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住宅建筑.ppt_第1页
日本住宅建筑.ppt_第2页
日本住宅建筑.ppt_第3页
日本住宅建筑.ppt_第4页
日本住宅建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住宅建筑,由传统建筑至现代建筑,目录,4,2,3,5,1,日本建筑史概况,01,01,日本建筑史概况,01,日本建筑史概况,日本古代建筑的发展,若以佛教建筑进入日本的飞鸟时代算起,那么至明治维新(1868年)止,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悠久历程。日本的建筑史研究,将其建筑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5531183年);中期公元12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11841572年);近期公元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15731867年)。而日本和式住宅的沿革大致经历了寝殿造、书院造、茶室、数寄屋等阶段。日本建筑史的研究,就基本上以此三大阶段为单元而展开,相应形成了三大史的研究内容,即古代建筑史、中世建筑史和近世建筑史,这是在时间轴上划分建筑史研究的内容。,日本传统民居,02,平安时代寝殿造(794-1192年),平安时代是日本建筑史上最具特色的时期之一,在从8世纪后期至12世纪的四个世纪中,日本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重要的演变时期。简而言之,即唐风向和风的演变,或唐代建筑的日本化。寝殿造建筑正是在平安时代产生。所谓寝殿式就是日本式贵族邱宅建筑,一般由水池、寝殿、对屋、渡廓、中门廊、中门、钓殿、杂屋组成。以寝殿为中心,东、西、北建对屋,南侧东西两面建水榭,用穿廊连接。早期寝殿式受中国传统的手法影响,即布局左右对称,晚期寝殿式则没有别国的影响,左右不对称了。当时无论宫殿、官府和陵墓,一律为寝殿式。,日本传统民居,上图是平安时代都城贵族宅邸的一种典型式样,而此样式在地方也无疑是被模仿和复制的对象。这一建筑风格的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其总是面对着南方的中心建筑,以及以令人吃惊的排布方式建起的、各种各样的非露天的走廊和桥梁连接起来、并环绕着主体建筑排列的次要建筑。,平安时代寝殿造住宅,这一建筑模式的核心建筑便是寝殿本身,这也是“寝殿造”这一建筑风格得名的原因。这个名称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过来便是“用来睡眠的大厅”,这便是对该建筑功能的描述。对于整个宅邸的主人来说,相对于其他附属建筑而言,寝殿无疑是整个宅邸建筑群中最为主要的住宅建筑。这一时期的此种建筑的建筑风格大都是单层的,用木制的支柱架起使其脱离地面。而同时以木制的板材作为建筑的地板。那时还没有我们今天所谓的榻榻米地板,平安时代的榻榻米是根据睡眠场所不同或者临时的坐席要求而不断移动的。建筑的屋顶全部是用厚木板制造的,其中较好的例子是以丝柏木的板瓦覆盖屋顶,而相对较差的则甚至有茅草覆盖而草草了事。此时的房屋屋檐上还并没有陶瓷质地的瓦存在,而大多数的陶瓷瓦可能都被节省并用在了屋脊之上。,寝殿建筑结构,整个寝殿造建筑整体的各种各样的元素构成分别是:寝殿、对屋(侧面的楼阁或者次要的建筑)、渡殿(有屋顶和房间分割的链接各个建筑的走廊)、透渡殿(连接建筑的有顶的桥梁)、廊(两翼的走廊)、钓殿(钓鱼的楼阁)。,寝殿,对屋,渡殿,透渡殿,廊,钓殿,很不幸的是,没有一座平安时代的寝殿造建筑保存到了现在,除了通过影视作品之外,我们现今没有办法看到一个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寝殿。,室町时代到桃山时代书院造(1338-1603),从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1851335年)到室町幕府时代(公元13351576年),日本建筑一方面继续受中国建筑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加以创造,日本住宅建筑也开始打破古老的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地上铺满榻榻米,顶棚被装修,有角柱,高低搁板与书院的固定建筑样式,这就是书院造建筑。“书院造”往往在一栋住宅的若干房间内择其一间,做坡屋书房并进行装饰,以适应僧人与武士的生活方式,其室内地板稍高于其它房间,并有香炉、烛台、花瓶成对的陈设在地板上。到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7531602年),日本既有文化开始真正迈向近世文化,形成了以城郭建筑为代表的宏壮的文化,并形成了真正的书院造建筑。这时从中国传来的饮茶、品茶逐渐变成习惯,并在禅师倡导的品茶与斗茶下形成茶道,并成为日本人审美观的和种特有的综合艺术,并影响到书院造建筑,茶室遂大兴其道,其间又以草庵风茶室最为流行,书院造是在主殿造基础上形成的,14世纪有个别因素出现,16世纪成为定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一栋房子的若干个房间里,有一间是主要的(上段,一之间),这件房间的正面墙壁划分为两个龛,左侧的宽一点,叫床(押板),右面是一个博古架,叫棚(违棚)。左侧墙上紧靠着床有一个龛,叫副书院。右侧墙上是卧室的门(帐台钩),分四大扇,中央两扇可以推拉,两侧的是死扇,床、棚、副书院和卧室的地面都垫高一点,以床为最高,顶棚则大大降低。称为床的龛,正面墙上挂着中国式的卷轴画或书法,地上陈设着香炉、一对烛台和一对花瓶,后来只陈设一只花瓶。副书院一般向外突出,开着窗子,本来是读书的地方,后来缩小,陈设着精美的文房用具,也变成装饰性的了。书院造府邸的代表是京都的二条城二之丸殿,名古屋的本丸御殿和京都的西本院寺白书院等。,江户时代数寄屋茶室式建筑(1573-1876),数寄屋是一种平台规整,讲究实用的日本田园式住宅,是取茶室风格的意匠与书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产物,常用“数寄”分割空间,惯于将木质构件涂刷成黝黑色,并在障壁上绘水墨画,意境古朴高雅。数寄屋为典型的日本建筑样式。数寄屋(茶室)之风取自住宅样式。是运用茶室建筑手法建造的建筑。别墅住宅众多,以不涂漆不装饰为特征。传统的数寄屋将松散的自然景观以人工再造的方式进行紧凑的组合,利用推拉门的帐子获得柔和的光线,茶庭的栅栏在内外之间起着分离又联系的作用。建筑的各部分之间,建筑与自然之间即分离又联系的方式不仅是日本建筑的一大特点,也是日本所有艺术的特点,甚至可以称之为日本美学的象征。数寄屋极力追求与自然的联系,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数寄”一词是指外面糊半透明纸的木方格推拉门,也有纸夹在双层木格中间的,最初由中国传人日本,既可用于分割室内空间,又可作为住宅的外墙。最早的数寄屋出现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数寄屋的代表作品包括:桂离宫新书院、修学院离宫、曼珠院书院、临春阁(三溪园)和角屋。,桂离宫,桂离宫,数寄院壁龛,与庭院协调的造型技法是日本住宅继承发展到今天的营造基础,数寄屋式的传统仍强烈的反映在当今的日本住宅建筑风格上。书院造与数寄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趋于结合,逐步演变成日本近现代和式住宅。,向近代和式建筑演变,到明治时代(公元18681911年),政府把日本置于与欧美近代国家并列作为目标,招聘外国建筑师建造西式建筑。因此,室内装饰逐渐采用了“西、日折衷”的形式。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建造的明治宫殿,为以后日本的建筑、装饰和家具界树立了一个双重结构的典范:公共部分用西洋式,对内部分用和式,使内外有别。至今,西式家具在日本仍然占据主流,而双重结构的做法也一直沿用至今。一般日本居民的住所,客厅、饭厅等对外部分是使用沙发、椅子等现代家具的洋室,卧室等对内部分则是使用榻榻米、灰砂墙、杉板、糊纸格子推拉门等传统家具的和室。“和洋并用”的生活方式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全西式”或“全和式”都很少见。,和式住宅建筑外观特点,和式住宅多为“田”字形,南北朝向,外部四周设平台,台上设檐柱,形成回廊。其屋顶仿佛是一把撑起的大伞,人们即在伞下暗淡的阴翳中营造住宅。和室住宅的屋檐很宽,与气候、水土、建材等因素有关。由于不使用砖、水泥等,为了阻挡斜侵的风雨,伸长屋檐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传统和室室内装潢,03,传统和室室内装潢,和式住宅的分割多用推拉格子门(平滑移门),可开可闭,内外通透,不占空间,构造简单,而且墙、门、窗、围护结构、采光、通风多种功能合为一体。住宅的地板常高架于地面,一般比室外高600mm左右,有时悬空达1000mm,这样使底部通风从而可保持室内地面干燥。地板上铺设“榻榻米”(一种草编的席子),人们跪坐其上品茶、谈天论地。日本建筑通常都非常简单,室内风格也是如此,但室内的细部设计却是颇费心机甚至殚精竭虑的。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细节的变化极其丰富而复杂。被称为“隐居之所”或“城市中的山野隐居处”的和室,被认为是通往“冥想之路”的入口。在这里,通过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为人们在虚饰繁杂的都市生活中创造出一片自然的天地。,日本和式室内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室内多用(平滑)推拉门扇分割空间,开闭自由方便;2、室内大量地使用木装修,如天花、隔断多为木质材料;3、室内地板多覆盖草编的席子,人们惯于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夜间则铺上寝具席地而卧;4、擅长表现室内饰材的质感与色泽的自然美,讲究构造美;5、室内环境色彩素洁、淡雅、陈设洗练;6、室内家具造型简洁,带有东方传统家具的神韵。,和室风格一、时间:明治时期二、特点:优雅柔和三、元素:和室装饰产品及配套产品,包括:榻榻米、樟子门、樟子窗、彩绘门、天袋、地袋、顶天立地柱、壁龛、顶纸、壁纸、滑槽等。为适应温暖湿润(高温多湿)气候,日本传统住宅多用木和纸建造。以高榻榻米衬垫,隔扇、板门隔开不同空间为特征,入口处设有玄关。日式房间设有壁龛,屋内铺上榻榻米,榻榻米上放置坐垫。,榻榻米,榻榻米起源于中国汉朝,发展并盛行于隋唐。盛唐时期传播至日韩等地。西安皇室古墓里就有榻榻米。唐后,凳子及高脚床盛行,榻榻米逐渐在中国衰落。榻榻米多为蔺草编织而成,一年四季都铺在地上供人坐或卧的一种家具。主要是木制结构,形象一点描述,整体上就像是一个“横躺”带门的柜子。一般家庭的榻榻米大部分被设计在房间、书房或者大厅的地面。,榻榻米与日本的神道教宗教仪式和茶道都有密切联系,许多日本家庭的房屋中仍然至少有一间铺设塌塌米的房间。日本的榻榻米除“炕席”和“地毯”外,还是“一把尺”。在日本,不论走到哪里,每块榻榻米的面积都相等。传统的日本房间没有床,也不使用桌椅板凳之类。这“榻榻米”,晚上在上面睡觉,白天把被褥收起,在上面吃饭和进行各种活动。,在日式风格中,回归自然就是最大的特色。无论是在色彩、功能、造型的设计上都推崇贴近自然,强调自然主义,让使用者有置身自然的感觉。,榻榻米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16世纪末,日本社会就有按榻榻米分配、修建房子的做法。榻榻米在日本的家居文化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榻榻米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张榻榻米的面积是1.65平方米。在古代日本有的地方,一度房屋税的多少是由榻榻米的张数来决定的,榻榻米的使用范围较广泛,不但可以用来作为装饰房间的一特殊风格的铺地材料。还可以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作为床上用的健康床垫。也是练习柔道、击剑等体育项目的最佳道具。,一般和室地板而言,使用海岛型地板较为恰当。实木地板因为单价高而且又不能耐潮,所以都不建议使用。至于和室来说,最理想的高度为一尺至一尺半的高度最为洽当。这是正统日本和室地板做法高度“一尺相当于三十点三厘米”,至于角材选用方面采用十字固定结构,上层为一寸二角材、而下层使用一寸八角,至于面板采用四分夹板才能够达成地板支撑的耐久度。需要注意方面:架高地板前需要先做好基本防潮处理,都会搭底部防潮布铺设,以利未来防止因地面产生的水汽或湿气影响到和室的表面。在木材选购上,应该选购一般防腐建材才能达到架高地板的耐用度。,隔扇是日本一种室内装置,一木料构建成骨架,从里面糊纸或布,在房屋里边起间隔作用的一扇一扇的木板墙,上部一般做成窗棂,糊纸或装玻璃。,也称为“格扇”“长窗”,用木做成的柱与柱之间的隔断窗,周围有框架,中间划分为花心、绦环板、裙板等五道,可透光通气。,襖障子,襖,地台,地台是和室装修中常见的一种和室家具,常与榻榻米一起搭配使用。地台中基本设有地箱,便于储放物品,且能当床铺使用。是一种小户型常用的装修家具。,地台的第一作用是区分空间。在客厅和餐厅一体的空间中,如果起一个地台,可以从尺寸、高低、形式上对客厅和餐厅进行划分。而在一个没有阳台的落地窗客厅中,如果做一个地台,既可以在地台上休息,还可以晾晒衣物,营造一个休闲的角落,与客厅的风格有明显区分。最重要的是地台可以因势利导,营造氛围。如茶室、书房、棋房等,使用地台可从视觉上很好地营造出相应的性质和氛围。地台还可以免受潮,对水汽起阻挡作用。在潮气很重的水泥地做一个地台,有利于身体健康。但由于地面不平,地台对老人和小孩存在潜在伤害,而且相比其他隔断,地台的空间分割力度不是特别强烈。,玄关,住宅的进门处在日本叫做“玄关”,被赋予了宗教禅学色彩。正如禅学中的说法一样,现实生活中日本人的玄关也“不可轻易进”,这里是日本人的“社交前线”,须谨言慎行。日本人家有复杂繁琐的“玄关规矩”,而日本人对于玄关处的装饰、风水也相当在意和讲究。玄关原指佛教的入道之门,现在泛指厅堂的外门,也就是居室入口的一个区域。源于日本,专指住宅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也就是进入室内换鞋、更衣或从室内去室外的缓冲空间,也有人把它叫做斗室、过厅、门厅。在住宅中玄关虽然面积不大,但使用频率较高,是进出住宅的必经之处。在房屋装修中,人们往往最重视客厅的装饰和布置,而忽略对玄关的装饰。其实,在房间的整体设计中,玄关是给人第一印象的地方,是反映主人文化气质的“脸面”。,设计分类,1、低柜隔断式:即以低形矮台来限定空间,以低柜式成型家具的形式做隔断体,既可储放物品,又起到划分空间的功能。2、玻璃通透式:是以大屏玻璃作装饰遮隔,或在夹板贴面旁嵌饰喷砂玻璃、压花玻璃等通透的材料,既可以分隔大空间,又能保持整体空间的完整性。3、格栅围屏式:主要是以带有不同花格图案的透空木格栅屏作隔断,既有古朴雅致的风韵,又能产生通透与隐隔的互补作用。4、半敞半蔽式:是以隔断下部为完全遮蔽式设计。隔断两侧隐蔽无法通透,上端敞开,贯通彼此相连的天花顶棚。半敞半隐式的隔断墙高度大多为l5m,通过线条的凹凸变化、墙面挂置壁饰或采用浮雕等装饰物的布置,从而达到浓厚的艺术效果。5、柜架式:就是半柜半架式。柜架的形式采用上部为通透格架作装饰,下部为柜体;或以左右对称形式设置柜件,中部通透等形式;或用不规则手段,虚、实、散互相融和,以镜面、挑空和贯通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美化与实用并举的目的。,设玄关的目的有:1、是为了保持主人的私密性。避免客人一进门就对整个居室一览无余,也就是在进门处用木质或玻璃作隔断,划出一块区域,在视觉上遮挡一下。2、是为了起装饰作用。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玄关,这是客人从繁杂的外界进入这个家庭的最初感觉。可以说,玄关设计是设计师整体设计思想的浓缩,它在房间装饰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是方便客人脱衣换鞋挂帽。最好把鞋柜、衣帽架、大衣镜等设置在玄关内、鞋柜可做成隐蔽式,衣帽架和大衣镜的造型应美观大方,和整个玄关风格协调。玄关的装饰应与整套住宅装饰风格协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玄关的设计依据房型而定。可以是圆弧型的,也可以是直角型的,有的房型还可以设计成玄关走廊。玄关设计是家居设计的一部分,因此其风格应与整个室内环境相和谐,并且玄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室内风格的一个缩影。,“玄关”一词在现代日语中意为门口、入口,本意指私人住所和公共建筑的大门前以及进入大门后尚未进入大厅或房间的门厅走廊部分。玄关在室内建筑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在今天“寸地寸金”的日本人住宅中更是如此。但是在日本人生活和社会交际中玄关却“极重要”,日本人认为,玄关能充分显示主人品味,是整个家庭的“脸面”所在。在玄关处日本人一般设置木质鞋柜、伞架乃至衣架。为了显示格调并“提升”风水,主人还会布置插花、放置盆栽、挂起书画或喷精油、香氛。在日本流行的装修风水学中,玄关处的讲究最多。例如在玄关处摆放特定的盆栽和“神兽”塑像可以招财或避邪,不可将镜面正对大门,等等。,据说在过去农忙时节,因为脚上带着泥土,加之时间紧,不便进房间,主客就在门口玄关站着聊,有的家庭还在玄关处设置桌椅,并奉上茶点,使玄关成为真正的“社交场所”。有日本学者指出,日本式玄关的出现和日本特定的气候及日本人“爱清洁的民族性”有关。由于气候潮湿,为了防止鞋子损伤木质建筑物,日本人不得不很早就在住所设置专门的和住家隔离的“脱鞋区域”。,书院造形式的武士家庭的玄关,壁龛,和室陈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嵌入茶室或客室正面墙壁的小套间被称为壁龛,用来摆放香炉、挂轴、插花等,是突显主人修养品位的独特空间。一般由壁龛柱、护脚木、小门楣等构成。依据主人身份档次也有高低之分。既有使用珍贵木材作框的正式壁龛,也有无框无顶,直接在天花板边框上悬挂画轴的简易壁龛,甚至还有方便收放的可移动神龛。,有壁龛的房间算是格局最高的房间,通常用于招待贵客,叫做座敷。,壁龛大约在宋朝从中国传入,该处离地数寸,深半尺左右,主要是用作挂画之用,画像很多时都是日本古代的武士或将军,作为敬重之意.日本平房多时都在壁龛旁安放了佛像,日本的佛像不像中国的佛像,一般在日本民居安放的佛像是金色的,而且只是平面的画像不是立体的.在旧日本民居中除佛像外,通常还会有神道教的小神舍在家中,而这个小神舍内里是供奉神道教的神,这个小神舍通常是在门框以上高过人头,以作专敬.,2019/12/13,55,可编辑,地炉,暖炉,被炉是一种暖气设备,正符合日本人所谓的“榻榻米上的生活”。木质的桌子用被子盖起来,里面放上装有点燃了的木炭的陶器,被炉里面马上暖和起来。坐进被炉里,把被子拉至腰间,身体立刻暖和起来。现在用的不是木炭而是桌子底部自带的电热毯。如同西方的暖炉,在日本冬天一家子围坐在被炉里可谓是其乐融融。,床柱床柱是床(壁龛)和床肋之间的柱子,因为和室全体的协调性是由床柱所决定,所以材质和花纹很重要。较高的壁龛会用扁柏制成床柱。然而在现代的一般住宅则是用黑檀木、紫檀木、扁柏纹的突板贴贴在集成木材芯的表面,或用杉磨光圆木头、人工斑点圆木头等。床柱尺寸是根据和室的宽度而被切割的。床框、床板床框是装饰横木,床板是壁龛地板前,床板以薄缘为基本,但是最近,多半使用光叶榉树和松等地板。而且,床框和床板形成一体的光叶榉树等段型地板也被普遍使用。落挂落挂是装设在壁龛的上方的横木。一般落挂大多使用一种叫“杉杢”的木板贴上集成木材。,其他室内构件,长押长押是两柱间的横板,本来是长方形断面,但是室町时代后期以后就成为现在的梯形断面了。材料的种类一般来说多以为桧直木纹贴上集成木材。云板云板是在壁龛的正面墙上层的回缘下成立的化妆幕板。宽度是按照和室的规格决定,一般都是使用红色的杉木板。敷居、鸭居敷居、鸭居是用在和室房间出入口及设置门窗的拉门框,设置在下方的框称作敷居,设置在上方的地方称鸭居。根据拉门的张数有一条、两条、三条沟,三条沟需要4寸幅度宽的敷居、鸭居。另外如果没有设置拉门的开口框的时候,上方的敷居及下方的鸭居就只称为横档。用的木材是配合柱子的木材来选定。一般是使用桧木板贴集成的木柴。,付鸭居付鸭居是与敷居都是设置在同样高度的装饰性的横(侧)木材。如果设置长押时一定要需要副门楣,同时不设置长押时,和室里不设置副鸭居的情况也是有的。畳寄畳寄就是榻榻米靠近墙壁的下面和门槛同样作为柱子之间的间隔,它和鸭居采用同样的材种,但为了要跟鸭居有所区别所以它一般使用叫云杉的木材。走廊日式房屋外的走廊,是日本式房屋的独特构造。在日本建筑物的外面部份,铺设了地板状的道路,也有从庭园外部直接进入室内的用途。而走廊分别有(濡縁)和(縁)两种形式。,日本现代住宅,04,日本现代住宅,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筑开始仿效西欧,由原先的木结构逐渐转变为砖木混合或砖石结构的“洋风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住宅风格西洋化了,建筑材料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家庭采用日式和西洋式混搭(和洋折衷)的风格进行装修。住宅形式有:独户住宅、团地、租凭式公寓、公寓式集合住宅等。,独户式住宅(别墅),由于日本处于地震带区域,靠近大陆板块的,以及非商业中心的地区,住宅大多是独户式木屋。有资料统计,日本地震死亡的人大多是因被房屋砸死,所以近现代住宅大多为轻型木板制作。而日本地少人多,土地昂贵,住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适用。日本十分强调降低住宅造价,住宅建设非常强调生产标准化,无论建材还是住宅部件都在工厂按规格按质量生产好,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能上工地。所以对于日本来说,普通家庭住上别墅是非常正常并且普遍的事,可见别墅在日本并非奢侈品。日本住宅可以说只有档次之分,没有质量之别。,普通独户式住宅,数寄屋风格的现代民宅,具有浓重日式传统风格的民宅,现代西洋风格的别墅,和洋结合的独户式住宅,团地,租凭式公寓,公寓式集合住宅,高层公寓,抗震结构示意图,现代民居室内设计,05,现代民居室内设计,特点:风格化:日本装修风格非常朴素,简单、明快、温馨,空间小巧,高效紧凑的空间利用。户型具有小开间,大进深的特点(面宽5-8m,进深11-13m)精密化:精细化已经不足以描述日本的装修,部品严丝合缝人性化:看是平常普通的东西,隐藏着成千上百次的试验与改进,信手拈来的物件,你仔细看看都能看出点不凡之处。,整体风格简洁朴素,清新明快,空间合理利用,色调纯净,注重实用性,具有很强的人性化意识。,现代装潢,开放式的厨房空间,个性化的空间布局,公寓每层均有40公分的架空层,用于埋设所有管道,随处都有接口。开发商仅提供住房框架,室内空间可任意组装搭配,洗手间、浴室、厨房的位置楼上楼下可以完全不同,可以随意重新设计房间的间隔(包括厨房和卫生间)。,室内设计理念,A,衣柜,B,收纳室,C,能拖出的衣柜,D,可收纳写字台,E,可收纳电视设备,F,可收纳被子,G,儿童用收纳室,H,书籍的收纳,I,公共使用的储藏,KATASU,卧室,卧室,基本框架,从9个有14种式样的单体中选择,自由组合为自家独创的储藏方式。,随着将来家庭构造的变化,可以组装改变移动。,夫妇和一个小孩,夫妇(两个小孩都已独立),没有孩子的夫妇,夫妇和两个小孩,A,E,B,C,G,D,D,D,G,H,H,D,合理安放储藏夫妇的衣服和卧室内的电视设备。,夫妇的房间和儿童房由小孩的收纳柜连通。,在小孩的房间内设有2张桌子。,两面6个基本框架构成,常见的公寓户型,东京大部分住宅的建筑面积在60100之间。常见的:1.两室两厅的面积在50。2.三室一厅约为75上下。3.四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