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_第1页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_第2页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_第3页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_第4页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一、中医药保健目的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拟定适合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将中医药内容有机地融入公共卫生服务中,丰富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中医药业务的渠道,开辟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径,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公共卫生保健服务。二、中医药保健服务对象高血压患者。三、中医药保健服务措施(一)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以中医整体观和中医理论整体系统的认知方式,整体与功能调节的艺术,反映中医健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效指导群众实践预防保健。(二)情志调摄:七情是人体对事物的不同反映,强调形神统一和保持“神”的自然稳定调节,移情易性,以情解情,避免七情所伤,防止疾病发生。(三)开展老年人健康检查和健康状况评价,重点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和早报告,积极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因素和社会方式。(四)充分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食疗、药膳、保健运动等自然疗法,激发机体抗病能力。(五)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对慢性病人开展康复指导,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相关的中医药康复知识的咨询和简单易行的康复训练指导。(六)根据一年四季高血压患者特点,制定相应的中医保健药物和保健品应用指导。(七)针对不同对象,举办各种培训,提高中医药治疗保健效果。四、中医药保健服务形式1、宣传中医药保健意义、内容、方法,负责动员辖区内人员积极配合保健服务。2、组织力量对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登记,征求意见,落实服务需求。3、“条块结合,就近服务”,根据有需求的各类人员,由服务人员组成团队,就近提供中医药保健服务。4、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商定服务形式,可采取上门服务或预约服务。5、负责对各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保健技能和保健效果。6、建立服务对象个人健康档案。五、保健效果干预为及时总结保健服务经验,调整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提高服务效果及服务质量,实施保健效果干预。(一)定期总结保健服务开展情况。(二)定期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效果的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加强和服务对象的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及时调整服务方案。六、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要点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一、 预防和行为干预(一)合理膳食1、限制过多钠盐摄入,首先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天食盐量6克为宜。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3、限制饮酒,乙醇(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饮酒。(二)控制体重体重的增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过降低每日热量及盐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方法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三)坚持运动锻炼运动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可能与扩张血管有关),而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方式。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四)气功及其他生物行为方法气功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意念的诱导和气息的调整,发挥自我调节作用。长期的气功锻炼可使血压控制较好、减少降压药用量,并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五)其他1、保持健康的心理、减少精神压力和抑郁、心胸开阔、精神乐观、劳逸结合、不吸烟,这些都对本病预防有着积极意义。2、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而本人血压曾有过增高记录者,定期随访观察,则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3、提倡每个医师在诊病时都将测量血压列为常规检查,这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高血压病人,为他们提供早期治疗的机会。二、现代医学治疗原则(一)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1、轻型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者可先行非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则加用药物治疗。 2、中、重度高血压有靶器官损害者或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者,均应采用药物治疗。3、除某些高血压急诊之外,否则应使血压逐渐下降,避免血压下降过猛、过速所致的心脑缺血症状的发生。4、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大多数需要终身服药。应以血压作为选用或调整服用药物品种和剂量的标准。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5、与卧位血压差异明显则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药物应减量或更换药物。6、非药物治疗是治疗轻型高血压的首选方法,也是所有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方法。(二)药物治疗1、利尿剂:吲达帕胺无引起血糖、血脂及尿酸增高和低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以降压为主,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大剂量有利尿作用。用法25毫克早上服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5毫克天,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可增强疗效。2、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目前不单独作降压药应用,而与利尿药或其他降压药合用能增强降压作用,并可减慢心率及缓解心绞痛发作。用法50100毫克顿服或分两次口服。3、钙拮抗剂:是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抗高血压药。较常用的有:硝苯地平1020毫克每天34次;氨氯地平510毫克每天晨服一次;非洛地平5毫克每天1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3060毫克每天1次。目前趋向应用长效制剂,服用方便,降压平稳。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各型高血压患者均有效,临床常用的有:卡托普利125毫克每天23次,逐渐增加,最大不超过45毫克天。长效制剂有:贝那普利510毫克每天1次,最大不超过40毫克天。福平普利10毫克每天1次。5、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新一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常用的有科素亚,其起始量和维持量为50毫克每天1次,最大剂量为100毫克,老人剂量减半,血容量不足可发生症状性低血压。6、受体阻滞剂:阻断血管平滑肌受体,舒张小动脉及静脉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本药对尿酸、血钾及糖代谢无影响,对支气管哮喘有轻度缓解作用,对前列腺肥大有治疗作用。常用制剂有:特拉唑嗪1毫克睡前1次,逐渐加量至5毫克天,首次使用易发生低血压。(三)用药的选择1、合并有心力衰竭者宜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2、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者,宜选用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3、合并糖尿病、蛋白尿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非肾血管性),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可选择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尤其伴收缩功能不全者)。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5、对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可选用1受体阻滞剂,不宜用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6、伴妊娠者不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可选用甲基多巴。7、对合并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不宜用受体阻滞剂,痛风患者不宜用利尿剂,合并心脏起搏传导障碍者不宜用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三、中医辨证内治(一)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耳鸣,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力。治则:清肝泻火,平肝潜阳。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钩藤、生龙牡、珍珠母、夏枯草、牛膝等。(二)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失眠多梦,口干少津,神疲乏力,气短多汗,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质红,苔厚、脉弦细。治则:滋阴平肝。代表方:杞菊地黄汤加夏枯草、丹皮、钩藤、牛膝、川断、桑寄生等。(三)痰浊上蒙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钩藤、夏枯草、丹皮、牛膝、珍珠母、生石决等。(四)阴阳二虚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目花干涩,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大便溏,舌质淡暗体胖,脉沉细。治则:温补肾阳兼滋肾阴。代表方:左归丸、右归丸(视阴虚为主或阳虚为主而定)加川断、杜仲、牛膝、夏枯草等。四、中医适宜性技术应用(一)针灸1、肝阳上亢型。治法:平肝潜阳,针用平补平泻法。取穴:风池、曲池、合谷、太冲、太溪、足三里、绝骨等。2、痰浊中阻。治法:和中化浊为主,针用泻法。取穴:中脘、内关、丰隆、解溪等。(二)穴位按摩坚持每晚脚底涌泉穴按摩20分钟,是预防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三)穴位敷贴1、选用吴茱萸研粉加醋及温开水调成丸状,外敷双涌泉穴或神阕穴,能起到降压作用。2、用留行子黏贴在耳穴降压沟、肝、肾、皮质下、内分泌、神门等穴,隔天1次。左右交替使用。五、中医康复(一)心理康复不良情绪是高血压发病的基础之一,而环境和性格特征则是引起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要克服急躁情绪,放松思绪,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改掉急躁、易怒脾气,注意心理调适。要确立自已的生活目标和世界观,培养自已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修养。常听一些令人轻松、愉快的音乐,不要使自已总是处于忙忙碌碌的紧张状态,要善于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过于欣赏自已的成绩和过于自信,以免失意时耿耿于怀,郁闷不乐。(二)体疗介绍一种简便“松弛一默想”锻炼方法,若能持之以恒,便可取得疗效。1、选择一个少受外界干扰的安静环境。2、静坐一个舒适的位置,闭上眼睛。3、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从脚开始,循环逐步向上,直至面部,保持肌肉高度松弛。4、通过鼻子呼吸,呼气时默念“一”,如吸进呼出“一”,“吸进呼出”“一”等。5、持续锻炼20分钟,结束时闭目静坐数分钟,然后再睁眼。6、注意自已是否已达到肌肉高度放松,应保持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当思绪出现纷乱时,要摒弃杂念,继续默念“一”。7、每天锻炼12次。一般要在饭后2小时进行,以免影响消化。六、中医养身保健(一)生活起居生活起居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的生活方式对轻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压作用,即使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也会提高药物的疗效。1、居室环境:高血压病患者居室宜清静,噪声过大会给病人带来烦恼、精神紧张。室内光线宜充足、柔和,要有合理的照明。过于昏暗、缺乏阳光的居室容易使人感到疲惫,加重孤独感。居室陈设装饰宜简洁、实用、整齐为原则,避免拥挤、杂乱。留有一定空间,以减少压抑、烦闷感觉。居室墙壁及窗帘、床罩宜选用淡绿、淡蓝、洁白等柔和而偏冷色的色调为佳。适当点缀花卉盆景,可令人心旷神怡,有利于降低血压。2、节制膳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清淡饮食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油腻食物过量易消化不良,且可发生猝死。3、睡眠:高血压病患者生活宜有规律,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睡眠。早晨起来不要急于起床,可在床上仰卧,活动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体位变化,然后慢慢起床,这样血压不会有很大波动。4、排便:排便急躁、屏气用力,有脑出血的危险。高血压病患者要坐便,这样可持久,而蹲位易疲劳。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有便秘的人要多吃些粗纤维食物,以利于肠蠕动,防止粪便干结。严重的便秘可用开塞露滑润通便,但不宜滥用泻药。5、运动:高血压病患者最好不要在冬季早晨进行室外锻炼。清晨的体温较低,寒冷的空气刺激,可促使血管收缩,会加重高血压病甚至诱发脑卒中(中风)。因此高血压病患者早晨起床后,只宜在室内活动。不宜做剧烈运动。宜散步及做操,可增加血管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有利于降压。(二)药补、食补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适当进补。进补是针对虚证而言,而且要辨明气血阴阳之虚的不同,如肝血不足、肾阴虚的高血压患者表现为眩晕、眼花目糊,心烦失眠、口干等症状者,可选用生地、百合、银耳、葛根、枸杞、五味子、莲子等补之,以滋阴养血、平抑肝阳;若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者,表现为头目眩晕、心悸气短、腰酸肢软、食欲不振者,适当选用黄芪、党参、山药、茯苓、杜仲等补之,以调整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促使血压降低和稳定。食疗食补的关键是控制和减少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取,控制体重和降低血脂。另外适当地多吃鱼类、大豆制品、蔬菜、水果和杂粮,这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具有降低血脂、血压、维护血管功能、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还可适当地选择食用一些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的食物,如蜂蜜、紫菜、海带、海蜇、海参、芹菜、洋葱、荠菜、大蒜、茭白、荸荠、食醋等。按照祖国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根据高血压病的实际情况,无论是轻型或重型高血压病患者,进补应以食补为主,药补次之,药食兼补。(三)几种中医食疗方剂。1、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2、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每天服2次,可作上、下午加餐用,不宜空腹,710天为一疗程。3、花生米浸泡醋中,5天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4、糖醋浸泡1个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并饮取糖醋汁20毫升,连服1个月,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5、煮熟的黄豆浸于食醋中,23天后食之,每次1015粒,每天3次,坚持服用有降压作用。6、罗布麻叶6克、山楂15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7、淡菜、荠菜或芹菜各1030克,每天煮汤喝,15天为一疗程,对降压有效。8、决明子15克、大米50克,先煮决明子20分钟后,去渣加入大米煮成粥,加适量白糖食之,每天1次,有清热平肝益气和中作用,适用于肝火上亢型患者。9、山楂20克、米仁50克、大枣5枚,煮水饮,血压高时每天早晨服1次,直至血压下降,平时每周服1次,以作保健之用。本品有和中健肝、祛湿化痰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高血压,不论虚症实症均可使用。七、家庭护理 (一)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清静,光线充足柔和。(二)合理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