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_第1页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_第2页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_第3页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_第4页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第一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和一、名词解释1、配 棉:将各种原棉搭配使用的技术工作叫配棉。2、主体成分:配棉时选择若干队性质相近的原棉为主体成分,一般主体成分占70%。可以产地为主体,也可以长度、线密度为主体。3、分 类:就是根据原棉的特性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合纺制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如细特或粗特,经纱或纬纱等),生产品种多,可分若干类。4、排 队: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排成几个队,以便接批。5、回 花:生产过程中的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等。6、再 用 棉 :开清棉车肚落棉(统破籽)、梳棉斩刀花与车肚落棉、精梳落棉等。7、原棉有害疵点:是指原棉中存在的有害的纤维性物质。如索丝、棉结、软籽表皮、带纤维籽屑等。二、填空题1、原棉的主要性质(工艺性质)包括长度、线密度、强力、成熟度、色泽、含水含杂率等。2、配棉的目的是合理使用原棉,满足纱线产品的实际要求、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节约用棉,降低原棉成本。3、化纤选配的目的是 充分利用化纤特性、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增加花色品种,满足社会需要、降低产品成本改善纤维的可纺性能。4、原棉分类的注意事项有_原棉资源_、_气候条件_、_机械性能、原棉性质差异。5、原棉排队安排时应考虑的因素有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比、抽调接替(分段增减、交叉替补)等。6、原料混和的目的是确保混纺比例的准确、使混合成分在纱线中分布均匀、确保纱线的品质。三、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为了减少混合棉成分的波动,混合棉中,最大混合比例一般为( C )A:10%左右 B:20%左右 C:25%左右 D:35%左右2、配棉时,混合棉中的混合队数一般为( B )A:35队 B:59队 C:1015队 D: 15队以上3、股线配棉的要求与同特单纱配棉的要求相比,一般( B )A:股线的要求高于单纱的要求 B:股线的要求低于单纱的要求 C:两者相同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4、纺下列品种的纱时,一般采用半制品混合方法进行混棉的是( D )A:纯棉纱 B:涤/腈混纺纱 C:涤/棉混纺纱 D:涤/腈/粘混纺纱5、混纺纱的混纺比是指 ( A )A:干重时的混纺比 B: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C:实际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D:标准回潮率时的混纺比6、配棉排队时,当原棉质量差异过大,产品色泽等要求较高时,队数宜在( A ) A:710队 B:56队 C:34队 D:1112队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棉纺厂一般采用单一麦头纺纱 ( )2、原棉的性质与棉花的生长条件、品种、产地有关,而与其它条件无关。 ( )3、纬纱配棉时应选择纤维较细、长,强力较高,成熟度适中、整齐度较好的原棉。 ( )4、浅色布用纱,由于染色浅,可以混用成熟度较低的原棉。 ( )5、回花因为性能与混合棉接近,因此,可以任意回用。 ( )6、再用棉只能经过处理后降支回用或用于副牌纱。 ( )7、化纤纯纺时,不可以用同品种不同批号的化纤进行纺纱。 ( )8、涤纶与棉进行混纺时,一般采用半制品混合的方法进行混合。 ( )9、成熟度系数愈高的棉纤维纺纱时,其成纱强力愈高 ( )五、简答题1、原料选配的依据是什么?答:原料选配的依据是纱线品种与用途、成纱质量考核指标、纤维原料本身的性质特点、生产设备、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2、简述配棉的的方法及原则?答:配棉方法(分类排队法)配棉的原则是:根据产品用途选配原料。满足工艺要求,稳定生产。即质量第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瞻前顾后,细水长流;吃透两头,合理调配。3、简述混合棉中质量指标的差异控制范围 原棉性质差异控制范围控制内容混合棉中原棉性质差异接批原棉性质差异混合棉平均性质差异产地相同或接近地区变动25%(针织纱15%品级12级1级0.3级长度24mm2mm0.20.3 mm含杂1%2%含杂率1%以下,疵点接近含杂率0.5%以下线密度(公制支数)0.070.09dtex(500800公支)0.120.13dtex(300500公支)0.020.06 dtex(50150公支)断裂长度12km接近不超过0.5km4、在配棉时如何使用好回花和再用棉?答:回花:应处理打包后回用,用量不超过5%;再用棉:经处理后降级回用,用量3%-5%5、化纤选配的内容有哪些?答:主要有三方面纤维品种的选配;对混纺纱的性质起决定作用;混纺比例的确定;对织物服用性能影响很大;纤维性质的的选配,主要影响纺纱工艺和混纺纱的质量。6、原料混和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分别适用于什么产品。答:方法主要有三个1、棉包混和:纯棉、纯化纤、化纤混纺2、称重混和:混比要求精确的化纤混纺、色纺3、条子混和:棉与化纤混纺六、论述题1、 论述原棉的主要性质对纺纱工艺与成纱质量的影响答:原棉基本性质可以纤维长度,纤维细度,纤维强度,纤维形态特征来区分。纤维长,纺纱强力大、断头少,可纺细特纱。短绒少,纺纱条干均匀,断头少、强力好。在正常成熟度的情况下,纤维细,成纱强力大,可纺细特纱,条干均匀。纤维强度高,成纱强力也高。成熟正常的纤维,强力高、染色均匀、除杂效果好。含水率正常的纤维,除杂容易,含水率过高,易产生棉结,含水率过低,毛羽纱增多,含水率过高过低都会增加纺纱断头。原棉带纤维杂质少,成纱棉结杂质少。纤维形态对成纱和织物的光泽,手感,蓬松性,透气性有影响。卷曲的纤维有利于成纱时纤维之间的互相缠合,并使纱体蓬松而外观丰满,使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透气性。2、 分别写出纯棉普梳纱和精梳涤/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纯棉普梳纱的纺纱工艺流程: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精梳涤/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棉花 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机后加工 涤纶 清花梳棉 七、计算题1、涤/粘混纺,设计干重混纺比为55/45,若涤的实际回潮率为0.4%,粘胶的实际回潮率为13%,求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解:X1=55(100+0.4)/55(100+0.4)+45(100+13)=52 X2=45(100+13)/55(100+0.4)+45(100+13)=48答: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为52/48。2、涤/棉混纺,设计干重混纺比为65/35,在并条机上混和,初步确定用4根涤纶条和2根棉条喂入头道并条机,涤纶条的设计干定量为18.4g/5m,求棉条的干定量应为多少。解:棉条的干定量应为X 4根涤纶条为18.44=73.6 2X=73.635/65=39.6 X=19.8 g/5m答:棉条的干定量应为19.8 g/5m.3、 计算下表混合棉各性质指标的平均值。纬纱27.8tex配棉成分(举例)性质指标编号及混比 主体长度/mm 品质长度/mm 线密度/tex 强力/cN 1 20 28.20 31.70 0.194 3.60 2 5 27.70 31.20 0.194 4.02 3 20 28.10 31.60 0.193 3.43 4 5 26.80 30.40 0.184 3.44 5 5 29.90 33.20 0.171 2.94 6 20 25.75 27.70 0.164 3.02 7 20 23.90 27.50 0.166 3.25 8 5 24.00 27.20 0.166 2.72 平均值第二章 开清棉一、名词解释1、棉卷重不匀 :棉卷纵向每米重量的差异叫棉卷重量不匀率。2、正卷率:棉卷的重量与规定重量相差不超过正负200g为正卷,超过的作退卷处理,正卷率在99%以上。3、落棉率 :落棉率反映落棉的数量。落棉率=落棉重量100%/喂入混合棉总重量4、落棉含杂率 :落棉含杂率反映落棉的质量。落棉含杂率=落棉中含杂率重量100% / 落棉重量5、落杂率 :落杂率反映落杂的数量。落杂率=落棉中含杂率重量100% / 喂入混合棉总重量6、除杂效率 :除杂效率反映去除杂质的效能,与落棉含杂率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除杂效率=落杂率100% / 原棉含杂率7、自由打击开松 : 纤维块在自由状态下受到高速打击件如刀片、角钉等的打击作用而实现纤维块松解的称为自由打击开松。8、握持打击开松 :纤维块在被握持状态下向机内喂入的同时,受到开松元件的打击作用而实现纤维块松解的称为握持打击开松。9、横铺直取 :横铺直取是将原料通过摆斗逐层横向铺放在输棉帘上,纵向垂直抓取的方法。10、尘棒安装角 :尘棒安装角是尘棒顶点与打手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和尘棒工作面的夹角。二、填空题1、开清棉工序的任务是开松、除杂、混合、均匀成卷。2、开清棉机械主要有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清棉机。3、影响抓棉机开松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及抓棉小车环行速度、抓棉打手回转速度。4、豪猪式开棉机上,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的隔距由纤维长度和喂入棉层厚度决定;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情况一般是从进口到出口由_小变_大_;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情况一般是从进口到出口由_大_变_小_。调节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是由_机外手轮_通过改变尘棒安装角来实现。5、FA022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是_、_、_、_,利用_混和;FA025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是_依靠_产生的_使纤维_而产生混和。6、天平调节装置由天平罗拉天平曲杆、连杆传递机构、变速机构三部分组成。7、清棉机上的棉箱给棉机从以下四方面实现棉层的均匀输出_。8、棉卷定量的调节一般有两种方法:棉卷定量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棉箱给棉机输出棉层厚度实现的,则棉卷定量调整时需改变天平调节装置中杠杆的支点位置(改变杠杆比m,支点靠近总连杆时,m大,反之则相反)。如棉卷定量加重时,m应减小,则支点位置应远离总连杆)。棉卷定量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棉卷罗拉与天平罗拉之间的传动比实现的,则棉卷定量的调整只要改变牵伸变换齿轮。9、棉卷防粘的措施主要有(1)采用凹凸罗拉防粘装置 (2)增大上下尘笼的凝棉比 上、下尘笼的凝棉比例应比纺棉时大。(3)增大紧压罗拉的压力 增大压力使纤维层内的纤维集聚紧密。一般压力比纺棉时大30%左右。(4)采用渐增加压 。三、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决定豪猪开棉机的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隔距的主要因素是( A )A:纤维长度 B:纤维线密度 C:棉层厚度 D:其它2、豪猪开棉机合理调整尘棒间的隔距:尘棒之间从进口到出口采用( B )的隔距配置方法,可增加出口处的补入气流,从而增加可纺纤维的回收A:大小小 B:大小大 C:小大大 D:大大大3、开清棉工序中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规律是( A )A、逐渐放大 B、逐渐缩小 C、大小大 D、小大小4、在开清棉流程中,以开松除杂作用为主的设备是( C )A:混棉机 B:抓棉机 C:开棉机 D:清棉机5、以下设备,适合加工化纤的是( C )A:FA104A B:FA106 C:FA106A D:FA1076、与加工棉纤维相比,加工化纤时,开清棉工序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是( C )A:提高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 B:降低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C:降低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 D:提高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7、清棉机天平调节装置的作用是( A )A:调节棉层的纵向不匀 B:调节棉层的横向不匀 C:棉层的纵向不匀和横向不匀都能调节 D:以上答案都不对8、造成棉卷的横向不匀的主要原因是( C )A:各棉箱的储棉量波动过大 B:天平调节装置作用不良 C:成卷机尘笼凝棉不均匀 D:以上答案都不对9、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开机顺序是( A )A: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B: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由后向前依次进行C:开给棉开打手罗拉开凝棉器,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D:开给棉罗拉开打手开凝棉器,由后向前依次进行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棉卷的横向不匀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 ( )2、自动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利用时间差进行混合。 ( )3、FA022多仓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同时喂入,不同时输出。 ( )4、六滚筒开棉机只适用于加工棉纤维。 ( )5、加工高含杂原棉时,豪猪开棉机前后落杂箱都采用活箱的方式 ( )6、正常工作时,天平调节装置中铁炮皮带在铁炮的中部位置 ( )7、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关机顺序:关给棉罗拉关打手关凝棉器,由后依次向前。( )8、加工化纤时,开清棉流程中配置的开清点的数量比加工棉纤维时多。 ( )五、简答题1、简述棉卷质量控制的内容和要求答:棉卷质量控制的内容和要求检验项目质量控制范围棉卷重量不匀率棉 1.1%左右,涤 1.4%左右棉卷含杂率按原棉性能质量要求制订,一般为0.9%1.6%正卷率98%棉卷伸长率棉4%,涤1%棉卷回潮率棉7.5%8.3%,涤0.4%0.7%总除杂效率按原棉性能质量要求制订,一般为45%65%总落棉率一般为原棉含杂率的70%110%2、以FA系列设备为例,写出加工棉纤维的典型的开清棉工艺流程。(1) A002A2A006B(附A045)A034A036B(附A045)A036B(附A045)A062A092A (附A045) 2A076C2(2) FA0022FA104(附A045)FA022-6FA106(附A045)FA106(A045)A062A092AST (附A045) 2FA14123、以FA系列设备为例,写出加工化纤的典型的开清棉工艺流程。答:工化纤的典型的开清棉工艺流程为FA002型自动抓棉机(2台并联)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A型梳针滚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62型电气配棉器(2路)A092AST型振动式双棉箱给棉机(2台,附A045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4、简述开清棉工序进行开松作用的原理答:开清棉工序进行开松作用的原理是在机械外力作用下,棉块受到打击或撞击、撕扯、梳理等作用,使棉块体积或重量变小。5、简述开清棉工序进行除杂作用的原理答:除杂机理是在开松的前提下,杂质从纤维中暴露出来,依靠回转机件的离心力作用及气流的作用,通过尘格间隙向外抛出,实现纤维与杂质的分离。6、简述A006BS自动混棉机的混和原理及影响混和效果的主要因素。答:1、混合原理:“横铺直取,多层混和” 2、影响混和作用的主要因素:自动混棉机的混和效果由棉层的铺层数决定:摆斗的摆动速度输棉帘的运动速度。7、简述天平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各部分机构的作用。答:天平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棉层厚薄的变化来调节给棉速度,使天平罗拉单位时间的给棉量保持一定。各部分机构的作用:天平罗拉和天平曲杆检测棉层厚度:横向分段检测连杆传递机构将检测得棉层厚度变化的位移信息传递给变速机构变速机构改变天平罗拉的转速,从而改变单位时间内棉层的喂给量:纵向进行控制。8、简述开清棉联合机的组合要求。答:开清棉联合机的组合要求:1、合理配置开清点数量2、合理选择打手形式和打击方式3、合理配置棉箱机械4、在流程中合理设置间道装置,加强流程对原料的适应性。9、简述清棉联合机的开关车顺序。答: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开机顺序是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10、简述开清棉工序加工化纤时工艺配置的特点。答:开清棉工序加工化纤时工艺配置的特点是短流程(2个棉箱、2个开清点)、多梳少打(采用梳针辊筒)、打手低转速以减少纤维损伤,防止粘卷。四、论述题1、A006BS自动混棉机机内哪些部位具有开松和除杂作用?影响开松除杂作用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A006BS自动混棉机开松和除杂作用主要部位有扯松作用:利用角钉等机件对棉块进行撕扯与自由打击,对纤维损伤小,杂质也不易破碎。除杂作用:主要发生在两个在部位 角钉帘下方的尘格;剥棉打手下的尘格。 影响开松作用的的主要因素有: 两角钉机件间的隔距 均棉罗拉与角钉帘的速度(均棉比)角钉倾斜角与角钉密度影响除杂作用的的主要因素有:尘棒间的隔距:应大于棉籽的长径,一般进口为815mm,出口为1020mm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剥棉打手的转速一般为400500r/min尘格包围角与出棉形式2、论述影响豪猪式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答:影响FA106豪猪式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豪猪打手速度:给棉量一定时,打手速度高,开松、除杂作用好。一般500700r/min。加工纤维长度长、含杂少、成熟度差的原棉和化纤(化纤采用梳针滚筒)时,选用较低转速。给棉罗拉转速由产量决定,产量低时,转速低,有利于提高开松除杂效果。打手与给棉罗拉间的隔距:由纤维长度和喂入棉层厚度决定,一般较长纤维用11mm,较短纤维用6mm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逐渐放大。一般纺中特纱时,进口隔距为1018.5mm,出口为1620mm。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进口一组:11-15mm(14根),中间两组6-10mm(17根),出口一组4-7mm(15根)。由大到小。打手与剥棉刀之间的隔距:一般为2mm(防止反花)3、论述开清棉工序提高棉卷均匀度的方法。答:提高棉卷均匀度的主要途径有:1、原料 (混合均匀):如果混合原料中各成分的回潮率差异过大,或化纤的含油率差异过大,如果原料的混合不够均匀,就会造成开松度的差异,影响天平罗拉喂入棉层密度的变化,使得棉卷均匀度恶化,因此,应使喂入原棉密度力求一致。2、工艺 : 调整好整套机组的定量供应,稳定棉箱中存棉的高度和密度,控制各单机单位时间的给棉量和输出量稳定,提高机台运转率。正确选用适当的打手和尘笼速度,使尘笼吸风均匀。3、机械状态 保证天平调节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或采用自调匀整装置。4、车间温湿度 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变化,使棉卷回潮率及棉层密度趋向稳定。开清棉车间相对湿度一般为55%65%。5、操作管理 严格执行运转操作工作法,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按配棉排包图上包,回花、再用棉应按混合比例混用,操作人员不能随便改变工艺等。五、计算题加工棉卷,已知棉卷干定量为400g/m,棉卷回潮率为8.5%,棉卷伸长率为3.5%,时间效率为0.88,棉卷罗拉的转速为12r/min,棉卷罗拉直径为230mm,求:单打手成卷机的理论产量定额产量解:单打手成卷机的理论产量 3.14230mm/100012r/min60 min24400g/m1.085(100+3.5)%/1000000=5.6057(吨)定额产量 5.2240.88=4.933(吨)第三章 梳棉一、名词解释1、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 :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点以上的一段工作面长度与给棉板鼻尖宽度之和。2、气流附面层 :刺辊周围的气流运动情况气流附面层:气流附面层速度;附面层厚度3、除尘刀高低:除尘刀的高低位置(16mm)(高刀工艺、低刀工艺、平刀工艺)4、踵趾差:棉机盖板两端踵趾面是决定盖板隔距及盖板运行情况的关键部位。理论设计踵趾面的中间为m/m的圆弧,两边各有m/m宽的接触面,两接触面高度相差.m/m或.m/m(通常踵趾差),并与锡林曲轨弧度(m/m)一致。5、大圈条:圈条形式棉条圈放直径大于条筒半径6、小圈条:圈条形式棉条圈放直径小于条筒半径7、四锋一准:刺辊、锡林、盖板和道夫的针布“锋利”,隔距要准。8、清梳分工:清梳合理分工:在整个纺纱过程中,除杂任务绝大部分由开清棉和梳棉两个工序负担。清棉:一般除大杂,如棉籽、籽棉、不孕籽、破籽等,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结构特点不同,对不同杂质的除杂效率各异,故应充分发挥各单机特长,梳棉:而一些细小、粘俯性很强的杂质以及短绒等,则可留给梳棉工序清除,如带纤维籽屑、软籽表皮、短绒等。9、落棉率:落棉率反映落棉的数量。落棉率=落棉重量100%/喂入混合棉总重量10、后车肚:由给棉剌辊部分和小漏底部分组成后车肚。二、填空题1、梳棉工序的任务是_分梳、除杂、混和、均匀成条。2、两针齿间分梳作用的条件是 两针面平行配置、 彼此以本身的针尖迎着对方的针尖相对运动、两针面间的隔距小。剥取作用的条件是 两针面交叉配置、一个针面的针尖沿着另一针面针齿的倾斜方向运动,则前一针面从后一针面的针齿上剥取纤、针面间隔距小。梳棉机上_锡林_与_道夫之间是分梳作用,_锡林_与_刺辊_之间是剥取作用3、给棉刺辊部分主要机件有_棉卷罗拉、给棉板、给棉罗拉、分梳板、刺辊、除尘刀、小漏底等4、若前上罩板上口隔距 (增大或减小),则盖板花数量 (增大或减小)。若盖板速度 (增大或减小),则盖板花数量 (增大或减小)。5、锡林、盖板、道夫部分机构主要有 (1)锡林、道夫:由滚筒和针布组成(2)盖板:由盖板铁骨和盖板针布组成,盖板两端扁平部搁在曲轨上。(3)前后固定盖板:FA201安装有前四后三固定盖板,每块固定盖板上包有金属针布。(4)盖板清洁装置、前后罩板等6、剥棉圈条部分的主要机构有 圈条喇叭口、小压辊、圈条盘(或圈条斜管齿轮)、圈条器传动部分7、梳棉机针布分为_金属针布_和_弹性针布_两大类。剥棉装置的类型有_ 四罗拉剥棉装置(A186D)三罗拉剥棉装置(FA201)和斩刀剥析。三、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下列条件哪一组条件能满足分梳作用?( D )A: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B:、两针面平行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C:两针面平行配置,但没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D:、两针面平行配置,有相对运动且一针面针齿逆对另一针面针齿,两针面隔距很小。2、下列条件哪一组条件能满足剥取作用?( C )A: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B:两针面平行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C:两针面交叉配置,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D:、两针面平行配置,但没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3、下列条件哪一组条件能满足提升作用?( B )A: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B:两针面平行配置,有相对运动且一针面针齿顺着另一针面针齿,两针面隔距很小。C:两针面交叉配置,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D:、两针面平行配置,但没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4、刺辊速度增加后,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 C )A:可提高分梳效果。 B:可提高除杂效果。C:可增加纤维向锡林转移。 D:纤维损伤程度加大。5、刺辊速度降低后,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正确?( C )A:可提高分梳效果。 B:可提高除杂效果。C:可增加纤维向锡林转移。 D:纤维损伤程度加大。6、A186系列梳棉机的除杂工艺,采用低刀大角度的目的是( A )A:多除杂质,多回收可纺纤维。 B:多除杂质,少回收可纺纤维C:少除杂质,多回收可纺纤维。 D:少除杂质,少回收可纺纤维7、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调节方法是( A )A:所纺纤维越长,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应增大。B:所纺纤维越长,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应减小。C:所纺纤维越短,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应增大。D:上面三种方法都不对。8、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调节方法是( C )A:所纺纤维越长,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应减小。B:所纺纤维越短,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应增大。C:所纺纤维越长,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应增大。D:上面三种方法都不对。9、轻重牙齿数与生条定量之间的关系是( B )A:轻重牙齿数增加,则生条定量减小。 B:轻重牙齿数增加,则生条定量增加。C:轻重牙齿数减少,则生条定量增加 D:上面三种关系都不对。10、第一落杂区长度与梳棉机总落棉率的关系是( C )A:第一落杂区长度越小,梳棉机总落棉率越大。B:第一落杂区长度越大,梳棉机总落棉率越小。C:第一落杂区长度与梳棉机总落棉率的多少无关。D:上面三种关系都不对。11、盖板踵趾差的目的是( B )A:为了盖板运动灵活。 B:为了提高除杂效果。C:为了提高分梳效果。 C:上面三都正确。12、正常生产时,锡林、道夫、刺辊三个回转件的回转速度大小排列顺序是( C )A:锡林转速道夫转速刺辊转速B:道夫转速锡林转速刺辊转速C:刺辊转速锡林转速道夫转速D:锡林转速刺辊转速道夫转速13、与锡林盖板之间分梳作用有关的是( D )A:锡林盖板之间分梳作用,只与锡林和盖板的针齿工作角大小有关。B:锡林盖板之间分梳作用,只与锡林盖板之间的隔距大小有关。C:锡林盖板之间分梳作用,只与锡林盖板的速度大小有关。D:上面三种关系都正确。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刺辊针齿工作角越大,越有利于杂质的去除。B:刺辊针齿工作角越小,越有利于杂质的去除。C:刺辊针齿工作角越大,越有利于对纤维层的分梳。D:上面三种说法都不对。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越长,越有利于刺辊对纤维层的分梳。B: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越短,越有利于刺辊对纤维层的分梳。C: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与刺辊对纤维层的分梳效果无关。D:上面三种说法都不对。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分梳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 )2、分梳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平行配置,有相对运动且一针面针齿逆对另一针面针齿,两针面隔距很小。 ( )3、剥取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 )4、剥取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平行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 )5、剥取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交叉配置,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 )6、提升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平行配置,有相对运动且一针面针齿顺着另一针面针齿,两针面隔距很小。 7、提升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交叉配置,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 )8、刺辊速度增加后,可提高分梳效果。 ( )9、刺辊速度增加后,可提高除杂效果。 ( )10、刺辊速度增加后,可增加纤维向锡林转移。 ( )11、刺辊速度增加后,纤维损伤程度加大。 ( )12、A186系列梳棉机采用低刀大角度的目的是:多除杂质,多回收可纺纤维。 ( )13、A186系列梳棉机采用低刀大角度的目的是:多除杂质,少回收可纺纤维。 ( )14、A186系列梳棉机采用低刀大角度的目的是:少除杂质,多回收可纺纤维。 ( )15、A186系列梳棉机采用低刀大角度的目的是:少除杂质,少回收可纺纤维。 ( )16、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调节方法是:所纺纤维越长,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应增大。( )17、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调节方法是:所纺纤维越短,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速比应增大。( )18、轻重牙齿数与生条定量之间的关系是:轻重牙齿数增加,则生条定量减小。 ( )19、轻重牙齿数与生条定量之间的关系是:轻重牙齿数增加,则生条定量增加。 ( )20、轻重牙齿数与生条定量之间的关系是:轻重牙齿数减少,则生条定量增加。 ( )21、第一落杂区长度越小,梳棉机总落棉率越大。 ( )22、第一落杂区长度越大,梳棉机总落棉率越小。 ( )23、盖板踵趾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分梳效果。 ( )24、正常生产时,锡林转速道夫转速刺辊转速。 ( )25、正常生产时,道夫转速锡林转速刺辊转速。 ( )26、正常生产时,刺辊转速锡林转速道夫转速。 ( )27、锡林盖板之间分梳作用,只与锡林和盖板的针齿工作角大小有关。 ( )28、锡林盖板之间分梳作用,只与锡林盖板之间的隔距大小有关。 ( )29、锡林盖板之间分梳作用,只与锡林盖板的速度大小有关。 ( )30、刺辊针齿工作角越大,越有利于杂质的去除。 ( )31、刺辊针齿工作角越小,越有利于杂质的去除。 ( )32、刺辊针齿工作角越大,越有利于对纤维层的分梳。 ( )33、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越长,越有利于刺辊对纤维层的分梳。 ( )34、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越短,越有利于刺辊对纤维层的分梳。 ( )35、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与刺辊对纤维层的分梳效果无关。 ( )五、简答题1、绘出梳棉机的工艺流程简图,标出各主要回转件的回转方向,有针齿的要标出针齿方向。并说明相邻机件之间的作用。2、两针齿间分梳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剥取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答:两针齿间分梳作用的条件:两针面平行配置2、 彼此以本身的针尖迎着对方的针尖相对运动;3、两针面间的隔距小。两针齿间剥取作用的条件:1、 两针面交叉配置;2、 一个针面的针尖沿着另一针面针齿的倾斜方向运动,则前一针面从后一针面的针齿上剥取纤维;3、针面间隔距小。3、绘出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并说明各主要机件的名称和作用。4、如何合理选择给棉板的分梳工艺长度?答:分梳工艺长度小,对纤维的分梳作用强,分梳效果好,但对纤维的损伤严重。分梳工艺长度大于纤维的主体长度时:分梳效果差,纤维损伤少;分梳工艺长度小于纤维的主体长度时:分梳效果好,对纤维有损伤;结论:分梳工艺长度接近纤维的主体长度时:分梳效果好,对纤维损伤也少。5、什么是梳棉机的混合作用、均匀作用?答:梳棉机的混合作用是因为道夫对锡林上纤维的部分转移(小于15%),锡林将大部分纤维带回,与新从刺辊上剥取的纤维多次重叠后一起进入盖板工作区,经不同的反复转移和交替分梳,产生不同次数的工作区分梳,使同时喂入的纤维分布在不同时间输出的棉网中来实现的。 梳棉机的均匀作用是因为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对纤维进行分梳和反复转移作用的结果,使梳棉机具有吸收和放出纤维的能力。吸收或放出纤维使生条的短片段不匀得到减缓。6、简要说明前上罩板的工艺配置对盖板花数量的影响。答:前上罩板高时,与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隔距减小的效果相似,盖板花减少。7、锡林、盖板、道夫部分的主要机构有哪些?答:(1)锡林、道夫:由滚筒和针布组成(2)盖板:由盖板铁骨和盖板针布组成,盖板两端扁平部搁在曲轨上。(3)前后固定盖板:FA201安装有前四后三固定盖板,每块固定盖板上包有金属针布。(4)盖板清洁装置、前后罩板等六、综述题1、如何控制生条重量不匀率?答:生条重量不匀率:5米片段的重量不匀率。一般控制在4%以下减小棉卷重量不匀率;减小梳棉机各机台之间落棉率的差异;良好的机械状态2、如何控制生条条干不匀率?答:生条条干不匀率:1米片段的重量不匀率。一般控制在14%-16%提高分梳质量;提高纤维右锡林向道夫转移的均匀性;良好的机械状态防止棉网云斑、破洞和破边。3、怎样提高梳棉机的分梳效能?答:提高分梳效果1、紧隔距强分梳|“四锋一准”2、兼顾高速高产与优质的矛盾3、合理选配针布与磨针4、如何控制生条短绒率?答:降低生条短绒率减小纤维损伤;增加短绒的排除5、如何控制梳棉机落棉率?答:落棉控制1、控制落棉的指标落棉数量:总落棉率一般在3.5%4.5%(加工棉),其中刺辊落棉率约2.5%;落棉质量:控制落棉含杂率和落杂内容;落棉差异:要求越小越好2、刺辊落棉的控制3、盖板花的控制七、计算题现在FA201型梳棉机上生产的生条干定量为20g/5m,若喂入棉卷干定量为420g/m。若落棉率为3.5%,试确定牵伸变换齿轮(轻重牙)和张力牙。 30134.1机械牵伸倍数=- Z1*Z2 式中,Z1为轻重牙,其齿数范围为1321,Z2为张力牙,其齿数范围为19、20、20)解: 30134.1 机械牵伸倍数= - =(4205/20 ) (100-3.5)% = 101.325 Z1*Z2 Z1*Z2=30134.1/101.325=297.4 297.4/20=14.87答:牵伸变换齿轮(轻重牙)为15牙、张力牙为20牙。第四章 精 梳一、名词解释1、偶数准则:新老精梳准备工艺都按偶数配置为两道。2、前进给棉:钳板前进时给棉 (A201系列精梳机)3、后退给棉:钳板后退时给棉。4、锡林梳理隔距:由于钳板作往复运动,因此,梳理位置、梳理隔距是经常变化的。5、落棉隔距:钳板摆动到最前位置时,下钳板钳唇前缘与分离罗拉表面的隔距。6、钳板闭合定时:钳板闭合时所对应的分度盘分度数。7、锡林定位:实际是校正锡林梳针通过分离罗拉与锡林最紧点的定时。由分度盘的读数指示。8、顶梳的进出隔距:顶梳在最前位置时,顶梳针尖与后分离罗拉表面之间的距离。进出隔距小,有利于分离接合。9、顶梳的高低隔距:顶梳针尖到分离罗拉表面水平面之间的距离。高低隔距小。有利于提高顶梳的分梳效果。10、分离罗拉顺转定时11、接合长度:前后两个分离丛的叠合长度接合长度二、填空题1、精梳工序的任务是1、排除短绒和棉结杂质2、进一步伸直、平行和分离纤维3、成条2、精梳准备工序的任务是1、制成适合精梳机加工的结构良好均匀的小卷2、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度3、精梳准备工序的机械有(一)条卷机(二)并卷机(三)条并卷联合机常见三种组合方式即并予一条卷,条卷一并卷和予并一条并卷联。4、精梳机一个工作循环可分为_锡林梳理、_分离前准备_、_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_、锡林梳理前准备_四个工作阶段。5、钳板机构的启闭规律是:钳板闭合定时早,开启时间_迟_,开口量_小_;钳板闭合定时迟,开启时间_早_,开口量_大_。6、为了实现前后纤维层的周期性接合、分离和输出,分离罗拉呈周期性运动特点为:顺转倒转基本静止、且顺转量大于倒转量,使纤维网有效输出。三、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与同品种的普梳棉纱相比,精梳纱的特点是( A )A:强力高、棉节杂质少、条干均匀、表面光洁毛羽少B:强力低、棉节杂质多、条干均匀、表面光洁毛羽少C:强力高、棉节杂质多、条干差、表面光洁毛羽少D:强力高、棉节杂质少、条干均匀、但表面毛羽多2、下列品种的纱,一般需经过精梳加工的是( C )A:16tex棉纱 B:13tex涤纶纱 C:13tex涤/棉纱 D:13tex人棉纱3、精梳前准备工序一般采用( B )工艺A:1道 B:2道 C:3道 D:4道4、精梳机上后退给棉方式( A )A:给棉长度短,梳理效果好,落棉较多,产量低B:给棉长度长,梳理效果好,落棉较多,产量高C:给棉长度短,梳理效果差,落棉较多,产量低D:给棉长度长,梳理效果差,落棉较少,产量高5、下列精梳机钳板摆动机构中,锡林梳理隔距变化最大的是( )A:下支点式摆动机构 B:上支点式摆动机构C:中支点式 D:都是6、决定精梳机的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A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