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论文)《鲁班经匠家镜》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万历刻版鲁班经匠家镜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它的刻版精美,远胜于以后的各种版本。 崇祯本的编排顺序与清代的通行本相同。清代及之后的版本很多,内容的技术性逐渐减少, 社会文化性增强,成为一种延承传统民间营建文化的书籍。 鲁班经匠家镜是以鲁般营造正式为底本增编而成,其他内容来源包括新刻法 师选择纪等书籍和匠师间的抄本口诀。鲁班经匠家镜成书早期流传在以江南为中心的 华东、华南地区,随着“香山帮”匠人在各地的营建活动,传播遍及长江南北,其影响一直 延续到近现代。 明清时期民间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风水术的影响,至鲁班经匠家镜通行以后,民间 建筑风水就直接以此书为依据了,不再直接受到风水师的影响。 鲁班经匠家镜也是一本完整记录明中后期以来南方成熟的民间建筑体系的重要书 籍,全面反映了民间营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技术内容,记录了民间营建步骤、常用架式和建 筑类型、建筑度量体系以及各种类型的家具式样等。 鲁班经匠家镜是一部流传至今的完整的民间木工行业的专用书,既包含民间营建技 术内容,又包含营建文化内容,是承前启后的民间营造全书,从中可隐约看出当时木构建筑 演变的轨迹。 关键词:鲁班经匠家镜,营建,风水,民俗 a b s t r a c t t h e ( j i a n g j i aj i n g ) i np e r i o do fw a nl ii st h ee a r l i e s te d i t i o ne x i s t e dn o w m s q u a l i t yi sm u c hb e t t e rt h a na n yo t h e re d i t i o na f t e ri t t h es e q u e n c eo fc h o n g z h e ne d i t i o ni st h es a m ea st h en o r m a le d i t i o ni n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c o n t e n to f w h i c hr e d u c e dt e c h n o l o g ya n de n h a n c e ds o c i a lc u l t u r e a n da tl a s ti tb e c a m ea b o o kt h a th a dc o m ed o w nap o t i o nt r a d i t i o n a lf o l k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c u l t u r e s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i s e d i t e do nt h eb a s eo f ( l ub a ny i n gz a oz h e n gs h i ) i t i n c l u d e snk ef as h ix u a nz ej i )a n do t h e rb o o k sa n dt h ec r a f t s m a n s r e c o r d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i sp r e v a i l i n gi nt h ec e n t r eo fj i a n gn a na r e ai n c l u d i n g e a s ta n ds o u t hc h i n a w i t ht h ea c t i v i t i e sa l lo v e rt h ec o u n t r yo f “x i a n gs h a n b a n d t h eb o o ki sk n o w nt ot h ep e o p l ei ns o u t ha n dn o r t hy a n gz ir i v e r a n di t s a f f e c t i o nc o m ed o w nt i l lr e c e n t l y y e a r s d u r i n gt h ey e a r so fm i n ga n dq i n g ,e v e r ya s p e c to fl i v i n gc a n ta v o i dt h e a f f e c t i o no ff e n gs h u i a s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a p p e a r s t h ef o u 【b u i l d i n gr e g a r di t a sd i r e c t i o na n da r e n td i r e c t l ye f f e c t e db yt h ef e n gs h u ia n yl o n g e r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i sa nv e r yi m p o r t a n tb o o kw h i c he n t i r e l yr e c o r d st h em a t u r e f o l kb u i l d i n gs y s t e mi ns o u t hs i n c em i d d l em i n ga n dl a t em i n g m e a n w h i l e t h e b o o ke n t i r e l yo p e n su pt h ef o l kb u i l d i n gc u l t u r ew h i c hr e f e r e n tt oe v e r ya s p e c t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a l s or e c o r d st h es t e p so ff o l kb u i l d i n g ,b u i l d i n g s t y l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m e a s u r es y s t e ma n dd i v e r s eo ff u r n i t u r e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i sa ne n t i r e l yf o l kw o o dt e c h n i cb o o kf o rs p e c i a lu s e i tn o t o n l yi n c l u d e st h ef o l kb u i l d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b u ta l s o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c u l t u r e a n di ti s ab o o ko ff o l kb u i l d i n gt h a ta b s o r bt h ee x p e r i e n c ef r o me a r l yy e a r sa n de f f e c t n o w a d a y s k e y w o r d :( j i a n g j i aj i n g ) ,y i n gj i a n ,f e n gs h u i ,l o c a lc u s t o m s 内容摘要 万历刻版鲁班经匠家镜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它的刻版精美,远胜于以后的各种版本。 崇祯本的编排顺序与清代的通行本相同。清代及之后的版本很多,内容的技术性逐渐减少, 社会文化性增强,成为一种延承传统民间营建文化的书籍。 鲁班经匠家镜是以鲁般营造正式为底本增编而成,其他内容来源包括新刻法 师选择纪等书籍和匠师间的抄本口诀。鲁班经匠家镜成书早期流传在以江南为中心的 华东、华南地区,随着“香山帮”匠人在各地的营建活动,传播遍及长江南北,其影响一直 延续到近现代。 明清时期民间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风水术的影响,至鲁班经匠家镜通行以后,民间 建筑风水就直接以此书为依据了,不再直接受到风水师的影响。 鲁班经匠家镜也是一本完整记录明中后期以来南方成熟的民间建筑体系的重要书 籍,全面反映了民间营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技术内容,记录了民间营建步骤、常用架式和建 筑类型、建筑度量体系以及各种类型的家具式样等。 鲁班经匠家镜是一部流传至今的完整的民间木工行业的专用书,既包含民间营建技 术内容,又包含营建文化内容,是承前启后的民间营造全书,从中可隐约看出当时木构建筑 演变的轨迹。 关键词:鲁班经匠家镜,营建,风水,民俗 a b s t r a c t t h e ( j i a n g j i aj i n g ) i np e r i o do fw a nl ii st h ee a r l i e s te d i t i o ne x i s t e dn o w m s q u a l i t yi sm u c hb e t t e rt h a na n yo t h e re d i t i o na f t e ri t t h es e q u e n c eo fc h o n g z h e ne d i t i o ni st h es a m ea st h en o r m a le d i t i o ni n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c o n t e n to f w h i c hr e d u c e dt e c h n o l o g ya n de n h a n c e ds o c i a lc u l t u r e a n da tl a s ti tb e c a m ea b o o kt h a th a dc o m ed o w nap o t i o nt r a d i t i o n a lf o l k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c u l t u r e s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i s e d i t e do nt h eb a s eo f ( l ub a ny i n gz a oz h e n gs h i ) i t i n c l u d e snk ef as h ix u a nz ej i )a n do t h e rb o o k sa n dt h ec r a f t s m a n s r e c o r d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i sp r e v a i l i n gi nt h ec e n t r eo fj i a n gn a na r e ai n c l u d i n g e a s ta n ds o u t hc h i n a w i t ht h ea c t i v i t i e sa l lo v e rt h ec o u n t r yo f “x i a n gs h a n b a n d t h eb o o ki sk n o w nt ot h ep e o p l ei ns o u t ha n dn o r t hy a n gz ir i v e r a n di t s a f f e c t i o nc o m ed o w nt i l lr e c e n t l y y e a r s d u r i n gt h ey e a r so fm i n ga n dq i n g ,e v e r ya s p e c to fl i v i n gc a n ta v o i dt h e a f f e c t i o no ff e n gs h u i a s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a p p e a r s t h ef o u 【b u i l d i n gr e g a r di t a sd i r e c t i o na n da r e n td i r e c t l ye f f e c t e db yt h ef e n gs h u ia n yl o n g e r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i sa nv e r yi m p o r t a n tb o o kw h i c he n t i r e l yr e c o r d st h em a t u r e f o l kb u i l d i n gs y s t e mi ns o u t hs i n c em i d d l em i n ga n dl a t em i n g m e a n w h i l e t h e b o o ke n t i r e l yo p e n su pt h ef o l kb u i l d i n gc u l t u r ew h i c hr e f e r e n tt oe v e r ya s p e c t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a l s or e c o r d st h es t e p so ff o l kb u i l d i n g ,b u i l d i n g s t y l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m e a s u r es y s t e ma n dd i v e r s eo ff u r n i t u r e ( j i a n gj i aj i n g ) i sa ne n t i r e l yf o l kw o o dt e c h n i cb o o kf o rs p e c i a lu s e i tn o t o n l yi n c l u d e st h ef o l kb u i l d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b u ta l s o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c u l t u r e a n di ti s ab o o ko ff o l kb u i l d i n gt h a ta b s o r bt h ee x p e r i e n c ef r o me a r l yy e a r sa n de f f e c t n o w a d a y s k e y w o r d :( j i a n g j i aj i n g ) ,y i n gj i a n ,f e n gs h u i ,l o c a lc u s t o m s 声明尸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撰写成博士学位论文= = 整盘逛经匡塞鱼滏硒塞:。除论文中 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红惫妇心 2 0 0 4 年9 月2 1 日 导言 1研究的意义 1 1 认识社会形态 明代中后期是社会的重要转型期,成书于明代中后期的鲁班经匠家镜是 认识当时社会状况、建筑文化形态的媒体。 元、明、清( 1 2 7 1 1 9 1 1 年)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政治、经济、文化的 发展都处于迟缓状态,有时候还出现倒退现象,因此建筑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其 中尤以元代和清末为甚。1 称这个时期为后期,而不是晚期或者末期,是根据社 会发展状况出发来分析的。清末由于外国工业文明的侵入,中国社会的发展偏离 了原有的轨道,而社会状态当时正处于发展的高峰之后,还没有达到这一波发展 的结束状态,因此不称为晚期。2 明朝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这个周期的上升与高峰期,明代前期为了巩固政 权,采用了各种发展生产的措施,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明代中后期,在 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社会文化方面,由于是汉族重新建立起来的朝代,明初重新树立传统汉文 化的权威,国家对思想文化钳制很厉害,尊崇程朱理学,处于一种“述朱 时期, 没有个人见解。有人曾这样描述:“明兴,高皇帝立教著政,因文见道,使天下 之士一尊朱氏为功令。士之防闲于道域,而优游于德囿者,非朱氏之言不尊。 3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的思想趋于统一,传统备受重视。明代正德时期开始, 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思想文化开始由明初的保守、沉闷,逐渐转变成革新、活跃, 至万历中期,是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市民文化期,表现为争取思想自由,憧憬人 伦世俗的生活情趣,不屑于以贤圣为冠冕的教条。这种社会思潮及其各种生活风 俗在明代中后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明代中后期,封建传统文 化崩溃,社会文化混乱,这种混乱之下,预示着一种共同的趋向,出现了晚明清 初以“务实为趋势的“实学思潮。 1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1 年。第4 3 页 2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分期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根据王记录: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 0 0 2 年 第6 期,文中分析了很多观点,比较成功的方式,如白寿彝从四个方面考虑分期,一是史学与政治的关系, 如何相互影响并出现不同特点;二是历史理论、历史观点及史学思想如何一步步出现新内容,或者曲折倒 退;兰是史书编撰、文献学如何不断推进;四是新的史学领域如何被不断开拓。这样,把综合研究与贯穿 古今结合起来,把社会因素与史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问题比较全面。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分期,常常是按照历史朝代的自然阶段作为主要依据。以历史朝代的自然阶段为据进行 分期,好处是可以使人们在自己所熟悉的历史时段中去认识该时段建筑的发展面貌。缺陷是往往是把自成 系统的建筑发展史的内容切割得支离破碎,很难描述出建筑文化在纵向上的发展进程。 因此,比较合理的分期方式是综合考虑建筑文化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参考历史朝代的自然阶段,来进行 建筑历史阶段的划分。明代建筑是我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清代是它的延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大的 发展段落。 3 何乔远:名山藏, 儒林记上,转引自陈宝良:悄悄散去的幕纱一明代文化历程新说,陕西人民教 育出版社,1 9 8 8 年第一版,第3 页 2 从地域角度看,明代的南北差异体现在社会文化、经济、建筑等各个方面。 西晋永嘉之乱和晋室南迁,带来了南方社会文化的发展,又经过了唐代安史之乱、 宋末金人入侵两次的汉文化的南迁,到了明代“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才薮 已经 非常明显,江南成为兴盛的经济文化中心。南北差异明显,也有各自的弊端,江 南的社会风俗,据顾炎武考察,失之于轻薄奢淫,这是梁、陈诸帝之“遗风。1 江南的工商业城镇非常发达,出现了很多新兴城镇,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这里出 现。 明初虽然三都的建设,但是由于处于经济的恢复时期,因此建筑风格质朴, 注重实用,朱元璋多次强调节俭朴实的方针,因而洪武之世,南京一直不曾大兴 苑囿。民间建筑受制度严格约束,没有逾制的现象。正德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 带来地方建筑的空前繁荣,又以江南地区为盛,明初所规定的住宅制度此时名存 实亡,逾制现象很严重,从现存的明晚期的数以百计的住宅看,高大华丽,雕刻 精美。鲁班经匠家镜成书于明代中后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最 后阶段的高峰时期,它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社会的文化风俗、建筑营造 形态,作为媒介物,通过对它的解读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社会的重要转 型,具体直观地还原当时的建筑文化。 1 2 了解建筑演变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承上启下的时期,鲁班经匠家镜体现了 建筑体系的演变。 在北宋以后,北方辽金兴起和元朝统一中国,使中原的技术广传北方,蒙古 军队经西藏进入中国,又带来了藏族文化。明朝统一后,大量南方工匠参加了三 都的建设,使南方建筑技术进一步与北方技术融合。由明至清,在辽宋金元的基 础上又汇聚了我国各地方各民族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精华,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 高潮。从建筑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建筑类型增加,除了以前的宫殿庙宇等类型, 更多地出现了世俗的商业性的建筑和民间园林等,群体空间布局达到了前所未有 的高度,建筑材料更加广泛应用,建筑装饰效果和手段更丰富多样,建筑设计施 工组织更加紧密地分工合作。 明朝前期处于秩序和生产的恢复阶段,整个社会有一种循礼、简约、拘谨的 风气,建筑技艺多承袭宋元遗规。到了明朝的中后期,经过百年政治、经济、文 化的孕育和建筑时间的锤炼,逐步形成了明朝建筑特有的面貌,这是一个富有建 筑成就和创新发展的时代。 明代的官式建筑气魄宏大,不同于宋代的华丽精美,色彩灿烂的琉璃瓦屋顶、 白色石台座、红墙、彩画形成了华丽的风格,与金元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不同于 唐代的朱柱、白墙、青瓦的建筑风格。单体建筑向新的定型化发展,取消角柱升 起等做法,使屋面曲线平直,出檐减小、屋角起翘短促,使整个建筑外形显得较 为拘谨,但是同时增添了几分凝练和稳重。建筑构件的变化,梁断面加大,取消 月梁、梭柱等做法,直线条加强了建筑整体的壮拙的感觉。 1 陈宝良:悄悄散去的幕纱一明代文化历程新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8 8 年第一版,第1 5 页 建筑技术上看,明代开始的大量出现的,通过加大梁的横向尺寸,增加构架 稳定性,来简化构架体系,既可以看作是一种不得法的改革,也可以看作是旋工 制材技术的进步。早期的梁袱断面高宽比为2 :1 或者3 :2 ,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更加重要的是制材技术的要求,是早期裂解和砍斫制材的遗意,可以尽可能充分 地使用材料。随着解料工具的进步,框锯的普遍使用,既要保证结构断面的大小, 又要最小的截料量,那么接近方形的断面是最合理的结果。1 明代在继承宋元建筑传统的基础上,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水 平,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清代是在此基础上的成熟发展。鲁班经 匠家镜成书于这个时期,必然包含了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变革方方面面,从中 可以看出当时营建的过程、各种结构架式、施工工具等各方面的内容,是研究明 代中后期鼎盛时期建筑的一个合适对象。 1 3 民间营建典籍 鲁班经匠家镜是现在保存完整的、唯一的一部民间建筑的营造典籍,并 且曾经广泛长期地影响了民间房屋的营建。 明代江南一带的地方建筑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北方官式建筑的风格。大木作发 展了宋代的厅堂月梁和单斗只替等做法,梁的形式多样,除月梁外,还有园作、 长方形、圆形剜等多种形式。小木作精工细作,式样繁多。家具简洁、精美,构 成清新精致的室内效果。 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按性质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官书,由当时政府所制定 的关于建筑制度、技术、人工材料定额等的规章法令等。最早的汉代发现的考 工记是最早的一部。宋末年有李诫所撰营造法式。元代的经世大典其 中“工典”一项,与建筑有关的占一半以上,它的大部分已经毁于清末八国联军 的入侵。明代的制度,多数纳于明会典中,另有一些公文程式的规章,如工 部厂库须知,但没有能和营造法式相比的技术性著作。清代有工部工程 作法和内务府匠作则例,主要是建筑中各工种的用料用工规定。二、民间 著作,北宋初年的喻浩所著的三卷木经是一部技术书籍,在北宋末年失传。 还有文人所写的洛阳名园记、吴兴名园记、长物志、园冶、工段营造 录古今秘苑等。明代的鲁班经匠家镜是一部重要的民间建筑著作,是 流传至今的一部完整的民问木工行业专用书。2 鲁班经匠家镜既包含了技术内容,又包含了建筑文化的内容,因此有重 大的价值。本书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以广大民间房舍、木制家具、室内陈设用具为 内容的著作,书中保存了当时的许多做法、常用尺寸、术语、工具图样和施工场 景,技术内容丰富。本书是由民间抄本、口诀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包含大量 的营建过程中吉凶宜忌的内容,是研究民间建筑文化的重要资料。此书曾广泛地 流行于民间,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是民间传统营建的指导书籍,通过对它的研究, 可以更理性地认识复杂多变的传统民间建筑。 1 根据李浈: ,文物 1 9 6 2 年第2 期 选择纪与鲁班经匠家镜同样是新刻石函平砂玉尺经的四种附书的其中 一种,只是残本只余下了五页半而已。 另外本应属于鲁班经匠家镜一书的内容,也有判断错误。文中认为“又 有唐李淳风择日故事一页,按其内容不应置于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之前, 可能亦是误装,而后来诸本竞沿袭未改。”对照全本万历版鲁班经匠家镜,李 淳风的择日故事是卷三关于立柱上梁联的典故。唐代李淳风代人择日,选了一个 十恶大败之日,唐太宗刚好经过,李淳风对自己择曰的解释是“今日紫薇临吉地, 诸凶神皆避也。 紫薇星是天上三垣之一,因其中有天皇大帝星,后来引申皇帝 也为紫薇星。正好说完,唐太宗驾至。鲁班经匠家镜原文总结说:“今人家贴 此,是此故事也。”因此这个择日故事紧接在“工完禳解咒之后,并不是误装 于书中,而就是原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上的两条只是由于没有发现全本而出现的局部误判而已,但是认为“驼峰、 垂鱼、风箱三项不应混入家具之内”并不准确。鲁班经匠家镜是一部南方民 问的工匠用书,江南民间营建中有花作的工种,主要是门窗、栏杆、挂落等内容, 属于大木作范围,小木作则专门指制作器具之类,江南的花作相当于官式分类中 的小木作工作内容。书中的这一部分包括了家具、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三部分, 驼峰和垂鱼是建筑的附属构件,属于花作的内容,因为花作和小木作工匠工作的 范围,相对于大木作制作结构构架的工作内容,比较相近,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 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风箱则是生产用具,与崇祯本在此部分增加的算盘、手水 车、踏水车、推车四项,性质相同,不是混入的。 文中判断鲁般营造正式是鲁班经匠家镜的最早版本,这是当时普遍 的观点。1 9 8 5 年,陈从周在影印明鲁般营造正式序1 中,也认为两书是相同 的一部书。 对于鲁班崇拜、鲁班秘书、灵驱解法洞明真言一类的内容,没有加以分析, 比较简单地定义为封建迷信,联系到此文写作时候,社会思想上对于传统的民间 文化,特别是民间神崇拜、风水术等内容比较轻视,常常简单看作为迷信愚昧落 后的内容加以抛弃,因此作者也持有这种观点。 2 2 郭湖生的研究 1 9 7 7 年郭湖生编写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在( 鲁班经) 评述小节中, 对此书的几个版本的承袭关系、内容异同和历史价值,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这个评述,是现在对于鲁班经匠家镜全书的比较完整的一个评价和分析, 绝大多数推断在现在看来都还非常准确。在2 0 0 1 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元、明卷“建筑著作”的章节中,作者何晓昕还持有相同的观点和结论。 评述文中论述了书的主要内容、作者、流传范围等各方面的内容,并且简单 对比了书中的图式和现存的明代遗物,推断它是研究民间建筑( 特别南方) 的重 要史料。 1 陈从周:影印明( 鲁般营造正式) 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8 5 年 6 文中认为从书中可以了解到的技术情况有:一、当时民间房舍的施工步骤; 二、反映当时的工具、定位技术水平;三、记录了常用建筑类型和建筑尺度;四、 与农业生产有较密切的关系。 评述认为“秘诀仙机”部分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资料,对当时意 识形态在建筑领域的反映研究,有重大史料价值。“鲁班秘书”是工匠的武器, 而“禳解类 、“真言秘书”等是为雇主服务。“鲁班秘书共2 7 条,其中对雇主 有利的仅占九条,三分之二是对雇主可以产生凶死、败家、充军、流浪之类的后 果的,这当然是要给雇主施加压力,反映了木工与雇主之间斗争的尖锐。 评述认为鲁般营造正式和鲁班经匠家镜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用必 要把它们分开谈。”认为前者是鲁班经匠家镜的前身。 2 3 近期的研究 这之后对于鲁班经匠家镜全书的研究,大都没有超出以上的研究范围和 深度。 陈增弼发表( 鲁班经) 与( 鲁班营造正式) 1 一文,文章的细目为:一、 鲁班经是怎样一本书,二、鲁班经与鲁班营造正式不是同一部书, 三、鲁班经的祖本问题,四、鲁班经各种版本简介,五、鲁班经是研 究明代家具的重要文献。文中观点,基本上与郭湖生的评述文相同,只是在第二 小条目中,明确地提出了两书不是同一本书的观点。但是对于鲁班经匠家镜 的价值判断,仅仅强调了它是明代家具的重要文献,似乎低估了此书的价值。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元、明建筑卷“建筑著作”的章节中,归纳通行本的 鲁班经匠家镜主要内容有:一、木匠行业的规矩、制度和仪式;二、民间屋 舍的施工步骤、方位选择、时间选择的方法;三、鲁班真尺的用法;四、民间日 常生活用具包括家具、农具的做法;五、当时流行的常用房屋构架形式和建筑构 成、名称;六、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如祭祀鲁班仙师的祈祷词、各工序 的吉日良辰、门的尺度、建筑构件和家具的尺度、风水、厌胜禳解的符咒和镇物 等。对于本书的流传变化的论述,仍旧承袭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内容,显 见的作者并不知道这时候已经发现的万历版全本鲁班经匠家镜 2 4 单项内容研究 另外,又有一些侧重鲁班经匠家镜中某些单方面内容的研究。 王世襄( 鲁班经匠家镜) 家具条款初释2 一文,对鲁班经匠家镜中有 关家具的条目进行了整理研究,在5 2 条家俱用具的条目中,选择整理解释了“真 正 算做家具的3 5 条,每一条都按录文、较字、释词、释条、附图五部分来注 释。到目前为止,这是有关鲁班经匠家镜中家具资料的最完整的注释。 1 建筑历史与理论( 第三、四辑) 1 9 8 4 年2 月 2 故宫博物院院刊1 9 8 0 年第3 期和1 9 8 1 年第l 期 7 1 9 9 3 年出版了荷兰学者鲁克斯( k l a a sr u i t e n b e e k ) 的研究专著c a r p e n t r y a n db u il d i n gi nl a t ei m p e r i a lc h i n a as t u d yo ft h ef i f t e e n t hc e n t u r y s m a n u a ll u b a nj i n g ) 1 ,对家具部分的内容也有研究。 在王世襄的引述中,对于第3 5 条“柜式”,“他( 鲁克斯) 指出此条所谓柜 当为和箱近似的家具,而不是有竖开门的立柜。他引用明刊本新编对相四言 一书中的柜图式及r o s yc l a r k e 所著日本古代家具( j a p a n e s ea n t i q u e f u r n i t u r e ,w e a t h e r h i l l ,1 9 8 3 ) 中有安轮的箱具为证。”可见,鲁克斯的研 究比较深入,参考的资料的范围也比较广,不只限于中国古代的文献研究。 但是,王世襄并不同意他的这个看法,“惟本人不同意鲁克斯将柜足较宽一 面用在柜的侧面,故图6 2 柜轮的安装及其推动方向均和鲁克斯的设想及图式不 同。”因而也可以猜测,鲁克斯的研究同王世襄的( 鲁班经匠家镜) 家具条款初 释一文相似,以原文的解读为主要内容之一。 2 0 0 3 年8 月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新刊京板工师雕刻正式鲁班经匠家镜一 书,由李峰整理,作为“故宫珍本丛刊精选整理本丛书一术数”丛书的一种。 把鲁班经匠家镜作为一种术数之书加以注释,比较详尽地注解了书中的风水 术数内容。 但是并不能说是对相关内容的科学研究,这是因为作者所站的角度的原因。 作为风水家去研究,和作为客观的第三者去研究,这两种视角很不相同,也会得 到不同的结果,本书作者的研究应该属于前一种情况,作者引用了清协纪辨方 书和各种通书,从风水术数的义理和辨伪的角度注释了鲁班经匠家镜,目 的是对风水术数进行正本清源的工作,还各种术数以本来面目,并尽可能搞清楚 历史上各种术数的来龙去脉,及原本的运用方法,如“古代阴阳宅到底是根据什 么原则来选择的? ”等等。作者显而易见是一位研究风水术数的行家,并不是从 建筑历史的角度出发研究问题,但是因为他认为鲁班经匠家镜是一部传统的 建筑术数书籍,因此作者李峰在研究中也参考了一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如 程建军著风水与建筑、杨鸿勋著宫殿考古通论、傅熹年著中国古代城市 规划建筑群布局等书,仅仅是简单地引用,但是这些引用从建筑研究角度看并 不准确,比如用官式建筑来例证书中民间房舍的架式等。 3 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 3 1 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鲁班经匠家镜万历新版本的发现,以前的一些关于此书的版本演变 的判断,已经不准确了。其他方面的研究进展,比如对于风水术、民间社会的最 新研究,带来了许多新的观察问题的观点,以此为出发点,鲁班经匠家镜版 本的演变时间范围可以一直扩展到近代,内容演变也应该扩大,曾经并不包括的 现代变体也就包括进了分析的范围,需要在更宽的范围内分析鲁班经匠家镜 版本的演变与演变的源流。 笔者没有找到这本书,只是通过王世襄锦灰堆的注释中见到了书名和少部分内容 8 中国古代工匠的技艺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师徒关系传递下来,并且在实践中 逐步验证积累,逐步发展提高。更多的技术传授,是师徒间的薪火相传,现在很 难直接清楚地了解技术水平演进的过程。鲁班经匠家镜是少有的一部民间工 匠的技术书籍,包含了对当时建筑技术的比较直接的记载,对他进行研究,在对 照现在遗存的建筑实物,就可以更好地了解鲁班经匠家镜流传时期的建筑历 史情况,进一步勾画出当时生动的社会生活状况,得知中国人生活历史的演变。 所以需要对鲁班经匠家镜包含的民间营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文化是一种连续的文化,从两千多年前一直到近代,虽然几起几落,但 是没有很明显的中断或者改变。同一个历史时期观察,整个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国家权力和民间社会,并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民间社 会和国家彼此包含。具体到中国古代传统营建,民间营建与国家的官式营建,都 根植于传统营建文化,风水选择术是其中共同的内容。透过风水选择术一类的宜 忌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密不可分,官式营建更多地体现权力,而民 间营建文化更多地反映在各种禁忌、选择与禳解,起到了自我暗示的作用,使营 建的技术过程具有了文化的意义。 明中后期,社会财富有了很大积累,经济更加发展,民众居住在满足基本的 生理需求基础上,必然提出更多的心理文化上的要求,这直接带来了风水选择术 的广泛传播,和对民间营建过程中的深入渗透。鲁班经匠家镜书中包含了繁 杂的宜忌选择、神灵崇拜等内容,直接展现了当时的民间文化在营建过程中的影 响,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关注研究,能够揭示和理解当时社会中普通民众的心理逻 辑,进而理解民间居住形态演进的文化原因。因此需要条理化地分析匠家镜中 的各种文化象征与禁忌,以期了解民间居住形态出现、存在和变化的文化原因。 3 2 论文结构 传统民间营建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变迁是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由无数的 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又是实际上变动不止的社会行为构成。变化是常态, 研究的目的就是对历史上生活经验的分析综合,来得到民间营建的的变化规律。 鲁班经匠家镜正是历史上民间营建的经验的最好载体,直接分析书中的细枝 末节,对照现存建筑遗物和流传至今的活生生的居住文化风俗,从书中琐碎的关 于民间营建的方方面面的资料中发掘不经意的东西,这样才能真正揭示传统建筑 的内涵。 这种研究方法显而易见不如研究历史上重要的官式建筑简洁,甚至会使人觉 得把成就辉煌的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变得琐碎平常,但是这样才更加接近历史的本 来面貌,民间营建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基本活动,而官式建筑只是其中的特殊一类 和技术上最高成就的一种表现。 首先分析鲁班经匠家镜作为一种古籍的版本问题,在搜集到的各种版本 基础上,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理清书名和各种版本的演变关系,分析书的作者 的相关信息。 其次讨论鲁班经匠家镜的源流,比较鲁班经匠家镜各种版本和鲁 般营造正式、营造法原等书的内容变化,分析它的内涵的变化及其缘由,产 生与传布的地域特征,与著名的“香山帮”的关系等。 9 之后分析鲁班经匠家镜的内容,从文化和技术两方面来研究。文化象征 与禁忌部分分别讨论鲁班崇拜、民间营造择居的风水宜忌,营造过程中的度量与 吉凶的内容。技术方面,包括施工过程、房屋架式与格式、明代家具的制作特点, 还有营造尺与民间建筑的模数制的讨论。 最后分析鲁班经匠家镜的历史价值,判断它是否为一部承前启后的民间 营造全书,是否反映建筑的演进而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典籍。 1 0 一、 鲁班经匠家镜的版本 1 万历版 明代万历年间( 1 5 7 3 1 6 2 0 年) 的全本鲁班经匠家镜现藏于北京故宫 博物院图书馆。此书列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1 术数类 ,是 作为新刻石函平砂玉尺经的一种附书,全称新镌京板工师雕断正式鲁班经 匠家镜。另外三种附书分别是: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朴葬经、新刻法师 选择纪、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新刻石函平砂玉尺经的原书扉页题“刘 文成公会解平砂玉尺经附郭朴葬经秘诀仙机择日全纪鲁班造福经汇贤斋 藏版”。此书是汇贤斋刻本,明代万历丙午( 1 6 0 6 ) 刻本,为罕见的善本。 版框2 0 c m x1 4 c m ,半页9 行,每行2 0 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单边。附 书鲁班经匠家镜正文前面卷端题名:“新镌京板工师雕刻正式鲁班经匠家镜 , 版心上题“鲁班经刀,卷端下署:“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午荣汇编,局匠所把 总章严仝集,南京御匠司司承周言校正”( 插图一) 。 全书包括:卷之一、卷之二、卷之三、源流,共四部分内容。 卷一包括房屋施工步骤的择日等有关事项,木工施工工具,开门尺度,几种 常见的房屋构架格式:三架屋后车三架法、五架房子格、正七架三间格、正九架 五间堂屋格、五架后拖两架、秋千架,常见建筑类型:小门( 指墓门) 、攫焦亭、 造作门楼、王府宫殿、司天台、寺观庵堂庙宇、祠堂、神厨搽式、营寨、凉亭水 阁等,内容图文对照混排,大都前文后图,少数图上的题名与文字不同。 卷二包括仓敖式、桥梁式、郡殿角式、钟楼格式、禾仓和各种畜栏:牛栏、 羊栈、马厩、猪圈、鹅鸭鸡栖,以及日常木制家具、农具、日常用具等,共有 5 2 条,所绘的各种图形与明代留下的家具等实物基本相同,研究明代家具非常 宝贵的资料,刘敦桢称:鲁班经匠家镜所绘桌椅诸图,与现存明代遗物几无 二致,乃异常宝贵的资料。郭湖生称:插图以万历本最佳,是研究明代家具的重 要资料。另外还有诸式垂鱼正式、驼峰正格两条。也是图文对照混排,前文后图。 卷三相宅图例,共列7 3 项,第一页标“起造房屋类”,是一幅图,上面是一 副对联格式,内容是:“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薇星”,中央竖排为:“天 官赐福”。其它7 2 项图例的版面为上图下文。文字说明多为阴阳五行、吉凶风水 对盖房造屋的影响,属于阳宅相法的内容。 源流部分是一幅图和“鲁班仙师源流”一文。插图表示的应该是鲁班穿着官 服,头戴纱帽,坐在桌案之后,桌案上面摆着笔、墨、书、简。桌案前面和侧面 有三个木工工匠在工作。 此万历刻本相对来说,是现存鲁班经匠家镜诸本中最为完善、精美,是 现在已知最早的一种,内容包括了以后通行本的基本部分。根据对书中内容的分 析以及参考现存的建筑遗物,基本上可以判断,此刻本即使不是鲁班经匠家镜 1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4 年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共收录善本图书5 7 5 0 0 多种,按经、史、子、集、丛五部分,加上索引,共达2 5 9 0 0 0 多个条目。 成书的最初刻本,那也应该距离成书时间不远。此书的文字部分刻工清晰精美, 插图“一律改为立体画法,描绘精致,刻工细腻”1 ( 插图二) 。 但是在这个善本中,“羊栈格式 处缺少一页,此前发现的万历刻本的残本, 比照图文的印刷细节,两者应该是同一刻版的,所以可以比较两者及以后的翻刻 本,补充完整全书的内容。 摹;辱 寝魉 z;虐 “5 | 辫 咖筏 豢 不 i 乏j 可 雕 i f 朋 l 久 ;召 ! ,:髓 ; :葛 l 毫 |;耄 局 匠 所 宠 筢 章 炭 叁 巢 雌 臻 缔 提! 膳 杼j 蓊 i ;五 裔f ;式 御;寿 匠;班 司糕 司匠 j e 震 午能! 荣:譬i 羹l 之; 籀j i 插图一:万历版鲁班经匠家镜首页插图二:万历版鲁班经匠家镜插图页 2 崇祯版 万历之后的崇祯刻本全名新刻京板工师镂刻鲁班经匠家镜,现存北京图 书馆。“据周村同志考证,此本系明末崇祯间所刻。全书无虫蚀与脱页。”2 此本 现藏于北京图书馆。3 这个刻本编排顺序与万历刻本相比有所改变,以后的清代通行本与其编排顺 序相同,内容有所增加。崇祯本中文字误植较多。卷首所标作者与万历本相同。 书中各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有所变化,源流部分被置于卷首,卷首置图一幅, 即鲁班升帐图,次为鲁班仙师源流二页半。 卷一计3 2 页,插图2 0 幅。 卷二计3 1 页,插图2 9 幅。增加了算盘、手水车、踏水车、推车四项。 1 郭湖生:t o e 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第十五章“建筑著作和匠师”第三小节“( 鲁班经) 评述” 2 刘敦桢:评 评述中所说:“此书与行 会制度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此书是带有行会的规矩准绳性质的职业用书。” 这个性质表现得更加鲜明了。 现代台湾育林出版社新出版的绘图鲁班木经匠家镜标明是“鲁公输著”, 明显把此书作为行业规矩、祖师崇拜的书籍了。 明清通行的鲁班经匠家镜为三卷本,虽然各版本的文字与插图内容多少 有差异,编排顺序也略有出入,雕刻精美与粗糙不同,但是显而易见是同一种书 的流传变化,因此在本文中为了简便,统称之为鲁班经匠家镜。崇祯本在全 本万历本未发现之前的价值,在于可以使我们看到此书在明代的原貌,但是随着 全本万历本的发现,其价值就不那么明显了。崇祯本的插图雕刻较万历本粗糙, 仅仅其编排顺序影响到以后的诸多清代版本。而清代的版本内容上与万历本也都 是大同小异。因为万历本是最早、最精美的版本,所以除非标明,以后各节鲁 班经匠家镜指的就是明代的万历刻本。 另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现于宁波天一阁的明代中叶1 ( 约当成化、弘治 间,1 4 6 5 1 5 0 5 年) 残本鲁般营造正式,仅存三十六页,内容前后不连贯, 最后一页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企业(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模板
- 基护排泄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印刷设备电气装调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自然保护区环境巡护监测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塑料浇铸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押运人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的车库租赁合同
- 化工安全技术与实务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证券从业考试 裸考及答案解析
- 柔性版制版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督导门店工作总结
- 水泥行业年度汇报
- 2026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邮储银行校招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重获驾驶权限科目一机动车理论考试题库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项目基金管理办法》
- 2025年西藏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 民族团结一家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运动跑步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禁塑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