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_2.ppt_第1页
汽车制动系统_2.ppt_第2页
汽车制动系统_2.ppt_第3页
汽车制动系统_2.ppt_第4页
汽车制动系统_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制动系统,汽车制动系统,汽车制动系统可以分为行车制动、辅助制动、伺服制动等。手刹属于辅助制动系统,主要借助人力,伺服制动则同时使用人力和发动机的动力。,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管路布置,(a)H形布置,两前轮共用一条管路,两后轮共用一条管路,主要用于载重汽车,不宜用于轿车。,(b)X形布置,对角线上的前、后轮共用一条管路。任一条管路出现故障时,制动力减半,一般用于轿车。,(c)双T形布置,两前轮和一后轮共用一条管路,每个前轮的两条管路是独立的,前轮制动轮缸采用双腔结构。制动性能较高,但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1.制动主缸,制动主缸的作用是将踏板力转变成液压力。第二活塞位于缸体的中间位置,将主缸分成左右两个工作腔,每个工作腔内的液压经各自的管路分别传到前后制动器,每个工作腔分别通过补偿孔和回油孔与储油罐相通。,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1.制动主缸,解除制动时,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回位,高压油液从制动管路流回制动主缸。,踩下制动踏板推杆前移第一活塞左移第二活塞左移,右腔出油,左腔出油,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1.制动主缸,第一制动管路损坏:后活塞运动至接触前活塞左腔高压第二制动管路通油平衡活塞两端腔体中液压不等平衡活塞右移滑动销下移触发报警开关仪表盘上报警灯闪烁。,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1.制动主缸,第二制动管路损坏:第二活塞运动到接触主缸缸体右腔高压第一制动管路通油平衡活塞两端腔体中液压不等产生警告信号。,任一回路失效时,主缸仍能工作,只是需要的踏板行程加大,导致汽车的制动距离增长,制动效能降低。,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2.制动轮缸,1)双活塞式制动轮缸:两活塞之间间隙形成轮缸内腔。油孔7进制动液活塞外移推动顶块5推动制动蹄。主要用于领从蹄式制动器、双向双领蹄式和双向自增力式。,1.缸体;2.活塞;3.皮碗;4.弹簧;5.顶块;6.防护罩;7.进油孔;8.放气孔;9.放气阀;10.放气阀防护螺钉。,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2.制动轮缸,2)单活塞式制动轮缸:活塞端面凸台形成轮缸内腔。进油管3进制动液活塞外移推动顶块6推动制动蹄。多用于双领蹄式。,1.放气阀;2.橡胶护罩;3.进油管接头;4.皮碗;5.缸体;6.调整螺钉(顶块);7.防护罩;8.活塞,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3.制动液,对制动液的要求:,高温下不易汽化,否则管路中出现汽阻,导致制动失效;低温流动性好,否则会引起制动灵敏性下降和解除缓慢;不会腐蚀与之接触的金属和对橡胶的破坏。对液压系统产生较好的润滑作用;吸水性差,溶水性好;,常用的汽车制动液:矿物油制动液:高低温性能好,对金属无腐蚀,溶水性差,橡胶膨胀;合成制动液:汽化温度高,低温流动性好,无腐蚀,但成本高。植物油制动液:汽化温度低,成本高。,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在一般液压制动系统基础上增加一套助力装置。正常情况下: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动力作为制动能源;助力装置失效时:完全由驾驶员体力提供制动能源。,分类:1.真空助力式2.真空增压式3.液压助力式,1.真空助力式,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制动踏板和制动主缸之间装有真空助力器。踏板直接操纵真空助力器,两者联合推动制动主缸活塞。,1.真空助力式,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控制阀20控制助力器的工作。,利用发动机进气管的真空和大气之间的压差起助力作用。气室前腔8经单向阀20直通发动机进气管。,真空助力器工作的中间阶段真空阀逐渐关闭,大气阀逐渐开启,真空助力器未工作时真空阀开启,大气阀关闭。,真空助力器的充分工作阶段真空阀关闭,大气阀开启,1.真空助力式,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2.真空增压式,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真空增压器的结构,2.真空增压式,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真空增压器工作原理,2.真空增压式,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双腔安全缸结构示意图,3.液压助力式,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油泵代替真空助力器中的真空罐.,特点:体积小,容易装在紧凑型轿车上;产生的助力大,适合于安装在四轮都采用盘式制动器的轿车上;适合安装在无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柴油机汽车上.,3.液压助力式,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1.主缸推杆;2.限位螺钉;3.压力腔;4.回油孔;5.控制阀管;6.回位弹簧;7.进油孔;8.动力活塞;9.动力腔;10.反作用柱塞;11.踏板推杆.,液压助力器结构,不制动时:7关闭、4打开,9中油液经过5中的轴向孔和4像储油罐回油。,3.液压助力式,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制动时:踏板推杆/反作用主色/控制阀管左移-回油孔4关闭-阀管上径向进油孔和动力活塞上径向进油孔部分对齐-储能器油液进入动力腔-产生助力。,如保持制动踏板不动,阀管不动,动力活塞前移,关闭进回油孔,保持一定制动力。当控制阀管5上的径向孔与动力活塞上的径向进油孔完全对齐时,提供最大助力。,动力式液压制动系统,气压制动操纵机构,主要为动力制动,驾驶员踏板力只用来操纵控制装置,适用于中型以上特别是重型的货车和客车。,特点:1.气压低,降低了对管路等元器件的密封要求,稍有渗漏仍能正常工作,方便用于带拖挂车辆的制动;2.需要较大尺寸气动元件,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管路布置,供能管路促动管路操纵管路,气压制动系统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管路有3种:,前储气筒,后储气筒,前制动分泵,前制动分泵,备用储气筒,湿储气筒,刹车总泵,卸荷阀,后制动分泵,后制动分泵,快放阀,快放阀,继动阀,停车手控阀,气压表,接门泵,接离合器助力缸,大客车气路示意图,空压机,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供能装置,储气筒:产生气压能的空压机和积储气压能;调压阀和安全阀:将气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进气滤清器、排气滤清器、管道滤清器、油水分离器、空气干燥器、防冻器等:改善传能介质(空气)状态的;多回路压力保护阀等: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用以保护其余回路,使其中气压能不受损失。,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供能装置,1.空压机和调压阀,活塞上行-缸内空气压缩-排气阀开启-压缩空气进入储气罐。,空压机由发动机通过带传动直接驱动,有单缸式和双缸式,图示为单缸风冷式。,当储气筒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利用调压阀可以使空压机处于空转状态,而当储气筒的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调压阀又能控制空压机向储气筒充气。,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供能装置,1.空压机和调压阀,卸荷原理:储气筒的压力达到一定值-调压阀膜片组件上移-芯管上移-芯管下阀门关闭-储气筒气压作用在卸荷柱塞上方-柱塞下移-顶开进气阀门-空压机处于空转状态。,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供能装置,1.空压机和调压阀,储气筒的气压下降到一定值-膜片组件在弹簧作用下下移-芯管顶开阀门-卸荷柱塞上方的气压降低-柱塞上移-进气阀门正常开关-空压机向储气筒充气。,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供能装置,2.防冻器,为了防止在寒冷季节中,积聚在管路和其他气压元件内的残留水分冻结,最好装设防冻器,以便在必要时向气路中加入防冻剂,以降低水的冰点。工作原理:当温度低于50C,防冻器中的乙醇蒸气会随压缩空气流进入回路,回路中的冷凝水溶入乙醇后,冰点降低。,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供能装置,3.多回路压力保护阀,功用:来自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经多回路压力保护阀分别向各回路的储气筒充气。当某一回路损坏漏气时,压力保护阀能保证其余完好回路继续充气。,四回路压力保护阀在任一回路损坏漏气时,保证其他三个回路能以稍低的压力正常工作。,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供能装置,3.多回路压力保护阀,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1.制动阀,1)串列式制动阀,踩下78,6,10下移11,12,14下移上排气阀的排气口关闭,进气口开启压缩空气进入前后制动气室.,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1.制动阀,串列式制动阀,松开制动踏板718恢复装配长度上活塞、进排气阀移动到上极限位置上下进气口关闭,排气口开启解除制动.,踏板保持不动当活塞下腔作用力和18平衡进气阀和排气阀都关闭制动汽车稳定.,活塞,进排气阀,23.排气口24.进气口,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2.手控制动阀,应急制动或驻车制动时:凸轮顺时针偏转3上移5上移关闭进气口排气口打开驻车制动气室的压缩空气经10排气通道排出动力弹簧11实施制动.,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2.手控制动阀,解除制动:凸轮逆时针偏转圆盘阀柱3下移关闭排气通道开启进气口驻车制动气室的压缩空气使10动作储气罐压力进入制动气室-压缩动力弹簧11解除制动.,在车行驶过程中,驻车/应急制动气室中的动力弹簧11一直处于被压缩状态.,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3.继动阀和快放阀,继动阀作用:使压缩空气不流经制动阀,而是通过继动阀直接充入制动气室,以缩短供气路线,减少制动滞后时间。,孔口C为大气压力时,芯管在自重下压靠阀门,同时阀门在弹簧作用下压靠阀体上的阀座,继动阀的进排气阀都关闭。,踩下制动踏板C入口压力增大,膜片和芯管下移打开进气阀压缩空气由A直接流向B.,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3.继动阀和快放阀,快放阀作用:保证解除制动时制动气室快速放气。快放阀布置在制动阀与制动气室之间的管路上,靠近制动气室,由于离制动气室近,制动气室排气所经过的回路短,放气速度较快。,制动时:A进压缩空气阀门上移压缩空气进入B.,解除制动时:A经制动阀通大气阀门受弹簧力下移进气阀关闭制动器室空气通过C排出.,气压制动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4.梭阀(双向阀),阀门来回穿梭,两个气源进口保证一个工作。保证在汽车两制动回路之一损坏时,挂车制动阀仍然可以接到制动控制信号。,制动气室,将气压能转换成机械杆件的推力,使制动器产生工作,膜片式制动气室的两腔通过膜片隔离,推杆连接叉固定在一起,连接叉与制动调整臂相连。只用于凸轮式制动器做行车制动。,1.单膜片式制动气室,制动气室,2.双膜片式制动气室,用于两个单独管路,一个为行车制动管路,一个为应急制动管路,制动气室,3.膜片-活塞式制动气室,行车制动:压缩空气进入左边气室,活塞、膜片、中心套、楔块拉杆一起右移。应急制动:压缩空气进入右边气室,膜片右移,产生制动。手制动:拉动手制动拉杆,使中心套右移,楔块拉杆移动而制动。无论应急制动或行车制动,手制动杆都不会移动。,用于楔式制动器,可同时用气制动或手拉制动。,制动气室,4.复合式制动气室,气顶液制动系统,气顶液制动系统的供能装置和控制装置都是气压式,传动装置是气压液压组合式。气压能通过串联的动力气室和液压主缸转换为液压能,液压能传到各个轮缸,产生制动作用。,优点:气压系统布置紧凑,缩短了管路长度和滞后时间。用液压轮缸作为制动器促动装置减少了非簧载质量。使用气顶液制动系统的汽车牵引挂车时,挂车可用气压制动,也可用液压制动。各个车桥的制动器可以分别采用液压促动和气压促动。,制动器用来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摩擦制动器: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器。,1.鼓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摩擦副为旋转的制动鼓和固定不动的制动蹄(或制动带),工作表面为圆柱面。2.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为旋转的制动盘和固定不动制动钳,工作表面端面。,车轮制动器:旋转元件固装在半轴或车轮上,其制动力矩直接分别作用于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可用于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中央制动器:旋转元件固装在传动系的传动轴上,其制动力矩须经过驱动桥再分配到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一般只用于驻车制动和缓速制动。,鼓式制动器分为:内张型(制动鼓工作表面为内圆柱表面)外束型(制动鼓工作表面为外圆柱表面),很少使用,凡对蹄端加力使蹄转动的装置统称为制动蹄促动装置,内张型鼓式制动器按制动蹄促动装置的不同分为:轮缸式制动器:以制动轮缸为促动装置;凸轮式制动器:以凸轮为促动装置;楔块式制动器:以楔块为促动装置。,1.轮缸式制动器,a.领从蹄式制动器,两个制动蹄受到的轮缸促动力相等,称为等促动力制动器。,特点:结构简单,只是用一个促动力装置;两个制动蹄各有一个支点,一个蹄在轮缸促动力作用下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一致,称为领蹄;另一个蹄在轮缸促动力作用下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称为从蹄。,领蹄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蹄和鼓之间的正压力较大,制动作用较强。从蹄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蹄和鼓之间的正压力较小,制动作用较弱。两个制动蹄作用在制动鼓上的法向反力大小不等,为非平衡式制动器。,具有自动定心作用可兼充驻车制动可用于应急制动,b.双领蹄式和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双领蹄式:在车轮前进(正向旋转)时,两个制动蹄均为领蹄。,特点:每一制动蹄都用一个单活塞制动轮缸促动,固定元件的结构布置是中心对称式。,c.双从蹄式制动器,汽车前进时(车轮正向旋转)两个制动蹄均为从蹄的制动器,特点:前进制动效能低于双领蹄式和领从蹄式。但其制动效能对摩擦系数变化的敏感程度也较小,制动效能稳定性好。,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双从蹄式制动器固定元件的布置都是中心对称,两制动蹄作用在制动鼓上的法向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平衡,这种形式的制动器为平衡式制动器。,(1)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d.单向和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特点:只有一个单活塞制动轮缸,两蹄的下端分别支在浮动的顶杆上,上端靠复位弹簧拉靠在支承销上。,倒车时,第一蹄压靠上端支撑销不动,仍为领蹄,但力臂大大减少,第二蹄不起作用,能产生的制动力很小。,汽车前进制动时,第二制动蹄的促动力来自第一制动蹄对顶杆的推力,两个制动蹄在汽车前进时均为领蹄,且第二蹄的制动力矩大于第一蹄。,以中心点为基点分析蹄的力矩情况,受法向力较大的第二制动蹄面积比第一蹄大,使单位压力相近。,夹板铆接在制动蹄腹板上,以内圆面支靠着支撑销,两蹄下端以凹面分别支撑在可调顶杆两端底面上,并用弹簧拉紧。,在制动鼓尺寸摩擦系数相同的条件下,这种制动器的前进制动效能不仅高于领从蹄式制动器,而且也高于双领蹄式制动器,而倒车时比双从蹄还低得多。,(1)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支承销,轮缸,顶杆,后制动蹄,前制动蹄,特点:两个制动蹄的上方有一个双活塞制动轮缸,轮缸的上方还有一个制动蹄支承销,两制动蹄的下方用顶杆相连。,汽车前进时,前制动蹄为第一蹄,后制动蹄为第二蹄,制动时,第一蹄只受一个促动力FS1,第二蹄有两个促动力FS1和FS2。倒车时情况相反。无论汽车前进还是倒车,都与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相当。,由于前进制动时制动器工作负荷远大于倒车制动,故后蹄的摩擦片面积做得较大。,少数豪华汽车,结构简单,用于各种车辆,各种车辆,两个轮缸适合布置双回路制动系统,轿车后轮(双向)轻型车辆前轮(单向),应用范围,最高,中等,低,最低,制动效能稳定性,最低,中等,较高,最高,制动效能,双从蹄式,领从蹄式,双领蹄式,自增力式,几种轮缸式制动器的归纳比较,盘式制动器,按摩擦副中固定元件结构分为:,全盘式,钳盘式,制动盘,制动钳,固定盘,旋转盘,目前大部分轿车采用前盘(钳式)后鼓制动器组合。,(一)钳盘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可分为定钳盘式和浮动钳盘式制动器。,定钳盘式,滑动钳盘式,摆动钳盘式,a.定钳盘式制动器,结构特点:制动钳固定在车桥上,既不能旋转,也不能沿制动盘轴向移动,在制动盘的两侧设置制动块促动装置。,油缸多,制动钳的结构复杂;油缸分置于制动盘两侧,必须用跨越制动盘的钳内油道或外部油管来连通。这必然使得制动钳的尺寸过大,难以安装在现代化轿车的轮辋内;热负荷大时,油缸(特别是外侧油缸)和跨越制动盘的油管或油道中的制动液容易受热汽化;若要兼用于驻车制动,则必须加装一个机械促动的驻车制动钳,结构更为复杂。,定钳盘式制动器的缺点:,由于上述缺点,定钳盘式制动器目前使用较少。,b.浮钳盘式制动器-滑动钳盘式,特点:制动钳可以相对制动盘作轴向滑动;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则附装在钳体上。,驻车制动时,在驻车制动杠杆凸轮的推动下,自调螺杆连同自调螺母一直左移到螺母接触活塞底部。此时,由于扭簧的阻碍,自调螺母不可能倒转着相对于螺杆向右移动。于是轴向推力通过活塞传到制动块上而实现制动。,解除驻车制动时,自调螺杆在膜片弹簧的作用下,随着驻车制动杠杆复位。,浮钳盘式制动器在兼用行车和驻车制动器情况下,不用加设驻车制动钳,只需在行车制动器上加装一些用以推动油缸活塞的驻车机械传动零件。,花,(二)全盘式制动器,摩擦副的固定元件和旋转元件都是圆盘形的,分别称为固定盘和旋转盘,其工作原理与摩擦离合器相似。,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用12个带键螺栓相连后固定于车桥上。,固定盘键槽与12个螺栓上平键动配合,固定角位置,轴向可以自由滑动。,两面铆有8个摩擦片的旋转盘与旋转花键毂通过滑动花键连接,花键毂固定在车轮轮毂上。,内侧壳体上装有油缸,制动时,油缸活塞和套筒压缩复位弹簧,把固定盘和旋转盘推向外侧壳体。,盘式制动器的优点:,(1)盘式制动器无摩擦助势作用,制动力矩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即热稳定性好;(2)盘式制动器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须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即基本不存在水衰退问题;(3)在输出相同制动力矩的情况下,盘式制动器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4)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不会像制动鼓的热膨胀那样使制动器间隙明显增加而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大;(5)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其他维修作业也较简便。,盘式制动器的缺点:,(1)效能较低,所需制动促动管路压力较高,一般要用伺服装置;(2)兼用于驻车制动时,需要加装的驻车制动传动装置较鼓式制动器复杂。,ABS工作原理: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油的压力使得气囊重复作用,如此在一秒钟内可作用6012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ABS防抑死系统,能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不让轮胎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从而加大磨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防抱死(ABS)系统,防抱死系统的特点,1、增加制动时的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四个轮子上的制动力是不一样的。如果汽车的前轮先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轮的行驶方向,容易出现撞车的危险。倘若汽车的后轮先抱死,则会出现侧滑、甩尾,甚至出现汽车“掉头”的严重事故。ABS可防止四个轮子制动时被完全抱死,从而提高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抱死系统的特点,2、能缩短制动距离在紧急制动的状态下,ABS能使车轮处于既滚动又拖动的状况,拖动的比例占20%左右,这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最大,即所谓的最佳制动点或区域。普通的制动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3、防止轮胎过度磨损事实上,车轮完全抱死会造成轮胎杯型磨损,轮胎表面磨耗不均匀,使轮胎损耗增加。经测定,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所造成的轮胎累加磨损费,已超过一套防抱死制动系统的造价,防抱死系统的特点,4、使用方便,工作可靠ABS系统的使用与普通制动系统的使用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制动时只要把脚踏在制动板上进行正常的制动即可。遇到雨雪路滑,驾驶员再也没有必要用一连串的点刹车方式进行制动,ABS会使制动保持在最佳点。要注意的一点是:ABS工作时,驾驶员会感到制动踏板有颤动,并听到一些噪音,都属于正常现象,不用过分紧张。ABS工作十分可靠,并有自诊断能力。,ABS部件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车轮转速传感器(简称轮速传感器),3)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功用是接收来自ECU的控制指令,控制制动压力的增、减,它是ABS的执行器。,(1)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由电磁阀、液压泵和电动机等部件组成。调节器直接装在汽车原有的制动管路中,通过串联在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的三位三通电磁阀直接控制轮缸的压力,可以使轮缸的工作处于常规工作状态、增压状态、减压状态或保压状态。三位是指电磁阀有三个不同位置,分别控制轮缸制动压力的增、减或保压,三通是指电磁阀上有3个通道,分别通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和储液器。,汽车防抱死系统一般由车轮速度传感器、发动机速度传感器、电磁阀、计算机(电脑)和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组成,防抱死(ABS)系统,防抱死(ABS)系统的组成,传感器,ABS电磁阀ABS电磁阀的作用:为制动室充气、排气和保压,ABS电磁阀的参数如下:工作电压:1828伏;线圈电阻:1415欧姆;工作压力:011bar;接口尺寸:M221.5。,ABSECUABSECU的作用:处理来自传感器的电信号,并发送信号到电磁阀。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后分泵,前分泵,前分泵,后分泵,调节器,调节器,调节器,调节器,制动总泵,后储气筒,前储气筒,空压机,ECU,传感器,传感器,齿盘,故障灯,电子控制的制动系统越来越普及,ABS:(Anti-LockBrakeSystem,刹车防抱死系统)EBD:(ElectricBrakeforceDistribution,电子制动力分配),ABS主要是防止紧急刹车时出现轮胎抱死现象。如果前轮锁死,车子失去侧向转向力,容易跑偏;如果后轮锁死,后轮失去侧向抓地力,容易发生甩尾。EBD是ABS功能的扩充,其可以在四个轮胎附着力不同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平衡各轮的制动力,保证车子不发生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ASR:(Anti-SlipRegulation)也叫自动牵引力控制,是一套与ABS系统一起对打滑的驱动轮进行控制的系统。ASR的优点:维持了车辆的驱动力和转向力,当车辆在湿滑的路面起步、加速和转弯时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警告灯提醒驾驶员路面的湿滑;将轮胎磨损减少到最小程度;进一步减少了事故的可能性,EBA通过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的速率来理解它的制动行为,如果它察觉到制动踏板的制动压力恐慌性增加,EBA会在几毫秒内启动全部制动力,其速度要比大多数驾驶员移动脚的速度快得多。EBA可显著缩短紧急制动距离并有助于防止在停停走走的交通中发生追尾事故。,E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其实就是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升级版本,牵引力控制系统只对驱动轮的动力输出进行控制,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则会对四个轮子的都进行控制。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通过对四个车轮进行必要的制动来达到稳定车身的目的的,首先发明电子稳定系统的公司是德国的博世(BOSCH)公司,命名为ESP(ElectronicStablityProgram),所以之后大家就习惯性地称电子稳定系统为ESP了,其实ESP是博世公司的注册商标,只有使用博世公司产品的汽车的电子稳定系统才能称为ESP。使用博世公司的ESP产品的汽车公司有大众、奥迪、奔驰等。其他汽车公司也有功能类似的电子稳定系统,只不过叫法不同。例如丰田的VSC,日产的VDC,宝马的DSC,本田的VSA等等。,电子稳定控制系统(VSC/ESP/DSC/),汽车制动系统可以分为行车制动、辅助制动、伺服制动等。手刹属于辅助制动系统,主要借助人力,伺服制动则同时使用人力和发动机的动力。,电子制动系统不再遥远液压制动系统将逐渐淘汰,在汽车上用响应迅速、结构简单的电子制动系统取代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业界在数年前就展开讨论,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研发工作也一直在进行。相比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电子制动系统省去了液压轮缸、驻车制动装置、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液压制动力分配泵等,从而实现制动系统的简化、整备质量的降低、乘客舱空间的增长,并且能够减少制动距离。西门子威迪欧公司去年在瑞典的雪地中对EWB电子楔式制动系统进行测试,装备EWB的测试车从时速80km/h制动到完全静止,仅需64.5米的制动距离。而带有ESP的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在相同速度和路况下,平均制动距离需要75米,整整缩短了10.5米。这就意味着配备EWB系统的测试车已经完全停下来的时候,采用传统液压制动器的汽车仍在以30km/h的速度前进。,优势明显的电子制动系统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并且已经证实了该系统杰出的制动性能。之所以迟迟未能在汽车上得到应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电子制动系统的成本较高,第二是电子制动系统可能受到其它信号的干扰而导致误操作。毕竟汽车的使用环境要比飞机更为恶劣和复杂,使用者的专业性也不及飞机。而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不会因为周围的电磁和脉冲信号而影响其正常工作,仍具有简单可靠的优势。,博世、大陆和西门子威迪欧等汽车零部件公司都设有团队特别负责电子制动系统的研发。近日有欧洲媒体报道,大陆公司的汽车电子制动系统取得突破,并且采用了常见的楔式结构,新设计有效解决了上文提到的两个问题,已经接近量产的要求。,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一、制动不良或失灵,1、制动管(如接头处)漏渗或阻塞,制动液不足,制动油压下降而失灵。应定期检查制动管路、排除渗漏,添加制动液、疏通管路。2、制动管内进人空气使制动迟缓。制动管路受热、管内残余压力太小,以致制动液气化,使管路出现气泡,由于气体可压缩,从而在制动时导致制动力下降。维护时将制动分泵及管内空气排尽并按规定添加制动液。,一、制动不良或失灵,3、制动间隙不当。制动摩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在不制动时的间隙过大,制动时,分泵活塞行程过大,以至制动迟缓、制动力下降。维修时按现范全面调校制动间隙,即用平头起子从调整孔拨动棘轮,将制动蹄完全张开,间隙消除,然后将棘轮退回36齿,以得到所规定的间隙。4、制动鼓与摩擦片接触不良,制动摩擦力下降。若发现此现象,必须搪削或校整修复。制动鼓搪削后的直径不得超过极限,否则应予更换新件。,一、制动不良或失灵,5、制动摩擦片被油垢污染或浸水潮湿,摩撩系数急剧降低,引起制动失灵。维护时拆下摩擦片用汽油清洗,并用喷灯加热烘烤,渗油严重时更换新片。对于浸水的摩擦片,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恢复其摩擦系数即可。6、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或其它件)损坏,制动管路建立不起必要的内压,而且油液漏渗,而制动不良。应应及时分解分解拆检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更换磨蚀损坏部件。,二、制动单边,1、同轴左右两边制动器制动时间不一致,大多是两边制动器制动间隙不均或接触面积差异所引起。遇此现象,可按规定重新调校前后轮制动间隙,必要时修磨摩擦片,使前轮先于后轮制动。2、同轴两边制动器的制动力各异,致使车轮转速不同,直线行驶的距离也就不相等从而造成制动单边。这通常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