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河 海 大 学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2011 年 7月项目名称: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委托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局评价单位:河海大学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环评证书:环评登记证A19090050700项目负责人:李勇编制人员:姓名从事专业上岗证书职责签名韩龙喜环境科学环评岗证字第A19090007审核李勇环境工程环评岗证字第A19090029负责、编写冯骞市政工程环评岗证字第A19090027编写黄海平环境工程环评岗证字第A20040190700审核、编写袁力环境工程已通过上岗培训证书待发编写目 录1.总则11.1任务由来11.2编制目的21.3编制依据21.3.1 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21.3.2 技术规范31.3.3 项目有关文件、资料41.4评价等级41.4.1大气环境41.4.2水环境41.4.3声环境51.4.4生态环境51.5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51.5.1评价因子51.5.2评价标准61.6评价范围与评价重点101.6.1评价范围101.6.2评价重点111.7环境保护目标112.工程概况122.1工程位置122.2工程任务、投资额及规模122.2.1工程任务122.2.2工程投资122.2.3工程规模132.3工程组成和布置132.3.1堤防工程132.3.2水闸工程162.4施工安排172.4.1 施工条件172.4.2 施工导流202.4.3 主体工程施工202.4.4施工总布置222.4.5施工总进度222.5工程占地及拆迁安置232.5.1工程永久占地232.5.2工程临时占地232.5.3建筑拆迁242.6工程运行控制242.7工程特性252.8工程土石方平衡272.8.1土石方平衡的原则272.8.2工程土石方总平衡272.8.3各单项工程土石方平衡293.工程分析343.1工程建设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343.1.1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相符性分析343.1.2与宁波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相符性分析343.1.3与奉化江干流堤线规划相符性分析353.2工程设计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353.2.1工程布局环境合理性分析353.2.2工程占地环境合理性分析363.3施工期工程分析373.3.1施工期污染物源强分析373.3.2施工期非污染生态影响源分析413.4运行期工程分析413.4.1运行期污染物源强分析413.4.2运行期非污染生态生态影响源分析424.区域概况424.1自然环境424.1.1地理位置424.1.2地形地貌434.1.3地质特征434.1.4气候与气象454.1.5 水文特征464.1.6 土壤特征474.1.7 生态特征484.2社会环境494.2.1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划494.2.2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状况494.2.3项目拟建地块现状514.3文物524.4区域水利现状524.4.1奉化江干流堤防现状534.4.2碶闸概况53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4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545.1.1评价方法545.1.2评价结果545.2水环境质量现状555.2.1水污染源调查与分析555.2.2水环境现状监测555.2.3评价方法565.2.4评价结果575.3声环境质量现状585.3.1声环境现状监测585.3.2评价结果585.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595.4.1 土壤环境现状监测595.4.2 评价方法615.4.3 评价结果615.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665.5.1 生态功能区划特征665.5.2土地利用及覆盖特征分析665.5.3生态完整性现状调查与评价675.5.4景观生态体系现状质量评价695.5.5区域生物现状70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6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66.1.1 施工粉尘、扬尘776.1.2燃油废气776.1.3交通扬尘786.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86.2.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86.2.2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16.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36.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36.3.2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66.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66.4.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66.4.1.5运输环节影响分析906.4.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06.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06.5.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06.5.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16.6文物影响预测与评价926.7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36.7.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36.7.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47.环境风险分析967.1环境风险内容的界定967.2风险识别与源项分析967.2.1传染病流行风险分析967.2.2陆域污染物排放风险分析977.2.3水闸调度不当引起污水下泄风险分析977.3防范措施987.3.1 传染病流行防范措施987.3.2 陆域污染物排放防范措施987.3.3 水闸调控不当引起污水下泄防范措施987.4 应急预案997.4.1 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997.4.2 陆域污染物排放应急预案1007.4.3 水闸调控不当引起污水下泄应急预案1008.水土保持方案1018.1 水土流失现状1018.1.1 水土流失类型1018.1.2 水土流失面积及分布1018.2 水土流失源强分析1028.3 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及预测1028.3.1 防治分区1028.3.2 预测范围1038.3.3 预测时段1038.3.4 预测内容1048.3.5 水土流失预测1058.4 水土保持措施1158.4.1 防治目标1158.4.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评价1158.4.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1168.4.4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1188.5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229.环境保护措施1239.1大气环境减缓措施1239.1.1 污染源控制措施1249.1.2 施工人员防护1249.1.3 敏感点防护1259.2水环境减缓措施1259.2.1 施工期减缓措施1259.2.2 运营期保护措施1269.3声环境减缓措施1269.3.1 施工期减缓措施1269.3.2 运行期减缓措施1279.4固体废物处理及处置措施1279.4.1 施工期减缓措施1279.4.2 运营期保护措施1289.5生态保护措施1299.5.1 施工期减缓措施1299.5.2 运营期保护措施1299.6社会环境保护措施1309.6.1土地资源保护措施1319.6.2拆迁安置保护措施1319.6.3人群健康保护措施132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3210.1环境管理13210.1.1 目的和意义13210.1.2 环境管理体系13310.1.3 环境管理机构13310.1.4环境管理任务13410.2环境监理13510.2.1目的与意义13510.2.2环境监理范围13610.2.3环境监理组织方式13610.2.4环境监理工作职责13710.3环境监测计划13710.3.1 目的及任务13710.3.2 监测计划13811.公众参与14011.1 开展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14011.2 调查原则与形式14011.3 公众参与实施办法14111.4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14211.4.1 第一次公示内容和时间14211.4.2 第一次公示结果14411.4.3 第二次公示内容和时间14411.4.4 第二轮公示结果15111.5 公众参与调查情况15111.5.1 调查内容15111.5.2 调查对象15411.5.3 个人调查结果15411.5.4 团体调查结果15711.6 公众参与结论159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5912.1环保投资估算15912.1.1编制原则与编制依据15912.1.2项目划分15912.1.3投资估算16012.2损益分析16212.2.1环境效益分析16212.2.2环境损失16312.2.3损益综合分析16413.评价结论16413.1工程概况16413.2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16513.3环境质量现状16513.3.1大气环境16513.3.2水环境16513.3.3声环境16513.3.4土壤环境16613.3.5生态环境16713.4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16713.4.1大气环境16713.4.2水环境16813.4.3声环境16813.4.4固体废弃物16913.4.5生态环境17113.5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17113.5.1水文情势17113.5.2 大气环境17113.5.3 水环境17113.5.4 声环境17213.5.5 生态环境17213.5.6 社会环境17213.6 水土保持17313.6.1 水土流失现状17313.6.2 水土流失预测17313.6.3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413.7 公众参与17413.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7413.8.1 环境保护投资17413.8.2 损益分析17513.9 总结论17513.10 建议176附图:附图1: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附图3:宁波市鄞州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4:宁波市鄞州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图附图5: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附图6: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平面布置图附图7: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8: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布置图附图9: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点位图附图10: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弃土临时堆场位置示意图附图11: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施工场地布置图附件:附件1:项目批复附件2:公示证明文件附件3:监测数据(一)附件4:监测数据(二)附件5:土方去向意向书VII1.总则1.1任务由来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全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奉化江流域位于浙江省东部,居全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流域面积2378km2,其中山区面积约占70%,干流长98公里。奉化江主流剡江发源于四明山东北麓秀尖山,与支流鄞江、县江、东江汇合为奉化江。在宁波三江口,奉化江与姚江汇合为甬江,循东北方向至镇海口流入东海。奉化江流经奉化市及宁波市的鄞州区、海曙区、江东区,其干流沿线行政上分属宁波市的海曙区、鄞州区、奉化市等区、市的水利部门管辖。奉化江流域现状防洪排涝能力较弱,难以抵御较大洪水的侵袭,每遇台风、暴雨洪水时,经常发生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流域上游山区面积较大,中下游流经地势低洼的平原,干流河道蜿蜒曲折,下游又常遭受潮水顶托,排水不畅。原有堤防结构单薄,多为不连续土堤,高程不够,防洪能力较弱。奉化江月亮碶至鄞州二桥段,现状堤防最低处堤顶高程仅为2.60m,防洪能力不足10年一遇。三条主要支流鄞江、剡江、东江现有防洪能力也较低,当遭遇10年一遇洪水时均出现不同程度漫滩;当遭遇20年一遇洪水时,三条主要支流现状堤防大部分堤段洪水漫入两岸平原,造成沿岸平原遭受不同程度涝灾的局面。治理水害,加固堤防,减轻平原防洪排涝压力,提高城区防洪防潮能力,确保沿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已成为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2004年7月,受宁波市水利局的委托,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宁波市奉化江干流堤线规划,对奉化江干流堤线进行了规划,工程规划范围从奉化江杭甬高速公路桥以上至奉化市方桥三江口,河道全长22.5km,其中左岸堤线长22.5 km,右岸堤线长22 km。2005年,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甬政发200521号文对宁波市奉化江干流堤线规划进行了批复。此次工程实施范围已包括在宁波市奉化江干流堤线规划内,工程范围从奉化江干流鄞州二桥以上至月亮碶,工程需治理的河道涉及堤防总长为18587.61m,其中左岸长8700m,右岸长9887.61m。2010年3月,受鄞州区水利局委托,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奉化江鄞州区未整治段(即奉化江干流自月亮矸至鄞州二桥段)整治工程进行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并于5月初完成了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受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局委托,河海大学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环境影响报告书。1.2编制目的对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建设影响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及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本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为主要研究目标,全面系统地分析兴建本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预测分析确定环境影响方向、显著性和重要性,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针对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制定防治、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对策措施,以达到在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减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生态环境损失。同时,也为本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部分环境保护的技术数据和依据。1.3编制依据1.3.1 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8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第120号令);(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年10月5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0年10月31日);(1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1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年10月13日);(1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08年10月;(20)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年6月);(21)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8年9月);(22)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年6月);(23)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2年10月);(24)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4年3月);(25)浙江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若干规定(浙环发200712号);(2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711号);(27)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实施意见(浙环发200855号);(28)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试行工作的通知(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794号);(29)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办发2005109号)。1.3.2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 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 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HJ/T 88-2003);(7)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116453.6-1996); (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1.3.3 项目有关文件、资料(1)关于同意奉化江干流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甬发改审批2011128号);(2)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06年8月); (3)宁波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9年度); (4)宁波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7年10月);(5)奉化江干流堤线规划。1.4评价等级1.4.1大气环境本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工程运行后无废气排放,工程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集中于施工期间,影响时间较短,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机械、车辆尾气和施工扬尘等。由于工程施工区主要位于农村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工程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甚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评价分级原则,确定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4.2水环境本工程属非污染项目,工程运行期无废污水产生,排放的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生产废水和施工活动产生的SS,各施工段的污水排放量不大,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评价区地面水质要求功能为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有关规定,确定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4.3声环境本工程产生的噪声主要是施工噪声,施工噪声是分散的、临时性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有关规定,确定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4.4生态环境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主要任务是堤防加固(新建)、新建水闸及其配套建筑物等,工程内容及施工方式均较为简单。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主要为耕地、住宅及工厂企业,无自然保护区,属于一般敏感区。项目建设占地小于2km2,长度小于50km,工程建设对水文情势改变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19-2011)相关规定,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1.5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5.1评价因子根据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确定评价因子。1.5.1.1环评影响识别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的环境影响筛选结果见表1.5.1-1,识别结果见表1.5.1-2。表1.5.1-1环境影响筛选结果作用因子环境影响因子水质土地利用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环境空气水文土壤环境人群健康声环境文物景观水土保持风险分析社会经济备注施工活动显较无著小影影影响响响拆迁安置工程运行筛选识别结果表1.5.1-2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因子时 期水环境水文情势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土地资源声环境拆迁安置社会环境现 状施工期运行期1.5.1.2评价因子(1)大气环境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PM10、SO2、NO2;影响评价因子:施工期TSP。(2)水环境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DO、pH、NH3-N、COD、BOD5、铅、铬、汞、锌、铜、氰化物;影响评价因子:施工期SS。(3)声环境评价因子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4)土壤环境评价因子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pH、镉、汞、砷、铜、铅、铬、锌、镍。(5)生态评价因子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绿化系数、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6)水文情势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工程建成后对水文情势的影响。(7)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工程施工对沿线交通的影响。1.5.2评价标准1.5.2.1区域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根据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宁波市环境保护局,1997年1月),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属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功能区,详见附图2。(2)水环境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办发2005109号),奉化江自月亮碶至翻石渡段为类水环境多功能区,翻石渡至鄞州二桥段为类水环境工业用水区,其水功能区划见表1.5.2-1,详见附图3。表1.5.2-1 奉化江水功能区划河流水功能区名称水环境功能区名称范围目标水质起始断面终止断面奉化江奉化江鄞州农业、工业用水区多功能区月亮碶翻石渡奉化江鄞州工业、景观用水区工业用水区翻石渡鄞州二桥(3)声环境奉化江干流自月亮碶至鄞州二桥段处于宁波市鄞州区的农村地区,两岸多为农村,局部分布工业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乡村声环境功能区的确定,一般村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工业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交通道路及奉化江航道区域执行4a类标准。(4)生态环境根据宁波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奉化江左岸为鄞州中部平原城镇与农业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3-10212B01),属于限制准入区;右岸为鄞州新城鄞州投资创业中心生态功能小区(3-10212C01),属于重点准入区,详见附图4。1.5.2.2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其浓度限值见表1.5.2-2。 表1.5.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标准状态)项目浓度限值标准来源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0.500.150.06GB3095-1996二级NO20.240.120.08PM100.150.10(2)水环境奉化江干流自月亮碶至翻石渡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奉化江自翻石渡至鄞州二桥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各浓度限值见表1.5.2-3。 表1.5.2-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序号项目类水体标准限值类水体标准限值1pH(无量纲)692BOD5463COD20304DO 535氨氮1.01.56铅0.050.057铬0.050.058汞0.00010.0019锌1.02.010铜1.01.011氰化物0.20.2(3)声环境项目所在区域一般村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交通道路区域执行4a类标准,其标准限值见表1.5.2-4。 表1.5.2-4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时段昼间夜间1类55452类60504a类7055(4)土壤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各监测因子的浓度限值见表1.5.2-5。 表1.5.2-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单位:mg/kg级别项目二级三级pH6.5pH 6.67.5pH7.5pH6.5锌200250300500砷水田30252030旱地40302540汞0.300.501.01.5镉0.300.300.601.0铅250300350500铜农田等50100100400果园150200200400铬水田250300350400旱地150200250300镍4050602001.5.2.3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工程施工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施工产生的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各污染物标准限值见表1.5.2-6。表1.5.2-6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m)二级监控点浓度(mg/m3)1SO255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2NOX240151.2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3颗粒物12015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2)污废水工程影响区域内,本工程产生的污废水经处理后排入奉化江。奉化江自月亮碶至翻石渡河段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奉化江自翻石渡至鄞州二桥河段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其标准限值见表1.5.2-7。 表1.5.2-7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 单位:mg/L名称pHBOD5CODSS氨氮铅铬镉汞锌铜氰化物一级标准693010070151.00.50.10.052.00.50.5二级标准6960150200251.00.50.10.0551.00.5(3)声环境施工场地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其限值见表1.5.2-8。表1.5.2-8 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厂界噪声限值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伴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4)土壤土壤用于堤身填筑时,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标准。弃土作展览会建设用土时,执行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350-2007)B级标准。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350-2007)限值详见表1.5.2-9。 表1.5.2-9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值 单位:mg/kg序号项目A级B级1砷12822镉1223铬1906104铜636005铅1406006镍5024007锌20015008汞1.5501.6评价范围与评价重点1.6.1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等级划分结果,并结合工程特点和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各评价对象评价范围,具体情况见表1.6.1-1。表1.6.1-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项目评价范围评价等级水环境奉化江自月亮矸至鄞州二桥河段,长约9888m。三级噪声环境堤防、水闸建设施工区和施工场地周围200m范围内,主要运输线路两侧100m范围以内。三级大气环境堤防、水闸建设施工区和施工场地周围200m范围内。三级生态环境工程所涉及的河道以及奉化江自月亮矸至鄞州二桥河段两岸2km范围以内的区域,面积38.16km2。三级社会环境工程所在河道两岸的乡镇、街道,即鄞州区石碶街道、钟公庙街道和姜山镇。1.6.2评价重点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重点因子筛选结果,确定本工程的评价重点为:生态环境、声环境及固体废弃物。一般评价因子为:环境空气、水环境、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等。1.7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工程建设区和工程影响区的环境现状和环境功能,确定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7-1,环境保护目标位置详见附图5。表1.7-1 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环境保护目标表项目施工期保护要求执行标准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各施工段及工程影响区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北渡村,位于奉化江干流堤防整治工程左岸西端150m处;星光村,位于奉化江堤防工程左岸北端150m处;翻石渡村,位于奉化江堤防工程右岸南端35m处,距翻石渡碶165m。水环境控制施工河段近岸水域水污染,以满足奉化江的水质要求。奉化江自月亮矸至翻石渡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奉化江翻石渡至鄞州二桥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经现场调查,工程范围内无水源保护区、净水厂取水口等,无水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不同施工段声及工程影响区环境质量。施工道路交通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级标准,工程区域施工场地200m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级标准北渡村,位于奉化江干流堤防整治工程左岸西端150m处;星光村,位于奉化江堤防工程左岸北端150m处;翻石渡村,位于奉化江堤防工程右岸南端35m处,距翻石渡碶165m。土壤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施工场地土壤环境免受建材及其它污染物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生态环境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全面控制本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文物对工程附近的文物采取保护措施,使其免于施工影响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距本工程施工场地约622m2.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奉化江沿线,工程范围自奉化江月亮碶至鄞州二桥段,其中右岸堤防工程全长9887.61m,左岸堤防工程全长8700m。2.2工程任务、投资额及规模2.2.1工程任务宁波市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鄞州新城区段)的建设是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对防洪排涝保障安全的客观需要,是流域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骨干工程,是缓解奉化江流域现状及新形势下防洪排涝压力的有效措施,是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设施工程,工程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明显,工程的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结合甬江流域综合规划、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建设长远规划报告,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工程实际,确定本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为:1、防洪:鉴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及其对防洪排涝的新要求,加高加固奉化江干流堤防,并对干流两岸平原区域实行节制,形成洪涝分治排水格局,进一步减少干流洪水入侵两岸平原,缓解平原防洪排涝压力。 2、景观生态:成为一条生态型河道,作为城市主要江河,营造出具有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兼顾旅游观光及生态市建设要求,建设成为奉化江流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2.2工程投资本工程根据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费用定额及概算编制规定(浙水建2006第70号)规定的办法估算,工程总投资89544.21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55132.75万元。2.2.3工程规模本项目主要包括堤防工程、水闸工程及其配套附属建筑物工程,规模如下:(1)奉化江堤防工程自月亮碶至鄞州二桥段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防洪堤及其它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本工程需治理的河道堤防总长为18587.61 m,其中左岸自绕城高速公路至鄞州二桥,堤防长8700 m;右岸自月亮碶至鄞州二桥,堤防长9887.61 m。堤防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对现有堤线进行适当拓宽、退堤,采用堤岸分离布置,堤距为160m270m,顶堤高程为4.635.3m。(2)改扩建水闸11座,合计25孔97 m,水闸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具体见表2.2.3-1。表2.2.3-1 奉化江干流改扩建水闸规模表河岸序号桩号闸名现状规模(mm)总净宽(m)规划规模(mm)规划总净宽(m)规划底高程(m)备注右岸18+800楝树碶2363412-1.37扩孔新建29+800张家碶32.57.53412-1.37311+550葛家碶12.952.953412-1.37412+200翻石渡32.57.53412-1.37514+100乌区碶133144-1.37616+200月亮碶133144-1.37左岸17+950屠家堰32.57.53412-1.3729+550大堰碶122133-1.37310+950娄家浦碶122133-1.37413+050水菱池52.512.55420-1.37扩建513+200三浦涵洞11.51.5133-1.372.3工程组成和布置2.3.1堤防工程2.3.1.1堤线布置根据奉化江干流流态和设计标准奉化江干流堤线规划,该段河道为非城区段河道,根据沿岸建筑物分布情况,又中分为临时码头段和其它非城区段。从河道中心桩号看,临时码头段为8+00011+500,其它非城区段为6+0008+000、11+50022+500。设计标准均为50年一遇。本工程为河道整治工程,本次整治工程保持原有主河槽走向,为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河堤向两侧适当拓宽,本次设计堤线走向主要依据2004年编制的奉化江干流堤线规划中推荐的堤线布置方案。即充分利用现有堤线,在保证行洪的前提下,对堤距狭窄的地段,结合两岸建筑物及土地利用情况,适当退堤、拓宽,采用堤岸分离布置。由于该段河道位于鄞州区城郊结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2004年以来,奉化江两侧沿岸新增了大量厂矿企业,新增了较多建筑物,因此本次设计在原有推荐堤线布置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地形实际情况进行局部微调,全线以堤岸分离式布置为主,局部地段辅以堤岸合一方式布置。主要布置原则是岸线基本沿现状岸线布置,大部分堤段岸线向外平移25m征地线,局部堤段包括码头区、厂房集散区、房屋集散区岸线向外平移15m征地线,靠近村庄及管理区块局部堤段以岸线向外平移45m征地线,适当布置些景观悠闲广场。堤线微调段主要集中在弯段、码头及厂房集散区,具体情况如下:(1)右岸6+5008+000河堤内侧为鄞州区电镀工业城,厂房云集,设计堤线较原规划堤线适当外移,其中7+0007+500段移动最大达10.0m,左岸相应位置堤线向内侧移动,最大移动距离为5.0m;(2)右岸8+8008+900内侧为上午子庙,原规划线穿过上午子庙,本次设计对堤线进行调整,避开上午子庙,堤线主要向外移,最大移动距离为15.6m; (3)右岸10+50011+000段内侧为翻石度工业区,厂房云集,河对岸基本为农田,为尽量减小拆迁工作量,右岸堤线适当向外移,最大调整距离为5.0m,左岸堤线适当向内侧移动,最大调整距离为18.0m;(4)14+80015+500原规划左岸堤防堤位于南塘河,本次设计将左岸堤线向河道内移动,右岸堤线向堤内侧移动,左岸基本沿着现状堤防布置,左岸堤线最大移动距离为28m,右岸堤线最大移动距离为48.5m。堤线具体布置见附图6。2.3.1.2断面设计(1)护岸墙断面堤防工程护岸墙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水位风浪情况设计,同时导入生态环境理念,使其具有环境保护、美化景观的作用,恢复河网的自然生态。奉化江上游属山区型河道,流域面积大、流量大、流速急。根据现场察看,奉化江两岸冲刷较严重,特别是弯折部位。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本工程在城区、郊区农村段采用灌砌石挡墙护岸结构,该护岸墙结构简捷,施工技术成熟,外形美观,抗冲能力较强,占地面积较少且经济可靠。其断面设计如图2.3.1-1所示。图2.3.1-1 灌砌石挡墙断面结构图(2)防洪堤断面防洪堤是整个堤防工程的主要防渗挡水建筑物,其防渗要求较高。根据堤防设计规范(GB50286-98)、奉化江干流堤线规划的相关要求,防洪堤设计应根据不同堤段分别设置,以大斜坡土堤为主,局部堤岸合一,并融入生态景观绿化设计。结合实际,本工程土地比较充裕的堤段采用灌砌石小挡墙加大斜坡结构,防洪堤顶高程为4.634.74m,迎水坡侧的土坡表层采用绿格三立毯植生护岸,断面结构如图2.3.1-2所示;结合新农村建设理念,对于靠近村桩、城镇及工业区河段,在土地允许的前提下,于村庄、城镇及工业区上下游约1km范围内建成景观河堤,给周边居民提供一些理想的休闲处所,断面结构如图2.3.1-3所示。图2.3.1-2 灌砌石小挡墙加大斜坡结构断面图图2.3.1-3靠近村桩段堤防断面结构图2.3.2水闸工程2.3.2.1水闸功能改扩建水闸主要功能是:汛期阻挡奉化江洪水,待奉化江水位下降时排出两岸区域内涝水;非汛期拦蓄两岸区域内水量。2.3.2.2水闸规模沿江共有大小水闸25座,其中有15座水闸需改扩建。15座水闸中,除右岸6+000处2孔2 m的无名小闸及左岸6+100处1孔4 m下陈矸已经于2008年根据相关规划改建完成外,其余13座水闸均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结构破旧,均需改建或扩建,规划将新楝树矸与老楝树矸合并,闸址选在新楝树矸附近。另外,12+950处有一11 m无名小闸与13+050处的水凌池矸相差只100 m,本次设计将两座闸合并,在13+000位置处建一座54 m水闸,因此需改建或扩建的水闸共为11座,其中左岸5座,分别为屠家堰碶、大堰碶、娄家浦碶、水凌池碶、三浦涵洞碶,右岸6座,分别为楝树碶、张家碶、葛家碶、翻石渡碶、乌区碶、月亮碶,11座水闸规划净宽分别为12 m、3 m、3 m、20 m、3 m、12 m、12 m、4 m、12 m、4 m、4 m,水闸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2.3.2.3闸门形式水闸结构形式采用钢筋砼平底板胸墙式整体结构,钢筋砼梁板式工作闸门,工作闸门采用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启闭,其型号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焦2025: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功能提升与城市协同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gmp训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管道保温试卷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及关键注意事项
- 教堂废墟改造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汽车常规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备考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中国电信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预测题集
- 静脉治疗知识培训课件
- 学风建设科研诚信宣教课件
- 2025繁轩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5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水电项目工程结算与审计服务协议
- 德育副校长在新学期德育工作部署会讲话范文
- (2025年标准)学生玩耍纠纷协议书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遥感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课件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