et h ec a r b o no x y g e nb a l a n c eb e n e f i ta n a l y s i s ,t h e s 0 2 b e n e f i ta n a l y s i sa n dt h es t o r a g eb e n e f i ta n a l y s i s f r o mt h i sd r a w st h ef o l l o w i n g c o n c l u s i o n : 1 s c e n i cb e a u t ye v a l u a t i o nr e s u l t so nq i n h u a n g d a o o u t e rr i n gr o a d : t h r o u g hs c e n i cb e a u t ye v a l u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t h eb i g g e s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t h el a n d s c a p e o b t a i n sl i f ef o r m ,f l o w e r sr a t i o ,c a n o p yd e n s i t y , t u r fd e n s i t y ,a n ds oo n 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c e o ft h e4f a c t o r sa r eg o o d ,u s i n gt h e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t oe s t a b l i s ht h ef o l l o w i n g m o d e l , y 一5 0 8 6 + 1 1 2 3 x 1 + 0 1 4 5 x 2 - 0 0 6 2 x 3 + 0 2 3 9 x 4 ,x f f e p r e s e n t s l i f e f o r m x 2r e p r e s e n t s f l o w e r sr a t i o , x 3r e p r e s e n t sc a n o p yd e n s i t y , x 4r e p r e s e n t st u r fd e n s i t y ,a n dv a r i a n c e 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i n d i c a t e dt h el i n e a rc o r r e l a t i o ns i g n i f i c a n tb e t w e e nya n dx i ,x 2 ,x 3 , ( p = 0 0 0 0 0 0 1 ) t h e r e f o r e ,v a r i o u sf a c t o r sa n ds c e n i cb e a u t ye v a l u a t i o nh a se x t r e m e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r e l e v a n c e 2 e v a l u a t er e s u l t so ns p e c i e sd i v e r s i t y me v a l u a t i o n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 ,s y n t h e t i cg r a d e dv a l u eo fl a n d s c a p ee f f e c to n q i n h u a n g d a o o u t e rr i n gr o a di sb e t w e e n7 9 - 8 5 ( t h ef u l ls c o r ew a s10 ) ,t h el a n d s c a p e e f f e c ti s9 0 0 d i np l a n tl a n d s c a p ee a c hk i n do fc o m b i n a t i o nt a k et h et y p ep l a c e1 , 2 ,5 l a n d s c a p ee f f e c ta s “g o o d ,t h et y p ep l a c e8a l w a y sg r a d ei sr e l a t i v e l yl o w ,m a n i f e s t st h e s e a s o n a la s p e c tl a n d s c a p et h et r e es e e dc h o i c et ob ef e wa n dm u s tf u l t h e ra f f o r e s tt h e b e a u t i f i c a t i o n 3 1 a n d s c a p es t a b i l i t yf o r e c a s t i n gr e s u l to nq i n h u a n g d a o o u t e rr i n gr o a d ,n o u t e rr i n gr o a dl a n d s c a p ev a r y i n gd e g r e er e c e i v e ss o m et y p et h ec o n t r o l ,t h e g r e e n s p a c el a n d s c a p et y p e a r e a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sn o tb a l a n c e d ,t h el a n d s c a p et y p ei s r e l a t i v e l yn o n - u n i f o r mi nt h er e g i o na s s i g n m e n td e g r e e ,t h eg r e e ns p a c el a n d s c a p e s f u n c t i o ni sr e l a t i v e l yl o w k e yw o r d :q i n g h u a n d a o ;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f o r e s t s ;e v a l u a t i n gs y s t e m ;a h pm o d e l ;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塑兰垦盔些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 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吾蜂x 訇 签字日期:妒舌年石月9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塑兰垦盔些盘鲎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塑皇垦盔些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o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乡古季诵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拍彭民 签字日期:汐。鲜6 月g 日 电话: 邮编: 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 1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 烈,假日外出观光、傍晚公园散步的休闲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森林是最大的 陆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最大的生物量和环境维护功斛1 1 1 2 1 3 】【4 】【5 1 1 6 1 1 7 1 ,在城市发展的历 史进程中,森林保障和推动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在城市中引入大规模森林以提高绿地生态功能, 营造空气清新、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已经越 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8 1 1 9 1 1 0 l 【l l 】【1 2 】【1 3 l 【1 4 】【1 5 1 【1 6 1 【1 7 1 1 引。森林公园和风景林地因其人体舒适度最高 1 9 1 1 2 0 1 1 2 1 1 而倍受青睐,人们愈发希望周边景观林地或普通公园等能提供具有全天性观赏与游憩并存 的环境,达到回归自然、缓解紧张工作压力的目的。因此,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停留在 林业产业功能上,还在于森林的防护、疗养、观赏与游憩等生态、环境功能上,这也是社会发展 的客观要求。 风景林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并同时绿化美化环境, 保护生态。秦皇岛位于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山青林茂,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类型多样,景 观价值好,风景林建设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以森林公园建设为龙头的森林游憩业正蓬 勃发展。然而,我国的风景林建设尚处在发展初期,其开发、建设的理论和技术都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加大风景林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森林培育学、森林美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其他相关原 理和理论,在对秦皇岛市外环路及汤河公园的观赏和游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做到( 1 ) 对汤河公园进行评价,从而建立景观林地的评价体系;( 2 ) 评价外环路景观美景度;( 3 ) 对外 环路进行多样性评价;( 4 ) 对外环路进行景观稳定性预测;( 5 ) 对外环路进行环境效益分析; ( 5 ) 提出外环路景观林营建的合理建议。 1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 2 1 国外研究进展 2 0 世纪5 0 年代,户外游憩业开始受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视。从森林的树种结构、林相 与季相景观等所构成的景象中产生出的观赏性美与游憩业的发展相辅相承,推动了森林美学的进 一步发展与应用,建设具有观赏与游憩功能并存的森林景观成为发展的趋势,也是景观规划建设 者努力的方向。到7 0 年代,美国风景园林大师乔治哈格里夫斯教授提出艺术是风景园林的灵魂, 应摆在第一位,至此,在森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产生了艺术美。伴随着游憩业发展的需要,森林 景观的质量评价也得了长足的研究。概括地讲,国外对风景游憩林的研究主要包括风景游憩林植 被类型、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评价、森林景观格局三方面。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森林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 表现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森林植被类型多样、种类丰富,是森林景观的主体部分, 对风景游憩林的游憩与美学功能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k u c l d e r a w z o n n e v e l di s 2 2 1 提出森林游憩 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与植被类型、群落组成和结构相关,而植被分布格局是由 具有时空异质性的环境因素( 如气候、地形、土壤) 决定的,同时又受到人为干扰影响。 森林植被类型多样、种类丰富,是森林景观的主体部分,对风景游憩林的游憩与美学功能建 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早在1 7 5 7 年国外就有景观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e d m u n db u r k e 对景 观美学的哲学研究( 启蒙阶段) ,在2 0 世纪6 0 年代中期才真正进入景观评价研究,随后迅速发 展。7 0 年代前后涌现出大量景观评价方法,如描述因子法、公众喜好法( a r t h u r t 2 3 j 等,1 9 7 7 ) 、 喜好性方法等,这些方法主要依托于人和团体的主观评价,或者评价物本身的属性。随着森林景 观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景观评价四大学派,即专家学派( l e w i s ,1 9 6 4 ) 2 4 j 、心理物理 学派、认知学派和经验学派( d a n i e l 2 5 】等,1 9 8 3 ) 。四大学派中,心理物理学派因其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较强,被广泛运用。迄今为止,国外有关专家、学者大多采用心理物理学派中的三种定 量评价方法: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审美态度测定法( o k aka n dy u e n o ,1 9 8 2 :p a q u e tj b e l a n g e rl ,1 9 9 7 ) 【2 6 】【2 刀。森林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异质性的具体表现,是一定植物体在空间上 的布局结果。斑块最早出现于景观生态学,是外观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区别的面状区域,一般认为 是同质在一定面积的连续分布。一个独立的斑块是一种景观,不同斑块的组合也是一种景观。在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与斑块设计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研究的重要部分,指导着景观规划与改造, 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在景观生态学中,常以景观破碎化、景观多样性、景观优 势度指数等定量化方法对森林景观格局与斑块分类进行研究。如j 叫l s h e i 斟j 心d e z s l e f a n 0 1 m ( 2 0 0 6 ) 研究了景观格局对植物分布的重要影响,指出可以用热带雨 林植物景观特色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预测生物多样性。为了证明这点,他从1 7 9 4 1 个独立样本 中抽取1 5 7 个斑块样本,采用s i m p s o n 指数、s h a n n o n 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同时结合景观格局 尺度与斑块类型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国外对景观生态学上的景观格局与斑块研究很多,但真正从美学角度对景观格局 和斑块设计的研究很少,它重在生态研究,而风景游憩林景观格局中的斑块设计,其意义在于为 美学服务。 1 2 2 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有关风景游憩林的研究主要包括风景游憩林的类型分类、景观质量评价、树种选择与配 置、景观格局研究与改造四方面研究。其中,风景游憩林的类型分类国内研究较多,多数是针对 风景区、森林公园进行风景游憩林类型分类研究,如陈鑫峰( 2 0 0 0 ) 根据观赏距离、观赏季节和 专项游憩功能的不同对风景林进行划分,布施德法等( 1 9 9 6 )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浙 江金华双龙风景区风景林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 温性针叶林、竹林和灌丛七种类型;杨学军等( 1 9 9 9 ) 根据上海市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的外 貌特征及园内某一地段与周围森林景观的联系将风景林划分为五大类型:水平郁闭型、垂直郁闭 型、稀疏型、空旷型和园林型;兰思仁( 2 0 0 2 ) 将福建森林景观分类系统分为森林景观组、森林 2 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 景观型、林分景观3 个等级单位,其中森林景观组包括亚热带针叶林景观、常绿阔叶林景观等l o 类。2 0 世纪9 0 年代,森林景观质量评价多倾向于运用数学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 模型、聚类分析等。进入2 l 世纪,随着人们对森林环境需求的日益强烈,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的 研究方法较上世纪9 0 年代有所不同,更多是探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谢凝高等【2 8 】 ( 2 0 0 1 ) ,以云南石林为研究对象,提出“专家评估法”与“系统调查分析法”相结合的美感度评价 方法,推动了我国自然景观美学价值( 美感度) 评价的进一步研究:李晖( 2 0 0 2 ) 提出将灰色系 统的分析方法( 如灰色统计、灰色聚类等) 应用到风景评价领域中,充分利用了专家学派方法的 实用性,改进了其可靠性与灵敏性,使风景质量的定量评价同风景要素的定性测量得到了有机的 结合:张景群等 2 9 】( 2 0 0 3 ) 以层次分析法为研究手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科学 分析确定了森林景观资源的评价因子体系及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了一个森林资源在森林 旅游产业开发方面较完整的层次结构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陈鑫峰、贾黎明( 2 0 0 3 ) 以京西山 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取公众对所收集的每个林内景观( 共4 4 个) 的喜好度值,以3 、2 、l 、o 、1 、- 2 、3 为反应尺度,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i 模型建立喜好度 与1 5 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从而得出影响该区域林内景观质量的6 个主要因子;包战雄等 ( 2 0 0 3 ) 运用定量评价( 采用美景度评判法) 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 的水库风景林进行质量评价,将其列入夏季景观评判类型,共取福建省l9 个风景林夏季景观, 其中包括天竺山森林公园的景观2 张,作为评判对象,采用幻灯片评判的方式,l 张幻灯片代表 1 个景观,随机编号后放映,放映时间为8 秒,反应尺度采用1 0 分制,评分范围为1 1 0 分,即 最被看好的为1 0 分,最不喜欢的为1 分,一般的为5 - 6 分。翁友恒( 2 0 0 1 ) 通过对厦门市生态风 景林建设现状的调查,运用美学的观点,提出了厦门市生态风景林的建设框架,包括生态风景林 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经营设计,同时提出生态风景林环境效益评价的思路;杨定海等( 2 0 0 4 ) 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德尔菲法确定权重,从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与开发条件三方面对岳麓山 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得人文资源与交通条件对景观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对景观 质量综合评价的因子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景观质量及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为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指明了方向,引导游憩业朝着满足人们观 赏与游憩需求的方向发展。树种配置是形成景观结构和构造景观层次的关键,不同的树种组合方 式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混交林和异龄林的组合比纯林更有立体效应,弯曲的林缘线使景 观在视觉上更具有层次感 3 0 1 ( 李宏彬等,2 0 0 6 ) ,景观格局变化受自然,人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影 响,呈动态变化,对其预测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或模型。况平等( 1 9 9 8 ) 指出植物群落学、景观 生态学和环境规划学应作为风景区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3 l 】。同时,对森林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倍受 关注,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兴趣,从而得到长足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评价方法从定性评 价发展到定量评价及定性定量相结合。定性评价法一般以美学理论为基础,简单易行,但主观性 强,不够准确,因而运用性不强;定量评价法是以数量化模型为支撑,可靠性强,有较好的实用 性,得到较广泛的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法,综合了定性与定量方法,更适用于各级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区、森林旅游度假区及其他以森林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 冯书成等,2 0 0 0 ) 。 森林公园的建设促进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森林游憩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其价值评 估也得到了关注与研究。如张建国等( 1 9 9 9 ) 对福建省森林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得出福建森 林的生态、社会效益为i1 9 亿元;曹辉等( 2 0 0 1 ) 采用旅行费用法( t c m )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3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的森林景观游憩效益进行评价,得出其景观游憩效益为3 9 2 0 6 1 4 亿元;刘友多( 2 0 0 3 ) 采用定性 与定量( 综合评价法) 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质量评价,为全省森林旅游发展规 划提供依据。 总之,国内外对风景游憩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植被类型研究、景观质量评价及景观格局等方 面,而在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较少,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4 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 2 1 自然地理概况 2 研究地区自然社会概况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经1 1 8 0 3 3 1 1 9 0 5 l ,北纬3 9 0 2 4 _ 4 0 0 3 7 。东北接辽宁 省绥中县,西北临河北省承德市,西靠唐山市的滦县、迁安,南临渤海。西南距石家庄4 8 3 k m , 西距首都北京2 8 0 k i n ,距天津2 2 0 k i n 。秦皇岛市汤河公园位于中国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市区 西部,坐落于汤河东岸,长约l l a n ,总面积约2 0 1 m a 2 。 全市辖区陆域界线长4 3 5 8 k m ,总面积7 8 1 2 4 k m 2 ,其中市区面积5 0 2 l 甜,城市建成区 9 1 8 8 k i n 2 。截止2 0 0 4 年底,全市有耕地2 7 9 万亩,人均耕地1 0 2 亩,有园地6 4 1 2 4 k i n 2 ,居民点 及工矿用地5 4 2 5 1 k m 2 ,交通用地1 2 6 8 5 k i n 2 ,水域4 4 3 5 2 k m 2 ,有未利用土地2 0 1 0 9 2 k i n 2 。 秦皇岛市境内水系比较丰富。境内河流分属滦河与冀东沿海河流两大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大 于5 0 0 k m 2 以上的河流有6 条,大于1 0 0 l 锄2 的较大河流有2 3 条,大于3 0 k m 2 以上的河流有5 4 条。 滦河最大,境内流域面积达3 7 7 4 k m 2 。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7 4 9 1 0 7 m s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 总量1 6 4 6 1 0 7 m 3 。多年来,秦皇岛市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截止2 0 0 4 年底,全市兴修各类水 库2 8 2 座,总库容量4 6 3 x 1 0 7 m 3 。 汤河公园属秦皇岛市滨河绿地,东经l1 9 0 3 y 0 5 ”1 1 9 0 3 3 1 2 ”,北纬3 9 0 5 5 5 4 ”3 9 0 5 7 0 1 ”, 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 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辖区内地势多变,但气候影响不大。2 0 0 4 年,市区全年平均气温1 1 2 ,平均最高2 4 2 ,最低- 4 6 1 2 ,全年降雨量6 1 7 5m m 。土壤p i - i 值7 3 l ,中性沙壤土。公园内树种选择丰富,属自然与人工相混合的涵养水源林,是人们游憩与 观赏的最佳之地。 2 2 交通条件 秦皇岛市坐落在渤海北岸,地处中国华北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咽喉要道,距北京3 8 0 k m ,距 天津2 4 3 k m ,距沈阳4 6 1 k i n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均十分便利。 2 3 人文景观 横贯秦皇岛全境的长城与海滨的组合是秦皇岛独有的人文特征。在方圆5 0 k m 、车程l h 的范 围内,集中了大海、湖泊、温泉、青山、森林、湿地和特殊地质地貌的各类旅游资源,形成了三 条旅游景观带:一是海岸景观带,包括老龙头、秦皇岛港、北戴河海滨、南戴河海滨、黄金海岸 等景区( 点) ,是秦皇岛旅游资源富集的黄金地带。二是历史文化景观带,包括山海关古城、孟 姜女庙、角山长城、董家口长城等长城沿线精华组团,集中展示了秦皇岛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文脉。三是山地风光景观带,包括被誉为”北国黄山”的祖山风景区、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 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燕塞湖、桃林口景区等,为燕山山脉的精华所在,展示了秦皇岛的奇山 异水和良好生态。 5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3 1 研究技术路线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 2 主要研究内容 6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景观林物种多样性指标:定性指标、定量指标; 景观整体效果评价; 景观环境效益评价( 货币化估量) ; 景观稳定性研究; 2 对汤河公园林带进行具体的评价分析 3 建立评价体系 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 4 对秦皇岛市外环路进行具体分析 5 提出外环路优化模式的建议 3 3 研究指标及数据分析方法 3 3 1 生态景观林物种多样性指标 定性指标:植物与硬质景观的和谐性;植物与生境的和谐性:植物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植 物景观的可达性。 模型中定性指标通过专家评分法进行量化,植物景观的可达性则根据到达景观的难易程度赋 予不同的值来决定,分值采用1 0 分制,以“1 0 ,8 ,6 ,4 ,2 ”的等级分值代表好、较好、中等、 差和极差。总得分由各分值乘以相应权重求和获得,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值的满分值为1 0 分,分 值越高,表明该景观综合水平越好。 定量指标: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植物观赏特性多样性;植物景观时序多样 性( 园林植物a h p 模型与方法来赋予相应的权重,根据调查地的不同,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 。 表l 物种多样性定量指标调查表 t a b l elq u a n t i t a t i v ei n d i c a t o r so fs p e c i e sd i v e r s i t ys u r v e y 观赏特性开花时间生活型结构 植物 株 名称 数 观观观其 春夏秋冬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常绿针叶落叶针叶 花 叶 果他 3 3 2 景观的整体效果评价 首先要选择所要评判的景观照片,利用p o w e r p o i n t 软件制作成幻灯片,并按照放映顺序进行 编号,同时,避免同类景观连续放映,以免降低评判者感知的敏感度。评判完成后,为方便统计 分析,再按不同的景观特征进行重新排序。在评判开始前还要先向评判者作简要说明,但不涉及 有关评判景观的细节问题,如拍摄地、林分类型等,以免影响评判者的趋向性。进行评判时,先 快速地放一部分与评判景观类似的幻灯片,然后再正式播放评判景观的幻灯片。正式播放时,首 先将要评判的景观照片快速的播放一遍,每张不超过1 0 s ,从而让评判者对整体评判景观有大致 7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印象,方便对每张幻灯片进行评分,然后重新播放幻灯片,每张播放时间为1 0 s ,评判者按幻灯 片顺序在评判反应表上记录对每个景观的美景度得分值,最后,将评判者对景观的反应值进行整 理分析,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表2 美景度等级及评判得分值表 t a b l e21 1 1 et a b l eo fs c e n i cb e a u t yg r a d ea n de v a l u a t i o n 3 3 3 景观稳定性研究 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依次计算以下指标, 主要研究指标包括: 优势度指数 d = + b l o 猷 p i 是第i 种景观类型占总面积的比,i i 是研究区中景观类型的总数 均匀度指数e 2 ( h h m 缸) x1 0 0 日:一1 0 9 i 毋 破碎度指数 c :咒,彳; n i 为景观中所有嵌块体类型的总个数,a i 为景观的总面积 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依次计算以上指标, 3 3 4 景观环境效益评价( 货币化估量) 天津园林局贺振、徐金祥研究了瑞典、前苏联、日本以及国内的大量测算方法,汇总成“园 林效益测算公式,【4 9 1 。本研究根据此公式,依据调查的数据来粗略推算汤河公园建成区绿地每年 对大气中污染物质的吸收数量: ( 1 ) 对s 0 2 的吸收的数量= 建成区绿地面积( h m 2 ) x o 3 ( t ) ,0 3 为每公顷绿地每年吸收 的s 0 2 的数量。 ( 2 ) 绿地的滞尘量= 建成区绿地面积( h m 2 ) x l o 9 ( t ) ,1 0 9 为每公顷绿地每年的滞尘量。 ( 3 ) 放出0 2 的数量= 建成区绿地面积( h m 2 ) x 1 2 ( t ) ,1 2 为每公顷绿地每年释放0 2 的数 量。 8 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 4 评价体系研究 4 1 局部景观效果一美景度评价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保护公共土地的优美,这一现象引起了以公共投入为基础的景观评价 的发膨3 2 l ,因此景观经由视觉的作用而形成的美感经验,成为最主要的评价方法之一【3 3 j 。汤河公 园位于秦皇岛市中心,是周围居民观赏与游憩的重要地带,植物景观丰富,为此对其进行评价, 从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秦皇岛市外环路进行评价,用于完善外环路绿化美化显得尤 为重要。目前,有关景观质量评价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特别是以公众审美偏好为基础的研究 工作开展的并不多,因此了解公众的审美偏好,最大限度的实现道路绿化生态与美学价值是至关 重要的删。 由d a n i e l 和b o s t c r ( 1 9 7 6 ) 提出的美景度评价法( s b e ) 是视觉景观的质量评价方法中最为常见的 心理物理模式( p s y c h o p h y s i c a lp a 础g m ) 评价方法【3 4 】【3 7 1 。此方法中的景观价值高低不是依靠少数专 家评判而是以公众为依据,而本研究中评判者主要选取立足于本行业发展的园林专业学生,因此 更能客观反映一个景观的实际美学价值m j 。 本研究以汤河公园绿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于2 0 0 6 年l o 月进行实地拍摄,将拍摄的照片进行 整理后,选取2 0 张有代表性的照片进行评测。 评价打分的人员共3 0 人,均为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学生( 其中包括研究生、本科生) 。 样本照片用数字投影仪在室内播放,每幅间隔8 , - - l o s ,受测者对所见照片中的园林植物景观凭第 一直观印象打分。照片不得回放。评价等级分为- 2 、1 、0 、l 、2 ,分别代表极不好、不好、一般、 好、极好。根据s b e 法中的标准化公式,将3 0 人对每张照片的评分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每张 照片的所有标准化得分值求平均,得到该景观的标准化得分z 值。 z 尹( r i j - 9 0 ) s j z i :第j 个观察者对第i 个景观的标准化得分值:氏:第j 个观察对第i 个景观的打分值;k : 第i 个观察者所有打分值的平均值:s j :第j 个观察者所用打分值的标准差。 依据美学原理和园林植物景观特性,选取以下指标1 0 个指标进行评判,评分表如表3 。 表3 园林植物景观要素评分表 t a b l e 3t h es p a ) r et a b l eo f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 se l e m e n t 注:部闭( 密林) :郁闭度加6 ;稀琉( 疏林) ;帮闭度四3 :中郁闭度o 3 - o 6 9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4 1 1 评价者审美稳定性分析 表4 汤河公园同一评价者的审美稳定性分析 t a b l e 4t h es t a b i l i t ya n a l y s i so f t h es a m ee s t i m a t o ri nt a n g h eg a r d e n 照片号 评价者编号 分析结果( 表4 ) 可见,级差较大的为2 ,仅占比例3 3 ;级差为l 的比例占2 6 7 ;0 级 差数占7 0 。可以得出,同一评价者对不同景观审美差异不大,即排除由于个人审美问题造成景 观评价结果不具有代表性的可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基本排除景观评价者集体及个体间的审美差异给模型建立带来的负面影 响,从而使得该评价模型的建立更为客观、准确、可靠,亦具更高的实用价值。 4 1 2 景观要素偏相关分析 以美景度的标准化得分值( z 值) 作为因变量,每张照片的景观要素得分值作为自变量,建 立回归模型。在s p s s 中进行相关分析,运算得到景观要素之间的偏相关系数( 如表5 ) 。 表5 汤河公园景观要素偏相关系数统计表 t a b l e 5t h es t a t el i s to f t h ep a a i a lr e l a t i v i t yo nt h el a n d s c a p ef a c t o r si nt a n g h eg a r d e n 1 0 加2 侈2 2 o掩2 2 2 oo 临2 2 o h 2 2 on o 眩2 2 o 2 2 o 3 9 缱 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 通过6 次偏相关分析,最后保留对z 值影响较大且独立性好的生活型构成、灌木和草坪、郁 闭度、草坪密度等4 个因子,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模型: 瑚1 4 3 6 5 + 2 9 5 0 5 9 x i - 0 3 4 7 5 7 x 2 - 0 3 5 2 0 1 x 3 + 0 1 8 3 1 8 x 4 其中x l 代表生活型构成,x 2 代表灌木和草坪,x 3 代表郁闭度,) ( 4 代表草坪密度。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y 与x l 、x 2 、x 3 、) ( 4 之间的线性关系极显著( p - - 0 0 0 3 8 qio蛋qiilqo 扫写召爵ii!它8u 掣孵拳 譬巢酶蛙捌唧 _暑一暑iioili - o 8盆宅石o_弓。 掣 磐娶g 骡划坷 寸气。寸吨o”厶o”t o寸气。荨o墓8 帆t o寸6 o n 昏o 寸6 o n 6 o 发8 6 o6 o6 oa 6 o6 6 o p譬8摹g譬 9爱c旦垒墨西召 。置翟父f。s口_哥一 基8ii:品瘩5 o0 6 i o1 6 o_ 6 on 6 o寸6 on 6 o婚6 o卜a o 耋q晷oi舢盘ii 8 鲁它8 9 u o墨jo扫基aiq o暑jo套一嚣!a o暑jo套一器量q 萃磐冥 掣 掣 掣棼 g 鼷瞒蟮酪坷 妻抵世窖鼷峨 夹|娥掣尝枢鼷 抵霎好副挈5删 o0 6 o一6 od 6 on a 0婚6 o6 oa 6 oa 6 o 扫_辨声_口 8 8 a 掣馨撩熏霉 亩葺_雾鼍3苦一譬蛋一鼍;o 趔求v磐蜷翅议 (x粤iil扫_譬笋一q百粤蛊a蛋譬善jo 蜷船翠妻娥v磐蠖棚议 1180暑譬乙 巾骠 矗它鲁o o最基i工ll!口。口量苗田扫一瑶笋一口譬8名基11一口鼻_l $詹掣#地鼷嚷匿窜眨蠼鬃 仪秘爿斟v迥扑书隧扑k爿芸毫 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 4 4 景观稳定性预测 表9 景观稳定性指数得分衰 t a b l e 9l a n d s c a l 弛s t a b i l i t yi n d e xs c o r i n gt a b l e 由表9 可以得出,汤河公园优势度指数较低,即绿地景观类型面积分布相对平衡,均匀度指 数相对较高,即景观类型在区域内的分配程度相对均匀,破碎度指数相对较低,即绿地功能相对 较高 4 5 汤河公园景观环境效益评价( 货币化估量) 4 5 1 生态效益分析 汤河公园建成区绿化面积约2 0 h m 2 ,根据贺振、徐金祥测算方法,粗略推算出汤河公园建成 区绿地每年对大气中污染物质的吸收数量为: ( 1 ) 对s 0 2 的吸收的数量:2 0 l l m 2 x 0 3 t h m 2 = 6 t ( 2 ) 绿地的滞尘量:2 0h n l 2 1 0 9t h m 2 = 2 1 8 t ( 3 ) 放出0 2 的数量:2 0h m 2 x 1 2t h m 2 = 2 4 0 t 通过上述结果表明,汤河公园绿化美化效果直接影响居住区生态效益,建成区绿化面积的大 小直接影响绿地每年对大气中污染物质的吸收数量的多少,因此,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加大每公 顷内绿化面积的数量是直接影响汤河公园生态效益的有效方法。 4 5 2 汤河公园景观环境效益估算 由此汤河公园环境效益货币分析如下: ( 1 ) 6 t 1 6 5 元h m 2 = 9 9 元 ( 2 ) 2 1 8 t x l 0 0 6 9 元t = 2 1 9 5 0 4 2 元 ( 3 ) 2 4 0 t x 3 0 0 0 元t = 7 2 0 0 0 0 元 1 5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5 评价体系建立 本研究通过对汤河公园景观林带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所选指标在进行景观林带评价方面具 体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建立如下指标体系,为今后相关人员在景观林带建设方面提供指导性意 见,从而完善整个评价体以适应于整个燕山山脉景观林带的评价。 1 6 燕山东麓滨海地区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研究 6 评价体系应用 6 1 局部景观效果一美景度评价 外环路是进入市区的必经之地,是城市的形象所在,因此景观质量的评价是外环路以后绿化 建设的关键。 6 1 1 外环路评价者审美稳定性分析 裹l o 外环路同一评价者的审美稳定性分析 t a b l e l 0t h es t a b i l i t ya n a l y s i so f t h es a m ee s t i m a t o ri nw a i h u a nr o a d 评价者编号照片号 l i1 21 31 41 51 61 71 81 9。2 0 822222l2222 2 022222o2222 级差0000 0l 0 000 ( 1 ) 同一评价者对不同景观的评价的级差分析 3 6 1 。从2 0 张样本照片中选取同一地点不同角 度景观较为相似的两张照片,通过级差分析同一评价者对两张图片的评价差异,从而得出个体审 美尺度的稳定程度。 ( 2 ) 分析结果( 表1 0 ) 可见,级差较大的为2 ,仅占比例6 7 ;级差为l 的比例占1 3 3 ; 0 级差数占8 0 。可以得出,同一评价者对不同景观审美差异不大,即排除由于个人审美问题造 成景观评价结果不具有代表性的可能。 1 7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6 1 2 外环路景观要素偏相关分析 表l l 外环路景观要素偏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