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手工造纸申报书.doc_第1页
迁安手工造纸申报书.doc_第2页
迁安手工造纸申报书.doc_第3页
迁安手工造纸申报书.doc_第4页
迁安手工造纸申报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附件1 项目代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 迁安手工造纸 保护单位: 迁安市艺祥书画纸厂 省级或中央主管部门: 河北省文化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二O一三年十月十日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类别”“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二)此申报书可在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下载,表格各项栏目以仿宋GB_2312小四字号填写,不得扩展。(三)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或复制。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一、项目简介迁安手工造纸,以桑皮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手工抄纸工艺,经过泡皮、蒸皮、化皮等51道工序,以手工精细制作而成。产品有毛头纸、黑三抄、红辛纸(高丽纸)、纯桑皮纸等几十种产品。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河由东北流向东南穿越全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迁安历史悠久,早在4.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文化源远流长,古迹遗址众多;商贾云集,手工业在民间发达兴旺,自汉代迁安就有种桑养蚕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造纸资源丰富。迁安造纸始于汉代,兴于明,至清末李显廷将造纸技术逐步完善,达到极至。上世纪80年代迁安的书画纸(高丽纸)蜚声海内外,有“北迁南宣”之称。然而随着迁安经济的迅猛发展,劳动力的转移,造纸原材料的极度短缺,造纸的人才以及纸的质量,均不能得到保障。加之环保达标所需设备价格昂贵,个体企业无力增添污水处理设备,绝大多数纸厂不得不关门停业,迁安纸业步入困境。迁安手工抄桑皮纸技艺,一直沿用东汉蔡伦发明的工序,传承发展了手工抄纸的传统民间技艺,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迁安手工桑皮书画纸,为中国美术、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具有独特墨韵的优质纸,其对墨的洇渗恰到好处,特别是画人物和动物画时,在关节处易于掌握发挥水墨的性能,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同时迁安桑皮书画纸曾畅销国内,远销日欧美等国家地区。北京荣宝斋、北京美术服务部、故宫、天津杨柳青画店等竞相争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较大的影响力。2011年度,迁安市艺祥书画纸厂生产的书画纸荣获“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第2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金奖。二、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类别传统技艺项目名称迁安手工造纸申报地区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涉及民族汉族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河岸边,北部与西部地形呈脊背状,中部为滦河河谷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1.5。全年降水量711.9毫米。全年日照2292.5小时,无霜期198天。面积1208平方公里,人口72.1万。迁安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一级经济开发区内,西距京津两大城市约200公里,与秦皇岛、唐山相距仅80多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5条铁路、2条高速、1条国道,加上省级及市内公路,交通方便快捷、四通八达。迁安,综合实力雄厚,县域经济连续多年位居河北省首强;先后荣获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生态示范区、文化先进单位、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迁安古迹遗址众多,文脉悠长,交织融合了黄帝文化、长城文化、燕山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境内距今4.2万年的爪村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万军山新石器时代、商代文化遗址等两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认为是黄帝轩辕国古都的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及建昌营封山寺商周时代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京东名镇建昌营镇被列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古长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5公里大理石长城堪称长城绝景。出土距今了1.2万年的被考古学界公认为“华夏第一椎”国内第一枚骨锥和国内首屈一指的古菱齿象骨化石(高3.8米、长7.5米)。全国独有的地缘和血缘相互印证的轩坡子村,境内20余处与轩辕黄帝有关的地名,丰富的轩辕黄帝文化传说、使这里被称为“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迁安市非遗普查收集非遗线索1247条,包括轩辕擂鼓、夷齐让国、老马识途、仁义胡同、抬杆、酿酒、皮影等,涵盖了民间文学、舞蹈、音乐等16个门类75个种类,内容丰富。迁安物阜民丰,人心思进,处处洋溢着一派生机,给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分布区域迁安市手工抄纸的核心区为迁安市迁安镇、阎家店乡。历史渊源迁安市出土的汉代捣碓俑,证明迁安手工造纸起源于汉代。据迁安县志记载明宣德年间(1426-1436年)三里庄村建起5个造纸作坊,经过300多年,到清雍正年间发展到41个。迁安城西李家窝铺(今迁安镇西李铺)李显廷从光绪十九年(1893)起,多次赴朝鲜考察,回乡创办“显记纸厂”。1921年,把纸厂迁至水源条件好的三里河畔,不久,红辛纸和油杉纸相继问世。抗战胜利后,显记纸厂更名为华丰造纸厂,是北方唯一大型造纸厂。据迁安县志载:1939年全县已有大型纸厂20余处;毛头纸手工作坊600余处;全国领先。1956年在石李桥建成北方最大的书画纸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迁安书画纸鼎盛时期,享有“北迁南宣”之称。基本内容迁安手工造纸以桑皮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手工抄纸工艺,经过51道工序,以手工精细制作而成。产品主要有红辛纸(高丽纸)、纯桑皮纸、毛头纸、黑三抄等几十种。生产工序有:砍桑条、打捆、钏条子、装甑、蒸煮、出甑、砸捆、包皮、打把、打捆、解皮、泡皮、出皮、冻、凉皮、翻皮(多次)、轧皮、翻捆、泡皮、装锅、蒸皮、出皮、化皮、铆皮、起皮、榨皮、择皮、搓皮、甩皮、绞皮、洗皮、码床子、切皮、捣碓、打皮浆、轧草浆板或纸边、纸浆、合浆、泡浆、打磵、上帘床子、抄纸、下托、压托、压榨、领纸、晾晒、揭纸、选纸、裁纸、打包等共51道工序。主要特征迁安手工造纸工艺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1原料独特。纸质纤维特强。2工艺独特,利用北方特有的冬季气候,用地下深水浸泡的桑皮,必须经冻、凉工艺处理,使桑皮容易脱去表皮杂质、纤维韧性更强。3完整性。迁安手工造纸沿用东汉蔡伦发明的工艺,完整传承了古老的抄纸技艺。迁安桑皮书画纸产品除了具有纸质纯净绵韧,色泽洁白光滑,结构均匀,拉力强,吸水性能好,不腐不蛀,书写流利,吸水快,不跑墨,宜书宜画、保色性强的特点,适合书、画、装潢、裱托、复制和仿古印刷的特点外,在绘画方面还有“重彩”、“重水”、“重墨”的独特特点,对墨的洇渗恰到好处,特别是画人物和动物画时,在关节处易于掌握发挥水墨的性能。重要价值迁安手工抄桑皮纸一直沿用古老工艺,堪称造纸术活化石,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和科研价值。迁安桑皮书画纸为书、画艺术提供了有独特墨韵的优质纸,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徐悲鸿爱用迁安桑皮书画纸,1943年夏特意用珍藏的迁安桑皮纸创作孔子讲学等作品,筹办抗日义卖画展。蒋兆和用迁安桑皮纸创作的巨幅画卷流民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为镇馆之宝。胡耀邦来迁安时题词“发展书画用纸,提高民族文化艺术”;方毅副总理1985年喜题“宜书宜画”。书法家刘炳森挥笔题就“北迁南宣”。迁安桑皮书画纸曾畅销国内,远销日欧美。荣宝斋、故宫、杨柳青画店等竞相争购。2011年度,迁安市艺祥书画纸厂生产的书画纸荣获“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第2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金奖。存续状况目前,迁安境内从事这一古老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仅有四、五家还有生产,迁安手工抄纸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生产举步维艰,主要原因是:首先,近几十年,钢铁、物流、建筑、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逐步成了迁安及周边地区的支柱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导致手工抄纸工人工资走高,抄纸成本急增,利润微薄。 其次,桑蚕业因经济效益低,种桑奍蚕的习俗逐步蜕化和消失,导致抄纸的原材料极度匮乏。再次,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达标已成为企业生存的一项重要条件,手工抄纸是微利企业,购买价格高昂的环保社备也是制约手工纸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手工桑皮纸过去主要用于糊窗户、糊屋子顶棚,现在已基本没有市场。相关制品及其作品产品:1书画纸:红辛纸(高丽纸)、桑皮书画纸、纯桑皮纸三大系列,四尺、六尺、八尺等不同规格和颜色的几十个品种。2毛头纸:分白一九、白二呈文、白三呈文。因加工手法不同,呈文纸的质地、颜色等不同。颜色好的用于书写呈文、状书、合同、字画等,其他用于中药、食品包装。3黑三抄:用牛皮纸作原料,成品长90cm,宽60cm,呈黄色。用来糊酒篓、包货物等。生产工具:砍镰、钏刀、甑锅、木榔头、蒸皮锅、投皮筐、切皮刀、切皮床子、抄纸池、帘床子、抄纸帘子、纸榨、晒纸刷子、晒纸墙、裁纸刀传承谱系书画纸毛头纸一代李显廷(1861-1943),男,汉族,迁安镇西李铺管理区李家窝人。扩大了迁安手工抄纸的品种、规格及使用范围。杨宏旭,(18801941)男,汉族,迁安镇省庄村人二代李维兰(1899-1968),男,汉族,西里铺村。李显廷侄子。杨兆山,杨宏旭,之子(19031975)三代王朴(1930-2003),李维兰的徒弟,男,汉族,迁安镇四体村人。杨恒,1937年出生,杨兆山之子。四代蔡雨民,王朴的徒弟,男,汉族,1959年8月20日出生,迁安镇蔡滩子村人。杨永安,杨恒之子,1964年6月出生。五代蔡芝军,蔡雨民的徒弟,男,汉族,1967年出生,迁安镇蔡滩子村人。研制出生产书画纸的独特配方,使书画纸水墨效果增加了稳定性,扩大了产品种类、规格和社会影响。杨水,杨永安之子,1985年1月出生。六代蔡芝海,男,汉族,1974年出生,蔡滩子村人。主要传承人(群体)蔡芝军,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传承书画纸。迁安镇西里铺人,男,1967年出生,汉族。2003年创办艺祥书画纸厂。2013年,筹建兆和书画纸有限公司。蔡芝军秉承传统手工造纸工艺,适应时代需求,推出红辛纸 (高丽纸)、桑皮书画纸、纯桑皮纸三大系列几十个品种的书画纸,被马振声、张广、李涵等等书画艺术家视为珍品,广受赞誉。2011年秋,国画大师黄永玉专门用高丽纸为蔡芝军题字“勤”,鼓励其为书画纸做的贡献。2011年,迁安市艺祥书画纸,荣获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第2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金奖。杨永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传承毛头纸。迁安镇省庄村人,男,1964年出生。多次与吉林、北京等省内外造纸业专家交流;被河北青年报等媒体多次报道。生产的桑皮纸主要有白一九、白二呈文、白三呈文、黑三抄等。代表性图片一(反映项目价值和特点的500万像素以上6寸数码彩色照片,包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拍摄于艺祥书画纸厂 蔡芝军洗皮代表性图片二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拍摄于艺祥书画纸厂 蔡芝军化皮代表性图片三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 拍摄于艺祥书画纸厂 蔡芝军码床子代表性图片四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 拍摄于艺祥书画纸厂 蔡芝军切皮代表性图片五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 拍摄于艺祥书画纸厂 李凤生上帘床子代表性图片六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 拍摄于艺祥书画纸厂 李凤生抄纸代表性图片七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 拍摄于艺祥书画纸厂 蔡芝军下托代表性图片八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 拍摄于艺祥书画纸 李凤生压托代表性图片九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 拍摄于艺祥书画纸厂 蔡芝军领纸代表性图片十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杨延安片说明:2012年8月 拍摄于艺祥书画纸厂 蔡芝军晒纸三、项目保护单位建议保护单位迁安市艺祥书画纸厂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蔡芝军法人类型企业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 其它(在对应插入“”)通讯地址迁安市迁安镇西里铺村东邮 编064400保护工作专门负责人蔡芝军职 务厂长电 子邮箱法人证书或组织机构证明(请粘贴复印件)保护单位有能力承担保护职责的说明有河北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有手工造纸全套生产设备;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蔡芝军和其徒弟蔡芝海、常福才专职从事项目保护工作;有560平方米展厅和840平方米车间用于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每年有20万元支持传承传播活动。保护单位承诺我单位承诺:我单位申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承诺如实填报所有申报材料,自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保护单位职责并同意文化部无偿使用申报材料进行宣传、推广。 盖章: 年 月 日传承人(群体)同意申报及参与保护工作声明书我们作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传承人(群体),同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同意(建议保护单位名称)作为项目保护单位。愿意共同参与该项目的申报与保护工作。签字或盖章(个人请签名并填写单位或住址;单位、群体请盖章): 年 月 日四、项目保护计划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实现的保护成效2008年,对手抄桑皮纸工艺进行了搜集、挖掘、整理,申报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迁安市人民政府协调租赁土地65亩建设种桑基地,解决生产原料不足问题,现已全部栽植上桑稞。2012年,河北省财政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专项资金3.3万元用于项目保护工作。2013年,迁安市人民政府在迁安市东部工业区提供规土地28亩,用于迁安市艺祥书画纸厂扩建,成立迁安市兆和书画纸业有限公司;整理迁安手工造纸项目资料,上报唐山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编委会;同年,项目列为河北省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对项目资料进一步搜集、挖掘、整理,并进行数字化存档。对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给予政策和资金扶助;建立桑条生产基地,成立兆和书画纸有限公司,打造产、供、销、展览、体验传承、传播一体化企业。通过举行笔会、展览、手工抄纸体验等活动开展传承活动。扩大迁安手工桑皮书画纸的影响力,使迁安书画桑皮纸品牌享誉国内外;培养传承人10人以上。 出版非遗丛书迁安手工桑皮纸的传承与发展。五年计划时 间保护措施预期目标2014年对手工造纸进一步进行了搜集、挖掘、整理,对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种桑基地;筹建兆和书画纸有限公司手工抄纸体验线。完成手工抄纸资料数字化工作;建成种桑基地65亩;完成工抄纸体验线基建,开展体验活动。2015 年开展手工造纸体验、传承活动;出版非遗丛书,出版非遗丛书迁安手工桑皮纸的传承与发展;举办笔会、书画展4期。迁安手工桑皮纸的传承与发展出版1000册;通过举办笔会、书画展,宣传迁安手工造纸;培养学徒2-4人;2016年进行技术改革,提高纸品质;开展手工造纸展览、体验、传承活动;举办笔会、书画展4期。提高书画纸质量;培养学徒2-4人;举办体验传承活动4期。2017年举办笔会、展览;开展手工造纸展览、体验、传承活动;举办笔会、书画展4期。打造国内品牌;举办传承、抄纸体验活动4期。培养学徒2-4人;2018年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开展手工造纸展览、体验、传承活动;举办笔会、书画展4期。扩大海外销售渠道和影响;举办抄纸体验活动4期。培养学徒2-4人;保障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各级政府文件精神,对项目进行政策倾斜和资金扶助。项目传承保护资金企业自筹为主,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确保资金到位。安排专职人员认真组织落实项目5年保护规划和各项活动。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万元 )依据说明资金来源(万元)自筹地方补助拟申请中央补助41.5资料行数字化:录像10分钟,0.5万元;体验线设备2万元;65亩种桑基地5年承包费39万元,地方林业补助3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