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智库”,又称“思想库” 、 “脑库” ,一般是指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 接服务于政府为目的、非赢利的独立研究机构。它们是一类特殊的政策研究和咨询 机构,是政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智库是为了适应现 代社会高度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现代国家日益复杂的决策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智库不断发展并在各自国家内外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着日益 重要的作用。而要论智库的数量之多和影响之大,这其中又以美国为最。在长达一 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智库形成了独有的“美式风格” ,也在美国的政治图 景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智库的产生、发展历程及类型,其影 响力的产生背景、三层影响力及特点、影响力大小的评估等,试图对智库这一类特 殊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在美国如何发展,如何产生影响力及影响力大小等问题做出 解答。并在此基础上,以比较的视角探究中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目前,随着中国国 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国智库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也面临着难得的 历史机遇。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借鉴美国智库的发展之道,研究如何繁荣发展中国 的智库,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智库;影响力;美国;中国 ii abstract think-tanks generally mean the non-profit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institutions which focus on policy research, an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serving the government. they are one of the special kinds of policy research and advise bodies, and important participants in the policy process. as a product of modern society, think-tanks emerge and development as for meeting the need of modern society highly developed and more complex decision-making. in recently years, the western think-tanks booming developed, and played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y-making process. the number and influence of american think-tanks are the greatest. during more than a century development process, american think-tanks formed a unique“america style”. they played a huge influence in the america political landscape. through research american think-tanks generation, development stage and types, the foundation of american think-tanks influence, three layers of influences, features and influence assessment, this paper try to answer how they developed, how they generated the influence and the size of it. then on this basis, we try to research the chinese think-tanks and its influence on comparative review. now, with the upgrading of china and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chinese think-tanks enter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we face a crucial historical opportunity. combined with chines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iii refer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think-tanks, then research how to develop chinese think-tanks is the problem which we urgently need to address. key words:think-tank; influence; american; china 承诺书 42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 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 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 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成果。 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43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智库”源于英文“think tank” ,又称“思想库” 、 “脑库” 。一般是指以政策 研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政府为目的、非赢利的独立研究机构。它们是一 类特殊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是政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作为现代社会的 产物,智库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现代国家日益复杂的决策需 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智库不断发展并在各自国家内外政策 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要论智库的数量之多和影响之大,这其中 又以美国为最。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智库形成了独有的“美式风 格” ,并在美国的政治图景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研究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对了解智库这一特殊的政策研究机构在美国的运 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其类型、发展历程以及影响力的产生基础、 特点和大小的深入分析, 我们可以探究美国智库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及特点。 目前, 中国智库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智库的整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如 何在适应本国体制的前提下,正确而充分地借鉴美国智库的发展之道,对于中国智 库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于智库的研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智 库理论。在西方学术界,1971 年迪克逊发表了第一本介绍美国智库形成与发展的著 作,该书出版后的 20 多年间,学者关于智库的重要研究论著一直不多。直到 20 世 纪 90 年代初开始,对智库参与政策过程的研究才开始逐渐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研究范式方面,主要有三种路径:历史路径、实证主义和国际比较研究。这方面 的代表著作分别有詹姆斯 a 史密斯的思想掮客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瑞西 的美国政治变革:新华盛顿和思想库的兴起 、斯通等人多年来在美国政治研究 协会召开的年会论文基础上收集整理出版的各国思想库:一个比较的路径 。在 研究内容方面,智库影响力是智库研究中最重要,也是研究成果最多的理论议题。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加拿大学者唐纳德 e.埃布尔森的 美国思想库以及对外交政策的 影响 、 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 。此外,国外 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研究 2 学者还较多关注于智库的角色定位、运作管理等。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迈克甘 的美国的智库及政策制定:理论者、建言者和提倡者 。近年来,随着智库的蓬 勃发展,对于不断涌现的各类智库,建立完备的智库数据库,对各国智库进行排名 评价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方向。这其中的代表是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的研究项目 “think tank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该项目每年发布一份针对全球智库的研究 报告“the globalgo-to think tanks ” 。其中关于全球智库的排名近年来成为其他 学者频繁引用的数据来源。 1.2.2 国内研究动态 智库在国内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学术研究热点。在学术成果方面,专著总体来说 数量较少。20 世纪 80-90 年代,出现了首批智库研究著作。1982 年中国现代国际关 系研究所的吴天佑、傅曦编辑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介绍美国智库的专著美国重要思 想库 ,对美国主要智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介绍。1990 年学者朱峰、王丹若编 辑出版的领导者的外脑当代西方思想库对西方智库产生的背景、分类和职 能、活动特点等做了简要分析,并首次全面介绍了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美国 十大著名智库。近十年来,关于智库研究的著作逐渐增多。在研究内容方面,一类 是以概况介绍为主,这方面的代表作有 2000 年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编辑出 版的领袖的外脑世界著名智库 ,对世界主要国家一般意义上的智库的运行 机制、人员组织、研究情况等做了综合性介绍。2003 年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辑出 版的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一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对美国智库研究介绍最为 全面的著作。此外,近年来开始有一些学者对智库进行更加深入和具体的研究。这 方面的代表作有林芯竹的为谁而谋:美国思想库与公共政策制定 、张春的美 国思想库与一个中国政策 、朱旭峰的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 以及王莉丽的 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 等。 2010 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在成立 “智 库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推出了首批智库研究丛书国际著名智库研究 、 中国智 库竞争力建设方略和西方学者论智库 ,这标志着中国的智库研究开始与中国 国情相结合,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 1.3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本文共四章。本章为前言,首先我们回答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即我 们为什么要研究美国智库,并将研究重点放在美国智库的影响力上。然后对国内外 第一章 引言 3 研究动态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概述美国智库的整体情况。首先对智库的概 念问题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在美国哪些组织可以被界定为是智库,以及美国智库 的类型和发展历程;第三章的研究重点为美国智库的影响力。在深入分析美国智库 影响力的产生基础后,结合社会结构理论,对美国智库的影响力进行分层研究;第 四章试图在三层影响力的分析框架下,对美国智库的影响力进行系统评估。然后在 比较视角下,研究中国智库及其影响力。最后总结全文,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1.3.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智库研究的学术 论文及相关著作。通过对原文献的总结、归纳,形成对智库研究的新的认识。 (2)理论分析。智库及影响力的研究,涉及政策过程、社会结构等相关政治 理论概念。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严格依据相关理论界定智库概念、分析评估智库 影响力,从而使整个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之上。 (3)实证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调查数据和智库典型个案研究,从实证入手, 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4)比较研究。在对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本文运用比较 研究方法,对照分析中国智库及其影响力,从而通过更加直观的方法研究中美两国 智库发展的差异,以及中国智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智库之处。 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研究 4 第二章 美国智库概述 2.1 智库概念的界定 一般认为, “智库”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最初专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军事人员和文职专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制定战争计划及其他军事问题的军事服 务部门,后来转而用来称呼那些从事独立的公共政策研究的各类学术机构。 但是 也有学者认为,欧洲一些国家早在 18、19 世纪就已经存在以公共政策为研究目标, 服务于军方或政府的智库机构,如成立于 1884 年,后来隶属于英国工党的费边社 (the fabian society) 。 实际上,我们很难给这类组织找到一个统一的定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 们对如何界定智库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智库主要是指那些由专注于研究政治、 经济重要课题的高级专家建立的资金充足的大型机构。但是,以美国为例,在目前 的 2000 多家智库中,除却被奉为华盛顿精英的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等少数规 模庞大的机构外,更多的是数以千计的像华盛顿特区气候研究所这样的小机构,该 研究所只有 11 名全职员工、预算仅为 25 万到 50 万美元之间。此外,在专业领域、 研究输出、意识导向和机构的独立性等方面,不同的智库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尽管不存在统一模式的智库,但不同学者仍然试图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关注重 心,对智库的概念内涵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美国智库研究专家安德鲁 里奇从智 库的机构运作特点出发,认为所谓智库就是“独立的、不以利益为基础、非营利的 政治组织” 。英国学者詹姆士等人从智库的社会组织职能角度出发,认为智库主要 是指那些从事于力图影响公共政策的多学科研究的独立组织,智库研究人员运用科 学的研究方法对广泛的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智库的首要目标是影响公共政 策,在与政府、企业及大众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上提供决策建议。也有学者从智库 的社会制度性出发,认为智库是一种组织的安排,企业部门、政府机构以及富豪财 团,拿出经费,交给特定组织的研究人员,完成研究方案,影响政府决策,体现特 定集团的利益。 综合西方学者对于智库概念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对何谓智库做一个归纳性的 界定。首先,就组织形式来说,智库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组织。智库一般是以集体的 智慧,即通过专家、学者的集聚所产生的集体智慧服务于或影响决策者,为社会、 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的组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智库具有相对稳定的组 alan j. day, “think tanks: an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3, introduction. 第二章 美国智库概述 5 织架构,具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和长期的运作能力;其次,就属性来说,独立性是智 库区别于其他政策研究机构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智 库都具有某种特定背景,比如政府背景、党派背景,或是某些利益集团背景。但在 形式上,大多数智库仍然把“独立研究”作为其机构运作的基本原则。比如美国的 大多数智库,其最高决策机构一般为理事会或董事会。无论这些智库是财团富豪、 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名流资助建立,他们在体制上都是独立的,不受政府或财团的直 接控制;第三,就主要业务内容来说,智库强调研究和分析,即以政策研究为主。 智库一般不以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为己任,而主要从事对各类公众关心的或关系国 家地位和安全的政策问题进行研究,就某些特定公共政策问题提供最优化的理论、 策略和方案。其研究强调实用性、时效性和对策性;第四,就存在价值来说,智库 主要以影响政府的决策为首要目标。智库本身并没有任何行政执行能力,只能通过 为决策部门提供“智力产品” ,借政府之手发挥其对社会的思想影响。智库依靠“影 响力”而生存,没有影响力,智库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而一般来说,智库要发挥 影响力,主要是看其是否有新思想,是否有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以及能否把成果推 销出去。 2.2 美国智库的组织界定 一般认为“智库”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二战时期,是个纯军事术语,用以指 称战争期间美军讨论战略和作战计划的保密室。二战结束以后, “智库”一词开始 被用于称呼军工企业中的研究与发展部,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研 究发展部,即后来大名鼎鼎的兰德公司。 自此,智库的概念逐渐为人所知。20 世 纪 60 年代,现在意义上的智库概念开始作为专门词汇而流行,泛指一切进行未来 规划性研究并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的其他许多非政府研究机构,包括二战前建立的 从事国际关系和战略问题研究的准学院式研究机构,诸如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 际和平基金会等。20 世纪 70 年代,智库已经成为西方政治生活中人所共知的概念, 不过其涵盖范围已不仅仅是从事战略、 军事、 国际关系研究的机构, 研究当代政治、 经济、社会问题的机构也划归其中。 大多数研究美国智库的学者认为,很难给这些种类繁多的组织找到一个统一的 定义,也不存在统一模式的智库。在专业领域、研究输出、意识导向和机构的独立 性等方面,不同的智库间存在巨大差异。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倾向于加拿大学者 alan j. day, “think tanks: an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3, introductio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 ,时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4 页。 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研究 6 唐纳德 e.埃布尔森的观点,将研究重点放在美国独立的公共政策智库上。独立的 公共政策智库主要是指那些运作方式类似私人企业,但其最终效果不是以利润来衡 量,而是看他们对政策思想影响的一类研究机构组织。我们之所以将对美国智库的 研究圈定在这一类研究机构上,是因为他们的生存较少依赖立法者是否愿意支持他 们的运作,也不依赖于学术部门的资金支持。作为独立的政策分析中心,他们是否 能够生存并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董事和员工推销和推广思想的能 力。 从美国的法律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智库一般都是专注于公共政策研究的非营 利、无党派组织。在美国,绝大多数智库根据美国所得税法 (income tax act) 注册为非营利的免税组织。他们主要通过申请成立一个面向公众宣传各种政策的教 育组织,从而取得建立非营利机构的资格。为了获得免税资格,他们还不得支持任 何政治派别。美国法律并不限制智库在政策问题上持有自己的立场,但他们不能公 开支持或反对任何一个政党,而且游说政府的预算支出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比例。 虽然智库可以采纳他们想采纳的任何意识导向,可以向任何愿意接受他们建议的政 治候选人或在职者提供建议,但他们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能从事某些公开的 政治活动。 2.3 美国智库的类型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当代美国社会中的智库可谓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依据 其不同的特性,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按规模分,美国智库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大型智库的科研人 员一般超过 100 人,年度经费在 1000 万美元以上,主要集中在华盛顿,接近权力 中心。大部分大型智库的研究范围较广,较之中、小型智库对美国政策的影响更为 广泛深入。中型智库一般规模适中,人员大致在十余人至几十人左右,年度经费不 超过 1000 万美元。研究范围相对较宽,包括外交、社会、经济等领域。小型智库 一般只有少量专职研究员,年度经费基本不超过 100 万美元。在美国社会,这种小 型智库的数量约占美国政策咨询机构的 80%左右。 一般来说,这类智库往往将有限 的经费投注到某一专门领域上,在专门问题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唐纳德 e.埃布尔森: 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56 页。 唐纳德 e.埃布尔森: 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6 页。 袁鹏: 美国思想库:概念及起源 , 国际资料信息2002 年第 10 期,第 2 页。 第二章 美国智库概述 7 按政治倾向分,美国智库主要可以分为自由派、保守派、中间派三种类型。美 国的法律虽然禁止智库参加党派活动,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绝大部分智库的政治 主张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自由派智库一般强调社会福利,提倡政府干预社会和经 济事务,强调政府的功能。保守派智库一般是赞成市场经济,反对政府管制经济, 主张政府收支平衡,削减政府开支。中间派则介于两者之间。但这种按政治倾向划 分智库的方法并不能将所有智库都归纳其中,正如有学者所言: “将智库贴上观念 的标签是区分政策研究机构的好办法但并非所有的智库都有明显的观念倾 向。 ” 按资金来源分,美国智库可分为受政府资助型和基于社会力量筹集型两种类 型。在受政府资助型智库中,有的属国会拨款,比如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重要智囊团 美国和平研究所。有的则通过与美国联邦政府签订研究合同作为其获得研究经费的 主要来源, 比如最著名的兰德公司, 至今仍然是 “美国政府机构提供最大份额支持” 的智库。 在社会力量筹集型智库中,其中有些智库完全依赖向各种机构、个人提 供经济、信息及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筹集经费。但获得各种机构、个人捐款的智 库占大多数,如对外关系委员会、布鲁金斯学会等都在此列。受社会力量支持的智 库的共同特征是注重自己的媒体上镜率。这是出于提高知名度和争夺资金来源的需 要。对于那些资助者和项目提供者而言,研究机构的媒体曝光率往往被认为是评估 组织成功的一个标准。 实际上,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一些智库可能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智库的共 同特点。而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智库也会频繁地调整行为方式,来提升他们在 思想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使得我们越来越难以界定他们区别于其他类型智库的特 点。因此,除却上述分类方法,本文试图将美国智库类型的划分与其发展历程相结 合,由此可以看到在美国智库四个发展阶段中崛起、壮大、成熟的标志性智库有哪 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智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2.4 美国智库的发展历程 (1)1900-1945 年: “没有学生的大学”以研究为导向的智库 20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虽然当时美国已经拥有了哈佛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和芝 加哥大学等知名大学,但是一些慈善家和政策制定者还是认为需要一些从教学工作 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研究和分析的机构。在那个“进步年代” ,人们普遍认为现代 joseph a. d agostino, cato institute, human events, 5/20/2002, vol. 58 issue19, p.14.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 ,时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1 页。 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研究 8 科学可以解决社会、 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在这种重视科学的思潮影响下, 少数几个慈善家以完全服务公共利益的名义,建立了一些私人研究机构。在罗伯特 布鲁金斯、安德鲁 卡内基、赫伯特 胡佛、约翰 d.洛克菲勒等人的慷慨资助下, 诞生了美国几个历史最为悠久的智库:1916 年美国政府活动研究所(institute for government research)成立,1927 年其与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s)、罗伯 特 布鲁金斯经济政治研究学院(robert brookings graduat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government)合并为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10 年卡内基国际 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成立; 1919 年胡佛战争、 革 命与和平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成立。成立于不同 环境下的这些机构的宗旨,都是针对各种各样的内政外交政策进行辩论和调查,提 升政府政策制定的质量。这一时期,智库招募的成员主要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学者。 之所以称这一类型的智库为“没有学生的大学” ,是因为他们像大学一样,其 主要使命是推动公众对困扰整个社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认识。与大学不同 的是,他们受人委托撰写学术研究报告,而不必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其资金的相 当一部分来源于“私营部门(各种基金会、公司和个人) ” ,这些机构的学者将像书 本一样的厚厚的研究结果看作是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 与布鲁金斯学会相似,第 一代美国智库较多从事中长期研究工作,专注于研究政策制定者未来几年可能要考 虑的问题。 (2)1946-1970 年:政府委托型智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进入了智库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这在很大程 度上是因为美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着各种国际和国内压力。鉴于国防科学家在二战时 期做出的巨大贡献,杜鲁门政府认为继续资助私营和大学里的研发中心可以获得巨 大收益。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充分利用工程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统计学家和 社会学家的专业特长,解决美国作为核时代霸权国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在这种环 境下,1948 年著名的政府委托机构兰德公司(rand)建立。1961 年,曾在兰德公司 工作十几年的赫尔曼 卡恩创建了哈德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 ,以防务和未来 学研究著称于世。 政府委托机构与以研究为导向的智库相比,区别不完全是在于他们所从事的研 究的类型(虽然一些政府委托机构所作的研究确实是保密的) ,而在于他们的主要 唐纳德 e.埃布尔森: 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6 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 ,时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40341 页。 第二章 美国智库概述 9 客户和主要资金来源。政府委托型智库主要依靠政府部门来维持运作。之所以这一 时期政府委托型智库会发展壮大,主要是因为在战后时期,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们 认识到了智库在一些关键政策领域的重要作用。他们也认识到独立的研究机构相对 于政府官员在政策研究方面的优势。智库拥有强大的专业资源,可以能够专注于进 行中长期战略研究,而政府官员则疲于应付日常大量的文案工作。因此,尤其是在 国防政策领域,政府开始主要求助于一些拥有大批一流国防科学家的智库。此外, 政府与政策研究机构合作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机构不同于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和 政府官员,很少受党派利益的影响。 二战之后, 美国还出现了一些其他智库, 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和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虽然 这些机构建立的时候并不属于政府委托机构,但是他们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华盛 顿的政策制定共同体中。 1962 年建立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拥有卡特总统的国 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 克罗元帅、前任国防部长詹 姆斯 施莱辛格等大腕级人物,经常与新任政府密切合作,帮助政府解决外交和国 防政策问题。而 1963 年建立的政策研究所因为主张美国政策实施马克思主义和激 进路线而发展成为知名的左翼智库。 11 (3)1971-1989 年:倡导型智库 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新涌现出一批政策研究机构,即所谓的“倡导型 智库” ,开始吸引公众的注意。倡导型主库,顾名思义,就是“强烈的政策、党派 或意识倾向与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推销员般地影响当前政策辩论的努力相结合”的智 库。 12与开发思想相比,倡导型智库在推销和重新包装思想方面更为出名。与撰写 像书籍一般厚厚的研究报告相比,这类智库更重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简短的成果报 告。另外,为了影响公众看法和公众政策,倡导型智库还高度重视接触媒体。他们 的员工经常频繁地出现在网络新闻和政治访谈节目里,针对各种时事政策问题发表 自己的看法。 成立于 1973 年的传统基金会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 是典型的倡导型智库。 其创始人为约瑟夫 库尔斯和保罗 韦里奇,前者是科罗拉多州大啤酒制造商阿道夫 库尔斯公司总经理、美国极右组织约翰 伯奇协会(john birch society)的创始人。 11 唐纳德 e.埃布尔森: 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5 页。 12 weaver, r. kent, “the changing world of think tank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2, no.2(september 1989), 567. 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研究 10 后者是右翼政客、 “争取自由国会生存委员会”负责人。 13传统基金会专注于有关快 速反应的政策研究,强调国会成员和行政人员在处理关键的内政外交政策问题时手 中应握有一到两页简短的最新情况介绍。他们还强调向媒体推销思想的重要性。在 传统基金会在 1980 年里根政府过渡期大出风头后,几十个将学术因素和顽强的推 销技巧结合起来的智库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起来。代表智库有罗克福德研究所 (rockford institute) (该研究所与“改革党”总统候选人帕特 布坎南关系密切)和 主张自由主义的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 。 14 美国智库的数量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大幅增长,因为这一时期,美国 的政策制定者不仅开始认同独立政策建议的必要性,而且开始发现智库在影响公共 舆论和公共政策方面非常有效。那些坚信只要投入足够资金,智库就可以在促成政 治对话方面发挥重大影响的出资人对保守的倡导型研究机构的推动作用尤其显著。 及至 20 世纪九十年代,智库增加的数量明显逊色于以前的几十年,但美国智库依 然保持了一个大幅增长的态势。 (4)1990-1998 年:遗产型智库 遗产型智库,或称名誉型智库,是美国在 20 世纪九十年代新出现的一类智库。 “遗产型智库”这个词最先是由学者兰德斯 1986 年在智库:新的党派主义? 一文中提出的。这类智库是由渴望成功竞选公职的候选人(或者是他们的支持者) 或卸任的政府官员创立的。后者希望离开原来职位之后能够借助机构作用继续好好 宣传他们原来的政治主张和意识理念。 虽然遗产型智库,如 1982 年成立的卡特研究中心和 1994 年成立的尼克松中心 制定了宣传创立者理念的一系列研究方案,但是一些此类型的智库看上去更热心于 进行政治倡导。他们尤其对开发,至少是对重新包装能够提升政治家在政治平台上 的学术影响力的原有思想更感兴趣。 15也有人认为,遗产型智库的出现也是为了规 避联邦竞选募款法对总统候选人竞选支出的限制而建立的。 16这种智库的例子有: 参议员鲍勃 多尔创办的昙花一现的机构“卓越美国” (better america) 、罗斯 佩罗 创建的“团结就是力量”研究会等。 1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 ,时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5 页。 14 唐纳德 e.埃布尔森: 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7 页。 15 唐纳德 e.埃布尔森: 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9 页。 16 chisolm, laura brown, “sinking the think-tanks upstream: the use and misuse of tax exemption law to address the use and misuse of tax-exempt organizations by politician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law review 51, no.3(1990):577640. 第二章 美国智库概述 11 在分析了美国智库历经的四个发展阶段后,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的一点是,在 这几个发展阶段中产生的智库并没有取代之前出现的智库机构,而是整个智库版图 的扩充。近年来,先前类型的新智库继续增加。比如,1981 年建立于华盛顿特区的 国际经济研究所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就是很多 “没有学生的大学” 型智库的一员。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思想市场中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筹集资金的 竞争越来越激烈,先前的智库也意识到了向政策制定者传递他们的研究成果,让研 究结果简单明了的重要性。于是各类智库都在不断调整其运作方式,以期利用最有 效的战略传达其思想。 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研究 12 第三章 美国智库影响力研究 影响力是政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斯克鲁顿在他的政治思想词典中这样 解释影响力: “影响力是权力的一种形式,但与控制力、力量、强迫和(可能的) 干涉截然不同。他通过告诉其他人行动的理由(除了威胁的方式) ,这些理由或者 是对他人有利的,或者是道义上以及善意的考虑,来对其行为进行影响,但是这些 理由和考虑必须是对他有分量的,从而影响其决策。 ” 由此可见,影响力实质上是 通过具有说服力的语言和潜移默化的行为来达到影响别人思考、决策乃至行动的目 的。那么,智库影响力就是智库在其社会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其他主体判断、决 策与行动的能力。学者朱旭峰将智库影响力定义为: “智库通过可观测到的行为, 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使政策过程或政策决策者的观点发生改变,从而作出智库希望 得到的政策决策目标。 ” 美国智库之所以能够发挥影响力,与其所处的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 及自身成熟的商业化运行机制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本章中,我们首先将分析美国智 库影响力的产生基础。 3.1 美国智库影响力的产生基础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 antonie van agtmael 认为: “因为政治 的去中心化和多元的政治文化使得智库有机会影响政策,很多学者希望通过自身对 信息和知识的掌握帮助政府制定更好的政策,而美国的慈善传统和基金会文化则为 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很显然:有需求、有人力,又有资金,这就是智库繁荣发展和 产生影响力的原因。 ” 而学者詹姆斯 迈克甘在其研究中指出,影响各个国家智库 发展程度和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有政治体制、公民社会、言论环境、经济发展程度、 慈善文化、大学的数量和独立性等。 综合来看,美国智库影响力产生的深层基础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因素:独特的政治文化、开放的政治体系、发达的基金会和 完善的法律法规。 3.1.1 政治文化 美国政治学家布里埃尔 阿尔蒙德认为: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间内对 政治潮流的态度、信念和感情的总和,是政治体系的基本倾向。任何政治体系或国 r. scruton, a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thought, the macmillan press,1982, p.224. 朱旭峰: 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23 页。 王莉丽: 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28 页。 james g. mcgann, comparative think tanks,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edward elgar,2005. 第三章 美国智库影响力研究 13 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它通过各种途径直接决定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政治态 度,也影响着政治体系中每个政治角色的功能。 ” 影响美国智库的政治文化主要是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和不信任政府思想。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个人是本源,社会是派生的,社会、国家 是个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某种权利或利益而组成的人为的机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强 调: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 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建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 这种思想体 系和价值观念在经历了各个时代的历史演变之后,已经广泛渗透到美国社会的各个 方面,成为美国关于人的价值的核心,也成为美国民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政治 上,自由主义相信天赋人权、个人自主、主张限制政府权力,把国家职能局限于保 护个人自由和权利。平等、民主、共和、宪政、法治等都是自由主义的应有之义和 基本原则。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为美国智库影响力的产生创造了民主的 社会意识和舆论环境,一方面,各种观点得以表达,既可以建言建策,也可以批评 辩论。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借助智库的智力支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声音中,寻找 到各种观点的契合点。 实用主义的政治文化也是影响美国智库政治行为的重要因素。实用主义是一种 行动哲学,特别强调实践对人类生存的决定性意义。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一书中 指出: “美国人讨厌理论和抽象的思维,不纠缠于任何深奥的政治哲学,但他们却 靠一种注重实际的行动哲学使他们的政治机构像他们发明的机器一样灵活。 ”美国 这种特有的求实、求利、求效的价值取向深刻影响了美国人的价值观。这种实用主 义的政治文化使得美国智库这样一种独立于政府之外,又不同于大学的,专业的政 策研究机构得以在美国形成并且蓬勃发展。美国智库从事政策研究所秉承的也正是 在“知识”与“权力”之间寻找到一条实用主义道路的理论。 智库之所以最早在美国诞生,除了 20 世纪初美国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国内、国 际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人对政府的不信任和社会责任意识。基于掌权者更 易于谋取更大私利的认识和对政府、官员不信任的思想,美国人认为,政府和政客 属于最不能相信的团体之一。这样的政治文化为智库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和市 场需求。无论是政府官员、媒体还是社会普通公众都对智库的专家地位和独立性抱 有信任和需求。 gabriel almond,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18:391-409. 加里 沃塞曼: 美国政治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研究 14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信仰,对实用主义的推崇以 及对政府的不信任,使得美国的政治文化从本质上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决策过 程中来,为智库发挥影响力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各种机会。 3.1.2 政治体系 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这种制度结构导致 了美国政治体系中权力的分散和决策机制的开放性。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和宽松的 政党制度为美国智库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和施加影响力的空间,同时这种权利的分散 和制衡也使得政府决策必须依赖智库的智力支持。 通常情况下,国会讨论、审议的立法问题涉及内政外交的各个方面,对于特定 的问题,国会议员未必有专业的知识,这就为智库的存在及实施影响提供了空间。 此外,立法、行政、司法这三个部门,特别是立法和行政部门之间相互竞争,使得 总统和国会不断增加各自的参谋人员,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在 1970 年立法机构 改组法案通过后的 10 年间,国会的私人助理、委员会成员及专业工作人员由数千 名增加到两万名以上。与此同时,行政部门人员数量也出现激增。大量的工作人员 希望将更多的分析报告呈送给总统和国会,因此他们对智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一些学者指出: “尽管看起来国会和行政部门内不断增多的专业人员及在政府内建 立政策研究机构将会减少对智库的需求,但事实恰好相反。 ” 由此可见,各政府部 门为争夺政策主导权及赢得公众的支持都需要有独立的政策来源渠道,这为美国众 多智库兜售思想主张、施加影响提供了机会。 美国实行联邦制,政治权力由联邦政府、50 个州政府以及数以千计的市、县和 其他管理当局分享。这样一个权力分散的政府增加了政策专家发表意见的机会。而 且,不同层次政府的经常性竞争也增加了对政策咨询机构的需求,为智库接近政策 制定者提供了机会。 此外,美国还存在相对虚弱的政党。两大主要党派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没有自己 正式的政策研究机构(附属于民主党领导人委员会的进步政策研究所是惟一的例 外) ,在竞选中,竞选者可以发表迎合选民的政策主张。弱党派性在国会表现得 更为明显,议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意愿来投票,而不一定要与本党的一般或多 数立场相一致,也不用担心因此受到惩罚。这样,国会中的议员都可以对重要的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 ,时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9 页。 donald e. abelson, american think-tanks and their role in u.s.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1996, p.47. michael kramer, “the brains behind c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理厂服务事迹范文
- 2026届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 《兼职劳务协议》模板
- 幽默用电安全培训课件
- 巡察经验介绍课件
- 岩石书的课件
- 尾矿工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小鸭找朋友Flash课件在线
- 加盟连锁分公司合同范本-区域独家经营权协议
- 工艺品市场调研与行业分析合作协议
-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电子教案
- 承包铁塔维护合同模板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职业伦理》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个人出行安全承诺书合同(2篇)
- DB11-T 2021-2022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服务与管理规范
-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课件学习教案
- 安永校招在线测评真题
-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 质量信得过班组培训课件
- DL∕T 1768-2017 旋转电机预防性试验规程
- 妇科手术后腹胀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