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doc_第1页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doc_第2页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doc_第3页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doc_第4页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聋校教材四年级上册 1、明明上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2、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3、能正确讲述图意,回答练习中的问题。能把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节课的7个生字和生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重点:学会7个生字和生词。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点名、认识新同学;老师和学生分别做自我介绍;开学收心教育。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题目是明明上学。板书课题。读题。三、初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默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q cng b w zho z zho ch蛐 蛐 草 丛 扒 开 捂 (着) 仔 细 找 迟 到2、在白板课文上划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插图(或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读出句子。四、巩固练习。1、从读生字新词,讲词义,认字形、写字几方面进行训练。2、思考练习第3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练习。听见(叫声) 走进(教室) 扒开( 草 ) 钻进(草丛)3、读课文。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理解图意;能够准确理解句意、段意,并正确回答问题。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句意、段意。教学难点:正确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听)写生字、词。2、说一说词语的意思。二、图文对照,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图文对照,逐段讲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看图:图上有谁?还有什么?他听到了什么?这只蛐蛐怎样?(2)、学文。本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讲了什么时间,谁 做了什么? 第二句:谁 发现了什么?第三句:明明听见蛐蛐叫声后知道了什么?(3)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从“一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熟悉蛐蛐,玩过蛐蛐。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出是不是好蛐蛐。)(4)本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谁 在 哪里发现了 什么?(学生总结)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1、看图:图上是谁? 明明在干什么?他的动作神态怎样? 他找到蛐蛐了吗?2、学文:本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讲什么?(明明看到一只大蛐蛐) 第二句讲什么?(明明没捂到蛐蛐) 第三句讲什么?(蛐蛐钻进了草丛里) 第四句讲什么?(明明仔细找,没找着)a、这4句话是按照什么顺序讲的?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b、哪些词语是讲明明捉蛐蛐的动作?(板书:扒 捂 追 找)c、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只蛐蛐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d、理解“仔细”的含义。课文里哪些词语是讲明明仔细找蛐蛐的?(细心、扒来扒去)3、说一说:按板书词语复述这一自然段。4、小结:这段讲明明怎样捉蛐蛐?段意是什么?三、巩固练习。1、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中的第5题。四、课堂小结。五、作业: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一、二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理解图意;能够准确理解句意、段意,并正确回答问题;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教学重点:理解图意、文意。教学难点:正确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复述课文。 看图复述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二、朗读课文后两段。三、图文对照,理解内容。第三自然段:1、看图: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明明?哪一个是小文?2、学文:(1)课文中小文怎样帮助明明的?(朗读小文喊明明的句子,应读出急切、提醒的语气。) (板书:喊)(2)明明听到小文喊他上学时,他是怎样做的?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3)明明有没有捉到蛐蛐?为什么?3、小结段意:谁 提醒 谁 干什么。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明明迟到了吗?课文是怎样讲的?(板书:刚、就)3、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板书:笑)这时明明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他好像在说:小文,如果你不喊我,那我就迟到了。太感谢你了。)4、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心里很愉快。四、指导朗读。五、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的事,反映了明明乐于接受同学的劝告,按时到校上课,愿意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六、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的将三句话改成一句话;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教学重点:把三句话改成一句话。教学难点: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背诵课文。2、默写课文。二、综合练习。1、第4题。 把每组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明明站起来。明明拍了拍身上的土。明明和小文一同往学校跑去。(1)读句子,想想每个句子是什么意思。(2)按要求改写句子。(3)师生评议。(4)集体读句子,讲讲句子的意思。(5)第二组句子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教师最后小评并说出准确答案。2、第5题。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话。明明轻轻地走过去,看到了一只蛐蛐。明明听见草丛里有蛐蛐的叫声。(1)讲清题目的要求。(2)读句子,找出带点的词语。(3)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4)讲讲所写句子的意思。三、作业:3、4、5题。2、谁说得对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新词,会用“周围”、“指着”说、写句子;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3、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4、能流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教学时间: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节课的6个生字和生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重点:学会6个生字和生词。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月亮和云彩?月亮和云彩哪个跑得快?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一个说月亮跑得快,另一个又说云彩跑得快,谁也不让谁。那么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谁说得对。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xio yng n xn ch qu tu李 晓 大 勇 暗下来 不 信 树 杈 却 透过2、在白板上划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句子。三、巩固练习。1、读词语,讲词义。2、指导书写,写生字新词。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和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 2、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理解图意;能够准确理解句意、段意,并正确回答问题。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句意、段意。教学难点:正确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看(听)写词语。 2、指名讲讲词语的意思。二、图文对照,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图文对照,逐段讲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看图:第一幅图中,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2、学文:什么时间,谁和谁在干什么?(一天晚上,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他们发现什么情况?(他们发现天空一会儿暗,一会儿亮。)他们抬头一看,看到什么?(他们抬头一看,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小结: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许多云彩。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1、读第二自然段。2、学文:(1)大勇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大勇认为月亮跑得快。)(2)李晓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李晓认为云彩跑得快。)3、指导朗读。三、巩固练习。1、集体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2、让学生读课文,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 (2)他们的观点是什么(他们都是怎么说的)?四、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五、作业。朗读一、二自然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理解图意、句意,并正确回答问题;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教学重点:理解图意、句意。教学难点:正确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指名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二、图文对照,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1、看图:看第二幅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2、学文: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李晓把大勇拉到一棵树底下,让他透过树杈看月亮。)大勇看到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大勇看到一朵朵云彩很快地跑过去,月亮却没怎么动;他明白了李晓的话是对的。3、指导朗读本段。4、小结:这个自然段讲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他相信了李晓的话:跑得快是云彩,不是月亮。三、巩固练习。1、朗读第三自然段。2、完成思考练习中第2题: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第三自然段有3句话。先讲李晓让大勇在树底下透过树杈看月亮,再讲大勇看到云彩在跑,月亮却没怎么动,最后讲大勇明白了,李晓的话是对的。)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面争论起来。后来李晓让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大勇才相信是云彩跑得快,而月亮并没怎么动的知识。五、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的将三句话改成一句话;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教学重点:把三句话改成一句话。教学难点: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一、复习检查。1、指名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二、从读入手,理解课文内容。1、读全文,要求读出句与句之间、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停顿。2、看图读课文,再回答问题: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他们谁说得对?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3、边读课文边议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并正确回答。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的停顿。三、熟读课文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2、看图读、背课文。四、作业。1、朗读课文。2、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五课时教学目标:能看着图准确的说出句子;会用带点的词语说话、写话。教学重、难点:能看着图准确的说出句子;会用带点的词语说话、写话。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二、综合练习。1、第3题,想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说哪一句是正确的:月亮在云彩里跑得很快。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云彩跑得很快。分析:读句子,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说哪一句话是正确的。2、第4题,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话、写话。他们抬头一看,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大勇指着月亮对李晓说:“你看,月亮在云彩里跑得多快呀!”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写句子。周围 指着3、第6题:看第一幅插图练习说、写话。什么时候,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把答句写下来。看第二幅插图练习说、写话。图上画的是谁?他们站在哪儿干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让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把答句写下来。三、布置作业:2、4、6题。3、一只小羊羔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观察图意,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叙述的。2、教育学生学习巴特助人为乐的好思想。3、会用思考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4、在画出写图意思的句子的基础上,看图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一遍。5、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图意,理解句、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教学时间: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节课的5个生字和生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重点:学会5个生字和生词。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只小羊羔。板书课题:3、一只小羊羔读题,学习生字“羔”(gao).解释“羔”,指幼小的动物,如羊羔、鹿羔。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2、提出生字新词。gao te mie gou mu小羊羔 巴 特 咩 咩 小 沟 牧 场3、学习生字新词。(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字,读词。(2)找到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集体读词语。(4)指导书写。4、读通课文。5、指导学生看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图1:巴特放学回家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图2:巴特抱着小羊羔到处打听失主,但人家都说没有丢。图3:巴特给小羊羔奶喝。图4:巴特放学回家,妈妈告诉他小羊羔是牧场丢的。图5:巴特把小羊羔送回妈妈身边。三、巩固练习。1、读生字新词。 2、写生字新词。 3、读课文。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理解图意;能够准确理解句意、段意,并正确回答问题。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句意、段意。教学难点:正确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看口形默写上节所学生字二、新授。(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边读课文,边看插图,理解两句话的意思。2、抓住特点看图,从巴特背着书包,知道这是在放学的路上。巴特弯着腰,往小沟里看,理解“东找西找”的意思。3、用“谁在哪儿,怎么样?”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4、过渡:同学们想一想,巴特捡到小羊羔以后,他会怎么做呢?(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第1句话是巴特自己心里想的:是谁丢了小羊羔呢?2、反复读第2句,这句话说明什么?。 (“到处打听”说明他不只到了一处或几处地方去问,“到处”走了很多地方。)3、巴特找到失主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5、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这个自然段主要讲巴特没有找到失主。)6、过渡:巴特找不到失主,该怎么办呢?(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看第3幅图。2、齐读第三自然段。3、天黑了,巴特没有找到失主,他是怎么做的?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三自然段讲巴特把小羊羔抱回了家。)三、巩固练习。1、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四、小结: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巴特在放学的路上找到了一只小羊羔。他到处打听失主,也没有找到,最后只好把小羊羔抱回家里。五、作业。熟读课文第1、2、3自然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理解图意、句意。教育学生学习巴特助人为乐的好思想。教学重、难点:准确理解句意、段意。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读第1、2、3自然段。2、结合图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二、新授。(一)学习第四自然段。1、边看图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2、“巴特一早起来,就去看小羊羔,还给它奶喝。”说明什么?3、小结段意:这一段讲巴特给小羊羔喝奶。(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这一段。2、巴特放学回来,听妈妈说小羊羔是牧场丢的,他是怎么做的?3、读第2句话,理解“顾不上”、“飞快”等词的含义。4、指导朗读。5、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巴特把小羊羔送回牧场。(三)学习第六自然段。1、指导看第五幅图,提问:(1)羊妈妈和小羊羔在干什么?(2)图上有谁?他们脸上的表情怎样?为什么?2、齐读第六自然段。3、这一段讲了什么?(小羊羔回到了羊妈妈的身边。)三、巩固练习。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这三个自然段。2、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意思。四、作业。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能够准确的回答问题;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叙述的教学重、难点:能够准确的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朗读课文。2、指名试背课文。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指导学生按先后顺序观察五幅插图。2、说说每幅图的意思。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讲了巴特捡到羊羔、找失主、送回羊羔的事情。是按“巴特捡到小羊羔、找失主、把小羊羔送回牧场”的顺序和“放学了”、“天黑了”、“第二天”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4、读课文,回答问题:(1)巴特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找到一只小羊羔?(巴特放学回家,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2)巴特为什么把小羊羔抱回家中?(因为巴特没有找到失主,所以把小羊羔抱回家中。)(3)小羊羔是怎样回到羊妈妈的身边的?(第二天中午,妈妈告诉巴特,小羊羔是牧场丢的。巴特把小羊羔送到了牧场。)三、读课文,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体会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能看着图准确的说出句子;懂得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教学重、难点:能看着图准确的说出句子;懂得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二、综合练习。1、第2题。(1)出示题目中的一段话。(2)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读懂这段话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3)讨论:这几句话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2、第3题。(1)出示例句,读例句。(2)分析例句的句式:谁东找西找,在哪儿找到了什么。(3)让学生联系实际,仿照例句的句式说句子。(4)把句子写下来。(5)师生评议。三、作业。1、2、3题。第六课时教学目标:能看着图准确的说出句子;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出一段话。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准确、通顺的说、写出一段话。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出示第6题: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先说后写一段话。(1)读题,理解题目的要求。读第一自然段。师:这一段话是按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么样的顺序写的。(2)仿照第一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仿写训练。(3)学生轮流进行说话练习,教师进行指导。(4)让学生把叙述的内容写下来。4、让 座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2、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3、会用思考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4、能仿照课文,看图说、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能给课文分层次。教学时间: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节课的12个生字和生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重点:学会12个生字和生词。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过程:一、出示课文,读课题:4、让座二、初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2、提出生字新词。qin kfi tu zhuwn zuh zhgui su hung浅灰色 咖啡色 黑里透红 皱 纹 一撮胡子 拄着拐棍 随着 晃动3、在白板课文上划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4、借助拼音读字音读字音,指插图(或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读出句子。三、巩固练习。1、从读生字新词,讲词义,认字形、写字几方面进行训练。2、思考练习第3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穿着(浅灰色的上衣) 布满(皱纹) 拄着(拐棍)扶着(椅背) 随着(汽车晃动)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和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 2、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理解图意;能够准确理解句意、段意,并正确回答问题。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句意、段意。教学难点:正确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看)写带有生字的词语。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二、读讲课文。1、读全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2、边读句子边对照插图(或配合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3、边读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1)一天,我怎么样?(2)汽车到站了,上来了谁?他怎么样?(3)我怎么做,怎么说?(4)车开动了,我再一次怎么说,怎么做?4、指导、训练学生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三、巩固练习。1、读句子,指图或演示讲讲句子的意思。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加演示),理解课文内容。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四、作业。1、思考练习第4题 2、熟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句意、段意。教学难点:正确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从读入手,划分第二自然段中的层次。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哪几句话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给第二自然段分出层次,理解层次的意思。(1)汽车到站了,上来了谁?他怎么样?(2)我怎么做,怎么说?(3)车开动了,我见到了什么?再一次怎么说,怎么做?3、读第二自然段,想想(2)(3)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二、从读入手,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1、读全文,读出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2、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层次之间的停顿。再读课文,读出自然段、自然段中各层次之间的停顿。3、边读课文,边议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并正确回答。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的停顿。三、熟读课文。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2、看图读、背课文。四、作业。1、完成思考练习第一题的练习。 2、熟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第四、五课时教学目标:能仿照课文,看图说、写一段话。教学重点:看图叙述图意教学难点:把意思表达完整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背诵课文。2、回答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二、指导观察图画。1、出示图片,与课文插图对照,定题让座。2、抓住图片的主要内容,有顺序地指导观察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依据图片主要内容,议论可以补充前、后哪些情节。3、分角色通过动作、表情、言语等,演示这件事的全过程,把图片上的局部静态变成完整的动态。4、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演示,一边观察情节,一边思考怎么表达。三、组织语句口述、笔述。1、先完整地观察一遍演示。再分别观察局部情节,边观察边组织语句口述、笔述,最后完整地组合起来。2、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看图说、写一段话。四、作业。看图写一段话。题目让座。要求:1、把事情写清楚,句子完整,意思连贯。2、可以参照课内指导的内容写,也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写。基础训练1教学目的:1、巩固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名词。2、能把句子写具体;体会“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3、训练学生看(听)话的能力、阅读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教学重、难点:能阅读短文,理解段中各层次的意思。教具准备:看图说、写一段话的图。教学时间: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掌握字母的大小写及排列顺序;认识名词。教学重点:准确写出字母的大小写教学难点:排列字母表,准确写出名词。 教学过程:一、练习第一题。1、让学生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2、读题,理解题目的要求。3、按顺序排字母。排完后检查、订正。二、练习第二题。1、出示题目中的词语。2、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什么。3、告诉学生像这些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叫名词。4、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十个名词。如:蛐蛐、小沟、小羊羔、月亮、云彩、汽车、座位、裤子、上衣、胡子、服务员,等等。三、作业。1、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2、比一比:看谁写的名词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了解不同句式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教学重、难点:把句子写完整;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 教学过程:一、练习第三题。1、出示题目。讲解例题,理解题目的要求。2、读题中的句子及括号里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词语的意思。3、想想怎样把括号里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去。4、学生练习后,让学生再读读句子,并和原句比较一下,看看哪句写得具体。二、第四题。1、读每组中的两个句子。2、理解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看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不是相同?3、小结:这两组中的句子句式不同,一个是“把”字句,一个是“被”字句,但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三、作业。让学生根据第四题,写出句式不同、意思相同的句子。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能把可以搭配的句子连接起来培养学生的看(听)话能力。教学重、难点:能把可以搭配的句子连接起来;培养学生的看(听)话能力。教学过程:一、练习第五题。1、出示题目。2、师讲解例句,让学生理解题目的要求。3、读句子,看左边的句子应和右边的哪一个句子想连。4、让学生练习,加标点。5、师生评议后,集体读句子。二、看(听)话说话1、提出要求:听得要专心,看得要仔细、正确,并要记住内容。2、看(听)写题中的一段话:我们村里种了许多果树。春天,桃花开了,梨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我们村成了花园。秋天,桃子熟了,梨熟了,苹果也熟了。我们村成了果园。3、指导学生读懂这一段话,明白这段话讲的是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知识。4、指名说出这一段话。三、作业。抄写看(听)话说话中的一段话。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理解短文的意思,说说短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教学重、难点:说说短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教学过程:阅读训练:说说下面这段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星期六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到校园里平整一块地,准备在那儿种菜。大家一齐动手,有的拨草,有的翻土,有的捡砖头。不到一小时,就把这块地平整好了。同学们说:“咱们干得真快。要是一个人干,一天也干不完。大家一齐动手,一会儿就干完了。”老师说:“对!人多力量大,做起事来又快又好。”1、师领学生读课文。2、生自由读全文。3、说说这段话有几句话?4、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5、想想哪几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6、指导学生给这段话分层次。7、指名说说这段短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8、小结:短文先讲老师带同学们平整一块地,再讲大家一齐动手,分工合作,一会儿就把地平整好了,最后讲通过这件事,大家体会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9、集体齐读全文。第五课时教学目标:观察图画,说出图意,并能准确的写出一段话教学重、难点:说出图意,并能准确的写出一段话教学过程:一、指导观察图画1、出示图画。2、让学生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进行观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送礼物给老师?二、组织语句口述、笔述1、让学生边看图边说句子。2、观察图画,看图说、写一段话。三、作业看图说、写一段语句通顺、意思连贯的话。6、一篮稻穗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2、教育学生向“弟弟”学习,帮助军属做好事。3、能用“特别”、“急得”、“一就”说、写句子。4、能仿照课文说、写一段话。5、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教学时间: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节课的9个生字和生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重点:学会9个生字和生词。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6 一篮稻穗二、新授。1、读课文,找出不会读的字,用笔画出来。2、提出生字: hn zhun sh chng g dng hn m额 浑 转 属 程 嘎 盯 汗 摸3、教读生字。4、再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不懂的词语。5、结合课文(或配合演示),理解词义。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7、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初步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 8、教学第一自然段。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鹅是什么样子的?鹅为什么见到弟弟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生讨论,教师小结。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三、巩固练习。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2、读课文。四、作业。1、抄写词语。2、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会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重点:理解句意教学难点:准确说出段意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看(听)写词语。2、看图说说鹅是什么样子的?二、新授。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提问:弟弟在干什么?鹅想吃稻穗,弟弟是怎么做的?表现弟弟是怎样的人?(3)生回答,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4)师小结:弟弟正要把拾到的稻穗送到程大爷家去的时候,那五只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围着弟弟要食吃。“淘气”“嘎嘎地追上来”“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叫着扑上来”等词语,把五只白鹅抢吃稻穗的动态写得生动逼真,招入喜爱。“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这是程大爷的,不给你们吃!”“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等词句,表现了弟弟一心为程大爷做好事。(5)朗读第二自然段。(6)让学生边看图边复述课文内容。(7)划出“鹅抢稻穗吃”的句子。2、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程大爷说弟弟是个好孩子?因为弟弟为程大爷拾稻穗,并且抢稻穗不让鹅吃掉稻穗。这一段中哪句话可以看出程大爷对弟弟的疼爱?齐读第三自然段。三、巩固练习。1、朗读课文。2、看图,划出课文中讲图意的句子。四、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文中我们看到弟弟为了保护程大爷家的稻穗不被自家的鹅吃掉而着急的情景。你们说弟弟做得好不好?我们要学习弟弟这种帮助军属做好事的好思想。五、作业:流畅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理解文意,并能准确的回答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句意教学难点:准确的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二、做思考练习中的第1题。1、读第一句:那五只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嘎嘎地追上来。思考:(1)“它们”指谁?(“它们”指的是鹅。)(2)为什么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因为弟弟常常给鹅喂食,所以鹅以为弟弟又给它们喂食来了。)2、读第二句: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这是程大爷的,不给你们吃!”思考:这句话中的“你们”指的是谁?(“你们”指的是鹅。)3、读第三句:可是鹅一点儿也不听话,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思考:(1)哪些地方说明鹅一点儿也不听话?(“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说明鹅一点儿也不听话。)(2)鹅不听谁的话?(鹅不听弟弟的话。)三、作业。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能将词语排列成通顺的一句话; 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教学重点、难点:能将词语排列成通顺的一句话; 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背诵课文。2、默写课文。二、做思考练习中的第3题。1、出示题目: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加上标点。(1)弟弟 喂食 鹅 给 常常(2)赶走 鹅 淘气的 程大爷 了2、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3、想想如何排句子,才能使句子通顺。4、学生练习排句子。5、自己读排好的句子,看是否通顺。6、师小结。三、做思考练习中的第4题。1、出示习题。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各说、写一句话。我弟弟特别喜欢那五只鹅。弟弟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鹅一看见弟弟,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2、读句子,理解带点词的意思。3、仿照句子,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如:xx的字写得特别漂亮。 这盆花特别美。xx的什么东西丢了,急得满脸通红。 小明迷路了,他急得哭了。一看见老师,同学们都围着他。中午一放学,同学们就往食堂跑。四、作业:3、4题。第五课时教学重点: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实际,说、写一段关于喂养小动物的话。教学难点:把小动物的特点及喂养的情景写出来。教学过程:课后练习第六题: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实际,先说后写一段关于喂养小动物的话。要把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喂养的情景写出来。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第一自然段是写什么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小动物?这种小动物长什么样子?吃喜欢吃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喂它们的?3、师举例说一种小动物:我家养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有两只大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它的前腿长,后腿短,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小白兔喜欢吃新鲜的青草和白菜,我常常拿些白菜给它们吃。小白兔一看见我,就跟在我身后,追着我跑,真可爱。4、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说一说、写一写。5、师巡视指导。二、布置作业: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雨 天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2、教育学生学习明明、小祥助人为乐的好思想。3、能用句子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能按课文内容改正一段话的错误。4、能看课文插图说话,再写下来。5、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间: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节课的9个生字和生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重点:学会9个生字和生词。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题:7 雨天二、初读课文,初步理解带生字新词句子的意思。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2、提出生字:xing wi wng ku dng shn ln q gui祥 苇 忘 夸 咚 顺 淋 奇 怪3、教学生字。4、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5、理解新词。6、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初步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7、读通课文。三、巩固练习。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2、读课文。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会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重点:理解句意教学难点:准确说出段意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看(听)写词语。2、指名讲讲词语的意思。二、新授。1、出示课文,指导观察图画:图中的天气怎么样?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讲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提问:什么时候?天气怎么样?奶奶在想些什么?(4)齐读第一自然段。4、讲读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提问: 奶奶正在着急的时候,谁回来了?衣服怎么样? 奶奶问了什么?小苇是怎么回答的?小结。读第二自然段。三、巩固练习。1、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思考:小苇没有带雨伞。下雨了,她的衣服为什么没湿?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这两段讲放学了,小祥带了伞,而小苇没有带伞。是明明撑着雨伞送她回家的。奶奶说明明是个好孩子。同学们,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五、作业:朗读第1、2自然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准确理解段意,并能准确回答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准确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读课文第1、2自然段。2、思考并回答:奶奶看到天下雨了,想了些什么?小苇回来了,她的衣服为什么没有湿?二、新授。1、讲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提问:(1)上学时,小祥带了伞,但小祥回来时怎么样?(2)带了伞,衣服为什么还会湿呢?(3)奶奶看到小祥湿淋淋的样子,感到怎样?说了什么?小祥是怎么回答的?奶奶听了小祥的话,奶奶是怎样说的?生读课文,结合图画理解并回答。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3、分角色朗读课文。三、巩固练习:朗读课文。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写了两名助人为乐的小朋友。谁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他们是谁?都做了什么事?五、作业:1、背诵课文。2、默写课文。第四课时教学目标:准确回答问题;认真阅读短文,找出其中的错误。教学重、难点:准确回答问题;认真阅读短文,找出其中的错误。教学过程:一、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快放学了,奶奶望着窗外的大雨,想些什么?2、小苇的衣服怎么没有湿?3、小祥带了伞,为什么衣服会湿呢?二、指导朗读课文。1、师示范朗读。2、指名朗读。3、分角色朗读。三、指导背诵。四、背诵和默写课文。1、指名背诵课文。2、默写课文。五、思考练习第4题: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课文内容,改正这段话中的错误,再抄写一遍。1、领读这段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2、找出课文中的原句。3、与原句比一比,看哪些地方不相符。4、把与原句不相符的地方改正过来。5、小结。六、作业:默写课文。第五课时教学目标:将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仿照样子将句子写完整。教学重、难点:将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仿照样子将句子写完整。教学过程:一、默写课文。二、思考练习第2题: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再加上标点。1、读词语,理解词义。2、想想用这些词语有什么联系,可以排成什么样的句子。3、学生排句子,师行间指导。4、指名说说自己排的句子。5、师生评议。三、思考练习第3题:照样子写句子。1、出示例句。2、分析例句的句式:(1)谁正在怎样的时候,谁怎么样。(2)谁(或什么)比谁(或什么)怎么样。3、启发、引导学生仿照例句的句式说、写句子。4、师生评议。四、思考练习第5题:看文中的插图说话,再写下来。1、出示挂图。指名说出图意。2、师生共同小结一下图意。3、让学生看插图写句子。五、作业:第2、3题。大熊猫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能正确回答课文思考练习中的问题。能正确填写名词,能用练习中的句式说、写句子。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能说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节课的11个生字和生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教学重点:学会11个生字和生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