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资源,活化英语课堂教学.doc_第1页
巧用生活资源,活化英语课堂教学.doc_第2页
巧用生活资源,活化英语课堂教学.doc_第3页
巧用生活资源,活化英语课堂教学.doc_第4页
巧用生活资源,活化英语课堂教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用生活资源,活化英语课堂教学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初级中学 陈艳婷(选自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2. 04)【摘要】社会是学习英语的大课堂,英语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接轨,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本文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开展生活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实现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从而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关键词】生活化,生活资源,生活情景一、引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把教育同整个生活、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合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何宏玲,2006)。然而,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不少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实际运用知识的情况。学生离开了课堂,回到现实生活中就不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英语教学与生活出现严重的脱节。这样的英语教学只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知识移植的过程,课堂也只是教师上演“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独角戏的舞台。缺少语言氛围、语言传授途径单一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瓶颈。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应该在英语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场景,把课本上的内容融于生活,并巧用生活化的资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融为一体,活化英语课堂教学。二、实现生活化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渠道。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平时主要关注什么,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然后以活动、图画、文字、录音、录像、多媒体等各种形式把学生的生活经历、身边的人和事、社会热点问题等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巧用生活化资源来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呢?1凸显生活话题,激活学生认知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二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找准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凸显生活话题,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使其具有粘合新知识、构成新认知结构的活力。例如,在执教新目标英语(下同)九年级Unit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内容时,笔者先在屏幕上呈现一张照片,说道:Please look at this picture. DO you know who he is?学生猜测后笔者揭示答案:Hes my brother. He used to be a small boy. Now hes a big boy, He used to be a student in our school. Now hes a student in No.1 High School. He used to go to school five days aweek. Now he goes to school six days a week笔者边说边在屏幕上呈现自己弟弟的一些相关图片,然后呈现used to be/do结构,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used to be/do的含意。接着,笔者让学生用used to be/do结构来讲自己小时候的事。生活化的话题让学生觉得轻松愉快,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藩篱被打破。2创设生活情景,搭建生活舞台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就要使教学过程生活化,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情景:只有缩短课堂和生活的距离,才能使学生在真实、自然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英语教学才显得更鲜活和更有魅力。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交际情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尽情发挥,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生活的舞台。例如,在执教七年级上册Unit7“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笔者先让学生学习“How much is it?”和“How much are they?”句型,并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美元等的相关英语表达;然后布置五个出售不同种类物品的柜台;接着招聘“营业员”:只有能用英语准确熟练地说出买卖物品的常用句型者才能持“证”上岗,其余的学生要使用手中相等数量的“货币”购买量多质好的商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堂精彩迭现,有的学生观察商品的质地,有的学生讨价还价。问价、谈价、购买等一系列真实的生活化活动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也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自然而然地学会该课的重点内容。把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可以强化其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内容。3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现英语教学生活化(1)寻找生活教具教师在教学中常会用到许多教学图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可以用实物时,应该尽量用实物。用实物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形式将单词和实物更快、更好地建立起联系,学习热情也会很,决地高涨起来。例如,在教完八年级上册unit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后,为了巩固该单元的重点,笔者吩咐学生在家里准备食材,并带到课堂里,让他们当一回电视厨房节目的主持人,自己上讲台边制作食物边用英语进行讲解。由于学生从家里拿来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或图片,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他们学习兴趣浓,参与度高。此外,还应该重视视觉型教具的使用。笔者利用卡纸画出某种形状(如右图),让学生自由搭配颜色,并用所学的语言展开国简单的描述。又如,为了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兴趣,笔者在教授完食物、数字及文具单词时,把同类的相关图片拼成一个个可爱有趣的人物,由学生分别说出该人物的组成部分,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尽可能多的相关图片进行拼图活动(如下图所示)。再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7“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笔者制作了一本可翻页的小册子,里面每一页画了人物不同形状的发型、五官等,以便学生用所学的新知识对人物进行描述。(2)以兴趣为支点,设计各种课堂游戏兴趣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兴趣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乐趣。在学习过程中,仅靠教师的“灌输”,学生只能记住一部分知识;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实践中时,他们才能学到全部或大多数知识。越能让学生觉得有趣或愉快的任务,越能激发其参与学习的欲望,学生越乐于参与其中。为此,教师应以兴趣为支点,设计各种活泼而有趣的活动。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开展游戏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激发学生乐学的主体情感。在课堂中,笔者精心设计每一个游戏,把教学内容在无形之中融人到游戏中。例如,在巩固新学单词方面,笔者常采用Quick Response。之类的竞赛游戏,具体操作如下:给出单词的首字母或前两个字母,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的单词进行猜测。例如: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检查了他们对新授单词的学习情况。又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10“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can you?”句型时,笔者采用了Youre your own Trumpet(自吹自擂)的游戏。具体操作如下:两名学生相互吹嘘自己无所不能,边说边用动作示意,在一名学生说出自己能做的事并做相应动作后,要求另一位学生用同样的手势示意能做同样的事,若该学生给出否定回答或不能以动作示意则为失败,由另一位学生接替。例如,叫出两名学生面对面站立;学生甲(自豪地)说:I can play bowling, can you?(同时做出打保龄球的动作),学生乙(大声地)说:Yes, I can. (并做出相同的动作)But I can also play basketball(做出拍打篮球的动作), can you?学生甲自愧不如地回答:Im sorry. I cant phay basketball由于学生甲不会打篮球,所以只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学生乙获胜。在此游戏中,学生不但兴趣盎然,而且掌握了Can的相关用法。此外,笔者在教数字时设计了“报数”游戏;教单词时设计了“击鼓传词”游戏;教句子时设计了“拷贝不走样”游戏等。4作业设计生活化,学以致用收获大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它对巩固课堂教学和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作业的形式也应逐步走向生活化。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笔者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有趣味的项目为主导,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实践,完成与本课主题有关的或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 3“This Is My Sister.”后,笔者让学生利用卡通简笔画和照片来制作自己家的家谱图,并标上家庭成员的英文称呼,涂上色彩及贴上一些自己喜欢的饰物,完成后在班级里展示自己的作品:此类作业除了能让学生加深对亲属关系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又如,学完食品名称后,笔者让学生编制一份家里一周的菜谱;学了月份的单词,让学生自己制一份英语日历;学习了星期的单词,让学生用英语自己做一个课程表等。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留意观察日常生活,收集相关的英语资料,通过“生活英语大搜查”,建立他们自己的“英语百宝箱”。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所搜集的英语五花八门,有英文缩写:CCTV、WC、VCD、EXIT等;商品包装上的英语:包装袋上的Tel、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盒上的Bright Milk等;电脑英语:QQ、windows、Internet、E-mail等。通过这些作业,学生对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的英语表达而感到高兴。经过长期积累,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自觉学习的意识都得到了培养。生活化的作业密切联系生活,使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让语言从教材回归生活,使课堂与生活得以最大限度地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促进英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审美情趣、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都得到发展。三、结束语生活既是英语学习的起点与源泉,又是英语学习的口的与归宿。生活使学生领略到了英语的魅力,英语开拓了学生的生活空间;生活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英语扬起了学生追求生活的风帆。只要教师尽心去规划课堂教学,打破课内与课外的壁垒,巧用生活化资源,就可以真正活化英语课堂。参考文献何宏玲2006陶行知:生活的教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黄远振2003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彭秋荣1999初中英语活动课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