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零部件产业未来目标据知情人士介绍,十二五期间,汽车零部件行业将致力于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汽车零部件出口形成以进入国际汽车配套体系为主的格局,培育出一批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张晓虞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正在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的目标迈进,必须要建立自主创新体系。通过这个引领整合行业发展。同时,他指出,还必须要强化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基础。中国的汽车产业绝不是组装产业,是完整企业,我国已经建立了10个大的产业出口基地。“不要只看到几个大的汽车集团发展,未来10年应该更注重发展自己的零部件大集团”。事实上,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高速记者,十一五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地位迅速提升,过敏经济支柱地位更加突出,汽车零部件工业综合竞争力增强,产业集群逐步成形,出口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实现了由汽车工业总产值完成了从2006年的1.4万亿元到2009年的3.3万亿元,2010年预计超过4万亿元的发展。随着汽车产销量的迅速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11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2万亿元,2010年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将超过1.6万亿元。董建平表示,尽管整个行业仍然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技术附加值低、节能减排技术相对薄弱、汽车电子技术水平不高、整零关系不协调和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仅仅抓住“由大变强”这一我国汽车产业当前发展的最大主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自主发展高新技术和新能源产品,无疑将是未来几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传统的升级还是新能源发展,汽车工业孤军奋战越来越困难。张晓虞多次强调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应走“集团化、规模和、专业化”的道路。他同时向记者透露,未来几年,国家将给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扶持政策。十二五:走集团化发展道路虽然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就此能一帆风顺。据一位从事仪表板生产的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的老总向记者反映,2010年,从他们生存现状来看,仍是困难重重:原材料涨价、整车厂把成本压力向零部件供应商转移、价格恶性竞争、外资打压等不利局面。在此态势下,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开出了“药方”:零部件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只有集团化才能与外资零部件企业相抗衡。如国内自主零部件品牌万向、法士特,都是从小企业做起来的,产品的质量、新高放在很多车型上都可以用,现在很多外国的零部件企业都没有办法与他们竞争。未来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去世已经越来越明朗。1月5日,吉利汽车宣布,公司将与法国佛吉亚集团、浙江利民公司在杭州正式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打造零部件集团。公司表示,以佛吉亚拥有的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技术和世界一流的品质保障能力,结合吉利集团的整车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本土零部件厂商浙江利民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将为吉利集团新车型的品质提升,带来显著帮助。再以北京海纳川公司为例。从2008年成立至今,北京海纳川汽车不见股份有限公司在北汽集团化发展战略的带动下,迅速发展壮大。据北汽集团董事长郭新民向记者表示:公司2008年的销售达到43亿元,2009年达到57亿元,2010年达到90亿元,利润也超过预定目标。零部件企业的资源整合对政策生产十分重要。北汽集团董事长郭新民表示,打造好自己的汽车零部件平台,对于支持整车研发,降低采购成本,都有裨益。另外据郭新民透露,未来将创造条件,实现上市,打造海纳川公司新的融资平台。汽车业的十二五规划草案出炉,扶持新能源汽车与鼓励兼并重组是重点,刚过去的5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跨国车企巨头无不对中国另眼相待。成绩可喜,但问题亦明显: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机制尚未形成,技术空心化尴尬依然存在,在外海自主品牌汽车频频遇阻,新能源汽车技术仍然和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下一个五年,汽车汗液最需要的不是节节攀升的笑了数据,而是切实的自主创新机制,新能源产业化的真正推进。下一个五年,希望汽车行业能少一分浮躁,多一些实干。这样,汽车强国才有希望实现。如何提高水平与质量,使中国汽车工业有大变强,跻身世界汽车强国之林,成为历史性的战略目标。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要成为左右世界汽车工业的强大工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如下几大问题:A.汽车工业的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对于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汽车工业要得到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注重通过节能减排,获得国际社会、国内公众的认可,从而获得国际、国内市场、节能减排,实际上集中体现了21世纪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竞争力。节能减排与发展新能源汽车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在政策制订方面则差异更大。新能源汽车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作为向产业化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产业化推进的各种复杂问题,面临闹着种种技术、市场风险,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要予以重点关注,并且及时调整有关政策。B.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自主品牌的发展与提高。在中国轿车生产领域,中高档轿车不仅一直是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核心技术、品牌也基本上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获得通过自主开发,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在21实际的历史任务。C.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建立强大汽车工业的基础。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长期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上世纪80、90年代政府曾经把解决汽车零部件工业滞后发展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但是效果甚微。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整车生产能力飞速提高,汽车零部件工业却越来越滞后。因此,支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是中国政府制订汽车工业政策应当关注的又一个重点。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甚大。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高水品、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这些新一代的汽车零部件决定着新能源汽车水平的高低。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迎来颠覆性重组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由大至强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行业集中提高,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车企被列为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在整个中国绸缪未来五年的大背景下,席卷整个汽车产业的颠覆性重组重组亦提上了日程。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面对国际汽车企业的激烈竞争,我国汽车产业要不断的抢占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建设一条中国的民族汽车产业,折旧要求我国有实力的汽车企业要不断并购整合一些小的或经营不善的企业,来扩大企业规模,资产规模,能够立足于国内,并不断的拓展海外市场。她认为,同属于一个地区或将成为兼并重组的有利条件,比如同处东北的一汽和华晨,同处安徽的江淮和奇瑞。此外,还可以关注资金相对比较宽裕的大的汽车集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4家汽车生产企业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其中上汽集团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达到355.84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分别达到272.48万辆、255.82万辆、237.88万辆。上述4家企业2010年共销售汽车1122.02万辆,占汽车销量总量的62.1%。而目前现有的130多家整车企业中,绝大多数年产销不足万辆,且国内还有数百家汽车改装厂、特种车生产厂等等,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两年来,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此起彼伏。目前,广汽跨区域收购长丰汽车以及吉奥汽车;山东重工集团成立,将肩负起山东大枣千亿汽车零部件集团的重任;兵装集团与中航工业联手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后的新长安规模超过东风汽车,仅次于上汽和一汽,跻身国内汽车行业前三;北汽收购宝龙、与重庆银翔合资在西南建立微车生产基地等。十二五规划提出,汽车零部件是四大发展重点之一,关键问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规模化。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相对于整车,零部件投入的周期更长、资金门槛更高、经营风险也更大,时至今日,我国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缺乏的困境依然明显存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却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少、利润水平低的低端领域,价格几乎成为了我国企业唯一的竞争手段。这样,零部件产业逐渐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中一道卖不过去的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强国战略的实施。整车零部件协同建立集团化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在2010年接受慧聪汽车配件网的采访时就表示,零部件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只有集团化才能与外资零部件企业相抗衡。2010年,中国的汽车另据产业虽没有像整车企业发展的那么快,但是也有一些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发展整车企业就必须协同,比如同步开发、整车支持、多采用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等。如果整车企业把主要的精力去买外国的零部件产品,会造成很多关键零部件被外国控制,对国内的零部件企业来讲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解决这一现象的关键是,零部件企业必须增强自己的实力,建立零部件集团化才能与外资零部件相抗衡。如国内自主零部件品牌万向、法士特都是从小企业做起来的,产品的质量、型号放在很多车型上都可以用,现在很多外国的零部件企业都无法与它竞争。世界六个著名零部件供应商简介BOSCH:我们不制造汽车,但汽车离不开我们ESP(主动安全系统最重要的东西)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不少版本,目前,博世的ESP还衍生出了很多额外的增值功能,比如驻坡制动、啥车辅助、载荷自适应控制、侧翻缓解、胎压监测、拖车摇摆缓解等。博世无骨雨刷、火花塞、空气流量计和点火线圈。德尔福:曾经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诞生于1890年的德尔福派克电器公司比博世公司仅仅年轻了几岁。德尔福公司在1995年以前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零部件子公司,1995年与通用分家之后,德尔福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但2005年之后,博世公司突飞猛进,超过德尔福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的老大。主要产品:行车电脑、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世界最大的汽车部件和座椅独立供应商1885年,美国的Warren Johnson教授创立了江森自控有限公司,最早之前,公司生产配电房恒温器,是世界上第一个恒温器制造厂家,公司总部设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奔腾B70的门板来自于江森自控。江淮同悦的座椅来自于江森自控。中国的每一个汽车制造厂旁边,都会有一些专业的配套厂相邻而建,目的就是最直接方便地为整车厂提供配套产品,而在这些配套厂中间,一定会有江森自控的身影。这样的配套厂都出现在哪里呢?芜湖的江森云鹤(为奇瑞配套),长春的富维江森(为一汽、一汽大众、一汽马自达配套)、武汉的武汉泰极江森(为东风本田配套),上海延峰江森(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海汇众等配套),重庆延峰江森(为长安福特等配套)。伟世通(visteon):汽车覆盖件的领导者伟世通公司是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为全球汽车生产厂商和制造空调系统、汽车内饰,以及包括照明在内的电子系统。伟世通1992年开始开辟中国市场,主要为各大厂家配套生产仪表板、座椅、保险杠、空调系统等。内饰是伟世通的强项。保险杠也很在行。中控面板,伟世通很有优势。爱信(aisin):市场占有率很大的变速箱生产厂家代表爱信技术水平的、是世界上第一款8速自动挡变速箱(TL-80SN),爱信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发,并最终应用在雷克萨斯的旗舰车型LS系列上,具有出色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型。这款变速箱是适用于后驱车型的,后来,爱信还研发出了适用于四驱车型的8速自动挡变速箱。福耀玻璃:国产车型离不开的一个厂家从1987年开始带领公司发展,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达到90多亿玻璃王国,它做到了国内市场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沃尔沃S80L使用了福耀的双层玻璃,隔音效果一流。A4L从第一批开始就使用福耀玻璃,国产玻璃的质量并不次于进口圣戈班,用进口玻璃的话势必也会增加成本,最终体现在售价上。舍弗勒(Schaeffler gruppe)这个集团的拳头产品是其旗下一个子品牌LuK,大众很多款变速箱或者离合器都是LuK生产的,包括高尔夫6所使用的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不过LuK称之为PSG(平行换挡变速箱)。DENSO电装 丰田的导航是由DENSO提供的,遥控钥匙,博格华纳(borg warner)大众车型使用的K03涡轮就是它生产的,ZF SACHS:减震器全球二十大汽车零部件企业详析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Delphi)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汽车系统和零部件供应商。其三大产品系列包括:动力和推进(德尔福能源及底盘系统、德尔福沙基诺转向系统)、安全、热工和电气结构(德尔福内饰系统,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德尔福哈里森热系统)、电子与移动通信(德尔福德科电子系统),这些产品几乎涵盖了现代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主要领域。德尔福目前在41家国家设了176家全资制造厂、42家合资厂、53个客户服务中心和销售代表处,以及32个技术中心,单在中国就有14家生产型企业。1993年,德尔福刚跨进中国市场时,中国市场只给它带来2000万美元的销售额;2004年度德尔福全球收入达28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2004年度德尔福公司非通用业务收入达13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0%,占全年总收入的46%,创德尔福历史新高,尤其是第四季度,非通用业务收入占到创纪录的49%。1994年以后,德尔福在中国以年均24%的增长率快速前进;去年德尔福在中国合并报表收入超过6亿美元,中国市场始终是德尔福非常重要的增长点。德尔福在华企业的投资约5亿美元。德尔福分别在北京、上海、长春开设了客户服务中心,并在中国设有十四家合资和独资企业。德尔福在中国几乎为所有主要的整车生产厂供货,其中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长安奥拓、北京吉普等。在华企业 德尔福公司目前在中国共设有11家生产型企业,其中合资企业8家,独资企业3家。它们在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与政府和业界领先企业合作,努力支持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电气、电子与安全系统业务上海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于1996年,生产仪表、传感器、空调控制系统。德尔福德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独资)成立于1995年,生产汽车音响和汽车电子。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合资)总部设在上海,正式成立于2002年,主要制造电子、电气分配设备并提供工程设计和客户支持服务。前身是上海德尔福派克电气有限公司(1995年合资)、白城德尔福派克电气有限公司(1994年独资)和德尔福派克电气(广州)有限公司(1996年独资)。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于1998年,生产汽车空调组件及热交换器。上海德尔福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合资)于1999年12月正式投产,生产汽车门锁及防盗产品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独资)成立于2003年,生产汽车电子产品。动力、推进、热工及内饰系统德尔福上海动力与推进系统有限公司(独资)成立于1997年,生产汽车制动和转向系统,产品主要供出口。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于1999年10月,生产发动机管理系统与配件上海德尔福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于1995年,生产多种型号的免维护蓄电池。德尔福沙基诺凌云驱动轴有限公司(合资)位于河北省,成立于1995年,生产定速连接和半轴。上海德尔福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于1999年,生产三元催化转换器。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落户在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的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是一家独资公司,总投资达5000万美元。一期工程将于2005年6月竣工并开始运转,首批将吸纳500名员工。工程预计2009年全部完工交付使用,科研技术人员及支持人员将达1,400名左右。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将具有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将具有系统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建成后,中心将能进行汽油/柴油电喷系统的全套开发设计,汽车安全系统(如ABS,门锁防盗等)的开发,汽车电气系统的设计开发,汽车电子产品如各种电子控制模块的设计。科技研发中心将为全球客户研发零部件,同时为中国本地及外资汽车制造商提供应用系统工程支持。技术转让协议技术转让协议德尔福在中国共签订了八项技术许可证协议,向中国当地的生产厂转让世界先进的汽车零部件和系统技术。株州火炬火花塞厂,生产高性能火花塞;河南豫北机械厂,生产整体式转向机;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前制动钳;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生产V5压缩机;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生产主要制动系统部件;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减震器;上海合众汽车零配件公司,生产散热器;上海仪表元件厂,生产电池电线。进入2005年以后,德尔福开始从金字塔尖下滑,厄运连连,先是保持多年的霸主地位失守,年初罗伯特.博世工业集团公布的2004年销售额显示,这家公司以329.3亿美元的销售首次超过德尔福287亿美元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新霸主。罗伯特.博世工业集团(BOSCH)博世公司是向各汽车制造厂家提供各类汽车零配件的全球领先汽配供应商之一。博世汽配售后市场主要负责全球范围内用于汽车售后市场的博世汽车零配件分销业务。产品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安全系统、电气装置、燃油喷射技术及检测设备。同时,它也想汽车业主提供快速、幼稚的售后服务。博世提供全系列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包括:智能电脑发动机总和分析仪、电脑解码器、尾气分析仪、制动试验台、四轮定位仪、电子与照明系统检测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线、柴油不见检测仪、底盘测功机及汽车维修信息资料库等。应用于不同的范围,完全满足当前维修行业的要求。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现有员工超过3000人。博世在汽车零部件各个方面的研发及生产水平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继柴油喷射系统在行业中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博世汽车的底盘系统、能源与车身系统、汽车多媒体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和ATMO设备项目等部门也相继进驻博世(苏州)公司,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将会成为博世汽车零部件生产及匹配中心。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专业制造、匹配和销售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及其部件,并提供相关 包括售后服务的专业外商投资企业,位于江苏省无锡新区,注册资本为2亿美元,现有员工2000名。已落成的新公司包括行政大楼、生产车间以及世界一流的研发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拥有发动机动态测量系统、底盘动态测量系统、排放测量及尖端产品开发和测量工具等先进的博世设备,着力于燃油喷射系统的匹配,是博世柴油系统在中国的研发基地,技术中心的培训中心(ETP:工程培训计划)包括200个左右不同的培训模块,肩负着介绍向中国客户介绍尖端电子柴油喷射技术的重任。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系罗伯特.博世公司和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9750万美元设立的外商独资经营公司,设立于2004年12月份,位于湖南长沙经济开发区。现有员工超过2000人。主要生产汽车部件、汽车电子设备系统及专用机器设备,现已逐步运作投产。伟世通公司(Visteon)伟世通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全球汽车生产缠上设计和制造创新的空调系统,汽车内饰以及包括照明在内的电子系统,并提供多种产品以满足汽车售后市场的需求。伟世通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前列。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伟世通在全球拥有81,000名员工,制造工厂、技术中心、销售中心和合资企业遍布世界各地。自1993年开辟中国市场至今,伟世通与中国各大汽车制造商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目前已迅速发展为一家贸易公司和十二家大型合资企业(延峰伟世通、东风伟世通等)。业务遍及多种汽车零部件产品领域,如仪表板、座椅、保险杠以及空调系统和汽车电子系统的众多产品。日本电装公司(Denso)它是丰田汽车集团公司下属的最大零部件生产企业,成立于1949年,截至2004年3月31日,株式会社电装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66家子公司,共有超过95,000名员工供职。全球联合销售额为2005以人民币,作为提供汽车前沿技术、系统以及部件的顶级全球供应商之一,电装在环境保护、发动机管理、车身电子产品、驾驶控制与安全、信息和通讯等领域,成为全球主要整车生厂商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电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售后服务,包括汽车空调设备和供热系统、电子自动化和电子控制产品、燃油管理系统、散热器、火花塞、组合仪表、过滤器、产业机器人、电信产品以及信息处理设备。李尔公司(lear)1917年,李尔公司成立于底特律,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桥车零部件厂家之一。李尔集团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在汽车内饰系统的集成模块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世界领先的产品是由遍及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5,000名员工设计和制造的。李尔公司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150名以内,包括内饰系统、座椅、仪表、车门内饰系统、地板和声学系统、电子/电气分配系统。目前,李尔在中国的产品策略围绕着六个主要内饰产品,即:座椅、门板及内饰件、仪表板、顶棚、地毯及声学元件、电气及电子产品。江森自控公司(Johnson controls)最初的产品是自动电子调温器,现已发展成为收入数亿的跨国公司,并成为汽车系统和楼宇控制系统这两大贸易领域的世界级典范,公司分为两大集团:汽车集团和控制集团。汽车集团为世界最大的独立的汽车内部系统供应商。如座椅系统、电器系统、器械仪表和房门控制系统等。控制集团为世界楼宇系统控制、服务于管理系统的领导者。包括汽车电池、汽车内部系统(驾驶员座舱、车门系统、天花板系统、汽车电子与汽车能源管理系统等)以及控制与设备管理系统。TRW(天合)公司天合汽车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之一,其研发和生产的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品种之繁多,在同行业中无出其右。天合客户群涵盖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下属200多个生产营运设施遍布全球。在2004年创下了120亿美元的销售业绩。TRW的前身企业崛起于美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从那时起,即凭借领先的技术、开发多样产品,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企业由此得以兴旺。世界上最早的双件式发动机气门就采用了其早期产品中的紧固和旋扭技术。得益于此的还有福特T型轿车上的木制车轮,和欧洲开发的许多照明、电器产品,在此基础上,企业的汽车配件业务迅速发展,于1928年,1932年分别进入北美和欧洲的汽车制动市场,并在一战和韩战前后陆续兼并一批为美国政府提供军备的厂商。企业对于技术更新也从不懈怠,开发了液压制动、电动制动、发动机气门技术等等。20世纪50、60年代,北美工业兴起多样化浪潮。天合自然不甘落后,通过与Thompson products公司、加州Ramo-wooldridge公司合并,一月成为美国宇航业和飞机制造业的主力。企业重新命名为Thompson- Ramo-Wooldridge集团TRW的简称由此而来,天合的汽车业务本身也扩展到其他领域。1965年与Ross Gear&Tool公司合并后跻身商用车转向市场;收购united car公司得以进入电子产品行业。接下来五年内,一些列技术突破性产品相继问世,如北美第一个盘式制动系统,转向拉杆齿条和转向小齿轮、第一个电控防抱死系统(ABS)等。20世纪70、80年代,天合的技术进步和业务马不停蹄。1972年天合收购了德国企业Repa,进入汽车乘员安全产品领域, 同年即成功推出电动转向拉杆和小齿轮,改项技术至今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在这期间,天合还首创了世界第一个盘式制动钳品牌Collette、第一个双轮式ABS系统、第一个车门遥控系统和第一套正面碰撞防护气囊及传感器系统(1989年),进入90年代,天合极为重视乘员安全系统产品的发展,收购了Magna international的安全气囊和方向盘业务,成为欧美座椅安全带、防护气囊、方向盘系统的市场龙头。1999年5月,天合完成对lucasvarity的收购,这一系列广并博收,推动了天合控制系统产品的集成化(装置设备包括全套转向、悬挂、防抱死制动、牵引控制、车身稳定性控制),并巩固了在全球乘员安全产品市场的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天合以汽车安全领域集大成者的姿态,一如既往地站在行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天合倾力开发的各种智能化技术,如车俩动态、驾驶员辅助、基础制动、可充式防护、安全带系统、电子装置及软件升级等等,都将为保障车俩安全、提高人民驾驶、乘车的便利和舒适继续做出贡献。TRW公司向汽车、太空、国防产业提供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该公司的汽车产品包括安全气囊、座位安全带系统、机械元件和驾驶方向盘。太空和国防产品包括宇宙飞船和卫星技术、国防通讯和高能激光。天合在中国的生产运营设施有12家,员工总数约3400人。天合(苏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是天合公司于1996年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总投资1176万美元。年生产各类车用开关130万台。主要产品有组合开关、后视镜调整开关、翘班开关、点火锁、遥控门锁系统、门接触开关盒手制动开关等各类汽车电器、电子产品,是上海大众、一汽、东汽、南汽及南京依维柯等中国各大汽车厂的供货商,产品同时销往国际市场。德纳公司(Dana)德纳公司为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的机动车生产商设计和制造各种产品。德纳公司致力于成为汽车、商用车和越野车客户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些客户每年生产的机动车加起来超过6千万辆。德纳公司是领先的车轴、驱动轴、引擎、车架、底盘和传输技术的供应商。在28个国家拥有46000名员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托莱多市。据报道,其2004年其销售额达到91亿美元。汽车类:车轴、驱动轴、机车构架、底盘、引擎、悬吊产品、流动传输、热控制、发动机动力设备、系统组装管理、综合服务以及相关的零部件服务。商用车:车轴、机车构架、刹车系统、底盘和悬吊模具、驾车控制和相关的系统模块、导航、热控制、流动传输、发动机动力产品和相关的零部件服务。运输类:车轴、驱动桥、机车构架、刹车系统、悬吊模具、传送装置、电子控制、相关的系统模块、导航、热控制、流动传输、发动机动力产品和相关的零部件服务。德纳公司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2005年3月10日签署了一项协议,在中国筹建一家合资公司研发和生产商用机动车车轴,这家双方各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被命名为“东风德纳车轴有限公司”(Dongfeng Dana Azle Co.Ltd)。该公司成立后,商用机动车驱动轴及其它产品的生产有可能将转到该合资公司进行。德纳公司的纯投资在协议达成时可望达到近6千万美元。改合资公司总部将设立在襄阳市,雇用近8000名员工,他们届时分别在位于襄阳市和十堰市的三家生产厂工作。该公司还将在武汉市成立一个研发中心。改中心将向东风德纳车轴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努力为客户提供世界级的制造流程、车轴部件和系统。曼格纳国际公司(Magna)曼格纳公司是全球一流的高科技先进汽车系统、部件和完整模具的供应商。截至2005年6月,曼格纳在南美、北美、墨西哥、欧洲和亚洲共建立了220个生产基地和56个产品发展与工程研发中心,雇用员工82000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多样化产品供应商之一。曼格纳设计、发展和生产汽车系统、组装系统、模具与部件、工程技术以及组装完整的机动设备卖给原始设备供应商。在创新技术、产品设计和全面机动车程序管理方面,曼格纳赢得了全世界主要原始设备生产商的认可,包括汽车内部设施和制动部件、系统与模具、金属车身系统、零部件、组装部件、外部与内部放射镜、玻璃系统、汽车仪表板、塑料车身面板、外部装修部件与系统、花房与密封系统、照明部件、各种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以及完整机动车的组装。法雷奥公司(Valeo)法雷奥集团是一家独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轿车和卡车设计、开发、生产并销售汽车零部件、集成系统及模块。目前,法雷奥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改集团拥有129家工厂、65个研发中心以及9家配件销售中心,全球雇员达67,300人,遍及26个国家,2004年,其销售额为94亿欧元。法雷奥公司于1923年在法国成立。其最初的业务为制动衬面和离合器部分零部件的生产。几年后,公司开始生产加工完整的离合器。1932年,法雷奥公司列入巴黎交易所名单中。之后,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拓展了业务并修建多个生产基地,在汽车零部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通过收购Sofica,公司成为了usines chausson的股东,为其整合第三项核心业务热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收购又使该公司迈入电气和电子领域,1987年,公司开始实施全面的国际拓展 计划。通过对Neiman的收购,法雷奥成功赢得了安全系统的业务并加强了其刮水器和照明系统产品的发展,随后对ITT Industries的收购,又使其奠定了在电子领域的地位,在这个时期,法雷奥又将其非战略性产品(制动衬面、打火器)卖掉,并朝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向迈进。从2001年开始,法雷奥公司开始启动提高财政成果和加强技术革新的战略。包括启动停止系统、交流发电机、离合器、Themis LaneVue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服务等。自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法雷奥集团取得了快速发展。凭借其在中国的8家生产工厂,2004年法雷奥在中国市场实现了约2.50亿欧元的销售额。法雷奥集团中国业务负责人欧瑞德在接手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战略目标是2010年要成为世界前5名的零部件生产供应商。而中国是亚洲地区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公司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销售额将占集团总销售额的25%。此外,改集团还宣布了其他6项发展计划,包括在无锡开设一家全资安全系统工厂、成立开发和生产发动机制冷系统的合资公司、成立生产布线系统的合资公司、成立生产停车辅助传感器的合资公司、在武汉成立一家全资发动机管理系统工厂,以及在上海成立的一家全资电气系统工厂。爱信精机公司(Aisin Seiki)公司大约95%的销售额来自汽车零件,但也制造冷藏设备和切割机,以及床、缝纫机等消费产品,爱信在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均设有子公司,丰田拥有公司大约27%的股份。爱信是丰田汽车的会员公司,公司生产传动系、制动闸、冷却和润滑系统、车门和锁、汽车导航系统等汽车零件。日本矢崎公司(Yazaki)日本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生产汽车线束的跨国公司,在全球35个国家设有150多家生产、销售、研发等分支机构。目前在中国已投资建立了15家公司,从业人员近2万多人。包括电气分配系统、电子元件、仪表、连接件。天津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坐落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矢崎在华投资的第一家企业,亦是天津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现拥有员工4200多人。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简称CYM)是由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重庆检测仪表厂和日本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为主投资方创办的中日合资经营企业,主要开发、生产及销售汽车仪表及其零部件产品。赛胜布德汽车公司(Thyssenkrupp)德国赛胜布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科技集团之一,其分布在全世界负责集团内主要业务的员工超过18.4万人。业务主要涉及钢铁产品、资本货物和服务等领域。依靠在制造业的发展经验,集团不断增强在钢铁、汽车、电梯、技术和服务这5个业务部门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创新服务方面的能力。集团将继续优化内部的资产组合,以确保集团能具有长期的盈利能力,并保持集团的自身价值。产品主要包括车身系统、底盘模块、动力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曼内斯曼汽车公司(Mannesmann)德国曼内斯曼VDO公司是全球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1999年推出的VDO Dayton MS 4100是第一套完整的汽车音频及导航系统。它不仅装备有一套先进的电脑动态导航系统(TMC),还有顶级的RDS调谐器、多碟CD播放器、大功率的4声道功放和内置的DSP效果处理。杜邦公司(Dupont)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基础的全球性企业,提供能提高人类在食物与营养、保健、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交通等生活领域的品质的科学解决之道。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在全球70个国家经营业务,其有员工79,000多人。为促进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杜邦公司于2002年2月组建五个根据市场和技术划分的业务增长平台,并设立一家纺织品和室内饰才全资子公司。杜邦的五个增长平台是:杜邦电子和通讯技术、杜邦高性能材料、杜邦涂料和颜料技术、杜邦全球防护、杜邦农业与营养等五个业务集团。主要产品包括涂料、工程聚合物、光纤、化学品、冷冻液、抛光剂、小型电机和变速器组件。大陆公司(Continental)大陆公司目前是世界上第四大轮胎公司,大陆公司建于1871年,1909年首先制造出冬用轮胎。改公司在技术上封锁很严。没有转让过技术,它虽然与一些国家企业合资兴办轮胎厂,但技术大权从不放手,大陆公司成立于1871年,总部在汉诺威,生产橡胶织物和马车、自行车的轮胎。公司经130年的发展。大陆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司。在1998年,创下高达7亿美元的销售业绩,并拥有62,000名员工及100多个工厂分布于世界各地。大陆公司是世界第四大轮胎制造厂商,为世界绝大多数汽车公司(包括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福特汽车等在内)的产品配胎,在汽车制造厂的配套胎中居世界第一位。它出产的其他产品包括:汽车轮轴、ABS刹车系统、防滑寻迹系统、气压避震器、定速系统以及其他汽车用的相关系统。Continental two wheel是专门生产continental 和semperit厂牌的自行车及摩托车车胎部门。Continental 的产品grand prix和grand prix3000在整个欧洲及北美市场拥有良好的销售成绩。Continental著名的技术也被MTB和Treking tires厂商采用于制造最畅销的产品包括:double fighter dual和traction produal。这些商品都是使用大陆专利的silica原料制造而成。这特殊材料可在上色后不影响碳化合成橡胶轮胎的任何性能。Continental 于2000年新推出premium系列轮胎,俗称“猫爪”技术。该系列轮胎运用仿生学原理,大大改善了轮胎的行驶和刹车性能。大陆公司的轮胎年产量约为6000万条,占世界轮胎年产量的7%。1996年轮胎销售额为46.75亿美元,占世界轮胎销售额的6.63%,在15个国家建有22家轮胎厂。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SABS)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SAIC)与德国大陆股份公司的合资企业。总投资1.3亿美元,双方各占一半。公司位于上海西北端嘉定工业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是我国最早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生产制动钳、防抱死制动系统、总泵助力器和后分泵产品的企业。公司生产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曾被列入十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也是当前国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发配套的专业企业。弗吉亚公司(Faurecia)是标志-雪铁龙汽车集团的成员,成立于1997年,是欧洲第二大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其2002年的营业额为99亿欧元。佛吉亚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配件集团,是法国第一大、欧洲第二大。全球第九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它专注于占汽车总价值15%的六大重要模块的设计与装配:座椅、仪表盘模块、车门、隔音模块、前保险杠、排气管。佛吉亚自行设计、开发与制造汽车组建模块,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分总成交付到汽车制造厂的总装线上使用。公司在全球27个国家拥有160个生产基地和分支机构,包括制造厂在内的汽车零部件销售额位列欧洲第三。2003年销售额为101亿欧元,2003年净利润为1.01亿欧元,有近6万名员工。佛吉亚公司是巴黎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主要控股股东为标志汽车公司,占股71.41%;公司自身持股1.7%;职工持股0.3%;其余为社会公众股。佛吉亚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额高达101亿欧元,其中汽车座椅占43%。销量世界第三,欧洲第一;汽车内部部件占34.6%,仪表盘销量世界第一,驾驶室销量世界第一,车门销量世界第一,消音部件销量世界第四,欧洲第二;汽车排气设备占15.7%,销量占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汽车前防护栏占6.7%,销量占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佛吉亚公司的第一大用户是标志雪铁龙,占总销量的28%,其后依次是:大众汽车公司、销量占总销量23%;雷诺日产汽车公司销量占总销量15%;福特汽车公司占8.6%;通用汽车集团占7%;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占6.4;宝马汽车占5%,丰田汽车公司占1.4%,其他占4%。主要产品包括车门内饰、座舱系统、座椅系统、消声系统、保险杠设施和尾气排放系统六大模块。佛吉亚在中国有5家合资公司,在长春生产车架。在武汉生产座椅和全套排气系统,在上海生产催化罐,2003年6月佛吉亚公司与无锡新区签署了协议,在无锡建厂为中国和亚洲的客户生产机械构件和汽车座椅的配件。佛吉亚全兴(武汉)座椅有限公司,是由佛吉亚持股51%及台湾全兴集团公司投资8200人民币,建立于2002年8月,地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60人,主要向神龙公司毕加索、塞纳、标志307和日产风度提供汽车座椅。ZF Friedrichshafen公司采埃孚作为全球汽车工业公认的汽车零部件系统合作伙伴,是传动、转向、汽车底盘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先者。ZF致力于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经验、技能和专有技术是ZF多年来成功的基础所在。ZF在工业系统中已经成为高技术、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代名词。只要有动力传动的地方,就有ZF的产品。如今,Sachs的产品生产或销售于全球19个国家,38个地区,ZF Sachs的加入有利于完善ZF集团的产品构成,并未集团今后在集成和系统领域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总部研发中心的扩建为公司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更好的硬件设备,同时增强了公司在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零部件研制的技术支持。作为一级方程式赛车运动的高科技产品供应商和合作伙伴,ZFSachs为法拉利赛车队多年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ZF闻名世界的Duo-Pian 齿轮箱在机床市场上因为其高精度、结构紧凑、安装简便而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德国ZF能提供应用广泛的各种传动部件,以及在工程和特殊应用中所需要的各种制动器和离合器。同时,也为客户定制专门的传动解决方案。研发和生产集中在自动化科技领域的伺服减速机、机床的双速齿轮箱及客户特殊应用的传动部件,例如在印刷机械、机器人以及电梯中的应用。革新产品系列:从低背隙伺服减速机(ZF Servoplan)、双速齿轮箱(ZF Duop)、双速离合(ZF Duos)一直到磁滞式离合器和可通过网络控制的制动器,即非接触的扭矩传输。采埃孚萨克斯(动力总成和悬挂部件)和采埃孚贸易(售后市场销售及服务)是采埃孚集团的子集团。在中国,采埃孚萨克斯现有三家独资及合资企业生产动力总成和悬挂系统部件:萨克斯汽车零部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SAS):生产列车和重型车的悬挂系统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SPS):生产轿车和轻型车的动力总成系统上海汇众萨克斯减震器有限公司(SHS):生产轿车和轻型车的悬挂系统萨克斯贸易有限公司(STS):是采埃孚贸易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如今,采埃孚萨克斯的动力总成和悬挂系统的产品均处于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阿文美驰汽车公司(ArvinMeritor)是一家具有百余年历史的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的全球性公司,是由玛丽特汽车公司和Arvin (阿尔文工业公司)合并而成。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商,产品主要有离合器、车轴、刹车和车门等。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密执安州特洛伊市,为华尔街上市企业并有标准普尔工业指标股。阿文美驰在全球有约150家工厂及研究范围,35000多名员工及8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是财务杂志500强之一。产品包括轻型车系统(排放控制系统产品、车门系统、车顶系统、悬架系统、钢制车轮)、商用车系统(轴类产品、制动类产品、防抱制动系统、传统系统、行车减震类产品、拖车气压悬架)。包括10家生产型企业,其中合资企业3家,独资企业7家,另有1家业务办事处。米其林集团米其林集团是财富500强企业之一。全球轮胎业的领导者。在全球五大洲设立74家工厂,6个橡胶种植园,分别在法国、日本、西班牙、美国及中国设有研究与测试中心,在超过170个国家设立了销售于市场机构,全球雇员人数约125,000人。在近比啊年创新历史中,米其林集团创造了世界轮胎发展史上近三分之一的技术发明。米其林有127,000名员工,负责生产及推广包括米其林、Bf gOODRICH、Uniroyal回力等品牌在内的各类轮胎。米其林集团在2004年全球的综合净销售额约为157亿欧元,2003年占全球轮胎市场份额的20.1%。米其林集团业务活动领域包括各种轮胎、移动辅助系统(如PAX系统)和旅游服务(via Michelin 、GPS、旅游指南和地图)。其中地图与指南出版机构是该领域的领导者。米其林1988年在香港成立了销售办事处。为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又于1989年在北京成立了首个中国大陆的代表处。负责产品推广及筹备分校网络,现在米其林在上海、广州、沈阳、武汉、西安及香港都设立了营销办事机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在台湾省也有销售组织和机构。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与分析第一部分 汽车产业一、 汽车产业的分类二、 世界汽车产业分析(一) 世界主要汽车集团谱系图及简介(二)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转变(三) 世界汽车法则趋势一、 汽车产业的分类按照国家最新标准GB/T 3730.1-2001汽车主要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牵引一辆挂车。分为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和专用乘用车等11类。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乘用车不包括在内。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和半挂牵引车三类。客车细分为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客车、越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社区消防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项目聘用 长期合同范本
- 与焊接厂合同范本
- 看仓库人员合同范本
- 12333劳动合同范本
- 房屋全款转让合同范本
- 厂房代理合同范本
- 购买建材石材合同范本
- 蔬菜店经营合同范本
- 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冷却塔投标文件
- 手工电弧焊焊接头基本形式与尺寸
-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结题报告
-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 开拓进取:零碳汽车的材料脱碳之路
- (完整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 M2激光模式测量
- 网吧企业章程范本
- 充电站竣工报告(施工单位)
- 甘肃铁矿等34个矿种矿业权出让收益场基准价(优.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