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江苏地理专题复习练习.doc_第1页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江苏地理专题复习练习.doc_第2页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江苏地理专题复习练习.doc_第3页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江苏地理专题复习练习.doc_第4页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江苏地理专题复习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地理专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4题。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A图、图 B图、图 C图、图 D图、图2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起点位于A南京 B扬州 C淮阴 D苏州4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热力性质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现代洪泽湖湿地是个比较年轻的湖泊,约在公元12世纪时才初步形成。读“洪泽湖湿地水域水系图”,回答5-6题。5.读洪泽湖湿地水域水系图,得出的正确分析判断是A.该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受洪泽湖调节作用最明显的是长江C.该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D.洪泽湖位于我国鲁西南地区6洪泽湖洪涝灾害频繁,与该湖洪涝灾害无关的是A.泥沙不断淤积,湖泊蓄水量有限 B.入湖水系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的水量C.湖水下泄通道不畅 D.每年雨季5月开始,10月结束,雨季长宋代诗人苏轼在舶棹风中说:“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据此回答7-8题。7.“三时”是指A.春分后半个月B.清明后半个月 C.夏至后半个月 D.冬至后半个月8.“黄梅雨”的成因是A.夏季风遇到江南丘陵遭阻挡B.冷锋作用的结果C.暖锋作用的结果D.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徘徊在江淮一带下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9-10题年份总人口(万人)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家庭户规模(人)19533767.29 4.49 14.78 4.1919644452.21 3.7114.834.0919826052.11 5.5515.823.9119906705.61 6.7921.243.6620007438.01 8.7641.493.239.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B.最近十年江苏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10.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图4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4题11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群图中显示该地城市主要分布在A河流沿线 B资源丰富地区 C沿海港口 D冲积扇平原12圈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均为重要的旅游城市其中以园林美为主要特色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丙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是A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B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C世界重化工基地和外贸基地 D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4关于该地区所在经济地带未来发展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扩大耕地面积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 充分发展技术创新优势 大力发展水电站、交通、电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A B c D15.下面是太湖边缘某处表层水温日变化图,9日与10日的两条气温日变化曲线有较大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A、测量误差 B、10日有台风影响C、9日受寒潮影响 D、9日是阴天,10日是晴天二、双项选择题:长江下游是我国城市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结合图10,判断16-18题。图1016江苏省工业城市中,人口超过100万的是: A B C D17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为保护和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有:A绝对禁止在长江边建工厂 B控制和治理生产、生活污水,保护长江水质C在长江中挖泥挖沙,拓宽加深长江河道,增加污水的排放量 D保护长江及沿岸地区的珍稀动植物资源18我省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相比:A城市化起步晚 B城市化速度快 C城市化水平高 D逆城市化现象严重 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19-20题。19、江苏南北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观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0、江苏沿江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有A、自然条件优越 B、工农业比较发达 C、大量廉价劳动力 D、丰富的矿产资源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据此回答21-23题。21、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处在季风气候区 D海运便利22、关于目前江苏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镇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 B三个都市圈全部在我国南方地区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省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23、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A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区 B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C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 D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水平高达48。但苏南、苏北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差异较大。据此回答24-25题。24、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交通方式的差异25、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C苏中地区要搞好沿江地区开发D苏北地区首先应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农业,暂缓发展工业三、综合题:26北京、南京和上海都是我国著名的城市。南京是我国第十届运动会的主会场,2008年北京将要承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上海将要承办 “世博会”,如何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他们面临的共同课题。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是三个城市各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7分):城 市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A气温1.84.56.813.517.822.427.928.222.818.112.55.8降水426378108116154142107152455138B气温-3.8-1.33.214.219.424.827.124.919.214.43.5-2.1降水2.33.33.712.421.268.519624565.211.83.22.6C气温1.23.67.314.718.223.529.128.621.316.810.73.9降水263883991011478274125814231(1)表中与北京、上海所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是 、 (填字母代号);(2)北京和南京都是千年古城,上海的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却一跃而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促使北京、南京经久不衰的有利因素是 ;促进上海后来居上的因素很多,最有利的是 。(3)当前北京和南京的城建工作主要是加强老城区的改造,这就产生了文物保护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北京的胡同,应该拆还是留?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海市的主要目标在于浦东新区的开发,1990年开始启动。请问:开发浦东有何意义?(4)冬天来了,滑雪成为许多人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据报道,北京有17家利用人造雪而运营的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利与弊。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进口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小商品生产为主导。温州乡镇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l)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2)浙江温州模式的企业区位,按投入的要素看多属于 指向型工业;该地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其最主要的优势是 ;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该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3)请结合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兴工业的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28.读下面两幅地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1)由图中可以看出,目前江苏省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度位于 。从工业地区的角度分析,我国各地出现的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是 而形成的工业地域,其目的是 。(2)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建在图中位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至少答4点)(3)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试比较苏南、苏北在农业发展中国土整治的不同侧重点。29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7分):(1)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_ 和_ 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2)从1985年到2000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_。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3)2l世纪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为_城市。绿地系统在该类城市模式中显得格外重要,请对照图13,说说“环状+楔状”城市绿地系统的优点:_。30读图17,完成下列要求:(13分)(1)在图中补画淮河流域北部界线。(2)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你认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探究其发生的原因?(3)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至少列出三条)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我国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图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材料三: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材料四: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年份总人口(万人)每百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家庭规模(人)19533767.294.4914.784.1919644452.213.7114.834.0919826052.115.5515.823.9119906705.686.7921.243.6620007438.078.7641.493.23(1)、材料一中所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 ,图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主要港区沿 (河流)分布。图中长江以南属于 文化副区。C城市的名称是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E、缓解老城区衰落(3)、根据材料三简评江苏加快沿江开发的区位优势条件。(4)、根据材料四可看出江苏人口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2. 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及东线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请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北差异的主要成因;南水北调东线需要逐级抽水直至过了 才能自流输水,该处地势高的原因是 ;试比较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各自的优缺点;缓解华北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除南水北调外还有 。33江苏省依据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正在规划发展三大都市圈,它们分别是:以徐州为中心的徐州都市圈、以南京为中心的南京都市圈、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中心的苏锡常都市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13(1)图13中代表南京、徐州、苏州的字母分别是 、 、 。(2)分析江苏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变化中的过渡性。(3)在苏南工业发展中,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两大因素逐渐成为制约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西部大开发,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34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图16,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0分) 江苏地理专题练习答案D A B B C 洪泽湖位于我国淮河流域,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雨季降水集中,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严重,河水排泄不畅。该地区西北较高,东南较低。D 该地区每年67月为梅雨季节,降水集中,支流同时来水,易引发洪灾。C 梅雨一般在6月,而此时梅雨已结束,是夏至后半个月。D 梅雨形成是因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的准静止锋,在江淮一带徘徊。A B A B B C DAD BD BC BC AB CD BD 26(17分)(1)B、A(各2分)(2)长期作为行政中心(或政治因素) ; 交通位置优越(或水陆交通便利)。(各2分)(3) 规划文物价值较大的一定区域严格保护并开发相关的文化产业,一般的则根据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可以拆迁。(2分,言之成理即酌情给分)浦东新区的建设解决了上海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城市问题(或有效地控制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规模),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同时以浦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4分) (4)北京冬季气温低,建滑雪场可以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但北京冬季缺水严重,人工造雪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浪费了能源,应予以限制。(3分)27(共10分)(l)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好;紧临我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上海,作为上海经济腹地的苏锡常受上海的辐射作用,便于获得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京沪铁路、京杭运河和长江航道经过此地,水陆交通便利(4分)(2)廉价劳动力(2分) 生产成本低廉,商品价格低(2分)(3)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国际市场(4分)试题解析:(1)在分析苏南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区位条件时主要是从社会经济条件角度分析。(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相似之处就是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3)在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特色中,该地区重视各工厂的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加大产品的研究开发、即使把握市场信息等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学习借鉴的地方。28.(1)苏南或长江三角洲 规划形成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2分) (2)合理 原因是:位于垂直于城市主导风向的郊外;有长江作为天然的卫生防护带;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带;接近南京及长三角消费市场;科技雄厚;铁路、公路、水运便利等。(任答4点给全分)(5分) (3)苏南地区:改造红壤、防治水土流失、综合开发低山丘陵;苏北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营造农田防护林等。(7分)试题解析:(1)本题关键对图中内容的提取和准确的文字描述。在工业地域中分为自发形成和规划形成两类,其中我国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进入区内的各类企业是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2)考察南京化工带的区位因素应从工业的一般区位和环境区位等方面加以分析。(3)苏南地区除太湖平原外,大部分属于江南低山丘陵。江苏北部淮河以北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其国土整治应与华北平原一致。29(17分)(1)答题要点:地形气候河流(3分)(2)答题要点:城市数量增多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出现了城市群(带)(答出3点,给6分)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分)(3)生态(2分) 答题要点:“楔状”绿地,有利于清新的空气引入城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环状+楔状”绿地,有利于城郊融为一体,美化了城市景观;“楔状”绿地也可成为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卫生防护带(4分)(写出其中2点,即给4分)30(13分)(1)画图:沿北侧支流的源头,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线,即给2分。(2)答题要点:地形特征、水系特征、植被状况、降水状况、水文状况、人类活动等。(涉及一个方面给1分)(5分)(3)答题要点:修建水库;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加固堤防;开挖入江(入海)水道;退耕还湖等(至少写出3点,每点2分。紧扣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6分)31(12分)(1)、交通运输条件、黄浦江、吴越 、 镇江(4分)(2)、ABC(2分)(3)、亚热带湿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紧靠长江,离海较近,水运方便,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条件好;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科技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开放。(任答三点即可,但需有社会与自然方面的内容)。(3分)(4)、江苏总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规模有变小的趋势(4分)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乡镇企业较发达人,外省人口迁入较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营养状况大有改善,老年人口增多;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发展快,大量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婚育观念改变,少生优生使家庭规模变小(4分)3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